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小龍能打過霍元甲嗎
廢話。 1 以其130餘磅的體重,擊出了350磅的沉拳
2 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3 以其招牌動作「墊步側踢」,把一個身穿護甲的200磅壯漢踢飛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4 把34公斤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在伸出靜止控帛20秒
5 把56公斤的杠鈴平舉並停留片刻
6 一手持32公斤啞鈴水平前接一個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堅持數秒
7 輕松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8 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9 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
李小龍的拳力:拳擊400磅,與拳王阿里相同.
李小龍的寸拳:相隔10厘米能將150斤的壯漢擊5,6米遠.
李小龍的腿功:能夠擊出1650磅的神力,曾用側踢把一個150斤壯漢踢飛20米落入游泳池中.
李小龍的速度:一秒打9拳,踢6次腿!速度幾乎是大山的兩倍.天下武功,無堅不摧,惟快不破!所以,這是最關鍵的,即便大山力量大過李小龍,與李小龍交手,他根本占不到便宜.估計用不了半小時,大山就會承受不住李小龍連續的重擊而敗下陣來.
注:世界三屆空手道冠軍羅禮士被李10秒解決掉,況且李小龍一般不會先發制人,而是是後發先至,截擊對手的進攻.如果李小龍先發制人的話,對付空手道中下選手也都是秒殺.對付高手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鍾.
不過李小龍已經去世多年了,沒有太多的證明了。僅憑美國的查克·羅禮士 ,喬·劉易斯都是叱吒世界空手道冠軍,甘心情願的屈膝李小龍為師,說明李小龍的功夫非同尋常。至於李小龍的速度快如閃電,是不誇張的,我去過很多地方,總是無意中聽到別人說李小龍一秒鍾可以打出幾拳,踢出幾腳的記錄,難道他們都是吹捧李小龍?今天,在書刊,報紙,電影上看到很多明星致敬李小龍功夫。成龍自暴當年和李小龍拍電影,被李小龍一腳踢出很遠。在成龍的《成龍傳》里,也可以看見成龍再一次對李小龍武術致敬的演說鏡頭。無論是中國的少林寺,還是其他武術學院,基本上都有李小龍「截拳道」專修課程。在國外無論是美國,日本,菲律賓,等都有李小龍截拳道俱樂部,李小龍走了很多年了,至今,仍然是全球華人知名度最高的硬漢,通過這些,足以證明李小龍的功夫絕對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2. 天津火車站西站坐什麼能到天津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霍元甲文武學院】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地鐵3號線 → 712路,全程約21.1公里
1、從天津西站步行約360米,到達西站
2、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6站, 到達營口道站
3、乘坐地鐵3號線,經過3站, 到達天塔站
4、步行約450米,到達天塔站
5、乘坐712路,經過15站, 到達小南河村委會站
6、步行約230米,到達小南河村
3. 霍元甲、陳真、葉問、李小龍關系
霍元甲、陳真是一個時代的,葉問、李小龍是一個時代的。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
陳真是影視劇中的人物,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這個人物無從得知,在影視中陳真是霍元甲的徒弟,很多影視作品都把陳真塑造成霍元甲的五徒弟,劇中他不但身手高超,且在霍元甲死後,從日本回國來為師父申冤正名。他完全是一個普通男人通過自我奮斗,走向成功之路的精神偶像。
葉問(Yip Man,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原名葉繼問 ,曾用名葉溢,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讀書,學識淵博。詠春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
(3)霍元甲武術學院校服擴展閱讀:
葉問個人資料:
葉問(Yip Man,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原名葉繼問[1],曾用名葉溢,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讀書,學識淵博。詠春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葉問於50年代開始在香港教授廣東人詠春拳;其封門弟子梁挺將詠春拳傳揚國際,更通過其子弟在全球的廣泛傳揚,形成出一套最權威的中國傳統武術實戰修習課程《梁挺詠春》(WingTsun),載譽全球,現於詠春時代(Wing Times)傳播。
葉問是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葉問眾弟子當中就有青出於藍的,其中除了封門弟子梁挺外,還有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李小龍也是他的弟子。
葉問在香港授拳時,於原傳統武術言傳身教的授業方式上,將原博大精深包含武術套路與心法(訣語)的傳授方式,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粵語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抌、捶),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
在香港開宗立派,將原本秘而不傳的詠春拳傳揚開來;及至其後子弟門人孜孜努力,將詠春傳至全世界,成為一系名拳。
4. 霍元甲武術學院有幼兒園是全托嗎
可以全托,裡面的條件很好。
5. 天津霍元甲文武學校怎麼樣
挺好的。
天津霍元甲文武學校坐落在中國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霍元甲先生的故鄉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
1999年8月經天津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一所全封閉、准軍事化的寄宿式學校,由世界武術冠軍郎榮標、候冬媚創辦並親自執教。學校始終堅持「依法辦學,依法治校」的正確方向。
堅持學生「以文化學習為主,以武術訓練為特色」的辦學目標,以「厚德、宏志、博文、精武」為校訓,培養出了一大批「武精、德厚、文博、禮謙」的優秀畢業生。
學校榮譽:
1,建校以來,為全國各大專院校、公安武警、特警、人民解放軍、國家和各省級運動隊、全國知名演出團體等單位輸送了1500餘名優秀畢業生。
2,建校以來,學生參加國際、全國和天津市舉辦的各種大型正規比賽上百場,榮獲金、銀、銅獎牌2800餘枚。
3,建校以來,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全民健身運動和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參加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和社會各種公益演出500餘場,其中為天津市委互查互看項目(十八區縣大比武)。
文化方面設有幼兒部、小學部、中學部、中職部和與警官職業學院聯合辦學5個學段的課程;專業訓練設有武術、散打、跆拳道、空手道、中國式摔跤、國際式摔跤、舉重、拳擊等十二個運動項目。
並承擔天津散打隊、天津空手道隊的訓練任務。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
培養和輸送的學生共在國際、全國和省市級各類比賽中累計獲得獎牌3000多塊,涌現出十位國際級冠軍、100多個國家級冠軍,培養出30幾位國家健將級、100多位國家一級和800多位國家二級運動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霍元甲文武學校
6. 霍元甲玄孫女全運會奪冠了嗎
奪冠了。2017年8月,霍元甲玄孫霍靜虹,代表天津隊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拿下群眾比賽健身氣功團體賽冠軍。
7. 天津霍元甲文武學校怎麼樣,還有網址電話是多少拜託了各位 謝謝
簡介 天津市霍元甲文武學校於1999年8月經天津市教委批准建立是全日制、寄宿式中小學校。坐落在中國近代愛國武術大師霍元甲的故鄉——天津市西青區小南河村,分南北兩個校區,佔地50餘畝。校園總建築面積15000多平方米。教學樓、宿舍樓、餐廳、影視館、訓練館、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房、多媒體室等設施齊全布局合理。並擁有完善的水、電、氣、暖和大型洗衣房,淋浴房等生活設施。 學校擁有一支高、業精、正風、紀嚴的教師隊伍,學歷全部達標,高中級職稱佔80%以上。教練隊伍全部省級、國家級武術大賽冠軍得主,其中有3名教練本科學歷,12名教練大專在學。領導班子團結務實、開拓奮進,他們有知識、懂專業,有實踐和管理經驗。建校六年來始終堅持「以文為主、以武為特色、向管理要質量、以質量求生存」的辦學方向。以造就人、發展人、完善人為教人目標。 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推進,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提高,每年小升初和中考後都有一批學生考進天津市重點學校,高中階段學生每年都有一批學生考如天津體育學院,天津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武漢警官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 特色: 學校現共開設8個特色項目:武術、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中國式摔跤、國際式摔跤、舉重。到目前為止,學校已為全國各大專院校、公安武警部隊、人民解放軍、國家武術專業隊、天津武術專業隊等單位,培養和輸送了幾百名優秀畢業生;在武術訓練上,學生共參加國際國內的各種武術大賽上百場,榮獲各項目獎牌1800餘枚;在霍元甲先生的故鄉,還成功地接待了國外武術團體和武術愛好者上萬余名,留下了十分深遠的國際影響;由我校學生參加的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等單位舉辦的大型公益表演幾百場,都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師資情況: 學校教職員工共計120餘人,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師、教練隊伍。其中文化課教師40餘人,大部分為教學經驗十分豐富的西青區退休精英教師,百分之85%以上具有中高級職稱;教練員30餘人,全部由省級以上比賽的冠軍組成,其中有10名教練員是國家級以上比賽項目的冠軍得主,校長郎榮標、總教練侯冬媚都曾在世界武術大賽中獲得過冠軍稱號。 獲得榮譽 學生多次被派出參加省、市、國家級武術大賽,幾年來,在各類賽事中榮獲金牌200餘枚,銀牌160餘枚。其中張傑同學於今年7月份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青年武術錦標賽上榮獲長拳項目冠軍。十運會冠軍時俊傑也是該校畢業生。現已在天津市體委注冊的一、二級運動員有40餘名,被選日、入天津市專業隊的學生10餘名,各界畢業生考入華東理工大學,天津體院,天津師大,天津理工大學高等學府深造的有20餘名,考入天津市各重點中學就讀的該校畢業聲學業成績深受老師們贊揚。 網址: http://www.tjhyjwx.cn/ 電話:022-23989292 23989632
8. 葉問,李小龍,黃飛鴻,霍元甲,陳真,所處的時代說一下,謝謝!
葉問(1893年—1972年),本名葉繼問,祖籍廣東省南海縣[2-3] 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念書,學識淵博。詠春師承陳華順、梁贊,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於50年代開始在香港教授廣東人詠春拳;其封門弟子梁挺[4] 將詠春拳傳揚國際,更通過其子弟在全球的廣泛傳揚,形成出一套最權威的中國傳統武術實戰修習課程《梁挺詠春》(Wing Tsun),載譽全球。
李小龍(1940-1973),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黃飛鴻(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南海縣佛山鎮。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黃飛鴻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師[1] ,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名醫。
1924年10月 廣州國民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郁成疾。次年農歷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人,愛國武術家,迷蹤拳第七代傳人。1909年揚名上海,並創辦了精武體育會,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為強健國民體質、傳承武術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陳真(1892-1918?)在李小龍1972年原創電影《精武門》里出現,祖籍山東泰安,生於湖北襄陽,後居上海,中國清末武術家霍元甲的弟子。相傳是為被日本人害死的師父報仇之後,被日本人殺死。這個傳說曾被多次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很多影視作品都把陳真塑造成霍元甲的五徒弟,劇中他不但身手高超,且在霍元甲死後,從日本回國來為師父申冤正名。這個人物同霍元甲享有相當的聲譽,成為英勇抗日的典範和民族英雄,令無數人欽佩。歷史上陳真確有其人,但並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影視劇中陳真的故事是虛構的。
9. 知道霍元甲歷史的來。。
霍元甲是中毒死的.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兒子有二:霍東亭、霍東閣.
後人:
【霍於氏】(—1961)霍東閣之第一任妻子。
【葉玉梅】霍東閣之第二任妻子。
【霍冰茹】(1896—1985)霍元甲之長女。 19歲嫁到天津衛李家,兩年後丈夫被招華工,一去便沒了音信。霍冰茹靠給人家做針線活兒度日,與唯一的兒子相依為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了。萬沒想到兒子剛成人,卻又吐血而死。為此,霍冰茹幾乎哭瞎了雙眼。 【霍冰林】霍元甲之次女。
【霍冰琴】霍元甲之三女。
【霍壽嵩】(1909—1970)霍元甲之長孫,霍東章之長子。(上圖左) 1924年到印尼後,隨叔父在精武組織教習練武,後開設醫院,以行醫為生。霍壽嵩生前曾寫信給祖國的親人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對不能重返故里引為憾事。臨終前,囑咐家人在他死後把骨灰撒入大海,取水流千遭歸大海之意。霍壽嵩有一子三女,新中國成立後,霍壽嵩夫婦思鄉,把霍麗娟與其二姐霍麗珍送回祖國讀書。兒子霍公正繼承父業,在印尼任中醫骨科大夫,霍公正有兩個女兒在廣州工作。
【葉水娘】(—1999)霍壽嵩之妻。 葉水娘是霍元甲長子霍東章的兒子霍壽嵩的夫人,長期居住在印尼。1980年,葉水娘帶著丈夫的遺願,攜子女回國觀光。
【霍壽臣】霍元甲之孫子,霍東章之次子。
【霍壽昆】霍元甲之孫子,霍東章之三子。
【霍壽金】(1925—)霍元甲之孫子,霍東章之四子。 目前在天津頤養天年。
【霍雅亭】霍元甲之孫子,霍東閣之長子。
【霍文亭】(1922—2005.10)霍元甲之孫子,霍東閣之次子。
【霍文亮】霍元甲之孫子,霍東閣之三子。
【霍公正】霍元甲之曾孫,霍東章之孫子,霍壽嵩之兒子。
【霍麗?】霍元甲之曾孫女,霍東章之孫女,霍壽嵩之長女。
【霍麗珍】霍元甲之曾孫女,霍東章之孫女,霍壽嵩之次女。 新中國成立後,霍麗珍與其妹妹霍麗娟回祖國讀書。目前住廣州。
【霍麗娟】霍元甲之曾孫女,霍東章之孫女,霍壽嵩之三女。 新中國成立後,霍麗娟與其二姐霍麗珍回祖國讀書。60年代初,霍麗娟就讀於華南農學院肇慶分院,畢業後隨愛人分配到新會縣工作,後雙雙調到恩平。霍麗娟長期在中國銀行恩平支行任會計,並擔任過縣的政協委員。1970年,霍壽嵩病故,葉水娘日益思念兩個女兒,曾取道香港探望霍麗娟。 作為歸僑知識分子,霍麗娟常以霍家的優良傳統報效祖國,常常被評為單位的先進工作者。1989年她新建一套300多平方米的住房後,膝下一子一女也成材了,霍麗娟也有了孫子與外孫。退休在家,霍麗娟夫婦常常與兒孫一起共享天倫。
【霍自清】霍元甲之曾孫,霍東閣之孫子,霍雅亭之長子。
【霍自洋】霍元甲之曾孫,霍東閣之孫子,霍雅亭之次子。
【霍自正】(1950—)霍元甲之曾孫,霍東閣之孫子,霍文亭之兒子。從小跟父親學過武術,1990年霍文亭和武術教練在本村招收一部分學員,以霍元甲名譽組織武術培訓班,1998年聘請「南拳王」郎榮標任校長,1999年8月,在霍元甲陵園旁籌建霍元甲文武學校。第一批學員58名,現在學校發展了5年,招收全國各地的學生,現有700餘人,學校聲譽越來越大。霍自正是霍元甲文武學校的名譽校長。目前在天津西南河鎮小南河村委會車管組工作。 霍自正有一兒一女,大兒子30歲成家,小女兒27歲也嫁到外村了。 椐霍自正介紹,「迷蹤拳」是霍家揚名的獨門絕技。「迷蹤拳」譜,不單單是一種拳法,而是包括霍家擒拿法、短打、霍家刀,帶器械帶刀術,霍家人練的功法都包括在『迷蹤拳』譜里。而『霍氏練手拳』是霍元甲的獨創。這套東西很難學,它包括各派武術精華,有點出神入化、奧妙無窮、出乎意料,沒有太精的武術功底根本練不了它。這套拳譜現保留在上海精武會,而家族裡的那一套原譜幾經借閱遺失了。
【霍 奕】霍東閣的曾孫子,霍雅亭之孫子,霍自洋之子。
【霍靜虹】霍東閣的曾孫女,霍雅亭之孫女,霍自洋之女。
5歲時,父親送哥哥去河北體校習武,小小的靜虹在一邊看著,不知不覺就痴迷上了。父親看她實在歡喜得緊,也就隨了她的願。 霍靜虹就讀於天津鐵路職工子弟第一中學,中學時積極參加各種武術表演,其扎實的功底給學校的老師、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靜虹中學畢業後,考上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多年的練武生涯在她身上留下很多傷。「練武的人必需得有毅力,很苦,」她甚至想過放棄,而對祖先霍元甲的膜拜支持著她。一路走來,現在的靜虹,算是磨出了功夫,樣樣兵器使得虎虎生風,騰空飛腳,側空翻這樣的高難動作也做得味道十足。據了解,霍靜虹主要練習長拳、刀術和槍術,由於從小在體校練習,所以沒有什麼門派之分,並不會迷蹤拳,練習的是競技武術中的武術套路。和祖先的武功完全沒有關系」。
從北京體育大學畢業後,霍靜虹一直在天津商學院做武術教師,每學期都要教200多名學生練武,她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耐心地制定教學方案,還時刻不忘向學生們強調武術精神勝過武術本身。如今29歲的她早已出落成一個英姿颯爽的女中豪傑。
天津商學院大學生武術隊是靜虹一手組建的,初建時只有三個女生,現在已經有20多人,屢次在市級比賽上獲獎。每周一、三、五下午4:30到6:00,是靜虹和武術隊的同學的訓練時間,比賽前一個月更是天天集訓。學校沒有專門的武術館,平時都在田徑場上訓練。冬日寒風,夏天炙日,因為是出於純粹的愛好,他們從不喊累。
習武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霸氣,靜虹身上卻滿是平和。處女座,有著完美情結,想在喜歡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給祖宗抹黑。她很少把心思花在打扮上,眼裡盡是平凡的工作和可愛的學生。常說知足者樂,這樣懂得生活真諦的人,本身就是一首幸福的詩,淺吟輕唱,歲月靜好。 作為名人之後,靜虹坦言自己的壓力:「我一直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她「隱藏」霍家後人的身份,低調而平實地生活著。
「沒有霍家精神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我。」她給記者看了臂上、腿上的多處傷疤,「練武術很苦,但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輕言放棄。」
那麼,霍家精神究竟指什麼呢?霍靜虹解釋說:「霍家的武術精神就是強身、強國、自立、自強。武術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功夫套路的學習,武術的精神層面更為重要。通過習武學會吃苦和堅強,學會尊師重道、團結友愛、不恃強凌弱。我教他們武術,教功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武德,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將武術精神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
霍靜虹說:「武術的真諦是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我只希望能以我的熱情感染身邊的任何一個人。談不上教學生,只是互相切磋,心中有武,定能武出人生的精彩。這也是對霍家精神的一種傳承發揚。」
「最重要的是,我要將霍元甲的武術精神傳承並發揚下去。生活在祖輩的光環下,我的壓力很大,但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霍乃榮】霍東閣之曾孫子,霍文亭之孫子,霍自正之子。 30歲成家,有自己的商店做服裝生意。
10. 霍元甲小檔案
霍元甲(1868-1910)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
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准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
光緒22年(1896),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 元甲俠肝義膽。光緒24年(1898),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游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宣統元年(1909),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後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
2 威震西洋大力士
在中國近代的武術史上,有一位傳奇式的英雄人物霍元甲。他的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抱著為國雪恥,振奮民族的強烈願望,在天津和上海,先後同俄、英洋力士比武,並大敗外國洋力士,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光。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俄國人來津在戲園賣藝,他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見了廣告,並聽說俄國人還當場信口雌黃,侮蔑中國人無能,極為氣憤,當即邀懷慶會館主人農勁蓀和徒弟劉振聲前往戲園,見到俄國大力士在台上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國」如有能者,可登台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裡還坐得住,不顧眾人勸阻,一個箭步,氣宇軒昂地跳上戲台,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台上與你較量」。此時翻譯將霍元甲生平來歷告知俄國人。此俄國人聞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連忙將霍元甲讓進後台,霍元甲當場質責俄國人:「為何辱我中華?」並提出三個條件:一是重登廣告,必須去掉俄國人是「世界第一」的說法;二是要俄國人公開承認侮辱中國的的錯誤,當眾賠罪謝過;否則就是第三個條件:我霍某要與之決一雌雄,並命其當機立斷,色厲內荏的俄國力士哪敢出場比武,只好答應了前兩個條件,甘願登報更正和公開承認藐視中國人的錯誤,從而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宣統元年(1909年)冬,上海來了一個名叫奧皮音的英國大力士,在張園設擂,辱中華是「病夫之國」,民眾是「東亞病夫」。霍元甲應上海武林友人之約,與農勁蓀、劉振聲同赴上海,為雪病夫之恥與奧皮音約期比武。奧皮音先以萬元押金作為要挾,後又把比武時間拖至在當年六月進行。賽前霍元甲已在張園擺起擂台,用英文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從事!」並聲明「專收外國大力士,雖有銅筋鐵骨,無所惴焉!」
比武那一天,奧皮音早已被嚇得逃之夭夭。霍元甲威震俄、英大力士,為中華民族雪洗了「東亞病夫」之恥,鼓舞了中華民眾之志氣,為億萬同胞所欽佩、仰慕。
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傳奇式的武術大師,享名海內外。他滿懷愛國激情,抱著為國雪恥,抵禦外侮的強烈願望,在天津、上海等地,以凜然正氣和高超的武技,威震西洋大力士的銳氣,令國人揚眉吐氣,歡欣鼓舞。霍元甲結合時勢,與農勁蓀等人商議,在武術界友人的協助下,於1909年六月初創立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充分地宣揚欲使國強,非人人尚武不可。
當時上海蓬萊路一帶為日僑聚居之地,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兩國大力士,今又創立了「精武體操會」,很不服氣, 特從國內選派十幾名武術高手,由柔道會長親自率領來華,以研究為名,請霍元甲等人來技擊館比武,雙方各自擇定公證人。
比賽開始時,霍元甲先命徒弟劉振聲出陣,令其採用誘敵之法,尋機取勝,劉振聲上場後,穩如泰山一般,日方人員認為有機可乘,使用多種招數,竟沒有撼動他。即使日方派出其力氣最大者上陣,也被劉振聲一腳踢得倒地不能動彈。劉振聲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連勝日方五人。
日本領隊見此情形非常惱火,便出陣向霍元甲挑戰,二人一經交手,未經幾個回合,日本領隊便領教到霍元甲的厲害,於是企圖暗中傷人,誰知霍元甲已看出破綻,虛顯一招,當場用肘將其臂骨磕斷。日方隊員見此情形,便蜂擁而上,當即被中方公證人制止。這時,日本人改變了策略,在比賽後舉行宴會招待霍元甲。席間風霍元甲患有嗆咳症,並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傷,就介紹一名叫秋野的醫生為霍元甲治病。平生胸懷坦盪的霍元甲毫無懷疑之心,欣然接受。並留住虹口白渡橋的秋野醫院。霍元甲服葯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逐漸惡化。此時精武會欲接霍元甲出院,秋野百般阻撓,後經多方周旋才出院,由精武會同仁陳子正救治,因中毒太深而無葯可救,於1909年9月14日長逝於上海精武體育會。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們拿著霍元甲每日吃的葯去化驗,才知是一瓶慢性爛肺葯。明白了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
霍元甲逝世後,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界愛國人士為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輓聯,安葬於上海北郊。轉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里,遷葬於小南河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