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大量旗袍美女中彈賜福

大量旗袍美女中彈賜福

發布時間:2021-07-11 07:33:17

㈠ 漢族民風民俗有哪些

漢族民風民俗:

1、婚姻習俗

傳統中式婚服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2、喪葬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3、傳統節日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4、飲食習慣

漢族主要從事農業,主食以小麥、玉米、稻米等為主,輔以蔬菜、豆製品和雞、魚、豬、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傳統飲料。

5、正月不剃頭

在正月里大多數漢族是不剃頭的,據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一原因與滿清的剃發易服有關,清朝統治者要求漢族人和滿洲人一樣剃鼠尾頭,而漢族人自古就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除了佛教徒外,人民輕易不會剃頭。這一做法激起了漢族人強烈反抗。

㈡ 姓氏有關作文姓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尊祖敬老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姓氏及名字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②以職業和技藝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如孟孫、叔孫、王孫、公孫等;④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⑤以原始崇拜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等;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徵為姓,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⑦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此外還有些復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2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復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復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而以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伍、郭、馬為姓的人已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後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陸游,號放翁。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麼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男子用動物命名時,多用「鵬、龍、虎、豹」,象徵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則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徵雄偉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應用「鳳、鶯、鸞、燕」等字和「蘭、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溫柔、賢惠。稱呼習俗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系,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系和姻親關系聯系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這里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系。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系,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文化心理漢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淀,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3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系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系的親密。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系,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其次,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系的親密,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談話者;中國人見面後常以對方的私人生活作為問候的內容,如見面問「吃了嗎」倒不是真正擔心你會挨餓,僅僅是表示關心,表示親熱。至於問你工資多少,多大年齡,有無對象,或有幾個孩子一類的問題,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密切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似乎有了干涉別人「隱私權」的嫌疑。漢民族對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別在言語交際中的用語差異。一般說來,男性用語比較直率、隨便,女性用語比較含蓄、莊重。用與性有關的字眼罵人,在男性中的出現率遠遠超過女性。因為傳統觀念雖然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字眼並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諒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體統,似乎理所當然應受到社會輿論的指責。婚姻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征」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育俗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4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發,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歷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面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古代漢族男子到20歲時,選擇吉日,敬請賓客,由父親在宗廟里主持冠禮。《禮記冠義》記載:「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女子15歲時行笄禮,《儀禮士昏禮》中對「笄」的注釋說:「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冠禮和笄禮的舉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結婚了。近、現代早已不實行這些禮儀,只是在年滿20歲時往往比較隆重地慶賀生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舉辦生日酒,宴請親戚朋友;一般人家也要略備酒菜,吃雞蛋面條,舉家相賀。喪葬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入殮前要給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者,稱之為「吊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葬,就是掩埋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扎人像伴葬。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喪事期間,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5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盪盪,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尊長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服飾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發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發,結發於頂加冠,清代改剃發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後剪辮留短發,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發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發,留發齊耳。現代漢族男子發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式。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須,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漢族建築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漢族建築布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採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6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禮俗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著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尚紅貴黃在對色彩的崇尚上,漢族有尚紅色、貴黃色的習俗。尚紅,早在《禮記檀弓上》就記載說:「周人尚赤」。這種「尚赤」風土人情在漢族古代有許多表現:中國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赤鳥」被視為瑞鳥,又被作為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之孝子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商、周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銅,被譽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顏色為「赤」,遂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由於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在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面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此外,漢族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什麼是月份牌

月份牌指卡片式的單頁年歷,方言指日歷。「月份牌」畫的誕生,源於西方列強的強權政治。1843年,上海被迫辟為國際通商口岸,然開埠結果,卻迅速推進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就是此時歐美資本大量輸入上海,許多外國資本家紛紛在上海開廠設店,傾銷商品進行廣告宣傳的產物。其形式是借鑒和運用了在中國最有群眾性的民間年畫中配有月歷節氣的「歷畫」樣式,融入商品廣告。

後來則發展為畫面以表現時裝美女為主要形象。藝術手法上初以中國傳統工筆淡彩或重彩作表現,後來發展為以西洋擦筆水彩細膩的寫實手法作表現,色彩明凈鮮麗,並且大都用技術更為先進的銅版紙以膠版彩色精印,上下兩端還鑲有銅邊,上端銅邊居中穿孔,可以張掛,隨出售商品免費贈送顧客,廣受歡迎。

(3)大量旗袍美女中彈賜福擴展閱讀:

月份牌年畫不僅印刷精美,還結合現實題材,表現刻畫了許多時尚的都市時裝美女。這些美女身著鮮艷華麗的時裝,或置身於洋房、或游曳於公園,旖旎的風光和人物形象,成為了市民了解都市生活的一個窗口。

新中國成立後,月份牌年畫中嬌艷的古裝美人和時裝美女圖顯得不合時宜,因而逐漸被冷落。在「文革」期間,被指責為「資產階級情調」而禁止印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月份牌年畫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表現愛情故事的《西廂記》和《白蛇傳》,更受人們的喜愛。

一時間,月份牌年畫成了年畫中的主角,迎來了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但到1995年前後,月份牌年畫和以影視女演員為主打的掛歷不再受歡迎,逐漸淡出市場。

㈣ 張國榮演的 倩女幽魂里 的 女主角 的 名字 有資料更好

王祖賢

姓 名: 王祖賢 籍 貫: 安徽宿縣
性 別: 女 出生地: 台灣
身 高: 體 重:
英文名: 所在地: 安徽宿縣
血 型: 星 座:
生 肖: 學 歷:
生 日 : 1967年1月31日 職 業: 演員
個人簡歷
曾演出電影:

2001游園驚夢
1993千人斬
1993青蛇
1993射鵰英雄之東邪西毒
1993新流星蝴蝶劍
1992城市獵人
1992水滸傳之英雄本色
1992賭城大亨II之至尊無敵
1992賭城大亨(新哥傳奇)
1991倩女幽魂Ⅲ:道道道
1991追日
1991天子門生
1991魔畫情
1991豪門夜宴
1990倩女幽魂Ⅱ:人間道
1989賭神
1989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1989驚魂記
1988城市特警
1987倩女幽魂
1986殺妻二人組
曾推出CD:《與世隔絕》

英文名:Wong Joey
星座:水瓶座

㈤ 漢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

②以職業和技藝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如孟孫、叔孫、王孫、公孫等;

④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徵為姓,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

⑦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

此外還有些復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

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

--------------------------------------------------------------------------------

2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

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復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復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而以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伍、郭、馬為姓的人已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後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陸游,號放翁。

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麼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
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男子用動物命名時,多用「鵬、龍、虎、豹」,象徵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則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徵雄偉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應用「鳳、鶯、鸞、燕」等字和「蘭、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溫柔、賢惠。

稱呼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系,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系和姻親關系聯系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里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系。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系,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文化心理

漢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淀,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

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

--------------------------------------------------------------------------------

3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系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系的親密。

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系,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

其次,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系的親密,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談話者;中國人見面後常以對方的私人生活作為問候的內容,如見面問「吃了嗎?」倒不是真正擔心你會挨餓,僅僅是表示關心,表示親熱。

至於問你工資多少,多大年齡,有無對象,或有幾個孩子一類的問題,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密切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似乎有了干涉別人「隱私權」的嫌疑。

漢民族對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別在言語交際中的用語差異。一般說來,男性用語比較直率、隨便,女性用語比較含蓄、莊重。用與性有關的字眼罵人,在男性中的出現率遠遠超過女性。因為傳統觀念雖然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字眼並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諒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體統,似乎理所當然應受到社會輿論的指責。

婚姻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征」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育俗

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

--------------------------------------------------------------------------------

4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發,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歷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面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古代漢族男子到20歲時,選擇吉日,敬請賓客,由父親在宗廟里主持冠禮。《禮記•冠義》記載:「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女子15歲時行笄禮,《儀禮•士昏禮》中對「笄」的注釋說:「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冠禮和笄禮的舉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結婚了。近、現代早已不實行這些禮儀,只是在年滿20歲時往往比較隆重地慶賀生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舉辦生日酒,宴請親戚朋友;一般人家也要略備酒菜,吃雞蛋面條,舉家相賀。
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吊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扎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

--------------------------------------------------------------------------------

5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盪盪,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服飾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發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發,結發於頂加冠,清代改剃發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後剪辮留短發,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發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發,留發齊耳。現代漢族男子發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須,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漢族建築

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築布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

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採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作者: 今生情不了 2006-11-3 22:42 回復此發言

--------------------------------------------------------------------------------

6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
禮俗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著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

尚紅貴黃

在對色彩的崇尚上,漢族有尚紅色、貴黃色的習俗。

尚紅,早在《禮記•檀弓上》就記載說:「周人尚赤」。這種「尚赤」風土人情在漢族古代有許多表現:中國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赤鳥」被視為瑞鳥,又被作為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之孝子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商、周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銅,被譽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顏色為「赤」,遂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

由於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

在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面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此外,漢族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㈥ 求大量有旗袍美女和軍裝帥哥的電視劇或圖片~~~~~~~~~~~~~~~

《鳳舞香羅》、《胭脂水粉》

㈦ 漢族的民族習慣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
②以職業和技藝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如孟孫、叔孫、王孫、公孫等;
④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徵為姓,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
⑦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
此外還有些復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
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復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復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而以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伍、郭、馬為姓的人已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後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陸游,號放翁。

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麼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
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男子用動物命名時,多用「鵬、龍、虎、豹」,象徵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則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徵雄偉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應用「鳳、鶯、鸞、燕」等字和「蘭、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溫柔、賢惠。
稱呼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系,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系和姻親關系聯系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里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系。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系,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文化心理
漢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淀,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系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系的親密。
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系,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
其次,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系的親密,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談話者;中國人見面後常以對方的私人生活作為問候的內容,如見面問「吃了嗎?」倒不是真正擔心你會挨餓,僅僅是表示關心,表示親熱。
至於問你工資多少,多大年齡,有無對象,或有幾個孩子一類的問題,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密切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似乎有了干涉別人「隱私權」的嫌疑。
漢民族對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別在言語交際中的用語差異。一般說來,男性用語比較直率、隨便,女性用語比較含蓄、莊重。用與性有關的字眼罵人,在男性中的出現率遠遠超過女性。因為傳統觀念雖然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字眼並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諒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體統,似乎理所當然應受到社會輿論的指責。

婚姻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征」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育俗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發,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歷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面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古代漢族男子到20歲時,選擇吉日,敬請賓客,由父親在宗廟里主持冠禮。《禮記·冠義》記載:「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女子15歲時行笄禮,《儀禮·士昏禮》中對「笄」的注釋說:「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冠禮和笄禮的舉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結婚了。近、現代早已不實行這些禮儀,只是在年滿20歲時往往比較隆重地慶賀生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舉辦生日酒,宴請親戚朋友;一般人家也要略備酒菜,吃雞蛋面條,舉家相賀。
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吊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扎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盪盪,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服飾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發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發,結發於頂加冠,清代改剃發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後剪辮留短發,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發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發,留發齊耳。現代漢族男子發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須,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漢族建築
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築布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
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採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禮俗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著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

尚紅貴黃
在對色彩的崇尚上,漢族有尚紅色、貴黃色的習俗。
尚紅,早在《禮記·檀弓上》就記載說:「周人尚赤」。這種「尚赤」風土人情在漢族古代有許多表現:中國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赤鳥」被視為瑞鳥,又被作為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之孝子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商、周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銅,被譽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顏色為「赤」,遂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
由於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
在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面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此外,漢族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㈧ 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論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藝術界有句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說的是只有具有鮮明民族特點的藝術品才能在世界文化寶庫里占據一席之地。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於足球。世界盃就像一個大舞台,帷幕拉開了,來自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表演開始了,除了我們期望已久的巴西的桑巴舞,法國的浪漫曲,德國的戰車團,義大利的時裝秀,西班牙的鬥牛士以外,這次又多了幾張新面孔。首先上場的塞內加爾兄弟一通非洲戰鼓就把缺少了齊達內這位「指揮」的法國樂隊打跑了調,贏得開門紅。而亞洲新軍中國的一曲「高山流水」卻難覓知音,被不解風情的哥斯大黎加大漢打斷琴弦,踢翻了琴案,落的個黯然神傷。

這真是有人歡樂有人愁,同是新人何以反差如此巨大,原因無它,我們自己把自己的技術特點丟得一千二凈(如果我們還有技術特點的話)。反現其它亞洲球隊,沙特遇上馬力強捍的德國戰車,本應發揮自己技術好,身體柔韌性好妁特點,避免和德國人比身體,比戰術,避免做正面沖撞。結果反其:道而行之,被德國人狠狠地羞辱,不但丟自己的人,還把全亞洲的臉也捎上。而日本人則把其特有的好學與精明很好地結合起來,先師從巴西學了一身好「舞藝」,再加上其特有的武士道,道也練成一身傲視亞洲的武功,雖不能說大功告成,卻也可以和歐洲二流強隊大打現代攻勢足球,拼個半斤八兩。韓國隊還是老樣子,其風格就像韓國的泡菜一樣辛辣好吃,憑著高麗人特有的頑強,不服輸的勁頭把「搶逼圍」、發揮到極致,瘋狂的拼搶,瘋狂的速度,瘋狂的進攻把只憑身體吃飯的波蘭人打得暈頭轉向,贏得了韓國期待了48年的首場勝利,終於出了上後世界林慘敗給荷蘭的一口怒氣,也算為咱亞洲人爭了點光。上面幾個隊不管輸贏,還算是有良好的技術,保持了各自鮮明的特點。再看我們中國隊在世界盃上的首場表演,拿央視「黃名嘴」的說法是及格了,但我們看到的卻是,沒有了良好的技術,我們強壯高大的身體只剩下笨拙;沒有了鮮明的戰術組合,我們的打法只能是跟著感覺走,打到哪算哪!」我們成了最沒特點的球隊,就象一杯白開水,喝與不喝同樣沒有滋味!

本來,我們中國人善於把簡單的東西搞復雜,如喝茶可以變成茶道,寫字可以變成書法,這些一不留神就變成了藝術。但我們中國人更善於把復雜的東西鬧單化,否則,就不會有四大發明的誕生,就不會有中華文明的燦爛。說白了,足球就是爭勝負的藝術,既然是爭勝負,技術就是基礎,沒有技術,再好的想法再好的戰術統統成了空中樓閣;相反,有了技術做保證,才會有千變萬化的戰術,才會有眼花繚亂的配合;才能做到「攻,動於九天之上,守,藏於九地之下」。我們中國人勤奮,就應該埋頭苦練足球基本功,練成中國龍之隊自己的絕活;我強隊之所長,融會貫通,以我為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對敵時不慌不忙,瞅個空子,給敵人來個一劍封喉!

面對世界盃上的失敗,真的熱血球迷,不應只是謾罵,而是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的球隊,畢竟,世界盃上的失敗遠好過十強賽上的失敗;真的足球勇士,面對失敗要卧薪嘗膽永不吉敗,記住,能真正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中國是球花費44年才沖入世界盃,但中國足球的長大絕不會再花44年。

總之,還是那句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再過一百年、日本隊是日本隊,韓國隊還是韓過隊,即使電視里沒有解說,沒有評論,球迷們還是能分辨出哪是英超,哪是意甲,絕不會搞錯。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球迷在電視轉播中一眼認出我堂堂中國龍之隊,那也就是大力神杯離我們不遠了。但願這一天早日到來!

㈨ 哪些電視劇里有旗袍女中彈從橋上吊進河裡片段

《情深深雨蒙蒙》陸依萍從橋上跳下來。

㈩ 大家好,我想知道漢族人的民族習俗,他們人數眾多,不過好像最沒有特點。

1 【文化】漢族風俗習慣!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

②以職業和技藝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如孟孫、叔孫、王孫、公孫等;

④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徵為姓,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

⑦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

此外還有些復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
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復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復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而以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伍、郭、馬為姓的人已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後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陸游,號放翁。

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麼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
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男子用動物命名時,多用「鵬、龍、虎、豹」,象徵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則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徵雄偉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應用「鳳、鶯、鸞、燕」等字和「蘭、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溫柔、賢惠。

稱呼習俗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系,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系和姻親關系聯系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里僅選其中的一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系。

第一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長一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一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系,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里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

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裡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文化心理

漢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淀,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系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系的親密。

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系,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

其次,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系的親密,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談話者;中國人見面後常以對方的私人生活作為問候的內容,如見面問「吃了嗎?」倒不是真正擔心你會挨餓,僅僅是表示關心,表示親熱。

至於問你工資多少,多大年齡,有無對象,或有幾個孩子一類的問題,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密切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似乎有了干涉別人「隱私權」的嫌疑。

漢民族對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別在言語交際中的用語差異。一般說來,男性用語比較直率、隨便,女性用語比較含蓄、莊重。用與性有關的字眼罵人,在男性中的出現率遠遠超過女性。因為傳統觀念雖然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字眼並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諒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體統,似乎理所當然應受到社會輿論的指責。

婚姻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征」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發,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歷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面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古代漢族男子到20歲時,選擇吉日,敬請賓客,由父親在宗廟里主持冠禮。《禮記·冠義》記載:「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女子15歲時行笄禮,《儀禮·士昏禮》中對「笄」的注釋說:「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冠禮和笄禮的舉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結婚了。近、現代早已不實行這些禮儀,只是在年滿20歲時往往比較隆重地慶賀生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舉辦生日酒,宴請親戚朋友;一般人家也要略備酒菜,吃雞蛋面條,舉家相賀。
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吊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扎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盪盪,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服飾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男的以中山裝為代表,女的以旗袍為代表。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發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發,結發於頂加冠,清代改剃發結辮,青年以辮長為美;民國後剪辮留短發,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發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發,留發齊耳。現代漢族男子發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須,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古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小孩尚興戴肚兜。舊俗小孩出生要帶「落地圈」,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漢族建築

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築布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

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採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禮俗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九拜」。後經發展、演變,一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納萬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跪拜,是漢族的一種莊重的禮節,主要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頭至地並停頓一段時間,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常作臣對君之拜。頓拜,即頭叩地,通用為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禮。空首,是手著地,拜頭至手。此外還有隻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時極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君主制度的廢除,跪拜禮遂被廢止,但並未絕跡,直到解放後才徹底摒棄,但民間下輩對上輩有時也偶用此禮以示敬重。同時,打拱作揖的禮節也漸被握手禮、舉手禮、注目禮、問好禮以及點頭招呼所代替,但並未完全絕跡。

尚紅貴黃

在對色彩的崇尚上,漢族有尚紅色、貴黃色的習俗。

尚紅,早在《禮記·檀弓上》就記載說:「周人尚赤」。這種「尚赤」風土人情在漢族古代有許多表現:中國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赤鳥」被視為瑞鳥,又被作為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之孝子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商、周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銅,被譽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顏色為「赤」,遂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

由於漢族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並以「紅妝」代指美女;或把婦女美麗的容貌稱之「紅顏」,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婦的住房稱為「紅閨」;甚至盛裝出遊的男女也被稱作「紅男綠女」。不僅如此,漢族民間把紅色作為革命的象徵,歷代農民起義中,有的稱「赤眉軍」,有的叫「紅巾軍」,還有「紅襖軍」、「紅燈照」,直至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也曾稱為「紅軍」。

在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面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漢族在尚紅的同時又貴黃。《白虎通義·號篇》雲「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黃色為五色中最高貴,代表中央,因此,漢族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嚴;不僅道教敬黃色,服黃色,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素雅、絕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器皿多「鎏金」(即「塗金」)。漢族民間貴黃最典型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此外,漢族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呵呵,看了情吧主發的帖我知道「姓」為什麼會以"女」字為偏旁

中間提到的女子成年禮——笄禮,我還沒行過了,這代表漢家女兒身的我還沒成年了(玩笑)

想到中間的很多禮儀已遠離現代,有點難過
多姿多彩的漢文化教人怎

沒有提到漢服啊樓主

與大量旗袍美女中彈賜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企鵝品牌衛衣 瀏覽:280
三尺一的節多少長的皮帶 瀏覽:821
5元庫存品牌尾貨女裝 瀏覽:640
女孩在巴黎女裝品牌 瀏覽:211
情趣秘書制服圖片大全 瀏覽:185
如何解決皮衣上的粉底 瀏覽:311
秋冬款裙子搭褲子好看 瀏覽:529
日本童裝品牌加盟 瀏覽:202
vals衛衣多少錢 瀏覽:941
黛爾佳人睡衣 瀏覽:988
聖誕紅手套品牌及商品 瀏覽:663
拉肚子憋不住拉褲子里作文 瀏覽:852
連衣裙夏季女裝批發價格 瀏覽:728
粉色上衣配哪個顏色的衛衣 瀏覽:282
二戰美軍飛行員褲子 瀏覽:384
深寶藍色羽絨服怎麼搭配 瀏覽:246
文胸太大不合適怎麼辦 瀏覽:74
什麼網站童裝 瀏覽:179
a發動機正時皮帶怎樣對 瀏覽:457
黑色褲子什麼顏色馬丁靴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