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千官鎮中心小學校服

千官鎮中心小學校服

發布時間:2022-06-23 06:09:52

⑴ 為什麼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學生還必須要穿校服

為什麼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學生還必須要穿校服?

中小學生必須穿校服,似乎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對此提出異議者少之又少。人們在提到這個問題時,討論的不是該穿不該穿,而是穿什麼樣的好。 看來,中小學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論,沒有討論的必要了。依我看,這個問題遠遠沒有討論清楚。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勢,就要僵化,對不合理的東西,也不會產生懷疑,更不可能去試圖改變它。「從來如此就是對的」,這是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里就曾大聲疾呼:「從來如此,便對嗎?」這句話在現在還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的笑話,看看我們某些同志的思維定勢有多麼嚴重,思想已經僵化到了何種程度。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某國總統夫人到校參觀,本來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學生換上自己整潔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體統?學校規定一律穿校服迎賓。但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猛長的時期,平時活動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麼辦?學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學,統統藏到樓頂上外賓看不到的地方。剩下的同學,校服勉強看得過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後面。女兒當時還很小,回家講述這些情況時,笑彎了腰。一個孩子尚且看出這樣做是非常可笑的,為什麼學校的領導、老師就覺得很正常呢?如果不穿校服去迎賓,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擔心,這樣僵化的頭腦,怎麼教育出賦有活力的學生?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認為,學生穿了校服,有助於養成集體主義精神,增加對學校的熱愛和凝聚力。這種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滿每天穿校服而背後罵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換,整天臟兮兮地進出學校者有之;畢業後,立刻將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每天穿校服的規定是極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哪裡談得上什麼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有人說,是因為校服的質量、式樣不好,學生才不愛穿。我說有這個因素,但在目前無法解決。可以請人設計更好的式樣,使用更好的面料,但價格會上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負擔,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條件好的地方,學生除運動服外,還有一套式樣比較好一點的「正裝」,比如男孩為西服,女孩為套裙,或者是類似海軍服一類的制服。但穿這樣的衣服需要配套,領花、領帶、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則不倫不類,不如不穿。而且這樣的服裝,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周要換洗一次吧?再說,上體育課怎麼辦?不換成運動服、運動鞋,恐怕不成。大部分學校恐怕還沒有供學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沒有更衣室。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闊到像京劇《鳳還巢》里朱千歲「脫了路衣換壽衣,脫了壽衣換便服,再脫了便服換路衣」的地步。既然來回換裝有諸多不便,所以現在學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運動服,有正裝的也把正裝束之高閣,成了半年閑,一年閑,甚至幾年閑,造成極大的浪費。「講究」完全成了「將就」,我不知道這種「講究」還有什麼意義。有的學校稍微寬松一點,平時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周一升旗的時候穿,據說是為了表示對國旗的尊敬。全校學生穿著運動服向國旗敬禮,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嗎?更何況中間夾雜著為數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舊的…….我感受不出一點庄嚴肅穆的氣氛,這種場面,用「滑稽可笑」來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還有個十分動聽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學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如果艱苦樸素的作風能通過穿式樣相同的衣服毫不費力的培養起來,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這只是教師們的一廂情願。可以用來攀比的東西太多了,豈止是衣服!運動鞋、自行車、電子產品、家長的地位、金錢、汽車、洋房、別墅、甚至眼鏡、書包、各種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樣的衣服就能解決攀比的問題嗎?作為學校、教師不去研究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去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糾正學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卻想以這種簡單的、令人反感的做法,來替代艱苦細致的教育過程,是很可悲的。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能起到讓教師「眼不見,心不煩」的作用,絲毫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學校一邊打著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旗號,一邊卻在心安理得地吃著承包製作校服的廠家的回扣。學校幹部因為吃這種回扣而落馬,絕不是個別現象。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措施,倒成了幹部教師腐化墮落的溫床,真是咄咄怪事。隨著反腐倡廉的不斷深入,這種現象現在是少多了,但有哪個學校敢拍著胸脯說,從給學生定製校服那天起,就從來沒得過廠家的好處?不管這些「好處」是個人貪了,還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們敢說從沒拿過嗎?

⑵ 嘉定哪有買校服的

嘉定買校服的地方現在搬到了勝竹路1399號就是在遠東學校以前一點點

⑶ 升入初中的感想,400字左右

升入初中的感想

關於初中校園,我的憧憬,大多是小說中的那般美好:又寬又長的塑膠跑道,跑道兩旁種著柳樹,一群身著精緻校服的學長學姐們從高大的教學樓內進進出出。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塑膠跑道給了我一種「破洞牛仔褲」的感覺;跑道兩旁也沒有柳樹,校服也並不精緻。而且,教學樓內的氣氛真的很壓抑。給人一種快窒息的感覺。

在快要窒息的教學樓內,老師給我們念了比氣氛更壓抑的校規。這讓我意識到,我是一名初中生了。小學再也不會為我遮風擋雨,那間我們拼了命想要逃開的教室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關於初中,其實我是後知後覺的,可能是因為爸媽對我的要求始終如一,自我依舊我行我素。但是,第一天軍訓午休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不是那張熟悉的面孔了,而是一張陌生的臉。

關於同學,我依舊還是停留在我原本的記憶中,只是突然發現,我所有的喜怒哀樂在這個班級里不會有人察覺到的。

走近初中,可能現在我們對初中的所有不屑和嫌棄,三年之後會變成珍惜和留戀。三年之後,我們會像幾個月前一樣拍下屬於這幾年的畢業照。

⑷ 東莞哪個高中是紫色校服

16中、13中、1中都有紫色校服。
校服(拼音:xiàofú)是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小學學生普遍穿著。
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統一的著裝。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校徽,也直接影響到學校形象。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夠展現學生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一面,也是學生青春時代的專屬標志。
起源發展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使富裕的學生不會去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對於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里出現都有積極意義。校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家長對服裝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著許多的主要缺點,比如不利於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校服的質量不佳,容易掉色發霉,尺寸並不適合所有人,不方便補訂等等。
自從辛亥革命以來,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承載著我們每個人少年時代幾乎全部的歡笑和淚水,在我們記憶里熠熠生輝。
從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現
辛亥革命雖然沒能把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成功解救出來,卻大開大闔地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舊時代衣著制約。新文化運動的春潮更是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顯出空前的天真、輕松和愉悅。
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園內得寵
三十年代出現的旗袍款校服,逐漸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為流行的十年
四十年代:延續了三十年代的服裝風格
五十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國之初,全國人民自動穿起藍色、灰色的幹部服、列寧裝、棉大衣。長衫馬褂至此基本退出歷史舞台。58年以前,風氣還是比較寬松的,大學女生還會穿著彩色呢子大衣,楊沫的《青春之歌》講的就是這段時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舊軍裝:接二連三的「運動」抹煞了錦綉河山的絢麗色彩,稍微鮮艷、新穎的衣服都受到了壓制,看看這時期的學生吧,草綠色的舊軍裝就是他們最主要的色彩。(但這可不算校服,這段時期「校服」這個詞從我們國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現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服飾終於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在80年代後期,「校服」這個字眼,也逐漸重回我們的視線。一開始比較散亂,校服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個學校一個樣,沒什麼統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
二十一世紀:制服式校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籠統的運動校服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及家長們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韓版,制服式的校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制服能一定程度上傳播社會禮儀文化,培養孩子的社會規范性。美觀、舒適、安全是制服的主要表徵,制服設計中加入一定的時尚元素,既不失制服的規范,又能凸顯孩子的青春活力,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學校為單位或者是在一定區域內學生統一穿著學生裝已實行了近二十年。
201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裝學院成立全國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開展學生裝(校服)相關標准研製工作,中心正在著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中小學生人體尺寸資料庫,在大量採集中小學生人體尺寸的基礎上,分析歸納體型特徵,錄入到體型資料庫。二是研究運動中的中小學生的體態、體表、尺寸變化特徵,建立服裝的放鬆量,進而建立服裝號型標准,這個標准需要保證標准號型的人體覆蓋率。三是開展服裝工效學方面的研究,特別是研究運動過程中,中小學生的生理變化特徵、溫濕度的變化特徵,這樣可以結合面料的特性,比如排汗好、透氣好的面料,以保證服裝的舒適性;再比如某些部位,運動時,變化尺寸大的,就需要彈性更好的面料。如此,設計出來的服裝既能夠合身,又舒適,更重要的是服裝對人體能起到保護作用。
國家標准
2015年6月30日,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國家標准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此為中國首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棉纖維含量標稱值不低於35%、甲醛和PH值達到紡織品B類要求、衣領處不允許縫制任何標簽提升舒適度的細節要求。

⑸ 把中小學的校服改成漢服等民族服裝,傳承文化和禮儀是否值得提倡

選自一段對漢服的描寫,漢服是中國作為衣冠上國、華服之美、禮儀之邦這些華詞的來源之處!

然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中國的衣食住行都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任何一個朝代的更迭變化都具有與時俱進的完善,雖然時隔千年,但這些先人用勤勞智慧創造的優秀文化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也有少數家長認可專家的意見:穿漢服確實可以提升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意識,只要家長多下一些功夫,也是可以開展起來。校服簡約寬大,一年四季都極為通用,質量好、又耐臟,你覺得漢服可以替代校服嗎?

⑹ 初中生開學報完名是直接留在學校,等晚上再回家嗎

不是,是直接住校然後隔天就開始正式上課了,不過這要看你是不是在校住校生,不是住校生的可以在報道完領完書籍後返回家的,然後上課早到就可以了。

初中開學報道流程:
第一步查看分班、報到 :到樓大廳查看分班情況,找到自己所在班的班主任,辦理報到事宜。(見班牌)  
第二步到班主任處報到:到所在班主任處填寫相關表冊,將戶口簿復印件、接種證原件、600元代管費(按實結算)、精準扶貧戶資料,交班主任代為管理。
第三步辦理校牌照相,量制校服尺寸  
第四步辦理住校生入住手續:住校生在為公樓底樓財會室交住校費,住宿費950元/年,床上用品170元/兩套.憑收據到寢室找鋪位,男生寢室在邃科樓附二樓,女生寢室在慎思樓四樓,備齊生活必需品,整理好內務。 
第五步辦理飯卡:到食堂交費辦理,其中有30元押金,根據自己的需求充值並妥善保管。
佩戴規則
1、校牌一律佩戴在左胸前,要佩戴在穿在最外面的衣服上,不可以系掛在衣服的鏈條上、腰帶上、皮帶上、衣領上、帽兜的繩上等。
2、校牌上必須要有本人照片,不可以擅自在照片上亂塗亂畫,不可以貼其他人的照片和自己拍來的「大頭貼」 ,而且校牌上規定需要填寫的內容必須齊全。
3、除了上體育課需身體活動或其它教學活動、晚上就寢、洗澡等生活需要 外,在校期間必須佩戴好校牌,不可以藏在口袋裡。
4、進校門時,應佩戴好校牌方允許進入學校。

⑺ 日記300字十篇

今天,媽媽去加班,我做完作業沒什麼可干,見家裡的地板很臟,就拿起笤帚掃起了地。

我先從陽台上掃起,從里到外,仔仔細細地把每一個角落都掃得乾乾凈凈。掃完地看時間還早,就趁著高興找來拖把准備拖地。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拖把放入水中泡一會兒,洗凈,使勁擰干,就認認真真地拖了起來。

媽媽回到家,看到我的勞動成果,特別高興,說:「以後你每做一件家務事,媽媽就給你一塊錢,給你買學慣用品。」

我特別高興,心想:通過自己的勞動得來的工資一定很特別,因為它們是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有一種特別的意義。

現在,我的錢包里已經攢下了2元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我卻倍加珍惜,因為,那是我的第一份勞動收入。

============================

上午放學時,班主任金老師對我們說:「為了美化我們的縣城,今天下午出去勞動,一點半之前同學們要到校,去人民路擦路上的欄桿。記著,要戴著紅領巾,穿上校服,拿著抹布。」

下午一點剛出頭,有的同學就來到學校。剛到一點半,同學們就排好隊,個個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們排成一條二三十米的長龍,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到人民路口。老師指揮我們站好,叫每人擦10個欄桿段。還沒等老師說完,分好位置的同學就先動起手來。認真的小明還端來一盆水,拿抹布蘸上水,一點一點地擦起落滿灰的欄桿,連不容易看到的接頭處也擦得一塵不染。調皮的小強累得滿頭大汗,他用發黑的手隨手抹了一把汗,頓時變成了大花臉,同學們都笑得前俯後仰。這時,我們的班長鼓勵我們說:「同學們,咱們比賽一下,看誰能把欄桿擦得能照出人影來!」同學們聽了,都暗暗比賽起來。

我擦了一會兒,覺得胳膊直發酸,但看到別的同學還在熱火朝天的干著,心想:比起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這點困難算什麼!何況沒有一個同學說苦道累。接著,我又像其他同學那樣,認真地擦了起來。沒多久,就把10個段的欄桿擦得又光又亮,簡直能照出人影來。雖然我們很累,但心裡都十分高興,因為我們以一人臟換來了萬人凈,我們為美化自己的家園貢獻了一份力量!

===========================

我是個愛勞動的小姑娘,媽媽說:我從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擦桌子了。

記得一個星期天,媽媽早早起床在家打掃衛生。由於天氣炎熱,媽媽想趕快打掃完趁早晨涼快出去買菜。我在睡意朦朧中聽到聲響,想幫助媽媽解決打掃衛生這一大問題,便自告奮勇地說:「媽媽,你去買菜吧,我來幫你收拾!」說完,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洗完臉,紮好頭,然後拿起掃把開始掃起來。

地板不一會就掃干凈了,但我發現我的書桌上很亂,書、本子,橡皮等散落一桌子,我先把書放到書櫃里,然後將橡皮、尺子放到鉛筆盒裡,整理好了桌子。接著,我又拿了一塊抹布,接了半盆水,開始擦地。我擦遍了每個角落,很快地板被我擦得乾乾凈凈,光潔如新。環視房間四周,發現我的床還沒收拾呢,於是我疊好被,放好枕頭,擺好了小兔子……。

七點到了,媽媽拎著許多菜到了家,望著滿頭大汗的我,媽媽甜甜地笑了,對我說:「我的女兒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

過春節了,這期間可是得到零花錢的「旺季」,親朋好友會送紅包給我們,使小腰包又鼓起來。但是,我們通過勞動獲取零花錢不是更有意義嗎?既學會了幫父母做家務,又獲得了零花錢。難道不是兩全其美嗎?

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爸爸媽媽滿口答應。於是,我們定了一張表格,貼在牆上:洗一個碗0.3元,洗一件衣服1.2元(外套2.00元),擦一扇窗3.00元,掃一次地0.2元,拖一次地0.5元……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刻積極起來。

每天清晨,我就起來掃地,每天中午、晚上,我就一馬當先,爭先恐後地洗碗,每兩個星期我就擦一次窗戶……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我統統包了。剛開始,我總要把洗潔精粘在碗里,但我不灰心,繼續堅持,熟能生巧,我終於成功了!每次洗衣服,泡沫總會濺在臉上,洗外套就更費勁了,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擦一扇窗,累得我腰酸腿疼,大汗淋漓。兩只也烏黑,像「煤炭」似的。可望著一塵不染的地面,不沾油汁的碗筷,乾乾凈凈的衣服,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窗戶,我會心地笑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苦,何來甜!

行動起來吧!伸出雙手,用勞動來獲取甜蜜,難道不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

「叮鈴鈴,叮鈴鈴」,第二節課的鈴聲一響,我們全班同學就站到操場中央,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因為今天有一項特殊的任務交給我們——去馬路上擦護欄。

來到英雄中路,武老師給我們分配了任務後,打上水,我們就開始了勞動。

都怪平時不幫家長幹活,在這兒給同學們笑話了半天,我心裡很不服氣,下定決心要和他們比個高低。我笨手笨腳地把洗衣粉倒入臉盆,把抹布泡濕、洗凈、擰干,便開始擦了。

剛開始擦的時候總是擦不幹凈,而且還遇到了一個麻煩:用濕布子擦,欄桿上就有了較多的洗衣粉,用干布子擦,又發揮不了洗衣粉的作用。干著干著,我摸索出一個好辦法:先用濕布子過一遍,然後再用干布子擦一遍,合二為一,效率大大提高,擦出來又干凈,速度又快。

我越擦越起勁,但就在這時候,過來幾個人,從護欄上爬了過去,氣得我鼻子直冒煙兒。這些人既不遵守交通規則,又不尊重別人的勞動,真不害羞!沒辦法,只好又重擦一遍。

這次義務勞動,給了我們一次鍛煉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雖然回到家時已經筋疲力盡了,但心裡卻美得像開了一朵鮮花兒。

===========================

我很愛勞動,我經常在家洗碗、洗盤子、掃地、擦桌子、擦地、洗襪子。

有一次,姥姥洗衣洗得太累,姥姥還要擦地,我連忙說:「姥姥,我幫您擦地吧。」姥姥想了想就同意了。我高興地把抹布投凈,就開始擦地。不一會我的手和腳都又酸又軟了,還累得滿頭大汗。姥姥心疼地說:「乖孩子,看把你累的,不用你擦了,我來擦,你去歇一會吧。」我說:「不用您擦了,您也很累,還是我擦吧。」姥姥的臉樂開了花,皺紋都不見了。她撫摸著我的頭高興地說:「你真是我愛勞動的好外孫。」等我擦完了地,姥姥從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棍獎勵給我吃。

我一邊吃冰棍,一邊想:「愛勞動真好,下次我還要這樣做。」

============================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我們在小隊長的帶領下,來到了湘溪公園。遠遠望去,湘溪公園真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可是,走近一看,你就會覺得有點美中不足了。在綠油油的草坪上、高大茂密的樹木底下,都「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垃圾,顯得「五彩斑斕」,有牛奶瓶、糖紙……這一切與美麗的景觀是多麼不協調啊!我們大家商量了一下,准備實施撿垃圾計劃。

「猶豫什麼,干吧!」小隊長一聲令下,我們紛紛拿出自己准備好的塑料袋,你撿這里,我撿那裡,各自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突然,一位「不速之客」映入我的眼簾,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快餐盒,它旁邊還「躺」著一雙一次性筷子。我靈機一動,可以拿筷子當工具嘛!有的水果皮已「癱瘓」在地,用筷子夾起來就可以放在垃圾袋裡;一些隱蔽的角落裡也有垃圾,我們不得不撥開雜草去撿那些「沉睡」著的垃圾。不一會兒,垃圾就全「跑」進了我們自備的垃圾袋裡,一個個垃圾袋變得鼓鼓的。

抬頭望望天空,我覺得天空特別的藍。這時,灰喜鵲從我們頭上飛過,似乎也在分享我們的喜悅……

網路專家組為您解答,按一下手機右上角的採納或者電腦上的好評哦!謝謝!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5Xzj0p1AAhWdVG1IGUpSTg

提取碼:eh32

⑻ 為什麼在「貴族學校」中,女生校服可以是裙子,而普通學校則是褲子

一說到校服這個話題,想必很多人都有話說,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學生時代學校所發的校服實在槽點太多了,寬松肥大不說並且從來都沒有在夏季的時候發放過女生喜歡穿的裙子,但也有很多同學發現貴族學校他們的校服款式就比普通學校的款式好看很多,並且女生所發放的都是好看小裙子。

另外咱們的公辦學校所重視的都是教育以及課業方面,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大家只需要做到的就是努力學習,有一個好成績,提高自己的升學率。而貴族學校裡面的學生則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想上一所貴族學校一年的學費是不菲的,父母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將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去,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各方面發展要求都是有的。所以學校也會比較重視孩子的言行舉止以及氣質方面的培養。

⑼ 穿校服的利與弊 議論文

寫作思路:可以說一說穿校服的好處,然後再談一談穿校服的弊端,穿校服的好處和弊端完全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產生的,中心要明確等等。

正文:

穿校服的好處一大堆,每天選擇穿什麼其實也是一種壓力,穿校服就避免了這種壓力,同時也節省了選擇的時間。校服一般比較便宜,這無形中為父母節省了一筆錢。

穿校服有利於管理紀律。避免攀比服飾,可以把孩子的精力集中在功課上。穿校服可以減少追趕潮流與名牌的壓力。增強對於學校的自豪感,有利於團結。外來的入侵者很容易被認出來。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可能是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校服倡導者。他表示,穿校服會讓學校更加有序,更加有紀律。也會讓年輕人學會通過內在判斷一個人而不是外在,所以我們應該要求穿校服。

穿校服也被認為有一些弊端,校服有損於孩子的個性。孩子不喜歡,校服款式不好甚至可以導致入學率下滑。學生們總能找到表達自己的方式,切斷校服這一表達方式,可能會導致他們選擇其他方式,比如紋身和穿孔。

學校應該是一個多樣性、不統一的地方。校服會對自我形象產生不利影響。有的校服可能比廉價品牌和清倉物品更昂貴,而且可能是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減少孩子在學校或幼兒園的舒適程度。

⑽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校服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校服,款式是假卡帕,深藍色褲子,白色上衣。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是一所本科層次的民辦高等學校。學院創建於1988年,前身是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2004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截至2017年1月,學院設有15個院系,開辦4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截至2019年2月,學院佔地面積600多畝,設有東、西兩個校區,建築面積28萬多平方米;設有基層院系14個,48個本科專業;有專兼職教師670餘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1500餘人。

與千官鎮中心小學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睡衣批發 瀏覽:903
手臂太粗穿襯衫抬不起來 瀏覽:223
女式開衫薄外套搭配圖 瀏覽:442
旗袍裙短款改良 瀏覽:215
傑克瓊斯正品襯衫介紹 瀏覽:942
淘寶童裝均碼是多大 瀏覽:618
橘黃皮衣和什麼顏色最配 瀏覽:216
哥倫比亞襯衫多少錢 瀏覽:269
中老年男裝2018年冬季原創設計 瀏覽:669
2021年讀色女裝品牌怎麼樣 瀏覽:81
鄧倫大大穿女裝 瀏覽:225
韓城女裝批發市場 瀏覽:750
怎麼可以買到合適腰圍的褲子 瀏覽:816
所有的裙子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1
復古裙子怎麼寫文案 瀏覽:994
lee裙子圖片 瀏覽:635
什麼樣的裙子漂亮 瀏覽:663
國慶節童裝宣傳語 瀏覽:241
蘇州哪裡有改羊衫的 瀏覽:207
奏苒和程雋中的馬甲什麼意思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