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滿族服飾的介紹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特色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著鞋子綉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發在腦後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梳成辮子並挽成單發髻,結婚後的發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型把頭發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後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後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圖為一位滿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結婚發式。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女子喜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將旗袍面上綉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綉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製作精美。入關以後,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形式
帽飾:滿族女人無帽,男人有帽,分禮帽、便帽、風帽、氈帽、坤秋帽(女子冬季禦寒);
服飾:主要有四種形式:旗袍(即長袍)、馬褂、坎肩、套褲。旗袍不分季節,男女均可以穿。馬褂則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時穿著。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褲是無褲腰的棉褲筒,以兩條背帶固定,多為老年婦女冷天的穿著。滿族人穿長褲與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須扎系的腿帶,以便出行。
鞋飾:男人的鞋為布底納綁,鞋臉鑲嵌雙皮條。冬天穿豬皮或牛皮靴,年邁老人多數穿高腰氈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寬、鞋臉尖端突出上翅、兩側綠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樁鞋。具體有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頭鞋、尖頭鞋;
佩飾:滿族人佩帶的飾品分骨飾、石飾、珠飾、金銀飾等。選戴哪一種首飾要根據地位身份,一般說首飾的好壞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貧富。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分類
旗袍
旗袍是滿族婦女傳統服飾。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突出了婦女體形的曲線美。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儀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女式旗袍基本與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裝飾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外,下擺及小腿,有綉花紋飾。滿族婦女往往在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根據季節變化,還可分為單、夾、棉、皮等幾種。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旗袍逐漸廢棄,女旗袍則不斷演化,由寬腰直筒式逐漸變成了緊身合體的曲線型、流線型,成為代表中華民族的一種女式服裝。
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製,衣衩較長,便於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於射箭。由於袖子口附有馬蹄狀的護袖,又稱馬蹄袖。在滿族人逐漸脫離騎射生涯後,馬蹄袖已成裝飾,而放下馬蹄袖仍然是滿族人對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綉花裝飾。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式樣的變化也很大,四片裁製也改為兩片裁製。旗袍能很好表現婦女的身段和曲線。圖為滿族婦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馬甲。綉有精緻圖案。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著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袍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
旗袍,滿語稱「衣介」.分為單,夾,皮,棉四種.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別.它是滿族男人喜著的服飾,也叫大衫,長袍.滿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樣式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原為滿族騎射時穿用的圓領(無領後習慣加一假領),大襟,窄袖,四面開禊,左衽, 帶扣絆,束帶,適於騎馬射獵.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綉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紋綉在袖裏,「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袍,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袍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袍的樣式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擺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現在穿旗袍的已不限於滿族婦女了,它已成為各民族婦女普遍喜愛的服裝之一.
女式旗鞋
滿族的女式旗鞋,稱為「寸子鞋」,亦稱「馬蹄底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頭,用細白布包上,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綉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所以得名;還有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稱為「花盆底鞋」;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為底,稱為平底綉花鞋,亦稱「網雲子鞋」。滿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綉花,而襪子多為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滿族婦女高底鞋。滿族婦女皆天足,舊俗喜穿木製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為之,前平後圓、上細下寬,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故名。底高達三四寸,後京師旗婦有七八寸者。木底四周包裹白布。鞋面,富家多以緞為質,貧者布為之,皆彩綉花卉圖案,素而無花者,最為禁忌,以其近凶服。貴族婦女常在鞋面上飾以珠寶翠玉,或於鞋頭加綴纓絡。少女至十三四歲始用。民國以後,已不多見。
馬褂
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
坎肩
坎肩並不是滿族原有的服裝,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來的。坎肩分為對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種。婦女穿的坎肩還要綉花鋃邊。坎肩有棉有夾,或絲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
大拉翅
清代滿族貴族婦女發式。盛行於光緒、宣統年間。其式,頂發梳成圓髻,腦後發呈燕尾式。另以黑緞、絨或紗製成「不」字形皂板,曰「頭板」,其底部以鐵絲製成扣碗狀,謂之「頭座」,扣於頭頂發髻上,並用發纏繞,使之固定。這種「高如牌樓」之固定裝飾,用時套在頭上。通常於頭板正中戴彩色大絹花,稱「頭正」或「端正花」,並加飾珠、翠、玉簪、步搖和鮮花,或於右側綴一彩色長絲穗。這種發式因頭板如兩翅張開而得名。
靰鞡
多為農村下層滿族人民冬季穿用的一種皮革製作的鞋。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跑冰。它是很有特點的滿族服飾之一,一直在東北農村穿用。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色彩與圖案
滿族的服飾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藍紫色為主,紅、粉、淡黃、黑等色也是其服飾的常用色。白色在滿族服飾中是一個重要的顏色,因為,滿族傳統上有尚白的習俗,以白色為潔、為貴,白色象徵著吉祥如意,所以,在滿族服飾中常在紅色、藍色等其他顏色的旗袍上鑲白色的花邊。
滿族婦女擅長刺綉,她們在衣襟、鞋面、荷包、枕頭等物品上刺綉花卉、芳草、鶴鹿、龍鳳等吉祥圖案。
滿族入關以後,服飾圖案中也常出現許多漢族的福、壽、萬等字的吉祥符號。雖然滿族的服飾有很強的民族傳統特色,但也隨其歷史的發展在不斷的演變著,特別是滿族入關以後,長期與漢族雜居,在服裝款式上,服飾色彩與服飾圖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變。
[編輯本段]精美多姿的滿族服飾
清代滿族基本都編入八旗,有旗人之稱,故這種滿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旗袍。式樣分男女兩種。清初男子旗袍為圓領、大襟、箭袖(馬蹄袖),四面開衩,系扣袢,腰中束帶。四面開衩是為了騎射自如,箭袖是為射箭方便,又可禦寒保護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長到肚臍、四面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滿語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馬甲(俗稱坎肩)者。清末。由四開衩改為左右兩開衩,箭袖多改為平袖。女式旗袍基本與男袍同,只是在領口、前襟、袖口等處鑲飾花邊,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於袍外。民國年間,女式旗袍多改為胸襟寬松、腰身微緊、臀部稍寬、下擺略收的式樣,這種貼身合體的旗袍,更能顯示出婦女端莊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紀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袍在滿族聚居區才逐漸廢棄,而女式旗袍不但滿族婦女至今喜愛,而且其他民族婦女也多穿著。
馬蹄袖是清代滿族男女旗袍之袖式,亦稱箭袖。清初,滿族男子所服旗袍,袖口較窄,袖端多加一長可露指的半圓型獸皮(後改布質),因其狀酷似馬蹄而名之馬蹄袖。優點是征戰、打獵時射箭方便,禦寒保護手背。清中期以後,該袖式的服裝漸從便服轉為禮服,便服多為平袖,禮服仍為馬蹄袖。平時多捲起,在辦公事、喜慶節日、拜見上司、叩見長輩時,必須先左後右地放下馬蹄袖,才可行拜見禮。亦有將馬蹄袖用鈕扣系於便服袖口以為禮服之用者。滿族婦女禮服亦多為馬蹄袖式。民國年間,逐漸不用。
窩龍帶也是滿族傳統服飾,亦稱馬甲,實為無袖的馬褂。有領,衣長及腹,多為兩側開衩,在領、襟等邊緣處飾以各色花紋。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夾、紗之分。內蒙古的滿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將衣襟縫成弧形,即襟從領口至右肩處貼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轉至肚臍處,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為上下馬方便之故。女式坎肩多為對襟式,對襟下端多為如意頭式,衣緣多鑲以艷麗花邊。清代該服飾窄小,多穿於旗袍內,清末以來尚寬大,多套於旗袍外。因其美觀實用,至今在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及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仍有年長者穿著。
烏拉是滿族傳統的防寒靴鞋之一。以豬、牛、鹿等獸皮縫制而成。形狀為前尖後圓,鞋幫貫以六個鞋耳,鞋口近腳處墊以襯布,並用一細皮帶聯結靴耳。鞋較寬大,穿用時須在鞋中充墊「東北三寶」之一的烏拉草。由於烏拉質柔量輕,行動自如,既可防寒,又利於軍事征戰及狩獵生活,故得以沿用下來,至今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一些偏僻山村還可見到。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文化
明朝,南遷到遼東地區的滿族人,他們的服裝是布、皮兼用。迨至努爾哈赤率部起兵後,他們的服飾雜亂無章,出現「上下同服」的現象。直到皇太極時代,冠服始有定製。入關之後,從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換,皆有定製,不可逾越。至於閑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綢緞或布製做,外套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為常。滿族婦女的旗袍,多有發展,喜用綢緞製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為有清一代的時裝。辛亥革命後,旗袍的樣式由肥變瘦,並有長、短袖之分。經過不斷改進,一般樣式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
努而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政權,推行八旗制度以後,滿族人均在旗,故他們所穿的袍服便稱為「旗袍」。滿族貴族入關統治全國後,清太宗皇太極認為清朝帝王應當維持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尤其是維持統治者的民族標志的服飾制度,以此作為固國之本。於是便著手制定和完善清朝的衣冠制,並三令五申,不許親王大臣學漢人穿褒衣博帶、寬袍大袖等。要求在宮廷里的侍女奴僕都著滿族服裝,漢人成年男子衣著發式必須遵從滿族的習慣,只有在死後入斂殯葬時方可用漢人衣冠!!!
㈡ 我就是演員:宋軼穿旗袍躺地上險走光,有誰注意王陽左手的動作呢
有許多身材好的女明星,宋軼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宋軼的腿不能和普通人相比。他穿緊身褲,又細又直,沒有任何贅肉。這一次,戴著黑色花盆帽,黑色短毛,黑色修身褲,身材真的沒有遮。修長的雙腿真的完美詮釋了傳說中的「螞蚱腿」是什麼。我們來看看。
要說這條黑褲子的設計特點,首先要數的就是橫條和撕邊。橫條和四邊不是很整齊,但是很有個性,打破了原來黑一水帶來的沉悶感。
其次,小黑褲子的顏色也呈現出深淺不一,有些地方被打磨成了白色。雖然效果不明顯,但是表現出了很好的漸變效果,所以不得不說這些褲子還是挺精緻的。
㈢ 旗袍的歷史及形制特點
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二、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三、它的形制特點豐富多彩: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㈣ 簡述旗袍的發展過程表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 。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 。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四種:
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即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但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於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發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
第二種以袁傑英教授《中國旗袍》以及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近代中國女裝實錄》為代表,認為旗袍和旗裝袍有一定繼承關系,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先秦兩漢的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 。」國學大師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 。」將滿族服飾的源頭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漢服飾。
第三種以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宋、明時代,並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之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直接繼承關系,因此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並不合適,所以他倡導旗袍改名為「祺袍」,並把「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祺袍研究會」。多年以來,台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籲為「祺袍正名」。 第四種以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 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因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新女性、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的、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所以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 。 而民國之時「旗袍」的稱呼之所以最終會流行開,是因為整個清代,漢族女裝依然保留漢族女性傳統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貴族命婦禮服外,尋常女子一般並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論貴族女性禮服還是尋常女子的日常服飾卻都是袍服。因此在長達近300年時間的潛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經習慣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歷史記憶,所以在民國旗袍開始出現的時候會給普通人一種這是「旗袍」的聯想。實際上民國旗袍首倡群體並不承認「旗袍」這個稱呼,而是「只叫它做長衫、長衣或長袍,與男性服裝混為一詞,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人提議叫做祺袍的,但兜兜轉轉的,最後還是叫回旗袍了 。」 「旗袍」是專指民國出現的旗袍,還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內,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樣式一樣在學術界頗有爭議。
眾所周知,旗袍在文革期間被當成「四舊」「封、資、修」的象徵進行批鬥備受冷落,對於旗袍的研究在學術界成了禁區,一直到了改革開放後對旗袍的研究才在大陸學術界才逐漸多了起來。
改革開放後早期,基於政府提倡的「中華民族是一家」政策,同時為了證明旗袍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高貴的出身,研究旗袍是學者有意識地把民國旗袍和清代旗人服飾之間的關系更多地聯系起來。「『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觀點並非特別之多,但也自成一派 。」
比如《辭海》中有關於旗袍的註解:「旗袍,原為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用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綉有彩綠。辛亥革命以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並改良為:直領,右斜襟開口,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邊開衩,袖口收小。」
例如郁風的觀點:「旗袍,顧名思義,是指清朝滿人入關前後八旗婦女的衣袍,即以滿蒙為主體的關外婦女的常服……這種旗袍主要在北方流行,南方婦女仍多數沿襲明朝風俗習慣穿著較長的上褂,下露長裙 。」
又例如袁傑英的觀點:「旗人的常裝與軍裝不同,一般是袍服,……一直是以簡約的直身為基本樣式,均稱旗袍。、」「旗袍在清代是男女通用的衣著,只是在穿著風格上略有不同,官制與民用在選料、配飾方面加以區別而己 。」
但是「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觀點,從一開始就在學術界受到質疑。「在整個清代浩瀚的文獻中,『旗袍』一詞從未出現,在清代旗人稱呼自己所服袍服為旗服或旗裝,滿語稱呼為『衣介』。旗袍二字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意義詞出現,最早見於1918年沈壽口述,張睿筆錄的《雪宦秀譜》一書中:『綳有三:大綳舊用以綉旗袍之邊,故謂之邊綳』。這里的旗袍是作為一個特定的指代某種刺綉服飾的名詞 。」
當今學術界主要的觀點認為「旗袍」指民國旗袍,在民國時期發展成熟並形成較穩定形態的女子袍服,下面列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觀點:
周錫保在其著《中國古代服飾史》一書中認為:「滿族婦女的長袍……這種長袍開始時極為寬大,後來也漸變為小腰身,其時間已接近於辛亥革命前夕。這種長袍,到後來卻演變成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飾之一,即後來稱之為旗袍者。
包銘新在其著《中國旗袍》一書中也對這個 問題作了專門的闡述:「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旗袍的內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豐富的多。廣義的可以說旗袍經歷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國時期的新旗袍和當代時裝旗袍三個時期的發展,其中以民國時期的新旗袍最為典型也最為重要。狹義的說,旗袍就是民國旗袍,當然也可以包括民國以後基本保持民國旗袍特徵的旗袍 。」
卞向陽在其《論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說到:「所謂『旗袍』,指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One-Piece Dress),同時,它必須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觀表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叉的細節布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包含清代旗裝的袍和民國女性的袍,但是通常意義上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一種女裝式樣 。」
在民國時期的雜志上,也有許多關於「旗袍」概念的討論,如1937年《現代家庭》雜志上署名昌炎的作者撰文「十五年來婦女旗袍的演變」中寫到:「什麼是旗袍,可說是民國紀元後適合新時代中華女子經變演出來的一種新產物,也可以說是,中國女子仿製以前清旗女衣著式樣的一件曾經改制的外衣 。」 民國旗袍風行的原因,有眾多學者和當時的媒介認為,民國初女子為尋求思想的獨立和女權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長袍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漢族女性自漢代後,服飾逐漸只穿「上衣下裳」式,俗稱「兩截衣」,穿袍服幾乎成為男性的專利。女性穿「兩截衣」也被成了封建禮教對女性壓迫的象徵,被視為封建禮教迫害歧視女性罪證的《女兒經》中就寫到:
「為葚事 兩截衣 女人不與丈夫齊
百凡事體須卑順 不得司晨啼母雞 」
民國建立初期的一段時間里,由於西方文化與思想的大量湧入,國家飽受列強侵略和軍閥戰爭之苦,思想先進的年輕人積極學習西方,特別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解放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當時爆發的「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以年輕人為參與主體的社會運動,為當時女性尋求思想解放和平等權利提供了巨大推動力。有許多學者在研究旗袍的緣起時,也是站在當時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下,比如吳昊的著作《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 一書。這種觀點的支持者還有WESSIELING 。
張愛玲女士就曾在《更衣記》里寫道:「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們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於男女平權之說,可是四周的情形與理想相差太遠了,羞憤之下,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 」。王宇清先生也持有這種觀點:「旗袍,這後來流行大半個世紀的女裝,卻原來竟是新潮女子們爭女權爭平等的副產品呢 」。
辛亥革命前夕的許多積極參與革命團體的青年女性也喜穿長袍,周亞衛在《光復會見聞雜憶》中回憶1907年秋瑾的裝束:「當時身穿一件玄青色湖給長袍(和男人一樣的長袍),頭梳辮子,加上玄青辮穗,放腳,穿黑緞靴。那年她三十二歲。光復會的年輕會員們都稱呼她為『秋先生』」。
所謂女子為求與男子平等的權利而穿男子長袍之風氣,並沒有隨著革命的勝利而結束。1920年《民國日報》刊登朱榮泉寫給楚倫先生的信,討論女子著長衫的文章——「女子著長衫的好處 」,「長衫」最初是廣東一帶對男子長袍的稱呼,可見當時上海地區女子著長衫者已經不罕見。
經過辛亥革命勝利後的女子放足、剪發運動,女性的解放到了20年代中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伴隨女權運動的發展,女子服男子長袍的現象在全國也越來越普遍。北京的報紙載文:「如今的女子剪發了,足也放了,連衣服也多穿長袍了。我們乍一見時,辨不出他是男是女,將來的男女裝束必不免有同化之一日 。」不僅北京如此,「在廣州通衡大道之中,其穿長衫之女界,觸目皆是。……而無論貧富貴賤之家,若系女界之年少者,一若非具備一長衫,即不足以壯觀瞻 。由此可以看到當時年輕女性著男子長袍已是成為一種風氣,但是在當時輿論之中並沒有太多的鼓勵,反而批評者不少。到了後來,北伐勝利之後,旗袍便己經完全恢復了女性的氣質,很少再能見到服男子長袍的女性了。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清朝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國傳統袍服在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葉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這些改革的應用雖並不廣泛,但表示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須遵循的。旗袍與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別裁派」的一個特點,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可以與多種現代服裝組合,說明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當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這位以善於觀察和描述時裝的女作家所說的「初興」,如果是指20年代,那「嚴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這些裁剪和結構上的改變,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鴻翔公司的後人金泰鈞先生對此堅信不疑。他本人雖未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於鴻翔時,還可從老師傅處獲得有關於此的很多
消息。這時旗袍已經成熟已經定型,以後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確定的基本形態,只能在長短、肥瘦及裝飾上作些變化。全世界女性們所鍾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為楷模的。
二十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旗袍的樣式很多,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二十世紀初盛行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此後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的改動尺度有所反復。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這一改變遭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清代旗裝不開衩,出現旗袍後,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在左邊開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建國之初,人們對衣著美的追求已完全轉化成了對革命工作的狂熱。旗袍所代表的悠閑、舒適的淑女形象在這種氛圍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間……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到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
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六、七十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文革」前夕,王光美隨劉少奇出訪四國,穿過旗袍,到後來文革期間被當成罪遭到被紅衛兵批鬥。
八、九十年代——逐漸復甦
為最能體現這種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照說當年大受青睞的旗袍會再次回到人們當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並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數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它,在八十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開始復興
新時代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嚮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隨著傳統文化重新被重視,旗袍也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不但領導人夫人、女性外交官員在外事活動中身穿旗袍,在中國舉辦的歷次大型國際會議和體育盛會禮儀小姐的服飾也多選擇旗袍,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早在1933年,中國旗袍就曾在芝加哥世博會上獲銀獎。
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曾定製了60套緙絲旗袍作為中國政府贈送各國元首夫人的禮物,每件價值十萬元。
各國駐上海總領事夫人也曾身穿旗袍參加慈善義演。
外國遊客來上海,常常將訂做旗袍作為第一個節目,視之為中國元素代表。
媒體報道過美國觀眾穿旗袍觀看中國文化節演出。
法國著名服裝設大師皮爾·卡丹曾說:「在我的晚裝設計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旗袍。」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瑞典女運動員出場服裝選用的是中國旗袍式樣,超過10位各國奧運冠軍要求做一件中國禮服——旗袍用於自己的婚禮。
對歐美明星,公眾場合穿旗袍也許更多是為自己添加異國情調。中外媒體曾發布過伊麗莎白·泰勒、帕麗斯·希爾頓、凱莉·米洛、艾瑪·沃特森、珍妮弗·洛佩茲、比約克、濱崎步的漂亮旗袍照。
好萊塢巨星詹妮弗·洛佩茲、英國超模姬·摩絲、妮可·基德曼、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席琳·迪翁的旗袍風采更可以證明旗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的夫人都以旗袍做為禮服,新加坡歷代華裔的總統夫人都以身著旗袍彰顯華裔身份。
越南官方認為越南傳統服飾AO DAI(奧黛)源自中國旗袍,並且認為AO DAI的中文名稱就是旗袍
馬來西亞2006年8月29日發行了一套馬來西亞各族傳統服飾的郵票,其中的華族女性服飾為旗袍。
㈤ 長衫怎麼穿好看
有那麼一種女性,她們打扮得很體面,喜歡穿著各種高級典雅的真絲旗袍,優美含蓄,端莊得體,一襲旗袍把她們的身段勾勒得曼妙多姿。可惜的是,旗袍長度不合適、發型風格不一致、穿著場合也有所欠缺,這樣一來,旗袍的美好風味都被破壞了。旗袍怎麼穿才好看?前凸後翹超有料,每一種姿態都很美艷!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講一講如何穿「對」旗袍的問題。
1、場合合適
作為一名優雅的女性,首先要分得清穿著旗袍的場合是否合適,穿對了場合的旗袍才算是一襲得體的旗袍。若是日常生活穿,可以選擇一些短款旗袍了。年紀長或出席隆重場合,搭配長一點的旗袍更好一些,長旗袍的端莊得體味道是很明顯的。比如迪麗熱巴在參加黃河大合唱的時候,場合隆重,氣氛端莊嚴肅,因此,迪麗熱巴小姐姐選擇身著一襲黑色長旗袍優雅端莊。緞面布料典雅高級,蔚藍色刺綉精緻華美,長至腳踝的旗袍格外的大氣優雅,很適合在重要場合著裝。
2、遵循「花配素」原則
一般來說旗袍分為素旗袍和花旗袍,這兩種旗袍各有各的美,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旗袍都應該遵循「花配素」的原則,一味地追求花團錦簇和素凈淡雅都不是很好的選擇。比如張予曦在參加英國女王馬球賽時身著的一襲明黃色印花旗袍就是個很好的範例,旗袍的明黃色淡雅清秀,配上旗袍上的明艷印花襯托的張予曦格外的別致出挑,展示出張予曦東方古典美人的氣韻,倩影綽綽,驚艷了時光!
3、首飾搭配要出彩
沒有女人不喜歡閃耀的首飾的,但是當首飾遇上旗袍的時候,還是要遵循搭配原則的,如何在風格一致的基礎上讓首飾出彩也是一門學問。趙麗穎的民國旗袍扮相也是很好看的,一襲淡白色旗袍素雅唯美,旗袍上隱隱約約的淡淡刺綉精緻優雅,旗袍本是簡約的一種款式,但是趙麗穎在立領斜襟相連處選擇了一件銀質首飾,熠熠生輝的盤扣和小巧精緻的銀耳飾相互應,點綴的趙麗穎整個人格外的高貴得體。
4、發型搭配風格相符
雖然現在各種混搭風和改良風盛行,但是想要把旗袍穿得出眾但不違和的話,在發型搭配上還是要下功夫的。要是想要不踩雷不出錯的話,和旗袍氣質最符合的還是優雅精緻的民國盤發,但是對於日常穿旗袍來說,自己打造出一款精緻優雅的民國盤發還是稍微有些難度的,而且這種發型也不是很日常。
所以,不妨試一試低調優雅的盤發,低扎盤發氣質非凡,而且自己打理起來也不會有難度。比如戚薇這種優雅的發髻,在臉頰兩側留出幾縷碎發,配上一襲白底水墨畫旗袍,整個人都顯得優雅端莊
㈥ 清朝旗裝四面開楔,是為了方便哪些生活習慣
為了生活中一些工作上的方便,還有就是行君臣之禮的時候可以很好的實行君臣之間的禮數。
在古時候清朝時滿族人漸漸的脫離騎射生活後,馬蹄樣式的袖成為裝飾品的代表,當然放下馬蹄袖也是對滿族人民對長者的敬禮。依據清朝時候的法律規定,漢族的婦女當時是不被允許佩帶旌旗的,但是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服飾的習俗也變慢慢的微妙了。但是滿族男性的款式就非常簡單了,四面敞開,可以自由騎射。
在中國的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每朝每代都會有自己的服裝服飾的特色,都代表著中國文化都內涵和素養。
㈦ 水滸人物排名
天魁星呼保義-宋 江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智多星-吳 用 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大 刀-關 勝 天雄星豹子頭-林 沖
天猛星霹靂火-秦 明 天威星雙 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廣-花 榮 天貴星小旋風-柴 進
天富星撲天雕-李 應 天滿星美髯公-朱 仝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天傷星行 者-武 松
天立星雙槍將-董 平 天捷星沒羽箭-張 清
天暗星青面獸-楊 志 天佑星金槍手-徐 寧
天空星急先鋒-索 超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天異星赤發鬼-劉 唐 天殺星黑旋風-李 逵
天微星九紋龍-史 進 天究星沒遮攔-穆 弘
天退星插翅虎-雷 橫 天壽星混江龍-李 俊
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 天平星船火兒-張 橫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損星浪里白跳-張順
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 天牢星病關索-楊 雄
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 天暴星兩頭蛇-解 珍
天哭星雙尾蠍-解 寶 天巧星浪 子-燕 青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 武 地煞星鎮三山-黃 信
地勇星病尉遲-孫 立 地傑星丑郡馬-宣 贊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百勝將-韓 滔
地英星天目將-彭 玘 地奇星聖水將-單廷珪
地猛星神火將-魏定國 地文星聖手書生-蕭 讓
地正星鐵面孔目-裴宣 地闊星摩雲金翅-歐鵬
地闔星火眼狻猊-鄧 飛 地強星錦毛虎-燕 順
地暗星錦豹子-楊 林 地軸星轟天雷-凌 振
地會星神運算元-蔣 敬 地佑星小溫侯-呂 方
地佑星賽仁貴-郭 盛 地靈星神 醫-安道全
地獸星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矮腳虎-王 英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喪門神-鮑 旭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 瑞 地猖星毛頭星-孔 明
地狂星獨火星-孔 亮 地飛星八臂那吒-項 充
地走星飛天大聖-李袞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堅
地明星鐵笛仙-馬 麟 地進星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地滿星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跳澗虎-陳 達
地隱星白花蛇-楊 春 地異星白面郎君-鄭天
地理星九尾龜-陶宗旺 地俊星鐵扇子-宋 清
地樂星鐵叫子-樂 和 地捷星花項虎-龔 旺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 地鎮星沒遮攔-穆 春
地稽星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雲里金剛-宋 萬
地妖星摸著天-杜 遷 地幽星病大蟲-薛 永
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地僻星打虎將-李 忠 地全星鬼臉兒-杜 興
地孤星金錢豹子-湯隆 地角星獨角龍-鄒 潤
地短星出林龍-鄒 淵 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貴 地平星鐵臂膊-蔡 福
地損星一枝花-蔡 慶 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
地察星青眼虎-李 雲 地惡星沒面目-焦 挺
地丑星石將軍-石 勇 地數星小尉遲-孫 新
地陰星母大蟲-顧大嫂 地刑星菜園子-張 青
地壯星母夜叉-孫二娘 地劣星活閃婆-王定六
地健星險道神-郁保四 地耗星白日鼠-白 勝
地賊星鼓上蚤-時 遷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㈧ 丁默群原型是誰,是不是和旗袍里說的一樣
原型:丁默邨。
丁默邨出生於1901年,早年曾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投靠中國國民黨,在上海進行特務活動,抗戰期間叛投日本侵略者,組建76號特工總部。
外國記者稱丁默邨為「嬰兒見之都不敢出聲的恐怖主義者」,國人則稱其為「丁屠夫」。抗戰勝利後,丁默邨被國民政府逮捕,1947年被執行槍決。
丁默群,電視劇《旗袍》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根據汪偽政府特工總部丁默邨為原型改編的,劇中丁默群陰險毒辣,名士漢奸。
《旗袍》該劇改編自中共地下黨員的真實故事,通過中共地下組織在逆境中的奮戰過程、講述了紅色女諜關萍露的傳奇人生。
(8)英曼奴後開衩旗袍排行擴展閱讀
日偽時期,汪精衛政權在當時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設立了特工總部,主任丁默邨是原軍統第三處處長,在漢奸李士群撮合下投靠日偽,破壞抗戰,十惡不赦。
為此,中統上海潛伏組織負責人陳果夫的侄子陳寶驊,決定抓住丁默邨好色的弱點,施美人(關萍露)計除掉他。丁默邨本是個色中餓鬼,可惜最後計劃失敗。
關萍露:聰明勇敢、臨危不亂;在大漢奸丁默群和日本人面前,她是才貌雙全、風情萬種的滬上名媛;而在不知情的家人和男友眼裡,她卻是賣國求榮、令人不齒的漢奸。
電視劇《旗袍》就以此次事件改編而成。
參考資料
網路-丁默邨
㈨ 旗袍為何高開衩
旗袍是近幾年來作為時裝界里唯一將古典風韻與現代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服裝,它摒棄了陳舊、保守的嚴整刻板觀念,然後悄無聲息的開始西化著,曾經寬大、繁瑣的風格開始越來越傾向於表現東方女性窈窕身姿,勾勒女人身體輪廓曲線,將女人的凹凸身材以大膽的方式含蓄的表現出來。旗袍作為最能展現中國女性美的服飾,最惹眼的莫過於兩側的開衩了,若隱若現的風情那般誘人,想不讓人浮想聯翩都不行。那麼旗袍為何高開衩,而且開叉衩越來越高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所以後來專門查了一下,原因簡單的讓我有些大跌眼鏡,竟然只有兩個字就完全概括了開衩的原因,那就是――地位。有人指出,年代越久的旗袍,袖子越長,開衩越低,思想越守舊,也意味著女性地位越低,所以,當今旗袍袖子越來越特短,開衩越來越高便意味著思想越開放,女性地位越高。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原因卻是如此,因為旗袍的改良首先是從思想改革進行開始的,只有接受了新的觀念和思想,旗袍改良才能落到實體上。
但我認為旗袍的開衩不止這一個原因,旗袍開衩也有一層意思,那就是方便,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旗袍款型亦緊身塑型為主,若是沒有開衩,長長的款式及至腳裸,將女性通體而遮,女性行走起來會格外不舒服,而且沒有旗袍本身所飽含的暗香流韻這一說,這便不符合旗袍的設計理念了。再者,旗袍能將中國女人的身材玲瓏而出,本就顯示著一種性感,若是沒有開衩,何來性感之說?旗袍能拉長女人的身材,開衩能綻放女人的風情,所以,開衩是一款旗袍必不可少的存在,當然,開衩要高的有度,否則風情變風塵。
看,這就是旗袍開衩的「不為人知」的原因,簡單卻又讓人想不到。有人說:開衩是旗袍特色中最精美、亮眼的一筆,它是中國女人穿上旗袍通往性感的捷徑,所以,無開衩,不旗袍。確實如此,一款真正的旗袍,若是少了旗袍的點綴,那還有什麼若隱若現的朦朧美之說呢,當然,開衩處還藏著女人的一部分風情和流韻,既然說旗袍是有萬種風情的,那麼怎能少了開衩處那惹人思戀的風情呢?
㈩ 滿族的服飾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簡介
舊時滿族男子留發束辮,穿馬蹄袖袍褂,女子穿寬大直筒旗袍。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特色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著鞋子綉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發在腦後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梳成辮子並挽成單發髻,結婚後的發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型把頭發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後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後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圖為一位滿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結婚發式。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女子喜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製成。有的將旗袍面上綉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綉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製作精美。入關以後,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形式
帽飾:滿族女人無帽,男人有帽,分禮帽、便帽、風帽、氈帽、坤秋帽(女子冬季禦寒);
服飾:主要有四種形式:旗袍(即長袍)、馬褂、坎肩、套褲。旗袍不分季節,男女均可以穿。馬褂則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時穿著。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褲是無褲腰的棉褲筒,以兩條背帶固定,多為老年婦女冷天的穿著。滿族人穿長褲與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須扎系的腿帶,以便出行。
鞋飾:男人的鞋為布底納綁,鞋臉鑲嵌雙皮條。冬天穿豬皮或牛皮靴,年邁老人多數穿高腰氈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寬、鞋臉尖端突出上翅、兩側綠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樁鞋。具體有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頭鞋、尖頭鞋;
佩飾:滿族人佩帶的飾品分骨飾、石飾、珠飾、金銀飾等。選戴哪一種首飾要根據地位身份,一般說首飾的好壞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貧富。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分類
旗袍
旗袍是滿族婦女傳統服飾。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突出了婦女體形的曲線美。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儀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女式旗袍基本與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裝飾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外,下擺及小腿,有綉花紋飾。滿族婦女往往在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根據季節變化,還可分為單、夾、棉、皮等幾種。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旗袍逐漸廢棄,女旗袍則不斷演化,由寬腰直筒式逐漸變成了緊身合體的曲線型、流線型,成為代表中華民族的一種女式服裝。
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製,衣衩較長,便於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於射箭。由於袖子口附有馬蹄狀的護袖,又稱馬蹄袖。在滿族人逐漸脫離騎射生涯後,馬蹄袖已成裝飾,而放下馬蹄袖仍然是滿族人對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綉花裝飾。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式樣的變化也很大,四片裁製也改為兩片裁製。旗袍能很好表現婦女的身段和曲線。圖為滿族婦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馬甲。綉有精緻圖案。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著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袍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
旗袍,滿語稱「衣介」.分為單,夾,皮,棉四種.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別.它是滿族男人喜著的服飾,也叫大衫,長袍.滿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樣式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原為滿族騎射時穿用的圓領(無領後習慣加一假領),大襟,窄袖,四面開禊,左衽, 帶扣絆,束帶,適於騎馬射獵.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綉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紋綉在袖裏,「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袍,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袍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袍的樣式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擺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現在穿旗袍的已不限於滿族婦女了,它已成為各民族婦女普遍喜愛的服裝之一.
女式旗鞋
滿族的女式旗鞋,稱為「寸子鞋」,亦稱「馬蹄底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頭,用細白布包上,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綉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所以得名;還有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稱為「花盆底鞋」;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為底,稱為平底綉花鞋,亦稱「網雲子鞋」。滿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綉花,而襪子多為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滿族婦女高底鞋。滿族婦女皆天足,舊俗喜穿木製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為之,前平後圓、上細下寬,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故名。底高達三四寸,後京師旗婦有七八寸者。木底四周包裹白布。鞋面,富家多以緞為質,貧者布為之,皆彩綉花卉圖案,素而無花者,最為禁忌,以其近凶服。貴族婦女常在鞋面上飾以珠寶翠玉,或於鞋頭加綴纓絡。少女至十三四歲始用。民國以後,已不多見。
馬褂
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
坎肩
坎肩並不是滿族原有的服裝,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來的。坎肩分為對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種。婦女穿的坎肩還要綉花鋃邊。坎肩有棉有夾,或絲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
大拉翅
清代滿族貴族婦女發式。盛行於光緒、宣統年間。其式,頂發梳成圓髻,腦後發呈燕尾式。另以黑緞、絨或紗製成「不」字形皂板,曰「頭板」,其底部以鐵絲製成扣碗狀,謂之「頭座」,扣於頭頂發髻上,並用發纏繞,使之固定。這種「高如牌樓」之固定裝飾,用時套在頭上。通常於頭板正中戴彩色大絹花,稱「頭正」或「端正花」,並加飾珠、翠、玉簪、步搖和鮮花,或於右側綴一彩色長絲穗。這種發式因頭板如兩翅張開而得名。
靰鞡
多為農村下層滿族人民冬季穿用的一種皮革製作的鞋。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跑冰。它是很有特點的滿族服飾之一,一直在東北農村穿用。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色彩與圖案
滿族的服飾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藍紫色為主,紅、粉、淡黃、黑等色也是其服飾的常用色。白色在滿族服飾中是一個重要的顏色,因為,滿族傳統上有尚白的習俗,以白色為潔、為貴,白色象徵著吉祥如意,所以,在滿族服飾中常在紅色、藍色等其他顏色的旗袍上鑲白色的花邊。
滿族婦女擅長刺綉,她們在衣襟、鞋面、荷包、枕頭等物品上刺綉花卉、芳草、鶴鹿、龍鳳等吉祥圖案。
滿族入關以後,服飾圖案中也常出現許多漢族的福、壽、萬等字的吉祥符號。雖然滿族的服飾有很強的民族傳統特色,但也隨其歷史的發展在不斷的演變著,特別是滿族入關以後,長期與漢族雜居,在服裝款式上,服飾色彩與服飾圖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變。
[編輯本段]精美多姿的滿族服飾
清代滿族基本都編入八旗,有旗人之稱,故這種滿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旗袍。式樣分男女兩種。清初男子旗袍為圓領、大襟、箭袖(馬蹄袖),四面開衩,系扣袢,腰中束帶。四面開衩是為了騎射自如,箭袖是為射箭方便,又可禦寒保護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長到肚臍、四面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滿語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馬甲(俗稱坎肩)者。清末。由四開衩改為左右兩開衩,箭袖多改為平袖。女式旗袍基本與男袍同,只是在領口、前襟、袖口等處鑲飾花邊,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於袍外。民國年間,女式旗袍多改為胸襟寬松、腰身微緊、臀部稍寬、下擺略收的式樣,這種貼身合體的旗袍,更能顯示出婦女端莊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紀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袍在滿族聚居區才逐漸廢棄,而女式旗袍不但滿族婦女至今喜愛,而且其他民族婦女也多穿著。
馬蹄袖是清代滿族男女旗袍之袖式,亦稱箭袖。清初,滿族男子所服旗袍,袖口較窄,袖端多加一長可露指的半圓型獸皮(後改布質),因其狀酷似馬蹄而名之馬蹄袖。優點是征戰、打獵時射箭方便,禦寒保護手背。清中期以後,該袖式的服裝漸從便服轉為禮服,便服多為平袖,禮服仍為馬蹄袖。平時多捲起,在辦公事、喜慶節日、拜見上司、叩見長輩時,必須先左後右地放下馬蹄袖,才可行拜見禮。亦有將馬蹄袖用鈕扣系於便服袖口以為禮服之用者。滿族婦女禮服亦多為馬蹄袖式。民國年間,逐漸不用。
窩龍帶也是滿族傳統服飾,亦稱馬甲,實為無袖的馬褂。有領,衣長及腹,多為兩側開衩,在領、襟等邊緣處飾以各色花紋。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夾、紗之分。內蒙古的滿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將衣襟縫成弧形,即襟從領口至右肩處貼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轉至肚臍處,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為上下馬方便之故。女式坎肩多為對襟式,對襟下端多為如意頭式,衣緣多鑲以艷麗花邊。清代該服飾窄小,多穿於旗袍內,清末以來尚寬大,多套於旗袍外。因其美觀實用,至今在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及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仍有年長者穿著。
烏拉是滿族傳統的防寒靴鞋之一。以豬、牛、鹿等獸皮縫制而成。形狀為前尖後圓,鞋幫貫以六個鞋耳,鞋口近腳處墊以襯布,並用一細皮帶聯結靴耳。鞋較寬大,穿用時須在鞋中充墊「東北三寶」之一的烏拉草。由於烏拉質柔量輕,行動自如,既可防寒,又利於軍事征戰及狩獵生活,故得以沿用下來,至今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一些偏僻山村還可見到。
[編輯本段]滿族服飾文化
明朝,南遷到遼東地區的滿族人,他們的服裝是布、皮兼用。迨至努爾哈赤率部起兵後,他們的服飾雜亂無章,出現「上下同服」的現象。直到皇太極時代,冠服始有定製。入關之後,從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換,皆有定製,不可逾越。至於閑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綢緞或布製做,外套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為常。滿族婦女的旗袍,多有發展,喜用綢緞製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為有清一代的時裝。辛亥革命後,旗袍的樣式由肥變瘦,並有長、短袖之分。經過不斷改進,一般樣式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
努而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政權,推行八旗制度以後,滿族人均在旗,故他們所穿的袍服便稱為「旗袍」。滿族貴族入關統治全國後,清太宗皇太極認為清朝帝王應當維持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尤其是維持統治者的民族標志的服飾制度,以此作為固國之本。於是便著手制定和完善清朝的衣冠制,並三令五申,不許親王大臣學漢人穿褒衣博帶、寬袍大袖等。要求在宮廷里的侍女奴僕都著滿族服裝,漢人成年男子衣著發式必須遵從滿族的習慣,只有在死後入斂殯葬時方可用漢人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