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楓路楓溪中學鋪面
學校有兩個食堂,一新一舊,但都一般。學校後門那家不錯,但你只有放學快去才搶得到。還有後門在往前走有一家蓋澆飯的不錯,再往前過路口一點點有個腸粉攤,老奶奶在賣的,還可以加面不加錢。那個路口左拐一直走走能看到一家沙縣小吃,生意也很好,喜歡那家的拌面和雜醬飯。
㈢ 潮州市南春中學的學校主頁
http://www.cznc.net/
潮州市南春中學
《潮州日報》張烈松主編來校講學,為我校《... 珠海市紅旗中學蒞校交流 我校陳漢湘校長赴英國培訓 南春中學外出參觀學習和接待來訪統計表 我校高三級教師到珠江三角洲兄弟學校參觀學... 汕頭聿懷中學、惠州市第一中學蒞校交流 =公告欄= ...
www.cznc.net/ 44K 2008-11-30 - 網路快照
㈣ 潮州南春中學怎麼樣,和高級中學比下,我考了548,好象高級很不錯,我姐說南春很垃圾```
對比起來肯定很有區別的啊,你想想按錄取分數線,在市區先金中,再高級,然後才是南春綿德,好的生源肯定是被金山高級先錄取了,南春比高級肯定沒法比,同樣道理,高級比金中也沒法比,一段時間內很難超過!
無論環境還是師資以及學習氛圍方面,金中都是市內一流的,高級經過一定的整頓之後,也可以說重振旗鼓!所以考不上但有條件的話可以選報這兩所學校!
而如果最後去南春讀了,只要你夠堅韌,能明確你的人生方向,端正你的學習態度,在南春也一樣能達到你的理想!
僅作參考,祝你一切順利!
㈤ 潮州市南春中學指標生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潮州市南春中學指標生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這個非常方便,請你登錄當地的教育局官方網站,官網上就有相對應的分數線。
㈥ 潮州市南春中學的學校建設
2013年潮州實行中考錄取改革,該校的正取分數線為570分(含計生加分),(並列570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72分及以上)。擴招分數線為542分,也有體育生、靠找關系進去的「高分數人才」(人情班),這部分學生一定程度上為該校氛圍帶來了極大的「活躍氛圍」。 實驗班學生分數:最高分是687分(該生是一名來自維南中學的女同學),第二名大約660多分(該生非按志願分配的學生),5人並列第三名654分(大多為語數英總分不及高級要求的308分),8人並列第四名653分,6人並列第五名652分,3人並列第六名651分,第七名為650分,649分至627分密集分布,實驗班最低分627分(至少有4名同學),共114名同學(含2名非按志願分配的同學)在入學時被分配到實驗班,實驗班編班:最高分在1班,其餘分數層接近均勻分配到1、2兩班。優秀的實驗班生源為該校近幾年來高考喜人的成績奠定了基礎。
附潮州市2013中考錄取分數線: 潮招字[2013]7號
第一批學校:
金山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681分。
高級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654分(並列654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308分及以上)。
華僑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634分(含計生加分)。(並列634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80分及以上)。
饒平縣第二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629分(含計生加分)。
第二批學校:
潮安縣松昌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85分(含計生加分)。(並列585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66分及以上)。
湘橋區南春中學:570分(含計生加分)。(並列570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72分及以上)。 楓溪區瓷都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462分(含計生加分)。(並列462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26分及以上)。
金山中學擴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為620分(並列620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97分及以上)。 高級中學擴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93分(並列593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74分及以上) 綿德中學: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40分(並列540分的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分256分且語文81分及以上)。 1976年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潮州鎮委鎮政府對所轄范圍內教育提出了發展規模和調整學校布局的要求,並撥巨資60萬元購買了汕頭地委黨校的全部校舍,辦成了潮州鎮南春初級中學。隨後又馬不停蹄地進行辦學的籌備工作,由陳烈泉同志負責。經過幾個月時間的准備,於1977年3月份(即該學年度的第二學期)正式開學上課。並派庄建國同志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當時的辦學規模極小,只有3個初一教學班和3個初二教學班,學生302人。分別從解放一小(今城南初級中學),群眾小學(今開元中學)和太平小學(今太平中學)各派一個戴帽初一和初二班組成,32位教師也隨班而來。
1978年7月第一屆初中生畢業,不少人考上中專和高一級學校就讀。緊接著,學校開始自己的招生工作,新招入初一級6個教學班,辦學規模不斷發展完全中學階段(1980——1991)
1980年9月,學校劃歸潮州市屬並辦成完全中學。由陳芳清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當年共招收高一級新生10個教學班。學校的辦學規模擴大了,全校共有學生1059人,教職工81人。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所出現的問題,上級黨政高度重視,教育局的楊秋局長(女)等領導經常深入學校,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尤其是採取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大力從外地引進高中各科教師,充實師資力量。短期內,一大批高中領導、老師紛紛從海南、海陸豐、福建、貴州以及周邊縣市調入南春中學,基本適應了教學的需要。同時,教育局實行了傾斜政策,通過調撥和購買,添置了大量的教學設備設施,並幫助學校制訂了有關規章制度,使學校逐步穩定,使教學逐步正常運轉,呈現穩中求進局面。1993年,在陳芳清校長的努力下,得到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撥款建一幢三層共18套的教工宿舍樓,解決了部分教工住房緊缺的問題。此時的南春中學已具有一定的辦學規模,擁有二十多間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四間,基本配齊了可供演示實驗及部分分組實驗的儀器設備及教工的辦公室,適應了高初中教學的需要
1984年,學校行政班子進行較大的調整,由李學富任校長,陳芳清任支部書記,中層幹部也有很大的變動。由於生源的思想素質和知識起點,南春中學在高考激烈競爭的嚴峻形勢面前,始終處於劣勢是必然的。為了扶持南春中學,教育局有關領導多次到校檢查指導工作,經過多方論證,於1986年確定開辦藝術班,並動用原圖書館作畫室。20000元擴建成二層樓畫室,並購置一大批美術教學設備。這一決定,一來可以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二來可以作為高考的突破點,改變被動的落後局面。這樣一來,就出現「一校兩制」的辦學格局。因為藝術班學生的入學最低分數與普通高中要求不同,而且可以不參加高中畢業會考,畢業證書也由不同的上級主管部門驗發。藝術班創辦之後,學校領導及師生熱情高漲,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有藝術才能的學生的一技之長也有了施展的空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努力,在1988年的高考中,南春中學藝術考生上省專線以上的人數大大超過全汕頭地區各面上中學的入圍數,被汕頭市人民政府,汕頭地區教育局評為「汕頭地區面上中學高考第一名」。由李學富校長代表學校到汕頭領取獎杯及獎金3000元。消息傳開後,一時間南春中學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話題。學校也為此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大大鼓舞了學校全體師生的鬥志。1987年,在潮州市教育局的支持幫助下,拆除了部分教工舊宿舍建成一幢54套的「三三四」教工宿舍樓,又一次解決了教工的住房困難問題。1991年在上級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建設教學樓A樓,於1992年交付使用,大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學校的辦學規模又上了新的台階 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1992年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成為地級市。隨之而來,湘橋區建制了。湘橋區委區政府在工作千頭萬緒的情況下,毋忘教育的戰略地位,指示湘橋區教育局著手申報區級重點中學的工作。在極短的時間里,區局便確定南春中學為重點中學。經區委區政府審批後,於1992年5月發出文件。並調整充實學校的領導班子。
新班子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教育局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在陳芳清校長的組織帶領下,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辦學的有關工作,以適應辦好重點中學的要求,不辜負上級黨政和全區三十多萬人民的期望。
教職工的實際困難是制約辦好學校的一個因素,為解決教職工的住房問題,1993年學校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在生活區建設集資樓一幢共59套,更進一步緩解了教工住房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這是新班子所做的一件好事。在教育教學方面,新班子按照重點中學的要求,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在極短的時間里,出現了喜人的局面,學校被區政府評為92——93年度創建文明活動先進單位。
1993年陳芳清校長退休了,區局新派李謹懷副校長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中層幹部又有幾位調往其他學校,領導力量有所減弱。但大家熱情較高,團結一致,確保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行。1993至1997年初,這幾年間除常規工作外,學校在區委區府和區教育局以及各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在校園建設方面取得較大的進展。
一是投資40多萬元建成學校大門,並由劉昌釗副區長題寫校名;
二是在A樓前面開辟一個小運動場,暫時緩解了活動場地不足的矛盾;
三是於進大門處設立屏風,正面書寫「讀書明理,做人成才」的八字校訓,背面書寫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
四是拆掉原黨校小禮堂構建升旗台,平整小禮堂地面,並種上青草;
五是建設B樓,並收回學校大禮堂,停辦了學校小工廠;
六是由市政府出面,向下寺村購買A樓後面的魚塘並開始填沙填土,為籌建有200米跑道的運動場作好前期的工作,而且著手籌建綜合樓。
所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校容校貌,為師生營造一個比較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在教育教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是充實了教學設備設施,初步形成較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新建二間電腦室和一間語音室。1993年電化教育通過省級評估,學校被評為廣東省《電教工作優秀等級學校》;
二是通過教學「三個一」和教學科研活動,一大批青年教師茁壯成長,在參加區、市教學觀摩賽中,先後有王舜金、謝瑩瑩、劉棠、林偉虹等二十多人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三是1995年學校被市教育局和市體委評為潮州市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同時被省教育廳、省體委、省高教廳等單位評為實施體鍛達標先進單位,1997年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四是1993年學校被評為湘橋區德育先進單位。同年,學校被評為先進學校,1994年,被湘橋區委、區政府評為「先進單位」並被潮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
五是學校被評為省1994年《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先進集體,1995年被評為省《新三字經》知識競賽優秀獎。還上了省電視台;
六是為了辦學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組織了一班人力,著手編制《潮州市南春中學崗位職責》、《學生管理制度》、《潮州市南春中學關於實施活工資津貼制度草案》和《南春中學教職工崗位課時津貼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並按湘橋區檔案局的要求,建立南春中學檔案室;
七是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中考成績年年名列市區前茅,高考逐年進步,每年均獲區、市進步獎,高中畢業會考成績也有較大突破,合格率、良好率基本符合等級評估要求,學生在參加各級的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國級、省級、市、區級的獎項一大批。所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1997年3月,陳漢湘同志出任學校的校長兼黨支部書記。陳校長在歷任校長艱苦創業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帶領學校行政班子及全體師生開拓進取,奮力拚博,使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辦學質量有了顯著的進步和提高,學校的聲譽和知名度與日俱增,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
1997年以來學校的辦學情況可以概括為:「思想明,方法對,效果好。」九個字。
「思想明」就是領導辦學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
學校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三個面向」的辦學方向,確立了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的辦學思路是:堅持依法治校,實施科學育人,推行目標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發展辦學特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方法對」就是工作方法對頭。首先是對在重視隊伍建設,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陳漢湘校長在抓行政班子建設過程中,提出了「勤、廉、實、愛」的四字要求。
「勤」就是勤謹工作,勤抓勤管,早出晚歸,率先重范;
「廉」就是廉潔奉公,廉政為民,不謀私利,一切從學校利益,師生利益出發,廉能生威;
「實」就是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注重工作實效,注重工作實績;
「愛」就是充滿愛心,對教職工,對學生有愛心,注重情感管理,注重人文關懷,以愛致校。
在搞好班子建設的同時,學校還非常重視抓好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嚴謹、協作、博學、典範」的八字師風要求,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和育人氛圍。其次是對在不斷探索育人新路子,努力提高德育實效性。
學校著力於校風建設,提出了「讀書、明理、做人、成才」的八字校訓和「勤奮、守紀、求實、進取」的八字校風,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德育工作,開創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在具體工作中,學校實施了「一個中心」,「二個基本點」和「三個措施」的工作方案。
「一個中心」就是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努力提高全體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二個基本點」就是切實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重視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個措施」即:
一是構建德育工作網路,校長室——政教處、學生會——級長、班主任——教職工——校內、外監督小組。此外是舉辦家長學校,成立家長理事會,加強「軍民共建」、「警民共建」,對後進生落實幫教措施等,使德育工作級級有人管,層層得落實。
二是實施「領導、教師值班制度」和「學生值周制度」,每天認真檢查,並實行量化評分,定期公布。三是在全校廣泛開展「爭先創優」活動,評選「十佳團員」、「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文明班級」、「文明年級」、「文明科組」、「文明教師」。
再次是對在遵循教學規律,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務,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評價學校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學校做到五個狠抓和一個發展。一是狠抓教學計劃的落實,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二是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實現向管理要質量;三是狠抓教學科研活動,促進辦學水平的提高和青年教師的成長;四是狠抓高考、中考和高中畢業會考,不斷提高辦學的綜合水平;五是狠抓體育衛生工作,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並於2001年創辦了湘橋區業余體校。一個發展就是開展藝術教育,發展辦學特色。
思想明、方法對、必然帶來效果好。從1997年初這五年多來,學校不僅發生了量的變化,而且發生質的飛躍。今日之南中,校園更美,校風更正,質量更高,真正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區重點中學,市一級學校,而且全體師生正以矯鍵的步伐,朝著省一級學校闊步前進。
南春中學位於潮州老市區的南區,東瞰韓江水,南傍楓春大道,校園佔地總面積17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校園優雅整潔,布局合理,配套齊全。現有教學大樓二幢,綜合大樓(含科技樓和辦學樓)一幢,禮堂一座。科技樓擁有理、化實驗室各二間,演示實驗室各一間,儀器設備均按省一級學校標准配置;生物標本室一間,陳列各種動物浸制標本,剝制標本和植物蠟葉標本一大批,配備生物教學所需模型、掛圖、演示教學掛圖一大批;電教室二間,語音室一間,多媒體電教室一間,音樂室二間,舞蹈室一間,樂器室一間,美術室三間,還建成用於電腦培訓的多功能階梯教室一間;2000年建成200米跑道塑料運動場,開通校園網,平整校園內所有地面;2001年建成高規格的植物園,2002年建成標準的地理園,使辦學條件日臻完善,使校園更加標致亮麗。
「三風」(校風、師風、學風)正,教學質量高是南春中學這五年多來取得的驕人業績。
1997年學校被潮州市教育局、潮州市招生委員會授予「國家級考試定點考場」。
1998年被評為湘橋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潮州市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先進單位,學校通過區級等級評估,晉升為湘橋區一級學校。
1999年通過市級「實施體育衛生兩個條例」評估驗收,被評為潮州市「實施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單位」。
2000年被潮州市教育局評為「十佳文明校園」,順利通過等級評估,光榮晉升為市一級學校,數學組長昊湘瑜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
2001年學校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被評為湘橋區先進單位。湘橋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陳漢湘校長和吳蘇柳老師分別被評選為潮州市「十佳優秀校長」和「十佳優秀班主任」。
據不完全統計,1996下半年以來,全校共獲得國級、省級、市、區級各類獎勵160多項329人次。
1996至1998年連續三年初中升高中考試成績名列全區榜首,高考年年獲潮州市進步獎,1999年是一個大豐收年,高考取得了喜人成績,刷新了學校高考紀錄,入省圍共57人,增幅470%,大大超過上級下達的指標,受到市教育局,湘橋區委、區府和區教育局的表彰。在社會上產生了轟動效應。
2000年和2001年高考又上了新台階,入省圍線分別達到79人和195人,而且還涌現了一批高分層。所有這些,充分體現了南春中學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2014年暑假,學校對科技樓5樓和7樓進行重新設計和裝修,形成小規模的2層學生宿舍(目前只供高一級居住在市區外的學生住宿)。
展望未來,南春中學必將更加輝煌。
㈦ 潮州有幾所高中
潮州有35所高中,如潮州市金山中學、潮州市華僑中學、潮州市高級中學、潮州市南春中學、潮州市綿德中學、松昌中學、潮州市寶山中學等。
一、潮州市金山中學
潮州市金山中學創辦於1926年秋,位於潮州市橋東東山路中段,現有兩個校區:金山校區和韓東新區。潮州市金山中學創辦於1926年秋,學校以其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校風優良,成績優秀,進入「中國著名中學」、「中國名校」的行列。
二、潮州市華僑中學
潮州市華僑中學(Chaozhou Overseas High School),是潮州市重點中學、省一級學校、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定點考場。廣東省教育廳直屬學校,也是潮州市的三所重點中學之一。
潮州市華僑中學前身系創建於1956年的潮安華僑中學,是廣東省較早創辦的僑校之一。文革期間學校停辦,1980年復辦,1984年更名為潮州市華僑中學。
三、潮州市高級中學
潮州市高級中學創辦於1954年秋,是由廣東省政府創辦的實驗型高級中學。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學風教風優良,辦學特色突出,辦學成績優秀,是廣東省名校。
四、潮州市南春中學
潮州市湘橋區南春中學創辦於1976年,是湘橋區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該校佔地面積較小,建有教學樓、辦公樓、科技樓,宿舍,200米塑膠跑道標准運動場,校內共有6個籃球半場,配套有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鋼琴室等藝術教學專用功能室及理化生等學科專用實驗室。
五、潮州市綿德中學
潮州市綿德中學是香港知名人士庄靜菴先生在1982年捐資贈建的市直屬普通高級中學,2004年教育調整,學校停止初中教育招生,由一所完全中學轉變為普通高級中學。現有45個教學班,學生2900多人,共有教師及員工189人。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潮州
網路—潮州市金山中學
網路—潮州市華僑中學
網路—潮州市高級中學
網路—潮州市南春中學
網路—潮州市綿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