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德國的軍裝顏色的區分
德國空軍上士飛行員,穿34型空軍常服(中藍),佩禮服用勛帶。右臂佩所屬航空團袖章,帶「盧格」手槍。右胸佩:一級功勛劍十字勛章;左胸佩:一級鐵十字勛章、優異飛行獎章;紐扣佩:二級鐵十字勛章
德國海軍山地部隊上尉。戴40型便帽,鑲有金邊表示軍官(陸軍尉、校官為銀,海軍全為金),左側佩金屬制「雪絨花」。右胸鷹徽亦為金屬制。注意肩章紐扣為金色,鑲海軍藍色邊。帶大型海軍望遠鏡。
德國ssvt警察後備軍。列兵肩章上一條粗銀杠表示他是候補軍士。穿少見的35型夏季開襟野戰服,普通警察士兵領章。背毛瑟98k步槍。佩:步兵突擊章、銅制戰傷勛章、工兵突擊章。
恐怖的代名詞- 德國保安警察(sicherheits polizei簡稱sipo),隸屬黨衛隊,主要工作是迫害猶太人及槍殺被占區「多餘人口」,理由是「沒有多餘口糧」。
這是保安警察軍士長(警察雖然隸屬ss,但擁有與陸軍對等的軍銜)的標准像:戰前制式陸軍禮服(鐵灰),袖口褐色帶2顆鋁扣;禮服領章鑲在兵種色底上,扣子擠在皮帶上方也是一大特徵,官用馬褲及馬靴為違規穿著。佩「盧格」手槍。
德國陸軍風紀警察(憲兵)軍士長,典型的橡膠制防水摩托風衣、防風護目鏡。配30型防毒面具盒、mp40沖鋒槍、35型地圖包
作為特殊兵種,憲兵制服擁有介於陸軍和警察之間的特性:陸軍43型野戰服;臂章與警察相同,但警察士兵為毒綠色,憲兵士兵為橙色、校尉官為銀色金屬制、將官為金色。袖章佩在左臂(與ss相同位置),而陸軍都是在右臂。憲兵士兵領章樣式與陸軍相同。佩:二級戰功勛章、德意志國家體育銅質獎章(ii型)——1937年9月1日制定,戰後被禁止佩戴。國防軍沒有這種獎章
戰德國海軍的制服基本上沿用1848年普魯士海軍根據英國海軍制服設計的樣式。
水兵褲的來歷:世界各國海軍艦上軍人的褲子與其他兵種不同,其樣式接近女式,褲腳大褲腿細,前面沒有開口。這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發生的一個小故事:當時英國海軍一艘戰列艦侵入北美一港口,有一名水兵開小差下艦到岸上女友家過夜。半夜北美民兵襲擊英軍,該水兵匆忙回艦,卻錯穿了女友的工作褲。當夜戰艦被擊沉,他跳海後把褲子抖開充氣,再抓緊褲腳和褲腰作成一個氣囊,靠這個氣囊漂浮了一夜後獲救,全艦只有他一人生還。由於這次戰例,英國海軍決定發放大褲腳的新式水兵褲,他國海軍紛紛效仿,形成今天的水兵褲
40型鋼盔,塗成砂黃色但已開始掉漆。長靴為帆布制,綁腿為40年8月8日制式,戰爭前期多為補給部隊用。持毛瑟98k步槍、長柄手榴彈,戴防風護目鏡。右腕袖章為橘紅、白雙邊黑底,內寫「afrika corps」,這是在北非服役2個月以上得到。剛入伍時袖章為銀邊黃底,字樣「afrika」,文字兩邊各有一棵椰子樹圖案。左臂佩二等兵臂章,底色為褐色;左胸衣袋佩步兵突擊章(1939年9月20日制定,最初發給步兵、山地兵,後也發給機械化部隊所屬步兵),步兵突擊章有金、銀2種,這里是銀質。
帶有31型水壺和傘兵專用防毒面具包。戴40型便帽、穿i型空軍傘降靴
❷ 二戰德軍黨衛軍裝甲兵短夾克制服可以配黑色馬褲馬靴嗎
我以帝國元首的身份告訴你,是可以的。
❸ 德軍非洲軍團軍服是什麼樣的,和歐洲戰場上的黨衛軍與國防軍一樣嗎,官兵都穿不穿馬靴
此帖原創
非洲軍的衣服用了沙漠色和粉紅色
因為粉紅色在陽光的照射下很不起眼
能起到偽裝隱蔽的作用
國防軍的制服是灰色(原野灰)的 在城市戰中很好用 和牆的顏色一樣
黨衛軍的制服是黑色的 夜戰效果突出
後來黨衛軍第一個列裝了迷彩服
❹ 納粹的國防軍,黨衛軍,和蓋世太保的軍裝都是怎樣的,哪個一定穿馬靴
國防軍、黨衛軍軍服,基本款式一樣。
區別就是,黨衛軍帽徽把德軍軍徽換成骷髏頭,領章是SS領章,左側臂章是納粹國徽,就是鷹加萬字元號。
蓋世太保的黑色軍服,帽徽和領章都和上邊說的黨衛軍的一樣,都是骷髏標志和SS領章,左側的臂章換成了紅色的袖章,上邊是納粹的國旗。
德軍都穿皮靴,軍官穿長筒馬靴。
蓋世太保也就是秘密警察,執行秘密任務,一般不穿制服,也就不穿馬靴了
❺ 雷霆九警是哪幾個呢
雷霆九警是黑貓警長、東齊尼警長,拳師犬警長,神威犬警探長,皮特犬警長,雲豹警長,紋鷹空警長,萊茵鵝水警長,暗體怪螳。
「雷霆九警」是《黑貓警長》設定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由全大陸最強的九位警長組成,每一位警長都身懷絕技,且性格迥異。他們各自分管了大陸的九個區域,維持秩序,伸張正義,懲治邪惡。
形象設計:
1980年代的主人公因為受時代的影響有一些局限性,有些「高、大、全」。那個時候生活中的警察穿的有些很「土」,腰間配槍,一輛坐騎摩托車,白色的衣服,藍色的褲子。基本上脫了帽子,拿了領章之後,看上去和廚師差不多。總之沒有那麼威武。而黑貓警長那身黑色制服,倒和現在的警察很像,還穿了那麼高的馬靴,現在看來很有穿越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黑貓的造型,戴鐵郎設計了許多不同的黑貓形象,拿到幼兒園和少年宮向孩子們徵求意見,才最後確定了一個頭戴「大蓋帽」的警長形象。黑貓警長一開始的形象是一個頭戴鋼盔的模樣。後來徵求讀者及觀眾的意見,改用大檐帽的造型,神氣。
❻ 這是哪所中學的制服,為什麼還要穿高筒馬靴
這種衣服一般都是比較高檔的一些學校,或者是有錢的學校才會穿,貴族學校穿的比較多一點
❼ 為什麼國民黨的女軍官和女特工愛穿長筒馬靴
國民黨的女軍官和女特工穿著長筒馬靴,再穿上軍裝,的確顯得非常帥氣,可以說是英姿颯爽。她們穿的應該屬於軍靴,也是一個軍人的標准著裝搭配,很多電視劇中都有這樣的形象塑造,如果在夏天肯定也是會很熱的,很多導演和化妝師們也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她們的軍裝也是有夏裝的,女軍官們穿上夏裝,短裙配長筒靴更顯英氣逼人,也更會吸引觀眾的眼球。還有在山城重慶,滑竿也是一種很常見的交通工具,如果在電視劇中多加入一些女軍官坐滑竿出行的鏡頭,也更顯女軍官的氣質和高貴,也一定是一些難得的賞心悅目的畫面。同時女軍官穿了一天的長筒靴,也需要放鬆一下,她們也可以坐著滑竿去足療店享受一下,這些畫面都是非常唯美的,一定會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
❽ 二戰德國,中後期步兵列兵軍服,胳膊上可以弄些什麼飾品
一樓在扯淡
一般而言,士兵軍服的手臂部位不能隨便掛東西,如果那樣的話,憲兵回來找你麻煩
軍服的手臂位置一般有如下飾物
1、軍階符號,顯示你的軍階
2、兵種符號,如山地兵在軍服右側胳膊胳膊處有雪絨花符號
3、擊毀坦克獎章(tank destructionbadge),也叫單獨擊毀坦克獎章(theSingleHanded Destruction of a TankBadge),德文「SonderabzeichenfürdasNiederkampfen vonPanzerkampwagen」,簡稱「TDB」。
銀質坦克擊毀臂章,授予使用手榴彈、反坦克火箭筒和工兵炸葯等單兵武器獨立擊毀敵人一輛坦克的非反坦克部隊的所有作戰人員(最初的銀質)。
金質坦克擊毀臂章,授予使用手榴彈、反坦克火箭筒和炸葯包等單兵武器獨立擊毀敵人五輛坦克的非反坦克部隊的所有作戰人員
❾ 國賓護衛隊的發展歷程
1954年6月,繼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組建之後,中國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國元首儀式中增設國賓車隊摩托車護衛。這一任務就落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肩上。北京市公安局將這項特殊任務交給交通大隊,交通大隊組成了我國第一支國賓車隊摩托護衛隊。開始選擇了4輛捷克的「佳娃」紅色兩輪摩托車,隊員們著平時執勤時穿的制式警服,當時的警察制服是全國統一的50式人民警察服裝,米黃色制式布警服,白套袖,棕色牛皮帶,白布裹腿,黑皮鞋訓練。
摩托護衛隊在城區各條大街上風風光光地演練了3天,熟悉了迎賓路線,也熟悉了摩托車性能。
1954年10月19日,印度總理兼外長尼赫魯成為摩托護衛隊護衛的第一名國賓。
1957年4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華,摩托護衛隊亦擴大了陣容,由最初的4人4車擴大為7人7車,並以「A」字型的隊列行進。 1961年春,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處直屬中隊訓練的第二批國賓摩托護衛隊員完成訓練任務,接替了第一批護衛隊員。第二代摩托護衛隊員共15名,駕駛的全部是國產「長江」750型摩托車,隊員身著59式藏青色警服,夏季則著白上裝,白色頭盔,黑皮鞋。摩托車護衛陣容從7人7車增至9人9車。首次接受駕駛國產摩托車的國賓護衛隊領航護衛的,是1961年6月10日以範文同總理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訪華團。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各方面都遭到破壞,來華的外賓也減少了,在「革命」和「突出政治」的口號下,國賓摩托車護衛和鳴放禮炮這兩項重要禮賓制度被取消了。 1981年9月,重新恢復國賓車隊摩托車護衛。恢復後的國賓摩托護衛隊依然由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處直屬中隊的交警擔任。第三代摩托護衛隊是中國第一代專業國賓摩托護衛隊伍,較之前兩代,有了飛躍的進步,已經接近國際專業摩托護衛隊的水平。護衛路線也由過去的只護送城區路段,改為全程護送。城區路段為9輛摩托車護衛,城區外減少到5輛。隊員也由過去的15人增至30人。
第三代摩托護衛隊首先改變了過去的「有任務時護衛,無任務時上勤」的非專業狀況,隊員們全部是從北京市公安局在職年輕民警中遴選出來的,他們身材矯健、相貌英俊、政治素質好,駕駛技術優良。身著量身定做的警用禮服,腳蹬馬靴,座下是公安部特別為國賓護衛製作的泰山牌摩托車,佩帶當時國內最先進的通訊器材。重要外賓來訪時,摩托車護衛陣容增至11人11車,組成「∧」字隊形,似雁陣,又似寶劍。頭輛車搜索前方路面、向後傳達信息,其後的4輛摩托車觀察處理車隊左右側出現的情況,中間4輛保護國賓主車,引領著國賓車隊。
20世紀80年代起,恐怖主義出現並蔓延,一些重要的國際會議開始將恐怖主義問題列為重要議題之一,國賓摩托護衛隊的「護衛」性質超出了「禮儀」需要,為了配合國賓車隊高級轎車的行進速度,國產摩托車的速度顯然跟不上發展的需要。自1982年起,國賓摩托護衛隊換騎了動力強勁、安全穩定、經濟耐用的日本「本田」摩托車。 1984年7月,中央政府決定,成立了國賓護衛隊,隸屬於武警北京總隊。至此,由北京警察擔任了近20年的國賓摩托車護衛任務結束了。
1984年7月12日,隸屬於武警北京總隊的國賓車隊摩托護衛隊正式成立,一批綜合素質上乘的武警戰士被選進護衛隊,他們以更系統、刻苦的訓練方式和更專業的國際水準,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賓車隊的摩托車護衛水平。護衛隊沿用北京交警護衛隊員們11輛摩托車排列為「∧」字的護衛隊形,駕駛技術更精湛、裝備更先進、禮賓服更英俊威武。11名國賓摩托護衛隊員駕駛乳白色寶馬摩托車,身著橄欖綠禮兵服,頭戴白色頭盔,腳蹬黑色高筒馬靴,腰佩特種手槍警棍,駕駛技術嫻熟,姿態自如,轉彎時的優美流線造型嘆為觀止,時常博得國賓的贊揚。
2003年12月18日,國賓車隊摩托護衛隊接到任務,護衛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來華訪問的以色列國總統摩西·卡察夫從釣魚台國賓館到人民大會堂,這也是武警國賓車隊摩托護衛隊組隊19年來第1680次擔負摩托護衛任務。
從2004年1月1日起,取消為國賓車隊安排禮儀性摩托車護衛禮儀。國賓車隊摩托護衛隊創造的輝煌由此告一段落。 2014年10月21日,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從首都機場前往釣魚台國賓館的國賓車隊中,出現了摩托車護衛隊。這次是中斷10年的國賓摩托車護衛隊再度亮相。
此次國賓摩托車護衛隊復出的人數和隊形基本和此前保持一致。全隊形隊員共計11名護衛隊員,隊形呈「∧」字隊形對國賓車對進行護衛。所用的車型為春風動力CF650G,車身設計上融入許多中國元素。白色車身上,配以紅黃兩色。紅色,象徵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搭配著黃色代表吉祥和喜慶。仔細看會發現,車身上紅黃雙色線條,勾勒出的是盤踞山野的萬里長城,國賓車飛馳而過的瞬間,奔騰而出的是長城般不屈不撓的民族意志和大氣沉穩的中華風范。而前臉設計的靈感,則來源於天安門的石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