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旗袍的製作方法及版型,知道的告訴我,重賞!!!
其實樓上的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補充些,忘對樓主有幫助
旗袍製作過程(縫制順序與方法)
**一.裁剪紙型(紙型必須核對正確:肩、脇邊、下襬是否等長、等寬)
1.剪下前片獨襟(獨襟前中心留1cm縫份)
2.前片底襟疊份(剪下後之襟留6~7cm縫份)
**
二.裁剪表布(先疊出布寬,找出布紋之方向,與花紋之中心主體,用熨斗燙出中心線)
1.裁剪後片:
(將後片紙型放在布尾,領口部分及右手邊是剩布)
(縫份留法:脇邊2cm,下襬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領口先不裁,等肩線接好,與前領一起開)
(領口與褶子用線釘做記號,或用粉片畫出褶子與領口線)
2.裁剪前片(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層布之小襟
與大襟疊份約7~8cm再與大襟疊合,剪下前片)
(縫份留法:脇邊2cm,下襬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領口先不裁,等肩線接好,與前領一起開)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疊份留7~8cm,)
(領口與褶子用線釘做記號,或用粉片畫出褶子與領口線)
**三.製作程序:
1.車褶子(燙出中心線,疏縫固定)照記號車縫,褶尖要用車線打結,不可回針,(褶子左右分開燙平)褶子小,褶份少時,往上倒角燙平,車完褶,下擺→斜針縫處理好,即可車布邊。
2.底襟之處理:
折0.7cm~1cm車0.8cm
3.大襟的處理:
(1)上牽條(1cm寬)
(2)裁剪貼邊
4.後身之縮燙與上牽條
5.前身之縮燙與上牽條
6.開叉之處墊叉布
7.合肩線.車縫(領口之處再回針約4~5cm,避免剪領口後分家)
8.裁剪袖口貼邊
9.做領子
10.開領口(用皮尺立起來量,比實際的領圍少3~4cm,因包括縫份)
11.上領子(回針縫固定,必須將領襯藏住,但不縫到表布)
12.接合脇邊(車縫)
13.畫盤扣位置及釘暗扣記號,底襟暗扣下墊力布,縫領勾
14.上拉鍊(齒入0.1cm)用星點回針縫固定
15.縫暗扣,領上0.8cm先縫領鉤,領角縫暗扣
16.下襬與脇邊開叉,固定下襬使用斜針或藏針縫,脇邊:千鳥縫
17.開叉止點,拉鍊止點以上固定防裂開
18.整燙,大公告成啦~~~恭喜恭喜!!!
http://www.hercity.com/enews/news/200711/0001_1314222040.html
這是關於一些盤扣以及旗袍的樣式,你可以參考
http://www.hercity.com/enews/news/200705/0006_1213311517.html
同上,也是樣式參考
http://www.kurhn.cn/bbs/read.php?tid=65
這里是製作的基本流程圖,希望有幫助
B. 常見的旗袍有哪些領式
要說旗袍的特點,除了修身的款式之外,大概就是類型多樣,但是又復古氣息濃重的領口和衣襟了。旗袍的衣襟款式多樣,在衣襟上的一些差別,也會讓整件旗袍看上去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注重領口的細節,往往都是體現出用心的做工,在細節上的打磨,才是真正的具有匠人精神。一件衣服,不單單是整體的造型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在細節上也需要有打動人心的地方。
一般的旗袍款式是立領圓襟,這樣的款式非常經典,而且也十分的百搭,不管是什麼臉型,立領圓襟的旗袍穿上去總是有種和諧感。但是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旗袍也不單單局限於傳統的衣襟款式,出現了諸如琵琶襟、方襟等衣襟款式。
而合理的衣領衣襟的款式也能夠讓衣服和人體貼合的更加完美,既可以體現穿衣人的優點,展現美,同時也能夠展現出衣服的一種魅力。
旗袍的衣領大致分為三種:高領、低領、無領。再細分下去的款式有:傳統中式立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 、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不同領型適合不同造型的旗袍。而按照衣領的長短、顏色、包邊、刺綉,盤扣等細節來劃分的話,又會有更多款形的旗袍領。
旗袍的衣領不同,給人的印象和感覺也有有所不同。就拿常見的一些領口和衣襟的組合來說。
圓襟的旗袍,顯得線條流暢,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衣襟的款式。中高低的領口,加上襟扣,含蓄但是又不失魅力,是很多女性都會選擇的一種款式,在旗袍製作中也是最常見的一個款式。
C. 旗袍的製作過程
旗袍製作過程簡介
一.裁剪紙型(紙型必須核對正確:肩、邊、下襬是否等長、等寬)
1.剪下前片獨襟(獨襟前中心留1cm縫份)
2.前片底襟疊份(剪下後之襟留6~7cm縫份)
二.裁剪表布(先疊出布寬,找出布紋之方向,與花紋之中心主體,用熨斗燙出中心線)
1.裁剪後片:
(將後片紙型放在布尾,領口部分及右手邊是剩布)
(縫份留法:
D. 傳統旗袍的領是什麼樣的
最傳統的旗袍領是,滴水領,斜襟領。這是古時傳統的,現代的有前面透胸的,也有小鳳仙領,還有圓領,改良過的旗袍領子分好多種。
E. 旗袍領型都有哪幾種樣式你喜歡穿旗袍嗎
「旗袍」是專指民國出現的旗袍,還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內,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樣式一樣在學術界頗有爭議。旗袍的領子多種多樣,可以滿足不同場合、不同年齡、不同臉型的人的需求。
方領的形狀中規中矩、方方正正,領角的包邊又方中帶圓,十分精緻。這種領型,給人端莊大氣的感覺。
F. 旗袍怎麼畫請附圖。
先勾出輪廓,再添加花紋,描清楚每條線用橡皮擦乾凈後再上色
1.服裝效果圖的內容和表達方式
服裝效果圖一般採用寫實的方法准確表現人體著裝效果。一般採用8頭身的體形比例,以取得優美的形態感。設計的新意要點要在圖中進行強調以吸引人的注目,細節部分要仔細刻畫。服裝效果圖的模特採用的姿態以最利於體現設計構思和穿著效果的角度和動態為標准。要注意掌握好人體的重心,維持整體平衡。服裝效果圖可用水粉、水彩、素描等多種繪畫方式加以表達,要善於靈活利用不同畫種、不同繪畫工具的特殊表現力,表現變化多樣、質感豐富的服裝面料和服飾效果。服裝效果圖整體上要求人物造型輪廓清晰、動態優美、用筆簡煉、色彩明朗、繪畫技巧嫻熟流暢,能充分體現設計意圖,給人以藝術的感染力。
2.平面結構圖
一幅完美的時裝畫除了給人以美的享受外,最終還是要通過裁剪、縫製成成衣。服裝畫的特殊性在於表達款式造型設計的同時,要明確提示整體及各個關鍵部位結構線、裝飾線裁剪與工藝製作要點。平面結構圖即畫出服裝的平面形態,包括具體的各部位詳細比例,服裝內結構設計或特別的裝飾,一些服飾品的設計也可通過平面圖加以刻畫。平面結構圖應准確工整,各部位比例形態要符合服裝的尺寸規格,一般以單色線勾勒,線條流暢整潔,以利於服裝結構的表達。平面圖還應包括服裝所選面料。
3.文字說明
在服裝效果圖和平面結構圖完成後還應附上必要的文字說明,例如設計意圖、主題、工藝製作要點、面輔料及配件的選用要求以及裝飾方面的具體問題等,要使文字與圖畫相結合,全面而准確地表達出設計構思的效果。
G. 改良旗袍前領堂叉怎麼畫
怎麼換了這個的話,你需要換一個旗袍,然後的話再發一個插口。
H. 旗袍領型都有哪幾種樣式分別適合怎樣的人穿
隨著時代和審美的變遷,很多東西慢慢被遺忘,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然而被人們認可和喜愛的經典最明顯的是漢服和旗袍,其中旗袍是經典中的經典。旗袍以其動人、高貴、典雅、知性、端莊的特點保留了最美的經典,可以說是東方女性最美的衣服。雖然很多人喜歡旗袍,甚至看到很多人穿旗袍,但可能很多細節都沒有很好的理解。旗袍更能體現東方女性的獨特魅力。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旗袍領型的重要細節。
五、翻領
指翻出底領的領形。一般衣服都有翻領,適合青少年穿。
六、奉賢領
這是一款與眾不同的小翻領,打破了立領的單調,立體感強,增強了頭部的明暗感和層次感。同時也很好的襯託了臉型,穿起來端莊大方又不失風情。
七、元寶項圈
這種領子是旗袍中最常用的。它的優點是角度合適。高領可以很好的修飾臉型,輕松打造瓜子臉又不失瓜子臉。而且,包容性很強。當你穿上它時,你可以昂起頭,表現出驕傲、端莊和自我推進的態度旗袍領子有很多種,根據自己的線條適合自己。自然可以畫出最美的線條,展現東方女性獨特的美。
I. 旗袍簡筆畫
放心畫就〇了。嗯ヽ(○^㉨^)ノ♪
J. 旗袍怎麼畫簡筆畫最漂亮的畫法最大
旗袍的畫簡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