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說的唐裝一般是指民國時期由滿族的旗裝改良成的衣服,特徵為對襟盤扣(還有一種釋義是唐代的服裝,不過用的很少)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裝,而旗袍、唐裝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代表不了漢族),二者概念不可混淆。
Ⅱ 為什麼.漢服粉,那麼變態的反對旗袍
並不是所有喜歡漢服的都反對旗袍,那隻是其中比較極端和惡劣的一部分罷了。真正的漢服同袍雖然反感滿清剃發易服的行為,但也應該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然而現在關注漢服的人多了,很多混進去的皇漢和優越黨都利用踩旗袍的方式借漢服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同時抹黑雙方,真正的同袍不喜歡爭執一直退讓,結果就是這些人顯得格外多,弄得同袍圈子烏煙瘴氣。
就本人而言,雖然喜歡漢服不喜歡旗袍,但是不反對旗袍。而且因為現在踩旗袍的惡劣風氣,又不想和那些極端者爭吵,所以以漢服同袍的名義各種支持旗袍,也是希望那種風氣能消停點
Ⅲ 有一種「差距」叫張雨綺與楊冪,同穿旗袍,尺碼卻差了好幾個,你喜歡誰
有一種「差距」叫張雨綺與楊冪,同穿旗袍,尺碼卻差了好幾個,你喜歡誰?張雨綺與楊冪都是我比較喜歡的女演員,兩人幾乎是同齡。兩人同上一個節目,都穿旗袍,但是整體感覺兩人卻相差好幾歲,年齡大的楊冪看起來卻比年齡小的張雨綺還要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覺呢?我個人感覺都是張雨綺骨架大惹的禍。
楊冪和張雨綺的這次造型都非常完美,兩者也各有特點。但是由於張雨綺先天骨架大,穿衣服就顯得成熟,而楊冪身材比較嬌小,再加上穿了一身少女粉,所以整體顯得楊冪年齡比較小,張雨綺顯得年齡就大一些了。楊冪讓人忍不住憐愛,而張雨綺是霸氣側漏的大女人,兩者是各有特點,都喜歡。親愛的朋友們,她們這兩種造型你更喜歡誰呢?歡迎大家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Ⅳ 白漉復古漢素旗袍連衣裙配什麼發式
白漉復古漢素旗袍連衣裙可以配的發式有很多,分別是披肩長發,哪吒頭、麻花辮和花苞頭。
長發女生如果頭發足夠柔順飄逸,就可以自然地披散在肩上,穿上一襲白色的旗袍,氣質出塵。
哪吒頭非常的俏皮可愛,給人青春洋溢的活力感,搭配旗袍裙更貼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可鹽可甜的麻花辮,一直在時尚潮流中經久不衰。辮著一頭個性十足的麻花辮,典雅又新潮。
花苞頭是最簡單容易扎的盤發了,大多數女生都會扎,搭配旗袍給人一直清雅的矜貴。
Ⅳ 旗袍美在哪裡
qipqo shi jie ♫. ♪~♬..♩旗袍世界關於美的故事
今日話題你覺得是漢服與旗袍,哪個更能代表中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們願意傾聽你的聲音!
Ⅵ 胡靜穿搭低調樸素,一襲粉色旗袍簡約大方,流露出了怎樣的氣質
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2》的爆紅,胡靜也重新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這位40歲左右的美人仍然保持著年輕美麗的狀態,這引起了網民之間的熱烈討論。嫁給了一個富裕的家庭的胡靜擁有非常幸福的婚姻生活。最近,胡靜對丈夫用獨特的方式展示了她的愛,這讓很多人羨慕不已。照片中的她穿著粉紅色旗袍,看起來低調而簡單。
最後,對於苗條的女性,建議選擇腰部樣式,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圍比例並營造出1.7米的視覺感。對於腰部肥胖的女性,應根據自己的身材選擇寬松的襯衫裙,以保持自己的美麗。襯衫和裙子基本上是純色的,但是純色裙子有些單調,此時,選擇真絲圍巾,包袋和頭巾作為配飾都是不錯的選擇。
Ⅶ 怎麼分辨旗袍和漢服各國人眼中的旗袍和漢服有什麼區別
漢服,就是漢代開始流行的服飾,也有人認為是漢族人的服飾,他的服飾和造型比較繁雜,讓人感覺到穿著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明清時期,這種寬大的服飾是不利於日常生活的,所以,漢服和唐服在明清時期就逐漸消失了,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服飾是清代推行的服飾,這些服飾比較適合人生的日常生活。
漢服現在看不到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實用價值,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製作工藝太差,現在定製一套最高級別的漢服不到萬元,因為實在是做不出來好的漢服了。這個也是客觀上制約了漢服的發展,你覺得漢服的發展還有哪些障礙?
Ⅷ 旗袍屬於漢服嗎
不屬於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而旗袍是民國時期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但糅合了當時女性的服飾元素。由於那個時候漢族服飾文化完全滿化,所以糅合進西服中的是滿元素。滿是滿清元素的服飾怎麼能說是漢服呢。
旗袍的原型是源於滿清旗人的服飾進化改良而來,最早出現在舊上海,當時的上海可謂十里洋場煙花地,紙醉金迷黃浦江,三百六十行的各色人等出現在這里撈生活,所以自然也少不了青樓,但這行也是人滿為患,競爭激烈,就有一些青樓女子為了更好的招攬生意。於是將原本寬直的滿清大褂長袍改良成瘦腰效果,來更加突出女性身材的S曲線,一點一點發展到後面在側縫也開出了露至大腿的高叉,也就是出現了我們現代旗袍的雛形,可能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但在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還是能驚煞一眾國人的三觀,但確實改良後的旗袍即美艷又動人,而且開始在工藝上大量使用像夾筋、鑲邊、包窄、盤扣、綉花等等這些復雜工藝裝飾,在面料上也開始多種多樣化,除了棉布還有一些收入較高的舞女之類也使用錦、鍛、絲綢這些華貴面料製作而成的,且手感、光澤及親膚效果更加出色。
Ⅸ 漢服和旗裝/旗袍的區別
漢服是漢族人的傳統服裝,是漢族人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衣著服裝的總稱,主要特徵為交領右衽,衣間多系帶。風格可素雅可端莊(注意漢服不是漢朝的服裝,漢服的漢不是漢朝的漢。漢服也不是影視劇中的服裝(更不是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不符合漢服的形制規定,稱為影樓裝。)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裝,而旗袍、唐裝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代表不了漢族),二者概念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