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戴的帽子叫鈸笠冠。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後察必發明的,這種帽子中央較高,如同半個倒扣的雞蛋,而且最頂上還有一個金屬的尖紐,底部周圍卻有一圈類似遮陽帽那種平出的圓沿,遠看起來就如同一隻銅鈸,在元朝這叫「鈸笠冠」,尤其是貴族最為喜愛它。
元末明初人葉子奇在其《草木子》一書中也說,蒙古「官民皆帶〔戴〕帽,其檐或圓,或前圓後方;或樓子,蓋兜鍪之遺制」。所謂「樓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所以才說它是兜鍪〔古代頭盔〕之遺制。所謂笠,是一種圓檐斗笠形帽,因為形狀象鈸,所以叫鈸笠冠。這種冠有頂,冠後還垂一片帛以護頸。夏天也戴軟帽,冬天則戴毛皮製軟帽或氈帽。這類帽本來無前檐,後來忽必烈射獵時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後特意給加了前檐,從此蒙古族便都戴這種有圓檐、或前圓後方式的帽子了。
Ⅱ 為什麼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後都有幾串珠子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前後的珠子叫旒。
冕旒的作用是: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則無魚;而且,冕旒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讓皇帝保持坐姿端正,一旦搖頭晃腦,冕旒就會嘩嘩作響,有失威儀。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2)沒有珠子的皇帝帽子擴展閱讀:
其實皇帝頭上的叫「冠」,一般冠還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長方形的東西就叫做「廷」了,像門簾一樣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在耳朵上面還有東西,有著玉做的兩塊「黈纊」,但是特別小,就是一個小的圓珠子,大小剛剛夠堵住耳朵。
不僅皇帝是「掛珠簾」,一些朝代的諸侯也會帶著相似的裝飾。然而上面的珠數不一樣,帝王所帶的冕旒,一般是前後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顆玉石,周朝時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數量次於帝王。
發展到後來,冕旒成為帝王的專屬了。雖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後高,寓意著謙恭勤勉。
Ⅲ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皇冠,是十二根珠子的那種,為什麼到了唐朝,卻變成帽子了
有珠子的是冕旒(平天冠、冕冠),皇帝登基、祭祀、大婚、拜將、征伐、冊封王公等隆重場合才用的,和冕旒搭配的是冕服。
皇冕冠十二旒(12顆珠子),黑冠白珠。帝冕服十二章(日、月、花、鳥、獸、魚等十二種紋章圖案),黑衣紅裳(上為衣,下為裳)。
冕旒也好、冕服也好,都是很正式的服裝,相當於今天的禮服,今天的人不會時時刻刻都穿禮服,古代的皇帝也一樣,也不可能隨時穿冕服、戴冕冠,所以就有唐朝皇帝戴頭幘,宋朝皇帝戴通天冠、明朝皇帝戴翼善冠的情況。秦皇漢武的畫像雖然多是著袞冕,但實際上平時的帽子是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