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三明市童裝市場

三明市童裝市場

發布時間:2024-10-05 12:37:12

⑴ 大田縣的經濟社會

千百年來,大田人民在與自然作斗爭、求生存、求發展過程中,體現了致力開發山區資源、利用省內外資本特點。農業方面,有茶、竹、木、果、葯材、油茶和薴麻等開發和栽培;手工業有采煉、造紙、瓷器、糕點、釀造等,尤其是礦冶工業發端早。據可考資料表明,宋、元時代,采礦冶煉之風已相當盛行,采煉礦種有鐵、銅、鉛、鋅、硫、瓷土和石灰石等,采煉地有濟陽、翁厝、香坪等十幾處。明代,采煉業又有較大發展。最大鍛鐵爐僱工數量「多至五七百人」。在經營方式上,大田縣的鍛鐵爐,皆徽州商人投資(曹叔明《新安休寧名族志》卷一),而「雇募工丁,俱就本地召募農民」。清代至民國,大田有30多座鐵爐,位居全省前列,采礦業一度興盛,「在此境內大辦鐵課、銀課」,「鐵銀課稅系省之眾」,開采地有文經、南坑、萬湖、小合、湯泉、銀頂格等十多處。文經、南坑礦運至文江,經尤溪入閩江,「運輸為全省各礦中最稱便利者」(民國《開發福建礦業計劃》)。民國36年(1947年),縣人肖冠英研製水輪泵成功,使大田成為全國水輪泵的故鄉。但是,縱觀大田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置縣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414年間,長期的封建統治,社會動亂,使這個閉塞的山區縣,頻年處於自然災害、瘟疫流行、匪盜肆虐和貧困落後的狀態。如明萬曆《大田縣志》所載:「大田宅群山之囿,可食之地甚寡」。「凶年所持者惟蕨根蹲鴟」,「非群起掠食四方,則直坐斃耳」,「雖上戶未有百鍾之藏」。到1949年大田縣解放時,仍然交通落後,偏僻荒涼,縣城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主街道長僅100多米,寬3.5米,兩旁商店皆是兩層木房。農民仍是「糠菜半年糧,寒冬衣單薄」,老少多以「火籠取暖禦寒,常以稀粥、甘薯度日」。「一般人民生活極為貧苦」(民國《大田縣三十四年概況》)。1949年,全縣人口11萬人,糧豆總產量僅2.9萬噸,平均畝產102公斤,農業總產值4422萬元;工業更是衰微,僅有3家企業,總產值3.0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只有0.07%。
在三年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運動,開展大規模的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煥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年年豐收。在工商業方面,實行改造和興辦並舉,到1956年基本完成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而奠定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確立全民和集體所有制經濟的主導地位,促進工商業的發展。195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6694萬元,比1950年增長67%,年均遞增7.6%;工農業總產值7862.7萬元,比1950年增長62.47%,年均遞增7.18%;財政收入51.86萬元。
在1957年至1966年間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開始重視發展地方工業。1959年國民生產總值達7967萬元,比1957年增長19%。1958年由於「大躍進」和「高指標」、「瞎指揮」,違背客觀經濟規律,工業大上,農業大落,國民經濟發展嚴重失調。1960年又遇自然災害,致使大田經濟陷入低谷,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兩年分別下降24.31%和43.43%;1958~1961年4年間糧食連年減產,以1957年稻穀產量4.1萬噸為基數,累計減產4.28萬噸。1961年財政收入下降48.36%。1962年起,經過調整,糾正「左」的錯誤,國民經濟逐步回升,1965年恢復到1956年的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大田經濟又受挫折。1966~1969年,國民生產總值在6400萬元左右徘徊,經濟遭受很大損失。進入70年代後,大田興辦了化肥、水泥、煤礦、水電和鐵廠等「五小」工業,逐步改變農工結構,為大田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農業推廣雜交水稻等良種,大面積改單季晚稻為豆稻輪作、水旱輪作,改進施肥方法,糧食穩定增長。1978年在糧豆播種面積(36萬畝)比1976年減少1.2萬畝的情況下,糧豆仍增產1.68萬噸,總產達9.26萬噸,比增22%,平均畝產257公斤,畝增加54公斤。1986年,全縣財政收入1414萬元,不僅脫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多年來財政靠國家補貼的帽子,而且開始對國家有了貢獻。主要產品有電力、機械、電子、化工、造紙、印刷、紡織、塑料、加工食品、釀造、工藝美術、鰻魚、豬、羊、魚、茶、果、運輸、手工業、肉兔、蠶桑、食用菌、絞股藍、木材加工業。
國民經濟
1993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7.68億元,比1980年翻兩番多,年均遞增13%,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1.14億元,比1980年增加3.38倍,年均遞增12%;工農業總產值達16.92億元,以1980年的1.4億元為基數,年均遞增14.5%;財政收入5613萬元,比1980年翻三番,年均遞增22.12%;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19億元,比1980年翻三番多,年均遞增19.32%。整個經濟的農、輕、重關系逐步理順,其比例變化:1980年為70.88:7.55:21.57,1985年為65.92:7.48:26.6,1990年為41.75:14.83:43.42,1993年為35.59:24.06:40.35。
農業結構與農村經濟
1981年起,全縣農村進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改革,貫徹國家「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推廣和應用農業科學技術,促進農村各業全面發展,出現一批養豬、養羊、養魚、種茶、種果、運輸、手工業等專業戶、重點戶和各種聯合體,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農村產業結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經濟作物比重上升,多種經營大量增加,林牧副業生產長足進步,農村工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農業內部「五業」結構關系趨於協調。1990年以來,著力調整農業結構,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創建「兩高一優」(高產、高效、優質)農業,初步建立以肉兔、蠶桑、食用菌和絞股藍為主的一批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林業在大力造林、育林和護林的同時,有計劃地砍伐松、杉木和毛竹等,發展木材加工業。1950~1992年全縣累計造林184.01萬畝,基本實現宜林荒山綠化。199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4.21億元,比1980年增長4.1倍,年均遞增13.35%;糧豆總產量13.14萬噸,平均畝產293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6.85億元,比1980年增長25倍。大量勞動力從種植業走向務工、務商,開展多種經營。1993年全縣鄉鎮企業總戶數8801個,從業3.41萬人,總產值達14.68億元,比1980年翻5番多,年均遞增31.2%;實現利稅7196萬元,其中利潤3945萬元。上京水泥廠、太華水泥廠實現利稅均超千萬元,躋身全國1000家最佳經濟效益鄉鎮企業行列。鄉鎮企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工業經濟
解放初,大田工業十分落後。195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257.7萬元(1990年不變價,下同)。此後工業生產曲線式發展,到1985年,大田工業總產值達1.23億元,比1980年增長128%,年均遞增17.93%;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為46.25%,仍以農業為主導。80年代中期起,對工業企業進行整頓、挖潛、改造,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礦產資源優勢,改變以往單純的公有制形式,堅持國家、集體、個體和聯合體多種經濟成份一起上,發展采、選、冶及水泥、木材等工業;同時進行以增強企業活力和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實行責、權、利相結合和廠長(經理)負責制,轉換經營機制,調動了職工生產積極性。工業發展加快。199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69億元,比1985年增長280%,年均遞增30.63%。進入90年代,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和龍頭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打開山門,擴大對外開放,引資進山,興辦「三資」企業,廣泛開展以山海協作為主的橫向經濟聯合。同時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大力深化改革,採取組建種子隊企業,放權讓利給企業,鼓勵優勢企業兼並劣勢企業,發展股份制經濟,組建企業集團,發揮規模優勢,加快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動了工業經濟速度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長。199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2.71億元,以1990年為基數,年均遞增39.5%,比1980年翻4番多;預算內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158萬元,躍居三明市12個縣(市、區)之首,初步形成以建材、礦產、煤炭、森工為支柱,包括電力、機械、電子、化工、造紙、印刷、紡織、塑料、食品、釀造和工藝美術等多門類的工業生產體系。全縣鄉以上工業企業154家。以優質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為龍頭,組建了岩城、石鳳、華佛、前峰、煤炭、電力、二輕、礦產、建材、機械和森發等11家企業集團,資產總額達6.95億元。尤其是水泥業發展迅速,有水泥生產企業14家,形成水泥生產能力130萬噸,熟料生產能力36萬噸。已組建三家水泥企業集團,其中岩城水泥(集團)公司進入國家中型企業行列。岩城牌、石鳳牌、華佛牌、岩馬牌等水泥曾分別獲國優、部優、省優和通過國家質量認證。煤炭、鐵礦行業已形成規模,年產原煤134萬噸、鐵礦石85萬噸。陶瓷業有800多年歷史,品種達50多種,是本縣傳統出口產品。1987年新建的紡織總廠,成為福建省最大的薴麻紡織企業,紡紗,織布、染整和毛絨布加工等工序已配套。大田工業產品創省優4個、部優3個、國優1個。
電力交通
1950年,全縣電站裝機僅25千瓦,年發電0.49萬千瓦時,白天碾米、磨面,晚上照明,多數居民用不上電。70年代後掀起縣、社、隊三級辦電站熱潮,改造電站,聯建縣級電網,並入省電網。至1993年,全縣投入運行的水電站達95座,總裝機3.3萬千瓦,年發電1.3億千瓦時。建成永安——大田城關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動工興建裝機2.5萬千瓦的六角宮水庫電站和裝機2.4萬千瓦的火電廠,籌建大田城關至廣平銘溪工業區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一批農村小水電站正在建設中,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取得新成就。大田人民為改變交通落後面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到1975年修復和建成公路608.4公里,是三明市第一個實現「社社通公路」的縣。全縣客運量、貨運量分別從1970年的11.08萬人次和7.08萬噸上升到1979年的47.15萬人次、42.09萬噸。
外貿經濟
改革開放後,大田擴大了與海內外經濟交往。1987年引進港資58.83萬美元,創辦大田兆泉毛絨有限公司,是全縣首家「三資」企業。縣委、縣政府從大田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施優惠政策,在福州、廈門、泉州、深圳等地設立招商窗口,充分利用礦產、勞力、人緣、地緣等優勢,加強對外宣傳,採取鼓勵措施,發動全社會招商引資。與此同時,重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用優質服務彌補山區投資硬環境的暫時不足,幫助外商投資企業排憂解難,支持「三資」企業發展。到1993年,全縣已批辦「三資」企業36家,總投資3278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1888萬美元,實際到資909.5萬美元,到資率48.2%,開業率72%,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全縣「三資」企業產值占鄉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由1990年的3.75%上升到1993年的9.4%。內聯協作不斷發展,從1990年起在開展與周邊地區經濟橫向聯合的同時,加強與閩南地區的山海協作。1991年以來,全縣興辦內聯企業103家,實際引進縣外資金1.72億元。外貿出口也有很大發展,主要出口產品有松香、松節油、瓷器、絞股藍、茶葉、香菇、紅菇、山蒼籽油、紅心松木、木碗、木盅、鎢精礦、薴麻、毛絨布、兔毛、電子產品以及竹木製品、麻紡織品、精製瓷泥、手織毛衣等。1993年社會出口供貨總值2785萬元。其中「三資」企業出口供貨值498萬元,創匯250萬美元。
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84.43億元,增長1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6億元,增長20.7%;財政總收入6.68億元,增長30.4%,其中:地方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7億元,增長3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3億元,增長2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7元,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6839元,增長12.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7%,城鎮登記失業率2.47%;人口自然增長率6.3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減排完成市下達任務。
2010年投資超25億元、產值超100億元的京口輕紡新型面料產業集群招商成功簽約並開工建設,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11個,完成投資55.67億元;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3.49億元,增加值46.33億元,增長30.3%;效益綜合指數299.84%,實現利稅總額8.49億元。建材水泥、機械鑄造、煤礦資源開發、礦產品采選及加工四大產業產值89.4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8%;生物醫葯及生物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新規劃工業項目區2萬畝,平整土地3057畝,新入駐項目8個。
2010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1億元,增長4.1%。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突出發展高山茶、油茶、木薯、食用菌、蔬菜、畜牧水產等特色種養業,重點做大扶強茶產業,新增茶園8900畝,總面積達7.52萬畝;新開油茶園3300畝。 大田縣地勢高低懸殊,峰巒起伏連綿,地貌差異顯著,寒暑四季分明。全縣耕地面積22.55萬畝,其中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區佔67.35%,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地只佔32.65%;田塊面積1分以下佔21.04%,2畝以上僅佔13.82%。土壤結構以中粘壤土為主,佔52.48%,砂壤土和輕粘土次之,佔25.38%,重粘壤土佔22.14%。農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大豆、小麥、雜糧輔之;經濟作物有茶葉、果樹、煙葉、蔬菜等;畜牧業以豬為主,漁業較少。
從建縣至民國時期,大田縣的農業,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和落後耕作技術的制約,生產水平低,發展緩慢,農民從事單一的糧食生產,產量低,收入少。民國38年(1949年),全縣耕地面積29.22萬畝(每個農業人口平均2.58畝),糧食總產量2918.6萬公斤(每個農業人口平均257.3公斤),畝產102公斤。農業總產值844萬元(人均產值74.4元)。低水平的生產,加上官府苛捐雜稅、豪紳的高利貸盤剝,農民生活十分貧困,常以稀飯、甘薯度日,單衣、火籠過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運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開展大規模的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革新農業技術,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1957年糧食總產5031.5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72.4%,人均生產糧食386公斤。
1958~1961年,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等泛濫,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加上自然災害,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糧食總產比1957年減少1942.5萬公斤,畝產只有105公斤,降到1950年的水平。1961年9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條例修正草案》和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農業生產得到恢復。1965年,糧食總產達4955.98萬公斤,比1961年增長1867.02萬公斤,增長60.44%。
「文革」初期,各級政府被沖擊。70年代,逐步恢復農業機構,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改革農業耕作制度,改進栽培技術,推廣水稻矮稈良種,增施化肥農葯,糧食產量逐年增長。1976年,糧食總產達7581.42萬公斤,比1965年增長2625.44萬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左」的思想影響,割「資本主義尾巴」,限制多種經營和家庭副業生產,農業經濟效益低,一些生產隊增產不增收。1975年集體分配人均純收入僅50元,仍低於1957年。
1992年,農業總產值3.78億元,糧食總產1.35億公斤,平均畝產293公斤。與1949年相比,分別增長7.5倍、3.6倍和1.9倍。雖然耕地面積減少,農業人口大幅度增長,但人均生產糧食僅增加191公斤。1992年,生豬存欄17.5萬頭,比1949年增長4倍,戶均養豬由1.01頭增加到2.42頭。
199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0.67億元,比「七五」期末年遞增18%。縣財政投入農業累計13010萬元,年遞增201.9%,其中1995年投入11021萬元,比上年增長054.2%。5年累計引進、示範、推廣農業新技術19項,推廣優良品種37個,農業科技含量有較大提高。新建、續建水利工程54項,增加有效灌溉面積5000畝。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於1994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提前1年達到部頒標准。「三·五·七」造林綠化工程通過省級達標驗收。特色產業有新發展,肉兔飼養規模達到150萬只,食用菌種植2460萬袋(平方尺),鰻魚等特種養殖有了良好開端。扶貧幫帶取得實效,5個貧困鄉經濟實力明顯提高。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26.13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41%。至1995年末,全縣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3.98萬人,占農村總勞力的38%。太華鎮的工農業總產值超3億元,廣平鎮、上京鎮、均溪鎮的工農業總產值超2億元;太華鎮、上京鎮、廣平鎮、均溪鎮的鄉鎮企業總產值超3億元,桃源鎮的鄉鎮企業總產值超2億元。
大田縣著力規劃建設特色產業突出、規模效益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54321」優勢農業產業群,即培植發展5萬畝高山優質烏龍茶、4萬畝無公害反季節蔬菜、300萬只肉兔、20萬畝竹林、10萬畝木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共完成高山優質烏龍茶0.18萬公頃、反季節蔬菜0.21萬公頃、肉兔271萬只、竹林1.34萬公頃、木薯0.24萬公頃,有力地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民國前,大田僅有個體手工業和私營作坊,從事採掘、農產品加工和生產、生活用具的製作。民國時期,始有印刷和發電等工業,但發展緩慢。民國38年(1949年),全縣工業企業3家,總產值1.4萬元(按各時期不變價計算,下同),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0.17%。
1950年後,中共大田縣委、縣人民政府努力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1956年,基本完成對手工業和私營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7年,創辦硫磺廠、機器修配廠、鐵廠等,全縣有工業企業47家,總產值131萬元。1958年「大辦工業」,是年底有企業180家,總產值456.6萬元。時因匆促辦廠,條件較差,後又遭嚴重自然災害,大多數企業停辦。1961年,工業落入低谷,總產值僅355.2萬元,比1959年下降60%。1962年起,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工業七十條》,工業開始復甦。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調整時期的方針政策都被當作「修正主義」的「管、卡、壓」進行批判,生產受干擾,年總產值徘徊在360萬元左右。1970年起,煤炭、冶金、化肥、機械和水泥「五小」工業相繼興起。1976年總產值1673.8萬元,比1970年增1.82倍,年均遞增18.9%。
1979年,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逐步對企業進行整頓、挖潛和改造,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礦產資源優勢,發展采、選、冶及水泥等原料工業。1984年起,對一批企業逐步加以技改和擴建。國營、集體、個體和聯合體一起上,鄉鎮工礦業發展迅速。同時進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搞活搞好骨幹企業為龍頭的經濟體制改革,調動職工積極性,工業發展加快,初步形成以煤炭、冶金、建材、化工和機械為支柱的多門類工業,企業逐步由生產型轉向生產經營型。1987年全縣工業企業1350家,總產值1.24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由1950年、1965年和1978年的0.19%、18.16%和40.72%上升為53.29%,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超過農業總產值,縣經濟結構由農工型走向工農型。全縣村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84.4萬元,上交稅利756.9萬元。鐵礦石、煤、水泥、松香、衛生紙、拖拉機配件等產品暢銷,瓷器、麻紗、豆乳晶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1988年後,實行廠長負責制和生產經營承包責任制,貫徹執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進一步搞活企業,出現了跨行業、跨地區的企業集團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外資,發展「三資」企業和內聯企業。企業內部加大技改力度,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強企業管理,開展上等級、上水平、上規模活動,有15家企業進入省級先進企業行列,23家企業進入市級先進企業行列。1992年,全縣工業企業2754家,總產值6.84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4.4%,輕重工業比例分別由1984年、1987年的1∶4.1和1∶3.2調為1∶1.7。村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98萬元,上交稅利1164萬元,職工1.57萬人。花鍵軸、鐵精礦、破碎機和石鳳牌425#R水泥等4種產品獲省優稱號,華佛牌425#R水泥、岩城牌525#R水泥和岩花牌松香等3種產品獲部優稱號,岩城牌425#R水泥在福建省建材行業首獲國優銀獎。
1995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2.87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39%,比「七五」期末翻兩番多。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產值8.41億元,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多。1995年,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01%,預算內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42萬元,連續3年居三明市各縣之首。中外合資大田石風水泥有限公司成為創利潤超千萬元企業。1995年,水泥產量達100.O4萬噸,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多,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步入全省水泥生產大縣行列。「八五」期間,鄉以上工業企業共實施技改項目183項,累計投入技改資金4.47億元,其中1995年實施技改項目45項,投資總額3.8億元,當年投入資金12017萬元,已有27個項目投產。1995年末,全縣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發展到13471戶,從業人員21986人。產業結構得到改善,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995年的45.7:32.6:21.7。「八五」期間,全縣組建了11家企業集團,資產總額達7億元以上,產生了良好的規模效益,為下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累了經驗。
至1995年底,全縣批辦三資企業48家,外方累計到資1619.5萬美元。其中1995年批辦三資企業12家,總投資41119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47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1.9%,當年到資710萬美元。全縣三資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9億元,佔全縣鄉以上工業產值的22.7%。1995年社會出口供貨總值8227萬元,出口創匯85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8.6%。進一步加強了與周邊縣和閩南地區的山海協作,至1995年底,全縣共興辦內聯企業140家,引進縣外資金2.98億元。1995年新辦內聯企業54家,實際引進縣外資金1.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 十佳稱號
福建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開展的2013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經濟發展「十佳」評價結果出爐。大田縣以其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繼續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這是大田縣繼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連續第三年度獲此殊榮。
大田縣在推進發展中,主動融入沿海都市經濟圈,努力實現與閩南沿海地區產業互補、優勢互補和塊狀對接,萬華實業、格林童裝、京口輕紡新型面料產業集群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落戶大田、建成投產,5個項目列入國家科技計劃,工業經濟初步形成了輕紡新型面料、建材水泥、礦產品深加工、機械鑄造、煤炭開發利用等五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海西能源後備基地」。傳統農業正向現代特色農業轉變,引導全民參與發展茶葉、木薯、油茶等特色農業,在實現全民共富的同時,實現農業的轉型、升級,2011年摘取了全國首個「中國高山茶之鄉」,被列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准化生產基地。

與三明市童裝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紫色校服褲子圖片欣賞 瀏覽:668
淘寶店童裝品牌代理 瀏覽:460
怎樣織寶寶衣好看嗎 瀏覽:723
廣州哪裡的睡衣比較多 瀏覽:474
針織半身裙怎麼和棉衣搭配圖片欣賞 瀏覽:27
鬼火皮帶怎樣更換視頻 瀏覽:391
棉花和全棉衣有什麼關系 瀏覽:263
仰視視角裙子 瀏覽:347
海寧皮草男裝 瀏覽:698
童裝色彩搭配陳列的重要性 瀏覽:579
裙子2018年夏季棉混紡 瀏覽:165
怎樣掛大衣外套 瀏覽:231
幼兒小班教案如何穿外套 瀏覽:763
三明市童裝市場 瀏覽:636
褲子的橡皮筋怎樣弄鬆 瀏覽:365
怎樣用圍巾做一個連體裙 瀏覽:331
男士呢大衣穿什麼衣好看 瀏覽:426
什麼面料的褲子不退色 瀏覽:889
衣服帽子帶子纏法 瀏覽:308
買褲買褲子尺碼怎麼算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