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兩個球叫"梅開二度",三球"帽子戲法",那四球呢五球呢
進四球是「大四喜」,打進5球是」五子登科「。
梅開二度和大四喜是中國人取的,而帽子戲法是外國人先用的
「梅開二度」是一句成語,是來自傳統戲曲劇目《二度梅》, 而此戲曲乃取材自同名故事的古典小說,意思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兩次。此成語在足球很常見,意指在足球比賽中一名足球員在一場賽事中進兩球。
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進三球被稱作上演「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
帽子戲法的由來有個說法是因為在以前的德國魯爾區,當地每進行一場球賽,球員在比賽結束之後會坐公共汽車回家,如果哪名球員進了三個球的話,那麼他在坐車的時候,只要是在公共汽車上的人都會脫帽致意,久而久之,在一場球賽中進三個球就有了自己的名稱:帽子戲法!
此說法是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流行的板球比賽。
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把帽子脫下,意思是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以及場上觀眾的尊重。假如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的情況,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因為那是件相當神奇的事。「帽子戲法」的最初的意思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
現在,帽子戲法不只用於進球,還用於助攻,如果助攻3個,就叫助攻帽子戲法
大四喜是中國人自己取的,來源無可考究,估計因為進4個球,所以取大帽子戲法(進四個球也被成為大帽子戲法),四個球,中大和四來取了個大四喜
帽子戲法:
本為一種魔術,指演員從帽子中變出鴿子等(一般以三隻為限)。現為足球用語,指一名球員在同一場比賽中連進三球,意為和魔術師變戲法差不多,令人驚奇和贊嘆。
2. 世界盃決賽階段上演過帽子戲法的球員和次數
上演過帽子戲法的人比較多,我說不全,但有幾個是比較有名的。
第一個帽子戲法:1930年首屆世界盃,美國隊球員帕特諾德(國際足聯官網)
1958年世界盃,半決賽巴西對法國,貝利上演帽子戲法。
英格蘭人赫斯特,是唯一一個在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人,英格蘭1966年決賽4:2勝西德。
1982年世界盃,匈牙利10:1勝薩爾瓦多,替補奇斯是唯一一個非首發十一人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
1994年,俄羅斯隊的薩蓮科在小組賽對喀麥隆一人進了5個球。
阿根廷球星巴蒂斯圖塔是世界盃史上唯一一個連續兩屆世界盃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1994年4:0勝希臘,1998年5:0勝牙買加。
德國前鋒克勞斯(克洛澤)在2002年對沙特的比賽中上演頭槌帽子戲法。
2002年葡萄牙前鋒保萊塔在對波蘭的比賽中獨進三球。
其他:莫洛克 1954年6月23日,德國-土耳其(7:2)
穆勒 1970年6月10日,德國-秘魯(3:1)
魯梅尼格 1982年6月2日,德國-智利(4:1)
3. 歐洲杯上有幾個人完成過帽子戲法
在歐洲杯將近半個世紀的燦爛星空下,在一場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有迪·穆勒(1976年德國4:2南斯拉夫)、克·阿洛夫斯(1980年德國3:2荷蘭)、普拉蒂尼(1984年法國5:0比利時,3:2南斯拉夫)、塞爾吉奧·康西卡奧(2000年葡萄牙3:0德國)和克魯伊維特(2000年荷蘭6:1南斯拉夫),比利亞(2008年西班牙4:1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