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帽正可以當掛件佩戴嗎
帽正,又叫帽准,俗稱"一塊玉",明清時文人帽子上的裝飾物;多為正圓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綴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對准鼻尖,所以叫帽正。即過去有德之士鑲在帽子上的飾物,代表著正人君子以玉比德。以古玉做飾物掛件佩戴,沒有什麼不可。
2. 1980屬猴適合佩戴什麼玉器,貔貅適合什麼生肖人戴
摘要
貴人用玉可以算是「從頭到手、從生到死」。從頭到手是說從頭部開始全身佩戴、裝飾玉器,最遠處到達手部;從生到死是說生前全身佩玉,到了死後依然要全身使用葬玉。
玉覆面在兩周盛行一時,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體面部大小形態縫綴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專門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並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數量不等,各呈扁平形,邊角有穿孔供縫綴用,使用時凡有飾紋部分皆朝死者面部。也可以說玉衣實際是將玉覆面所帶動的風俗,一步一步搞擴大化而最終達到的頂點,因此,這兩種東西可以視為一體,它們是貴人們最後的榮光和玉緣。
第二編 第五章 貴人的寶玉第二節、貴人用玉
一、貴人用玉准則
貴人當然也分大、中、小號,不是所有量級的貴人都能做到渾身是玉,不過就算最小號的貴人,也必然是會有一些玉在身上的。總結說來,貴人用玉可以算是「從頭到手、從生到死」。從頭到手是說從頭部開始全身佩戴、裝飾玉器,最遠處到達手部;從生到死是說生前全身佩玉,到了死後依然要全身使用葬玉。
上面說了中國官制的變化,要知道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混進貴人的行列都不是件省心的事,規矩太多,規矩後面的門道也太深。這里我們就要先說說貴人們戴玉的規矩,那就還是要先從中國思想體系最核心的地方說起。《禮記·玉藻》:「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這是中國佩玉等級制度的根,後世各朝代的用玉制度基本都參照它而來,它的理論基礎還是「禮」。
這個等級規定有兩個有趣的地方:一個是它不光是玉,連佩玉的繩子也一並規定好了;另一個是悄無聲息地把孔老夫子塞了進去,可又顯得極不合群。組綬就是用來系玉的絲帶,是用多股絲線編成的,這就讓它可以進行顏色組合,也就是彩繩。佩戴用黑絲帶系起的白玉;諸侯佩戴用紅絲帶系起的山玄玉。鄭玄的注里說:「山玄、水蒼,如山之玄、如水之蒼」。看起來山玄玉就是淡黑色的玉;純是黑色發赤黃,水蒼玉就是深青色的玉,那麼大夫佩戴的就用黑中帶赤組綬系起的深青色玉;瑜玉有兩種解讀。一種是說瑜玉就是紅色的玉,那麼它很可能是瑪瑙;一種是孔穎達的疏,說瑜玉就是美好的玉。從上面各個級別佩玉都講究顏色看,我們還是相信之一種說法吧。綦是蒼青色之意,那就是世子佩戴用蒼青色絲帶系起的紅玉;瓀玟乃石次玉者,也就是今天考古學所說的「假玉」們,就是松石、水晶、玉髓之類,士比之真正的貴族要差一級,所以只能佩戴用絲帶系起的「假玉」。
唐青玉花卉紋帶銙 和玉即所謂水倉玉
遼青白玉鏤空飛天 發淡黑色的和白玉即所謂山玄玉
把這個佩玉的規則序列展開之後發現了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
為什麼要把玉和系玉的絲帶配成套來規定?我們知道一個名詞叫作「禮樂制度」,禮崩則樂壞。禮代表規矩和秩序,樂是它外在的藝術形式用以人心。佩玉既然是按照「禮」來安排、是「禮」的表現,那麼當然還要有一個東西來代表「樂」與之配套。它就是同樣具有一定藝術觀感的彩色絲帶。因此玉和絲帶的同時被規定,對應著「禮樂」體系。白玉系黑絲帶,黑、白分明,這、陽之喻,是中國最核心的思想,則萬物自清。要知道最重要的一個職能就是,所以古代皇帝祭天時總要自稱「統領山河、協理」。諸侯是淡黑色玉配紅絲帶,世子是紅玉配蒼青色絲帶,正好相反、相對應的兩套顏色!原來這是一對父子的裝束,這又是一組陰、陽關系。分配給士的是「假玉」,因為士的地位稱不上真正的貴族,玉以明禮,所以按照秩序就給他安排了「假玉」。但同時分配給他的絲帶卻是五方顏色中地位更高、居於中心的,玉和絲帶的這一卑一尊無疑又是一組取得了的陰、陽關系。
唐水晶八瓣花式盞
所以,在這套指導了中國歷代用玉制度的原則背後,就是中國哲學最核心的東西——「禮」和陰、陽。也就是儒和易,以易為本、以儒為用就是中國歷史兩千年的動能 。
孔夫子也被這個體系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人家都是規定的級別或職位,只有他老人家是個有名有姓的人。可見這個系統一定是在西漢董仲舒以後才確定的。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這又是《禮記》為漢儒偽托之作的一個證據。其實按照孔子作過魯國大司寇的身份,他應該屬於大夫這個層次,理應佩水蒼玉而純組綬。可在這個體系裡,至先師偏偏別出心裁地戴了個配上蒼青色絲帶的象牙環,可見後世的碩儒們如此安排,定有他們的私心雜念。這個私心大概就是:他們需要讓孔子成為 而不是凡臣;需要孔子具有一種既在世俗功利體系中,又高於這個體系的超然地位。因此孔子既在這個貴人的用玉等級秩序里而又特立獨行,他佩戴的是同樣很珍貴但又絕不是玉屬的象牙。象牙的顏色是牙白,也就是偏一些色的白,而這個象牙環上系著的絲帶是蒼青色,就是偏一些色的黑。這是一個巧妙的安排,它和一樣直接統領了陰、陽,但又稍低一點——沒有使用的正黑與正白。這就暗喻了孔子的地位,應該是比略矮一肩而遠高於他人的。換句話說就是,是在用王權著天下,而孔子代表的儒們是用思想著天下——事實上從西漢後期直到清朝,中國確實一直在這樣一種格局下存在著。
二、用玉制度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套原則是如何指導後世用玉的,就拿「尚玉」的唐朝來說吧。因為在中國歷史上的大帝國里,漢、唐、清是控制了西域,玉料 最為充足的。但漢時用玉制度還未臻成熟、清時玉已經進入了世俗化時期,因此以唐為標本最為合適。各朝代的用玉制度一般都 在服飾制度裡面,唐代的服飾制度包括冕服、朝服、公服和常服幾大部分,當然皇帝和皇太子的服飾是自成一系的。根據《舊唐書》和《書》里《輿服志》的對比, 用玉有如下規定。
首先是皇帝與皇太子:
皇帝與皇太上用的玉全部是白玉。他們所著的所有冕與冠上的導和簪都是玉制的,所謂的導就是冕冠上橫貫冠體與發髻的那根大發簪。他們身上掛兩副白玉佩,腰間系白玉帶銙的革帶。腰間同時還會配一柄玉具劍——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副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
湖北江陵望山出土越王勾踐劍 此劍可稱是中國青銅劍的巔峰之作
故宮博物院漢代玉具劍
玉具劍本來是與青銅劍伴生的,它的形制完全是按照青銅劍的要求而設計:玉劍首是圓的,中間有孔洞,用以安插固定於棍狀的青銅劍柄頂端;玉劍璏實際是一個長條形的別子,它固定於劍鞘之上,用以將整個青銅劍豎著別在革帶上。也因此,我們看到的漢以前的貴族畫像,他們的佩劍都是從肋邊豎著來,而不是像後世那樣橫著懸於腰下。這是因為青銅柔脆,無法製成大尺寸兵器。因此,青銅劍遠比鐵劍短小,豎著別在腰上,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玉劍格呈較寬的矩形,因為青銅劍較鐵劍寬又短。所以與後世鐵劍劍格不同,青銅劍劍格兩端幾乎與劍刃平齊;玉劍珌是方形或梯形的,這依然因為青銅劍遠較鐵劍短寬,因此其劍鞘便也顯得短而寬,如果尾部如後世鐵劍鞘似的成圓弧形便不美觀,是以青銅劍鞘尾部採用方形或梯形。玉具劍起源於西周,成型於東周,盛行於戰國至兩漢,是與諸侯貴族標示身份的重要寶物。尤其戰國與兩漢的玉具劍,極盡巧思與精美,同時體現著威嚴與華貴的風韻。
再看品官:
1、頭上之冠
唐代大臣還可以按《周禮》之說在大典禮上按品級穿戴相應的冕服,因此冕冠是更高級別的冠,但臣子之冕不可用玉簪、導,需以角為簪、導。
冕冠之下等級更高的是冠,按《書》,「五品以上冠雙玉導、金飾」。武官與衛官著公服時頭上戴的叫平巾幘,按《書》,「平巾幘金飾、五品以上兼用玉」。
宋·聶崇義《三禮圖》所載冠
河南鄧縣畫像磚墓(南朝)畫像磚 牽馬武士所戴即為平巾幘
2、身上之組玉佩
按《舊唐書》,「諸佩,一品佩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蒼玉」。從這一點看,完全遵照了《禮記·玉藻》的原則,佩白玉,一品對應了古諸侯佩山玄玉,二品至五品對應了大夫佩水蒼玉。
3、腰間之帶
按《書》起梁帶之制「三品以上玉梁寶鈿,五品以上金梁寶鈿」。這里的梁就是帶銙,三品以上可用玉帶銙,也就是唐代三品以上方可使用玉帶。
4、常服
按《書》,「親王及三品、二王後服大科綾、羅,色用紫,飾以玉」。這里的二王指的是北周和隋兩代的皇室後裔,也就是唐朝的親王、宇文氏和楊氏的直系帝裔以及當朝三品以上的,常服上的飾物可以使用玉器。
從唐代的制度可以看出,在《禮記》的原則之下,一個有著充足玉料的王朝依然小心謹慎地發放佩玉的許可證,五品是一條線,五品以下就沒有佩玉的資格了。那麼唐代的五品大概是個什麼官呢?按《大唐六典》,京縣的縣令是正五品上,用我們今天作比較就是下屬各區的區長,他們是可以佩玉的;而畿縣的縣令就變成正六品上,也就是相當於今天下屬各縣的縣長,他們就已經沒有佩玉的資格了。可見,佩玉對於古代的貴人們是一種多麼嚴格的身份界定。
當然,也有一些佩玉朝廷不大管,而給了們一定自由空間。比如頭上的冠和帽正,手上的指環和板指。這里的冠同各朝《輿服志》里的冠、遠游冠、進賢冠等不同,指的不是這些屬於正式禮服、朝服一部分的冠,而是屬於休閑服裝一部分的冠,也就是束發冠)。這種冠不大,通常僅僅是能夠把發髻扣住就可以了,它很多時候外面還會再套上紗帽(比如明朝都是在束發冠外再套紗帽或方巾的)。可見它就是一件有錢、有地位者的發髻外包裝而已,因此朝廷不予干預。朝廷一不幹預,它就展現出了極強的藝術性,有各種各樣的極具創造性和美學價值的樣式出現,它的材質有金、銀、玉、犀角各種。玉束發冠是非常多見的,同時發冠上用以貫穿發髻的玉簪子自然也就大行其道。
江蘇吳縣出土宋代白玉束發冠
明青玉束發冠
自從南北朝後期出現襆頭這種從頭巾演變來的帽子之後,它就一路演變,從軟到硬,從拼接型到一體型,最終形成了紗帽,也生了一種新的玉頭飾——帽正。就是傳統戲服里烏紗帽前面正中必有的那一塊或方或橢圓的玉片,這個東西烏紗帽上用,家居的紗帽上用,文士的方巾上用,最後清朝的日常瓜皮帽上也用,成了最有生命力的男性玉頭飾。
明雙龍盤壽帽正
明雙龍壽字帽正
環起源極早,良渚文化就已經有出土,它一路走到今天,幾千年從未離開首飾行列,可以說是玉飾品里最為長壽的。不過,對於手上的玉飾品來說,環或玉戒指稱不上王者,真正如雷貫耳的是玉板指。扳指的前身叫做韘,《說文解字》曰「韘,射也」,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它是一種護手的工具,帶於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時,在放箭時,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古人亦稱為「機」,意義類似於「」,表示扳指的作用相當於。韘初見於商代,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幾千年來,扳指的形制,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玉板指後來慢慢演化成了一種著名的玉器,就是「玉韘」,俗稱「雞心佩」,它已經從人的手指上轉移到了腰間,成為一種極富盛名的玉佩。而桶形板指則在清朝八旗的手上登峰造極。滿族人入關後,大量貴族子弟不再習武,卻仍然配戴扳指,由於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質地亦由原來的鹿角、發展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璽等名貴的原料。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扳指也由此成為現在玉器收的一大宗。
安陽婦好墓出土商代晚期玉韘
韘形玉佩(俗稱雞心佩)
韘形玉佩(俗稱雞心佩)
清中期白玉雕雙駿扳指
三、用玉保衛的靈
這些說的都是貴人們活著時佩戴的玉飾物,當他們面對死亡時陪伴他們的依然是玉,這就是古玉中的一大門類——葬玉。葬玉作為一種制度和文化,有它自己的起源和背景,我們將在本書的第四編中詳細介紹,這里只簡單說一下最為重要,也是最後保護著貴人們,最後能顯示他們身分的兩種大型葬玉,玉衣和玉覆面。
玉衣是供皇帝和貴族死後穿的葬服,又稱玉柙或玉匣,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並以金絲、銀絲或銅絲相連而製成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 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而幕」和「綴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陽中州發掘的春秋戰國墓葬中,面部有帶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上也有玉片,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
廣州南越王墓絲縷玉衣
玉衣至漢代才正式見諸記載:「漢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在漢代,玉衣是皇帝、諸侯王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的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但在西漢時尚未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故已發現的西漢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縷,也有銀縷、絲縷。到東漢時則實行了嚴格的玉衣等級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資格在駕崩時穿金縷玉衣,而諸侯死去時只能穿銀縷玉衣,一般的貴族和長公主只能穿銅縷玉衣。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丕做了魏國的皇帝,他認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為也」,在公元222年下令廢除了以玉衣隨葬的制度。至此,從西周初到兩漢鼎盛的玉衣隨葬制度退出歷史。
古人曾認為玉可以保證不腐爛,正是緣於這種說法,西周時期,一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出現了。它用各種玉料對應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徵製成飾片,綴飾於紡織品上,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當然,這種奢華的喪葬品僅出現於貴族墓葬中。玉覆面在兩周盛行一時,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體面部大小形態縫綴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專門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並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數量不等,各呈扁平形,邊角有穿孔供縫綴用,使用時凡有飾紋部分皆朝死者面部。也可以說玉衣實際是將玉覆面所帶動的風俗,一步一步搞擴大化而最終達到的頂點,因此,這兩種東西可以視為一體,它們是貴人們最後的榮光和玉緣。
以上就是與1980屬猴適合佩戴什麼玉器相關內容,是關於孔子的分享。看完貔貅適合什麼生肖人戴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