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紐西蘭航空的介紹
紐西蘭航空公司(Air New Zealand)是紐西蘭最大的航空公司,是一家經營國際和紐西蘭國內航空運輸業務的集團公司,提供紐西蘭國內和往返澳大利亞、西南太平洋、亞洲、北美和英國等國際航線的旅客和貨物航空運輸的服務;同時提供飛機維修和地勤服務。其運營基地設在紐西蘭奧克蘭。紐西蘭航空是紐西蘭的國家航空公司,也是星空聯盟的成員之一。公司下屬有一個名為紐西蘭支線航空的品牌,當中包括尼爾遜航空、飛鷹航空和庫克山航空。
東航以及中國聯合航空的
❸ 紐西蘭航空901號班機的事件經過
航班起飛當日,機長柯林斯和副機師卡西恩將飛行計劃中的座標輸入飛機的電腦。但他們不知道飛行計劃中的兩個航點座標在當天早上曾被改動,以修復之前未被發現的錯誤。與舊的飛行計劃比較,新的飛行計劃將會令飛機路線向東偏離45公里-航機原定飛到麥克默多灣,但在新的飛行計劃中,航機將直接飛越路易斯灣及3,794米高的埃里伯斯火山。 航機順利地於紐西蘭時間早上8時21分從奧克蘭國際機場起飛。
經過大約四小時的飛行,航機在下午12時30分已飛到距離麥克默多站70公里內。此時,麥克默多站無線電通訊中心批准航機下降至10,000呎(3,050米)以目視飛行繼續行程。雖然當時的飛行安全條例並不容許航機在任何天氣情況之下下降至低於6,000呎(1,830米)的高度飛行,但從紐西蘭航空的旅遊雜志中,機長柯林斯相信此航班的前任機師大都在麥克默多灣以低於限制高度飛行,藉以為旅客提供更佳的景觀。於是,他決定按照前人的慣例,繼續下降。 中午12時45分,機長柯林斯獲麥克默多站航機批准繼續下降到1,500呎(450米)的高度飛行,並在航機下降至該飛行高度時,立即轉以自動駕駛系統飛行。當時天上白色的雲層與鋪滿白雪的火山混為一體,造成白蒙天的現象。但因為連當時在兩極飛行經驗老到的飛行員對此現象也所知甚少,故紐西蘭航空並未就此現象為機師提供訓練。也因為這個原因,航機上的機師並未察覺當前的危機,只認為前面的景色是羅斯冰架-事實上羅斯冰架當時是在火山後方。
中午12時49分,航機上的地面迫近警告系統(GPWS)響起警報,警告機師航機正逼近地面。雖然機長柯林斯立即盡推油門,但他和其他機組人員還不知道前方正是埃里伯斯火山,未有大力抬高機頭,只是按照訓練指引把機頭抬高15度。六秒後,航機撞向埃里伯斯火山山腰,全機立即解體爆炸。猛烈的撞擊使整架航機除了尾翼以外,全部粉碎。殘骸更在事發地點造成一個600米長的軌跡。由於航機在撞擊期間引發猛烈爆炸,相信機上所有乘客及機員都是立即罹難。
中午12時50分起(即事發後),麥克默多站一直嘗試與航機聯絡但並未成功,於是將與航機失去聯絡的消息通知紐西蘭航空。而在麥克默多站工作的美國搜救人員也應召候命。 失事客機的部分殘骸2004年仍然留在埃里伯斯火山
下午一時整,美國海軍就事件發出報告:
「紐西蘭航空901號班機已失去聯絡……一架LC-130定翼機及兩架UH-1N直升機正准備起飛展開搜救工作。」
下午3時43分,美國海軍發出補充報告,指下午三時的能見度是40英里,排除了低能見度導致航機撞山的可能性。另外,報告中亦提到當時已有六架飛機起飛前往搜索紐西蘭航空航機的蹤跡。
晚上十時正,當飛機的燃油預算已用罄約半個小時,紐西蘭航空向傳媒公布901號航機相信已失蹤的消息。與此同時,搜救隊一直在預定航路上搜索,但一無所獲。直到29日凌晨0時55分,一架美軍軍機上的機員發現埃里伯斯火山山上布滿不明的碎片,懷疑是紐西蘭航空901號航機的殘骸。當時地面上並沒有生命跡象。
29日早上八時正,即事發後約20小時,搜救直升機成功降落在事發地點,並確認碎片為紐西蘭航空901號班機殘骸,機上237名乘客及20名機員全部罹難。亦確認撞擊時,航機的飛行高度為1,465呎(445米)。
發現殘骸後,多方參與搜索及辨認遺體的工作,最高峰時期有60人同時在現場工作。這某程度上是因為日本方面的施壓(日本有24名遊客在此意外中罹難,是紐西蘭以外國籍乘客最多的)。搜索工作一直持續到1979年12月9日,工作人員辨認出213名死者,並逐一連同飛機的殘骸一起運返奧克蘭。而其餘44名死者因未能辨認,遺體於1980年2月22日一起安葬。
❹ 空姐制服的詳細介紹
中國東方航空的空姐制服分為唐裝制服和現代制服。唐裝制服由中國傳統服裝旗袍和現代元素「混搭」,金邊刺綉的粉紅或藍色等色彩的上衣搭配深藍色裙子。現代制服為藏青色,搭配紅色條紋絲巾。東航制服在「融入傳統服裝元素」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韓亞航空以0.01分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後,排在第二名。韓亞航空空姐制服出自韓國著名時裝設計師陳泰玉之手,靈感來自韓國傳統服裝彩緞韓服。Skyscanner方面評價說:「韓亞航空制服以灰色和褐色為基礎色,用彩色條紋和韓國傳統圖案做點綴,吸引乘客的視線。」
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亞最大平價航空公司維珍航空。這家航空公司的制服把紅色、銀色和紫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韓國大韓航空、韓國濟州航空等入圍前十。韓國和中國的航空公司各有三家榜上有名。
Skyscanner表示:「通過調查得知,亞太地區遊客們喜歡將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的空姐制服。」
❺ 這是哪個航空公司的制服
深圳航空。衣服上那個圖案就是深圳航空的logo。
❻ 吉祥航空老制服是什麼風格
不要污衊東航,這是川航的制服,准確無誤
❼ 航空空乘制服的重要性
航空空乘制服首先是區別於其他的乘客,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飛機上的工作人員。
其次,我們的空乘人員是我國的窗口,制服體現出我國的特點,體現我國的形象。
第三,航空空乘制服的美和優良的服務,會給乘客留下難以忘記的印象。
❽ 中國國航空乘制服和機型的發展史
中國國航飛機發展史如下:
1909年9月21日 中國人的第一架飛機——由馮如製造並駕駛在美國的奧克蘭市郊區試飛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撥款委任留日歸來的劉佐成、李寶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廠棚製造飛機。並利用南苑駐軍操場修建了中國第一個機場。
1913年9月 中國第一所航空學校——北京南苑航空學校成立。秦國鏞任校長。
1920年4月24日 中國第一條民用航線——京滬航線京津段試飛成功。於5月8日投入運營。
1920年5月1日 中國第一個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雜志創刊。
1920年5月1日 中國最早的民間航空團體,中華航空協會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會長。曾主辦《御風》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軍閥為其「京漢航空線籌備處」作宣傳,在保定舉辦空中游覽,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機失事,機上14人全部遇難。這是中國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廣東航空學校第2期學員畢業,飛行教官丁紀徐在該期畢業典禮上進行了空中跳傘表演,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空中跳傘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國第一所民辦航空學校——廈門民用航空學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國航空協會在杭州西湖博覽會上開設航空陳列室,有模型、圖片以及飛機實物展出。這是中國首次舉辦航空展覽。
1936年4月24日 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製造的風洞在清華大學進行首次開車運轉試驗。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聶鳳智兼旅長。下轄2個殲擊團、1個轟炸機團、1個強擊機團。
1951年4月18日 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在沈陽成立,段子俊任局長。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飛機廠試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練機成功,並通過國家鑒定。
1956年9月8日 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米格-17Ф型(殲-5),並獲批准批量生產。
1958年2月18日 海軍航空兵部隊在山東諸城上空擊落國民黨空軍RB-57A型主空偵察機1架。
1958年7月 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殲教-1型噴氣式教練機在沈陽首飛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陽飛機廠製造的米格-19(殲-6)殲擊機首飛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在南昌首次擊落國民黨空軍U-2型高空偵察機飛機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國航空學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通過了學會章程。沈元任理事長。該會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學報》、《航空知識》。
1964年4月11月 由株洲航空發動機廠試制的霹靂-1型空空導彈定型並投入批生產。
1964年9月 轟-5型飛機在哈爾濱飛機廠試製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產。
1966年1月17日 國產殲-7型飛機首次試飛成功並於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產。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倉皇登上停放在山海關機場的空軍一架三叉戟型飛機,強行起飛外逃,後墜毀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上人員全部摔死。
1979年12月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殲-8型高空高速殲擊機設計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軍試用,1981年開始裝備空軍部隊。
1980年4月8日 由空空導彈研究所和株洲發動機廠承製的「霹靂」-3型空空導彈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
1983年8月23日 新中國第一個熱氣球在河南安陽首次自由飛成功,飛行員為劉連成、郝東山、宋茂森。
1984年6月12日 沈陽飛機公司試制的高性能殲擊機殲-8Ⅱ型飛機由試飛員曲學仁駕駛首飛成功。
1986年2月18日 新中國第一艘熱氣飛艇「蜜蜂6號」在北京航空學院試飛成功。
1992年1月16日 國產直-9型直升機首飛成功。
固定翼飛機或定翼機(Fixed-wing aeroplane),常簡稱為飛機(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動力裝置產生前進的推力或拉力,由機身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機。飛機按照其使用的發動機類型又可被分為噴氣飛機和螺旋槳飛機。1923年7月30日,中國第一架雙層螺旋槳敞蓋飛機由廣東飛機製造廠研製成功。
❾ 空姐制服的相關歷史
空姐制服:從性感到典雅
齊膝長筒靴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因為那個年代特別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熱褲,這樣的絕配估計是沒有任何制服能夠媲美的,這種制服當時受到了大眾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風靡一時。
當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銘就是「性感才是最賣座的」,空姐們的穿著也相當符合這個座右銘,是眾所周知的「愛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經一度抵制僱用男性空乘人員,直到1980年打輸了一件集體訴訟案才開始僱用男性空乘人員。
由於當時的社會越來越適應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康多爾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無袖的。
20世紀80年代起性感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專業的美。
國內叫空姐,國外變「空嬸」
對於國內外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坐過的人來說,普遍會有一種感覺:國內的空姐普遍年輕漂亮,而國外的空姐,特別是歐美國家的空姐,很多隻能稱作「空嬸」。
實際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空姐的地位近乎於明星:身材苗條勻稱,穿著定身製作的制服,戴著白色帽子和白色手套,在眾人的注目下昂首闊步走上飛機。連她們的私生活也備受關注。1958年,100人只有3至5人能夠受聘。這意味著在空中提供服務比進哈佛大學更難,哈佛大學錄取率為15%。
不過,隨著國外航空業的發展,飛機早已成為一種極其普通的交通工具。國外的空姐已不再是吸引旅客的「招牌」。因此,在空姐的選擇上,國外航空公司顯得比較務實,不再局限於年輕貌美的空姐。航空公司認為年紀大點的空姐更能為旅客帶來「恰當」的服務。
而在國內,航空業發展的時間相對短暫,雖然現在國內空乘這一職業已經不像多年前那樣被人認為是很高檔的,但沖著相對殷實的待遇,還是有很多人趨之若鶩,供大於求必定使甄選條件不斷加碼。國內空姐多貌美便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