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校服的資料,實驗小學的
要怎麼洋的、
⑵ 這個校服是哪個學校的
你問這個校服是哪個學校的?哦,我就跟你說一下在校服上邊有個標志標識上寫著。是哪個學校的?上面都有寫的,所以你看上邊的。標志上的字就可以了。
⑶ 實驗小學校服有賣嗎
本城市的文化商城或者是校區的周邊都有賣校服的
⑷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怎麼樣十分感謝!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是一所很好的學校,無論從師資力量、學校環境、教學模式等方面都很出色,具體為:
1、師資力量。有18個班級,學生400餘名,中外教教師80餘名。其中特級教師1名,中學高級教師6名,省、市級教壇新秀 優秀教師30餘名。
2、學校環境。學校座落於錢江世紀城核心區,佔地面積37491.3平方米,建築面積56661.1平方米。校園以「建設一所兒童喜歡的學校」為設計理念,糅合傳統建築元素,打造了一座現代綜合體教育建築。
3、教育模式。學校推行中外教包班模式,共同實施協同教學,引領學生開展真實的學習。學校以「孕育來自交往的喚醒與實現」為課程理念。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簡介。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伴隨著杭州市「擁江發展」戰略的實施,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團旗下的杭州市崇文世紀城實驗學校正式落成,並於2018年9月順利開學。
杭州市崇文世紀城實驗學校秉承崇文書院的歷史文脈,以「崇文尚德」為校訓,以「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為辦學目標,以「新班級教育」為特色,致力於打造成一所集前沿學校建築、教育理念、教育技術與管理制度為一體的現代學校。
以上內容參考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學校簡介
⑸ 實驗小學的學生為什麼不穿校服
[FACE=黑體]穿校服有利於培養
集體意識
,融入大家庭才是自豪的!單打獨斗「拼時裝」是另外一種平庸!在這方面學校是有責任的,建議要求孩子穿校服,應該成為一種制度。[/FACE]
⑹ 杭州市建蘭中學的發展歷程
學校創辦初期,作為杭州二中創辦的全日制民辦初級中學,招生規模為每屆3個班級,租借在梅花碑某單位水亭址幼兒園廢棄的校舍里。
說起水亭址的建蘭,一個詞:旮旯。窄小的校門掩藏在鼓樓消防中隊大樓的胳肢窩下,粗心一點連校門也不容易找著。園內,僅有一幢低矮的二層教學樓,共有九個教室。每個教室形狀不一,有長方形的,有扁寬型的,課桌椅只能順著它的形狀排放,或四組七排,或五組五排。已經剝色的紅色地板有許多被蛀蝕的地方,經常會從這些蛀洞中飛出一些白蟻。學校條件非常簡陋,沒有實驗室,沒有行政樓,沒有健身房,所謂的操場也只是一塊半個排球場大的水泥空地。三個年級只能被分配在不同的時間段里活動。晴天還好,雨天,由於園內沒有良好的排水設施,地面的積水無法及時下滲,同學們只能站在狹窄的走廊上望「洋」興嘆! 1999年,杭州市教育管理部門對中小學教育結構進行了大調整,將所有初中部從市直屬中學分離,下放到各區教育局。建蘭中學同樣不例外,從杭州二中分離,由「杭二中初中民辦中學」變為「杭州市國有民辦建蘭中學」,首次接收了民辦新世紀小學的2個班,將班級數擴大到11個。
原先小舊的梅花碑校區已無法容納這么多的學生繼續進行正常教學,形勢的發展使學校必須選擇新的棲身地。於是,杭州二中旁邊的建國一小(杭州市建國中路第一小學)就成了建蘭的第二個校區。
建國一小位於建國路鍋子弄,曾是教會學校惠興中學的校址,已列入杭州市文物保護范圍。這幢二層的磚木結構樓房,青磚黛瓦,一色的原木地板,飛翹的檐角在周圍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建築中,顯示著特有的清麗和典雅;而屋內時不時因走動發出的不堪重負的聲響和打著「補釘」的地板,又在述說著歲月的滄桑。2000年,新招收的8個班的初一新生就成了這幢老舊卻不失風雅的建築物最新的小主人。
在主教學樓的左邊和後面,分別有兩幢三層和二層的建築,成為初二和初三的教室。這就是當時建蘭中學鍋子弄校區的全部校舍。教學樓前有一片不大的操場,晴天灰,雨天泥,遇上大雨天,積水半天不退,地面上坑坑窪窪的。但是,這並不妨礙精神氣十足的初一新生做操時隊列的整齊。每當課間操時,從教學樓三樓望下去,身穿藏青與淡蘭色相間的漂亮校服的學生們,精神抖擻,隊形直正,動作整齊,蔚為壯觀,讓人感受到這道亮麗的風景帶來的振奮與耳目一新。 然而,學校要發展,校園要擴建。鍋子弄校區的主教學樓雖已是一幢危樓,但因其前身是教會產權而無法拆除,校舍不能翻新,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再一次限制了建蘭的進一步發展。尋求新的發展,鳳起路校區——這就是夢開始的地方。
鳳起路校區,原是杭州教育學院的校園,2001年至2003年學校暫時租借於此,與杭州的中學相比,校園很大,進門兩排高大的樟樹分列的通道,使人感到一所大學校園求學的恬靜與安寧。校園里,花木扶疏,假山池沼一應俱全,一牆之隔的鳳起路上車水馬龍,牆內的校園卻是個寧靜的彷彿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鳳起校區,是學校校史上的壯大期,班級人數由鍋子弄的16個發展到31個,教師隊伍也由52人增加到78人,並且,一口氣從杭州師范學院招進了二十多個品學兼優的新教師,給這支既傳統又年輕的團隊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各項工作開展得紅紅火火。鳳起校區的兩年,不僅壯大了師生的隊伍,更重要的是學校辦學思想上趨於成熟。尤其是經歷了2003年杭城最讓人驚恐的「非典」事件,使這支團隊在災難中學會了鎮定、勇敢、堅強、團結、互助、友愛。災難沒有毀滅建蘭,反而凝聚了人心,匯聚了人氣,學校的名聲也逐漸由杭州市中學界傳到了整個杭州城,甚至於更遠的省市。 梁園雖好,終是他家別院。鳳起校區,二年的校園生活給建蘭校史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主人將土地轉賣他人,棲息之地已無法再留。最重要的是,作為上城區一所大力扶持,在社會上聲譽日隆的國有民辦學校,學校依舊如吉普賽人一般坐著大篷車四處流浪。2003年,為實現資源整合,打造上城區教育優質品牌,停辦原杭州第五中學,將撫寧巷58號校舍劃歸建蘭中學。
佔地35畝,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市區,應該是一個不算太小的學校。
2003年7月學校搬入撫寧巷校區後,學校先後投入近千萬元資金,積極改造校園面貌,完善教育、教學設施,為廣大師生營造優良的教育和學習環境。所有的教室均配置多媒體投影機和實物展台,新建了寬敞明亮的學生閱覽室(含電子閱覽),改建了學校電視台和多功能報告廳,裝備了先進的視聽設備,完善了藏書的設施,為圖書藏量的增加創造了條件(藏書量近5萬冊);教師辦公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每位教師均配備了手提電腦,學校的校園網路也改造升級為電信寬頻接入,配置部門級伺服器,光纖連接網路,為教師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提供物質和技術保障。 學校託管了原杭州市開元中學,成立了建蘭中學分校(開元校區)。
標志著學校從一所國有民辦中學發展壯大為一個名校教育集團。 撫寧巷校區佔地35畝,總投資3億多元現為杭州市最大的初中校區。重建以後的建蘭中學是一座先進的現代化學校,教室寬敞明亮,教室內設置敞開式書包櫃、高品質的電子多功能白板、液晶電視、直飲水系統等,每個教室都配備了一間多功能室,放置實驗台等。在建設過程中,用了最好的環保建材,牆壁裝修的木板將原來設計的普通木板改成綠色環保而且價格貴多倍的澳大利亞進口壁毯。建設內容為教學樓、綜合樓、行政樓、風雨操場、食堂、地下停車場等。
新學校設計規模為36個教學班,1800名學生(據有關資料顯示,2009年3月有34個教學班)。新的建蘭中學將按照國際標准建設。據該校袁校長透露,學校可能會採用「一大兩小」的教室設計,大教室套有小教室,其中大教室的面積可能在90-120平方米。
2011年9月,新撫寧巷校區正式揭牌。10月前後,全校所有三個年級將會正式進入新校區學習。大塔兒巷校區
撫寧巷校區原有教學樓建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校舍陳舊,與該校致力於辦成一所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學校的目標相差甚遠。
2009年下半年,該校啟動改擴建工程,改擴建期間,學校將整體在外過渡,為期兩年(2009年9月起至2011年7月),學生分別安排到原杭州師范大學大塔兒巷校區(解放路香溢大廈後面)和開元校區(建蘭中學分校)學習。
過渡期間,學校暫停面向社會招生,僅招收上城區國有民辦小學(時代小學、天地小學、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崇文實驗學校)八個直升班,並取消住宿班。但仍有64個機動名額用來招收全市優秀學生及特長生。勝利小學和崇文實驗學校的部分學生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升入建蘭中學分校(開元校區)的計劃不變。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發展」。學校著力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了堅持「以人為本」,提倡「輕負高質、促進學生可持續」的辦學理念,以科學、民主、規范的人本管理,形成內外開放、多元發展、合作創新的教育格局,走出一條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素質教育之路,著眼於學生的人生發展,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⑺ 問:這個是湛江哪個學校的校徽,不是二中…求!!!
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是經湛江市教育局同意的全日制完全中學,由辦學成績名列全市前茅的市屬重點中學湛江第二中學主辦。學校校服與湛江二中總校校服、校歌、校徽相同,體現了「上善若水二中人」的精神。
⑻ 崇文實驗小學好不好
挺好的
比較寬松,提倡素質教育(當然是相對來說),活動比較多,學習差一點的也過的比較自在,有一技之長就有機會表演,學生能力較強
當然學習成績也是還可以的
這樣說大家會懂那種人群比較適應讀這學校
如果家境一般希望專抓成績的建議上附近的天地
攀比那裡沒有,平時穿校服也沒法比,自行組織的班級活動可能要花點錢
體現在平時就是學生比較豪爽,不會去計較小錢小物,喜歡玩;當然見仁見智,有些家長不喜歡小孩這樣,有些家長就希望小孩這樣
⑼ 你好。實驗小學的校服在哪買呢
答--您想要問什麼?所有公立小學的校服都是學生交費學校給制定的,所以您就要和您的班主任老師來聯系。
⑽ 請問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要求學生天天穿校服嗎2021
您好,需要,
湛江二中屬於湛江重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