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帽子上的玉叫「頂珠」。
清朝改冠制,禮帽分二種,像斗笠樣的是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另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二為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⑵ 誰知道古代帽子前面裝飾的那東東叫啥啊
《禮記·玉藻》中記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龍卷是鄉有龍紋的袞服;玉藻是將玉珠穿在五色絲線上做成的垂飾,也叫垂旒。天子所戴的冕版上前後各懸掛12串玉旒,每串玉旒上穿有12顆玉石,共長12寸。周代的玉旒是用紅、白、蒼(深藍色)、黃、黑這五種顏色的玉石互相間隔穿成的,漢代以後的玉旒就全部使用白色的珍珠來穿了。冕版要前俯後仰,表示君主有謙恭的美德;12串玉旒是極數,表示君主的地位最高,玉旒則是遮蔽臉靣,提醒君主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涵養,以免政治流於嚴酷;耳邊的垂飾是在提醒君主不可聽信讒言,要"充耳不聞"。總之,冕的這些部件表現了古代國君"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而放小過,無求備於一人"的政治哲學。參考資料:http://www.shineblog.com/user1/10257/archives/2005/99116.shtml
⑶ 帽子上的玉石
古人帽子上的玉飾,稱之為「冠玉」,民間稱之為「帽正」。封建時代,官員配什麼樣的冠玉,是與穿著服飾相匹配的。
⑷ 古代人(明,清)帽子前面有一塊玉飾,請問有誰知道叫什麼名稱,哪兒有相關資料。
僅供參考:古代帽子上的玉應該叫冠玉,冠是古代成年男子所戴束發用具,表示成年貴族,明清繼承沿用其表意。
⑸ 聽說是帽子上的玉,這是什麼年代的東西,值錢不,求鑒定!
清中晚期的東西,確實是帽飾,銀鑲嵌的翡翠。現在市值約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