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貴溪三中校服

貴溪三中校服

發布時間:2022-08-22 04:48:29

A. 鷹潭3中和貴溪奧科哪個好,鷹潭4中怎麼樣貴溪冶煉場高中好不好

恩 貴冶中學初中質量不錯 ,高中實在不行 。 貴溪三中應該比奧科好吧 ,奧科亂的很 ,鷹潭的我就不了解也不瞎斷定了 。希望對你有用 !

B. 江西的省級重點中學有多少所,分別是哪些

江西部分中學分類名單

南昌市(51所)

一類學校(27所)

1. 安義二中

2. 南昌一中

3. 南昌二中

4. 南昌三中

5. 南昌十中

6. 南昌十七中

7. 南昌十九中

8. 南昌一職

9. 南昌縣蓮塘一中

10. 安義中學

11. 江西師大附中

12. 南鐵一中

13. 洪都中學

14. 南昌縣蓮塘三中

15. 南昌縣蓮塘二中

16. 南昌外國語學校

17. 南昌豫章中學

18. 南昌八一中學

19. 南昌十三中

20. 新建一中

21. 南昌二十一中

22. 南昌二十六中

23. 南昌十四中

24. 南昌十二中

25. 南昌二十三中

26. 南昌三十中

27. 南昌縣蔣巷中學

二類學校(17所)

28. 新建三中

29. 南昌八中

30. 南昌十五中

31. 南昌十六中

32. 灣里一中

33. 南昌縣向塘中學

34. 新建二中

35. 進賢一中

36. 南昌啟音學校

37. 進賢三中

38. 進賢四中

39. 南昌二十中

40. 南昌實驗中學

41. 南昌十八中

42. 南昌二職

43. 南昌三職

44. 進賢二中

三類學校(7所)

45. 進賢高橋中學

46. 進賢李渡中學

47. 進賢梅庄中學

48. 進賢前坊中學

49. 進賢溫圳中學

50. 南昌盲童學校

51. 江西農大附中

景德鎮市(12所)

一類學校(8所)

1、 景德鎮七中

2、 景德鎮一中

3、 景德鎮二中

4、 景德鎮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5、 浮梁一中

6、 樂平中學

7、 樂平三中

8、 景德鎮三中

二類學校(4所)

9、 景德鎮四中

10、 景德鎮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11、 樂平四中

12、 昌江一中

萍鄉市(18所)

一類學校(7所)

1. 湘東中學

2. 萍鄉二中

3. 蘆溪中學

4. 蓮花中學

5. 萍鄉中學

6. 萍鄉三中

7. 上栗中學

二類學校(8所)

8. 萍鄉七中

9. 下埠中學

10. 麻山中學

11. 復禮中學

12. 萍礦三中

13. 安源中學

14. 福田中學

15. 青山鎮中

三類學校(3所)

16. 萍鄉九中

17. 蓮花縣坪里中學

18. 蓮花縣坊樓中學

九江市(48所)

一類學校(33所)

1、 九江市一中

2、 九江市同文中學

3、 九江市三中

4、 九江市田家炳中學

5、 九江市外國語學校

6、 九江市六中

7、 九江市實驗中學

8、 九江市職業中專

9、 九江市金安高級中學

10、 廬山區中學

11、 九江縣一中

12、 瑞昌一中

13、 武寧一中

14、 武寧二中

15、 永修一中

16、 永修二中

17、 德安一中

18、 星子一中

19、 都昌一中

20、 都昌二中

21、 彭澤一中

22、 彭澤二中

23、 廬山局中學

24、 九江市財貿職高

25、 廬山區職高

26、 九江縣二中

27、 修水一中

28、 修水高級中學

29、 修水四中

30、 九江市十二中

31、 九江學院潯東附中

32、 瑞昌二中

33、 湖口二中

二類學校(8所)

34、 修水三中

35、 修水五中

36、 永修職高

37、 都昌三汊港高中

38、 都昌新妙湖高中

39、 星子縣實驗中學

40、 湖口中學

41、 都昌白洋中學

42、 都昌濟慈中學

三類學校(6所)

43、 共青二中

44、 廬山區海會中學

45、 廬山區新港中學

46、 廬山區二中

47、 武寧協和中學

48、 都昌北炎中學

新余市(18所)

一類學校(11所)

1. 新餘一中

2. 新餘二中

3. 新餘三中

4. 新餘四中

5. 新餘五中

6. 新餘六中

7. 分宜中學

8. 新鋼中學(含山上分校)

9. 新餘九中

10. 分宜三中

11. 分宜二中

二類學校(2所)

12. 渝水一中

13. 分宜四中

三類學校 (5所)

14. 新餘十五中

15. 新餘十六中

16. 渝水區珠珊中學

17. 渝水區下村中學

18. 渝水區羅坊中學

鷹潭市(10所)

一類學校(11所)

1、 鷹潭一中

2、 鷹潭職業中學

3、 鷹潭市四中

4、 貴溪一中

5、 貴溪三中

6、 貴溪四中

7、 余江一中

8、 余江二中

9、 余江三中

10、 貴溪冶煉廠中學

贛州市(43所)

一類學校(30所)

1. 贛州一中

2. 贛州三中

3. 贛州四中

4. 贛州實驗中學

5. 贛南師院附中

6. 贛州九中

7. 贛縣中學

8. 上猶中學

9. 崇義中學

10. 南康中學

11. 大余中學

12. 信豐中學

13. 信豐二中

14. 龍南中學

15. 全南中學

16. 安遠一中

17. 安遠二中

18. 尋烏中學

19. 於都中學

20. 於都二中

21. 興國一中

22. 興國平川中學

23. 瑞金一中

24. 會昌一中

25. 石城中學

26. 石城二中

27. 寧都中學

28. 寧都二中

29. 南康蓉江中學

30. 興國三中

二類學校(13所)

31. 南康唐江中學

32. 大余職教中心

33. 大余梅關中學

34. 大余新城中學

35. 龍南職業中專

36. 定南中學

37. 瑞金二中

38. 瑞金三中

39. 會昌二中

40. 寧都四中

41. 寧都五中

42. 全南職業高中

43. 興國職校

吉安市(41所)

一類學校(33所)

1、 吉安一中

2、 吉安四中

3、 吉安三中

4、 吉安第六職業中學

5、 吉安十二中

6、 井岡山師院附中

7、 新干中學

8、 新干二中

9、 峽江中學

10、 永豐中學

11、 永豐二中

12、 吉水中學

13、 吉水二中

14、 吉安縣縣立中學

15、 吉安縣第二中學

16、 泰和中學

17、 泰和二中

18、 泰和三中

19、 萬安中學

20、 遂川中學

21、 安福中學

22、 安福二中

23、 永新任弼時中學

24、 井岡山中學

25、 井岡山寧崗中學

26、 吉安白鷺洲中學

27、 安福嚴田中學

28、 安福洲湖中學

29、 永豐歐陽修中學

30、 永新二中

31、 永新三中

32、 泰和三都中學

33、 永新禾川中學

二類學校(9所)

34、 峽江二中

35、 泰和職高

36、 萬安窯頭中學

37、 遂川於田中學

38、 遂川職中

39、 萬安沙坪中學

40、 泰和沙村中學

41、 安福滸坑學校

宜春市(39所)

一類學校(21所)

1、 宜春四中

2、 宜春一中

3、 宜春中學

4、 宜春三中

5、 樟樹清江中學

6、 樟樹中學

7、 宜豐中學

8、 靖安中學

9、 奉新一中

10、 高安二中

11、 高安中學

12、 高安灰埠中學

13、 上高二中

14、 上高中學

15、 萬載中學

16、 萬載陽樂中學

17、 樟樹二中

18、 豐城二中

19、 豐城董家中學

20、 豐城拖船中學

21、 奉新縣二中

二類學校(16所)

22、 豐城橋東中學

23、 豐城鐵路中學

24、 豐城尚庄中學

25、 豐城曲江中學

26、 高安三中

27、 高安六中

28、 高安石腦中學

29、 萬載株潭中學

30、 銅鼓中學

31、 宜豐二中

32、 樟樹三中

33、 樟樹張家山中學

34、 靖安縣二中

35、 宜豐職業高中

36、 上高實驗中學

37、 樟樹市職教中心

三類學校(2所)

38、 宜春五中

39、 奉新冶城職校

撫州市(25所)

一類學校(21所)

1、臨川三中

2、 臨川十中

3、 樂安一中

4、 撫州一中

5、 臨川一中

6、 臨川二中

7、 南城一中

8、 南豐一中

9、 黎川一中

10、 廣昌一中

11、 崇仁一中

12、 宜黃一中

13、 臨川現代教育學校

14、 東鄉一中

15、 東鄉銅礦中學

16、 東鄉職業技術學校

17、 樂安職業中學

18、 資溪職業中學

19、 金溪一中

20、 資溪一中

21、 宜黃職業教育技術中心

二類學校(3所)

22、 廣昌職業學校

23、 南豐職業技術中專

24、 金溪職業技術學校

25、 南城職業技術學校

上饒市(37所)

一類學校(26所)

1、 上饒一中

2、 上饒二中

3、 上饒四中

4、 廣豐中學

5、 廣豐實驗學校

6、 廣豐二中

7、 德興一中

8、 萬年中學

9、 玉山一中

10、 玉山二中

11、 玉山樟村中學

12、 鄱陽一中

13、 鄱陽二中

14、 鄱陽中學

15、 婺源天佑中學

16、 婺源中學

17、 鉛山一中

18、 鉛山二中

19、 弋陽一中

20、 弋陽志敏中學

21、 余干中學

22、 上饒縣中學

23、 上饒鐵路中學

24、 橫峰中學

25、 鉛山三中

26、 萬年縣第三中學

二類學校(10所)

27、 廣豐五中

28、 廣豐洋口中學

29、 萬年青雲中學

30、 玉山六都中學

31、 鉛山永平銅礦中學

32、 余干二中

33、 余干信河中學

34、 余干黃金埠中學

35、 余干瑞洪中學

36、 弋陽實驗中學

三類學校(1所)

37、 上饒沙溪中學

(2)貴溪三中校服擴展閱讀:

南昌市第一中學(No.1 Middle School of Nanchang)是一所南昌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是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

南昌市第一中學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由省會書院改組而成的江西大學堂,1914年改為江西省立第一中學,1933年改稱江西省立南昌第一中學,1950年9月,學校更名為省立南昌一中,1953年正式改名為南昌市第一中學。

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140餘畝,分為松柏校區和朝陽校區。學校教學班級60個,學生3000餘人,教職工254人。

C. 鷹潭有哪些高中,哪些是重點的

1、鷹潭高中包括鷹潭一中、鷹潭市田家炳中學(原鷹潭四中)、鷹潭市實驗中學、貴溪一中、貴溪四中、貴溪市實驗中學、余江一中、余江桃李中學(私立)。

鷹潭市重點高中學校是鷹潭市第一中學和貴溪市實驗中學:

1、鷹潭市第一中學

鷹潭一中創建於1956年,是江西省首批優秀重點中學和江西省首批示範普通高中。校園佔地305畝,建築面積9.97萬平米。50多年來,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鷹潭一中幾代人薪火相傳,銳意進取,教風學風日趨醇厚,辦學水平穩步提高,已成為江西一流、國內知名,並且在學科競賽方面走向世界的名牌高中。

2、貴溪市實驗中學

實驗中學簡介(原鷹潭奧科現代外語學校)鷹潭奧科現代外語學校坐落在江西省貴溪市東郊風景秀麗的松坡山下,與新建成的貴溪市委大樓毗鄰,位處冶金大道中段,梨溫高速公路貴溪出口處,交通便利,是一所從小學到高中及中專的全日制學校,學校已有三十多年的辦學歷史,前身為是中國有色第四冶金建設公司創辦的企業子弟學校,1999年12月學校轉制為「公助民辦」學校,並更名為貴溪市四冶學校,2002年初實行股份制。

D. 20 誰有江西省2017年的高二四校聯考(玉山一中,上饒縣中學,余干中學……)的試卷,不要文科。

江西部分中學分類名單

南昌市(51所)

一類學校(27所)

  1. 安義二中

  2. 2. 南昌一中

  3. 3. 南昌二中

  4. 4. 南昌三中

  5. 5. 南昌十中

  6. 6. 南昌十七中

  7. 7. 南昌十九中

  8. 8. 南昌一職

  9. 9. 南昌縣蓮塘一中

  10. 10. 安義中學

  11. 11. 江西師大附中

  12. 12. 南鐵一中

  13. 13. 洪都中學

  14. 14. 南昌縣蓮塘三中

  15. 15. 南昌縣蓮塘二中

  16. 16. 南昌外國語學校

  17. 17. 南昌豫章中學

  18. 18. 南昌八一中學

  19. 19. 南昌十三中

  20. 20. 新建一中

  21. 21. 南昌二十一中

  22. 22. 南昌二十六中

  23. 23. 南昌十四中

  24. 24. 南昌十二中

  25. 25. 南昌二十三中

  26. 26. 南昌三十中

  27. 27. 南昌縣蔣巷中學

  28. 二類學校(17所)

  29. 28. 新建三中

  30. 29. 南昌八中

  31. 30. 南昌十五中

  32. 31. 南昌十六中

  33. 32. 灣里一中

  34. 33. 南昌縣向塘中學

  35. 34. 新建二中

  36. 35. 進賢一中

  37. 36. 南昌啟音學校

  38. 37. 進賢三中

  39. 38. 進賢四中

  40. 39. 南昌二十中

  41. 40. 南昌實驗中學

  42. 41. 南昌十八中

  43. 42. 南昌二職

  44. 43. 南昌三職

  45. 44. 進賢二中

  46. 三類學校(7所)

  47. 45. 進賢高橋中學

  48. 46. 進賢李渡中學

  49. 47. 進賢梅庄中學

  50. 48. 進賢前坊中學

  51. 49. 進賢溫圳中學

  52. 50. 南昌盲童學校

  53. 51. 江西農大附中

景德鎮市(12所)

一類學校(8所)

1、 景德鎮七中

2、 景德鎮一中

3、 景德鎮二中

4、 景德鎮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5、 浮梁一中

6、 樂平中學

7、 樂平三中

8、 景德鎮三中


二類學校(4所)

9、 景德鎮四中

10、 景德鎮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11、 樂平四中

12、 昌江一中


萍鄉市(18所)

一類學校(7所)

  1. 湘東中學

  2. 2. 萍鄉二中

  3. 3. 蘆溪中學

  4. 4. 蓮花中學

  5. 5. 萍鄉中學

  6. 6. 萍鄉三中

  7. 7. 上栗中學

  8. 二類學校(8所)

  9. 8. 萍鄉七中

  10. 9. 下埠中學

  11. 10. 麻山中學

  12. 11. 復禮中學

  13. 12. 萍礦三中

  14. 13. 安源中學

  15. 14. 福田中學

  16. 15. 青山鎮中

三類學校(3所)

16. 萍鄉九中

17. 蓮花縣坪里中學

18. 蓮花縣坊樓中學


九江市(48所)

一類學校(33所)

1、 九江市一中

2、 九江市同文中學

3、 九江市三中

4、 九江市田家炳中學

5、 九江市外國語學校

6、 九江市六中

7、 九江市實驗中學

8、 九江市職業中專

9、 九江市金安高級中學

10、 廬山區中學

11、 九江縣一中

12、 瑞昌一中

13、 武寧一中

14、 武寧二中

15、 永修一中

16、 永修二中

17、 德安一中

18、 星子一中

19、 都昌一中

20、 都昌二中

21、 彭澤一中

22、 彭澤二中

23、 廬山局中學

24、 九江市財貿職高

25、 廬山區職高

26、 九江縣二中

27、 修水一中

28、 修水高級中學

29、 修水四中

30、 九江市十二中

31、 九江學院潯東附中

32、 瑞昌二中

33、 湖口二中

二類學校(8所)

34、 修水三中

35、 修水五中

36、 永修職高

37、 都昌三汊港高中

38、 都昌新妙湖高中

39、 星子縣實驗中學

40、 湖口中學

41、 都昌白洋中學

42、 都昌濟慈中學

三類學校(6所)

43、 共青二中

44、 廬山區海會中學

45、 廬山區新港中學

46、 廬山區二中

47、 武寧協和中學

48、 都昌北炎中學


新余市(18所)

一類學校(11所)

  1. 新餘一中

  2. 2. 新餘二中

  3. 3. 新餘三中

  4. 4. 新餘四中

  5. 5. 新餘五中

  6. 6. 新餘六中

  7. 7. 分宜中學

  8. 8. 新鋼中學(含山上分校)

  9. 9. 新餘九中

  10. 10. 分宜三中

  11. 11. 分宜二中

  12. 二類學校(2所)

  13. 12. 渝水一中

  14. 13. 分宜四中

  15. 三類學校 (5所)

  16. 14. 新餘十五中

  17. 15. 新餘十六中

  18. 16. 渝水區珠珊中學

  19. 17. 渝水區下村中學

  20. 18. 渝水區羅坊中學

鷹潭市(10所)

一類學校(11所)

1、 鷹潭一中

2、 鷹潭職業中學

3、 鷹潭市四中

4、 貴溪一中

5、 貴溪三中

6、 貴溪四中

7、 余江一中

8、 余江二中

9、 余江三中

10、 貴溪冶煉廠中學


贛州市(43所)

一類學校(30所)

  1. 贛州一中

  2. 2. 贛州三中

  3. 3. 贛州四中

  4. 4. 贛州實驗中學

  5. 5. 贛南師院附中

  6. 6. 贛州九中

  7. 7. 贛縣中學

  8. 8. 上猶中學

  9. 9. 崇義中學

  10. 10. 南康中學

  11. 11. 大余中學

  12. 12. 信豐中學

  13. 13. 信豐二中

  14. 14. 龍南中學

  15. 15. 全南中學

  16. 16. 安遠一中

  17. 17. 安遠二中

  18. 18. 尋烏中學

  19. 19. 於都中學

  20. 20. 於都二中

  21. 21. 興國一中

  22. 22. 興國平川中學

  23. 23. 瑞金一中

  24. 24. 會昌一中

  25. 25. 石城中學

  26. 26. 石城二中

  27. 27. 寧都中學

  28. 28. 寧都二中

  29. 29. 南康蓉江中學

  30. 30. 興國三中

二類學校(13所)

31. 南康唐江中學

32. 大余職教中心

33. 大余梅關中學

34. 大余新城中學

35. 龍南職業中專

36. 定南中學

37. 瑞金二中

38. 瑞金三中

39. 會昌二中

40. 寧都四中

41. 寧都五中

42. 全南職業高中

43. 興國職校


吉安市(41所)

一類學校(33所)

1、 吉安一中

2、 吉安四中

3、 吉安三中

4、 吉安第六職業中學

5、 吉安十二中

6、 井岡山師院附中

7、 新干中學

8、 新干二中

9、 峽江中學

10、 永豐中學

11、 永豐二中

12、 吉水中學

13、 吉水二中

14、 吉安縣縣立中學

15、 吉安縣第二中學

16、 泰和中學

17、 泰和二中

18、 泰和三中

19、 萬安中學

20、 遂川中學

21、 安福中學

22、 安福二中

23、 永新任弼時中學

24、 井岡山中學

25、 井岡山寧崗中學

26、 吉安白鷺洲中學

27、 安福嚴田中學

28、 安福洲湖中學

29、 永豐歐陽修中學

30、 永新二中

31、 永新三中

32、 泰和三都中學

33、 永新禾川中學

二類學校(9所)

34、 峽江二中

35、 泰和職高

36、 萬安窯頭中學

37、 遂川於田中學

38、 遂川職中

39、 萬安沙坪中學

40、 泰和沙村中學

41、 安福滸坑學校


宜春市(39所)

一類學校(21所)

1、 宜春四中

2、 宜春一中

3、 宜春中學

4、 宜春三中

5、 樟樹清江中學

6、 樟樹中學

7、 宜豐中學

8、 靖安中學

9、 奉新一中

10、 高安二中

11、 高安中學

12、 高安灰埠中學

13、 上高二中

14、 上高中學

15、 萬載中學

16、 萬載陽樂中學

17、 樟樹二中

18、 豐城二中

19、 豐城董家中學

20、 豐城拖船中學

21、 奉新縣二中

二類學校(16所)

22、 豐城橋東中學

23、 豐城鐵路中學

24、 豐城尚庄中學

25、 豐城曲江中學

26、 高安三中

27、 高安六中

28、 高安石腦中學

29、 萬載株潭中學

30、 銅鼓中學

31、 宜豐二中

32、 樟樹三中

33、 樟樹張家山中學

34、 靖安縣二中

35、 宜豐職業高中

36、 上高實驗中學

37、 樟樹市職教中心

三類學校(2所)

38、 宜春五中

39、 奉新冶城職校


撫州市(25所)

一類學校(21所)

1、臨川三中

2、 臨川十中

3、 樂安一中

4、 撫州一中

5、 臨川一中

6、 臨川二中

7、 南城一中

8、 南豐一中

9、 黎川一中

10、 廣昌一中

11、 崇仁一中

12、 宜黃一中

13、 臨川現代教育學校

14、 東鄉一中

15、 東鄉銅礦中學

16、 東鄉職業技術學校

17、 樂安職業中學

18、 資溪職業中學

19、 金溪一中

20、 資溪一中

21、 宜黃職業教育技術中心

二類學校(3所)

22、 廣昌職業學校

23、 南豐職業技術中專

24、 金溪職業技術學校

25、 南城職業技術學校


上饒市(37所)

一類學校(26所)

1、 上饒一中

2、 上饒二中

3、 上饒四中

4、 廣豐中學

5、 廣豐實驗學校

6、 廣豐二中

7、 德興一中

8、 萬年中學

9、 玉山一中

10、 玉山二中

11、 玉山樟村中學

12、 鄱陽一中

13、 鄱陽二中

14、 鄱陽中學

15、 婺源天佑中學

16、 婺源中學

17、 鉛山一中

18、 鉛山二中

19、 弋陽一中

20、 弋陽志敏中學

21、 余干中學

22、 上饒縣中學

23、 上饒鐵路中學

24、 橫峰中學

25、 鉛山三中

26、 萬年縣第三中學

二類學校(10所)

27、 廣豐五中

28、 廣豐洋口中學

29、 萬年青雲中學

30、 玉山六都中學

31、 鉛山永平銅礦中學

32、 余干二中

33、 余干信河中學

34、 余干黃金埠中學

35、 余干瑞洪中學

36、 弋陽實驗中學

三類學校(1所)

37、 上饒沙溪中學

E. 我愛我的家鄉-貴溪

貴溪,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東連江浙、南控甌閩」。自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建縣,至今已1240年,在北宋時期曾有名曰「信州」(詳情見施耐庵所著《水滸傳》第一回)1996年撤縣設市。國土面積2480平方公里,55萬人口,轄1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7個林(墾殖、園藝)場。城市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建成區16.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5萬。現為「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被譽為「銅都銀鄉」。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貴溪就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朱德、王稼祥、方誌敏等都留下過戰斗足跡,貴溪為中國革命英勇獻身了的5540名烈士。
貴溪名字的由來。相傳早在唐朝江川邊上,信江河是塊好地方。俗話說水之靈,好水就孕育了周邊的萬物。當時信江邊盛開鬱金香。一天皇帝老子出遊江南江西兩地,途徑貴溪信江,被眼前美景所迷。鬱金香也因此成為貢花,貴溪也得名「貴溪」。
貴溪特產。托皇帝老子的福,燈芯糕用信江水而做,成了貢品。那時的燈芯糕,三十多種香料精煉而成,半成品成塊狀,最後切片,切絲,形如燈芯,且燒後不留灰。
捺菜,芥菜白菜腌漬以後,就成了可口的鹹菜,封建社會老百姓遭欺壓,被收刮民脂民膏,老百姓沒糧食,它就是最忠誠的夥伴。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浙贛、皖贛、鷹廈三條鐵路橫穿東西,縱貫南北,15個火車站連珠成串,境內營運里程達156.3公里。公路四通八達,320、206國道縱橫境內,上海至瑞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高速掛線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車,乘車貴溪至南昌1.5小時,達上海5.5小時,到杭州4小時,市、鄉、村公路網路相通。全市水運通暢,千里信江直通鄱陽湖。
土地肥沃,農業資源豐富。貴溪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南方最大早熟梨基地、江西省重點產材基地、長江防護林基地、國家儲備糧基地。全市耕地50萬畝、林地263萬畝、毛竹31萬畝、果業面積10萬畝、水面5萬畝;森林覆蓋率56%。境內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農業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礦藏資源豐富,品位極高。已探明儲量的有金、銀、鉛、鋅、鈾、瓷土、石膏、硅石、花崗岩等30餘種,其中冷水銀礦儲量為全國之最,雷溪石膏礦為華東之冠,上祝瓷土礦儲量、品位列江西省之最,花崗岩品種繁多,儲量達64萬立方米。
工業發達,經濟實力雄厚。駐有中央、省屬10多家大中型企業,有中國300強工業企業之一的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有亞洲最大、世界排名第十位、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銅冶煉廠——貴溪冶煉廠,陰極銅產量達40萬噸,享譽「中國銅都」之稱;有裝機容量50萬千瓦的華東電網主力電廠——貴溪電廠,2004年11月已開工建設投資27億元、裝機容量60萬千瓦的二期工程;有全國四大磷胺廠之一,年產24萬噸復合化肥廠;有銀鋅儲量「華東之最」的銀礦及國家大型建築企業首鋼四建,中國有色十五冶等。全市地方工業迅速崛起。按照「五高」要求規劃建設了10平方公里貴溪市工業園,已投產企業35家,形成了銅材、光電子、建材、化工、醫葯食品等五大支柱產業。其中,南方照明公司、竹輝公司被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企業,一批名、優、特、高、精、新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在滬瑞高速公路以南高標准規劃建設了江西貴溪銅產業循環經濟園區(市銅拆解加工區),為貴溪銅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平台。
城市優美,人居環境適宜。具有工業、交通、商貿、信息、旅遊等諸多優勢和較強輻射功能,是贛東北地區中心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道路循環互通;城市空氣清新,主要指標達標;完成了老城區主要街道改造和城南新區、城東新區開發,已初步形成「顯山、露水、綠色」的生態城市。
風景獨特,旅遊前景廣闊。地處龍虎山、圭峰、三清山、武夷山、五府山等「五山環繞地」,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區龍虎山、中國道教聖地「嗣漢天師府」、象山森林公園、上山修竹山莊、白鶴湖、鬼谷洞、香爐峰、三陽硐府等自然景觀;還有南宋四大書院之一的象山書院、贛東北紅色根據地遺址、畲族風情、四大古鎮、明清建築群等人文景觀。
政策優惠,投資環境優越。削減了行政審批事項,規范了行政審批和收費行為,完善了稅費、用地、融資等方面優惠政策,設立了聯合辦證中心和經濟環境投訴中心,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貴溪已成為投資成本低、回報率高的熱土。
[編輯本段]地理氣候
貴溪地屬亞熱帶溫室氣候區,氣溫偏高,光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境內地形復雜,地域性氣候差異較大。總體劃分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 之日至5月下旬為春季,約70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之日至9月下旬為夏季,約120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22℃之日至11月下旬為秋季,約60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10℃之日到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為冬季,約110天。
貴溪市季節氣候特點,可概括為:春季溫和,陰雨連綿;夏季炎熱,汛旱分明;秋季溫涼,降水稀少;冬季較長,初雪偏早。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一、林業資源
全市林業用地面積213.3萬畝,有林地面積210.6萬畝,活立林蓄積量492.7萬立方米,毛竹林地31.7萬畝,立竹量4348萬根,年木材採伐量5萬立方米,竹材採伐量100萬支,現已開發毛竹豐產林13萬畝,竹林分布相對集中。
二、水利資源
全市河流眾多,水量充沛。我市現有山塘水庫10236座,其中中型水庫6座,小(一)型水庫18座,小(二)型水庫126座,境內除信江幹流外,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11條,全市水能源蘊藏量23萬千瓦,可開發量11萬千瓦。
三、農業資源
全市有耕地近50萬畝,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7000萬公斤,已開發柑桔、梨、桃、李等品種為主的10萬畝水果基地。
四、旅遊資源
南宋陸九淵創建的象山書院遺址、掛榜山、三峰山、鬼谷洞、仙人橋、白鶴洞、三陽硐府。
五、礦產資源
現發現的金屬礦主要有金、銀、鉛、鋅、銅、鐵、稀土等,非金屬礦主要有石膏、瓷土(石)、粘土、硅石、石灰石、花崗岩、透輝石、鉀長石、石英、石墨、粉石英、片石、紅石等,能源礦產有鈾、煤、石油等,還有礦泉水等30多種礦產。
(一) 鉛鋅礦:在冷水鎮,有特大型銀礦田和一批大中型礦床,有銀資源近萬噸,鉛鋅資源近三百萬噸,黃鐵礦二千萬噸並伴生銅、金、鏑等多種礦產資源,礦體訂呈現脈狀,似層伏產出,厚度數米至數百米,礦石品位銀160-280克/噸,鉛+鋅>3%,個別鉛+鋅>8%,含硫>30%。
(二) 稀土:主要分布在文坊、塘灣、耳口、冷水一帶,礦體呈層狀,透鏡狀,厚1-5米,品位TR2O3(輕稀土)0.11-0.15%,易采易選,主要稀土元素有鑭、鈰、鐠、釹、釤、銪、釓、釔、鈧等十餘種。耳口稀土分布面積68平方公里,較好地段15平方公里,稀土總量可達數千噸,其中高鈧富銪輕稀土資源達1200噸,銪含量0.75%,鈧含量0.19%。文坊稀土分布在濠水一帶,礦體厚度2.5-6.15米,品位TR2O30.08-0.126%,儲量數千噸。塘灣稀土分布在天堡飛及賽前楊家村東,礦點厚度2-6米,品位TR2O30.05-0.06%,儲量近萬噸。
(三) 石膏礦:是本市的優勢礦產,羅塘石膏礦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石膏礦,已探明石膏礦體走向4000米,延伸大於500米,礦脈20多條,主礦層厚度大於4米,品位SO356-70%,C+D級儲量5000萬噸。
(四) 石灰石礦:分布在冷水、文坊、金屯、塔橋等地。其中冷水洞源石灰石礦經可行性研究具有經濟價值C+D級儲量363萬噸,遠景儲量二千萬噸,礦體長數百-數千米,厚數米-幾十米,灰岩質量較好,礦石品位CaO>50%,可滿足水泥、溶劑需要。
(五) 瓷土(石)礦:主要分布在流口新溪、倒樟樹、文坊嶺西、塘灣上祝、蘆甸等地,B+C+D級儲量3000餘萬噸,主要有石英脈和凝灰岩風化而成,脈狀瓷石礦長幾百米-千米不等,凝慶岩風化厚10-30餘米,寬百餘米,延長數千米,瓷土質量以一、二級為主,原礦品位AL2O35-24%,SiO268-75%,塘灣上祝瓷土礦為江西最大的礦床,質量上等。
(六) 花崗石礦:主要分布在文坊、樟枰、塘灣、冷水,品種主要有仙人紅(文坊、西窯)、杜鵑紅(文坊、樟坪)、黑白花(塘灣)、珍珠黑(冷水),儲量5000多立方米,其中文坊仙人紅儲量百萬立方米,杜鵑紅儲量4千萬立方米,黑白花上千萬立方米,珍珠黑百萬立方米。
(七) 硅石礦:分布在周坊的長塘--志光的塔橋--鴻塘的硬石嶺,礦床長3000米左右,厚9米-40米,礦石品位一般SiO297%左右,Tfe<1%,局部地段品位SiO298%,儲量5000餘萬噸。
(八) 瑩石礦:主要分布在樟坪的東坑、眩山、耳口的源頭、冷水的茶山,其中樟坪的東坑瑩石儲量10萬噸,呈脈狀產出,脈長100米左右,脈寬2-5米,平均3米左右,CaF252-87%。
(九) 透輝石礦:分布在文坊鎮占源趙家一帶,呈近東西向延伸,長3000餘米,寬10米余,深20餘米,儲量百萬噸,透輝石>85%。
(十) 鐵礦:主要分布在金屯鎮、耳口鎮,礦體為沉積變質型磁鐵礦,金屯烏石坑礦點見磁鐵礦兩層,Ⅰ礦層長542米,平均厚5.22米,平均品位35.5%,Ⅱ礦層長381米,平均厚度1.61米,平均品位30.7%,兩礦層相距18-25米,礦石由磁鐵石英岩和條帶狀磁鐵礦組成,D級儲量約130萬噸。
(十一)礦泉水:主要分布在周坊,礦泉水日涌水量250噸,年涌水量達近十萬噸,偏硅酸達52-70%,含多種有益微量元素,無污染,口味純正,動態穩定。
[編輯本段]風俗習慣
歲時習俗
立春 又叫「新春」,即迎春日。迎春儀式隆重,俗語「新春大似年,缽子大四沿」。廳堂設供桌、燃香燭,供桌上插年花,置兩盆移栽的紅梗白菜,稱「春不老」,菜上柬紅紙,書「迎春納福」,另擺袖子一對,上貼大紅「喜」字。
除夕 除夕前進行一次大掃除,打掃廳堂、卧室、廚房、豬牛欄,清理門前場地、陰溝,洗刷鍋台、碗櫥、碗盤杯盞碟,擦洗門板、傢具,謂之「擦塵」。除夕日門外貼春聯,廳堂貼年畫,擺供桌,燒紙香,放鞭炮祭祖。晚飯後各房室燈火徹夜通明,曰「摘歲燈」。合家圍坐火爐(南鄉山區燃松明子)「守歲」,長輩給兒女分送「壓歲錢」。子夜吃歲酒,菜餚頗為豐盛。臨睡前再放鞭炮「封門」,「封門」後任何人不得隨便出入。解放前窮人負債,除夕夜是這一年討債的最後時機,故債主催逼甚急。負債人留妻兒在家,自己暫時躲避,謂之「做皇帝」(自我解嘲之意),封門之前才溜回家中,債主亦無可奈何。
春節 大年初一,燃鞭炮「開門」。洗漱後,全家大小邀集緊鄰去「出行」,其實是去門外大路邊放鞭炮,燃香紙,向四方作揖禮拜,預祝一年中去四方均大吉大利。初一一天葷菜不上桌,食青菜、豆腐、油豆腐、粉絲等素菜(此俗近年漸改,亦食葷)。早飯後,晚輩依次向長輩拜年。同輩相見,互相拱手,恭喜發財。此後數天,民間娛樂活動不止。初二日始,親友間攜帶禮品相互走訪,稱「拜年」,一般至元宵節前結束。但初三為拜孝年。
元宵 正月十五入夜,家家燈火通明,門前掛紅燈籠,各房室及豬牛欄也點有燈火照明。新中國成立初期,沿舊俗鬧花燈,名目甚多,有獅子燈、龍燈、蚌殼燈、羅漢燈、畜族馬燈、高蹺燈、浮船(旱船)等。「城郭之內,頗尚奢華,元夕張燈……無不靡麗爭勝……」(清同治版《貴溪縣志》)。「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燈會絕跡,唯演樣板戲及小節目。80年代以來,隨著電視、錄像等逐漸進入居民家庭,元宵花燈已罕 見,城鎮多以放焰火禮花表示喜慶。
清明 以「前三後七」天為掃墓期,貴溪人稱掃墓為「吊親」。新中國成立以前,農村同姓本族各房公祖留有會產田,「吊親」期間,家中不舉火,不論男女,合房聚餐,吃「清明會」(新中國成立後無此俗)。農村於清明節前一天做「清明」,過「寒食節」。「吊親」時擔土修墳,競比高大,意謂後代子孫繁衍昌盛。
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各家門前掛菖蒲、艾葉,吃棕子、雞蛋、大蒜,喝雄黃酒。小孩臉上抹雄黃以「避邪」。信江沿岸村民,每年還舉辦形式多樣的龍舟比賽。
月半 即七月十五,佛家「孟蘭」節。當晚於路口燒香焚紙、供酒飯,施捨餓鬼,故名「鬼節」。新中國成立後此俗漸淡。
中秋 買月餅賞月,合家團聚。農村有「摸青」、「燒瓦子燈」習俗:小孩晚上合夥到野外「摸」青豆、花生、紅薯,用火燒熟吃;或「摸」香橙、袖子、甘蔗。吃多少,「摸」多少,主人見了,一笑了之。青年已婚婦女則「摸」回棗子、袖子,意取「早子」、「又子」。
廟會 舊時,本縣城鄉廟宇寺觀眾多,民間朝神拜佛盛行。朝拜日期或是「神靈」忌日,或約定俗成。香客們齋戒三天,屆時凈身更衣,攜帶供品,從四面八方雲集一處,焚香跪拜,求財祈福。香客少時數百,多時成千上萬,於是設攤擺鋪、雜耍賣藝的生意人便隨之而來,商品貿易活動相伴而生,形成大規模的民間集會,俗稱「廟會」。本縣較有名的廟會有:
上清宮廟會 每年農歷七月二十日舉行,地點上清鎮;
青泥崗廟會 每年農歷八月初二日舉行,地點羅河鄉青泥崗;
仙人寺廟會 每年農歷八月十九日舉行,地點童家;
王前廟廟會 每年農歷九月初一日舉行,地點河潭鄉王前廟。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棄迷信,從民俗,改各地廟會為物資交流大會,並將原青泥崗、仙人寺、王前廟集會點,分別改移至縣城雄石鎮、鷹潭鎮(今鷹潭市區)和泅瀝鄉王灣村 (鄉政府駐地)。
祭灶 農俗臘月二十三,灶王上天向玉帝奏票人間善惡。當晚,農家於灶頭置果品祭灶神,祈禱「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冬至 舊時鄉村於冬至日開闊堂祭祖。祭品豐厚,儀式隆重,凡男性均參加,行跪拜禮,讀祭文,按男丁人口發「人丁餅」、「人丁肉」;各房首共同查看詞堂有無倒塌破敗處,發現即予修繕。新中國成立後此俗廢除。
生產習俗
燒秧田元宵節之日,農家各備一束稻草,焚燒秧田田畔,割去田畔間雜草。然後燒紙燃香,祈求神靈辟害驅蟲,保佑秧苗純凈。
獻谷種浸種日,農戶裝上一小碟谷種,取一小束剪修整齊的稻草稈(象徵耕牛),貼上紅紙條,敬獻於中廳祖宗靈位前,請祖先在天之靈護佑「五穀豐登,耕牛健壯」。也有在立春日獻谷種的。
開秧田早秧開插時,農戶拔一小撮秧苗倒扔在屋樑上,謂之「滿梁」(糧)。
秧田送節端陽節,農家主人在二季秧田一角,插一根竹竿,懸棕子箬皮數片,雞蛋殼數枚,稱之為秧田送節,祝願秧苗健壯無害。
嘗新 早稻開鐮,選摘飽滿修長谷穗一束,掛於廳堂之側;用新米做飯,盛第一碗新米飯於參加收割的儲上供祖先,然後全家進餐,叫作「嘗新」。
做「了田」稻穀收割完畢,稻草上堆,農家備辦酒席(或打麻糍)聚餐慶賀,同時酬謝參加收割的鄰里親友,稱「做『了田」』。
幫工換工幫工,有婚喪喜慶或遭天災人禍,親戚好友的無償幫工,鄰里鄉親的義務幫濟的一種方式;在農忙季節,根據各戶農事的緩急,親友之間商議安排換工,也有以牛工換人工的習慣。新中國成立後,幫工換工已不限於親戚朋友,一家有難,眾人支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農業生產家庭承包責任制,幫工換工更為蛋等。買賣耕牛,買戶要用紅布或紅頭繩系於牛角,稱「披紅」;賣戶決不連同牛繩售出,以示家道興旺,還要續養耕牛。 飼養生豬養豬是農村主要的家庭副業,歷來有「富戶不離書,窮家不離豬」、「養豬不賺錢,回頭看看田」的說法。建造新豬欄要擇吉日,豬欄建成後貼「姜太公在此」的紅紙條,以避邪去病。買賣生豬時,買主賣主之間談定價錢後,要約定生豬買來後不發病死亡的天數,如在約定期內發病死亡,賣主要退回全部價款。過年宰豬,主人用黃土紙沾上鮮豬血,插在門側,壓在廳堂香案上,用來祭把天地祖宗;將豬頭豬尾盛於托盤內,拿去供奉「土地公」, 祈求來年飼養生豬更加肥壯。封山育林舊時,一村或一姓的山場封禁時,由村、族人議好禁約,在宗詞或廟宇當眾 宣布,然後殺豬聚餐,以示鄭重其事,再上山在山界林木間綁稻草束,標志此山已封禁。違 禁按禁約處罰,重者則召集全村、族人,宰殺違禁人家生豬,並重申禁約。建國後,集體山 林多以群眾開會討論決定,立禁牌封禁,但少數偏遠山村,仍沿用舊俗禁山。
狩獵 狩獵多為結伴而行。有「搜山」、「坐障」之分。「搜山」即帶獵犬搜尋、追逐獵物 出山,「坐障」為獵人選擇獵物必經之地(山隘、關卡)持槍守候。一般「搜山」「坐障」者配合狩獵。首先擊中野獸者稱「打頭銃」。分配獵物時,打頭銃者另得獸頭;如頭銃未擊中要害而由他人補槍將獵物擊倒,補槍人可得獵物內臟;獸肉則按狩獵人數平分。此俗山區仍存。
手工業學徒手工業學徒,俗稱「學手藝」。舊時,學藝者多為無錢上學,無門經商的貧 家子弟。師徒關系確定後,要備辦酒席「請師傅」,並按約支付一定數額的「尚教錢」。
學徒 期一般為3年,第一年師傅很少授藝,徒弟多是幫師傅做家務雜事。學藝期滿稱「出師」,到時須宴請師傅和同業長輩,以示謝意。「出師」後可獨立開業,也可隨師傅同做,稱「伙計」, 有少量工薪。zz國成立後,手工業學徒基本沿用舊習,但可以收女徒。80年代以後,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學徒期可以協商,有半年、一年至三年等多種。
開店鋪舊時開設店鋪經商,店戶立有「財神爺」神位,逢初一、十五上香膜拜,祈求 「招財進寶,生意興隆」。新店擇日開業,稱「開張」,店門掛「開張大吉」橫幅,點紅燭、放 鞭炮以示吉祥;商友、親戚送禮慶賀,店主設宴招待,並有開張後三天內降價賣貨之俗。店鋪學徒稱「學生意」、「做學生」,有少量工薪。
陋習
抽鴉片 民國初年,縣城有私設的煙館,有販賣煙土的店鋪。文坊、塘灣、上清等集鎮和一些大村莊,也有小型煙館店。當時中產階級以上人家子弟吸煙者甚多。吸煙者面黃肌瘦,身體衰弱,有的因此而傾家盪產。30年代中期,國民黨當局曾採取措施禁煙,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偷吸卧倒片者仍有人在。新中國成立後,吸鴉片惡習才被徹底禁止。
宗族械鬥 新中國成立以前,貴溪鄉村經常出現宗族械鬥事件,封建統治者無法罅。械鬥起因,有的為爭奪土山,明末至清初,發生多次械鬥,各有死傷;,貴溪鄉村經常出現宗族械鬥事件,封建統治者無法制止。械鬥起因,有的為爭奪山林水域所有權。如塘灣鄉劉姓與夏姓,為爭奪一座土山,明末至清初,發生多次械鬥,各有死傷;鴻塘鄉橫田羅姓與余江窯池祝姓,隔河相望,為爭奪打魚水域,多次刀兵相見,世代成仇,死傷不報官府。也有地主鄉宦,為爭奪個人私利,煽動宗族械鬥,以求達到個人陞官發財的目的。40年代各地「競選」,大塘鄉黃守德與塘灣鄉夏鼎臣,為競選偽鄉長挑起一場大規模械鬥,使用了鳥銃、土炮、手槍、步槍等武器。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覺悟提高,械鬥一時銷聲匿跡。「文化大革命」期間,又發生械鬥多起,其中最嚴重的是1967年北鄉里前韋姓與項姓的一次械鬥,一人被殺死,數十人被打傷、殺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對全縣人民進行了多次普法教育,健全了法制,宗族械鬥現象基本消失。
賭博 新中國成立以前,貴溪城鄉(農村為尤)賭博之風甚盛。賭博方式五花八門,有鉀銅寶、吊花會、推牌九、九點半、擲銀子、八烏子、跌三滿等。舊習新年,3天內不分大小,小孩也可以參加賭博,大人並不禁止。廟會、戲場、集市是聚賭的場所。少數遊民開賭庄為業,隨戲班輾轉城鄉間。民國後期,法幣貶值,賭博以稻穀折價成籌碼,動輒輸贏稻穀幾十石,不少人因賭博傾家盪產。民國政府多次禁賭,但有雷無雨,有人反藉此機會敲詐錢財。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嚴禁賭博。但80年代中期以來,在偏僻鄉間,城鎮一隅,又有少數人私設賭庄,聚眾賭博。
迷信活動 迷信之風在舊社會很普遍。農村設有「朝香廟」,每年秋收前的農閑時間,鄉民成群結隊、敲鑼打鼓去寺廟拜菩薩。遇天旱,打著儀仗奏鼓樂拾「龍王」(蛇)求雨。生病求神問卜者更多。新中國成立後,絕大多數人已不信鬼神。80年代後期,又出現求神、算命、看相者。
纏足 清至民國初年,婦女纏足成風,不纏足者,被人譏笑為大腳婆。此風氣到30年代末才逐漸消失。
嫖娼 新中國成立以前,貴溪雖無公開掛牌營業的妓院,但半公開的娟妓很多。這些娼妓以結拜姐妹為方式,多方勾引顧客,遇富戶喜慶,應召上門,在酒筵間為賓客吹歌彈唱,稱「堂子班」。也有暗娟獨自營業,來往於文坊、塘灣等集鎮,賣淫為生。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明令禁止賣淫嫖娟,娟妓一度銷聲匿跡。80年代中期,縣城及個別鄉鎮又出現暗娟。
禁忌
過年殺豬忌「殺」字,叫「放豬」。豬頭忌「頭」字,稱「豬首」或「豬紗帽」。豬尾說成「千斤」。
過年忌食狗肉,「打狗過年」最不吉利。
正月初一忌說不吉利的話,元宵前忌吃霉豆腐。
春節、元宵日忌動用針線剪刀。
婚嫁送禮,禮金數忌單宜雙。
結婚宴席上,碗、盤子禁層疊在一起,層疊在一起含「重來」之意。
新娘進夫家當天忌吃飯,吃了稱之「慪氣飯」,一輩子都得慪氣。
已出嫁的女兒忌在娘家過年。女兒女婿忌在娘家同房住宿,忌在娘家生產(生兒女),招親例外。
赴宴忌九人一席,因為唯辦喪事「九大王」一席。
飯桌忌擺直向,唯供桌可以。
死人入棺,忌說「棺材」,只能說進「財」。
成人死亡,小兒天折,忌說「死」。成人死亡叫「作古」、「老了」,小孩天折叫「去掉了」、「走掉了」。
滿60歲的老人死亡忌用五根木頭做棺蓋的棺材,五根木頭稱「五角子」,「短命鬼」所用。
探視病人或赴喪葬宴席,不能說「謝」、「再來」之類。
探視病人的東西忌探視人帶回去,一定得收下。
養香菇的人請人吃飯,忌說「謝謝」。
砌豬欄禁人說「瘟」(貴溪人「睨」讀「瘟」)。
建房置傢具,敲擊忌說「打」,而說成「發」。
男人忌在曬有女人衣褲的竹竿下通行。
忌打噴嚏,認為是有人在背後議論自己。
忌喜鵲叫,許多地方認為喜鵲報喜,貴溪人則認為喜鵲叫不吉利。
忌貓頭鷹叫。
小兒患麻疹,忌生人入內。
山裡人被蛇咬,忌「蛇咬」二字,只說被藤怠「絆」了一下。

F. 江西貴溪市內有哪些小學

別聽樓上的放屁
貴溪市內有貴溪一中,貴溪二中,貴溪三中,貴溪四中,貴溪電廠中學
貴溪一中在城南,貴溪一中原身是大名鼎鼎的鹿九淵創辦的象山書院。
現為省重點中學。師資力量雄厚
二中在市中心地帶,商城對面,是一個不錯的初中
三中和四中相對與一中2中就比較遜色
電廠中學在貴溪發電廠內。不錯的學校,不過不是本廠的子女得花關繫上。
小學有貴溪實驗小學,在沿河路,貴溪二小在基督教堂那,貴溪三小在火車站對面,貴溪電廠子弟小學在電廠裡面。

G. 江西首批優秀重點中學有哪些

江西部分中學分類名單
南昌市(51所)
一類學校(27所)

1. 安義二中
2. 南昌一中
3. 南昌二中
4. 南昌三中
5. 南昌十中
6. 南昌十七中
7. 南昌十九中
8. 南昌一職
9. 南昌縣蓮塘一中
10. 安義中學
11. 江西師大附中
12. 南鐵一中
13. 洪都中學
14. 南昌縣蓮塘三中
15. 南昌縣蓮塘二中
16. 南昌外國語學校
17. 南昌豫章中學
18. 南昌八一中學
19. 南昌十三中
20. 新建一中
21. 南昌二十一中
22. 南昌二十六中
23. 南昌十四中
24. 南昌十二中
25. 南昌二十三中
26. 南昌三十中
27. 南昌縣蔣巷中學

二類學校(17所)
28. 新建三中
29. 南昌八中
30. 南昌十五中
31. 南昌十六中
32. 灣里一中
33. 南昌縣向塘中學
34. 新建二中
35. 進賢一中
36. 南昌啟音學校
37. 進賢三中
38. 進賢四中
39. 南昌二十中
40. 南昌實驗中學
41. 南昌十八中
42. 南昌二職
43. 南昌三職
44. 進賢二中

三類學校(7所)

45. 進賢高橋中學
46. 進賢李渡中學
47. 進賢梅庄中學
48. 進賢前坊中學
49. 進賢溫圳中學
50. 南昌盲童學校
51. 江西農大附中

景德鎮市(12所)
一類學校(8所)

1、 景德鎮七中
2、 景德鎮一中
3、 景德鎮二中
4、 景德鎮第一高級職業中學
5、 浮梁一中
6、 樂平中學
7、 樂平三中
8、 景德鎮三中

二類學校(4所)

9、 景德鎮四中
10、 景德鎮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11、 樂平四中
12、 昌江一中

萍鄉市(18所)
一類學校(7所)

1. 湘東中學
2. 萍鄉二中
3. 蘆溪中學
4. 蓮花中學
5. 萍鄉中學
6. 萍鄉三中
7. 上栗中學

二類學校(8所)

8. 萍鄉七中
9. 下埠中學
10. 麻山中學
11. 復禮中學
12. 萍礦三中
13. 安源中學
14. 福田中學
15. 青山鎮中

三類學校(3所)

16. 萍鄉九中
17. 蓮花縣坪里中學
18. 蓮花縣坊樓中學

九江市(48所)
一類學校(33所)

1、 九江市一中
2、 九江市同文中學
3、 九江市三中
4、 九江市田家炳中學
5、 九江市外國語學校
6、 九江市六中
7、 九江市實驗中學
8、 九江市職業中專
9、 九江市金安高級中學
10、 廬山區中學
11、 九江縣一中
12、 瑞昌一中
13、 武寧一中
14、 武寧二中
15、 永修一中
16、 永修二中
17、 德安一中
18、 星子一中
19、 都昌一中
20、 都昌二中
21、 彭澤一中
22、 彭澤二中
23、 廬山局中學
24、 九江市財貿職高
25、 廬山區職高
26、 九江縣二中
27、 修水一中
28、 修水高級中學
29、 修水四中
30、 九江市十二中
31、 九江學院潯東附中
32、 瑞昌二中
33、 湖口二中

二類學校(8所)

34、 修水三中
35、 修水五中
36、 永修職高
37、 都昌三汊港高中
38、 都昌新妙湖高中
39、 星子縣實驗中學
40、 湖口中學
41、 都昌白洋中學
42、 都昌濟慈中學

三類學校(6所)

43、 共青二中
44、 廬山區海會中學
45、 廬山區新港中學
46、 廬山區二中
47、 武寧協和中學
48、 都昌北炎中學

新余市(18所)
一類學校(11所)

1. 新餘一中
2. 新餘二中
3. 新餘三中
4. 新餘四中
5. 新餘五中
6. 新餘六中
7. 分宜中學
8. 新鋼中學(含山上分校)
9. 新餘九中
10. 分宜三中
11. 分宜二中

二類學校(2所)

12. 渝水一中
13. 分宜四中

三類學校 (5所)
14. 新餘十五中
15. 新餘十六中
16. 渝水區珠珊中學
17. 渝水區下村中學
18. 渝水區羅坊中學

鷹潭市(10所)
一類學校(11所)

1、 鷹潭一中
2、 鷹潭職業中學
3、 鷹潭市四中
4、 貴溪一中
5、 貴溪三中
6、 貴溪四中
7、 余江一中
8、 余江二中
9、 余江三中
10、 貴溪冶煉廠中學

贛州市(43所)
一類學校(30所)
1. 贛州一中
2. 贛州三中
3. 贛州四中
4. 贛州實驗中學
5. 贛南師院附中
6. 贛州九中
7. 贛縣中學
8. 上猶中學
9. 崇義中學
10. 南康中學
11. 大余中學
12. 信豐中學
13. 信豐二中
14. 龍南中學
15. 全南中學
16. 安遠一中
17. 安遠二中
18. 尋烏中學
19. 於都中學
20. 於都二中
21. 興國一中
22. 興國平川中學
23. 瑞金一中
24. 會昌一中
25. 石城中學
26. 石城二中
27. 寧都中學
28. 寧都二中
29. 南康蓉江中學
30. 興國三中

二類學校(13所)

31. 南康唐江中學
32. 大余職教中心
33. 大余梅關中學
34. 大余新城中學
35. 龍南職業中專
36. 定南中學
37. 瑞金二中
38. 瑞金三中
39. 會昌二中
40. 寧都四中
41. 寧都五中
42. 全南職業高中
43. 興國職校

吉安市(41所)
一類學校(33所)
1、 吉安一中
2、 吉安四中
3、 吉安三中
4、 吉安第六職業中學
5、 吉安十二中
6、 井岡山師院附中
7、 新干中學
8、 新干二中
9、 峽江中學
10、 永豐中學
11、 永豐二中
12、 吉水中學
13、 吉水二中
14、 吉安縣縣立中學
15、 吉安縣第二中學
16、 泰和中學
17、 泰和二中
18、 泰和三中
19、 萬安中學
20、 遂川中學
21、 安福中學
22、 安福二中
23、 永新任弼時中學
24、 井岡山中學
25、 井岡山寧崗中學
26、 吉安白鷺洲中學
27、 安福嚴田中學
28、 安福洲湖中學
29、 永豐歐陽修中學
30、 永新二中
31、 永新三中
32、 泰和三都中學
33、 永新禾川中學

二類學校(9所)
34、 峽江二中
35、 泰和職高
36、 萬安窯頭中學
37、 遂川於田中學
38、 遂川職中
39、 萬安沙坪中學
40、 泰和沙村中學
41、 安福滸坑學校

宜春市(39所)
一類學校(21所)

1、 宜春四中
2、 宜春一中
3、 宜春中學
4、 宜春三中
5、 樟樹清江中學
6、 樟樹中學
7、 宜豐中學
8、 靖安中學
9、 奉新一中
10、 高安二中
11、 高安中學
12、 高安灰埠中學
13、 上高二中
14、 上高中學
15、 萬載中學
16、 萬載陽樂中學
17、 樟樹二中
18、 豐城二中
19、 豐城董家中學
20、 豐城拖船中學
21、 奉新縣二中

二類學校(16所)

22、 豐城橋東中學
23、 豐城鐵路中學
24、 豐城尚庄中學
25、 豐城曲江中學
26、 高安三中
27、 高安六中
28、 高安石腦中學
29、 萬載株潭中學
30、 銅鼓中學
31、 宜豐二中
32、 樟樹三中
33、 樟樹張家山中學
34、 靖安縣二中
35、 宜豐職業高中
36、 上高實驗中學
37、 樟樹市職教中心

三類學校(2所)

38、 宜春五中
39、 奉新冶城職校

撫州市(25所)
一類學校(21所)

1、臨川三中
2、 臨川十中
3、 樂安一中
4、 撫州一中
5、 臨川一中
6、 臨川二中
7、 南城一中
8、 南豐一中
9、 黎川一中
10、 廣昌一中
11、 崇仁一中
12、 宜黃一中
13、 臨川現代教育學校
14、 東鄉一中
15、 東鄉銅礦中學
16、 東鄉職業技術學校
17、 樂安職業中學
18、 資溪職業中學
19、 金溪一中
20、 資溪一中
21、 宜黃職業教育技術中心

二類學校(3所)

22、 廣昌職業學校
23、 南豐職業技術中專
24、 金溪職業技術學校
25、 南城職業技術學校

上饒市(37所)
一類學校(26所)

1、 上饒一中
2、 上饒二中
3、 上饒四中
4、 廣豐中學
5、 廣豐實驗學校
6、 廣豐二中
7、 德興一中
8、 萬年中學
9、 玉山一中
10、 玉山二中
11、 玉山樟村中學
12、 鄱陽一中
13、 鄱陽二中
14、 鄱陽中學
15、 婺源天佑中學
16、 婺源中學
17、 鉛山一中
18、 鉛山二中
19、 弋陽一中
20、 弋陽志敏中學
21、 余干中學
22、 上饒縣中學
23、 上饒鐵路中學
24、 橫峰中學
25、 鉛山三中
26、 萬年縣第三中學

二類學校(10所)

27、 廣豐五中
28、 廣豐洋口中學
29、 萬年青雲中學
30、 玉山六都中學
31、 鉛山永平銅礦中學
32、 余干二中
33、 余干信河中學
34、 余干黃金埠中學
35、 余干瑞洪中學
36、 弋陽實驗中學

三類學校(1所)

37、 上饒沙溪中學

H. 江西貴溪有哪些縣

全市轄3個街道、13個鎮、7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東門街道、雄石街道、花園街道、泗瀝鎮、河潭鎮、周坊鎮、鴻塘鎮、志光鎮、流口鎮、羅河鎮、金屯鎮、塘灣鎮、文坊鎮、冷水鎮、龍虎山鎮、上清鎮、濱江鄉、白田鄉、雷溪鄉、彭灣鄉、樟坪畲族鄉、耳口鄉、余家鄉,共有22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還有8個林(墾殖、園藝)場:塔橋園藝場、河潭墾殖場、西窯林場、雙圳林場、耳口林場、冷水林場、三縣嶺林場、上清林場。其中,龍虎山鎮、上清鎮、上清林場由龍虎山風景旅遊區管理。
好就頂哈!!!

I. 今年貴溪市一中錄取分數線

根據鷹潭市教育局《關於公布我市普通高中錄取線的通知》(鷹教中招字[2008]12號)文件精神,現將我市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公布如下:
一、重點高中錄取線
學 校 統招錄取線 均衡生最低控制線 擇校生最低控制線
鷹潭一中 5A1C 3A2B1C 5B1C
貴溪一中 4A2C 2A4B 2B4D
余江一中 5A1C 3A2B1C 2B1C3D
二、一般高中投檔線
田家炳中學(原鷹潭四中)投檔線:2A3B1C,均衡生最低控制線:2A1B3C。
實驗中學投檔線:4B2C
貴冶中學投檔線:2B4C
余江二中投檔線:3C3D
余江三中投檔線:2B4C
鷹潭市市屬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不得低於5C1D,貴溪市市屬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不得低於6C,余江縣縣屬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不得低於3C3D。

J. 貴溪市教育局2012一2016年優秀教師名單

1.貴溪市教育局始終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工程,不斷拓寬用人渠道,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與此同時,通過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扎實開展教師全員崗位培訓,廣泛開展城鄉學校手拉手教研聯合體活動,推進教師間的學習交流,提高教師綜合素質。2.2015年,貴溪三中的張樣奎,貴溪二中的張麗華、李敏三位老師分別榮獲全國初中數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貴溪一中徐樂生、貴溪實驗中學王成蓉老師榮獲「江西省特級教師」光榮稱號。三年中貴溪市涌現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個,全國模範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師4人;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50餘人;有50人次獲國家級教學競賽獎,160人次獲省一、二等獎。

與貴溪三中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時尚襯衫冬2014 瀏覽:701
長安逸動怎樣拆發電機皮帶 瀏覽:342
佛山童裝加盟網 瀏覽:87
旗袍小孩子2020年新款 瀏覽:769
小西裝修身外套怎麼搭配褲子好看 瀏覽:739
女人屋女裝批發在什麼地方 瀏覽:534
裁縫店改件旗袍多少錢 瀏覽:278
天貓情侶裝品牌排行榜 瀏覽:710
正時皮帶張緊器如何拆 瀏覽:633
亮黃色針織衫如何搭配 瀏覽:746
男高幫靴子配什麼褲子 瀏覽:560
上海買牛仔夾克哪裡買 瀏覽:717
晉江市實驗小學的校服 瀏覽:990
胖子穿亮皮外套好看嗎 瀏覽:30
帽子是亮片的怎麼打理 瀏覽:598
衣斜出的逸什麼意思 瀏覽:323
斜巷多少度坡不能使用皮帶 瀏覽:666
男士純紅色鞋子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87
levis哪個型號褲子好 瀏覽:654
杭州哪個市場童裝最便宜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