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改漢服

旗袍改漢服

發布時間:2022-07-27 10:06:46

Ⅰ 為什麼旗袍明明不是漢族傳統服飾卻被很多人當作是,還被認之中華傳統服飾漢服不是嗎

現在的旗袍並不是滿族服裝,而是辛亥革命前後為解放女性而設計出的採用中國滿族元素(滾鑲、立領盤扣、領口單扣)、西式立體裁剪(漢民族服裝全部都是中式的平面裁剪)、迎合西方審美(開衩露大腿、露胳膊這在中國傳統中是絕對不允許的)的時裝,是時裝,不屬於民族服裝,更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唯一和漢人有關的,就是時裝旗袍也許是漢族人發明的。
旗袍和中山裝是民國時期的國服,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旗袍被當成傳統服飾的,但是旗袍不屬於漢服。
漢服始於皇帝「垂衣冠而天下治」一直到明末滿清推行剃發易服法令,血腥屠殺數百萬漢人(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比日本南京大屠殺屠殺的中國人多上很多倍!),強迫漢人脫下漢服,剃發結「金錢鼠尾頭」,這是漢人之恥!
把滿清統治時期的服裝和後期由其發展而來的旗袍、馬褂偽唐裝當成漢民族服飾、漢服的一種,更是天大的錯誤!
漢民族以和為貴,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不錯。但是不代表漢族人不應該認清楚自己的歷史。
現代人可以忘記「剃發易服」之恥,又怎知那天不會忘記日軍侵華之恥?
滿族是中國的一部分,是與漢族平等的。漢族包容,並不代表可以無恥的把別的民族的文化堂而皇之的當成自己的,也不代表應該屈居人下!
現代漢服是基於從古至今的古畫、文獻記載、出土實物復原的。不是古裝,而是漢民族的民族服裝。至於為什麼不單單復興最後的明制漢服,大眾的選擇決定一切,喜歡秦制漢制唐制漢服襦裙、曲裾深衣的人同樣不少,漢服種類多達數百種,至於最後剩下哪些,還值得時間來慢慢篩選。
現在看來,很多形制,例如明制漢服中的水田衣(由布料拼接而成的衣服),就不太受歡迎。
另外,漢服不能按朝代論,而應該按形制論。像很多形制的服裝,例如齊胸襦裙,就從南北朝時期一直流行到了唐宋時期。只能說漢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秦漢深衣、唐齊胸襦裙、宋褙子、明襖裙。

Ⅱ 旗袍和漢服適合日常穿嗎有哪些改良後的旗袍穿搭可以推薦

說起旗袍想來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這件單品可以說是我們本土潮流的國粹了。一般都是在一些重要場合才穿的,同時都是一些身材非常好的女生穿,能駕馭旗袍的女人一定是非常有女人味的。


最後就是大碼改良型旗袍了。這類的旗袍就適合所有的女生了。不管你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全能穿。而且廓形感真的非常美,平時也好穿,優雅氣質,出街穿也很吸睛,彰顯女人的精緻感。

Ⅲ 為什麼中國的傳統服裝是旗袍而不是漢服

漢服被侵略者強行截斷傳承達300餘年,故現在的人不知道漢服,但是現在的環境是,漢服在逐漸的復興。

漢服呢是華夏漢民族,從皇帝到明朝時期的傳統服飾,結合各個時代,每個朝代都在不斷的改進和傳承,直到清朝入關時期,一直作為中國國家禮服,現在很多人慢慢喜歡和接受漢服,而旗袍呢,旗袍就是民國時期,較為流行的改進服飾,很大一部分還是國外引進,再加以改良,旗袍看上去就是很有氣質的,但是只能作為一個分支來看待,畢竟只是一個時期的代表作。況且,高矮胖瘦的人不一定接受住,漢服呢,就比它更為接受和方便多了。

Ⅳ 非誠勿嘮有一女嘉賓穿改良旗袍卻硬說是漢服

無名先生,此言差矣。旗乃滿洲也,乃通古斯牧豬奴也,因緣際會、趁火打劫,入主東北三省,繼而侵入中國,數百年殖民統治中國。頒布「剃發易服」不從者死,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旗袍是漢人傳統服飾,漢服的特點是交領、右衽、無扣鈕全系帶,穿起來漂逸灑脫。樓主,對不起不能回答你的問題。

Ⅳ 既然中國傳統服裝是旗袍,為什麼你們還要搞漢服運動 漢服又不是我們漢人的,哎,中國人就喜歡別人的衣服

首先搞清楚漢服為何物?它不是改進和服 不是改進韓服 不是古裝 不是漢代服飾,它是漢民族的民族服裝。

再搞清楚旗袍為何物?它是滿族人的傳統服飾——旗裝,改進後的一種時裝。旗袍並非一種傳統服飾,講穿了就是帶有中國韻味的連衣裙,更何況現在很多旗袍還帶上了西方色彩。

旗袍這種服飾是從民國時出現的,而漢服(古時稱「華夏衣冠」,華夏族即漢服)從三皇五帝的黃帝時便有了,其歷史悠久與旗袍相比,不言而喻。

日本的和服改進自漢服中的「曲裾」款式,韓國的韓服改進自漢服的「襖裙」款式,還有越南的越服也改自漢服。漢服在歷史上同時還影響了鮮卑族,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表示讓鮮卑族人一律都穿漢服,不著鮮卑服裝。而旗袍嘛……對比二者的影響力,也是不言而喻。

為什麼要搞漢服運動?因為漢服在三百多年前,因滿清統治者入關下達「剃發易服」令,而被迫消失,在腥風血雨中無奈離去。然而經過三百年的文化斷層,大多漢人現在已經不認識它了,它是由於非正常原因消失的,而今天我們相信能再找回它——以星火燎原之勢。

漢服是我們的,既然是我們的,我們就應有勇氣穿上它,復興它,而漢服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復興一種文化——漢文化。漢服只是這場運動中的一個起點,並非終點,所謂「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還記得「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嗎?還記得「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嗎?

漢服固然不能代表中國,但起碼能代表漢族,而作為一種時裝的旗袍,它又能代表什麼?時尚達人?

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Ⅵ 漢服正在取代旗袍、唐裝,漢服和唐裝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到底什麼關系

漢服沒有取代旗袍唐裝,漢服和他們也沒有關系。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現代再現,而旗袍改良自滿族旗裝,唐裝是滿族長袍和中山裝的結合,總之和漢服沒啥關系

Ⅶ 很多人不認同改良漢服,為什麼改良旗袍卻沒有受到這種非議

說到圈內cos界的大佬汪東城算是很資深了,徐嬌也算一個,她近幾年經常穿漢服宣傳漢服,本應受到很多人喜歡,但是除了局外人,所謂的「漢服圈」內人都不怎麼喜歡徐嬌。

徐嬌做改良漢服,對於漢服圈內人來說,漢服就是漢服,百分百還原漢服才叫漢服,宣揚改良漢服是對這個服裝的不尊重,也有人說改良旗袍不也受到大眾的認可了嗎?改良漢服更適合我們平常穿。不是更好嗎?

不失小女人的甜美氣息~在棉麻面料上印有一枝梅花,上身不僅舒適 ,還盡顯女性溫婉可人的一面。

Ⅷ 旗袍屬於漢服嗎

不屬於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而旗袍是民國時期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但糅合了當時女性的服飾元素。由於那個時候漢族服飾文化完全滿化,所以糅合進西服中的是滿元素。滿是滿清元素的服飾怎麼能說是漢服呢。
旗袍的原型是源於滿清旗人的服飾進化改良而來,最早出現在舊上海,當時的上海可謂十里洋場煙花地,紙醉金迷黃浦江,三百六十行的各色人等出現在這里撈生活,所以自然也少不了青樓,但這行也是人滿為患,競爭激烈,就有一些青樓女子為了更好的招攬生意。於是將原本寬直的滿清大褂長袍改良成瘦腰效果,來更加突出女性身材的S曲線,一點一點發展到後面在側縫也開出了露至大腿的高叉,也就是出現了我們現代旗袍的雛形,可能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但在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還是能驚煞一眾國人的三觀,但確實改良後的旗袍即美艷又動人,而且開始在工藝上大量使用像夾筋、鑲邊、包窄、盤扣、綉花等等這些復雜工藝裝飾,在面料上也開始多種多樣化,除了棉布還有一些收入較高的舞女之類也使用錦、鍛、絲綢這些華貴面料製作而成的,且手感、光澤及親膚效果更加出色。

Ⅸ 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漢服和唐裝的區別是什麼

唐裝和旗袍都是漢服,它們都是漢服的一種,是經過了時代的演變,慢慢改良而來的。而漢服和唐裝是由很大區別的,像是兩個歷史不同、概念不同、文化也有所不同,這兩種服飾雖然都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瑰寶,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唐裝和旗袍,還有漢服和唐裝的區別:

唐裝是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泛指唐制漢服,它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唐裝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裝的代表代表服飾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其中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比較寬松;襦、襖有窄袖和長袖兩種而唐裝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它是一種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傳承。

Ⅹ 做旗袍漢服做好了網上買現實嗎

在網上賣是現實的,現如今服裝行業均走線上線下兩者結合。線上賣的話可以通過直播形式展示自己的旗袍漢服秀,引領古裝風。為國服刷新。同時可以把旗袍漢服做改良適合大眾口味的元素。現代與傳統結合,才能共贏。

與旗袍改漢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圍巾墜子視頻 瀏覽:733
文胸罩杯太大如何修改 瀏覽:211
香芋紫襯衫女泡泡袖排行榜 瀏覽:844
粉色棉服外套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808
女裝哪個年齡段好賣 瀏覽:99
羊衫含量多少會縮水嗎 瀏覽:196
哪裡賣二手潮牌 瀏覽:887
拉丁舞褲子女男士 瀏覽:174
褲子袋好多錢圖片 瀏覽:279
寶寶做褲子嗎 瀏覽:246
石排雲崗學校校服 瀏覽:187
有什麼睡衣比較舒服 瀏覽:441
大高領襯衣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399
遇見旗袍mp3下載 瀏覽:826
改良旗袍裙a字裙 瀏覽:71
男士內褲世界品牌 瀏覽:862
做微商童裝都怎麼聯系廠家的 瀏覽:617
興寧哪裡賣的褲子質量好 瀏覽:253
李思捷買領帶是什麼電影 瀏覽:5
南極人羽絨服怎樣洗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