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唐朝的帽子的釋義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
襆頭從唐初的流行「平頭小樣」開始,造型不斷變化。「周武時代」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英王踣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於包裹巾子的襆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羅、紗,並且有專門做襆頭用的薄質襆頭羅、襆頭紗。
B. 古代官員衣冠
清朝官員服飾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職位官員的官方著裝,正式名稱為補服。著裝分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對官員的辦公著裝有著明確的限制,不同品級有不同的著裝,不能自行更改裝束。
帽子清朝改歷代的朝冠為禮帽,禮帽又稱為「頂子」或稱為「頂戴」、「頂戴花翎」。禮帽分為兩種,一種為夏天戴的涼帽,另一種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涼帽為喇叭形,無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湖色或黃色,上綴紅纓頂珠。暖帽為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絨線所製成的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一般官員只可用黃貂,高等的可以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
[編輯] 頂戴頂戴指代表官階的頂珠,不同的頂珠質料和顏色代表不同品級,清政府規定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一品為紅色明玻璃,二品為紅色涅玻璃,三品為藍色明玻璃,四品為藍色涅玻璃,五品為白色明玻璃,六品為白色涅玻璃,七品以下仍然用金色頂戴。
[編輯] 翎羽在頂珠之下有一枝兩寸長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琺琅或花瓷製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又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說明功勛越高。
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大清會典》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
後制定:貝子和固倫額駙(即固倫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即和碩公主的丈夫)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必須是滿洲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單眼花翎。
藍翎為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藍翎一般都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
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
朝服
清代官員的著裝[編輯] 皇帝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種類。皇帝的龍袍以明黃、金黃或杏黃等亮黃色為主色,上綉九條龍,但以實物來看前後只有八條,實際上被綉在衣襟裡面,一般不易看到。這樣一來,每件龍袍實際即為九龍,而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五龍,與九五之數正好相吻合。龍袍下擺則綉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為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編輯] 親王清代親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龍袍,而貝勒是蟒袍。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一般根據《野獲編》「蟒衣為像龍之服,與至尊(即皇帝)所御(龍)袍相肖,但減一爪」及《大清會典》中「凡五爪龍緞立龍緞團補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頒賜五爪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結論。親王的朝服的顏色只能用土黃或者暗黃,不能是明黃,而龍必須是盤龍或者降龍,不能是升龍或者正龍。親王朝服的下擺也綉有「海水江涯」。
親王補服圖案:身前身後五爪正龍各一團,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郡王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貝勒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團
貝子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
鎮國公、輔國公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補服圖案:身前身後綉九蟒
[編輯] 官員清代官員朝服上上有一塊方形圖案稱為補子,補子沿襲明朝制度。補服又分為文、武兩種。
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㶉𫛶,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馬。
另外,御史與諫官均為獬豸。詳《清通典 禮 嘉四》。
補子上除了有飛禽走獸外,還綉有海水和岩石的圖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補服均是由南京、蘇州、杭州即江南三織造訂做進貢的,用料講究,做工精良,尺寸、圖案都有嚴格規定,官員不能私自改變身上與其品級相對應的官服。
[編輯] 朝珠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來,是由於清代皇帝祖先努爾哈赤信奉佛教。朝珠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每串朝珠的珠數都嚴格規定為108顆。「佛頭」共有4顆,色澤和大小一致,直徑比朝珠大一倍左右,每隔27顆珠子加入一個「佛頭」,將108顆朝珠四分,也稱之為「分珠」,據說是寓意四季。朝珠頂部的那顆佛頭上,連綴一塔形「佛頭塔」,其穿孔的方式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兩頭各從對穿的孔的一頭穿進,然後都從中間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為一。佛頭塔的頂端用闊絲帶系綴有一塊寶石大墜子,大墜上端還垂有一塊寶石,稱之為「背雲」。 葫蘆狀佛頭塔的兩側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銀絲琺琅裹著寶石的小墜角,稱為「紀念」。據說這三串紀念,當時美其名為「三台」。備掛時將朝珠掛於頸項之中,以佛頭緊貼後頸與後腦相垂直,前胸出現的三顆佛頭作中心對稱,後背的「背雲」緊靠後背心。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佩帶的,根據清朝政府規定,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兒女和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大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員穿著朝服時,才得掛用。朝珠的質料多用東珠(珍珠)、翡翠、瑪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蠟、水晶、青金石、玉、綠松石、碧璽、伽楠香、芙蓉石等寶石琢制,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由項上垂掛於胸前。清代朝珠的絛用絲線編織,顏色等級分明:明黃色絛只有皇帝、皇後和皇太後才能使用;全綠和金黃色絛是王爺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縣、郡官為石青色。婦女懸掛的朝珠,與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區別主要看朝珠上的「紀念」,兩串在左者為男,兩串在右者為女,兩者不能顛倒。
[編輯] 朝靴朝靴的樣式清政府並無規定,一般多以黑緞為質料,式樣初尚方頭,後又流行尖頭。皇帝穿朝服則用方頭朝靴,朝靴與服色相同,並飾黑色邊飾,上面綉有草龍花紋。
補子又稱胸背,簡稱補,指中國明及清朝、朝鮮王朝、越南黎朝至阮朝、琉球國官員服裝上,位於胸前和背後的方形裝飾。不同等級的官員補子的圖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將的補子又不同。清代官服里,文官補子的圖案用飛禽,武將的補子用猛獸。
[編輯] 官服裝飾有補子的官服稱為「補服」。清朝官服最常見的是一種比袍短而比褂長的「外套」,或稱「外褂」、「補褂」。。明朝的補子前後圖案一致,而清朝的補子分前後兩半。明朝的補子一般在40厘米見方左右,清代則一般在30厘米左右。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Mandarin_square
明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5]。中後期常服及軍服開始大量使用鈕扣,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f/Portrait_of_Jiang_Shunfu.jpg
穿著補服的明代官員姜順富
C. 中國古代官的帽子 唐朝的多講一些,最好有圖片,重量,大小...... 好的有200懸賞 急!
別的朝代的真不清楚,唐代的可以說一下名稱。至於圖片,網路一下名稱就能出來了。
1. 武弁,即籠冠。天子加金附蟬、下巾幘;侍中、中書令加貂蟬。諸武官府衛領軍九品以上戴用。
2. 弁服,以鹿皮製成,天子12琪(琪即白玉珠),玉簪導;皇太子9琪,犀簪導。文官九品公事所服,通用烏紗製成,一品9琪、二品8琪、二品7琪、四品6琪、五品5琪及犀簪導,六品以下去琪,至玄宗時廢而不用。
3. 翼善冠是唐太宗製作的一種冠式,形似襆頭。以轉角相交於上,開元十七年便廢而下用。
4. 遠游冠,3梁,金附蟬9首,犀簪導,其餘同通天冠。皇太子、親王戴用。宗室封王者用時去附蟬。天子雜服有時也戴,為5梁。
5. 進賢冠,為文官的冠式,戴時加於黑介幀上。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九品以上1粱。
6. 法冠,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的冠式,又名獬豸冠。其冠制與進賢冠大致相同,上加兩顆真珠,作一角或二角形。
這是我從《中國古代服飾》作者王明澤,看到的,里邊還有其他朝代的介紹,不過都是文字描述。網上可以下到。
《中國古代服飾史》周錫保,這本也不錯。
《中國服飾史教程》孫世圃,這本里邊有小圖,不過也不是都有。
D. 各個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較低,但很講究簪的花紋,顯示了身份地位。
(4)唐代官員帽子的描寫擴展閱讀: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官帽
E. 請問唐朝官員的帽子是怎麼一回事
古代官員的服飾極為講究,不僅透露著身份,還表現了一定的美學。就比如唐朝男子的官帽,是有一定的形狀固定的,不僅挺括,還美觀,象徵著身份,其實唐朝的官帽一開始是由裹頭發的頭巾演變而來的,我們在有關於唐朝的影視劇中所看到的官帽,都是按照歷史史書上的記載還原的,所以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其中有很大參考價值的大型影視劇有《神探狄仁傑》、《武媚娘傳奇》、《大唐榮耀》、《貞觀之治》等。
這是因為李世民非常喜歡在日常生活中也戴襆頭,於是人們便學著皇帝的這個行為。要知道,平民百姓最喜歡學宮中的風氣,所以在一些宮廷劇中,後宮主張節儉,也就是為了宮外的百姓不要學習奢靡之風。在唐朝的時候,雖然都是襆頭,但是不同時期的襆頭也不太一樣,比如前期的襆頭還是有很多頭巾的特點,那就是軟腳的,而後期的襆頭都是硬腳,這樣為了更方便的佩戴。
F. 唐朝時士人佩戴的帽子叫什麼啊
明朝時候,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對規范其製作的樣子為: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呈前高後低式,兩側各插一翅。
烏紗帽是古代一種官帽,首先產生於東晉,那時烏紗帽並非官員特有,它不分貴賤,官民皆可戴,到了唐代,才定為官帽。《唐書·與服制》記載:「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也就是說,烏紗帽在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戴,平時在家不必戴,頗類似於今天的某些行業著裝。
G. 簡約而不簡單,唐朝的男子是怎麼樣戴帽穿衣的
唐朝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期,強盛的國力,發達的經濟,使其成為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外向型王朝。
唐文化本身有著開放包容的氣質,所以,唐代的男裝既繼承了傳統漢服的靈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風等異國風情,最終表現出了獨具一格的鮮明特色。
結語:唐朝以前,中國傳統服飾以寬袍大袖為主要特徵,但由於唐人對胡服的崇尚,使得唐代服飾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特別是男裝,視覺上更加簡約,功能上更加實用。但從以上幾個部分的介紹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相對於現代服飾來說,唐代男裝實在是簡約而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