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何解
這句話的意思:二十年來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認識,從低到高的升遷,榮耀的像石榴花盛開時一般火紅。
出自:[清]曹雪芹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
原文: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官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白話翻譯:
元春在宮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對人世間的榮辱甘苦有了新的認識。從女史到鳳藻宮尚書,直至賢德貴妃,榮耀一時,像石榴花盛開時一般火紅。
三個妹妹迎春、探春、惜春都比不上元春的榮華富貴,在虎年和兔年相交之時,就要離開這一切回到應去的地方了(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開始)。
判詞主要寫了元春的宮苑生活。元春的命運悲劇和心理情感含有宮怨文化因子。她的宮怨悲劇,主要體現在「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骨肉分離,終無意趣」。72回鳳姐的夢隱喻元春捲入宮斗。
(1)中國夢妹校服照擴展閱讀:
《紅樓夢》的思想內涵:
作者將賈寶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觀園這個既是詩化的、又是真實的小說世界裡,來展示她們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毀滅的悲劇。
作品極為深刻之處在於,並沒有把這個悲劇完全歸於惡人的殘暴,其中一部分悲劇是封建勢力的直接摧殘,如鴛鴦、晴雯、司棋這些人物的悲慘下場,但是更多的悲劇是封建倫理關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
小說描繪了上至皇宮、下及鄉村的廣闊歷史畫面,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復雜深刻的矛盾沖突,顯示了封建貴族的本質特徵和必然衰敗的歷史命運。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說展示的賈府的生活圖畫里,顯示出維持著這個貴族之家的等級、名分、長幼、男女等關系的禮法習俗的荒謬,揭開了封建家族「溫情脈脈面紗」內里的種種激烈的矛盾和斗爭。
❷ 校服妹妹叫什麼
你是說中國夢想秀那校服妹妹嗎?(麥靜妍,塗麗萍)
❸ 關於畢業照的詩句
1. 捉供描述畢業照(初中)畢業照的詩句
1. 花開時節不再來,但願重逢花開處。
2. 許多年以後,關於這個夏天的記憶都將成為生命中閃亮的碎片,念念不忘。
3. 畢業是一個終點,也是一個起點,我更願意把這曲終人散的終點當作希望的起點。
4. 明知道總有一日,所有的悲歡都將離我而去,我仍然竭力地搜索,搜集那些美麗的、糾纏的、值得為你活過一次的記憶。
5. 但願相憶莫相忘,幽懷幾許終難忘。
6. 青春的夢幻,在沒有盡頭的遠方,有一個微笑的答案。
7. 曲終的時刻沒有淚水,只祈願有朝一日當我們重新聚首校園時,將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吻遍。
8. 親愛的姐妹們,我只當你們是離開寢室出去了,只是再也不會回來,我也要離開了 面對蒼白的離別,我們都有些來不及快樂的感覺,聽起來有點悲涼吧。
10. 真正的對白淹沒於哽咽的笑聲中,傷感看來很短暫,其實很漫長。
2. 有哪些形容畢業照的句子
1、四秒拍了張畢業照,卻記錄了四年的點滴時光。
2、拍畢業照三秒的時間,卻定格了三年的時光。
3、校服是我和她穿過唯一的情侶裝,畢業照是我和她唯一的合影。
4、畢業照上的人在一起六年,而拍一個畢業照,只需要六秒。
5、拍了畢業照以後,是否真的意味著畢業了。
6、畢業了,但是一起拍畢業照的人卻不同了,時光心境也不同了。
7、畢業了,除了有一張張笑臉的畢業照。我們一無所有。
8、我能否以畢業照為借口,與你合一張影。
9、難道僅僅用一張畢業照就告別初中三年的生活嗎?
10、我得到你的第一張照片,是畢業照。
11、畢業照是我們唯一照過很醜卻沒有扔掉的照片。
12、我們緊緊相依,離別在滿臉假笑的畢業照里。
13、畢業照上的你笑得很甜,溫暖了整片藍天。
14、我們的畢業照,回憶有留白,感情不空白。
15、相框里,什麼照片都有,最熟悉的,還是那年照下來的畢業照。
3. 有沒有一些好的關於畢業季的詩
畢業季
又要到了六月
那個畢業季
當幾年的學習生涯
在此完美落幕
又要離開學校
開始一段新的旅行
下一站是那裡
無人知曉
當走出校園時
猛然一回頭
時間過的好快
沒想到在此時
我已經畢業了
當來年時
這里還是那麼陌生
在這里的生活
還是一個未知
一切都是新的
今天我畢業了
又要去找明天了
明天會是什麼樣
朋友又要分開了
我們開始了
新的生活
當陽光灑滿大地
我們聚在一起
去照那張畢業照
此時拿出照片
去看那一張張
曾經熟悉的臉
拿出留言本
看著他們寫的
未來和希望
或許是更多的
還是那懷念的歲月
畢業季到了
分離之時到了
時光無法倒流
相處的日子依舊難忘
可是要說再見
卻又不知道讓我怎麼說
不過要記得
那曾經的諾言
未來的天空
由我們的色彩去主宰
在畢業之時
我們依舊燦爛
《寄語青春》
這如畫的季節充滿了記憶
你我對知識的渴求
相知在這如夢的花季
同窗甘苦的風雨
這是我們的畢業季!
踏進這神聖的殿堂
我們的理想有了翅膀
在知識的海洋自由翱翔
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成長
知識讓我們心中打開一扇窗
為了心中的夢
我們的路堅實到底
這一切將會成為記憶
永遠的埋在心底
哪怕天各一方漂海過洋
這如歌的青春季!
這如畫的季節充滿了回憶
你我對知識的渴求
相知在這如夢的花季
同窗相識的風雨
這是我們的畢業季!
用知識豐富自己
用努力實現心志
用行動為心中的夢加倍努力,
有你有我
經歷風雨坎坷不棄
經歷彩虹志向不移
我們將振翅翱翔
實現各自的理想
展示青春自我和知識的力量
這一切將成為回憶
這無悔的青春季!
畢業季
這個對誰來說都很傷感的季節
6月是溫暖的
分離是傷感的
大一是懵懂的時代
我們彼此望著這陌生的學校
懷念帶給我們童真的母校
當我踏入大學的校門時
媽媽和我說
該長大了
大二是青春的時代
我們穿著白襯衫打籃球
我們流著一身汗
身上散發著汗味
但那是清純的
是的
是友誼
那時候你們告訴我
該長大了
大三是傷感的時代
有人說大三的小孩都太多愁善感
那是時光給我們留下的疤痕
這傷痛太深太深
大四是留念的時代
我們一起回顧四年
但現實也在要求我們努力
攜手走過的四年時光
似乎比其他的情感還要深刻
站在校門前
我告訴自己
該長大了
該奮鬥了
畢業雖是分離
但我願我們的友誼長久
希望多年後的相見
能聽見你說
嘿,我想死你了
畢業季
人生夢
曾經相逢
未來誰與共
青春歌
時光如梭
四年瞬間過
憶往昔
無限思量
似短實又長
難回望
輕了行囊
模糊了眼眶
再聚首
別來無恙
與誰話家常
4. 懷念初中時的畢業照的句子
早上醒來,我還沉浸在夢中,一直覺得自己書沒讀夠,想像著如果可能讓我再去讀書,我願意嗎?讓我們一起來懷念一下吧! 友情同窗數度,不忍分別,唯把重逢盼。
高考亦沒,各奔東西難通聯。思念依依,常凝視集體照片。
撫今思未來,感慨無限。 學生時代,是我們隱藏在我們心中最純真的部分,最溫暖的地帶。
懷念學生時代,總能給我疲憊的身心以清新的鼓勵,總能給我受傷的心靈以溫暖的撫慰,尤其是在這紛亂的時期。 學生時代,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卻以為自己水深火熱。
總覺得上學辛苦,時間安排的死死的,不自由。現在看來,不用操心剩餘時間寂寞難耐,不用因為工作時間不夠用而沒黑沒明地加班。
學生時代,不用擔心領導、同事的眼光,一心埋頭於書海,而且不用擔心自己被上司批評,為同事嫉妒。而且,我一直都覺得書本比情人和朋友都要忠誠的多,你在她身上付出的時間越多,她給予你的收獲也多,永遠如此,她永遠也不會背叛你,讓你做無用功。
我在哪裡留下了我單薄的青春。留下了我騎在單車上的歲月很多很多的人,他們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帶來可以分享的單薄的青春,帶走我無窮盡得牽掛。
很多朋友我不知他們現在漂泊到了何處,散落到了那裡真想有一種神奇哦的鳥兒,我想叫他們再看見我的那些朋友的時候,告訴他們,我很想念他們 我相信伴隨環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視野的開闊,一個人可以在生活的浪濤中能屈能伸,或在鋒芒畢露中飛舞張狂,或在默默無聲中恬靜致遠。 我是一個懷舊的人,往往會因為一些微小的事物而觸發我靈魂深處一些很敏感的東西。
正如現在,許多被歲月遺忘的枝枝葉葉開始漸漸在我的腦海重生,並一度帶我重溫昨日那些溫暖的時光。很多次,我都想伸手抓住那些成長路上一閃而逝的身影,伸開手,我抓住的只是薄涼的空氣,而時光依舊轟轟烈烈向前奔去,那些年少時的往事就這樣在成長的路上漸行漸遠,最終我們誰也沒法挽留。
我想你,我的相思就像纏樹的青藤一樣,在春日的雨露中飛長,而你,就是我心中那棵常春樹。 我想念在你的校服上簽自己的名字我想念你擦陽台時的背影我想念你們叫我雞雞我想念我們一起聽宿舍飆歌會的時光。
美好的回憶依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與同學們度過的美好時光被歲月永遠深深地刻在心上! 可能你我日後不能再見面,但你永遠是我最值得牽掛和驕傲的朋友! 我們曾經在一起欣賞過美麗的花;我們曾經在一起幻想過美麗的季節。同學啊,同學,分別後不要忘了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
我們有過如水的平靜,有過激烈的辯論,也有過無聲的競爭。我們緊靠肩頭,緊握雙手,擁有一個共同的理想,發出一個共同的心聲。
無論是得到的,還是失去的,一切都將存。 突然間很想念大學同學,大學畢業後也沒怎麼和你們聯系,你們還好嗎?很想你們啊!很高興能在雪域高原與你們共渡四年,這是一生難忘的回憶。
&nb
❹ 中國夢想秀第三季的往期回顧
第一期追夢人:涼皮哥八斤、饅頭妹妹高建瑩、西華大學啦啦操隊等
第一期13日晚,備受矚目的浙江衛視第三季《中國夢想秀》重磅首播。由周立波、朱丹和華少組成的「夢想三人組」首次合作便默契十足,三人的妙語連珠更令節目火花四濺,不少觀眾看完節目後都大呼「過癮」。而極具特點的各類圓夢者的閃亮登場,更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夢想體驗,感動與歡笑一起飛。
首期播出的《中國夢想秀》節目是周立波初次亮相,周立波的身份是有著更大權力、發揮更大作用的「圓夢大使」。節目首期共計15位圓夢人站上舞台,其中涼皮哥模仿范偉等明星很像,他有一個患自閉症的兒子,為了逗兒子開心,分散兒子注意力,他開始模仿明星逗兒子;西華拉拉隊是來自成都西華大學的一組啦啦隊,他們都是由貧困的在校大學生組成,他們的夢想就是到沒過參加啦啦隊比賽,由於路途費用問題而沒有成行。其中還有饅頭妹妹等圓夢人的精彩表現。
第二期 4月20日21點10分
追夢人:綿羊妹妹組合、「殺豬姐」穆俊霞、「閹伶歌手」劉駿峰、哈佛女孩張笑顏等
「綿羊妹妹」是兩位來自雲南少數民族的年輕女孩,來自大山深處的她們自然淳樸、天真可愛,尤其是其中的妹妹長得更是非常漂亮,以致很多見到她的人都稱她的美麗程度遠超之前很火的「度娘」和「天仙妹妹」。而且她們的才藝更是非常出彩,能歌善舞的姐妹倆最擅長的是唱少數民族原生態歌曲,除了自然氣息濃重之外,她們的歌曲還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地方,就是喜歡在歌曲中加入模仿綿羊「咩」的聲音。綿羊音模仿的如此逼真的圓夢人,周立波還是第一次見,立即用「咩」聲與姐妹倆問答,現場「笑」果十足。節目中,「綿羊妹妹」為現場觀眾帶來一首「放羊調」,展現自己在山裡牧羊的場景,精彩的演唱更是贏得了現場的熱烈掌聲,很多在現場的觀眾聽到她們原生態的演唱後,都大贊其「最正宗的綿羊音」。這一次千里迢迢來到夢想秀舞台,淳樸的綿羊妹妹並沒有想太多,她們的夢想只是想擁有一套練歌用的音響。聽到姐妹倆這樣可愛和樸素,「夢想大使」周立波更當場捐助她們6000元,幫助她們完成了第一個夢想。
第三期4月27日21點10分
追夢人:雪狼武術隊,聾啞女孩劉霜霜,肚皮舞皇後王麗娜,美少女戰士藍圖,前門兄弟等。
節目中, 美麗的聾啞女孩劉霜霜帶來極具震撼力的手語舞凄美動人,讓人不禁感動落淚。一位漂亮的肚皮舞皇後——王麗娜,別看她帶來的是活力四射的肚皮舞,卻是一位即將做媽媽的孕婦,舞「娘」這個稱號放在她的身上可以說是最貼切不過。王麗娜介紹自己在一家健身房當肚皮舞教練,現在已經懷孕7個月了。 現場一位圓夢人藍圖出現後,更是震驚全場。她以一身黃色頭發、藍色裙裝的動漫女孩形象亮相,一上場便得到熱烈掌聲。在台上,她表演了一段自創舞蹈,雖然表演本身毫無章法,但她的態度卻是十分投入,每當說出一個夢想,她都要擺出一個優美可愛的姿勢,以彰顯自己美少女的身份,引發觀眾的一片鬨笑。節目中還有一群生猛的「雪狼武術隊」帶來雙節棍絕技蒙眼碎蘋果、空中轉體踢板等高難度武術表演,驚險的武術動作更將為觀眾帶來一場極具震撼力的非凡視覺體驗。
第四期5月4日21點10分
追夢人:想愛組合,崆峒派大媽李文音,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隊,美少女戰士藍圖,前門兄弟等。
本期共有10位圓夢人在場上表演才藝圓夢。來自長春的李岩和玲玲「想愛組合」,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也真的是一對情侶,兩人為觀眾帶來了一段驚險的「肩上芭蕾」,高空托舉、下腰,高難度的動作將雜技的技巧與芭蕾舞的優雅表現結合。他們不僅配合的天衣無縫,最後更來了一個驚世長吻,情意濃濃的雙人舞蹈,令節目現場充滿溫馨感人的氣氛。另外還有一位「武功高手」現身,她是崆峒派第十一代傳人李文音,今年已經70歲了。現場,她為觀眾展示了自己拿手的崆峒派武功套路——飛龍雙扇,並介紹說這是崆峒派神拳門最好的一套武功套路。昆明職業藝術學院的學生們帶來的是民族氣息濃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煙盒舞」,巧用普通的煙盒演繹出最炫的彝族風情;本期節目還為52歲的圓夢人龍忠誠呼籲尋找了失散多年的哥哥,這也將是升級為「大型公益慈善圓夢秀」的第三季夢想秀首次發起的尋親活動。另外,節目中還有打醬油小妹等眾多個性圓夢人輪番登場。
第五期5月11日21點10分
追夢人:盲人模仿達人吳光,天才患癌作詞人唐恬,刑滿釋放人員張忠陽,街舞高手王迪,相撲男玄武等
一對偉大父母上場為不幸患上癌症的女兒圓夢,而他們的女兒唐恬,正是創作出《唱的響亮》、《如果愛下去》等歌曲的知名作詞人;而在第四期節目中以模仿名人而驚艷全場的盲人吳光,也再次返回夢想秀的舞台,並終於圓了自己一直以來和大張偉合唱的夢想;來自黑龍江的小夥子張忠陽,讓一向擅長嬉笑怒罵的周立波在觀眾面前,展現出了他少見的感性與溫柔的一面。原來張忠陽是個刑滿釋放人員,此次受一群尚在深圳監獄中服刑的獄友所託,來到夢想秀的舞台為他們圓夢。
第六期5月18日21點10分
追夢人:西華啦啦隊返場,現場表白女張丹,中英混血兒蔡優美,「豆角大媽」馬惠珍等
追夢人西華啦啦操隊重返夢想秀舞台;追夢人張丹穿著婚紗跳起《最炫民族風》,現場表白對黃曉明的愛慕;來自濟南的「豆角大媽」馬惠珍將新鮮豆角製成裙子穿上身,表演了原生態的草裙舞,她的夢想也很公益,想要推廣治好了她腰椎病的原生態豆角草裙舞;現居重慶的追夢人蔡優美是個中英混血兒,多才多藝的她會唱約德爾調、英文歌、藏歌;擅長鋼琴、架子鼓、小提琴、吉他,還會畫畫和模仿動物聲音,然而在她身上,卻有著頗為曲折的故事。
第七期5月25日21點10分
追夢人:綿羊妹妹、美少女戰士藍圖、輪滑女孩馮輝、校服妹妹、I SHOW舞團等。
本期共有10位圓夢人在場上表演才藝圓夢。來自南京的I SHOW舞團由眾多高等院校的90後學生組成,夢想和蔡依林共同演繹一部關於舞蹈的微電影,在舞台上為我們帶來了勁爆熱辣的舞蹈,掀起了現場的一輪高潮;另外舞台上還出現了兩位小清新——「校服妹妹」,是來自深圳的高二學生。她們用自己青澀而又純潔動人的歌聲演繹了一首別樣《那些年;之前的美少女戰士藍圖又回來了,這次她變身嫦娥姐姐懷抱玉兔從天而降「代表月亮來寵愛波波」來了。可嫦娥姐姐卻現場表演起了印度舞,果然是個讓人費解的人;11歲的輪滑女孩馮輝差點讓波波老師崩潰。當然這個聰明的孩子的才藝也是非常厲害的。一身帥氣的妝扮,伴隨著邁克傑克遜的歌曲,天才少女的輪滑表演震驚全場;清純的綿羊妹妹最後壓軸上場,純朴的她們只希望父母能夠到大城市來看一看。而後父母出現在節目現場,媽媽還帶來了自己花三年時候為妹妹准備的嫁衣,讓人感受到了人間最美的真情。另外節目中還有打醬油的「肥模」等眾多圓夢人登場。
第八期6月01日21點10分
追夢人:殘疾舞蹈老師廖智、弱聽者楊萍、北體「猛女班」、搞笑版容嬤嬤、地攤哥等。
本期共有十位圓夢人在夢想秀舞台上表演才藝圓夢。來自北京的趙天輝向大家展示的才藝是另類的肌肉鋼管舞,他的夢想是做一個中老年健康推廣聯盟,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來自鄭州的四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是微笑天使組合,她們的夢想是希望能幫助身患早衰症的桑家兄弟,可愛的四個小女孩善良的心靈感動著許多的人。來自四川綿竹的廖智,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倖存者,那場地震讓她失去了女兒和雙腿。她並沒有放棄,震後她在學校里做過義工、辦過一個殘疾人藝術團,自創出了一支鼓上舞蹈《鼓舞》。追夢人楊萍是個弱聽者,楊萍僅存大約為115分貝的聽力,意思是她站在一輛火車面前,火車的鳴笛聲相當於一隻蚊子在叫。但她一直努力學習唇語,現場她彈奏了一曲古箏,不遜於專業人士的精湛技藝,不僅讓觀眾贊嘆不已,更讓周立波對她學習樂器的方法產生了好奇。北體「猛女班」返場,余文樂空降現場為他們圓夢。
第九期6月08日21點10分
追夢人:任福祥、最美司機吳斌同事幫忙圓夢、高學歷支教老師,李婉茹、汶川四姐妹、劉霜霜圓夢
等。
本期共有八位圓夢人在夢想秀舞台上表演才藝圓夢 ,來自成都的孫科師徒夢想參與」印象西湖「表演;來自哈爾濱的任福祥老人,辛苦找尋徒弟40年,只為曾經那難忘的知青歲月里兩人結下的深厚感情;兩位高學歷的年輕支教老師,帶著全村人的夢想來到這個舞台,只為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自成都的弱視女孩李婉茹,不僅以一曲《在那東山頂上》打動了現場觀眾,不遜於專業人士的古箏技藝更令人折服。除此之外,在生命垂危之際英勇救下全車乘客的杭州「最美司機」吳斌的領導和同事也來到夢想秀,意欲幫他完成生前的夢想,而被他救下的部分乘客也來到節目現場,講述事故發生時驚心動魄的一幕,並表達了他們對吳斌最真摯的感謝。
第十期6月15日21點10分
追夢人:八斤、想愛組合、「閹伶歌手」劉駿峰,曾子洳、「胖子舞王」王迪、徐曼麗等。
本期節目中曾經扮演小沈陽的男孩李岩扮當眾向女友玲玲求婚,再次表演了絕美的肩上芭蕾,雙方父母也出現在夢想秀的舞台上為他們祝福;而表演中國式」機械舞「的胖子王迪在本期圓夢中依然不放棄夢想,並且在現場教四位小朋友跳舞,展現了自己專業的舞蹈功底與認證執著的老師的一面;來自九三農墾的涼皮哥八斤本次重返舞台,在夢想秀的舞台上演了一出《一周八斤秀》,現場觀眾捧腹大笑,首場大型圓夢精彩不斷。
第十一期6月22日21點10分
追夢人:哈佛女孩、菏澤地攤哥、歡樂容麽麽、吳怡錚、王帥等。
本期節目中哈佛女孩張笑顏和她的表哥李根再度返回夢想舞台,章子怡通過視頻送來祝福,承諾將在「夢想盛典」上同兩人合唱。來自山東濟南,時尚活力版會唱歌的「容嬤嬤」,這位可愛慈祥的老人家因長相與《還珠格格》中的容嬤嬤很相似,從而獲得大家的喜愛。靠手摸老師臉練習發聲的上海盲童女孩吳怡錚也再度登上圓夢舞台,她天籟的歌聲感動現場300名夢想觀察員。一直以來人氣呼聲很高的「地攤哥」裴文柱也將再次返場,現在樂隊助陣表演,讓「地攤哥」明星味十足。
❺ 大學四年,你的穿衣風格有什麼變化
大學就是一個改型的地方一點也沒錯,上了大學,接觸的圈子多了,自己的品味也上去了。特別是在穿衣風格這方面:
大一:牛仔褲+T恤牛仔褲加T恤是非常簡單的一種搭配,大一的時候我們剛來到大學,並不是特別的懂得穿衣搭配,只會穿簡單的牛仔褲加T恤。而且我們並未褪去高中的青澀,也不太能接受比較鮮艷的顏色和比較女生化的裙子之類的東西。其實大一的穿著是最為明顯的,在校園里邊一眼就能判斷出你是大一的小學妹。
大四:適合自己的簡單穿搭經過大一到大三對於穿搭研究的一點磨練,我們已經開始明白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衣服和自己身的長處和短處。在穿衣服的時候也已經懂得揚長避短。不再只追求外表,吸引別人目光的要求。而是選擇一些比較適合自己,衣服又比較簡單一點的穿搭。另外大四的時候已經開始准備考研或者實習。更需要准備一些比較中規中距,適合在正規場合時穿的衣服。簡單一點的穿搭,更能夠體現出自己內心的特點。
大一到大四其實是一個磨礪的過程,也是我們逐漸從校園走向社會的過程。無論是妝容穿搭,還是自己內心的看法,都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我們已經開始懂得如何用衣服用妝容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且從大一到大四的服裝搭配也能夠看出我們整個人嚮往的東西。以及自己渴望變成什麼樣的女性。
❻ 理科男和藝術女談戀愛是什麼的體驗
想像有這樣一所學校:沒有上課鈴下課鈴,沒有成績單排行榜,沒有班主任年級組長,沒有學生會班幹部,沒有教參沒有教案,沒有校服沒有課表,沒有主科沒有副科,沒有重點沒有非重點,沒有實驗班沒有特長生,沒有清規戒律條條框框;沒有耳提面命的老師和俯首帖耳的學生,學生們沒有整齊劃一的發型……每個決定都要你自己深思熟慮;沒有人頭前帶路,你要自己尋找未來的出路。
這是作家沙蕙一本書前言中的部分文字。 沙蕙,中學時就讀於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在這所中學擔任校長12年的王錚,前些日子剛被免職。
王錚,有媒體稱他為中國最富爭議的校長。他在中國兩大頂級名校,深圳中學和北大附中,留下的印跡,足以寫進中國教育史。
我第一次聽到王錚這個名字,緣於北京探月學院創始人王熙喬。來自四川綿陽的「95後」王熙喬,在北大附中度過高中三年。去年底,我在北京采訪王熙喬。其間,他對王錚校長的崇拜和感激,溢於言表。
采訪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熙喬說,北大附中的學生即便大學畢業之後,價值觀和人生方向,大多還是高中時打下的底子,不會隨著上了大學而輕易改變。他說,這是非常罕見的。
王熙喬,不是北京孩子。15歲之前,他都待在四川綿陽。初三時,王熙喬躲在學校廁所里玩手機。在廁所里,他聽見一個哥們說家人要把他送到國外去讀高中。於是,他想,我高中是不是也可以去別的地方?
出了廁所,他就開始以「教育創新」為關鍵詞搜索,最後找到了王錚。
2012年,通過面試以後,王熙喬來到了北大附中的國際部讀高中。
高中時,他肆意生長。
在間隔年(Gap Year),他找到校長王錚,問能不能留校當老師。後來,王熙喬成了北大附中綜合實踐處正式聘用的導師,但沒有編制。再後來,他放棄了南加州大學天體物理系的offer,一心一意創辦探月學院(關於這所學校,我曾經寫過文章《》)。
"這群人頭腦里沒有舊世界的影子,沒有羈絆,是有可能長出新世界的一群人。"一個常年給阿里等機構做組織架構培訓的人,用詩一樣的語言,描述她對王熙喬等人的印象。
「這群人」,包括王熙喬,也包括無數不走尋常路的北大附中學子。
北大附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致力於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於負責,具有思想力,領導力,創新力的傑出公民。"
能提出如此目標的學校,不同凡響。敢於提出如此目標的校長,更非凡俗。
有人說,北大附中是中國最像大學的中學。
其實,在尊重學生人格和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等方面,目之所及之處,沒有幾家中國大學有資格跟北大附中相提並論,甚至包括北大清華。
這一切,都和一個人有關,王錚。
2021年12月14日,隨著一紙通知,王錚被免去北大附中校長職務。在此之前,他已經執掌這所學校長達12年。
王錚是非典型北大理科男。 在他身上,既有理工人那種嚴謹認真,也有追求自由蔑視權貴的北大精神。
他的人生,有深深的北大烙印。1980年進入北大附中讀高中,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86年畢業後,分配至北大附中任教。任教期間,擔任班主任的1993屆高三(1)班學生,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和全國高中物理競賽決賽金牌。
1994年起,王錚任北大附中副校長。2000年,他去深圳籌辦了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並兼任校長。2002年至2009年,他擔任了八年的深圳中學校長。
到了深圳中學後,王錚把學校原來的校訓改成了「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於負責,具有思想力、領導力、創造力的傑出公民。 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熱忱服務社會,並在其中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和對他人的關愛」。
在深圳中學,王錚推行選課制和走課制。學生可以跨班級、跨年級自主選修,每個學生在不同學段都有自己的課表。當時的深圳中學,學生們的課室都是不固定的。上完一節課之後,學生們抱著課本,樓上樓下尋找自己下一節課的教室,是很常見的景象。
除了在教學和課程上的大刀闊斧改革,王錚還在深圳中學倡導學生自主和校園民主。
當時的深圳中學,學生事務基本都交由學生自我管理。
學生們成立了社團聯盟理事會,理事長和理事們都由學生選舉產生,管理電影社、戲劇社、歷史社等20多個社團。
學生們還成立了監察部,監督學生會的資金使用。
那時,深圳中學有一份學生自辦的刊物《涅槃周刊》,選題和發行都由學生自主負責,自負盈虧。因為是熱血中學生,雜志上經常會有一些尖銳的文章。這本校園雜志,在深圳乃至珠三角十多所學校都有不少讀者,頗有影響力。
這些都是在王錚的要求和引導下進行的。他認為,培養一個自信的公民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深圳中學2008屆畢業典禮上,王錚發表了一個講話。
「
有的老師說,深中的誘惑很多,但就是沒有告訴學生什麼是最重要的。其實,最重要的對於每個人是不同的。以後,不會總有人告訴你什麼是最重要的。不會總有人告訴你什麼是標准答案。這個世界是多樣的,豐富多彩的。對每一個人來說,不是有一樣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有一樣的標准答案。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從今以後,邁出了深圳中學,帶著在深圳中學裡面的成長和體驗,能夠更好地活出自我,能夠更加地充滿自信。
」
在深圳中學歷史上,王錚是最受學生愛戴的校長,沒有之一。 深圳中學,以前沒有這樣的校長,以後也很難再有。
深圳中學老師鄧海清在一篇文章中說,王錚是他見過的校長中,離學生最近的。「他對學生的關愛是發自內心的,沒有前提的,非功利性的。他尊重學生,因為他把學生當成和他平等的個體看待。」
有一年校園十大歌手比賽,王錚親手為學生架線、調試音響。學生可以自由進出他的辦公室,平等地和他探討問題。
這種關愛和尊重,換來的是學生對他純粹和赤誠的愛。
在08校長杯籃球賽的賽場上,幾百名學生齊呼「錚哥生日快樂」,高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場面令人動容。
十多年後,王錚被免掉北大附中校長職務之後,有當年的深中學生留言說,「為王校長,我願站上桌子,高呼一聲:O Captain,My Captain.」
在王錚離開深圳的前一天,十多個已經畢業的深圳中學學生,邀請他到錢櫃唱歌到深夜。
校長交接儀式那一天,會場響起了極其熱烈和持久的掌聲,老師們發自內心地感謝和不舍。在王錚離開深中的當天,有些老師在送別宴上,甚至當場掉了眼淚。
王錚當校長期間,深圳中學成為全國最具個性化並享有一定聲譽的中學,它也成為廣東首批兩所入選「北大校長推薦計劃」學校之一。
深中學子在大學階段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也受到各大名校的交口稱贊。深圳中學的學子,對自己的學校,滿意度也極高。
深圳中學時代的王錚,褒貶不一。作為領舞者,他曾帶領深圳中學跳出了最前衛的舞步。欣賞者,贊他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希望。反對者,斥之為深圳中學歷史上的罪人。
王錚在深中的繼任者是王占寶。這位來自另一頂級名校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校長說,「我尊敬王錚,贊賞他大刀闊斧的一腔孤勇,但我不完全贊同他。」
眾聲喧嘩中,2009年4月,王錚重返北大附中,並出任校長。
在這所學校,王錚成了更大的傳奇。
轉任北大附中校長後,王錚繼續了他在深中的一些改革:實行走班制、導師制,設置四大學院、八大書院,學生自治,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允許學生戀愛,可以帶手機……
新生入學,就像進入《哈利·波特》中的格蘭芬多、斯萊特林等學院一樣,每個學生都會進入到一個混齡的書院中生活和學習。
高一高二兩個年級混在一起,通過雙向選擇切為八塊,一塊就是一個書院。每個書院就像是一個小公司,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和文化,有自己的書院盾(標志)和管理系統。
比如格物書院的口號是「這里是格物,歡迎回家」。為了吸引學生,格物還宣傳自己「擁有全附中最軟的沙發」。
一個書院,通常有70-80名學生。他們會經常搞團建,聽學長學姐們分享。之後的選課、選舍友、選社團、出國考試、創業,書院的這群人,都能成為助力和夥伴。
負責書院運營的,叫自治會。不同的書院有著不同的系統,但共同點是都有著很大的自由度和獨立性,選拔和換屆也都在內部進行。
學校用「行分」來衡量一個學生對於書院的貢獻,「行分」夠了才能拿到影響畢業的一些學分。除了參加四大賽事(足球、籃球、舞蹈、戲劇)之外,最大的「行分」來源就是參加書院的各種項目組,比如舉辦活動。
「
熊熊的火焰上空,如水波般浮動的熱空氣上倒映出一場奇詭又美妙的夢境。夢里溢彩流光,自由的靈魂無拘無束地歌唱,那隻無法被關住的鳥,在天空的更上方游弋飛翔。這像是仲夏夜的某場音樂節,又像是一種庄嚴的神性儀式。
女神明的歌吟激起萬千層浪潮,圍在禮堂的舞台前揮舞起手臂跟著台上聲波律動、吶喊的人們,此時都是她和她身後的朋友們的狂熱信眾。
」
這是北大附中學生在校內自媒體上寫的一段話,描寫校園樂隊的表演場景。
北大附中的培養目標里,「個性鮮明」是放在第一位的。學校用各類藝術、體育活動,讓學生們找到自己、展示自己、獲得自信。只要是「個性鮮明」的,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社團領袖、體育健將、藝術天才,都受人歡迎。畢業以後,更多學生繼承了學校賦予的氣質和勇氣,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探索人生的無限可能性。
北大附中沒有傳統的行政班,沒有了以班級為單位的固定課表,學生們上課採取走班制,每個學生可以自由選課,定製自己的課程表。
走班制,指的是學生不用坐在教室里等老師來上課,而是按不同課表去不同教室上課,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課表。走班制讓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基礎上,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每個人都能各取所需。
任何書院的學生,都能在行知學院、元培學院、博雅學院、道爾頓學院這四個學院去選擇組合課程,組成專屬於自己獨有的學習計劃。
以前課程建設的維度多是以學科來劃分的,但是王錚治下的北大附中,把這些課程變成不同的性質和方向,讓學生自主選擇。
「我們的書院跟學科的課程學習是沒有太大關系的,它更多是生活,是一個生活的載體。它的一個特點就是高低年級混搭,學生在一起生活、切磋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一個國際論壇上,王錚說。
高一高二,北大附中學生更多接受的是跨學科的通識教育,甚至有些課程都不用教科書。比如讀經典原著,研讀的是大的主題,不是學知識點,是需要通過討論、分享、合作等方式,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和人文素養進行碰撞提升。這樣的學習,不指向專業和職業,而是提升學生的素養和認知。
高一高二時,王錚鼓勵學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包括戀愛。他的觀點是,高中時談戀愛也是對戀愛經驗的一種幫助,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驗,同時也是學生成長的一部分,教會學生懂得如何認識他人、理解他人。
有人曾問王錚:談戀愛影響學習嗎?
他則反問:吃飯影響睡覺嗎?
在北大附,男女朋友統稱為「展」,戀愛中的學生被稱為「展狗」。
這個已不知流傳多少年的詞,是某些學生無意中造出來的。因為起初大家會問「展狗」,「你和xxx有什麼進展啊」,最後「進展」就成了男女朋友的代名詞,後來縮寫成了「展」。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開學的九月,被稱為「進展月」,十月叫蜜月,十一月叫分手月。在入學教育晚會上,教導主任就會告訴大家,在校園里可以自由戀愛;軍訓晚會上,老師則唱歌祝大家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北大附,牽個手交個男朋友,不是什麼彌天大罪。這里充滿了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連校園里道路,都是用狗糧鋪就的。
但到了高三,則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高三,學生們要為高考集中復習。王錚認為應付高考,准備一年就足夠了。他對學生說,把高考當成一場有規則的「游戲」,既然要「玩」,那就按照應試的規則全力以赴。
王錚也很現實,知道如果游戲玩不好,是無法在現實中立足的。「高考成績一旦下降,再好的人也不能當校長,再好的老師也要被家長罵。」王錚自己也承認。
在紀錄片《高考》中,王錚曾給北大附中定下過硬指標:2014年那屆高三畢業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必須超過60個。最後,那一年的北大附中,共有58個學生考上了清北,一本率99%。
即使在高三,王錚也希望學生能自主學習。「老師講課的時間占他們課時的1/3,自主的學習佔1/3,跟老師互動交流答疑佔1/3,而且很多知識是通過信息化、翻轉課堂的方式,讓老師對學生問題進行診斷、輔導、幫助。」
北大附中還有極其豐富的社團活動。學生們可以自由參加各類社團組織,同時也有權籌建社團。專業性較強的社團,還會有老師專門指導。北大附中周邊是中國最富集的人才資源,可以輕而易舉找到最頂尖的人才指導。
比如王熙喬,高二時就在中科院的超導所實習。他還玩重金屬樂隊,擔任主唱。
在北大附中的三年,王熙喬還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師。比如聖約翰學院的終身教授Grant 和 Martha,王熙喬跟他們學習了很多。
第一年兩位教授開設的課程叫humanity(人文學),第一年討論主題是「什麼才是本質?」課堂上,他們討論的是靈魂是什麼?靈魂是本質嗎?社會的本質是什麼呢?
如果你認為變化才是本質,那麼第二年討論的主題變成了「變化是什麼?」
這一些,都是沒有標准答案的。但是通過閱讀大量經典著作,你可以獲得啟發。
北大附中請來的老師,還有知行合一的社會成功人士。
王熙喬高中時,遇到了一個特別有趣的老師——張璐鷗。他是美籍華人,杜克大學畢業,在貝爾做過咨詢,還是啟行教育的首任CEO。
他當時開了第一門課叫創業教育(entrepreneurship),但他教的不是如何創業。「我們在課上討論人工智慧、腦機介面、基因工程會對未來人類的十到二十年有什麼影響。從歷史上看,很多技術對社會都產生了非常長遠的沖擊和改變。」王熙喬說。
王熙喬後來創辦的探月學院,很多做法都是來源於北大附中,但探月走的道路,更小眾,也更具試驗性。
另一名北大附中學生鵬鵬回憶說,有一個叫Arey 的老師,教大家美國政治的時候,剛好趕上特朗普和希拉里競選。於是,Arey就把他之前准備的教材包扔掉,上課時直接分析新聞,期末考試則是假裝和特朗普競選。學生們要分成小組,准備自己的slogan、海報、電視廣告和演講等。
鵬鵬曾在自己的一個小社群裡面問了一個問題: 說起北大附中,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
這是他收集到的答案——
「書院」
「書院」
「書院、不穿校服」
「展/微笑」
「展、書院、四大賽事、學長團」
「展、飛盤、體育館、四大賽事」
「選課制,走班制,四大賽事」
「Freedom」
「奇怪的人」
奇怪的人,不僅僅是學生。北大附中的老師,很多也是個性鮮明,能力出眾。有一位教數學的女老師,打游戲的水平全校聞名。一位生物老師一邊在學校教課,一邊在北大修了30多個本科學位。一位歷史老師,高中時就拿了物理競賽金獎,還是數學和歷史的雙博士。
北大附中的學生還可以無償給學弟學妹們開課,當然是需要審核的。這種課,是上正規課表的,而且可以拿學分。其實,教學弟學妹的過程,也是開課人的重新深刻學習的過程。
這所學校特立獨行的教育,讓一些即使沒考上理想大學的學生也不言後悔。高中階段的經歷,讓他們更加認清了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想追逐怎樣的夢想。「盡管我高考成績不理想,但我依舊會自信、勇敢地走下去。畢竟,想成為哪種人無非是自己的選擇。感謝北大附中給我這樣的勇氣,來到過這里是我最大的榮幸。」一個只考上一所冷門211大學的學生說。
曾吐槽女兒是學渣的北大教育學院副教授丁延慶說:「北大附中就是異類,評估北大附中也存在一個問題。有人說,北大附中相比101中學、人大附中這些學校高考成績落後這么多。這就犯了一個錯誤,大家都知道北大附中是那樣一個學校,沒作業,玩,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不是高考訓練集中營。選擇報考的,一般也都是不想去搏命學習的那種。因此,你用北大附中的高考表現評估它的教學能力,是有偏差的。」
丁延慶曾經接觸過一個北大附中的女孩。女孩雖然瘦瘦小小,但丁延慶跟她一聊,那種風范和內涵,讓他眼前一亮。「北大附中,這樣好的高中才能培養這樣的人。」
一名北大附中畢業的孩子的家長,得知王錚去職之後,在「教育者錢志龍」公眾號一篇文章後寫下了洋洋灑灑的一段話:局外人是絕對體會不到北大附中給予孩子的遠不只是成績這么簡單。當初選擇來北大附中,我的底線是我可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和長遠,在高考上失去二十分。我希望孩子在這里能夠體會到人生的快樂和更長遠的未來,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和體會,讓她更加明確自己所想要的和將要選擇的方向。但事實上,在即將高中畢業的時候,我發現她不但沒有失去這二十分,反而是已經有了明確的未來的目標,並在為之努力的路上奔跑。在這三年的學習中我最常聽到孩子說的就是,她很慶幸當初選擇了北大附中。當步入高三的時候,她曾一度有過擔心,會否因為前兩年在各種興趣和學習方式上的嘗試所花費的時間耽誤高考的成績。但當孩子步入大學,回過頭來看,才更能夠體會到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自我管理的提高雖然看似浪費了時間,但看似的浪費讓我們在最後的高考沖刺階段發揮出它的優勢,也讓我們在未來受益一生。適當地讓孩子慢下來自己去體會他自己的人生吧。孩子的人生遠不止眼前的高考還要看到詩和遠方。
在紀錄片《高考》中,有一個有趣細節:一位北大附中學生提到北大附中高考成績最輝煌的時候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然後他又說,「說這個太俗了」。
但正是這個「太俗」的東西,讓王錚黯然去職。
很多家長認為王錚的改革耽誤了自己優秀的孩子,強烈要求罷免他的校長職務。
很多家長也對學校的各種選修課和文體活動十分不滿。他們尤其反對戲劇節,認為「最浪費時間」。
在紀錄片《高考》中,王錚就曾透露,北大附中有很多北大教工子弟,他們有人告到北大領導處,認為大學得出面,不能讓校長亂來,甚至建議把他給撤掉。
王錚的朋友錢志龍博士說,王錚不附權貴,不愛社交,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一心只想把兒女送進北清的精緻利己的短視家長,根本不願讓王錚進行這場意義非凡的教育實驗。
王錚直言,在現在的體制下,教育是「戴著手銬腳鐐跳舞」。有人形容他是孤獨的領舞者。
孤獨,恰是很多人對王錚的印象。
王錚很少對人笑,看上去很高冷。但是他和學生在一起時,會笑得像個孩子。他只是對成人天然保持著警惕。就像深圳中學的學生可以請他出去通宵唱歌,但很難想像,哪個成年人可以讓王錚這么做。
幾十年來,王錚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身材,文質彬彬,不苟言笑,但和學生在一起,就會神采奕奕,侃侃而談。
如果能擠出一點點時間,他更願意花在跟學生們聊天上。有人曾親眼見過他把來訪的領導晾在一邊,只顧聽學生說自己最近的困惑。真是人如其名,錚錚鐵骨。
有熟悉他的人透露,不近女色、不吃早餐,是王錚的兩個顯著特徵,他是一個完美主義單身者。王錚沒有自己的孩子,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清白廉潔。錢志龍以個人名譽擔保說,王錚「無半點道德瑕疵」。
他常年住在校內宿舍,每天會規律地在學校操場跑步或遛狗,經常背著手默默傾聽學生聊天或抱怨。
王錚遛的那隻「長相抱歉」的土狗,是某屆學生在街上買的。買的時候,賣狗人說它是純種柯基,但養著養著就發現不對勁。後來學生畢業了,這只狗就被王錚收養了。王錚經常會向人認真介紹,「這是一隻價值50元的純種柯基」。他很喜歡這只狗,有時在開會途中,他甚至都會跑回宿舍給狗「放放風」。不知道這是天真,還是不諳世故。
這個孤獨的、天真的人,從深中到北大附中,一直致力於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於負責的傑出公民。因為這樣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熱忱地服務社會,並在其中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和對他人的關愛。
王錚認為北大附中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種教育。衡量這種教育的,不是指標,不是名聲,而是每個身在其中的學生的當下生活和成長,把他們培養成有個性品質、有能力才幹、有價值觀的公民。
從世界范圍看,北大附中和很多創新學校的理念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北大附中的探索和實踐,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語境和傳統文化中。
在這樣的環境中,追求純粹的理想主義,註定要承受無比的孤獨和巨大的壓力。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給予孩子追逐陽光的自由、吮吸甘露的自主、舒展天性的自在,看著他們在最好的年紀做著最好的事情,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更有價值更快樂的事。
但凡有過這樣一段光陰,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大概都會慶幸來過這塵世。
歷史的河道雖然曲折,有時甚至回頭,但終究會向大海奔去。
王錚離開了,但他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種子。有這些種子在,北大附中精神就不會斷絕,立志創新教育的有志之士就不會斷絕。
王錚如普羅米修斯,已把火點了起來。「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這團火,已經照亮很多人,必將還會照亮更多人。
文末插播
一年又過去了,轉眼已經過了臘八。近期是「碼頭小鋪」年貨節,萬件好物低至1折起。碼頭小鋪營業以來,各種物品幾乎零投訴,良心推薦,有需要的讀者可以考慮,點擊圖片即可下單。
❼ 中戲早年學生照曝光,章子怡胡靜自帶美顏功能但依舊美不過她,她是誰
是"七朵金花"中的張彤
中戲96級學生雖然章子怡、梅婷、曾黎等人美到能夠自帶美顏功能,但是依舊美不過張彤。雖然現在的張彤在娛樂圈並沒有那幾位火,但是張彤的美,絕對能夠讓人窒息,那種遺世獨立的氣質,是很多女人都不曾擁有的。
❽ 問一下這個coser叫什麼→_→
love live ! 中的妮可
這個人物是lovelive里的 矢澤妮可 矢澤妮可是日本二次元偶像企劃《lovelive!》的主要人物之一。原音乃木坂學院高中三年級生兼任偶像研究社社長,現已畢業。原先對μ's的活動抱懷疑態度,認為其不夠專業而要求其解散,後因為μ's一眾的請求以及自己對於偶像活動的痴迷而成為第七個加入μ's的人。在動畫第一季中,因為穗乃果生病而退出LoveLive!的比賽。 在第二季中與其他八人一起再次參加LoveLive!並奪得冠軍。中文名矢澤妮可外文名矢澤にこ(やざわ にこ)
Nico Yazawa 其他名稱妮可、妮可醬、小香香、矢澤日香(中國大陸及台灣官方譯名)、矢澤妮歌/Nico(港譯)、矢澤仁子(舊譯)配 音徳井青空 登場作品《LoveLive!》
《LoveLive!第二季》
《LoveLive!學園偶像電影》生 日7月22日年 齡17歲性 別女血 型A型身 高154cm三 圍B74(實際只有71)/W57/H79星 座巨蟹座就讀學院音乃木阪學院年 級高中三年級(已畢業)喜歡的食物點心討厭的食物辣的東西口頭禪nico nico ni~(妮可妮可妮~)屬 性小惡魔、傲嬌、人妻特 長打扮所屬團體μ's 動畫版人設 17歲,高中三年級。以偶像為目標日夜刻苦鑽研,真真正正的偶像宅,不擅長唱歌。作為對偶像知識了解豐富的前輩而時常以一副很了不起的姿態與穗乃果她們接觸,但是在這方面意外失敗也很多的笨手笨腳的孩子。雖然是高中三年級但外貌上看卻像是穗乃果他們的後輩,還曾被東條希稱為是μ『s的吉祥物。同時性格上也十分孩子氣,有時的動作行為完全和本身年齡不符,但是也因為她開朗的個性和不經挑逗的有趣反應而和μ』s的每一個人相處都很融洽。經常和高坂穗乃果、星空凜一同被稱為「夏日笑容笨蛋三人組[1] 認為偶像是「讓觀眾綻放笑容」的工作,動畫中是偶像研究社的部長。在高中一年級時成立偶像研究社,但其他成員對此想法認為過於好高騖遠而陸續退出。相當關注μ's的行動,認為μ's職業意識不夠,因此要求其解散。後因穗乃果等人的行動而加入μ's,成為第七個加入μ's的成員。[2] 畢業時將偶像研究社社長之位傳給小泉花陽。[3] 漫畫版人設 在漫畫原著中,妮可是一個知性溫柔又十分顧家的女孩,且家境雖十分貧寒但不向生活屈服的堅強的人。長處和愛好都是打扮,包括參加偶像活動的目的也是想穿上漂亮的衣服。魅力點是白皙的肌膚,為了避免曬傷套在夏季校服外的粉色外套加過膝襪成了妮可的夏季標准配置。雖然臉上經常掛著笑容,卻對自己唱歌沒有自信。似乎刻意隱藏著自己的家境……漫畫版中的妮可,的定位類似動畫里東條希的角色,只不過更傾向於沖在前頭。由於漫畫版和動畫版里大部分人物的原設都有偏差,在這樣的背景下,妮可挑起了串聯1、2、3年級,外加充當關鍵時刻當做指路碑的重任。幾乎處處都有她的身影。原設中還有非常會做衣服,同時在女僕店打工。類似南小鳥的設計。[1] 初遇μ's 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傳統高校音乃木阪學院,因為入讀的學生人數驟減而面臨著廢校的危機。為此高坂穗乃果、南小鳥和園田海未三人努力尋找阻止廢校的方法,但都徒勞無功。後來穗乃果從妹妹高坂雪穗處得知UTX學院的招牌特徵是學院偶像,於是穗乃果借了妹妹的UTX學院介紹,找到了UTX學院,正好看到了UTX學院大屏幕上的學院偶像「A-RISE」。穗乃果震驚不已,向當時恰好也在場但是喬裝打扮了的妮可詢問有關情況,妮可也給穗乃果解釋了她們是學院偶像。這便是妮可與穗乃果的初次相遇。也就是這個時候,穗乃果決定了救自己學院的方法,並成立了μ's。[4] μ's成立後,妮可便私下密切關注μ's的動態。在μ's第一次Live時偷偷溜到禮堂後排的座椅觀看演出。[5] 在西木野真姬、小泉花陽和星空凜加入μ's後關注更為密切,對μ's一眾進行跟蹤,在μ's一眾在神社訓練時偷偷捉弄了穗乃果,並且一度認為穗乃果等人不夠敬業而要求其解散μ's。[2] 加入μ's 因為梅雨季的到來,大雨連連讓μ's她們不能在屋頂練習。當穗乃果煩惱沒有社團教室可以借時,她才愕然發現其實μ's的人數已經超過可以申請成立社團的五人門檻。穗乃果一行人立刻向學生會提出申請成立社團,但卻被絢瀨繪里告知校內已有「偶像研究社」,不能成立性質相近的社團。在不得已下,穗乃果她們決定跟偶像研究社來進行交涉,卻萬萬沒料到偶像研究社的部長是妮可,而在之前妮可還要求μ's解散。μ's並不了解妮可,也不明白為什麼偶像研究社只剩妮可一人。先開始只是一味的交涉。最後,從希那裡,μ's才了解到原因。因為妮可以偶像為目標日夜刻苦鑽研,真真正正的偶像宅,在妮可眼裡,μ's她們只是新手,認為她們作為偶像的意識不夠,因此要求她們解散。在了解到這些後,μ's決定加入妮可的偶像研究社,以自己的努力來向妮可證明自己對於偶像的執著於認真,並繼續讓妮可作為部長。在μ's的熱情下,妮可加入了μ's,並同意了μ's成員加入偶像研究社。在妮可加入之後,μ's開始以正式社團的身份開始運作。[2] Center是誰? 東條希等人為了最近的社團活動錄像而對μ's一眾進行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希對於穗乃果為什麼會是μ's的隊長感到困惑,這個問題的提出也使得妮可決定重新選舉μ's的隊長。妮可為了當上μ's的隊長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打敗其他人,比如唱卡拉OK、玩跳舞機和比賽發傳單。但唱K沒比過真姬,玩跳舞機又被擅長運動的凜打敗,就連發傳單妮可也輸給了有女僕經驗的小鳥。接二連三的失敗讓妮可十分沮喪,也讓μ's一眾意識到其實有誰來擔任隊長其實並不重要,也了解了穗乃果之所以是隊長的原因。在一番討論後,大家決定仍舊讓穗乃果擔任隊長,並且進行了μ's增加到七人之後的第一場Live。[7] 宇宙第一偶像 在μ's通過LoveLive!的預選後,妮可沒有和大家一起練習,說她先走了。因為放心不下妮可,穗乃果她們還是偷偷的跟著妮可了。最後被妮可發現,妮可逃跑了,穗乃果她們沒有抓住妮可。就在她們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時候,花陽發現了,迎面走過來的小號妮可,其實就是妮可的妹妹矢澤可可蘿。穗乃果她們在和可可蘿打完招呼後,一起到了妮可的家。途中,在可可蘿那裡也得知了μ's都是給超級偶像妮可伴舞的。在妮可還沒回家的時候,穗乃果她們看到了妮可的一些合成照片。隨後,妮可回到家後,穗乃果她們便向妮可詢問,為什麼她們都是伴舞的。但妮可沒有回答,只是請穗乃果她們離開了。穗乃果她們雖然走了,但還是放心不下妮可。小鳥說「一開始就是」,穗乃果她們並不明白這句話。希了解妮可,認為一年級的時候做過學院偶像,所以可能從一開始就是超級偶像,因為和妹妹們說了,所以失敗了後就沒法說出口。繪里也和穗乃果她們分享了妮可的事情。一年級的時候,妮可很賣力的為了成為學院偶像而努力。妮可對偶像的標准很高,曾想要成為學院偶像,然而初次演唱會也像穗乃果她們一樣不盡人意,且最後和妮可一起的兩個女孩退出了偶像研究部,所以第一次穗乃果她們開演唱會的時候,妮可才會偷偷的去看。因為在妹妹們面前說過了的事情如今失敗了,所以妮可才一直無法坦白,內心對穗乃果她們感到抱歉但是無法說出來。在了解後,穗乃果她們找到妮可,並邀請了妮可的妹妹們一起,看了一場只屬於超級偶像妮可的舞台。妮可,在舞台也對自己的妹妹們說了,「超級偶像妮可」結束了。妮可說她的夢想,是作為宇宙第一偶像妮可和宇宙第一組合,μ's一起更加閃耀,那是她最大的夢想,最想做的事情。隨後,在妮可獨自的歌唱下,結束。[8] 最後的演出 經過不斷努力,μ's在眾多學院偶像中脫穎而出,最後贏得LoveLive!總比賽結束後便是高三生的畢業典禮了。在典禮開始前,妮可興致勃勃地邀請自己的媽媽看LoveLive!的獎杯和錦旗。妮可的媽媽感到很高興。在高三生的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會長的穗乃果以一首《愛上你萬歲!》為高三生送去祝福,台下的μ's其他成員也附和著,妮可等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在典禮結束後,妮可任命花陽為下一任偶像研究社社長。花陽又驚又喜,接受了妮可的任命。典禮之後,九人本想離開學校,這時,花陽收到了一封郵件……μ's的故事再度開始。[9] 人際關系 姓名關系介紹矢澤可可蘿妹妹矢澤妮可的大妹妹。性格彬彬有禮。曾一直堅信妮可是「超級偶像」,μ』s的眾人為「伴舞」。矢澤可可亞妹妹矢澤妮可的二妹妹。曾一直堅信妮可是「超級偶像」,稱μ』s的眾人為「伴舞」。矢澤虎太郎弟弟矢澤妮可的三弟弟。性格沉默寡言。曾一直堅信妮可是「超級偶像」,μ『s的眾人為「伴舞」。妮可的母親母親妮可四姐弟的母親。跟妮可長相極為相似,同樣會女兒的「妮可妮可妮」的口頭禪。
❾ 曾因挺胸照迅速走紅,體操女神張豆豆身材有多完美
曾因挺胸照迅速走紅,體操女神張豆豆身材有多完美?
作為中國最盛產美女的運動項目,體操運動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關注,對於粉絲們來講,所喜歡的運動員也是各不相同。我們今天的主角曾經因為一張挺胸抬頭的照片而意外走紅,被粉絲們稱為體操女神,甚至在退役之後還拒絕加入娛樂圈,她就是張豆豆。
現如今的張豆豆並沒有放棄體操,而是成為了一名體操教練,一邊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業,一邊為我國繼續培養著體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