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活常規 禮儀
體態又稱舉止,是指人的行為動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走的姿態,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可以稱為舉止。體態與人的風度密切相關,是構成人們特有風度的主要方面。體態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是內涵極為豐富的語言。舉止的高雅得體與否,直接反映出人的內在素養,舉止的規范到位與否,直接影響他人對己的印象和評價。"行為舉止是心靈的外衣",它不僅反映一個人的外表,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和精神氣質。有些人盡管相貌一般,甚至有生理缺陷,但舉止端莊文雅、落落大方,也能給人以深刻良好的印象,獲得他人的好感。
一、形體姿態
形體姿態是舉止禮儀的重要內容。姿態美是一種極富魅力和感染力的美,它能使人在動靜之中展現出人的氣質、修養、品格和內在的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各種姿態,更引人注目,形象效應更為顯著。姿態舉止往往勝於言語而真實地表現人的精神情操。端正秀雅的姿態,從行為上展示著一個人內在的持重、聰慧與活力,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如果一個人容貌俊秀,衣著華貴,但沒有相應的姿態行為美,便給人一種虛浮粗淺感。形體姿態主要包括站、行、坐、卧幾個方面。"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卧如弓"。也就是說坐立行,應當坐有坐相,站有站態,走有走姿,這是古人提出的姿態範式,今天仍可供我們借鑒。
1、站姿
站立是人們生活交往中的一種最基本的舉止,是生活靜力造型的動作。優美而典雅的造型,是優雅舉止的基礎。男士要求"站如松",剛毅灑脫;女士則應秀雅優美,亭亭玉立。
標準的站姿是:(1)頭正,雙目平視,嘴角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2)雙肩放鬆,稍向下沉,人有向上的感覺。(3)軀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4)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中指貼攏褲縫,兩手自然放鬆。(5)雙腿立直、並攏,腳跟相靠,兩腳尖張開約60度,身體重心落於兩腳正中。
幾種常用站姿:(1)肅立。身體立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雙腿自然並攏,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型。面部表情嚴肅、莊重、自然。參加升降國旗儀式或莊重嚴肅的場合,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應該用肅立站姿。(2)直立。身體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貼在腹部(前搭手式),或兩手背後相搭在臀部(後背手式),兩腿並攏,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型。(男女都適用,男士兩腳可以略分開站立更顯灑脫)(3)直立(女士直立姿態) 身體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貼在腹部,右腳略向前靠在左腳上成丁字步。(4)直立(男士直立姿態)。身體立直,兩手背後相搭,貼在臀部,兩腿分開,兩腳平行,比肩寬略窄些。正確健美的站姿會給人以挺拔筆直、舒展俊美、莊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積極向上的印象。不同的工作崗位對站姿的規定不盡相同,但作為一種基本姿勢和體態訓練之需要,站姿應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由站姿的基本要求構成的站姿,似有呆板之嫌,其實不然,按這些要求經過反復訓練後,能從體態上形成一種優雅挺拔、神采奕奕的體態。站姿的基本範式是其它各種工作姿勢的基礎,也是發展不同質感美的起點,是優雅端莊的舉止的基礎。
2、坐姿
坐是舉止的主要內容之一,無論是伏案學習、參加會議,還是會客交談、娛樂休息都離不開坐。坐,作為一種舉止,有著美與丑、優雅與粗俗之分。坐姿要?quot;坐如鍾",指人的坐姿像座鍾般端直,當然這里的端直指上體的端直。優美的坐姿讓人覺得安詳、舒適、端正、舒展大方。
正確的坐姿:(1)入坐時要輕、穩、緩。走到座位前,轉身後輕穩地坐下。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裙子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後再拉拽衣裙,那樣不優雅。正式場合一般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離座時也要從椅子左邊離開,這是一種禮貌。女士入座尤要嫻雅、文靜、柔美。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適,需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處,然後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2)神態從容自如(嘴唇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3)雙肩平正放鬆,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發扶手上,以自然得體為宜,掌心向下。(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5)雙膝自然並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並攏或交疊或成小"V"字型。男士兩膝間可分開一拳左右的距離,腳態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開以顯自然灑脫之美,但不可盡情打開腿腳,那樣會顯得粗俗和傲慢。(6)坐在椅子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2/3,寬座沙發則至少坐1/2。落座後至少10分鍾左右時間不要靠椅背。時間久了,可輕靠椅背。(7)談話時應根據交談者方位,將上體雙膝側轉向交談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現自卑、恭維、討好的姿態。講究禮儀要尊重別人但不能失去自尊。(8)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
幾種規范坐姿:(1)雙腿並攏,上體挺直,坐正,兩腳略向前伸,兩手分別放在雙膝上(男士雙腿略分開)。(2)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雙腿並攏,兩腳交叉,雙手疊放,置於左腿或右腿上。(3)女士坐姿(著名的S型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雙腿並攏,兩腿同時側向左或側向右,兩腳並放或交疊。雙手疊放,置於左腿或右腿上。(4)搭腿式坐姿(或叫兩腿交疊坐姿)。其方法是將左腿微向右傾,右大腿放在左大腿上,腳尖朝向地面,(切忌右腳尖朝天)。這種坐姿給人以高貴、典雅的美感。但應特別注意與蹺二郎腿區別開。蹺二郎腿一般懸空腳的腳尖朝天腳底朝向人,並伴有上下抖動的不雅的動作,有的國家是忌諱腳底朝向人的,因為這表示挑釁、不滿、輕視、憤怒的情感,是粗俗不雅的舉止。
3、走姿
走姿又稱步態。走姿要求"行如風",是指人行走時,如風行水上,有一種輕快自然的美。人們走路的樣子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給人的感覺也有很大的差別。有的步伐矯健、輕松靈活、富有彈性,令人精神振奮;有的步伐穩健、端莊、自然、大方,給人以沉著、莊重、斯文之感;有的步伐雄壯、鏗鏘有力,給人以英武、勇敢、無畏的印象;有的步伐輕盈、敏捷給人以輕巧、歡悅、柔和之感。但也有的人不重視步態美,行路時彎腰駝背、低頭無神、步履蹣跚,給人以倦怠、老態龍鍾的感覺;還有的搖著八字腳,晃著"鴨子"步,這些步態都十分難看。走姿的基本要求應是從容、平穩的,應走出直線。具體要求:(1)雙目向前平視,微收下頜,面容平和自然,不左顧右盼,不回頭張望,不盯住行人亂打量。(2)雙肩平穩、肩峰稍後張,大臂帶動小臂自然前後擺動,肩勿搖晃;前擺時,手不要超衣扣垂直線,肘關節微屈約30度,掌心向內,勿甩小臂,後擺時勿甩手腕。(3)上身自然挺拔,頭正、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傾。(4)注意步位。行走時,假設下方有條直線,男士兩腳跟交替踩在直線上,腳跟先著地,然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腳尖略向外,距離直線約5厘米。女式則應走一字步走姿,即兩腿交替邁步,兩腳交替踏在直線上(一字步走姿)。(5)步幅適當。男性步幅(前後腳之間的距離)約25厘米,女性步幅約20厘米。或者說前腳的腳跟與後腳尖相距約為一腳長。步幅與服飾也有關,如女士穿裙裝(特別是穿旗袍、西服裙、禮服和穿高跟鞋)時步幅應小些,穿長褲時步幅可大些。(6)注意步態。步態,即行走的基本態勢。性別不同,行走的態勢應有所區別。男性步伐矯健、穩重、剛毅、灑脫、豪邁,好似雄壯的"進行曲",氣勢磅礴,具有陽剛之美,步伐頻率每分鍾約100步;女性步伐輕盈、玲瓏、嫻淑,具有陰柔秀雅之美,步伐頻率約每分鍾90步。(7)注意步韻。跨出的步子應是全部腳掌著地,膝和腳腕不可過於僵直,應該富有彈性,膝蓋要盡量綳直,雙臂應自然輕松擺動,使步伐因有韻律節奏感而顯優美柔韌。(8)行走時不可把手插進衣服口袋裡,尤其不可插在褲袋裡。
二、手勢和表情
1、手勢
手勢是人們交往時不可缺少的動作,是最有表現力的一種"體態語言",俗話說:"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的魅力並不亞於眼睛,甚至可以說手就是人的第二雙眼睛。手勢表現的含義非常豐富,表達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復雜。如招手致意,揮手告別,拍手稱贊,拱手致謝,舉手贊同,擺手拒絕;手撫是愛,手指是怒,手摟是親,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手勢的含義,或是發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惡表達感情,能夠恰當地運用手勢表情達意,會為交際形象增輝。使用手勢應該注意:
(1)在交往中,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切勿"指手畫腳"和"手舞足蹈"。
(2)打招呼、致意、告別、歡呼、鼓掌屬於手勢范圍,應該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不可過度。鼓掌是表示歡迎、祝賀、贊許、致謝等的禮貌舉止。在正式社交場合,觀看文藝演出、重要人物出現、聽報告、聽演講等都用熱烈鼓掌表示欽佩、祝賀。鼓掌的標准動作應該是用右手掌輕拍左手掌的掌心,鼓掌時不應戴手套,宜自然,切忌使勁鼓掌,應隨自然終止。鼓掌要熱烈,但不要"忘形",一旦忘形,鼓掌的意義就發生了質的變化而成"喝倒彩"、"鼓倒掌",有起鬨之嫌。這樣是失禮的。注意鼓掌盡量不要用語言配合,那是無修養的表現。
(3)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已的鼻尖和用手指指點他人。談到自己時應用手掌輕按自已的左胸,那樣會顯得端莊、大方、可信。用手指指點他人的手勢是不禮貌的。
(4)一般認為,掌心向上的手勢有誠懇、尊重他人的含義;掌心向下的手勢意味著不夠坦率缺乏誠意等。攥緊拳頭暗示進攻和自衛,也表示憤怒。伸出手指來指點,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訓人的意味。因此,在介紹某人、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請人做某事時,應該掌心向上,以肘關節為軸,上身稍向前傾,以示尊敬。這種手勢被認為是誠懇、恭敬、有禮貌的。
(5)有些手勢在使用時應注意區域和各國不同習慣,不可以亂用。因為各地習俗迥異,相同的手勢表達的意思,不僅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大相徑庭。如在某些國家認為豎起大拇指、其餘四指蜷曲表示稱贊誇獎,但澳大利亞則認為豎起大拇指、尤其是橫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種污辱。英國人蹺起大拇指是攔車要求搭車的意思。用大拇指和食指構成一個圓圈,其它三指伸直,就是"OK"的手勢,這一手勢在歐洲表示贊揚和允諾的意思,特別在青年學生中廣為流行,然而在法國南部、希臘、撒丁島等地,它的意思恰好相反,在巴西,人們打"OK"這個手勢表示的是"肛門"。阿拉伯人用兩個小拇指拉在一起表示斷交,吉卜賽人撣去肩上的塵土表示你快滾開。由此不難看出,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手勢語言",千姿百態的手勢語言,飽含著人類無比豐富的情感。它雖然不像有聲語言那樣實用,但在人際交往中能起到有聲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某些不雅的行為舉止會令人極為反感,嚴重影響交際風度和自我形象,應該十分注意避免。如當眾搔頭皮、掏耳朵、摳鼻孔、剔牙、咬指甲、剜眼屎、搓泥垢等,餐桌上更應注意。參加交際活動前不要吃蔥、蒜、韭菜等異味食品,如果已經吃過這類食品應該漱口,含茶葉、口香糖、口香液以除異味。咳嗽、打噴嚏時,請用手帕或手巾紙捂住嘴轉向一側,避免發出大聲。口中有痰請吐在手紙里、手帕中,手中的廢物請扔進垃圾箱,特別是拜訪別人時,這些簡單的禮儀要求都是必須遵守的,否則你將是一位不受歡迎的人。
2、表情
表情是人內心的情感在面部、聲音或身體姿態上的表現。當外部客觀事物以物體的、語言的、行為的方式刺激大腦時,人就會產生各種內在反映即情感,這種情感會通過人體相應的表情呈現出來,表現在人的面部、身體、姿態、聲音上。人們常說情動之於心、形之於外、傳之於聲就是這個意思。人的面部表情是復雜的。古人說:"人身之有面,猶室之有門,人未入室,先見大門"。現代心理學家總結過一個公式:感情的表達=言語(7%)+聲音(38%)+表情(55%)。比如打電話時並看不到打電話的人,但表情卻影響傳過來的聲音,沒有哪一個人能以憤怒的表情說出優美和藹動聽的問候語。可見表情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溝通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健康的表情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深刻的,它是優雅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著重介紹面部表情中的目光和微笑。
(1)目光
眼睛是人體傳遞信息最有效的器官,它能表達出人們最細微、最精妙的內心情思,從一個人的眼睛中,往往能看到他的整個內心世界。一個良好的交際形象,目光是坦然、親切、和藹、有神的。特別是在與人交談時,目光應該是注視對方,不應該躲閃或游移不定。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目光與對方接觸累計應達到全部交談過程的50%~70%。人際交往中諸如呆滯的、漠然的、疲倦的、冰冷的、驚慌的、敵視的、輕蔑的、左顧右盼的目光都是應該避免的,更不要對人上下打量擠眉弄眼。介紹幾種凝視:公務凝視:洽談、磋商、談判等正式場合用。給人一種嚴肅認真的感覺。這種凝視注視的位置在對方臉部,以雙眼為底線,上到前額的三角部分。談公務時,如果你注視對方這個部位,就會顯得嚴肅認真,對方也會感到你有誠意,你就會把握談話的主動權和控制權。社交凝視:各種社交場合使用的注視方式,注視的位置在對方唇心到雙眼之間的三角區域,當你的目光看著對方臉部這個區域時,會營造出一種社交氣氛,讓人感到輕松自然。這種凝視主要用於茶話會、舞會及各種類型的友誼聚會。親密凝視:注視的對象是親人之間、戀人之間、家庭成員之間使用的注視方式。凝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到胸之間。交談時要將目光轉向交談人,以示自己在傾聽,這時應將目光放虛相對集中於對方某個區域上,切忌"聚焦",死盯對方眼睛或臉上的某個部位,因為這樣會使對方難受、不安,甚至有受侮之感,無意中積小惡而產生抵觸、敵意情緒,很不值得。
(2)微笑
笑有很多種,輕笑、微笑、狂笑、奸笑、羞怯的笑、爽朗的笑、開懷大笑、尷尬的笑、嘲笑、苦笑等等,其中微笑是最美的。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的兩端略提起的笑。幾乎沒有人不會微笑,但有相當多的人不善於利用微笑。微笑是社交場合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悅、也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它可以與語言和動作相互配合起互補作用,它不但表現著人際交往中友善、誠信、謙恭、和諧、融洽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交往人的自信、涵養與和睦的人際關系及健康的心理。不僅能傳遞和表達友好、和善,而且還能表達歉意、諒解。因此微笑在社交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有非常深刻的內涵。微笑著接受批評,顯示你承認錯誤但不誠惶誠恐;微笑著接受榮譽,說明你充滿喜悅但不驕傲自滿;遇見領導、老師,給一個微笑,表達了你的尊敬但無意討好;微笑著面對困難,用笑臉迎接一個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說明你經得住考驗和磨練,你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其實,溫和、含蓄的微笑不僅是應付社交的手段,而且深寓著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我國有句俗話叫?quot;和氣生財",要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微笑最易營造人和的氛圍。微笑是人的寶貴的無形資產,可以說成功從微笑開始。一個大公司的人事經理經常說?quot;一個擁有純真微笑的小學畢業生,比一個臉孔冷漠的哲學博士更有用"。因為微笑是一個工作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公司最有效的商標,比任何廣告都有利,只有它能深入人心。應該注意的是:微笑一定要發自內心、親切自然。只有發自內心的微笑才富有魅力,讓人愉悅歡心。不要為了討好別人故作笑顏、滿臉堆笑。當然了,參加追悼會、掃墓或在別人悲傷的時候、非常嚴肅莊重的場合就不可以微笑了。
三、遞物和接物
遞物與接物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種舉止,一個小小的舉止動作,也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禮儀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尊重他人,而雙手遞物或接物恰恰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
1、遞交名片
名片是自我介紹的高雅工具。我國西漢時期將姓名刻於竹簡木片上,用以通報姓名,稱做謁,東漢時期稱做名刺。這實際上是早期的名片。後來有了白紙,使用紙片,稱做名帖或帖子,清朝廣為流傳,一般官吏都有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它使用起來簡便、靈活、文明。正常情況下,名片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使用者要求社會認同,獲得社會尊重的一種方式,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使用者所在組織形象的一個縮影。所以名片交換應重視其禮儀效應,恰到好處地使用名片,會顯得彬彬有禮,令人肅然起敬。交換名片是建立人際關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與人初識時、自我介紹之後或經他人介紹之後進行。遞送名片時,應面帶微笑,正視對方,將名片正面朝向對方,恭敬地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名片上端的兩角送到對方手中。如果是坐著,應起身或欠身遞送,遞送時可以說一些"我叫××,這是我的名片"或"請多關照"之類的客氣話,遞交名片要遞交到對方手中。有的人將名片順手放在桌上,這樣效果不好。接受名片的人也應該起身或欠身,面帶微笑雙手恭敬地接過名片並說聲"謝謝"、"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榮幸"、"久仰大名"等等。收到名片後,要很好地確認對方的姓名和職務。一定要養成這種習慣,否則在談話中說錯了對方的姓名或職務便會失禮。如果遇到難讀的姓氏時,要非常客氣地請教對方:"尊號怎麼念?"或"對不起,您的姓氏很少見,請問如何讀?"隨後當著對方的面鄭重其事地將他(她)的名片放入自己的名片盒或名片夾之中,千萬不要隨意亂放,別隨手放在桌子或裝在褲子口袋裡,那樣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請記住:名片起著別人對你第一印象好與壞的作用。
2、遞交文件資料
工作中有文件資料需要上級領導過目簽字時,應該用雙手遞上文件或資料,並且使文件的正面對著接物的一方。
3、遞交其他物品
把物品雙手遞交到對方手中體現對對方的尊重。遞筆、刀剪之類尖利的物品時,需將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指向對方。接受對方恭恭敬敬遞過來的物品,都應該同樣用雙手去接,並以適當的方式致意或道謝。請注意:越是正式莊重的場合,初次相識的人之間、身份地位懸殊越大越要講究禮儀。需提示的是,與外賓打交道,遞接物品可先留意對方是用單手還是雙手遞接,隨後再跟著摹仿。比如在泰國、印度、馬來西亞和中東等一些國家都用右手拿東西,忌用左手。給別人遞東西也都用右手以示尊重。他們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上廁所的,是不幹凈的。日本人則喜歡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對方名片。
四、致意禮儀
致意即見面打招呼。在現代社會,見面禮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第一個步驟,它在禮儀學中佔有重要地位。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種信仰的人,見面時都要施用各種各樣的見面禮。我國常用的致意有:招手致意、點頭微笑致意、握手禮、鞠躬禮、注目禮等。
1、握手禮
握手是石器時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種遺俗。那時人們在狩獵的過程中,手中拿著武器,當與陌生人相遇時,若雙方都無惡意,不想發生沖突,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然後向對方敞開右手掌亮出掌心,或讓對方摸摸手心以示友好,隨著時代的變遷,此種遺俗逐漸演變成一種兩手相握的禮節方式。現在大多數國家的人們已將握手禮視為一種習以為常的見面禮的儀式。現代人握手時表示的含義很多:見面時表示友好、歡迎、寒暄;告辭時表示送別;也表示對他人的問候、感謝、慰問、祝賀、安慰等。標準的握手姿勢(交際禮節意義的握手):距受禮者約一步、右臂自然向前伸出,伸出右手,拇指稍用力握對方的手掌(手掌應與地面垂直)。左臂自然下垂,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上身微微前傾,頭微低。在各種場合能輕松自如地與相識的或陌生人握手,是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一種禮節。握手時應注意的幾條原則:一是注意伸手先後。伸手先後順序應根據握手人雙方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和賓主身份來確定。一般遵?quot;尊者決定"的原則,即尊者先伸手。握手的基本禮節是:在平輩的朋友中,相見時先出手為敬;在長輩與晚輩之間、男女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主人與客人之間行握手禮時,應該是長輩、女士、上級、主人先出手,晚輩、下級、男士、客人先問候再伸手相握;男女之間如女方無握手之意,男方可點頭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是長輩、上級先伸手也是可以的。客人辭行時,應是客人先伸手錶示告別,主人才能握手相送。在社交或商務、公務場合,當別人按先後順序的慣例而已經伸出手時,都應毫不遲疑地立即回握,拒絕別人的握手和對已經表達出來的友好不予理睬是極為不禮貌的。二是握手時,應該伸出右手,決不能伸出左手,伸出左手是失禮的。特別是有的國家、區域忌諱使用左手握手。在特殊情況下不能用右手相握應說明原因並道歉。三是握手前要脫帽和摘手套。因為戴手套本身就意味著討厭別人接觸你的手,即使對方跟你的關系非常好,這種握手也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在大多數國家內,戴手套與別人握手既不禮貌也是對對方的侮辱。因此應避免戴手套同別人握手。軍人與他人握手時不必脫軍帽,應先行軍禮然後握手。西方國家,女士身著禮服帽戴手套時,與他人握手可以不摘手套。四是與人握手時應採取站立姿勢(年老體弱或者殘疾人除外)。五是不宜交叉握手。遇到兩位以上交往對象,行握手禮時應一一相握。有的國家視交叉握手為凶兆的象徵,交叉成"十"意為十字架,認為必定會招來不幸。還要注意與多人握手時,時間長短大體相同,不要給人厚此薄彼的感覺。六是男士與女士握手,時間不宜過長,握力要輕一些,一般應握女士的手指。七是為了表示尊敬,握手時上身略微前傾,頭略低一些面帶笑容,注視對方眼睛,邊握手邊開口致意,如說?quot;您好"、"見到您很高興"、"歡迎您"、"辛苦啦"等等。綜上所述,歸納出握手十忌。一忌不講先後順序,搶先出手;二忌目光游移,漫不經心;三忌不脫手套,自視高傲;四忌掌心向下,目中無人;五忌用力不當,敷衍魯莽;六忌左手相握,有悖習俗;七忌"乞討式"握手,過謙恭;八忌握手時間太長,讓人無所適從;九忌濫用"雙握式",令人尷尬;十忌"死魚"式握手,輕慢冷漠。
2、注目禮
注目禮是以注視受禮者,並用目迎、目送來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行注目禮時,行禮者應面向或將頭轉向受禮者,呈立正姿勢,抬頭挺胸,注視受禮者目迎和目送,待受禮者還禮後目光平視或將頭轉正。施注目禮的場合有:奏國歌升降國旗時,各種會議的升降旗儀式,運動會頒獎儀式都要向國旗行注目禮。著軍裝的軍人參加升旗儀式時要行軍禮,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要行少先隊隊禮。接受檢閱時,受閱者應向檢閱者首先行注目禮。
『貳』 茶藝師儀容儀表要求怎樣
茶藝師儀容儀表要求:能做到個人儀容儀表整潔大方。
茶藝師標志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將很快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很多家庭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居家茶藝的推崇理念,有助於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修養。
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有助於增強家庭人員的和諧氣氛;有助於增加人們的家庭生活情趣和交流溝通能力。
茶藝師是茶文化的傳播者、茶葉流通的「加速器」、溫馨且富有品味的職業。1999年國家勞動部正式將「茶藝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1800種職業之一,並制訂《茶藝師國家職業標准》。
如今中高級茶藝人才可謂市場中的「搶手貨」,各大茶葉公司、茶樓、涉外賓館把擁有茶藝師資格者看作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專業培訓的茶藝師往往能得到消費者信賴,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當前,茶已成為風靡全世界的無害綠色公認飲料之一,而茶藝館如雨後春筍遍布我國各城區。喝茶是人的一種文化修養,一門藝術,一份美學。
『叄』 形容女人穿旗袍氣質優雅詩句
1.描述穿旗袍美女的詩句『肆』 儀態禮儀規范有哪些
微笑禮:微笑的三要素:嘴角上翹、笑不露牙銀、露6—8顆牙齒。
露上排4顆牙和下排4顆牙,是流氓兔。
露6顆牙叫女人,露8顆牙叫女王,露12顆牙叫女神
微笑是一種國際禮儀,能充分體現一個人的熱情、修養和魅力。
問候禮:地位低的人、年紀輕的人、後進(來)的人,先問候。
工作場合,首選職務性稱呼(身份、地位、能力的體現)和職稱或職業性稱呼。
性別性稱呼:先生、小姐、女士(成年女性)。
親屬性稱呼:親切。
美女:適合於美容美發行業,高端服務場所會降低檔次。
親:淘寶用語,或非常熟悉。
語言:久迎久迎,幸會幸會,承讓承讓。
分類:1、點頭禮。多用於一對一,多用於近距離。
2、揮手禮。多用於遠距離或位置有落差,多用於一對多。1)、手腕在眼睛高度。2)、小臂帶動手掌。3)、不能靠近嘴,有討好之嫌。
3、合十禮。跟佛教相關。泰國的官方禮節。
拱手禮。1、一隻手包住另一隻手。2、男:左掌包右拳,女:右掌包左拳。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反之則為凶禮和喪禮。
4、擁抱禮。用於熟人之間。1)、左腳在前,右腳在後。2)、左手低(在腰),右手高(在肩膀)3)、右臉貼右臉(貼面禮)。4)、環抱狀。用在社交場合和熟人之間。
5、握手禮。1)、大方出手(右手)。2)、虎口相對。3)、力度適中(兩公斤左右)。4)、晃1—3下,3—5秒。5)、適度寒宣。
6、鞠躬禮。15度、30度、45度、90度。
『伍』 怎麼可以當手模
一般,具有以下特徵的手,會認為比較適合當手模:
1、首先,手掌沒有疤痕,手掌有疤痕或許有燙傷的痕跡,不僅僅會影響我們手掌的美觀,也會讓我們手中擁有瑕疵,如果我們手上有疤痕,那麼,我們在很大程度上與手模無緣。
2、沒黃斑或許斑點,就算我們有斑點,也是淡色斑點,如果我們手掌的斑點過於深刻,也是不利於做手模,如果是淡色斑點,那麼,恭喜你,你也可以嘗試進入手模行業。
3、手指稜角分明,手掌稜角分明,最好細長為佳,因為手模行業主要是靠手,手指修長,就像我們人的個子一般,手指修長,在很大程度上很利於拍攝,從而也是手模的一大因素。
4、指頭靈活,因為我們在拍攝過程中,手指難免會戴一些東西,如果我們手指頭靈活則代表我們可以輕松駕馭各種裝飾品,更利於拍攝手指。
5、會使用簡單動作,如果我們與手模的基本條件相差無幾,那麼,錄取手模者,也會優先錄取會擺簡單動作的成員,當然,這里的簡單動作是一些剪刀手之類的普通動作。
6、比例,如果手指和手掌的比例接近0.618的黃金比例,則從整體來看更具有和諧美。這樣的手也是適合做手模的。
符合以上6個要求的,一般而言還是很適合當手模了。
(5)旗袍模特優雅儀態手勢舞擴展閱讀
必備素質
1、要當手模特的手首先要具備基礎的外型條件,就象走台模特要求身高一樣,但是絕對不是一定要千篇一律,不同廣告感覺要求手模特的手要有不同的特點和性格,總體來說手模特的手的線條要好看,可以有各種特點,好象骨感些或者肉感些,不能有明顯的傷痕,汗毛不能太明顯,手部皮膚要好。
2、作為專業的手模特,最重要是手要有很強的表現力,能完成各種復雜的造型和表演,能准確用手演繹各種廣告要求的感覺;要求手模特要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和手高度的靈活表現力,並且有和鏡頭配合的能力和鏡頭感覺,鏡頭造型要嫻熟,手的平穩和力度也有要求。
3、如果這個手模特是走台的,還要學習T型台的步伐和舞台技巧,所以說手模特是要求比較高的模特種類。手模特的年齡一般在18歲到35歲之間。做手模特的基本條件是手指修長筆直,皮膚沒有瑕疵,也不能有明顯的汗毛和疤痕,手部骨節不能太大。
4、此外,較強的接受能力和創造力也是她們不可缺少的素質。中國對手模特的學歷雖沒有硬性規定,但其中高學歷女性佔多數,大部分為本科畢業,還有碩士、博士。
職業要求
男性手模特除了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根據市場的需要有兩種主要類型:
1、商務型:皮膚白,科研人員的感覺;
2、大男人型:皮膚較白,手總體較大,剛勁有力。手模特主要通過手指、手腕等來表現產品,對手的要求是要手形修長、骨感、優美。首先,當手模特手部必須沒有缺陷,線條美的話更有優勢。通常做手模特的基本標准條件是:手指偏長且又直,有骨感或肉感,手掌不能太寬且不能有明顯的疤痕,手部骨節不太大,汗毛不太明顯,手部線條要優美。
3、以上說的是通常標准,但是並不是每個手模特要求都一樣,如果都千篇一律,那就不符合現代審美標准了,現代審美標準是追求於眾不同,所以手模特根據使用范圍的不一樣及廣告創意主題的不一樣有不一樣的審核標准。
『陸』 當代大學生應該注意那些禮儀
1、社交禮儀:化妝的濃、淡要視時間、場合而定;不要在公共場所化妝;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妝;不要非議他人的化妝;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妝品;男士不要過分化妝。飾及其禮節要注意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精神;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應符合自己的體形。
2、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
3、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臀、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4、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並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
5、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6)旗袍模特優雅儀態手勢舞擴展閱讀
1、人們約定俗成的,對人,對己,對鬼神,對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識的,各種慣用形式和行為規范。
2、這里的慣用形式包括禮節和儀式,禮節一般是個人性的,並且不需要藉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頭、鞠躬、拱手、問候等;而儀式大多是集體性的,並且一般需要藉助其他物品來完成,譬如奠基儀式,下水儀式,迎賓儀式,結婚儀式,祭孔大典。
3、人類最早的禮儀是祭祀禮儀,它主要是表達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柒』 體姿禮儀中對站姿、行姿、坐姿、蹲姿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1、站姿要求:
身體舒展直立,重心線穿過脊柱,落在兩腿中間,足弓稍偏前處,並盡量上提。精神飽滿,面帶微笑,雙目平視,目光柔和有神,自然親切。脖子伸直,頭向上頂,下鄂略回收。
2、行姿要求:
行走時,必須保持站姿中除手和腳以外的各種要領。走路使用腰力,身體重心宜稍向前傾。跨步均勻,步幅約一隻腳到一隻半腳。
邁步時,兩腿間距離要小。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時要走成一條直線,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擺與腳的動作協調,呈現優美的韻律感;穿褲裝時,宜走成兩條平行的直線。
3、坐姿要求:
精神飽滿,表情自然,目光平視前方或注視交談對象。身體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雙膝並攏或微微分開,雙腳並齊。兩手可自然放於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4、蹲姿要求:
下蹲時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腿向下蹲,前腳全著地,小腿基本垂直於地面,後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女性應靠緊雙腿,男性則可適度的將其分開。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後腿支撐身體。
蹲姿注意事項
不要突然下蹲,蹲下來的時候,不要速度過快。當自己在行進中需要下蹲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不要離人太近,在下蹲時,應和身邊的人保持一定距離。和他人同時下蹲時,更不能忽略雙方的距離,以防彼此「迎頭相撞」或發生其他誤會。
不要方位失當,在他人身邊下蹲時,最好是和他人側身相向。正面他人,或者背對他人下蹲,通常都是不禮貌的。
不要毫無遮掩,在大庭廣眾面前,尤其是身著裙裝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無遮掩的情況,特別是要防止大腿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