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的是普通職工,一道杠普通幹部,比如車長;兩道杠是站長或者段長,也就是相當於車間主任;三道杠很少有人戴出來的,大概鐵路局領導都不屑穿制服吧
2. 呼鐵局現任班子成員名單
局長:費東斌
書記:張建國
呼和浩特鐵路局
地址:呼和浩特市錫林郭勒北路30號
電話:0471-6968743
呼和浩特鐵路局,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管理的大型鐵路運輸企業的18個鐵路局之一,簡稱「呼局」。成立於1958年11月1日,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內連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外接蒙古國、俄羅斯及東歐國家,承擔著服務邊疆草原、穩固祖國北部邊疆的的重要任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八大鐵路局之一。
管內大部分線路北傍陰山山脈、南沿黃河,由西向東穿越自治區2盟(阿拉善、錫林郭勒)、6市(烏海、鄂爾多斯、巴彥淖爾、包頭、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全局有集通、包西、臨策、海公等15個控股合資公司,以及呼准、東烏、蘇尼特3個參股合資公司。管內有京包、京通、包蘭、集二、集通、包西線6條干線,有烏吉、海公、包白、包石、包環、包神、郭查7條支線。
3. 鐵路局局長肩章什麼樣的
段長都不穿制服了 局長入路2年見了2次都沒穿 應該也是三杠的
4. 鐵路服肩章的級別要求附圖~~
1、一星:一般鐵路職工的帽箍為單色,按工種規定的顏色有區別,肩章則只有一星,如:普通列車員、學習司機等。
(4)呼鐵路局局長制服擴展閱讀:
1、20世紀70年代鐵路制服
當時的鐵道部對鐵路制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加以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夏服為藍灰色棉的確良,加發白色小翻領制式短袖衫,領帶為棗紅色和絳紫色各一條,帽子為大檐帽。
2、20世紀80年代鐵路制服
服裝為藏藍色純毛面料,獵裝樣式,雙排銅扣紅色領帶,佩戴麥穗齒輪「路徽」圖案大檐帽,顯得威風、莊重、瀟灑。
5. 呼和浩特鐵路局乘務員制服款式
呼和浩特鐵路局乘務員制服款式是具有鮮明的蒙古族特色的。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高鐵乘務員冬季共兩套服裝。領口、袖口、衣襟的設計,腰帶、帽子等配飾,都體現出鮮明的蒙古族特色。這套極具民族風情的乘務服,已經成為草原高鐵的亮麗名片。
6. 鐵路制服上肩章杠是代表什麼的
一道杠是班組長,基本是值班員級別的。二道杠是車間級的,車間主任,段科長級的。三道杠是站段級的,站長,段長,及鐵路局處長級的。
7. 鐵路制服上的"杠杠"和大檐帽是怎麼來的
鐵路作為陸上最強大的運輸方式,一直是有著國防價值的,所以大部分國家的鐵路都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新中國建立初期,鐵路實行雙重管理,一方面受鐵道部(已撤銷,並入交通運輸部)管理,另一方面受各軍區管理。為方便管理,鐵路設施被分為局、段、站。我母親家是老鐵路人,姥爺以前是阜新機務段(改制後已撤銷,並為沈陽段)段長,我記得很清楚,他享受軍隊待遇,副團級。我記得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局……)局長享受師級待遇,段長享受團級待遇,站長和分段長(現在已經沒有分段長了)享受營級待遇。所以那時候鐵路制服和軍隊制服幾乎是一樣的,顏色不同而已。
你說的「杠杠」是為了區分不同的職務: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為兩到橫杠;特、一、二等站站長為三道橫杠。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隊領導、指導車長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列車員無杠。
機車乘務人員:機車司機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學習司機無杠。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車輛乘務員、發電車乘務員、機械保溫車乘務員無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 ——摘自網路
至於你說大檐帽和「杠杠」是怎麼來的,大檐帽是1811年沙俄為軍官設計的工作帽,後來被普魯士、英國所採用,與之對比的是拿破崙為法國軍官設計的高筒帽,但是最後大檐帽被各國繼承下來,因為高筒帽重心高,戴時間久了傷頸椎……
「杠桿」……俗稱軍銜,有肩章、領章和臂章三種,鐵路制服上的是肩章,最早的肩章出現在5世紀-16世紀的義大利和法國等,期初只是在軍服肩膀上縫制金屬扣子(鋁、金、銀、銅)那是後由於煉制鋁很困難,所以鋁章等級最高,後來為了方便替換,直接把帶金屬扣子的布條縫在肩膀上,形成了肩章。
但是隨著鐵路商業化和企業改制,你說的「杠杠」和「大檐帽」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