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棗紅色男女款中餐服務員制服圖片

棗紅色男女款中餐服務員制服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17 01:04:45

㈠ 穿學校的制服在飯館吃飯被誤認為成服務員

美國:
美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歐洲的延伸,因為美國人的語言、她的人口構成,以及她的立國精神都源於歐洲。另一方面,美國又與歐洲不同,因為歐洲移民在北美大陸上驅趕走印第安人後,在一片荒蕪曠野之地創造了令人贊嘆不已的燦爛文明。所以,在談論美國習俗與社交禮義時,既要顧及歐美的相同性,又要注意兩者的相異性。 習俗是個范圍廣泛、內容復雜的題目,涉及人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筆者擬定以雜談的形式,就美國人的習俗作一粗淺概述。

寬容性

美國是個移民之國,它的祖先來自於全球各地。人們移居美國時,不僅僅在地理位置上挪動一下,而且還把他們所在國的評議和風俗習慣帶到了新的居住地。因為雜,人們各自的差異十分突出;因為差異十分普遍,人們就不特別注重統一性。久而久之,美國人的習俗中形成了較高程度的寬容性(tolerance),對異質和不同評議持容忍、可接受的態度。在這一點上,美國社會里可行的習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來得寬泛。

從政治上講,這種寬容性表現在對自由的追求和對自由權利的維護。從宗教上說,它體現在不同信仰的和諧共存。從生活范圍上看,它顯現在不同和族、不同族裔社區的平安相處。一言以蔽之,在美國,每個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選擇不同的觀念、信仰、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人們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習俗和儀。譬如,猶太人可以慶祝他們的宗教節日,而基督教徒則能夠他們的聖誕節和復活節。再譬如,美國華人可以在唐人街用華語生活和工作;同樣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夠在他們的「小西貢」按越南的方式經營業務,從事各種活動。 美國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國是個移民國這個因素以外,還與美國人的頻繁遷徙有關。眾所周知,美國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她的西部開發史。那時,美國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騎馬坐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哪裡有機遇,就往那裡移居。頻繁的遷移和不斷地更換居處使人們始終處於「流動」狀態,對暫面臨的種種不同現象更易於寬容和接受。此外,經常遷移還能夠幫助人們擴大眼界,知多識廣,對不同的習俗持同情、理解的,並逐漸形成多樣性勝於單一性的開放性觀念。

由於美國人的寬容性較強,所以美國人很少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它與中國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訓十分酷似。譬如說,丈夫可能是個共和黨人,但他決不能逼迫他那擁護民主黨的妻子改變政治立場。同理,母親也許是個天主教徒,但她決不能強迫她那已皈依成穆斯林教徒的兒子改變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習慣和平時事務處理中,這種寬容精神更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

不拘禮節

美國人以不拘禮節著稱於世。在寫字樓里,人們常常發現「白領工人」不穿外套、不系領帶地坐在自己的室里工作。有交談時,他們會朝椅背一靠,把雙足往桌子上擱,悠哉悠哉地在里「侃」上個半天。在大學校園里,美國教授身穿牛仔褲、足蹬耐克鞋進教育上課的例子數不勝數。更有甚者,美國教授講到來勁之處,會一屁股往講台上一坐,神采飛揚地滔滔不絕一番,不分年齡,不分性別。更常見的情形,是美國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隨和、輕松關系。無論是在里,還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以常看見美國長輩與幼輩互拍肩膀、無拘無束的鏡頭。所有這一切都源於美國人不拘禮節(informality)的習性。

從角度上講,美國人不拘禮節的習性與他們的民主平等觀念相關。我們知道,美國發展進程中,投有封建社會這一階段。貴族、賤民、等級、王室等歐洲大陸盛行的一套東西,在美國沒有或者有實際意義。人們對家庭、地位、身份不十分看重:更主要的是當事人本身的實際成就。這種產生於美國早期開發階段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已成了美國傳統中的「沉澱物」。因為大家珍視平等的權利,人們互相交往中就沒有必要過份講究各種各樣的繁縟禮節了。上級與下級之間,家長與子女之間,老闆與工人之間,教授與學生之間,都是如此。

關於這一點,人們只要注意一下美國人與人見面時的打招方式即可一清二楚了。不管是下屬見到上司,還是學生見到師長,美國人一般只需笑一笑,說聲「嗨」(Hi)或者「哈羅」(Hello)即可,而不必加上各種頭街。還有,美國人在社交場合散席或者業務散會時,較少與人一個個地道別,而是向大家揮手說一聲「好啦,我們再見吧」(Well,so long everybody)。這樣做並不表示人們相互間缺少敬意,而是人們長年累月的習慣使然。 不拘禮節是為了使人們在交往中更輕松、自在一些,從而更快地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這也許是美國人性格開朗的一個原因。

英國;
初次見面或在特殊場合,或者是表示贊同與祝賀時,才相互握手。在英國,不流行邀對方早餐談生意。一般說來,他們的午餐比較簡單,對晚餐比較重視,視為正餐。因此,重大的宴請活動,大家都放在晚餐時進行。去英國人家裡作客,最好帶點價值較低的禮品,因為花費不多就不會有行賄之嫌。禮品一般有:高級巧克力、名酒、鮮花,特別是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品,他們格外欣賞。而對有客人公司標記的紀念品不感興趣。在英國,服飾、香皂之類的物品未免太涉及到個人的私生活,故一般不用來送人。菊花在任何歐洲國家都只用於萬聖節或葬禮,一般不宜送人。白色的百合花在英國象徵死亡,也不宜送人。其他的花都可送人。盆栽植物一般是宴會後派人送去。若請你到人家裡作客,需要注意,如果是一種社交場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要為你做准備,你去早了,她還沒有準備好,會使她難堪。最好是晚到10分鍾。在接受禮品方面,英國人和我國的習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常常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無論禮品價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會給以熱情的贊揚表示謝意。蘇格蘭威士忌是很通行的禮品,烈性威士忌則不然。英國商人一般不喜歡邀請至家中飲宴,聚會大都在酒店、飯店進行。英國人的飲宴,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儉朴為主。他們討厭浪費的人。比如說,要泡茶請客,如果來客中有三位,一定只燒三份的水。英國對飲茶十分講究,各階層的人都喜歡飲茶,尤其是婦女嗜茶成癖.英國人還有飲下午茶的習慣,即在下午3--4點鍾的時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紅茶,有時也吃塊點心,休息一刻鍾,稱為"茶休"。主人常邀請你共同喝下午茶,遇到這種情況,大可不必推卻。在正式的宴會上,一般不準吸煙。進餐吸煙,被視為失禮。在英國,邀請對方午餐、晚餐、到酒吧喝酒或觀看戲劇、芭蕾舞等,會被當作送禮的等價。主人提供的飲品,客人飲量以不超過3杯為宜,如果感到喝夠了,可以將空杯迅速地轉動一下,然後交給主人,這表示喝夠了,多謝的意思。酒館開門時間一般是上午11時至下午3時,下午5時半到晚上11時。酒館里渴酒的人一般比較多,高峰時,後來的客人沒有座位,就買零酒隨便站著喝。對英國人講話也要客氣,不論他們是服務員還是司機,都要以禮相待,請他辦事時說話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則,可能會使你遭到冷遇。英國人對於婦女是比較尊重的,在英國,「女士優先」的社會風氣很濃。如走路時,要讓女士先進。乘電梯讓婦女先進。乘公共汽車、電車時,要讓女子先上。斟酒要給女賓或女主人先斟。在街頭行走,男的應走外側,以免發生危險時,保護婦女免受傷害。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而且總是習慣先將妻子介紹給貴賓認識。按英國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三件套式西裝,打傳統保守式的領帶,但是勿打條紋領帶,因為英國人會聯想到那是舊"軍團"或老學校的制服領帶。英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拜會或洽談生意,訪前必須預先約會,准時很重要,最好提前幾分鍾到達為好。他們相處之道是嚴守時間,遵守諾言
在英國,每個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在英國各中心地區也形成了多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發展的局面。英國有兩個「官方的」教堂:即英格蘭教堂(英國聖公教會)和蘇格蘭教堂(長老教派),除此之外,各種不同的宗教和數不勝數的教派在英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絕大多數的英國人都信奉基督教,盡管當前去教堂做禮拜的信徒人數並不多,每周大約只有110萬人。穆斯林是英國國內最大的非基督教團體(超過150萬人),此外,印度教、錫克教和猶太教也擁有大量的信徒,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日本;
中國和日本因為地理位置都位於在亞洲東部,所以從外形上看,應該是沒有什麼區別.僅僅是過去的日本人個頭比較矮,腿很短.

在性格方面,兩個民族是完全不同,這也決定了自己國家的命運不同:
五千年的文化對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人聰明,善良,但非常保守,由於自給自足的經濟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以至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永遠的恥辱

日本盡管資源貧乏,國家很小,但是他們的確憑著堅強的意志把日本從二戰中的一堆廢墟變成了如今的經濟強國,這一點是無可否認.但是他們也是好鬥的民族,因為自己國家的資源不足,所以日漸膨脹的野心帶給了周邊國家無盡的災難

傳說日本是當時秦始皇為尋找不老仙丹派童男童女到蓬萊島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很多人說日本的根在中國,當然這也只是個傳說,無處考證.

從內心講,日本人的好戰、野蠻、狡猾、殘忍,很難想像和我們中國人有任何相似之處。我相信憑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一定會超過日本。我堅信不移!!

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三人以上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時,女子在右邊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著男子。三個人上街,中間的位置讓給受尊敬的人。
日本人對裝飾著狐圖案的東西則甚為反感.狡猾狐狸是貪婪的象徵.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
招待客人用膳時,不能把飯盛得過滿或帶尖。當著客人的面不能一勺就將碗盛滿,否則被視為對客人不尊重。

用餐時,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滿飯的碗上。因在死者靈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擺成這種形式。

給客人盛飯時,禁忌把整鍋飯一下分成一碗碗的份飯,因過去給囚犯盛飯時多採用這種方法。

作為客人就餐時,忌諱只食用一碗就說夠了,第二碗飯即使是象徵性的,也應要求添飯。因為只吃一碗則寓意無緣。

吃飯時禁忌敲飯碗,據說這是因為人們迷信敲碗聲會招來餓鬼。

忌諱往糕上撒鹽和撕拉著吃糕。

忌諱在鍋蓋上切東西。

忌諱往白水裡放湯。

著過筷的飯菜和動過口的湯,不能吃到一半剩下。攜帶食物外出郊遊時,禁忌把吃剩的東西丟在山裡。據說這是擔心吃剩的東西會招來鬼魂。

忌諱把紅豆飯澆上醬湯吃。迷信這樣做會在結婚時遭雨澆。

帶腥味兒的食品禁忌用作祭祀神佛的供品。

供過神靈的食品忌諱讓女孩子吃,認為這樣做會使女孩長大後姻緣不合。

在宴會上就餐時,忌諱與離得較遠的人大聲講話。講話時禁忌動手比劃和講令人悲傷或批評他人的話。

在有關紅白喜事的宴會上,禁忌談論政治、宗教等問題。

在較大型的宴會上因故要中途退場時,禁忌聲張,否則會使主人不歡,他人掃興。

就餐時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諱含著食物講話或口裡嚼著東西站起來,否則會被認為缺乏教養.
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三人以上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
日本人用餐時實行嚴格的分餐制。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一項統計顯示,到2001年底,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為78歲,女性為84.93歲。不可否認,分餐制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日本人長壽的主要原因。
在家分餐,盤子比菜還要多
記者曾收到一份禮物,名曰「夫婦杯」,一大一小,一灰一白,於是將大的給丈夫用,小的自己用。在日本,類似的夫婦用品很多,如「夫婦筷」、「夫婦碗」等。到朋友家裡做客,記者發現每個人的茶杯都是個人專用的。
日本人的分餐習慣是從小培養的。二戰後,日本的小學開始向學生提供免費午餐,一律實行分餐制,公用餐具與個人餐具分開,學生餐具每天嚴格消毒。孩子們養成了這個習慣,回家後實行分餐制也就很自然了。從20世紀80年代起,分餐制在日本家庭已相當普及了。日本人家裡盤子、碟子特別多,幾乎所有日本人家庭都有餐櫃,不同花色、樣式的餐具擺滿餐櫃。日餐花樣多分量小,一次在朋友家中用餐時,記者發現,女主人將每份菜都分成小盤,每人一份,所以4個人吃5道菜,盤子就已經佔去了20個。
日餐,自己點的自己吃
日本人在餐廳吃飯也實行分餐制,宴會上的套餐都是按每人一份上菜,一道菜一個盤子,所以一次宴會下來,肚子未必吃飽,但盤子已經用了一大堆。日本人請客有時會讓客人點自己喜歡的飯菜,自己點的自己吃,各自滿意,又不相互攙和。有一次,一位朋友請吃飯,記者點了生魚片,記者的丈夫喜歡吃炸蝦等熱食,日本朋友卻點了一份壽司,三個人各吃各的。
當然日本的一些小餐館,比如在居酒屋裡,也有幾個人分吃一份菜的現象,但飯館會及時送上公筷,大家用公筷把菜夾到自己的小碟里,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送進嘴裡。
中餐,先「眼嘗」後分餐
為了適應日本人的分餐習慣,日本的中餐館也採用了日本式的用餐方式。無論是在東京還是在橫濱中華街上的中餐館,大都實行了日本式的服務,即一道大菜端上桌子,服務員會擺在圓桌上旋轉一圈,讓客人先「眼嘗」一番,也就是過目欣賞,之後服務員會將菜端下去分成小份供客人食用,而且為了防止不同的菜在盤子中串味兒,分盤時都用新的小盤。
橫濱華僑總會會長曾德深先生說,中餐實行分餐制已經是很自然的事了,事實證明這樣的餐飲習慣科學、衛生,更促進了中餐在日本的普及.
物價上漲改變日本人的購物習慣
路透19日消息,日本內閣府周二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經過10年的通貨緊縮,已習於物價穩定的日本消費者對物價上揚的反應,是等待特價日才購買日用品。在受訪的1,408人中,逾半數表示,就本次調查的17項商品而言,他們多半會等到特價時才購買,這17樣商品包括義大利面和衛生紙等;約25%的受訪者表示,已減少花在餅乾、洋芋片和啤酒方面的支出;近20%的受訪者說,衣服送洗的頻率減少。這項調查在1月15-17日進行,日本內閣府一名官員表示,其目的是避免零售商因媒體報導有關原油和原材料成本上揚,而投機性哄抬物價,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公布這項調查,讓零售商知道定價活動都受到政府監控。上述官員表示日本內閣府計劃2月和3月再進行第二輪調查。有83%的受訪者均表示,有感受到近期日常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帶來的痛苦,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部分價格上揚是無可避免的。

韓國;
刷牙

有人可能覺得刷牙有什麼奇特的,可是我從未見過像韓國人這樣熱衷於刷牙的民族。你可以翻翻任何一個韓國人的隨身包,別的可能沒有,但牙刷是一定會出現的。他們家裡有牙刷,辦公室有牙刷,包里有牙刷,賓館里也有很多牙刷的自動販賣機(韓國賓館和很多國外的賓館一樣,不提供免費的牙刷)。他們只要吃過飯就會刷牙,所以在韓國,經常在衛生間里看到叼著牙刷上廁所的人,而且一刷就是半天。我曾經在浴室里遇到一個韓國人在刷牙,我整個過程都完畢出來了,他還在刷。在韓國,牙齒好不好體現著家教和修養問題,所以絕大多數韓國人的牙齒都很白而且健康。

(哈妹
2006-11-23 02:55:41
在韓國企業做了七年,而且我也喜歡看韓劇,多少對韓國的生活習慣有一些了解,韓國人喜歡刷牙是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系,因為韓國人經常吃泡菜,而韓國泡菜的味道比較重,所以必須飯後刷牙。另外,韓國人吃飯時,勺子是用來吃飯、喝湯的,而筷子只是用來夾菜的,這與中國人的用餐習慣有點不同。)

喝酒與抽煙

韓國人喝酒的習俗和規矩真的很多。晚輩在前輩和長輩面前喝酒,一定要側身,不能面對著前輩或長輩。兩個人以上一起吃飯,不能自己倒酒,這樣是對對方的不敬。很多人都說中國人不講衛生。可是你知道么,韓國人喝酒時,如果要表示親近。敬酒時一定要對方拿自己的杯子喝酒的。所以很多宴席上,你會看到一個人拿著自己的杯子挨個敬酒,剛開始還真的不能適應。晚輩是不可以在前輩或長輩面前抽煙的,這是大忌。記得跟教授還有一個韓國學生去歐洲那會兒,那個韓國學生煙癮很大。於是成天躲著教授抽煙,連讓教授看見都不敢。常常上廁所,其實是躲起來抽煙。

拉人入教會

在韓國,信基督教的人很多很多。教會也到處都是,可以用「泛濫」這個詞形容。而且十分虔誠,特別喜歡拉人入教會。來韓國的頭半年,分別被拉去過三個教會。有一個是專門為外國人辦的教會,所以開始我還挺熱衷,因為可以練習英文。但當聽說要給我洗禮什麼的,我就再也沒敢去了。可是那邊的韓國人根本不罷休,不厭其煩地每個星期都問我去不去,然後有活動都來叫我,沒辦法,我就只能以各種理由委婉的拒絕,但是沒用。人家很熱心,也不像壞人,我也不好說的很硬。還好半年之後,看我實在沒什麼興趣,就沒再來勸我了。見過最誇張的教徒,是一次跟幾個韓國人站在路邊等車,一位中年女士走過去,突然又折回來,沖著我們說了句韓語:願主保佑你們!然後就走了。我被整得一楞一楞的。

睡覺

韓國人的睡覺晚,真的是很厲害。韓國的那種大型超市,晚上10點多,很多父母領著很小的孩子在逛。在中國,這些10歲以下的孩子早該被哄上床了。有些都是1、2歲的孩子,父母照樣背著逛,孩子在後邊大都是歪著腦袋在睡覺。一個來這邊讀書的母親說,在中國如果這么帶孩子,會被長輩罵死的。韓國學生常常熬夜學習,然後白天睡覺。這點我很不理解,白天的大好時光,為什麼不利用呢。而且韓國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可以睡。常常睡桌子啊,沙發什麼的。讓我很佩服。

飯量小

韓國不論男女,飯量都很小。很奇怪,為什麼會有胖人。

夏天穿褲子,冬天穿短裙

很多韓國漂亮的mm夏天都穿褲子或者長裙,很少見她們夏天穿短裙。相反的,冬天裡,mm們特別愛穿短裙,晃動著誘人的雙腿。真是美麗凍人啊。

㈡ 火鍋店服務員好做,還是中餐酒店服務員

感覺還是中餐吧,前兩天見火鍋店服務員撈打火機,濺了一身,蠻危險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㈢ 某職業中餐廳打算從本校招聘幾名服務員男女不限請為該餐廳寫一則招聘啟事

中餐廳打算從本校招聘幾名服務員,男女不限情味,餐廳鞋子招聘啟事你就可以寫招聘就行了。

㈣ 中餐廳服務員和辦公室文員那個工作好呢

呵呵,你問的問題讓我完全相信你所說的:你的性格弊端是猶豫不決。

我也是學旅遊專業畢業的,所以,我很樂意和你分享我的意見。我們先來看下:

中餐廳服務員:
好處:1、每天睡懶覺 2、節省下幾百元伙食費 3、有下午三個小時的時間看書學習
缺點:1、和男朋友工作時間不搭調 2、節假日很忙
前途:服務員--領班--主管--經理--總監

辦公室文員:
好處:1、和男朋友工作時間一致
缺點:1、不能睡懶覺 2、沒有下午學習時間 3、多花費幾百元的伙食費
前途:文員--高級秘書(總經理或董事長的秘書)--要麼轉部門,要麼轉行(不可能一輩子做文員)

呵呵,首先:
1、下午三個小時的看書學習時間,是沒法實現的。上午你要從9點忙到2點左右,不停的走動,倒水,端盤子,送洗餐具等,是很累的體力活。下午從五點開始到晚上九點,中間還是不停的走動,所以,中午這三個小時,只能拿來補充睡眠,緩沖身體的勞累。

2、伙食費:我做過兩年酒店,而且我很多同學做酒店這行,我倒是第一次聽說酒店的基層服務人員可以包吃住,行政人員不包吃住的。如果你的這個酒店確實不包行政人員的吃住,我建議換一家酒店。因為三星,四星,五星的酒店不僅包吃住,而且吃的是自助餐、住的帶熱水器、空調,免費清洗員工制服。你這樣的年齡,很多酒店爭著要,你肯定可以找到更好的,包吃住的酒店。那麼,伙食費的問題就解決了。

3、總之,服務員很忙,很累,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你這樣矛盾的心態會讓你很快打退堂鼓。文員,輕松,但是可替代性很強。

分析完了,希望你記得一句話:有舍才有得!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所以選擇自己認為重要的。呵呵。希望對你有用。

㈤ 好想知道~~西餐服務員與中餐服務員那個好

在五星級酒店中:1)
西餐的酒水提成和中餐比會差很多!但工資相對會稍微比中餐高一點;2)
西餐的服務員上一個班(就是直接8小時,中間不休息),中餐是2頭班(上午上一半,下午休息3-4小時後繼續上班);3)
西餐會有大早班(6:00或7:00上班)和晚班(23:00以後下班),有可能會有夜班,中餐一般9:30上班,晚上沒有拉晚的客人最晚22:30下班;4)
西餐服務員的工作是大家一起干,中餐包間的工作是一個人干:

㈥ 在找工作 火鍋店裡面的服務員累點 還是中餐店裡面服務員累點 就是那種炒菜那種中型的

火鍋店比較不累,因為上菜那些也不會燙,因為上的菜都是生的,而已每份都只是一點點而已。

㈦ 火鍋店裡面的服務員和中餐店裡面服務員怎麼

  1. 火鍋店除了冬天的時候其他季節輕松點但就是下班晚了一點!

  2. 下午五六點之前基本沒多少客晚上比較多!

  3. 火鍋服務員餐前准備:桌椅擺放與地板的衛生。小料備好。碗筷的擺放!最後上客後點菜與酒水!客人需要與要求什麼的解決就好。

  4. 酒店中餐廳里的服務員:笑迎千家客。

  5. 說話和藹。

  6. 會觀察客人心態。

  7. 立叫即到,記單速度快.結賬速度快。

  8. 上班不談笑,不論客人容貌。

  9. 不談客人衣著,不談以前見過客人。

  10. 不和客人比地位,不打私人。

  11. 總體來說都差不多。

㈧ 中餐服務員儀容儀表基本要求有哪些

著裝:要整潔整齊,上班穿工作服務,經常保持整齊干凈,褲長合適,在消失這前更換,衣帶內不裝多餘的物品。不可敞胸,服務卡左胸前。不能將衣袖捲起,女服務員穿裙子,不可露出襪口,應穿肉鈀襪子。系領帶時,要將衣服的下擺扎在褲子里。襯衣也要穿顏色,,並保持整潔。領帶扎正,臟了要洗,破了要換。鞋子穿黑鈀的皮鞋或布鞋,皮鞋擦油,保持光亮,布鞋保持干凈、整潔。
儀容要求:親切和謁、端裝大方。指甲要經常修剪,不留長指甲,不塗的指甲油,發式按酒店的規定要求,男士不留長發,發型不留過耳朵和後衣領,每天上班前刮臉修面,保持整潔。女服務員不留披肩發和怪民發型,頭發要理整齊。每天早晚刷牙,鼻毛不出鼻孔。飯後漱口,勤洗澡防汗臭,上班不吃民味東西,不飲含酒精的飲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面貌自然。
女服務員上班可以淡妝打扮,但不準戴手鐲、手鏈、戒指、耳環及誇張的頭飾,戴項鏈不外露。男女均不準戴色眼鏡和飯店規定以外的物品和裝飾品。
行為准則:行為敏捷、動作優美、不卑不亢、訓練有序,給賓客服務依據規格,按規定的程序有序進行,不能馬虎和隨心所欲。樹立顧客止上的思想。
注意一定的禮儀,使賓客有賓止如歸的感覺,服務人員要注意自己的住宿儀表和行為舉止,給人以端壯大方、美觀的感覺。

㈨ 這是什麼制服鐵路服務員還是飯店服務員誰知道嗎

從服裝來看應該是鐵路服務員的制服。飯店服務生不是這樣的衣服。

㈩ 中餐服務員和西餐服務員有什麼區別

一:西餐的服務員一天只上一個班(就是直接8小時,中間不休息),中餐是一天上兩次班(下午休息3-4小時後繼續上班);
二:西餐服務員的工作是大家一起干,中餐包間的工作是一個人干:
三:西餐的酒水提成和中餐比會差很多!但工資相對會稍微比中餐高一點;
四:西餐員工間的人際關系相對簡單,但中餐會復雜一點,
五:西餐大部分區域是無煙區,喝醉酒的客人也很少見,中餐包間里永遠是和蓬萊仙境一樣雲霧環繞,而且喝高的客人是天天見;
六:西餐會有大早班(6:00或7:00上班)和晚班(23:00以後下班),有可能會有夜班,中餐一般9:30上班,晚上最晚22:30下班;
七:西餐服務員要求必須會英語,中餐相對要求會低點;
八:西餐的員工大部分是和外國人打交道,中餐幾乎見不到外國人。

與棗紅色男女款中餐服務員制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棉麻褲子染上顏色了怎麼辦 瀏覽:235
肥不膩女裝 瀏覽:484
這個裙子還不火 瀏覽:817
如何區別正品菲拉格慕皮帶 瀏覽:752
真維斯童裝男褲 瀏覽:743
羊女士帽子品牌有哪些 瀏覽:8
xl的外套衣長是多少 瀏覽:448
春天紅色蕾絲裙怎樣搭配外套 瀏覽:563
泰國有童裝批發市場嗎 瀏覽:395
女生褲子黑緊腿叫啥 瀏覽:666
女士皮夾克短款搭配裙子圖片 瀏覽:182
同學伸手到我褲子里 瀏覽:351
歐文帽子正品多少錢 瀏覽:435
褲子買大了怎麼改小一個碼 瀏覽:465
寶馬x5發電機皮帶多少公里更換 瀏覽:569
丹東皮帶驅動式批發市場 瀏覽:490
暗色褲子搭配 瀏覽:455
皮帶沙馳怎麼樣 瀏覽:20
男裝的奢侈品牌 瀏覽:841
加盟童裝要多少加盟費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