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警服自誕生以來,經過了8次大的換代,各有哪些特點呢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不斷適應新時期執法工作的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人民警察服裝由國務院統一規定,進行了多次改革。人民警察服裝從早期的深受軍旅風格影響,到今天漸漸與國際接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警服也在不斷增加品種,不僅隨季節變化,也開發出了不同警種的獨立制服。
1、“五零式”警服“五零式”警察制服與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相同,區別是胸章上的字樣,也是新中國的第一批警察制服。五零式警服在款式上基本沿用了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警服樣式。
基於八三式警服改進而來的八九式警服,在款式和面料的選用上與八三式警服相同,在細節上做了改進:女警冬裝取消列寧式雙排扣樣式,改為單門襟單排扣款式,男女裝取消褲側縫的正紅色牙線,取消紅色平絨質地領章,改佩松枝襯托盾牌紋樣的金屬質地領花,改懸掛式肩章為縫合式,仍保留了黃色警容線、肩袢黃色邊線至1992年採用領章式警銜時拆掉,但直到1995年正式採用肩章式警銜時才定型,可見八九式警服在其裝備期間變化頻繁,又如女警帽,在1995年6月30日之後不配發大檐帽,改配短筒帽,後又配發了尼龍針織貝雷帽。
8、“九九式”警服1999年新世紀到來,為與國際接軌,加強人民警察隊伍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我國進行了第八次警服改革,為全國民警配發了九九式警服,並沿用至今。
㈡ 中國從四十年代到現在人們在衣著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1、四五十年代衣服打補丁:
在過去的年代,物質非常的匱乏,買布要布票,布票按人頭定量配給,一個人定額供應的布票做了外衣沒有內衣,做了上衣沒有下衣,沒辦法只能是充分利用,新衣服先給老大穿,老大穿後給老二穿,一直往下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走到街上隨處可見穿著補丁衣服的人。
2、70年代穿解放裝:
70的人們穿著不僅破舊,而且樣式幾乎一樣,基本以學生裝、解放裝、中山裝為主,很少夾克,更沒有西裝。褲子上下一樣的大,走起路來連灰塵都能掃起來,系褲子用的不是皮帶,而是腰帶,大都是找根繩子能系住就行。
3、改革開放後種類多樣化:
改革開放後,市場開始放開,布的種類也多起來,化纖、尼龍、滌綸等,服裝也開始起了變化,夾克、西裝、喇叭褲等開始流行。
(2)在制服上發生了哪些變化擴展閱讀:
穿著雖說是外表,但最能體現生活水平的變化,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群眾手中有錢了,衣著也就不同了。
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收入大幅度增加,以革命老區江西贛州為例,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356元提高至2017年的29567元,百姓收入大提高,生活質量也大改觀,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成為一種普遍。
㈢ 不同年代,人民警察的警服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由以前的淡綠色變成了現在的深綠色目前已經偏向於深藍色,雖然他的制服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的本質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他們遵循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㈣ 人民警察為人民!那不同年代的警服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一、米黃色為基礎,逐漸衍生 1959年的國慶節。中國警察部隊實行新的服裝制式,但實際上從1958年年底這套制服就已經開始實行。大體設計基本沿用1955年版本。冬裝上衣和下衣全部改為藏藍色,經濟、消防等警種改為棕綠色,其他警種夏裝與55年保持一致。
二、特殊時代的變化 966年警察部隊制服再次迎來改變。1966年3月公安部門就服裝制式問題提出了專題報告。在這份報告中,首次提出了警察服裝制式、技術規格、質量需要與解放軍相同。同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了這一報告,全國統一實行新的服裝制式。
三、現代警服的出現制服是按照民警的身材進行定製的,每位警察的衣服都是進行量體之後再進行製作,最後通過廠家寄送到民警手中,從這個時候現代化的警服制度才正式形成。2005年,警服再次進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動,將灰色襯衫改為了藍色的襯衫,這個制服制度至今沿用。
㈤ 唐朝服飾較於前朝發生了哪些較大變化
唐朝男子服裝有朝服、常服之分。朝服為上朝、行禮、祭祀時用。男服常用服為團領衫。 唐代官定的服裝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 以紫、朱、綠、青等顏色區分官員等級。唐高宗時頒布了《品色服》,以法律條文形式確定了朝服的格式、顏色與著裝及場合。 這里服色不但反映了階級、等級的區別,而且體現出強烈的民族觀念心理習慣時代特色。朝服中最有代表性要數皇帝穿的黃龍袍。唐太宗時,認為天無二,世無二主,制服十分嚴格君主服色應是赤黃色。由於黃色最能體現皇帝至高無上的尊嚴因此黃色只能由皇帝一人享用。後成為歷代封建最高統治者的專用服裝。 唐朝服飾的特點是袒胸、長裙、寬衣大袖,沒有鈕扣而系腰帶;裙子的線條流暢而優美。在初唐時期是以寬袖為主,盛唐時期從寬袖變為半寬袖。色彩沿襲了南北朝遺風以紅、紫為主。 唐朝五代時期女子服裝是中國史上最精彩的篇章,傳統的儒道互補的哲學思想繼續得以在唐朝發揚和深化。從唐初至中、晚唐女子服裝在不同時期與不同的風格分為兩個階段:一種是襦服;一種是女著胡服。 衫,是襦裙的一種可分為尊卑兩種,一種為「中單」另一種為「布衫」。中單為宦官貴族穿用,布衫是平民百姓的日常便服。 裙,是當時女子非常重視的下裳,面料多採用絲織品,受南北朝的遺風影響,多穿長裙,裙腰高至胸部。它的特點是高腰線位於胸高點以上,這種裙裝時隋唐時期非常重要的一種流行款式,並具有一定的發展過程,即由初唐時期的簡練平直演變成寬博渾圓風格。這種造型的變化反映出女性理想形象的變化---由質朴無華變得雍容華貴。高腰掩乳裙裝的造型在整個的唐朝歷史演變中可概括為三個階段。 一,隋到初唐,其造型為平直纖長近似現代設計的筒型更易塑造出一種娟秀的女性形象。一般穿著者為侍女或身份較低者。 二,盛唐中唐時期,其造型特徵以O型為主,穿著給人以豐滿渾厚、凝重瑞麗之感,一般以貴婦居多。 三,晚唐時期,其造型仍以O型為主,但裙身更寬松,裙長更長,此時的衣袖十分寬大裙身更大,其服飾十分繁雜、華麗以貴婦穿著居多。
㈥ 不同年代,人民警察的警服經歷了哪些變化
警服的變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帶有明顯的烙印。其實警服與軍服一樣,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人民警察服裝從最初定型之後,前前後後經過就此改良或者重新設計,才有了現在警察制服。
一、米黃色為基礎,逐漸衍生
1950年,警察部隊的服裝統一,衍生出第一款制式警服,統一了領章和帽徽,以米黃色為主的警服,衣領的左側上面打上了“治”、“戶”、“交”、“消”字首加號碼,用以區分不同的警種。
1999年,公安部再次進行制服的重新設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基本確立了現在警服的設計標准,選用與國際接軌的藏藍色用料,區別於軍隊綠色的服裝設計,形成一支具有鮮明特色的警察部隊服裝。
此制服是按照民警的身材進行定製的,每位警察的衣服都是進行量體之後再進行製作,最後通過廠家寄送到民警手中,從這個時候現代化的警服制度才正式形成。
2005年,警服再次進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動,將灰色襯衫改為了藍色的襯衫,這個制服制度至今沿用。
以上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㈦ 近代中國服飾的變化趨勢有和變化各階段特徵
辛亥革命後,中山裝形成。此後幾十年,中山裝大為流行,成為中國男子喜歡的標准服裝。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列寧裝、幹部裝流行。 女子服飾變化的情況清代婦女服飾,有滿、漢兩種。滿族婦女一般穿長袍;基本上是沿襲女真族。漢族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主。清中期以後也相互仿效,形成滿漢服飾藝術相融合的局面。滿族婦女一般都穿長度到腳的寬長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漢族婦女服飾仍沿用明朝服裝形制,以衫裙為主。而後以上身鑲著有花邊的襖、衫為主,式樣比較寬大,長度一般在膝下。
滿族婦女的鞋極有特色。以木為底,鞋底極高,類似今天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上下較寬, 中間細圓,類似花盆。 清代婦女旗袍還時興「大挽袖」。袖長過手,袖裡的下半截彩綉採用多種與袖面不同顏色的花紋,然後將它挽出來,別致、美觀。 漢族婦女服飾仍沿用明朝服裝形制,以衫裙為主。而後以上身鑲著有花邊的襖、衫為主,式樣比較寬大,長度一般在膝下。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接觸西式服裝後,旗袍出現並不斷革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連衣裙流行。 小結 v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勢力的進入中國,引起了中國社會的劇烈變動,與此相伴隨,中國人民大眾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等方面,也開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隨著中西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相互激盪和交匯,出現了許多色彩斑斕、新奇特異、意味深遠、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鮮事務,形成了中國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開始走向近代的廣闊畫面。這種變化的總的趨勢是:由以往的閉關自守,轉而為面向世界;由過去的封建傳統天下,變而為向近代化的趨進。 這從服飾的變化可以明顯的感受到。 近代以來服飾變化的具體表現 男子服飾變化的情況。 長袍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飾,20世紀上半葉仍然流行 西裝的傳入在鴉片戰爭以後,民國成立以後流行開來,成為男子禮服之一。對中國服飾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㈧ 警察制服的演變史
一、新中國成立前紅色政權警察的警服
1、我國紅色政權警察機構的設置始於1928年。井岡山時期的民警局、刑事偵探局、政治保衛局、肅反委員會就是我國現代公安機關的雛形。那時的「警服」,就是紅軍戰士的服裝。都是紅軍戰士,只是分工的不同。
2、1938年延安時期,我黨正式成立了公安局—延安市公安局。這時起有了警服:黑色制服,黑白相間的大檐帽,無帽徽,鋁合金特製白色領章,鑄有「邊警」兩字。沿用至1942年。
3、新中國成立前夕。著裝同八路軍、解放軍著裝一致,只是款式有所變化:男服上衣為中山裝,下衣為馬褲;女服為列寧裝。
二、文革時期的制服
1、50式。有幹部與民警服裝之分。著裝均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相同,區別是胸章標有「人民公安部隊」字樣,臂章為盾形,上方橫寫「公安」二字,下方綴軍徽。帽徽為中間嵌「公安」字樣的紅五角星。此種制服一直使用到1956年。
2、55式。上衣為白色和草綠色,下衣藏青色,平頂大檐帽,即人們所熟悉的「馬天民式」。
3、59式。上衣白色,增加了領章,領章中有一銅質盾牌,上綴五顆五角星,下裝顏色由藏青改為藏藍。章板中間綴銅盾牌,盾牌浮雕一大四小五個五角星。各警種一律佩戴領章。
4、65式。再次與部隊服裝趨同,上衣草綠色,有紅領章,下衣藏藍色。取消了大檐帽。草綠色軟頂帽綴一園形國徽圖案。
5、71式。為區別軍、警服裝,增加大檐帽,上、下裝均改為藍色。後又改夏季服裝為上白下藍。
三、八十年代的制服
1、83式。改革較大的一次。除草綠色、紅領章沒有新意外,其他變化都很大:上衣有飾有黃邊的肩袢;袖口有兩條黃色袖線,下衣飾有紅褲線;大檐帽上有了警徽,胸前有了警號,上衣有了臂章;臂章上印有「公安」二字,下面首次出現英文「POLICE」。1985年全國民警統一穿著新的制服。
2、89式。在83式的基礎上改紅領章為松枝—盾牌領花,1993年改為有警銜標志的箭形領章,1995年改為肩章;臂章由懸掛式改為縫制式;下衣取消紅褲線;配發黃襯衣、藍領帶;警號由紅色改為藍色。領帶上有「警察」的漢語拼音,但有一批領帶上的字母錯了,成了「頂察」。89式警服是對83式警服進行改進,在大致不變的基礎上,89式警服褲子取消了兩側紅褲線,紅領章改為松枝襯托的紅色盾牌領花,內有金色五角星。大檐帽增配了金黃色絲編裝飾帶。女民警改戴短立筒有檐軟帽。1993年人民警察授予警銜,佩戴警銜標志,區別主服及其標志在89式警服基礎上又進行了小改進。行政職務警察領章底板改為橄欖色,技術職務警察為銀灰色。1995年,箭形領章與警種肩章取消,警銜標志修改為箭形橄欖色底板上綴金黃色四角星和橫桿的肩章。
3、99式。即現行警服著裝。基本顏色為藏藍,與國際警察服裝基本接軌。臂章上的「公安」二字變成了「警察」。99式警服顏色選用國際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藍色,交、巡警襯衣採用淺藍色,普通民警襯衣採用鐵灰色,高級警官襯衣採用白色。高級警官、交、巡警領帶顏色為藍色,其他警種的領帶為銀灰色。服飾佩戴帽徽、領花、警銜、警號、胸徽。警銜分為三種:硬警銜用於常服、夾克服;軟警銜用於長、短襯衫;套式警銜用於多功能服。99式新警服分為常服、作訓服和多功能服。
目前正在使用的是99式警服著裝,只是中間襯衣顏色有個小變化,我04年參加工作的時候穿的內襯和外襯是鐵灰色的,當時只有交警穿的是淺藍色外襯和內襯,之後我記得是05年左右,全部統一換裝成淺藍色的了。
希望能幫到你,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