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關於中式教育的紀錄片,除了引發對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開始檢討,與英國校服相比,中國大陸校服寬松無美感,反映出美學教育缺失,幾乎是沒有明顯男女區別的運動裝,「臃腫,難看,質地粗劣,毫無美感可言」。有學者指出,這種去性別的服裝,反映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對女性身體和性的恐懼」,也是「審美的粗鄙化」。
家長們的擔心不只是「動心思」。中小學生處於發育期,身體長得快,初中三年合身校服就要換三次,而且還要分夏、冬、春秋三類,常服和運動服兩種,算下來一共要36套,學校還得有碩大的更衣室。即便是難看的運動式校服也是有號碼的,但很多家長刻意選大號,希望孩子們一件穿三年。
要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學校推行民主管理,要需要培育學校管理者、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的民主意識、規則和習慣,這是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實行教育現代治理,必不可少的內容。解決包括校服在內的一系列與學生權益相關的問題,都需要學校建立學生和家長參與的民主管理機制。
② 中國大陸的校服為什麼超級難看
不好看但是它很舒適。
③ 中國學生的校服為什麼那麼丑
呵呵,是啊,中國的校復雜就這么難看捏~
記得我中學時,簡直就是這大藍天(蜻蜓的一種),全身藍,土的要死。
不過,在長沙,全是校服重新設計,更換,新一屆的校服,再不是一身運動服,男款是西服樣式,女式是裙子,算然我還沒見著,不過想來應該和香港、韓國的那面差不多吧~
④ 中國校服曾經風靡一時,為何後來變得越來越丑
校服是很多朋友青春的回憶,尤其是父母那個年代,一件干凈漂亮的校服是很多學生都可望而不可即的。畢竟父母那個年代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條件上學的,那個時代也並沒有太好看的衣服,所以校服在父母的年代風靡一時。
第二點學校以防學生會有攀比心理,穿校服則可以避免著裝上的攀比。攀比風不僅僅在孩子這個群體中存在,孩子的父母也追求時髦的物質和衣服,這一點也會影響著孩子。小孩對事物的是非善惡美醜的辨別能力是有限的,統一著裝會斷掉他們的心理,讓學生有更多精力去學習文化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點學校的校服質量存在很多問題。曾經有專家檢測了6個學校的校服,其中有4個校服不合格,裡面含有的有毒物質超標,做工質量也很差,容易撕裂,不透氣,價格還略微偏高,這一點很多學校都需要改進加強。
⑤ 中國校服為什麼那麼難看
香港,台灣,返回城市的非常漂亮的制服,地道的校服。是的,韓國,日本這些國家的制服是很不錯的,但他們的國家要注意的動畫,校服,當然是關閉的卡通學生校服稍微!
其實,校服,運動服,在中國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不能打破「傳統」! !
我本來想告訴你,怎麼這么醜陋的中國學生的制服,但也有認為,中國人現在的狀態,技術的發展,注重積極,超越自我,然後校服運動服。
不管是什麼制服都不錯,不論是好是壞校服,校園是沒有可比性的比例學術,等待你在校園里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獲得了在社會工作很多錢,在什麼樣的衣服,你想購買可以。
⑥ 為什麼中國校服這么丑,難道中國的教育部看不出來還是哪些人腦子有問題
校服不是教育部決定的是學校決定的,我們學校的衣服就比較漂亮是穿裙子有點像是日本的感覺。 但問題是,我們學校很多女生都不喜歡穿裙子,上學的時候故意穿褲子你說,眾口難調這個詞更加適合形容中國
⑦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慣用的答案是,杜絕攀比和早戀。大概是覺得眾人都穿上千篇一律、絕不合體的校服,哪怕在人群中多看你一千眼,也記不清你的容顏。
我讀初中那會兒,學校甚至對男女生的發行有嚴格要求,男生必須板寸,女生短發不過耳。老師們諄諄教誨:把一門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不要花那些歪心思去臭美。
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更美好的自我形象有了要求,對異性也有了本心的好奇。為了避免這一群小羊走上迷途,牧羊人選擇了集體圈養,砍斷所有出路,一了百了干凈利落。
以攔腰折斷取代循循善誘的校園教育,與耍流氓何異?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校服,真是一個純潔的字眼。不由得令人想起那年17歲的初戀......
換個校服就能預防早戀未免太想當然了。相反,這種做法,不能正確展現男女成長中性別特點的衣服,不利於青春期少年樹立正確健康的性別意識,也不利於性別自信的建立,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能坦然面對。
學生們並沒有生機勃勃的活力。
同時,應試教育的改革也應該加速,如果學生只是考試的工具,教育機構與學校不注重個人的內在發展,即使校服再好看,卻也顯示不了任何的朝氣與校服該有的風采。
-End-
⑧ 為什麼學校的校服總是設計得寬松肥大,那麼難看
如果要評選最難看的衣服,我們中小學的校服肯定會榜上有名。校服只怕是我們國家穿著人數最多的服裝了,而且是一直被吐槽,從未被改變。一如既往地寬松肥大,一成不變地運動風,毫無設計感地服裝款式是校服在人們心目中的主要印象。翻開我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畢業照,你不仔細找甚至都找不到自己,因為清一色的校服,男生板寸,女生短發,不用放大鏡去仔細尋找,哪裡能分得清楚誰是誰。
當學生們長大了,回顧這一段被校服束縛住個性的歲月,會不會也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心裡湧起一股暖流呢?
⑨ 中國的校服為什麼不好看
中國校服的難看是有歷史原因的。
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直到近代才慢慢開放。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某些私塾就有了統一定製的棉袍,這就是中國最早期的校服。租界時期,上海公共租界里的一些西方學校率先使用了西裝和裙子作為校服,但是這在當時的中國人來看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傳統思想的束縛讓他們無法接受女性的露腿行為。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家在戰後經濟崩潰,國庫接近空虛,很多百姓都是窮苦人家。當時為了不出現攀比心理,學校就統一制定了校服,特意設計成粗布大衣來減低學生的自卑心態和攀比心態,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
現代社會,雖然中國已經比較有錢,但是依然沒有更換校服款式。因為如果要製作類似西裝的校服,成本會很高,因此沒有學校會這樣做,除了那些私人的民辦學校。
中國的校服一般採用尼龍纖維製作,成本低廉可以大量生產,而且尼龍纖維耐磨,經久不壞。中國的校服就算不穿了,也可以用來做抹布,剪碎做成地拖把或者纖維袋,循環使用。
⑩ 中國的校服為什麼一直這么難看
好看的校服可以有,但是費用較高。
設計費,要請服裝設計師來設計吧;或者服裝雜志選一樣式可省錢;
材料費,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衣服,毛料的和滌綸的價格差很多的;
手工費,衣服要想合身,那麼就要量體裁衣,這和到商店買現貨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按照市面服裝價格,看看多少錢。
布料好點的西服一套兩千塊,那麼追求美觀要量體裁衣,手工費要多加三百塊錢,預計一套質量上乘樣式美觀的校服價格在2300塊;
領帶500塊;
皮鞋1000塊;
襯衣800塊
書包800塊
總共一身下來大概5400塊。那麼少年長身體,一年要換一套,分季節就是兩套,一年校服費每人每年10800塊。倆孩子就是21600塊。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上海人均收入6000塊,一年72000塊。
校服費占收入1/3。
看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視經濟狀況而定。西方,日韓的校服,並不適合目前的中國,說白了,經濟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