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暗香疏影桑波緞香雲紗旗袍

暗香疏影桑波緞香雲紗旗袍

發布時間:2021-07-04 00:52:48

㈠ 中國名花中,被稱為暗香疏影是哪種花

梅花!
【暗香·疏影】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 、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上述詩文的譯文詳見參考資料。

再有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出自北宋詩人林逋的七律《山園小梅》,原詩為「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這兩句詩極為傳神地描繪了黃昏月光下山園小池邊的梅花的神態意象:山園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黃昏的朦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遠,作者並沒直寫梅,而是通過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與梅影相映,朦朧的月色與淡淡的幽香相襯,動與靜,視覺與嗅覺,共同營造了一個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這兩個新穎的意象,鮮明又微妙地表現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閑靜的氣質風韻。由於這兩句詩極佳地捕捉並傳達出梅花之魂,所以成為梅的代名詞,成為歷代詩人詠梅詩中最膾炙人口的佳句。稍後時期的著名詞人姜夔詠梅的兩首著名自度曲牌的詞,即以《暗香》《疏影》為調名。陳與義《和張矩臣水墨梅》詩寫道:「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他認為林逋把唐人齊己「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等前人寫梅的詩全壓倒了。

以上都是描繪梅花,故拿暗香疏影作為梅花的別稱,倒是貼切。

㈡ 桑波緞香雲紗和珍珠緞哪個

我覺得是香雲紗比較貴。現在這些綢緞越來越新款。但是成本也會越來越貴的。

㈢ 為什麼梅花的別稱又叫暗香疏影

【暗香·疏影】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 、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上述詩文的譯文詳見參考資料。

再有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出自北宋詩人林逋的七律《山園小梅》,原詩為「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這兩句詩極為傳神地描繪了黃昏月光下山園小池邊的梅花的神態意象:山園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黃昏的朦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遠,作者並沒直寫梅,而是通過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與梅影相映,朦朧的月色與淡淡的幽香相襯,動與靜,視覺與嗅覺,共同營造了一個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這兩個新穎的意象,鮮明又微妙地表現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閑靜的氣質風韻。由於這兩句詩極佳地捕捉並傳達出梅花之魂,所以成為梅的代名詞,成為歷代詩人詠梅詩中最膾炙人口的佳句。稍後時期的著名詞人姜夔詠梅的兩首著名自度曲牌的詞,即以《暗香》《疏影》為調名。陳與義《和張矩臣水墨梅》詩寫道:「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他認為林逋把唐人齊己「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等前人寫梅的詩全壓倒了。

以上都是描繪梅花,故拿暗香疏影作為梅花的別稱,倒是貼切。

㈣ 著名的詠梅詞暗香疏影不屬於什麼

暗香疏影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鑒賞

這兩首詞是文學史上著名的詠梅詞,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詠梅詞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詞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為精絕。張炎在所著《詞源》中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所謂「和靖一聯」,即宋初詩人林逋《山園小梅》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姜夔非常欣賞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為「自度曲」詠梅詞的調名。白石是南宋大音樂家,妙解音律,從此二篇詠梅詞亦可看出其獨創之功。

白石詞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詞緣起,或紀心緒行蹤,要言不煩,與詞的內容溶為一體,不可分割。從題序看,這兩首詞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當時詞人應邀到范成大退休隱居的蘇州附近的石湖別墅作客。范成大也喜愛梅花,買園種梅,並著有《梅譜》。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馳騁才華,創作了這兩篇詠梅絕唱。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㈤ 梅花是不是又被稱為「疏影」「暗香」什麼的啊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這首詩不僅把幽靜環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韻寫絕了,而且還把梅品、人品融匯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兩句,更成為詠梅的千古絕唱,引起了許多文人的共鳴。從此以後,詠梅之風日盛,如宋代文壇上的幾位大家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陸游、辛棄疾、楊萬里、梅堯臣等,都寫過許多詠梅詩詞。蘇軾甚至還把林逋的這首詩,作為詠物抒懷的範例讓自己的兒子蘇過學習。隨著宋代詠梅風氣的盛行,林逋之名與孤山梅花在文壇上也熱了起來,出現了:「明月孤山處士家」(陶宗儀詩),「瀟灑孤山半支春」(趙孟 詩),「幽人自詠孤山雪」(文徵明詩)等等,到了以後的明代,詩人王 猗又有「不受塵埃半點浸,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之句,這說明從北宋開始,由於林逋佳句的影響,確實把文人們的詠梅風炒熱了起來。

㈥ 《暗香》.《疏影》哪首最佳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東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南宋詞人姜白石的《暗香》、《疏影》,膾炙人口,為人傳誦。《疏影》中的「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前人對「昭君」一詞有種種解釋,對詞本身的意義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昭君」句指徽欽二帝北狩,有人說「昭君」只指徽宗,也有人說「昭君」指的是那個從金國逃回的女人柔福,更有人說這首詞寫的是姜白石「合肥情侶」。我個人認為這些說法都不可靠。 姜白石詞的特點,在這兩首詞中突出表現出來。他不同於周美成,用景物、事件、最有特徵的情節構造一個故事;而是在用景物、事件的同時,將景物、事件浸染上他個人特有的主觀感覺和感受;再把這種感受,一片一片地綴合起來構成一幅若明若暗的,不是丹青而是水墨的圖畫。要是一個沒有和他一樣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感受的人,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現出一幅統一的整體畫面。以《疏影》為例:「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看來他見到一幅畫,上面有兩只小鳥站在梅枝上。這是一個片斷的景物。因為這首詞作於冬天,不會有翠禽枝上同宿的。只有畫圖中才如此。但作者在這片斷景物中寄寓了什麼樣的特殊感受,作者卻沒有明白說出來。他另有一首《鬲溪梅令》(丙辰冬[1196]自無錫歸,作此寓意)說:「好花不與

㈦ 疏影暗香沙路古,何妨曳杖間行。巢林凍雀不曾驚。晚鍾穿翠靄,來共話平生。趙希囿 這首詞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表達了一種淡泊平靜的心態。如果是翻譯的話估計不好翻譯。因為它是把好幾首詩里的著名的詩句變通了之後綜合起來的。
可以這樣說:上闋通過描述大氣磅礴的自然風景以及自己與自然風景相融合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風光的喜愛。「紅塵飛不到,溪水自清澈」則表達了作者不願沾惹世俗寧願清白遺世的想法。下闋開頭表達了雖然生活環境不如意,但作者並不在意,樂觀對待。後面幾句則表達了詞人寧願這樣在林中度過一生的願望。

㈧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好在哪裡

讀者來信:2010年《名作欣賞》第5期載一文,分析林逋的《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作者說:「首聯贊嘆梅花與眾不同的品質:在眾芳凋零的嚴寒時節,只有梅花傲然綻放,鮮妍明麗,在小園中獨領風騷。梅花以其凌寒獨開的天然秉性受到文人雅士賞愛,並被視為孤傲高潔的人格象徵。」讀後感到作者所言並無不當,然而又覺得甚不滿足。期待本為究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好在哪裡,可作者告訴我們:「上句寫水邊梅花之姿態,下句寫梅花之風韻:『疏影』狀其神清骨秀,『橫斜』寫其偃蹇蟠曲,『水清淺』則為梅之背景,襯托其高潔、溫潤,『月黃昏』則以朦朧、靜謐的環境烘托出梅之遺世獨立。」這樣的論點,好像不著邊際。「風韻」「神清骨秀」,「高潔,溫潤」,「遺世獨立」,其內涵沒有任何界定,也沒有起碼的論證。想到許多古典文學的賞析文章大體都是這樣,寫些讀者一望而知的東西,讀後收獲並不太大。難道就沒有別的,更能讓我這樣的讀者過癮的寫法了嗎?我的想法有道理嗎? 經得起干百年閱讀的經典藝術作品的蘊含是很深邃的,又是很通俗的,一般智商的讀者僅憑直覺就能感受。但是,感覺到了的,並不一定能夠理解,還可能包含錯誤;理解了的,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從而糾正感受中的謬誤。賞析文章本來的任務,就是將感性升華為理性。所說該文,似乎尚未完成這樣的任務。作者說梅花在詩人心目中是「孤傲高潔的人格象徵」有某種「神清骨秀」,「高潔、溫潤」,「遺世獨立」的性質,和我們的感受是相去不遠的。我不滿足的地方,可能比你要多一些。在開頭,作者提出問題:「梅花之美究竟在何處?」「贊嘆梅花與眾不同的品質。」這樣的提法,隱含著一種預設,這首詩贊美的對象是「梅花的品質」,而「梅花的美」則來自於梅花這種客體。但是作者又強調說梅花是「高潔人格的象徵」,隱含著另一種前提,梅花的美並不來自客體,而是主體的人格。前者是有某種美學理論根據的,那就是美是客體的真實,而作為人格的象徵,美來自主體的精神表現。前者,提出問題,是隱含理論前提。而其結論「神清骨秀」,「高潔、溫潤」,「遺世獨立」,則並未把二者的矛盾提出來加以分析,因而其結論,帶著直覺感受的性質。這就是說,作者的理論和感受是存在著矛盾的。這個矛盾在分析首聯的時候,還是潛在的,而到了分析最為關鍵的頷聯的時候,就比較突出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句寫水邊梅花之姿態,下旬寫梅花之風韻。」並未充分論證這兩句詩為什麼成了千古絕唱。「高潔、溫潤」,「遺世獨立」的結論並不是理性的,而是印象式的。 原因在於,作者對於後世影響甚大的的關鍵詞「疏影」和「暗香」既缺乏必要的歷史文獻的資源,又缺乏具體分析。 為什麼是「疏影」,而不是繁枝?繁花滿枝不是也很美嗎?但那是生命旺盛,是生氣蓬勃的美,而「疏」,則是稀疏,是生命在嚴酷環境中的另一種美。在「眾芳搖落」之時,「疏影」被表現為一種「暄妍」,一種鮮明。如果把梅花寫得繁茂,不但失去了環境寒冷的特點,而且失去了與嚴寒抗衡的風骨,更重要的是,忽略了以外在的弱顯示內在的強的藝術內涵。其次是「影」。為什麼是「影」?為什麼要影影綽綽?要淡一點淡才雅,淡雅,淡和雅是聯系在一起。而雅往往又與高聯系在一起,故有高雅之說。讓它鮮明一點不好嗎?林和靖另有梅花詩曰:「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太鮮艷、太強烈,就可能不雅,變得俗了,只有清香才是俗的反面。 雅不但在「影」,而且在「疏」,這里滲透著中國古典的美學趣味。 要把「疏影」兩字建構得這樣精緻和諧並不容易。詩句原來並不是林逋的原創,而是五代南唐詩人江為的。明·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中說:「『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君復改二字為『疏影』、『暗香』以詠梅,遂成千古絕調。」(轉引自清-顧嗣立《寒廳詩話》)只改動了兩個字,兩句詩就有了不朽的生命,這種文學史的奇跡,很值得研究。(當系五代南唐江為佚詩斷句,《全唐詩》江為卷無此二句) 原因大概可從兩個方面來考察。 第一,江為的原作有瑕疵。把竹寫成「橫斜」,與竹的直立相矛盾,而「橫斜」與梅的曲折虯枝恰相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林和靖抓住客體的特徵是很重要的。但是,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橫斜的並不是只有梅花。據《王直方詩話·二十八》記載: 王君卿在揚州,同孫巨源、蘇子瞻適相會。君卿置酒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此林和靖梅花詩。然,詠杏與桃李皆可用也。」東坡曰:「可則可,只是杏李花不敢承擔。」一座大笑。 朋友說「疏影橫斜」和「暗香浮動」也可以用來形容杏與李花,蘇東坡說,「杏李花不敢承擔」。從植物學的觀念來說,這僅僅是玩笑而已,但從審美來說,這里有嚴肅的道理。「疏影橫斜」和「暗香浮動」寫的已經不純粹是植物,詩人把自己個體的淡雅高貴氣質賦予了它,成為詩人高雅氣質的載體。正因為這樣,《陳輔之詩話》第七,「體物賦情」中也議論到這個頗為尖端的問題:林和靖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近似野普薇也。 從植物的形態來說,野薔薇的虯枝也是曲折的,用來形容野薔薇很難說有什麼不合適,因為野薔薇不但有屈曲的虯枝而且有淡淡的香味,和梅花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但是從詩人個體的審美感知特徵來說,它沒有這樣高雅。原因就是,梅花作為一種意象在長期積淀的歷史過程中,特別是經過林和靖的加工,其高雅性質變得穩定了。如果某一古典詩人因為野薔薇有和梅花在形態上類似的特徵,就將之作為自我形象的象徵,可能變得不倫,乃至滑稽。 當然,這還要看句中的其它字眼。不可忽略的是把「疏影橫斜」安放在「水清淺」之上,這是野薔薇所不具備的。這並不是簡單的提供一個空間「背景」。為什麼水一定要清而淺?「清」已經是透明了,「淺」,就更透明。(深就不可能透明了)「疏影」已經是很淡雅的了,再讓它橫斜到清淺透明的水面上來,淡雅就更為統一和諧了。要注意這個「影」字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它可能是橫斜的梅枝本身,更可能是落在水面上的影子。有了這個黑影,雖然是淡淡的,但是水的透明,就更顯然了。宋·費袞《梁溪漫志》卷七:「陳輔之雲: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殆似野薔薇。是未為知詩者。予嘗踏月水邊,見梅影在地,疏瘦清絕,熟味此詩,真能與梅傳神也。」意象組合達到如此和諧,才構成了「高潔」的風格。 第二,王君卿提出的問題很機智,但是他說得並不準確,因為桃李花並沒有梅花所特有的香氣,林和靖把「桂香」改為「暗香」表現出了更大的才氣。對於這一點,不但王君卿忽略了,而且前述文章的作者也忽略了。籠統地說「下旬寫梅花之風韻」, 是不到位的,「暗香」寫的主要不是梅花這一客體的「風韻」,對這個「暗香」作具體分析是不能迴避的。首先,桂香是強烈的,而梅花的香氣則是微妙的。其次,和梅花的「疏影」、「橫斜」為視覺可感的不同,「暗香」卻是視覺不可感的。「暗香」的神韻就在「暗」,它是看不見的,但又不是絕對不可感的,妙在另外一種感官(嗅覺)的被調動,其特點,是「浮動」,也就是不太強烈的,隱隱約約的,若有若無的。再加上「月黃昏」,提示了視覺的朦朧,反襯出嗅覺的精緻。這就提示了梅花的淡雅高貴不是一望而知的,而是在視覺之外,只有嗅覺被調動出來才能感知的。「遺世獨立」的人格象徵,並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意象群落有機結構的功能。這里視覺和嗅覺的交替,並不是西方象徵派的「通感」(不同感官的重合溝通),恰恰相反,強調的是感知不是直接貫通,而是先後默默遞進。 賦予不可見的香氣以高雅品格的屬性,是一種創造,似乎成為一種歷史的發現,被後世重復著。早在唐詩中就不乏對梅的贊美,李白、杜牧、崔道融、羅隱等均有詠梅之詩作,甚至也有提及其「香」者,但均未賦予不可見的「暗香」和飄飄忽忽的「浮動」的氣質。李嶠的《梅》:「雪含朝暝色,風引去來香。」鄭谷的《梅》:「素艷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須饒。」「香」是客體的屬性,是嗅覺和視覺並列的對於客體的感知。林逋把「暗香」和視覺分離開來,「暗香」就有了更多主體的脫俗的品格。宋代王淇的《梅》,說:「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到了王安石筆下:「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不但表現了從視覺到嗅覺感知遞進過程的微妙,而且以暗香來作整體的定性。後來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把這一點發展到極致:「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哪怕是可見的花「零落成泥」了,作為品格象徵的香氣是不可磨滅的。 作者接下去分析「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欲斷魂」:「梅花的開放給單調沉寂的寒冬增添了一抹亮色,這不僅令詩人欣喜萬分,連禽鳥也被吸引過來。它們翩翩飛來,未曾落下就迫切地偷眼先看。禽鳥尚且如此』,倘若那些愛花如命的粉蝶們看了,真不知如何銷魂?可惜粉蝶要到春天才有,無緣得見冬鳥。上句實寫梅花,下句虛寫粉蝶,極力渲染天地眾生對梅花的喜愛。」讀到這里,我的感覺是特別困惑。明明這兩句在藝術質量上和前面那兩句不可同日而語,作者卻給予同樣的贊美。嚴格地說,這一聯在全詩中,顯得突兀,不和諧。前面反復強調的是,梅花的淡雅高貴,是含蓄的,不能輕易覺察的,營造了一種意在象外的氛圍。而這兩句卻強調梅花的美是一望而知的,禽鳥和粉蝶感知都顯示了一種強烈的效果。隱約的美的意脈到這里突然中斷。從手法上說,在律詩中用這樣的對句,完全是一種程式化的俗套,一種匠氣。這一聯的情調不但與前面的意境不合,而且與尾聯也有沖突:「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微吟」是低聲的,面向內心的,「相狎」是無聲的脈脈的,「檀板」和「金樽」之所以「不須」,是因為太響亮,太不樸素。與心領神會的基調不合。雖然尾聯在藝術質量上,與「疏影」、「暗香」一聯相比要遜色得多,但是,在意蘊大體上還是一脈相承的。「霜禽」、「粉蝶」一聯顯然是個敗筆,這一點早就有人提出質疑:宋·蔡居厚《蔡寬夫詩話》曰:「林和靖《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誠為警絕;然其下聯乃雲:『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則與上聯氣格全不相類,若出兩人。乃知詩全篇佳者誠難得。」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認為:「至『霜禽』、『粉蝶』」的水平「直五尺童耳」。明-謝肇洲《小草齋詩話》卷二《外篇》上曰:「《梅花》詩,『暗香』、『疏影』兩語自是擅場,所微乏者氣格耳。」 從這里,是不是可以總結出一點閱讀經典的規律:歷史的成就積淀在經典中,它經得起時間無情的淘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不但是歷史的不朽豐碑,而且是當代不可企及的典範。正是因為這樣,經典崇拜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要防止崇拜變成迷信。世界上並不存在什麼十全十美的東西,不論什麼樣的經典都有歷史的和個人的局限。對經典不加分析,只能造成舒舒服服的自我蒙蔽。忠於藝術的讀者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為經典的聲名所蔽,不為一切權威所拘,把經典的每一細節,當做從未被贊美過的初作來檢驗。最忌的是,為了成全經典的權威性,不惜對顯而易見的不足加以抹煞。明明看出了「粉蝶」在季節上與梅花不合,卻以「虛寫」強為之辯,就是一例。 藝術經典閱讀應該把贊嘆和推敲結合起來,重新審視一切,才能讀懂經典。在中國古典詩話中,推敲就是把生命奉獻給閱讀,經典是不朽的,奉獻也是無止境的。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說不盡的魯迅,說不盡的唐詩宋詞,經典無異於歷史祭壇,每一代讀者都把最高的智慧奉獻到祭壇上去燃燒。哪怕要一星火花,也要有一點執著,一點瘋狂,就是推敲達到挑剔的程度,也無所畏懼。認真挑剔起來,這首詩的瑕疵,還不止上述兩句,至少開頭一句的「眾芳搖落獨喧妍」中的「喧妍」,色彩太強烈,與「疏影」、「暗香」淡雅高貴的意境不甚相合。「占盡風情向小園」中的「占盡」把美強調到這樣無以復加的程度,就很難高雅了。故古典詩話作者往往有直率的保留。明·胡應麟《藝林學山》曰:「『疏影橫斜』於水波清淺之處,『暗香浮動』於月色黃昏之時。二語於梅之真趣,頗自曲盡,故宋人一代尚之。然其格卑,其調澀,其語苦,未是大方也。」這樣的評價,雖然缺乏更具體的論證,但藝術感覺還是相當精到的。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五說得更為全面:「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一聯善矣,而起聯雲『眾芳搖落獨暄妍,占斷風情向小園』,太殺凡近,後四句亦無高致。」清-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卷二十「馮(馮班)雲『首句非梅』,不知次句『占盡風情』四字亦不似梅。三、四及前一聯皆名句,然全篇俱不稱,前人已言之。五、六淺近,結亦滑調。」 如此說來,這首詩最精緻的其實只有「疏影」、「暗香」一聯。而這一聯又不完全是林逋的原創,而把「竹影」改為「疏影」,把「桂香」改為「暗香」,使之成為千古絕唱,卻是他的才氣,也是他的幸運;而江為則因兩字之失,為歷史所遺忘。在那不講究版權的時代,這樣的不公,是歷史的不公,還是個人的不幸?後世讀者不管對藝術多麼虔誠,卻不能改變藝術祭壇上的這個歷史記錄了。 筆者按:本文所引文獻,近半由陳一琴先生《聚訟詩話詞話輯評》提供,特此鳴謝。

與暗香疏影桑波緞香雲紗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褲子怎樣可以防止太陽曬不褪色 瀏覽:212
裙子刺綉空氣棉 瀏覽:754
子牧女裝是幾線品牌 瀏覽:157
牛仔棉衣冬季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430
廈門那家店有翠綠色制服 瀏覽:639
皮帶傳輸機經常壞 瀏覽:694
棒針衣斜肩怎麼縮 瀏覽:620
日照童裝吊帶價格 瀏覽:34
賣童裝的慘淡經歷 瀏覽:753
牛仔褲被貓爪抽絲了會怎樣 瀏覽:368
奢侈品牌女裝有多少 瀏覽:183
勞力士橡膠皮帶太長了怎麼辦 瀏覽:176
羽絨服加絨衛衣搭配 瀏覽:36
棉風衣廠家批發 瀏覽:267
裙子豹紋2018年春季 瀏覽:454
贛縣哪裡有帽子買 瀏覽:425
天天制服上班 瀏覽:440
男人也該懂一點襯衫穿搭技巧 瀏覽:767
個中老年夏天絲綢短袖裙子 瀏覽:447
倪妮長裙切換到旗袍裝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