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頭
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襆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干,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唐時皇帝所用襆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里,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
② 「烏紗帽」,為什麼會成為官位的別稱
如今,烏紗帽早已經成為了官位的代名詞。那麼烏紗帽為什麼就會成為官位的別稱了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烏紗帽,原本是民間的一種便帽,正式作為官服則是開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了宋朝時又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戴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這種襆頭貌似庄嚴,但其實在官員群集的朝廷,甚為不便。至於地位比較低下的公差等都戴交腳或者局腳襆頭,樂官則戴牛耳襆頭、銀葉弓腳襆頭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的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的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且還為此下了規定:「凡事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 從此,烏紗帽便成為了官員的特別標志。
③ 南宋所戴的帽子怎樣稱呼
襆頭
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襆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干,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唐時皇帝所用襆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里,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身份不同,式樣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僕役則多戴無腳襆頭。因襆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故也稱「烏紗」。後代俗稱為「烏紗帽」。
南宋出土實物——襆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襆頭襆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從圖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腳,仆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曲)腳。襆頭內襯木骨,或以藤草變成巾子為里,外罩漆紗。
④ 為什麼宋朝文官的帽子後面都有一根細細長長的,像翅膀的東西呢
帽子作為服飾的一部分,也經歷了歷史的演變,至於宋朝帽子後面為什麼會有一個翅膀,這個沒有特定的原因,我認為僅僅是帽子演變過程中的一個種類而已,再加上宋朝的文化審美,這便才有了帽子後面的「翅膀」。
我們來看宋朝的襆頭,整整比隋唐時期的長了一倍,還變得筆直,這樣的樣式給人一種平直,端莊的感覺,從視覺效果來看具有視覺沖擊力,左右對稱,修長好看,但是也有點「形式主義」。
另一點,這種襆頭置於頭上,使得人們行走不得不小心翼翼,每一步都要踏實穩重,也象徵了做官要正直,這既是儒家文化的要求,也讓朝堂看起來很整齊,威武有序。
「崖山海戰」宋朝徹底滅亡,宋朝的筆直修長的襆頭也隨著宋朝一起消失。到了明朝,這種筆直修長帶有「形式主義」的襆頭逐漸被拋棄,代替它的是「烏紗帽」,而到了清朝又變成「瓜皮帽」。
宋朝又長又直的襆頭的出現是一個歷史相遇,襆頭的發展歷程也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再加上社會文化與經濟因素,使得襆頭發展到了這個階段,而這個階段恰好就是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