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冕冠前的這個標志,俗稱金佛牌,滿語稱之為舍林(滿語拉丁拼寫為serin)。為了突出的皇帝的前置舍林,裡面有佛陀雕像,官稱金佛(或金佛頭【滿語拉丁拼寫gin fo teo】)。這尊佛陀,很可能就是釋迦摩尼。
清初的冠冕
早在清朝入關前的清太祖(稱汗)、清太宗(後稱帝)時期,掩額就已經演變成了皇族尤其是皇帝冠冕的標志。努爾哈赤的汗冠、皇太極的皇冠都釘有金佛和舍林(沒有金佛的鐵牌),具體是前邊是金佛後面舍林。跟旒(liu)冕相同的是舍林和金花上面的大珠子的數量不同。後金時期,各項制度不完善,金佛和舍林釘在冠冕位置還不一樣,努爾哈赤的跟後世相同,皇太極的舍林直接釘在冠冕正上方。
我們知道滿清起源東北,因為東北較冷而又四季分明,他們根據季節變化而更換冕冠和“烏紗帽”,也可以直接說是頂戴花翎。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舍林和金花的裝飾品是不分暖帽和涼帽。然而,在入主中原後,金佛、舍林或金花只能釘在涼帽上。皇帝涼帽的正式稱呼為夏吉冠。最為著名的且流傳至今的夏吉冠就是乾隆皇帝的。
㈡ 古代皇帝帽子前後為啥都有個「門簾」都哪些皇帝帶過
那不叫門簾,叫冕冠!
冕板以木為體,上塗玄色象徵天,下塗纁色以象徵地。冕板前圓後方,也是天地的象徵。前後各懸12旒,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用五彩絲繩為藻,以藻穿玉,以玉飾藻,故稱「玉藻」,象徵著五行生剋及歲月運轉。後來玉藻也有用白珠來做的。帽卷以木作中干,即胎架,後來改用竹絲、玉草(夏)或皮革(冬)作成筒狀胎架,外裱黑紗,里襯紅絹,左右兩側各開一個孔紐,用來穿插玉笄,使冕冠能與發髻相插結。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
從玉笄兩端垂黈纊(tǒukuàng黃色絲綿做成的球狀裝飾)於兩耳旁邊,也有稱它為「瑱」或「充耳」的說法,總之是表示國王不能輕信讒言。這就是《漢書·東方朔傳》所講的「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及《大戴禮·子張問入官篇》所講的「黈纊塞耳,所以弇聽也。」天子玉瑱,諸後以石。從武上橫貫左右而下的,是一條紘,即長長的天河帶。冕冠的形制,世代相傳承,歷代皇帝不過是在承襲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罷了。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戴冕冠的皇帝很多,從春秋時期就開始.比如劉秀,劉備,贏政等等,多了,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冕冠.....
㈢ 想問問我國歷代皇帝頭戴的皇冠都是啥樣的
根據資料和流傳下來的歷史畫卷看,從秦始皇到唐代,大致帝王之冠均為平天冠,就是我們現在看電視經常見到的帽頂上一塊板了,前後垂了很多珠子一樣的飾物的那種,唐代帝王一般不帶平天冠,但到了重要場合或舉行隆重祭祀的時候還是要帶的。宋代已經看不到有資料和畫卷證明皇帝有帶平天冠的資料了,他們的皇冠變成那種黑色的後高前低兩階式兩邊還有一細長桿裝飾的的那種了。元代的皇冠沿用蒙古人的習俗用平常那種擋風沙的帽子稍加改變而成的。明代的皇冠呈金黃色,也是後高前低兩階式。清代資料比較多,皇冠有冬裝跟夏裝之分,兄弟們現在清宮戲都看厭了,什麼樣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形容了。
㈣ 古代皇帝戴得帽子上的珠子叫什麼名字
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你那個估計是四品的青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