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戴個帽子像樹刺的小蟲子
蓑蛾的幼蟲,會用絲線和葉子編織絲囊作為保護外殼。
『貳』 帽子的蟲子是什麼
蟬(半翅目蟬科動物)
別稱知了/知拇吖/嗶蟬/海咦/蛭蟟/蛣蟟,知了龜/知了猴/蛣蟟龜/爬杈/季鳥兒
同義詞知了(一種同翅目昆蟲)一般指蟬(半翅目蟬科動物)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
蟬生活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已記錄約 2000 余種蟬)。一些分布於沙漠地區的種類,當體溫過熱時,會從背板(tergum)排出多餘的水分,進而達到冷卻及散熱的效果。
這東西算害蟲類,靠嘴上的針吸食樹汁來維持僅僅存活的幾十天,而蛻化前能在地下蟄伏幾年甚至幾十年。蟬蛻可入葯,可食用(蛻皮前好吃,用鹽腌一宿,直接用油炸不加任何調料就是一道美味)
除了腿部有倒刺外(扎不進肉里),並不能傷害人畜,直接用手拿起就可,母的一般叫啞巴,不會蟬鳴,腹部無其他東西,公的則腹部有兩個鱗片狀發聲器,也就是夏天聽見的蟬鳴叫都是公的發出的。
『叄』 四川地區有一種吸血的生物,我們稱它為「黑帽子」。有誰知道它的書面用語和特徵謝謝!
從搜索結果來看~很可能是下面這個~
蠛[miè]蠓[měng],俗稱「墨蚊」、「人咬」。
以下內容粘貼自網路~詳細內容~搜索「蠛蠓」可見。另~給你附個帶彩圖的。
成蟲體型細小,體長1一4毫米,呈黑色或褐色。頭部近球形,復眼一對,雄蠓兩眼相鄰接,雌蠓則相距稍遠,單眼無或不明顯。觸角細長呈絲狀,13一15節,長於胸部,口器短,為刺吸式。胸部微隆起,翅短寬,翅上常有自斑或暗斑,翅上微毛為分類依據,翅在靜止時重疊覆蓋於腹部之上,後翅退化為平衡棒。足3對、細長。腹部10節,雌蠓有尾須一對,雄蠓的第9、10腹節轉化為外生殖器。卵長紡錘形,長0.5一0.7毫米,初產卵色淡,而後逐漸變深,表面具縱列小結節。幼蟲體細長,四齡幼蟲長達5一6毫米,頭部深褐色,其餘部分呈白色或略呈黃色。各體節皆有短毛,未節毛較長,無運動器官蛹分頭胸部及腹部,體長2一5毫米初期呈淡黃色成熟呈暗褐色或黑色,頭部前端有眼一對,頭胸部背面有一對呼吸管。腹部未節有兩個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