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旗袍漢服18周歲

旗袍漢服18周歲

發布時間:2022-08-29 20:31:26

1. 什麼樣的女生適合穿漢服旗袍中國風的衣服才好看

首先我覺得女生穿漢服,旗袍,中國風的衣服要想好看的話,首先身材肯定是要好一些,就是身材高挑一些。其次的話,氣質也要好,具備古典氣質的。穿這一類服飾肯定是很好看的

2. 我親歷了一次漢服成人禮,明白了什麼叫漢文化

漢文化,准確的來說是一種只存在文字詩篇中的文化,一種丟失的文化。而漢服,更是一種快要被遺忘的民族服飾。漢族之所以稱為華夏民族,名字中的「華」便是服飾。「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故稱古中國為華夏。但同時,漢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丟失自己傳統服飾的民族!

所謂漢服,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蘊涵著相當的文化內涵,受「儒、道、墨、法」等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具有天人合一,飄逸灑脫的風格。而漢服的穿著者普遍有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


在最早的禮樂記載的書中——《詩經·周南·樛木》中就記載了這么一段熱鬧的漢禮氣氛: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昨天,我受朋友邀請,參加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漢服冠笈禮儀式。

所謂冠笈禮,即華夏族的成人禮,在古代,男子滿20歲行冠禮,表示其被族群承認,之後可以娶妻。女子則在15歲後行笈禮,及笈之後便可嫁人。我國乃禮儀之邦,而冠笈之禮就是華夏禮儀的起點。這個傳統一直從西周延續到明朝。《禮記》中有記載: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正因如此,此項禮儀對於日期、參禮人員、服制、禮器、音樂和流程都有嚴格的要求。現代成人禮則是在少男少女滿18周歲時舉行的向成人邁進的儀式。參禮人員有贊禮、笄者父母、正賓、笄者、贊者、有司、賓眾。

這次冠笈禮儀式依據正規禮制,具體的流程是:

禮樂起、鳴炮
、開門,眾人入場,贊禮到位。開禮:贊禮唱:笄禮始,全場靜。主人(父親)起身,致辭。贊禮唱:成人笄禮開始,奏樂,請贊者入席。主人入席。贊禮唱:「有請及笄者的父親和母親。賓客入席。贊禮唱:「請賓客入席。笄者就位。贊禮唱:「笄禮開始,請笄者出東房。賓盥。
贊禮唱:「請正賓盥手,請贊者為將笄者理妝。初加
贊禮唱:「請正賓為將笄者加笄。笄者轉向東正坐;有司奉上羅帕和發笄,正賓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

贊禮唱:「請正賓為將笄者加釵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發釵,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三加

贊禮唱:「請正賓為將笄者加冠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釵冠,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乃醮
正賓祝曰:「執酒祭親,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字笄者。
贊禮唱:「請正賓賜字。正賓唱:「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女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子。笄者對曰:「××雖不敏,敢不夙夜祗來。笄者三拜。
贊禮唱:「笄者三拜。笄者拜父母,感念父母養育之恩;笄者拜師長,勤勉求學,發奮進取;笄者拜祖先,傳承文明,報效祖國。聆訓。
贊禮唱:「請笄者母親向笄者示訓詞。」笄者對曰:「兒雖不敏,敢不祗承!贊禮唱:「笄者拜有司及眾賓。贊禮唱:「笄禮成,請笄者父母向所有觀禮者行揖禮。笄者與父母並列,全體起立。父親面向全體參禮者祝謝!清掃。

作為整場活動的親歷者,給我最直觀的的感受是庄嚴和典雅,更多的,卻是感動。在這個漢文化極為尷尬的社會還有人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做著關於文化傳承和發揚的事。

他們只有一個樸素的感情,就是我們只是普通的華夏兒女,想要讓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服飾復興傳承下去。

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丟失了很多可以承載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氣度的傳統。「儀禮」就是其中之一。「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我們民族特有的人文傳統。這一次漢服成人禮,是一場庄嚴神聖的儀式,也是希望漢文化和漢禮回歸的一次踐行。這種文化的消失,無疑是民族的悲哀。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眾所周知,日本的和服、朝鮮韓國的韓服都是由中國傳過去的,所以他們在自己國家重大節慶時期都穿著自己的國服慶祝。

日本和服

而我們,卻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在很多場合都陷入尷尬的境地。有的漢服愛好者穿上漢服被人認成和服,我的一個朋友穿著漢服走在街上回頭率那叫一個高,但大家都是那種看傻子的眼神。有人嘲笑,有人反駁,也有謾罵。對此,正如知乎上一個網友回答關於漢服和漢禮的問題時說:

那些摸著石頭去撿祖宗瑰寶的人即使姿勢再難看,也比站在岸上冷嘲熱諷者作出的貢獻要大。

漢文化和漢服回歸的關鍵,在於文化認同感。由於我們漢民族意識的單薄,導致漢民族族群身份的迷失。同時,西方世界的文化輸出又進一步擠壓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所以大有一部分人會嘲笑漢服,造成了如今的尷尬境地。更有人認為漢文化的消失是必然的。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因」,喪失了它,必然迷失自我,喪失根本。漢服是區分漢族與其他不同族群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其具有無法抹殺和迴避的民族屬性,如果越來越多的人穿起漢服,就會極大的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讓漢文化的回歸和發展有生存的土壤和文化具象的載體。

而我們在復興漢文化的同時,也應該更理性,不要一味主張「回到過去」,如果背離了文化的創新性,就會窒息文化的發展。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樣,我們的傳統文化才能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華夏民族是一個生生不息的民族,漢服和漢文化,必將回歸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以後的我,也想穿上這一身衣服,過每一個華夏傳統節日,見證我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日子!!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3. 請分別解釋一下漢服,唐裝,旗袍

漢服:就是漢民族的服飾,在滿清被易服之前,漢人幾千年的服飾都叫漢服。

唐裝:正確稱呼是「唐人裝」,是本來是外國人對唐人(華人)的服飾的稱呼,被引入回來。其實就是旗袍。和唐代一點關系都沒有。真正的唐裝就是唐代的漢服而已。

旗袍:旗人(滿族)的民族服飾。但是清代時候,漢人的旗袍和滿人的旗袍還是又差別的。滿人的旗袍是連身的,看宮廷戲就知道,而漢人的旗袍保留了漢服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例如《橘子紅了》。

4. 旗袍和漢服,你覺得哪個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旗袍和漢服,你覺得哪個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不管漢服,旗袍,都有體現,大夥兒偏愛一種老祖先留出的服飾歷史時間歷史文化遺產,旗袍是大夥兒的國粹,特別是在受中老年人女性鍾愛,漢服只是年輕人求知慾,好玩而已,無論如何服飾都抯擋世界歷史向前的潮流趨勢,大夥兒覺得鍾愛的,就是好的我國風采。

由此可見漢服其歷史背景之久,安裝文化藝術之厚實。近幾年來盛行「國學經典振興」健身運動,隨著漢服也逐漸活躍性在大家眼裡,漢服和國學經典也常常聯絡在一起,其安裝的歷史人文可見一斑。

而旗袍則能夠稱之為是民國時期的一個「關鍵字」了。西方國家對中國旗袍的歸屬感很強,在當代歐洲人的眼裡,旗袍具備中國的女性服飾文化藝術寓意。有時穿漢服會被一些歐洲人覺得是dnf美服乃至被當作日本和服,可是穿上旗袍是絕對不會承認錯誤的!

漢服的歷史時間更為久遠,型制整齊,酣暢淋漓地展現了中國禮儀的品牌形象;旗袍盡管歷史時間較短,可是在國際地位中更能代表中國;中西合並展現了中國上善若水的空氣,二者全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結晶體。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你早點了解傳統文化知識。

5. 16歲穿旗袍可以嘛 會不會很怪

16歲年齡太小,穿旗袍會顯得有點怪怪的,太過成熟,不太適合

6. 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漢服和唐裝的區別是什麼

唐裝和旗袍都是漢服,它們都是漢服的一種,是經過了時代的演變,慢慢改良而來的。而漢服和唐裝是由很大區別的,像是兩個歷史不同、概念不同、文化也有所不同,這兩種服飾雖然都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瑰寶,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唐裝和旗袍,還有漢服和唐裝的區別:

唐裝是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泛指唐制漢服,它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唐裝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裝的代表代表服飾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其中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比較寬松;襦、襖有窄袖和長袖兩種而唐裝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它是一種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傳承。

7. 旗袍和漢服適合日常穿嗎有哪些改良後的旗袍穿搭可以推薦

說起旗袍想來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這件單品可以說是我們本土潮流的國粹了。一般都是在一些重要場合才穿的,同時都是一些身材非常好的女生穿,能駕馭旗袍的女人一定是非常有女人味的。


最後就是大碼改良型旗袍了。這類的旗袍就適合所有的女生了。不管你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全能穿。而且廓形感真的非常美,平時也好穿,優雅氣質,出街穿也很吸睛,彰顯女人的精緻感。

8. 女生18歲生日穿什麼漢服,要有寓意,人群中一眼知道你是主角,但又不要太過於招搖

可以穿顏色比較淺色的漢服,讓人感到不失東方女性的美麗和高雅,彰顯出魅力無限。

9. 旗袍屬於漢服嗎

不屬於。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
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而旗袍是民國時期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但糅合了當時女性的服飾元素。由於那個時候漢族服飾文化完全滿化,所以糅合進西服中的是滿元素。

與旗袍漢服18周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奇瑞睡衣旗艦店 瀏覽:886
莫代爾短袖女t恤批發 瀏覽:620
找男士皮衣哪個好 瀏覽:18
歌町女裝又叫什麼意思 瀏覽:934
徒手制服大狼狗 瀏覽:150
上海女裝批發商城 瀏覽:472
童裝營業執照怎麼辦理 瀏覽:209
黑短靴子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736
黑馬甲長款咋搭配 瀏覽:362
男款淺色皮衣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554
白色男式牛仔褲搭配上衣圖片欣賞 瀏覽:169
童裝需要平拍 瀏覽:770
海清穿綠旗袍哪一集 瀏覽:882
平價羊絨圍巾品牌 瀏覽:977
石家莊老年旗袍模特 瀏覽:999
金魚衣怎樣編制身和袖子 瀏覽:144
女裝牛仔褲微喇批發 瀏覽:539
牛仔褲搭什麼西裝外套好看圖片 瀏覽:589
無領昵衣服怎麼搭配圍巾好看 瀏覽:456
姐妹們有好看的娃娃領襯衫推薦嗎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