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撥穗禮的由來
撥穗禮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歐洲的大學傳統。
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學是學者們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殿堂。那時的大學往往由多個學院組成,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標志和象徵。其中,學院的帽子和袍子是最常見的象徵之一。這些帽子和袍子通常由學生自己出資購買,而帽子的流蘇則代表了學生所在的學院和他們的學術成就。
撥穗禮最初是作為一種象徵性的儀式出現的。當學生在大學中完成了一定的學業,比如獲得了學士學位,學校會為他們舉行一場畢業典禮。在畢業典禮上,校長或學院的領導會走到每個學生的面前,用手輕輕撥動他們帽子上的流蘇,從一邊撥到另一邊。這個動作象徵著學生從學院的一員變成了校友,也代表著他們已經完成了學業,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撥穗禮逐漸演變成了畢業典禮上必不可少的環節。它不僅代表了學生學業的完成,也成為了慶祝學生成功和展望未來的象徵。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大學畢業典禮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傳統儀式的身影。
總之,撥穗禮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歐洲的大學傳統。它最初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代表著學生學業的完成和新的人生旅程的開始。如今,撥穗禮已經成為了畢業典禮上必不可少的環節,成為了慶祝學生成功和展望未來的象徵。
⑵ 誰知道畢業典禮上把學士帽上的帽纓從右撥到左邊是什麼意思啊
撥穗禮:把頭上學士帽的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動作。
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檐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檐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此)。
撥穗的意義,代表稻穗或麥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 。
(2)畢業典禮碰帽子擴展閱讀:
就學位劃分而言,博士流蘇為紅色,碩士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流蘇為黃色。顏色的定義呼應了學術長袍。學校負責人(研究所,研究所),學位評估委員會(或導師)的主席和成員以及已經獲得學位的人,都將他們的流蘇掛在學位的左前中部帽。
⑶ 畢業典禮上教授把帽穗從右撥到左是什麼意思啊
還未授予學位證書時,學位帽的流蘇是在右邊,當導師將學位證書授予你時,就會將學位帽的流蘇從右邊撥到左邊,也就意味著你已經畢業了。
⑷ 畢業典禮校長為什麼要拔穗
每年畢業季,在高校里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畢業儀式,從拍畢業照到畢業典禮,有的學校遵循傳統,有的學校有自己的特色。很多不了解的同學都以為就是個流程,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只是看見別的學校都這樣做,所以人們很自然地認為這是應該有的。其實,雖然撥穗禮是很多高校在畢業典禮上,必不可少的一個流程,但是卻深有涵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畢業典禮上的“拔穗”有什麼具體意義?
還有的網友表示,對於國外的高校在畢業時,也會進行“拔穗”,比如愛丁堡大學,有時會有所創新,有一年的代替儀式是校長用一頂老帽子輕輕打一下畢業生的腦袋,就是類似哈利波特分院帽那種帽子,超酷的!就是心疼校長爺爺,一個一個打過去好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