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帽纓是什麼
帽纓,拼音為mào yīng,漢語詞彙,一指古代系帽子的帶子,二指系在帽子上的穗狀裝飾物。
稍殘,有28根毛線對折,對折處用毛線扎系,頂部有圓銅片,每根毛線由八股細線捻成。
例句:文武百官遵命紛紛扯下帽纓繼續狂飲,過了好一陣子,庄王才下令點燈,這樣誰是行為不軌者已無法辨認。
(1)旗桿和帽子上的纓子擴展閱讀:
典故:
大約2600多年前(公元前605年),楚莊王率領眾將領南征北戰,平定各軍。凱旋而歸後,論功行賞,召來眾臣,大擺酒宴,歡聚一堂,慶祝勝利。這頓酒從中午一直喝到日落西山,夜幕降臨。此時楚莊王依然酒興勃發,便命令大臣們繼續喝酒,同時吩咐自己的愛妃許姬給群臣斟酒。
當時宴會上有一個叫唐狡的武官,當時已喝得差不多醉倒了,看見許姬飄飄欲仙地向他走過來,一時間禁不住心猿意馬起來。說來也巧,突然一陣風把大殿里的蠟燭全都吹滅了,頓時宮中一片漆黑,伸手看不到五指。
唐狡趁此機會,情不自禁地就伸出手去拉許姬的手。許姬非常生氣,順手把那人的帽纓揪了下來,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後查看眾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才無禮之人。
這時,衛兵正要把蠟燭重新點上,楚莊王輕聲叫住他們:"等一下再點蠟燭!"他又對大臣們說:"諸位愛卿,今日大宴,我要給大家重新發一副帽纓以示表彰,
請你們馬上把自己帽子上的纓穗先拉斷"大臣們聽了,不知道楚莊王是什麼意思,但君命難違,只好稀里糊塗把自己帽子上那漂亮的纓穗扯斷了。隨後,楚莊王命令重新點上蠟燭,繼續飲酒作樂。
② 民國初期 軍閥頭子 軍帽上有高高的東西是什麼帽子哪裡可以買到
那個帽子上頂著的東西源於古代服飾的簪纓。等級象徵。
傳承自清末新軍的軍裝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