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男生穿漢服戴進士帽參加畢業儀式,這說明了怎麼養的家國情懷
今年6月底,四川某高校學醫的學生在畢業儀式上獨出心裁,打破傳統,放棄穿學士服,按照自己喜好,根據漢服文化當中高中科舉的服裝,他穿上明制襕衫,戴上一頂復古的進士帽,並落落大方地為老師獻花行李,成為全校的焦點人物,也成為了高校畢業典禮上別具一格的風采。此學生對身邊的同學說:“四年前,我身穿漢服來到這所學校,時光荏苒,我不忘初心,依然選擇穿著漢服結束美好的大學生,用更好的激情和信心擁抱美好的明天。”這說明他有信仰,有情懷,有理想,有追求的家國情懷。
總而言之,漢服文化在中國博大精深,讓人眼花繚亂,給人影響最為深刻,莫過於《紅樓夢》中成千上萬套漢服,樣式各異,色彩明麗,材質精妙。
⑵ 四川一男生穿漢服戴進士帽參加畢業儀式,這一幕得到了怎樣的稱贊
四川一個男孩子穿著漢服,戴著進士帽,這一幕得到了大家的贊賞。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非常震驚,並且表示這真的是很好的。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首先穿漢服可以弘揚漢服文化,其次就是讓孩子明白,我們的中國是有文化的,參與了這個漢服,參加畢業典禮能夠展現出不一樣的美貌。而且穿著漢服一展示的話,就算是有一種儀式感一樣,就屬於中國人的儀式,穿著漢代服裝去畢業。
給自己的儀式感,也算是沒有白來
其實這個男孩子穿著漢服去參加畢業典禮,是經過了指導員和老師的認可的。他提出了這個想法之後,輔導員和學校都同意了,給了他一個展示的機會,這是一種儀式感,穿著這個衣服畢業,有一種謙謙公子,溫潤如玉的感覺。還有人說等到我的孩子畢業之後,我也要讓孩子穿著漢服。
氅帽
大氅是漢民族漢服的傳統服裝之一,又稱氅衣,屬於男裝罩衣的一種,特點是對襟大袖,整體寬大且有系帶,一般做常服穿著。
大氅:外套;大衣。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不知道是哪一年還上過北京,穿了一件皮大氅回來。」老舍《趙子曰》第六:「武端披上大氅,趙子曰換了一件馬褂。」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
⑷ 男生穿漢服戴進士帽參加畢業儀式,傳統服飾在畢業儀式上彰顯了什麼
男生穿漢服戴進士帽參加畢業儀式,傳統服飾在畢業儀式上彰顯了文化自信、愛國情懷、彰顯了對畢業的一種莊重感。
男生穿漢服戴進士帽參加畢業儀式,傳統服飾在畢業儀式上彰顯了文化自信,其實我們現在所有的一種學士服並不是我們自己國家傳承下來的一種服飾,而是去吸收了別國的一種服飾才有的,但是這個男生在畢業的時候就穿自己民族的一種服飾,這也是他正在彰顯出一種文化的自信。
總之,在我看來,男生穿漢服戴進士帽參加畢業儀式,傳統服飾在畢業儀式上彰顯了他對自己文化的一種自信,彰顯了他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彰顯了自己對畢業的重視,想要給自己一個隆重的儀式感。我們現在所有的一種畢業服飾缺少了對自身文化的傳承,我想有了他這個先例,在今後也將會有更多的人去在這種莊重的場合穿上自己國家的服飾,給自己一個難忘的記憶。
⑸ 宋制漢服男帽和明制漢服男帽區別
宋制漢服男帽和明制漢服男帽區別主要在形體。
宋制漢服男帽有長長的展角,更顯端正,古人認為,加長加硬就意味著擁有了「莊重威儀」的寓意,這種設計靈感源自於中華民族審美觀的百年變化,非宋太祖獨創。
明制漢服男帽為小帽,又叫帽子、圓帽、瓜拉帽、六合巾等,相傳為明太祖所制。
《豫章漫鈔》記載:「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縫,下綴以檐如筒,閻憲副閎謂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統』雲爾。」小帽歷史悠久,從明代延續至清代直至民國,戲曲服飾中也有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