❶ 史迪威公路之所以著名是因為拜託各位了 3Q
史迪威是當時抗日戰爭時期美國派駐中國國民政府的軍事參謀長。條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國軍隊在滇西和緬北大反攻勝利後修通的自印度東北部雷多終至中國雲南昆明的公路,在槍林彈雨中為中國抗日戰場運送了5萬多噸急需物資,被稱為「抗日生命線」。它從印度東北部邊境小鎮雷多出發至緬甸密支那後分成南北兩線,南線經緬甸八莫、南坎至中國畹町;北線經過緬甸甘拜地,通過中國猴橋口岸、經騰沖至龍陵,兩線最終都與滇緬公路相接。 美軍鏡頭里的「史迪威公路」 無須炒作的「24拐」之謎 一支車隊正在緩慢地艱難攀爬著曲曲拐拐的史迪威高山公路,20多個180度的拐彎疊加著升到山頂,構成了一個世界公路奇觀;這幅照片拍攝得非常成功,還在於全景般地展現了這條抗日戰爭的國際大通道,很早就被中外報刊刊登,使「24拐」成了著名的「滇緬公路」或「史迪威公路」或「利多公路」的標志。所謂「拐」指的是道路的拐彎,照片中明明可以數出21拐,不知何故日本人卻只數了「20拐」——當然,多數幾拐少算一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地方只有一個,它在中國,這個事實無可置疑! 時至2004年,一個認真細心執著的中國二戰歷史研究者發布了自己的研究結果,聲稱多方尋找「24拐」照片的地點,竟然遍尋不得。過程很曲折,尋找很艱難,結果卻在貴州省晴隆縣近郊找到了——原來「24拐」不在雲南,而是在貴州,從而糾正了五十七年來「24拐」在滇緬路上的謬誤。 可是,對「24拐之謎」的解讀後來不能完全按照良好的初衷繼續,有些人轉而炒作「24拐」的「省屬」之爭,爭搶這個貼金標志。好在有嚴肅的學者根據這條抗戰公路的修建歷史詳加考證,指出了英語橘陵纖與漢語、中方與美軍、名稱、時間與空間的演變,說明不管這條公路與「24拐」現屬何處,都是中美聯合抗擊日軍的艱苦卓絕的象徵,這個歷史不會改變。 蔣介石命名「史迪威公路」 「七·七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急需開辟一條新的國際通道,連接昆明,西至緬甸臘戍。從昆明至畹町,須趕修下關至畹町547.8公里公路,途經地形地質極為復雜的滇西橫斷山脈末支,穿越高黎貢山等6座大山,跨越怒江、瀾滄江等5條深谷急流,穿越懸岩峭壁8處。時間緊、任務重、氣候環境惡劣、施工條件極差,時為中國公路建設史上最艱巨的浩大工程。國民政府於1937年10月下令征調雲南民工20萬人「須最速完成」,總工程處設在保山,分設關漾、漾雲、雲保、保龍、龍潞、潞畹6個工程處。 據載,時有龍陵縣長接到雲南省政府「雞毛信」緊急命令,同時收到一副手銬,命令:該縣工程土石方限期完成,否則縣長自戴手銬來昆明聽候處分。這位縣長來到潞江如法炮製,拿出省政府的緊急命令和手銬對土司兼區長說:我是流官,你是世襲土 司,潞江修路若是完成不了,我只好拉著你一起跳怒江了。從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12個縣的各族人民自帶口糧行李扎營千里,冒著瘴癘,劈山開路,憑著一腔報國熱血以獻出兩三千人生命為代價,僅用8個月時間就搶修出了這條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稱贊為「人間奇跡」的滇緬公路。羅斯福特派駐華大使詹森視察後說:「中國政府能於短期完成此艱巨工程,此種果汪梁敢精神與毅力,實在令人欽佩……第一缺乏機器,第二純系人力開辟,全賴沿線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有了車輛、修了公路,還奇缺司機和修車工人,於是向海外招募機工。以愛國僑領陳嘉庚為首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發出了祖國的召喚,立即從南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分批趕回了3200名華僑機工,開圓仿動了滇緬路上近三分之一的軍車,與國內的約6000名機工並肩作戰。 到1945年1月「中印公路」勝利打通——從印度的利多,經緬甸密支那,分南北兩線連接到滇緬公路。1月25日,滇緬公路或許應當是「中印公路」正式通車。據載:蔣介石在慶祝儀式上宣布:「我們打破了敵人對中國的包圍。請允許我以約瑟夫·史迪威將軍的名字為這條公路命名,紀念他傑出的貢獻,紀念他指揮下的盟軍部隊和中國軍隊在緬甸戰役中以及修築公路的過程中做出的卓越貢獻。」可是,史迪威早在3個月前去了沖繩,從中國去職,因為太過傲慢,惹得蔣介石不悅。滇緬公路變成「史迪威公路」,蔣總裁打了史迪威一巴掌,又補償了其一點面子。 「抗日虎將」和「東方隆美爾」 衛立煌(1896至1960年),國民政府軍「五虎上將」之一,行伍出身,曾在孫中山的廣州大本營擔任警衛,歷任國軍要職,因與八路軍友好合作獲「嫌」而被削去兵權,到1943年7月又起用為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全權指揮滇西抗戰,積極爭取史迪威將軍的支持,與美軍良好配合,親臨前線制訂計劃,打響了「滇西反攻戰」。一邊入緬作戰,一邊修築「中印公路」,與中國駐印軍勝利會師打通了中印公路,取得了滇西大反攻的勝利,被美國《時代周刊》贊譽為「常勝將軍衛立煌」,因此獲得國民政府頒發的勛章,升任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 駐印軍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被譽為「東方隆美爾」,攻克密支那後,升任新一軍中將軍長,1945年初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打通了滇緬公路,勝利結束了第二次緬甸戰役。日本投降後又率軍光復廣州,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天下第一軍」。 不過到了解放戰爭,國民黨的正規軍都打不過共產黨的野戰軍。衛立煌曾被委任東北「剿總」總司令,又被視為「消極」而遭軟禁,1949年出走香港,不去台灣回到北京。「天下第一軍」被派去搶占東北,也被林彪的第四野戰軍打得七零八落直至全殲。孫立人後來在台灣被扣上「預謀兵變」的帽子,長期軟禁至1988年。
❷ 《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那時中國的軍隊有了和現代野戰的帽子嗎
帽子:
駐印軍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為我國所慣用的類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則用與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織布,在帽上的布圍處,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來擋風護面。在許多歷史照片中也可看到有許多外中國遠征軍官也喜愛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將軍與許多駐點連絡官,足見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頗令人想要一頂來戴戴。
英式鋼盔:
駐印的中國遠征軍初期由英軍配發MK-2型TOMMY鋼盔給中國遠征軍使用,此型盔自一戰以來廣泛使用於英聯邦國家與其它國家;中國自抗戰以來也在各軍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MK-2型鋼盔是英國改良自一戰的MK-1型鋼盔,大體上在盔型無作很大的修整改良,大部分改良在其懸吊系統與下巴額帶上作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戰的需求。MK-2型鋼盔懸吊系統在內襯方面采十字形鐵框架,加在金屬圓箍頭環上,並在頭環上結合五片式皮襯,十字形鐵框以一顆一字型螺絲與盔體結合並在鐵框下設有十字形泡綿軟墊以增加戴盔的舒適性。在下巴額帶方面以掛環方式結合於盔體上;下巴額帶兩端為具彈性的伸縮帶以口型環下結有一條可調式卡其色棉帶,同樣的在各邊的伸縮帶的另一端,也設有口型環用於與盔體作結合。此盔以盔型而言是以當時壕溝戰的理念所作的設計但就二戰來說就很落伍,不過對提供士兵的保護仍有一定的防護功用。
美式鋼盔:
在入緬作戰後,由於戰斗中的耗損與英式盔的避彈性與舒適性不佳,在後來的補給中,美軍替中中國遠征軍隊中戰力最強的新三十八師優先換發美軍當時現役的M-1鋼盔;新38師成為我國第一個使用美造M-1鋼盔的單位,也開啟我國與M-1鋼盔的結緣,而後再陸續的替換新一軍的鋼盔。當然並不是所有英式MK-2型鋼盔都不堪使用,在換發完畢的單位將堪用MK-2型鋼盔後送給後續的新單位或者是送回給訓練基地。所以在後來的許多歷史照片中,我們常看到新一軍戴美式M-1鋼盔,新六軍則大多數仍戴英式MK-2型鋼盔,而新六軍僅少數直屬單位有獲得M-1鋼盔的補給換發。美式M-1鋼盔自1943年量產以來,成為當代最多量產的鋼盔,在二戰結束後被許多國家採用,影響之大史無前例。中國遠征軍當時用的為M-1鋼盔Model-1943/44型,其盔體較後來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鋼盔略高,採用的懸吊帶為卡其色棉織帶,以六個三角釘板固定於內盔,在懸吊上再結合汗圈,並在內盔後方設一條式後頭杓帶來托著後腦殼,此種設計是參考了美式足球的懸吊系統而來,在內盔的左右兩側各設有鋁質凸釘用來結合內盔皮帶,而皮帶的功用在於戴上盔後可掛於在後腦部位增加行進時的穩定度,不至於使盔前後晃動,但實際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數都掛在鋼盔的前帽沿。下巴額帶部分為卡其色棉帆布質,以車縫的方式車在鋼盔環上,與近代M-1鋼盔的下巴額帶以金屬壓板結合於鋼盔環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結合勾具為兩岔式的掛勾,勾於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邊的下巴額帶可視需求來調整長度。駐印軍所用的M-1鋼盔平時除素色面盔體外,也大量採用1/4吋與1/2吋的偽裝盔網套於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側則漆有青天白日國徽記號以作中國遠征軍識別。
❸ 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的作戰的不足之處
14航空隊最大的不足就是圓正缺乏飛機,無法進行戰略轟炸和戰場遮蔽
14航空隊的規模很小,數量不足,雖然頂著個航空隊的帽子,但根本無法和駐歐洲的第八航空隊和轟炸日本的李梅的20航空隊相比
就算是被大名鼎鼎的老爹波音頓稱為:被遺忘的角落裡的,中太平洋第5航空隊也比14航空隊強多了
14航空隊的飛機還是老式的P40,後期裝備了一些P51,轟炸機則嚴重缺乏,只有一些A20和B25和少量B24
無法對敵後目標進行歐洲和日本那種地毯轟炸,對戰略目標的打擊有限
而且缺乏南太平洋那種,改進型的B25,在對地支援時只能依靠戰斗機,滯空時間短,火力若
最糟糕的的孝腔枝就是老被史迪威卡脖子,巧敏後勤嚴重不足
❹ 求「孫立人案」真相!!!
為國民黨內部權力斗爭和蔣氏建立獨裁統治的犧牲品。
1955年的「孫立人叛亂案」,當年台「監察院」成立5人調查小組,其調查報告消謹中在塵封56年之後,拿山將於16日展出原件。「監察院副秘書長」許海泉受訪指出,這是該調查報告原件第一次展出,既顯出監察獨立作為,也向歷史負責。
蔣介石最後以「縱容部屬武裝叛國、窩藏匪諜密謀犯上」的罪名,將孫立人送往台中軟禁。這就是「孫立人事件」,亦稱「孫立人兵變」,直到1988年5月,孫立人才被解除軟禁。孫立人和吳國楨事件中的吳國楨都是國民黨內部權力斗爭和蔣氏建立獨裁統治的犧牲品。
(4)史迪威帽子擴展閱讀:
孫立人案的相關情況:
1、1937年11月3日拂曉,日軍大舉偷渡蘇州河,孫立人部激戰8小時將日軍趕回,當晚,孫立人帶人趁夜色慾破壞浮橋,被日軍發覺並遭猛烈炮火襲擊,全身被炸傷13處,奄奄一息,昏迷三晝夜。
2、1942年4月17日,西線英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孫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團團長劉放吾率團星夜馳援。
3、1947年8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部司令,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
❺ 中國駐印軍的裝備
初整訓時期
初整訓時期由英軍提供服裝,每名士兵發予熱帶卡其操作服三套,有短褲兩件、長袖衫三件、長褲一條。關於熱帶卡其操作服為英軍的Aertex khaki Shirts(長衫)與khaki Drill Shorts(短褲橡逗)、khaki Drill Trousers(長褲)兩種褲子的組合。Aertex khaki Shirts之上衣型式類似保羅衫構型,以Aertex紡織料為材質,型式為長袖,袖端上有一個扣鈕收口,於衣後背部上端到衣領處有一補強布,在前胸口中央有開衣襟,雙肩位置設有肩帶,在衣上胸前位置左右各有一個有蓋單扣口袋,袋蓋為倒山型式,口袋中間設有直式口袋布條,此衫有弧形下襬,在穿著時向下扎入褲內。卡其長褲為卡其色斜紋棉質料,褲襠的左右兩邊各有兩道打折線,左右側褲身各一直式插入式口袋。此褲部分褲子前右方縫有一長型口袋,而有些則無此袋,這是此型褲的小部份相異之處。在褲檔處以五顆鋁質扣鈕來作結合,褲頭上有一橫向舌狀布條來固定褲頭,褲子的腰圍處縫有多顆鋁扣可用來固定褲吊帶,而褲後則無口袋設計。卡其短褲一樣為卡其色斜紋棉質料,在褲頭以兩條布穿帶來作緊縮腰身調整並用作固定褲頭,褲檔處以三顆鋁扣作結合,兩側褲身各一插入式口袋,部分短褲在右側有長條型口袋,但大多數則無此口袋,而在褲後有一個無蓋的口袋。
擴編時期
1944年4月,駐印軍的服裝委託英國在當地招商製作,大體上仍參考英式熱帶卡其操作服裝為?版,不過其款式有混合到美軍卡其服之設計,以上衣來看,采尖領、六扣鈕與內扎式下襬,胸前設有兩個口袋設計,口袋蓋為單扣平蓋,袋上有直式口袋布條,在雙肩位置有肩帶,背部上端到衣領下沿有一橫向補強布,此衣為長袖襯衫型式,與美軍當時的卡其襯衫型式極其相近。長褲部分大體上為簡單直筒褲式樣,兩側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部後右側有一個有布蓋碰拆單扣之口袋,此長褲亦與美軍卡其長褲相仿。在短褲方面則接近英式短褲,但與其它英協國家的英式卡其短褲一般取消右側長條型口袋。
作戰時期
在進入北緬後,部隊的裝備、槍械、服裝補給,為美軍SOS(SERVICES OF SUPPLY)來作主要支持後勤補給,所以此一階段,服裝部分改換美軍卡其操作服,其型式采尖領、衣襟為六扣鈕來作結合,同樣采內扎式下襬,穿著後扎入褲內,此款上衣胸前為兩口袋設計,口袋蓋為單扣平蓋,在雙肩一樣有肩帶,背部有一橫向補強布,袖子有束口,為長袖襯衫型式。下褲為長褲型兩側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後有插入式口袋,且並無口袋蓋設計,正面右下有一小零錢袋,褲襠以鈕扣作結合,褲管型式為直筒設計。雖說有部分的士兵得到此項補給,但部隊主要穿著仍以委託英國在當地招商製作的服裝為主。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也有使用美軍所使用的HBT戰斗服,但並非為全軍更換,僅少數獲取。
其它服裝
除基礎的操作服裝外,我軍亦有補給到其它禦寒的衣物,如英軍V領長袖綠色毛衣,英軍V領無袖綠色毛衣背心,英軍V領三扣長袖綠色毛衣,美軍橄欖綠羊毛背心,美軍五扣橄欖綠高領毛衣,美軍M-41夾克,美軍M-43外套等等。在M-41夾克方面大多數發予軍官使用。在戰車部隊方面,隨車人員除基礎服制外,其上均穿著美製HBT連身服。駐印官兵在一般外出時或非戰時的集會,則穿著軍常服,此套服飾在我軍則有其特殊的稱謂,均稱之為羅斯福呢軍服。爾後在第一批駐印軍(新六軍)提早回國時,美軍又加發給每人一套羅斯福呢軍服予我返國的駐印軍弟兄。
英式單兵裝具
駐印軍最主要的個人裝具,是英軍所提供的1937型個人裝備組,亦稱之為P-37裝備組,其組成有包括:帆布腰帶、帆布吊背帶、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壺組、帆布子彈袋等等,在依其單兵任務性質還可做局部調整,如梁吵賣可加掛鏟組、十字鎬等。1937裝備組為英軍以及大英國協軍所廣泛通用的單兵裝備組型式,如加拿大、澳大利亞、乃至於印度皆用此套裝備。我駐印軍在入印後,經協定後由英軍擔負起給養與被服裝具的補給。所以駐印軍就由英軍提供大英國協軍最廣泛使用的1937型裝備組來裝備我駐印部隊。
英式帆布腰帶
首先從帆布腰帶說起;此型腰帶為卡其色棉帆布質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與另一端母環作結合,腰帶上無任何穿孔式掛點而是在正面帆布的後方車縫有垂直布肋與各型袋子後方的C型金屬勾,勾跨結合,是蠻獨特的英式結合方法,這種設計對於結合袋的穩固性頗佳。帆布腰帶的後方有兩個斜向的結合布條,布條上有日型環用以結合吊背帶所用。
X型帆布吊背帶
英軍很早就有裝備模塊化的理念,1937型裝備組上更看的出此理念發揮運用;帆布吊背帶可以結合大、小背包的背帶當作是系統吊背帶,亦可不掛任何背包下單獨的當作單兵的負載吊帶來使用,或者是只用單條背帶來當小背包或稱之為雜物袋的側背帶以及水壺組的側背帶,用於側掛及肩掛來使用。以結合全套裝備論,在使用此吊帶時以兩條背帶交叉於背後為X形狀後,結合於帆布腰帶後的布條,並向前與子彈袋作連結,再以背包背帶上的扣頭扣於子彈袋上的日字環,就可以將整個裝備給連結起來,吊帶在結合所有裝備後即成為單兵整套的系統負載吊帶。
帆布子彈袋
駐印軍配有多種型式的帆布子彈袋,一種是指北針/手槍通用型袋,其為帆布質材,型呈方形,布袋上有布蓋以銅扣與彈袋上母扣作結合,彈袋後方車縫有五邊型布底,後有C型金屬勾與帆布腰帶之垂直布肋相互連結,可攜行指北針亦可放置手槍彈、步槍彈。第二種是步槍帆布彈袋,此為雙彈袋設計,也就是說一袋兩包,各有獨立的五角型布蓋,布蓋上有銅扣與彈袋上母扣作結合,每名單兵通常都攜帶兩組彈袋。
另一種較大型的帆布子彈袋是我們在許多當年的照片中最常看到的樣式,是為步槍/沖鋒槍/機槍/通用型子彈袋,此種彈袋,稱之為BASIC彈袋,又我駐印軍所用的為MK-3型通用彈袋。MK-3型通用彈袋,在功能上除可裝步槍彈,也適合來裝沖鋒槍彈匣,亦可作為BREN機槍之支持彈匣袋;由於BREN機槍是由上匣式彈匣給彈加上其射速頗快,因此彈匣的使用需要較大的攜帶量,但是一名機槍手能帶的彈匣有限,所以此彈袋在當初的設計上是為步兵幫同行的機槍兵攜帶彈葯以隨時填補給機槍手彈葯。其彈袋型為直式長方體,質材為卡其帆布,上有布蓋,彈袋上車有布條,布條上有母銅扣可與袋蓋上的公凸扣作結合,背後一樣有C型金屬勾可與帆布腰帶勾跨結合,在袋後C型金屬勾的上方,車有五邊布條,上端置日字銅環,可用來穿過帆布吊背帶來固定,並可與背包背帶上的銅勾,勾跨相互連結。由於此款彈袋的方便靈活,是我駐印軍所使用最普及的彈袋。除此之外,駐印軍部分軍官亦有使用英式布朗寧手槍雙並式彈匣袋,此彈匣袋除可放布朗寧的彈匣外亦可放45手槍之彈匣。另外我駐印軍也使用英式 .303備用彈袋(BANDOLEER),但使用方法不同於大英國協軍的背掛方式,而是喜歡將此彈袋纏於腰際上來使用。
水壺組
駐印軍所使用的水壺為英式37型水壺,此型式的水壺在一戰時期就有類似的款式在使用,而37型水壺僅是沿用以往所慣用的壺體,而在其它的配件稍作修改而成。全壺為馬口鐵材質製成,壺口蓋為鋁質片向下連結木塞來作封水,蓋上系有細棉繩綁於壺頸上的圓環,壺身有烤橄欖綠色磁漆,外覆呢毯質壺套以作保溫用,再以十字型帆布質材攜行帶來背負或者是裝在卡其帆布水壺袋裡。此兩種型式的攜行我駐印軍皆有使用。
美式裝備部分
美式單兵裝備在駐印軍的使用上所佔的比例並不多,僅都配件而非整組裝具,其配件主要的有M-1936型帆布腰帶、M-1923型腰帶式彈袋、卡賓彈匣袋、45手槍側掛皮套、M-3肩掛槍套、45彈匣袋、M-1942型刺刀組等等。之所以所使用的比例不高的原因,主要的是英式的1937裝備組的設計良好與其靈活性跟耐用度頗受中國士兵的愛用,且補給也充足,再者美軍也非主要提供個人裝具的盟國,僅就局部配件給予補給有特殊任務所需以及部分的軍、士官領導而已。
帽子
駐印軍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為我國所慣用的類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則用與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織布,在帽上的布圍處,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來擋風護面。在許多歷史照片中亦可看到有許多外國軍官也喜愛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將軍與許多駐點連絡官,足見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頗令人想要一頂來戴戴。
英式鋼盔
駐印的國軍初期由英軍配發MK-2型TOMMY鋼盔給我軍使用,此型盔自一戰以來廣泛使用於英協國家與其它國家;中國自抗戰以來也在各軍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所以在使用此盔上並不陌生,MK-2型鋼盔是英國改良自一戰所使用的MK-1型鋼盔,大體上在盔型無作很大的修整改良,大部分的改良在其懸吊系統與下巴額帶上作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戰戰場上的需求。MK-2型鋼盔懸吊系統在內襯方面采十字形鐵框架,加在金屬圓箍頭環上,並在頭環上結合五片式皮襯,十字形鐵框以一顆一字型螺絲與盔體結合並在鐵框下設有十字形泡綿軟墊以增加戴盔的舒適性。在下巴額帶方面以掛環方式結合於盔體上;下巴額帶兩端為具彈性的伸縮帶以口型環下結有一條可調式卡其色棉帶,同樣的在各邊的伸縮帶的另一端,也設有口型環用於與盔體作結合。此盔自一戰以來使用已久,以盔型而言是以當時壕溝戰的理念所作的設計但就二戰的新型態戰爭以算落伍,不過對提供士兵的保護仍有一定的防護功用。駐印軍在盔體的左側漆有青天白日徽作我軍的辨識,並在作戰時套以盔網可行插草偽裝使用。
美式鋼盔
在入緬作戰後,由於戰斗中的耗損與英式盔的避彈性與舒適性不佳,在後來的補給中,美軍替中國軍隊中戰力最強的新三十八師優先換發美軍當時現役的M-1鋼盔;新三十八師成為我國第一個使用美造M-1鋼盔的單位,亦開啟我國與M-1鋼盔的結緣,而後再陸續的替換新一軍的鋼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英式MK-2型鋼盔都不堪使用,在換發完畢的單位將堪用MK-2型鋼盔後送給後續的新單位或者是送回給訓練基地。所以在後來的許多歷史照片中,我們常看到新一軍戴美式M-1鋼盔,新六軍則大多數仍戴英式MK-2型鋼盔,而新六軍僅少數的直屬單位有獲得M-1鋼盔的補給換發。美式M-1鋼盔自1943年量產以來,成為當代最多量產的鋼盔,在二戰結束後更廣泛的被更多的國家採用與沿用,並有多國以此盔為基礎來衍生跟仿製,其影響之巨不可言語。我駐印軍當時用的為M-1鋼盔Model-1943/44型,其盔體較後來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鋼盔略高,採用的懸吊帶為卡其色棉織帶,以六個三角釘板固定於內盔,在懸吊上再結合汗圈,並在內盔後方設一條式後頭杓帶來托著後腦殼,此種設計是參考當時的美式足球盔的懸吊系統而來,在內盔的左右兩側各設有鋁質凸釘用來結合內盔皮帶,而此皮帶的功用在於戴上盔後可掛於在後腦部位增加行進時的穩定度,不至於使盔前後晃動,但實際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數都掛在鋼盔的前帽沿。下巴額帶部分為卡其色棉帆布質,以車縫的方式車在鋼盔環上,與近代M-1鋼盔的下巴額帶以金屬壓板結合於鋼盔環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結合勾具為兩岔式的掛勾,勾於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邊的下巴額帶可視需求來調整長度。駐印軍所用的M-1鋼盔平時除素色面盔體外,亦大量採用1/4吋與1/2吋的偽裝盔網套於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側則漆有青天白日國徽記號以作我軍識別。
鞋類穿著部分
初期所配備的鞋子,士官兵所穿的是英軍所提供的野戰用半筒黑色皮鞋(AMMO BOOTS)、半筒黑色伽拉皮鞋(鞋底為膠底),也提供英式棕色的膠底布鞋。在同時也使用自製的鞋款,如使用膠底的系繩黑布鞋以及當時國軍所慣用的草鞋,而軍官部分除英式黑色皮鞋外還加發美製黃半筒翻面鞋,亦有馬靴使用,中後作戰時期有部分的部隊也有補給到美軍棕色雙扣環戰斗靴、3/4高的棕色皮靴,傘兵部隊更擁有與美軍相同的傘兵靴。除以上鞋外同時也由英方提供每人三雙英制白色羊毛短襪,並依時補充。在穿著方式上仍依國軍的習慣在穿鞋後打上毛呢質材的綁腿。
❻ 抗日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