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時下流行的復古懷舊主題婚紗照有哪些
MILAN告訴你有舊上海風情、尋找紅色記憶和江南煙雨風情這三種主題
很不錯啊,還可以拍很多種風格呢,不同的風格又是不一樣的美感。
(一)年代風
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特有的風格,穿上滿清旗袍,就表明那是清朝人,再將旗袍穿短一點穿緊身一點,表明已經到了民國時期。如果是長袍大褂,或者遍身羅綺,珠鏈摧殘,碎步連連,那又象徵著更久遠的時代。如今,很多新人比較喜歡民國時期的旗袍,願意穿上它品味那個年代的歷史,回味舊時上海的風情,展示一身流動曲線美,做一回初具小資情調的官太太。也有些人眷戀古時候的綢緞纏身,婀娜多姿的白衣美女,一身古裝打扮上鏡,上演古時候的大家閨秀。這些都是中式婚紗照中表現出來的。
⑶ 想要把中式婚紗照拍好,要把握好哪些關鍵特徵
中國元素凸顯風格
拍攝好看的婚紗照,想必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式婚紗照現在也變得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歡了,如果大家也想更好地演繹出這種主題婚紗照,一定需要多多了解中式復古婚紗照的拍攝方式,服裝造型和背景元素,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記錄兩個人之間的甜蜜時刻,凸顯中式復古婚紗照風格魅力。
或者說大家可以選擇最傳統的鳳冠霞帔,這種婚紗照的搭配其實也是非常經典的,而且這也是最傳統的結婚禮服,其實很多中國的女性都非常嚮往鳳冠霞帔這樣的古典造型,穿上精緻的傳統服飾,擺放一些獨具古風韻味的道具,就能夠更好的展現優雅的氣質,也能夠完美的演繹中式復古婚紗照風格。
⑷ 想問一下,民政局結婚登記那邊可以拍照片嗎
民政局是可以拍照片的,但是效果你知道,就和身份證上的照片類似,一般不會十分滿意。所以在好是能夠在婚紗影樓拍婚紗照的同時就拍攝一份結婚證照片!
穿民國風衣服的新人心裡一定都有一個文藝夢,希望自己也能擁有和張愛玲女士一樣的愛情。民國風的結婚證照片拍出來都有一種復古的感覺,非常有代入感。當時黃曉明和楊穎結婚是就是拍的民國結婚證照片哦。
⑸ 民國婚紗照怎樣拍 民國婚紗照拍攝5大主題推薦
影視城場景的選擇
這個是必須的,即使你打扮的再像民國時期的人,頭型再像那個時期的發型,如果是站在華麗的現代風格的環境下,也拍攝不出一點民國的風格。一定要找那些影視城裡的民國時期的建築物來做為拍攝背景,才能更好的展現出民國時期的風氣和氣質,民國風婚紗照也會變得更有味道。
民國風服裝的選擇
藍色布褂,黑色及膝裙這樣的穿著是民國時期女學生的最有特點的打扮,也是最能體現民國風格的衣服。以這種風格的衣服著裝,即使沒有羊角辮也是可以輕松拍攝出民國風婚紗照。如果是選擇非學生裝來拍攝,那麼就是選擇旗袍了,像《金陵十三釵》里的十三個女主人一樣,配合復古波紋發型,也是很好看很有味道的。
發型中羊角辮必不可少
羊角辮也成為麻花辮,是民國時期的女孩最顯著的打扮風格之一。羊角辮把新人的俏皮形象完全展現出來,特別適合活潑好動的新娘。配合民國時期的學生服裝,更顯的清純可愛,新郎則可以選擇立領校服來搭配拍攝民國風婚紗照。
民國婚紗照主題推薦
夢中的丁香姑娘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雨巷中,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多麼唯美的夢境,新娘扮美和新郎圓夢,就在當下!小貼士:懷舊風婚紗照拍攝可加點文藝氣息,畢竟民國時代不乏詩情畫意才子佳人故事。
上海名媛&小學徒
名媛愛上小學徒是不少唯美MV的御用主題,如周董、黃曉明。新娘可梳起最喜歡的復古發型,穿著蕾絲緊身裙,扮美即可;新郎青澀狀,或頹廢、或痴情、或憂郁,譜寫舊時光的海枯石爛。小貼士:拍攝主題可從明星MV里找靈感。
舊學堂的青春之歌
學院風是比較受歡迎的婚紗拍攝主題,而懷舊的學院風婚紗照更特別!學生頭、旗袍、寬大的發夾、黃包車,舊時光的青春一樣鮮活,愛情又多了生死與共的韻味兒。小貼士:學院風婚紗照是新人扮嫩必備,懷舊風格的學院風婚紗照更多一份氣質。
游園驚夢的極致女子
外景拍攝時,可選擇舊時園林、有年代的校園、舊上海里弄……身姿娉婷的女子,動靜之間自成風景,再現舊時代的絕代佳人和唯美戀情。小貼士:旗袍的選擇可參考攝影師的意見,以與景緻盡可能配合;旗袍最好自備,因為完美的旗袍必是量身定做的。
私奔到天涯海角
民國時代的愛情或許是最有看頭的,也更接近現代思維,又比當今的愛情多一份考驗。家族反對,私奔的情侶;貧富懸殊的富家公子愛上純情女學生;那個時代的愛情,要麼不愛,愛就一副「豁出去」的姿態。試問,哪個人年輕的時候沒做過這樣一個浪跡天涯的美夢?
⑹ 中式婚紗照旗袍禮服怎麼搭配好,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旗袍是中國的國粹,而中式婚紗照旗袍禮服也越來越受到新人們的追捧。
旗袍興起於民國,流行於民國,已經成為那個時期的一個標志。
現在的旗袍又在原有色彩與款式的基礎上,豐富了內容。
您是否也有打算穿上旗袍演繹自己性感的一面呢?
旗袍的色彩
旗袍的色彩直接影響著新娘身著旗袍時的美麗。
推薦幾款顏色:大紅色,能夠顯示出新娘的穩重大方,比較適合年齡稍大的新娘。
玫瑰紅:如果你的膚質比較好的話,襯以玫瑰紅更能讓你顯示出一種青春俏麗的感覺,所以這樣的顏色比較適合膚色比較好的年輕新娘。
深紅:代表沉著穩重,所以比較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
旗袍款式與新娘身材的搭配對婚紗照效果的影響
旗袍由於其獨特的造型,所以對新娘身材要求比較嚴格。對於身材瘦小的新娘其實並不適合穿旗袍。
如果你的身材比較豐滿的話,則適合穿X型的旗袍,這樣的款式可以對豐滿的臀部起到比較好的遮掩效果。
如果是活潑好動的新娘也比較適合穿X型的旗袍,除了拍攝婚紗照外,站立行走也比較方便自如,不易走光。
如果身材比較矮小的新娘想要嘗試旗袍婚紗照的話,那麼就建議你們身穿及膝的旗袍,這樣能夠顯示出自己不同的古典美。如果身材勻稱,腿型很好的新娘需要穿著旗袍的話,那麼選擇兩邊開岔的款式更能讓你的迷人美腿顯示出魅人的誘惑。
旗袍的面料選擇
選擇旗袍的面料是比較總要的一個因素,首先,我們盡量避免選擇人造絲面料旗袍,這種面料容易產生靜電,影響衣服的貼合性。我們選擇的時候應該根據季節選擇適當的面料。如果是春夏季節的話我們比較適合選擇輕薄真絲面料。如果冬天的話,我們最好選用一種織錦緞面料的旗袍。不過,畢竟是拍婚紗照,新人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面料。
白色適合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而又收入頗豐的新娘,局部可以滾紅色的邊,或大面積鑲銀光亮片,會顯得非常的雍容華貴。
穿旗袍,盡量避免黑色的鞋子,可以選擇真絲綉花和絲絨緞面的鞋子,將東方韻味演繹到極致,如果新娘不喜歡前面的樣式,也可以考慮紅色的皮鞋婚紗照,但這個可以放在最後考慮。
一生拍一次
一次美一生
LIFE SHOT ONCE A I US LIFE
不惜一切,只為遇見最臻貴的你
⑺ 中式復古婚紗照風格推薦 如何拍出中式婚紗照
中式復古婚紗照風格推薦
1.舊上海風婚紗照,如今許多新人都笑感受舊上海的復古風情,尤其是新娘,都想嘗試能突顯身材曲線的旗袍,而舊上海等婚紗照就能拍出舊上海時的民國復古。
2.民國風婚紗照,穿上民國時代特有的服裝,彷彿回到了民國時代,上演著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浪漫愛情,拍攝的照片美不勝收,也可以趁著拍攝體驗過去靠著郵差送信的日子。
3.紅色革命風婚紗照,紅色革命風婚紗照成為了年輕人拍攝中式復古婚紗照的首選。穿上樸素的軍裝,搭配傳統的胡同為背景,以自行車作拍攝道具,彰顯出那個時代單純又浪漫的愛情。
4.鳳冠霞帔風婚紗照,鳳冠霞帔風婚紗照具有真正的古典美,當新人穿戴上鳳冠霞帔,擺出充滿古風韻味的姿勢,也是一番別致的景象,鳳冠霞帔也有利於襯托新娘古典優雅的氣質。
⑻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看過《邪不壓正》的朋友一定對裁縫巧紅和朱局長情人唐鳳儀民國時期的經典服飾——旗袍影響深刻吧。以下便是對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的起源、變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唐鳳儀的著裝充分展示了民國時期,旗袍在中國女性中的地位,唐鳳儀可以說八面玲瓏,風情萬種,但成熟背後缺依然有一顆少女的心。同時唐鳳儀妖嬈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襯,女性將旗袍優美的線條充分展現出來,旗袍將女性特有的嫵媚體現的淋漓盡致。
裁縫巧紅的著裝著代表的是民國時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著。那種普通女性穿的長袍和男性的長袍都體現了中國在當時大眾的含蓄之美。長袍將男女身體的大部分都包圍起來,沒有旗袍的妖嬈,沒有旗袍的開衩,但在當時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服飾。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經出現,旗袍便成為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服飾,並在隨後的發展中衍生出豐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長袍發展而來
旗袍本不是漢服,而是旗人的長袍,原本滿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來的旗袍有關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長袍,其外部呈長方形,圓領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兩腋部分明顯收縮。長袍下部開衩,下擺寬大,長袍長可掩足。旗人的長袍從上到下由整塊衣料剪成,顏色較素。清代中葉,旗人的長袍除圓領外,還出現了狹窄的立領,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時寬大,而且長袍的下擺一般多垂至腳踝。
有清一代,旗人長袍的造型線條以直線為主,不用曲線,給人平直硬朗的感覺。而且,長袍上下一體,使得線條比較流暢,長袍能夠蓋住腳,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蓋在袍擺之下,因此當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後,腰線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長,使穿著者顯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們頭上常戴高大的「如意頭」、「耷拉翅」假髻,更顯得嫵媚多姿。
但是,畢竟寬大、厚重的長袍沒有曲線的展示,還是給很多愛美的女性帶來頗多不滿。隨著民國的建立,服飾也成為時代革新的一個標識,男性服飾出現中山裝,女子從滿人的長袍中發現了女性服飾之美,擯棄寬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審美趣味,便誕生了旗袍。這種新式服裝,大膽地體現了女性體態的曲線美。
旗袍的流行,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寬大、平直的特點,對寬大直腰(無腰身)的滿人長袍進行收腰的設計,縮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貼合女性的身體曲線;其次,旗袍的長度減短,滿人穿長袍,往往腳上穿著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長袍的下擺要蓋住鞋底,而漢人穿平底鞋,沒有高高的鞋底,頭上也沒有高大的發髻,旗袍的下擺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後的旗袍不僅可以凸顯身體曲線,旗袍的開衩還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歡迎。再加上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女權運動興起的時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發、天乳、上女學、婚姻自由等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之後,她們競相身著旗袍,讓看慣了旗人長袍、漢族婦女對襟衫以及襖裙的中國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過多久,女性紛紛效仿,她們扯上一塊布料,不一定是高檔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縫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貼合身體的旗袍。
不過,旗袍的出現,也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當時的旗袍,袍身寬松,廓形平直,袖身縮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紀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女性服飾風格,女子的襖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襖),清末貴族婦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國初年在女學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裝」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結合倒大袖的風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紀20年代,在一些關於宋慶齡的圖片中,就有她穿著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記錄。1923年12月21日,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前往廣州嶺南大學演講,她穿著黑綢緞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圍著一條格子圍巾,襟口、袖口處都綉著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在治喪期間,穿的喪服是黑色長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翻看當年的照片,會驚奇地發現,旗袍在每一個穿著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絕對沒有後來制服的松垮感覺。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飾,千人千樣。
2、旗袍變化多端
民國時期,女性旗袍呈現出變化多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旗袍的下擺長短、腰身寬窄、領口樣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變化。
先說領口樣式。先是時興低領口,繼而流行高領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蟬翼的旗袍仍必須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以示時髦。後來領口高到直抵齶下,繼而至耳。而後盛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不要領子,也是一種時尚。
旗袍下擺長度時長時短。長時蓋過腳面,走起路來衣邊掃地,短時則在膝蓋略上些。上世紀30年代旗袍流行長下擺,長可及地,蓋住腳面,被形象地稱為「掃地旗袍」。
長旗袍一般配高領,衣領緊裹脖頸,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女性穿著旗袍,也不改高聳的姿態。再配上高跟鞋,長旗袍將女性的身材襯托得亭亭玉立。考慮到旗袍貼身而穿,行動有所不便,於是旗袍開始開衩,尤其是高開衩正好解決了貼身行動不便的問題,而且高開衩在女性走動時,隱約露出白皙的大腿,散發出撩人的姿態,非常性感。
上世紀30年代旗袍大衩逐漸流行。所謂大衩,當時也僅僅是衩高過膝,盡管如此,這種旗袍還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擊。不過,裸露小腿的旗袍並沒有絕跡;後來旗袍開衩到達臀部,而且腰身也變得緊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過大開衩流行幾年後,又漸漸回落。
旗袍袖子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時而長過手腕,時而短至露肘,最後變成無袖。
當時旗袍的第二個特點是與西式服裝結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兩邊開衩外,前後也可開衩,並出現了左右對襟旗袍。上世紀30年代末期,還有一種改良旗袍,旗袍借鑒西式服裝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專指服裝方面的獨特設計)。同時,第一次出現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變得適體。改良旗袍的出現,使玲瓏突兀的女性美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另外,荷葉袖、開叉袖等西式服裝的裝飾元素也被大量採用。
這種融合西方風格的旗袍可以與各式服裝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領、袖處還加以搭配毛皮飾邊,這些都是當時比較時髦的穿法。
3、陰丹士林旗袍風靡全國
隨著旗袍的發展,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准。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
⑼ 穿著旗袍的民國女人有多美,看了這些照片你就挪
民國就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時代,雖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但每每想到,總以為還發生在昨天。尤其是每每到南京食朝匯吃飯的時候,看到店裡面穿著民國學生服裝的服務員,就更有這種體會了。回望民國時,那些身著華麗旗袍的女子,眼角眉梢,舉手投足之處,皆是東方式的嫵媚與溫婉。
▲
杭穉英,我國最早的商業美術家之一,設計的商品包裝、月份牌等多以旗袍美女為素材,這是一幅西湖泛舟圖,確實不錯。
⑽ 民國百歲名媛嚴幼韻,112歲穿旗袍配高跟鞋,驚艷了整個上海灘
她燙著一款時髦卷發,身穿一襲精心定製的紫色旗袍裙,腳踩一雙高跟鞋,佩戴珍珠首飾,腰身挺直,用清亮的嗓音,在洛克菲勒中心頂層彩虹廳發表人生第一次演講。
那一年,是她100歲生日。
1905年,嚴幼韻出生於天津。1925年進入滬江大學學習。1927年轉入復旦大學讀商科,成為復旦大學的第一批女生。
嚴幼韻天生長得漂亮,父親又是開綢布莊的,從小家境良好,對穿著也十分講究。開學的第一天,香車配美人,身穿一件精心定製的旗袍裝,自駕車牌號為「84號」的轎車來上學,被男生譽為英語「eighty four」,上海話「愛的花」。
有著姣好的面容,出生於富豪之家,氣質溫文爾雅,每天穿的衣服和款式總是最時髦新穎的,很快,嚴幼韻就成為了復旦大學心中的名人:84號小姐。
雖然出身名門,自幼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富有文化氛圍的大家族裡,接受中西文化教育,但嚴幼韻從小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舊上海的旗袍裝。
在一次舞會上,嚴幼韻認識了第一任丈夫楊光泩。
才子配佳人。於1929年,嚴幼韻與楊光泩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吸引上千人參加觀禮,當時轟動了整個上海灘。
婚禮上的嚴幼韻,身穿一襲潔白色的婚紗,手上捧著一束花卉,白色的頭紗長及拖地,和現在的婚紗頭紗頗為相似,高領設計,保留了傳統中式禮服的元素,融入新穎復古風,看上去非常端莊優雅,溫婉浪漫,引領那個年代上海灘民國風婚紗的潮流風向標。
婚後的嚴幼韻,隨丈夫楊光泩外派歐洲任職,依然最愛服飾穿著的服裝是中國傳統的旗袍裝。
無論是出席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著裝,她都會身穿一襲精緻華麗的旗袍亮相,腳上搭配一雙高跟鞋,盡顯東方女子溫婉大方的氣質。正如她陪同丈夫出席外交活動時,身上穿的這一件黑色素雅的旗袍裙,搭配一套極簡風的珍珠首飾,氣質優雅端莊,氣場絲毫不輸身邊兩名外國友人的華麗造型。
1942年,嚴幼韻失去了丈夫楊光泩。
這位從小就過著 無憂無慮的大小姐生活,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她不但沒有被擊垮,還始終保持著堅定且樂觀的心態,沒糧食自己創造:種菜、做鞋、養雞、養鴨、養豬,同時還學會了做醬油和肥皂,空閑時間她常坐到鋼琴前彈上一曲。
年逾百歲,在回憶在馬尼拉那段日子,嚴幼韻感慨地說:
1958年,再次被擁入了深情的臂彎,嚴幼韻與「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結婚。
對待生命,嚴幼韻是非常的認真:「不念過往,始終朝前看。 無論身處順境、逆境,要永遠看未來。 」
即使是年逾百歲,對於美的追求,嚴幼韻的腳步一直沒停過,還十分講究,用一句話來說:精緻女孩。每天起床洗漱後,嚴幼韻總會先給自己畫上精緻的妝容,穿上最喜歡的中國元素服裝——旗袍,根據不同的旗袍裝造型,搭配不同風格的香水,腳踩一雙高跟鞋風姿綽約,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生活,看書、看電影、讀報、跳舞、搓麻將烤蛋糕一樣不落,盡情享受一切。
20 15年9月,嚴幼韻在110歲生日派對上,身穿一襲紅色蕾絲旗袍裙, 依然堅持化妝, 腳踩一雙黑色高跟鞋,神采奕奕地跳起交誼舞。
嚴幼韻一生之中,幾乎穿的全是中國旗袍(婚紗除外)。
從面料到剪裁,從設計到搭配,每一件都非常講究。嚴幼韻認為,旗袍不僅僅代表她的個人形象,更是生活品質的象徵。
為生命本身而活,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