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懷化旗袍協會姚

懷化旗袍協會姚

發布時間:2022-09-02 00:37:00

❶ 姚天沐的介紹

姚天沐:,1930年出生於福建省莆田市。1951年考入東北魯迅美術學院繪畫系,1955年畢業分配到山西工作, 歷任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副主席、主席等職。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李耕畫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5年8月22日11時1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太原逝世,享年85歲。

❷ 姚國強的個人生平

學術研究方向:影視聲音藝術創作及理論,影視聲音藝術史,影視聲音美學。
北京電影學院學術委員會 秘書長、委員
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部級)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常委
北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數字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學術委員
中國高教學會影視教育專業研究會理事
中國高教學會科研管理學會理事
中國錄音師協會理事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高新科技委員會理事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CSMPTE)科普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聲音委員會委員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
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會員
中國鐵路文藝工作者協會會員
北京高教學會藝術教育研究會理事
北京高教學會信息化工作研究會理事
北京電影業協會會員
北京市哲學會美學會會員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顧問
《現代電影技術》編委會編委
1999年 第五屆「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電影評委組組長、評委
1999年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參評影片錄音獎咨詢組組長、評委
1999年 《當代影視聲音系列叢書》編委會執行主編
1999年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當代電影》編輯部「影片個案分析」專欄特約作者
2000年 北京市青少年科普顧問團科普顧問
2001年 北京電影學院申博系列叢書《電影學新論》編委會編委
2001年 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參評影片錄音獎咨詢組組長
2001年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節目聲音製作技術質量獎」評委會委員
2002年 中國影視技術學會(CSMPTE)第一屆「影視科技優秀論文」評委會評委
2003年 中國影視技術學會「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評委會評委
2004年 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部級)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常委
2004年 中國影視技術學會「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評委會評委2004年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編委會副主任、編委、主編之一
2004年 北京電影學院《當代中國電影藝術家創作研究》編委會副主任、編委、主編之一
2005年 中國影視技術學會(CSMPTE)第三屆「影視科技優秀論文」評委會評委
2006年 第二屆「聲響亞洲」(廣州)文化節錄音作品評委會評委
2006年 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綜合學科評選組評委
2006年 《北京電影學院教育教學系列叢書》編委會編委
2006年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計劃「學術創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藝術家創作研究》創新團隊骨幹成員
2006年 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專項經費聯合評審專家
2007年 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專項經費聯合評審專家
2007年 北京市教委特色資源庫項目評審專家
2008年 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綜合學科評選組評委
2008年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精品課程(藝術組)評委
2008年 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計劃評審專家
2008年 北京電影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秘書長
2008年 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委教育專項經費聯合評審專家
2008年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科研創新人才(2009-2011年度)
2009年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精品課程(藝術組)評委
2010年 北京電影學院《中外電影聲音研究文庫》編委會主編、編委、作者
2010年 北京學生文化創意國際交流活動之第八屆「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評委
2010年 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2010年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高新科技委員會理事
2010年 中國影視技術學會(CSMPTE)科普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
2010年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學術委員
2010年 北京高教學會信息化工作研究會理事
2010年 北京電影業協會會員 1976年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電器廠金工車間車工
1978年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錄音藝術專業讀大學,獲(電影錄音)文學士學位
1982年 浙江電視台技術部錄音師
1985年 鐵道部工程指揮部文工團錄音室錄音師
1997年 中鐵建總公司文工團高級錄音師
1997年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講師
1998年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2000年 北京電影學院碩士課程研究生班畢業
2000年 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兼職教授
2000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擔任國內訪問學者(導師:葉朗教授、博導)
2002年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學院兼職教授
2002年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生部兼職教授
2002年 北京電影學院教務辦公室(科研管理)副主任
2003年 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
2003年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擔任國內訪問學者(導師:尹鴻教授、博導)
2003年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2004年 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設備處處長
2005年 國家一級錄音師
2009年 北京電影學院科研信息化處處長
2011年 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 1、本科生課程
錄音藝術基礎及實踐技巧,影視聲音藝術創作,電影聲音,影視錄音製片管理,影視聲音基礎,影視錄音工藝,影視錄音技巧,影片聲音賞析,影視錄音技術概論,影視聲音藝術概論,影片分析,音樂錄音工藝。
2、研究生課程
影視聲音藝術創作,影視錄音工藝及技巧,影片(聲音)分析與賞析,影視聲音藝術理論研究,學術規范及學術方法,音樂錄音工藝研究,影視聲音美學研究,中國影視聲音藝術史研究、電影聲音、數字視音頻製作研究。 (一)藝術及管理類文章
1.挑戰、機遇和展望,在廣電部1997年中青年科技論文學術會上交流
2.從電影 《一個都不能少》讀解——張藝謀影片的聲音藝術構思,《當代電影》,1999年第2期;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3.「網路新生代」的聲音構思,《當代電影》,1999年第3期;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4.讀解電影「那山 那人 那狗」和那聲,《當代電影》,1999年第4期;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5.從第五屆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評獎談起──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評獎綜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6.讓「國歌」聲永世傳唱──解析獻禮影片《國歌》的聲音構思,《當代電影》,1999年第5期;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7.讀解高科技類型片的聲音藝術構思,《當代電影》,1999年第6期;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8.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評獎綜述,在中國影視技術學會聲音委員會1999年年會宣讀
9.歷史、現實和未來,在中國影視技術學會聲音委員會1999年年會宣讀
10.從聲音學會獎看中國電影聲音藝術創作趨勢──第五屆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評獎綜述,《當代電影》,2000年第1期;被論文集《電影藝術與技術》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9月
11.新生代電影人的聲音創作構思,《當代電影》,2000年第1期;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12.電影聲音數字化技術發展概述及展望,《當代電影》,2000年第1期;
13.90年代電影音樂創作中的多元化風格及運用(姚國強/李濤),《當代電影》,2000年第1期;被論文集《電影藝術與技術》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9月
14.影片《我的1919》的聲音創作解析,《當代電影》,2000年第2期;被編著《我的1919—從劇本到電影》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被論文集《中國電影美學:1999》轉載,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15.「三性」的和諧統一,《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16.青春囈語——斑駁陸離的失真年代(姚國強/甘凌/李理),《當代電影》,2002年第1期
17.愛誰是誰和惟我獨尊(姚國強/甘凌),《當代電影》,2002年第2期
18.法國電影「新浪潮」與中國電影「第五代」比較,《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獲美國《華文精擷》(Chinese Culture)雜志社2003年優秀華文獎
19.體育片聲音創作解讀,被編著《審美空間延伸和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0.多元化電影音樂風格(姚國強/李濤),被編著《審美空間延伸和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1.風格化影片聲音讀解,被編著《審美空間延伸和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2.經典電影理論中的聲音,被編著《審美空間延伸和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3月
23.經典聲音理論辨析——評愛因漢姆的電影聲音觀點,《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被編著《影像本體論:作為創作的電影》(1)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3月;被編著《中國當代思想寶庫》轉載,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6月;被編著《審美空間延伸與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3月;獲2004年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三屆「學會獎」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獲2004年度國家廣電總局高校(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文科論文類)三等獎;獲2006年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優秀論文
24.譯文:電影中的聲音——我們到底聽到了什麼?(姚國強/姚睿),《世界電影》,2004年第3期
25.激情的浪漫主義(姚國強/呂甍),《當代電影》,2004年第5期;被《中國高教影視教育委員會2005年會暨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轉載,2005年8月;獲2005年中國高教影視教育委員會「第二屆中國高校影視研究學術獎」論文類二等獎
26.一曲悲壯的英雄輓歌(姚國強/劉桐),《當代電影》,2004年第6期
27.中國電影聲音事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而作,被編著《中國電影年鑒——中國電影百年特刊》收入,中國電影年鑒社,2005年7月
28.當代中國電影錄音師聲音藝術創作現狀全景掃描,被編著《銀幕再現-與中國當代電影錄音師對話》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7月;在上海大學主辦的2006「全球化視野中的藝術史論」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2006年5月;被編著《藝術學》第3卷第2輯轉載,學林出版社,2006年5月
29.調研報告:中國當代電影錄音師藝術創作研究,《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獲2008年中國高教學會影視教育委員會「中國高校影視學術論文二等獎」
30.國內外大學生影視作品之比較—對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的概覽與思索(姚國強/呂甍),被編著《北京影視傳媒精品論文集》收入,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5年7月;在北京大學生電視節學術論壇上宣讀,2005年12月;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2006年年會暨第八屆影視文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轉載,2006年9月;被編著《傳承與梳理——高等電影教育研究》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12月
31.影視同期錄音的基本法則——解析「同期錄音三原則」(上/下)(姚國強/王旭鋒),《世界專業音響與燈光》,2006年第1期;被《現代電影技術》轉載,2006年第4期;獲2007年中國高教影視教育委員會「第三屆中國高校影視研究學術獎」論文類二等獎
32.依託高等教育,構建中國電影學術研究的國際合作平台,在第十四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電影新百年:合作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宣讀,2005年11月;被編著《中國電影新百年:合作與發展——第十四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5月;被編著《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報告2006》全文轉載,同心出版社,2006年5月;在中國高教影視教育委員會2006年會上宣讀,2006年9月;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2006年年會暨第八屆影視文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文轉載,2006年9月;被編著《傳承與梳理——高等電影教育研究》全文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12月;被編著《探索與實踐—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實踐》全文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1月;被編著《中國教育理論參考》全文轉載,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9年1月;獲2006年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四屆「學會獎」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33.學院「十一五」科研展望,《北京電影學院學術與科學研究2002-2006》,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設備處,2006年12月
34.北京電影學院的科研工作發展回顧及展望——從「十五」到「十一五」的科研規劃,《北京電影學院簡報》2007年第1期(總第118期),北京電影學院宣傳部,2007年3月
35.也許真實,也許虛構:試論影片《西洋鏡》的聲音設計(姚國強/呂甍);被編著《鏡子里的山:一次電影文化的沖撞》收入,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36.簡論北京電影學院「十一五」期間影視科研學術發展策略(姚國強/曾笑鳴);被《中國高等教育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2007年會暨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入,2007年8月;被北京高教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下冊)轉載,2008年1月
37.在跨界中行走——與中國著名電影作曲家對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38.中國電影聲音藝術年度分析,被編著《2008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6月;獲2008年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五屆「學會獎」論文類二等獎
39.我院教師參加「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電影論壇」,《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40.中國電影聲音發展進程中的新技術、新現象和新理論(孫楊/姚國強),被《中國高等教育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2008年會暨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文收入,2008年9月
41.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影音樂發展歷程回顧(曾笑鳴/姚國強),被編著《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全文收入,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42.藝術和技術的結合——訪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處姚國強處長,《DV時代》,2008年第11期
43.我與社科規劃的點點滴滴,《北京社科》,2008年第11期
44.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電影聲音創作與錄音製作現代性的構建(姚國強/孫楊),被《改革開放與中國電影30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電影論壇論文集》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12月
45.探索與實踐:北京電影學院科研學術發展歷程回顧及展望(姚國強/曾笑鳴),被《中國電影年鑒2008》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年鑒社,2009年1月
46.電影聲音創作觀念的多元化趨勢,《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被編著《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報告2009》全文轉載,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12月;被《中國電影年鑒2009》全文轉載,中國電影年鑒社,2010年1月
47.年度電影聲音藝術分析(姚國強/曾笑鳴/孫楊/郝昕),被編著《2009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6月
48.調研報告:當代中國電影作曲家音樂藝術創作現狀全景掃描,被編著《銀幕寫意——與中國當代電影作曲家對話》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6月
49.中國電影音樂發展歷程回顧(1978-2008)(曾笑鳴/姚國強),被編著《銀幕寫意——與中國當代電影作曲家對話》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6月
50.高等藝術院校科研學術發展策略研究——兼論北京電影學院科研管理工作對策(曾笑鳴/姚國強),被《東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全文收入,2009年7期
51.調研報告:當代中國電影作曲家藝術創作現狀全景掃描,被《中國高教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全文收入,2009年8月
52.新中國60年電影聲音藝術發展回顧,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的《社會變遷與國家形象——新中國電影60年論壇》上宣讀,2009年10月;被編著《社會變遷與國家形象——新中國電影60年論壇論文集》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年4月
53.2008年部分影片電影音樂評析(姚國強/曾笑鳴/孫楊),被《中國電影年鑒2009》全文收入,中國電影年鑒社,2010年1月
54.新中國電影聲音藝術發展歷程,被編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成果選編2010》全文收入,同心出版社,2010年5月
55.講座:大片時代的到來:中國電影藝術創作應該走向何方,浙江傳媒學院講座,2010年05月18日;國家圖書館《藝術家講壇》,2010年09月26日;中原工學院,2010年11月04日
56.關於對電影聲音學科可持續創新發展的若干思考和設想,2010年度《中國高教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報告集》全文收入,2010年10月;獲2010年中國高教學會影視教育委員會「中國高校影視學術論文優秀獎」,2010年10月
57.大片時代的中國電影創作之道(姚國強/姚睿),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成立30年學術論壇》宣讀;中國電影評論學會,2011年4月8日
(二)工藝及技術類論文
1.環幕立體聲電影《華夏掠影》的錄音工藝和製作(張君/姚國強)《電影技術》,1990年第12期
2.超16mm電影錄音工藝探討(姚國強)在中國影視技術學會聲音委員會1997年年會上宣讀
3.超16mm電影電視劇錄音工藝探討(姚國強)《影視技術》,1998年第1期
4.數字化技術在電影錄音工藝中的發展及應用(姚國強)《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被編著《影像本體論:作為創作的電影》(1)全文轉載收入,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3月
5.數字多聲道立體聲環幕電影錄音工藝探討(姚國強)在中國影視技術學會聲音委員會1999年年會是宣讀
6.環幕電影《龍城風光》數字多聲道立體聲錄音新工藝(姚國強)《影視技術》,1999年第9期
獲2003年度中國影視技術學會影視科技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7.電影聲音數字化技術發展概述及展望(姚國強)《當代電影》,2000年第1期
被編著《電影藝術與技術》全文轉載收入,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9月
8.電影數字化錄音技術的應用及發展概述兼論數字多聲道立體聲環幕電影錄音工藝(姚國強)
被《影視聲音論文集》全文轉載收入,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
9.即時性直播電視專題紀錄片的錄音工藝及其聲音創作觀念(姚國強/陳晨)《影視技術》,2001年第8期
10.2001年度電視節目聲音製作技術質量獎評獎綜述(姚國強)《影視技術》,2001年第12期
11.數字電影聲音——3D時代的全維度環繞立體聲(ADSS)的概念、創意與發展對策 (姚國強/姚睿)
在第1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電影科技之光論壇》上宣讀,2010年10月科研項目
(三)出版著作

1.教材:影視聲音基礎(姚國強),北京電影學院教材科,1998年
2.編著:影視聲音論文集(編委/作者之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
3.編著:我的1919——從劇本到電影(作者之一),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
4.編著:中國電影美學:1999(作者之一),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10月
5.編著:電影藝術和技術(作者之一),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9月
6.譯著:電影和電視製作(審校之一),華夏出版社,2001年
7.專著:影視錄音—聲音創作與技術製作(姚國強),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3月;獲2004年北京電影學院第五屆院級「精品教材」稱號;2006年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8.編著:審美空間延伸和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姚國強/孫欣),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3月
9.教材:音樂錄音(姚國強),北京電影學院教材科,2002年
10.專著:影視聲音藝術與技術(姚國強),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1月;獲2004年度國家廣電總局高校(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工科著作類)三等獎
11.譯著:電影電視聲音—錄音技術與藝術創作(姚國強/王旭鋒/李理),華夏出版社,2004年8月
12.編著:銀幕再現—與中國當代電影錄音師對話(姚國強/孫欣),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7月
13.主編:北京電影學院學術與科學研究2002-2006(姚國強),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設備處,2007年4月
14.編著:銀幕寫意—與中國當代電影作曲家對話(姚國強),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6月;獲2010年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六屆「學會獎」著作類二等獎,2010年11月
15.國家級「十一五」教材:電影電視聲音創作與錄音製作教程(姚國強),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年3月
(四)科研項目
1.《音樂錄音工藝》課題組組長(已結項)1997年度廣電部首屆高校科研(自然科學)項目
2.《電影錄音技術概論》課題組代理組長(已結項)1997年度廣電部首屆高校科研(自然科學)項目
3.《電影錄音藝術概論》課題組骨幹(在研)2000年度廣電總局高校科研(人文社科)項目
4.《影視聲音藝術研究》課題組骨幹(在研)2002年度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項目
5.《中國電影錄音師研究》課題組組長(已結項)2003年度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項目
6.《影視聲音研究》課題組組長(已結項)2003年度北京電影學院科研項目
7.《中國電影錄音史研究》課題組組長(正在結項)2003年度北京電影學院重點科研項目
8.《中國電影作曲家研究》課題組組長(在研)2004年度北京電影學院面上科研項目
9.《中國電影錄音史研究》課題組組長(正在結項)2004年度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項目
10.《當代中國電影藝術家創作研究》課題組子項目組《當代中國電影錄音師研究》組長(已結項)
2004年度北京市哲社規劃項目--《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人文社科重點項目
11.《當代中國電影作曲家研究》課題組組長(在研)2005年度廣電總局高校科研項目
12.《中國電影學史論研究》課題組子項目組《中國電影聲音史研究》組長(正在結項)
2005年度北京市哲社規劃項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點項目
13.《中國電影學專業發展史研究》課題組子項目組《中國電影聲音史研究》組長(正在結項)
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年度項目
14.《中國電影作曲家研究》課題組組長(在研)2006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項目
15.《影視聲音技術與藝術研究》課題組組長,2007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平台項目
16.《中國電影學史論研究》課題組子項目組《中國電影聲音史研究》組長,2008年度北京市哲社規劃項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點項目
17.《科技創新平台—特色資源庫-影視教育專題》課題組子項目組《學院大講堂研究》組長,2008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平台重點項目
18.《北京地區部分高校影視專業發展現狀研究》課題組子項目組《影視錄音專業研究》組長,2008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面上項目
19.《電影聲音的藝術與技術研究》項目組組長,2009年度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計劃「學術創新人才建設計劃」
20.《中國影視學術創新理論》項目組組長,2010年度北京市屬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平台項目
21.《從實踐到理論:中國電影聲音創意研究》(批准號:10DC16)項目組組長,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
22.《當代中國電影聲音藝術與技術研究》項目組組長(SZ),2011年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計劃重點項目

❸ 李妹姚的個人履歷

2005年加入山東省作家協會。現任德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寧津縣文聯秘書長,寧津縣作家協會主席,寧津縣曲藝家協會主席,縣政協委員。2008年出版文集《遠去的童年歲月》。

❹ 姚芋羽資料

姓名:姚芊羽
原名:姚婧
生日:1979年12月3日
身高:167cm
體重:48KG
籍貫:湖南嶽陽
血型:A型
星座:射手座
學歷:2000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
經歷:1997年簽約日本玻璃佳音唱片公司組成少女組合「YES」
[編輯本段]●羽※電視作品﹎
1997年《新亂世佳人》飾 董小玉
《忠勇小狀元》飾 丁寧
1999年《十五貫傳奇》
2000年《談婚論嫁》
《紅色警戒》飾 游婷
2001年《青春不解風情》飾 陳玉
《非常情網》飾 吳雨婷
《少年黃飛鴻》飾 艷紅
《蘇小小》 飾 芙蓉
2002年《故事2001續集》飾 梅萍
《腳下天堂》飾 沈小邊
《青鳥的天空》飾 羅曼
2003年《少年天子——康熙篇/少年康熙》飾 赫舍里·芳兒(孝誠仁皇後)
2004年《諜戰之特殊較量》飾 吳茗
《無上權益》又名《愛在邊緣》飾 曾小言
2005年《沒完沒了的愛》飾 米婷婷
《中國式結婚》 飾 關燕
2006年《女人不哭》飾 阿梅
2007年《笑著活下去》飾 晏陽
2008年《生死諜戀》飾 夏瀟雪(夏小旭)
《我是一棵小草》飾 林小草
《中國家庭之新渴望》飾 米佳(正在拍攝中)
[編輯本段]●羽※電視電影、電影作品﹎
2002年《警之戀》飾 孟佳
2002年《驚夜深呼吸》飾 白露
2003年《子夜驚魂》飾 虹
2006年《完美生活》
[編輯本段]●羽※心路歷程﹎
《少年康熙》中的赫舍里氏溫柔婉約,《女人不哭》中的阿梅惹人憐愛,《笑著活下去》中的晏陽給人無限溫暖,《生死諜戀》中她又英姿颯颯……姚芊羽以各種姿態亮相熒屏,如黃玫瑰高貴典雅、紅玫瑰明艷鮮亮,而她本人,又如白玫瑰般簡潔素雅。
如此絢麗斑斕的色彩,執畫筆的人竟是姚芊羽的媽媽。
姚芊羽自小調皮,性格有點像男孩,但10歲那年父母離異,讓芊羽內心很受傷,從此變得沉默寡言。
媽媽在學校教語文,也是姚芊羽的任課老師,課堂上只要女兒開小差、與同桌講悄悄話,母親就會當著全班同學罰她,絲毫不留情面。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姚芊羽順利考入湖南省重點中學岳陽市第一中學,之後又進入曾培養出李谷一、瞿穎等眾多明星的湖南省藝術學校。
也許是媽媽將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傾注在了女兒身上,藝校畢業後,她又對女兒提出更高要求——報考上海戲劇學院。憑借出色的自身條件,姚芊羽順利通過專業課考試,然而文化考試卻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母親從不輕言放棄,她把姚芊羽的書桌搬到自己床前,規定她每天必須學習到凌晨兩點。重壓之下,姚芊羽賭氣撕掉了母親借來的復習資料,誰知第二天母親又借來一套。姚芊羽一連撕了三次,可是當母親再次拿來全新的資料時,她徹底繳械投降了……那年夏天,姚芊羽跨進了上戲大門。從此她的人生格言中就有了「堅持」兩字。
考入上戲第一年,姚芊羽就被日本波麗佳音唱片公司選中,與幾個女孩子組成YES少女組合,並以主唱《我已不再傷心》歌曲迅速躥紅。正當她自信地憧憬著演藝前程時,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唱片公司上海總部被迫清算,演唱組就此解散。在這種宏觀大局捉摸不定的情況下,姚芊羽仍以「堅持」的信念控制著個人的微觀世界——她沒有停止唱歌,哪怕沒人請她唱了,她還會叫上幾個朋友去學校附近的KTV唱,一唱就是幾個小時,因此也有了「麥霸」之稱。憑著對唱歌和演戲的喜愛,她很快重振旗鼓,成為當時上海廣告界的小明星。踏出學校大門後,姚芊羽又簽約東方明珠文化傳播公司,參與了《少年康熙》、《諜戰之特殊較量》等多部影視作品拍攝,從此正式由歌唱轉向影視。
上戲畢業後,姚芊羽參加了《青春不解風情》、《紅色警戒》、《少年黃飛鴻》等電視劇的拍攝,漸漸地嶄露頭角。對飾演《少年康熙》中的赫舍里,姚芊羽有著太深感受。劇組最早讓她在冰月和赫舍里兩個角色中挑一個,姚芊羽選擇了赫舍里,因為她覺得赫舍里雖然戲少,但其在劇中有兩種風格的表現,剛出場時是一個男孩子氣的,可愛,刁蠻的格格形象,後來因政治婚姻當了皇後之後,因皇上的不喜歡而生活得十分壓抑,卻又顧全大局,忍辱負重。姚芊羽認為這兩種人物感覺她性格中都有,覺得挺有意思,所以選擇了赫舍里。
1997年,姚芊羽接下第一部電視劇——《新亂世佳人》,扮演著名演員恬妞的女兒。用她自己的話概括,演的就是18歲時的自己,整個駕輕就熟,沒什麼特別難度。真要講遺憾,就只有一點,劇中那幾個穿旗袍的鏡頭不太好看,走動時外八字太明顯,但這是從小練舞蹈遺留下來的毛病,愛美的芊羽對此也無能為力。
氣質現代的姚芊羽,左腳的腳踝上文了一隻漂亮的蝴蝶,她說這是因為她從小就喜歡蝴蝶,她覺得自己前生或許就是這樣翩翩飛在花叢中。
《女人不哭》中的姚芊羽夾在「激烈」的湯唯和「大苦大難」的田海蓉之間,由於角色的限制給人感覺略顯單薄,在不久之後的《笑著活下去》才一鳴驚人。《笑著活下去》雖然有王琳、薩日娜、黃海波和李誠儒等一眾實力演員,姚芊羽仍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個在苦難面前永遠微笑面對的女孩,幾乎成了勵志劇女主角的經典標准。姚芊羽很快成為了勵志片的寵兒,馬不停蹄拍了好幾部戲,剛剛殺青的《我是一棵小草》即是一部生活濃情劇,用勵志的形式重新包裝了一個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
[編輯本段]●羽※廣告代言﹎
1999年 益齒達口香糖
1999年 光明酸奶
2000年 緣祿壽司
2000年 雅佳潤膚露
2001年 扇牌洗衣皂
[編輯本段]●羽※音樂歌曲﹎
電視劇《笑著活下去》主題曲:笑著活下去

❺ 姚海濤是誰

姚海濤 1968年10月出生於吉林省德惠市
現任職務: 環球商協會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聯合國(NGO)世界和平基金會副秘書長
中國製造走出去課題組秘書長
商協會運營與管理研修學院院長
個人簡歷 曾任大學團委副書記、省政府副處長、自2003年至2010年任中國製造廠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榮譽稱號: 「 中印經貿傳播大使」、「上海世博會傑出貢獻獎」
學術著作: 《造富風暴—誰來共享印度拋餅》、《商協會運營與管理》、《商通天下》
主要社會活動:
☆ 六次組織和率領中國中小企業代表團赴印度和斯里蘭卡進行經貿對接。與印度工商部長MR.MOHANAN、印度貿促會(ITP)主席蘇泊哈什、斯里蘭卡投資局局長瓦塔瓦拉、斯里蘭卡環境與旅遊部部長潘吐·班達拉奈克等政要會談。
☆ 組織和率領中國中小企業代表團赴德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阿聯酋、塞普勒斯等十幾個國家進行經貿與投資對接,與各國華人華僑組織、各國商會、協會會長及工商界領袖會談。
☆ 推薦五百餘位企業家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經貿代表團隨訪國家領導人,與國外工商界領袖進行經貿與投資對接。
☆ 多次組織中國中小企業與來訪的各國經貿代表團對接,並出席國外領導人來訪舉辦的論壇及會議、酒會。
☆ 在上海世博會DEVNET館,聯合部分國際組織、中外商協會發起主辦首屆「國際製造創新節」,推出以造紙術發明者命名的國際性創新大獎—蔡倫金獎。每年一屆

❻ 旗袍美探蘇雯麗的房子在哪裡

在上海的黃埔區,《旗袍美探》是一部由鄧科執導,馬伊琍、高偉光領銜主演,董璇特別出演,卜冠今、吳昊宸、恬妞、姚安濂、徐紹瑛、劉已航、郭秋成主演的年代探案劇。

❼ 鍾增亞,姚有欣,林鍇,趙隆義 的簡歷

鍾增亞:1940年出生於湖南衡陽市,196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2002年9月因病逝世。他深得恩師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的教誨,畢業從事中國書畫藝術的創作與研究,始終以生活為源泉,在生活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使傳統文化在現代觀念的筆墨探索、融匯中不斷創造出書畫藝術的新境界。他的美術作品曾入選第四、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國畫《楚人》入選中國畫百年大展。在全國第七次文代會、第六次作代會聯歡晚會上,他與劉大為、楊力舟等十位畫家合作的大幅中國畫《盛世春光圖》,作為中國美術界的禮品贈送大會。他與全國八位畫家一道創作的巨幅通景山水畫《三峽史詩》,成為傳世佳作載入美術史冊。他的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名家書法精品展》、《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等全國大型書展。出版有《鍾增亞中國畫選集》、《鍾增亞速寫集》。他曾任「中國畫三百家」、「第四屆全國山水畫展」、「新世紀中國畫大賽」、「第九屆全國美展港台展」評委。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書協主席、湖南書畫研究院院長。他的藝術創作融人物、山水、花鳥畫於一體,集書、畫、詩、文於一身,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影響全國書畫界,贏得了書畫界的尊重。中國美術家協會在今年的工作會議上高度評價他在美術創作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中國美術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中國美術史將記下他的業績。《中國書法》雜志、《美術》雜志等全國權威性專業報刊作過專題報道

姚有信 浙江人, 1949年開始從事美術創作, 1952年為上海華東美術出版社專業畫家, 1954年在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深造 5年, 得潘天壽先生教授。姚先生擅長中國人物畫, 並畫花鳥、山水, 對西洋繪畫亦有研究, 所作國畫在繼承傳統基礎上, 融合吸收印象畫派的色彩, 作品別具風格, 多次參加國際美術展覽。

林鍇,福建福州人,1924年1月1日生。書畫家、篆刻家、詩家。

林鍇幼年喪父,自幼隨母寄居於外祖父家中。童年時就酷愛美術。由臨摹香煙片開始,繼而臨摹《芥子園畫傳》,有時到戶外作水彩寫生。那時代字畫展覽見不到,只好隔一兩天就到附近裱褙店去看畫。後來又購得《馬駘自習畫譜大全》一套,利用課餘和寒暑假時間著手臨習,十分入迷。初中一年級暑假,開始向外祖父學作舊體詩,目的是要在自己畫上自題詩,每天練習作一首山水絕句,配一小幅畫,完成一百張冊頁。

1946年考入福建省立師專藝術科,接受謝投八、林子白諸老師指導,學畫才算步入正軌。他對中西畫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學習很認真,又時常去拜訪福州老畫家陳子奮先生,陳老詩書畫印全能,頗受其教益。讀完師專一年,到杭州考入國立藝專國畫系。受黃賓虹、鄭午昌、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等畫家的當面指點,學業進步很快。�

林鍇主攻山水專業。開始臨摹古法,以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為主攻方向,重在嫻熟古人的筆墨變化;旁及四僧、八怪,旨在領會其奇情逸趣;也兼向近現代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諸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感到傳統方法太陳舊,要加以改進,就必須汲取其他畫種的長處。因此課餘往往跟隨西畫教室的同學外出作西畫寫生。每周除專業技法外,還設有書法、篆刻、詩學、美術史及各門理論課。因自幼練過顏真卿、柳公權、蘇東坡等人的字帖,書法有點基礎。開始迷戀過趙之謙,繼而學習魏碑。魏碑中方筆一種從《張猛龍》進而愛好《嵩高靈廟》、大小爨;圓筆則喜《石門銘》、《瘞鶴銘》,取其拙樸古厚之神味。對篆刻的興趣也始於此。曾把積攢下的一百多首舊體詩送請潘天壽先生批改,受到贊揚和鼓勵。有一首七古,他認為最好,批道:「此詩通首靈活,一氣呵成,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可喜、可喜!」�

1950年藝專畢業,分配到當時的遼西省康平縣當中學美術教師,一年後到北京進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以美術創作為主,也搞一部分編輯。先後工作達三十八年之久。創作了大量連環畫、年畫、插圖、宣傳畫,重點是連環畫。《濟公巧斷垂金扇》、《婦女主任》等被認為刻畫人物性格比較成功的作品。《三岔口》則是以國畫水墨來表現的連環畫,博得好評。《甲午海戰》於1963年獲全國第一屆連環畫評獎二等獎。《牲口評價大會》,於1956年獲北京市青年美展國畫一等獎。1957年為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繪制抗日題材《鬼子的汽艇又來了》。1959年為中國革命博物館繪制大型歷史畫《捻軍大敗僧格林沁》。1963年為配合紀念曹雪芹誕生200周年,與劉旦宅、賀友直共同繪制大型水墨組畫《曹雪芹傳》12幀,參加展覽。�

「文化大革命」中,林鍇遭受迫害,1970年下放湖北咸寧「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返回原單位,任原職。1975年他對舊體詩有了新的認識,認為舊體詩完全可以反映新時代。於是曾經荒廢了二十多年的舊體詩又重新撿起,繼續寫作。中斷了好多年的篆刻也逐漸拾起來,經過集中幾段時間的探討,他深感金石篆刻的功效,關鍵處不在刀與石上,而在於書法的根底及藝術的素養。他對篆刻,偏愛沉雄蒼勁一路,追求奔放而復整嚴,拙厚而不臃腫的風格。上窺秦漢,近取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諸家之長,並參考同時代流行之佳作,力求自出新意。

1979年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創作室,從此林鍇以國畫為專業。山水、人物、花鳥齊頭並進。昔年著重傳統的探討,今日熱心自我風格的創立。除了作畫,也兼顧書法。以碑帖合參,遇圓則圓,遇方則方,行筆自如,保留魏碑的結構而參以明清書家黃道周、沈曾植用筆的使轉方法,方勁中寓流走,拙樸中具秀逸。他體會到:詩書畫印分之為四門,合之為一體,是互為影響互為補充的。詩有畫意,畫有詩情,畫的布局影響印,印的金石趣味有助用筆,而書法又是印學的基礎。四門要求兼工,又要有所側重,繼前輩文人畫之長,熔詩書畫印於一爐,並予以發揚光大,是我們這一輩畫人的職責。�

林鍇自1988年退休以來,身患痼疾,仍舊工作不輟。1994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還是國家一級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在五十多年藝術實踐過程中,其作品經常參加國內外展出,發表在各報刊雜志上的詩書畫印及文章不計其數,且多次獲獎。單行本有1982年出版的《林鍇畫選》、1988年出版的《林鍇書畫》、1990年台灣出版的《林鍇書畫集》以及1988年出版的詩集《苔紋集》。舊體詩自1992至1995年連續四次獲國家級詩詞大獎賽大獎。

趙隆義(1931.1—)上海人。擅長連環畫、兒童畫。從師張充仁、哈定。1959年後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組編輯、《連環畫報》編輯部美術組長、編審。作品有《小城春秋》、《賀龍的故事》(上下冊)、《楊開慧》、《圓眼睛》、《六隻天鵝》、《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編輯連環畫如《水滸傳》等。1986年獲第三屆全國連環畫評獎榮譽獎;1987年《洋蔥頭歷險記》獲全國第一屆幼兒圖書評獎優秀繪畫三等獎

❽ 法租界派實習探員是什麼電視劇

這部電視劇叫《旗袍美探》。
《旗袍美探》是一部由鄧科執導,馬伊_、高偉光領銜主演,董璇特別出演,卜冠今、吳昊宸、恬妞、姚安濂、徐紹瑛、劉已航、郭秋成主演的年代探案劇,它主要講述了法租界警務局中央巡捕房探員蘇雯麗與探長羅秋恆一同破解懸案的故事。
《旗袍美探》開篇便直奔主題,符合觀眾快節奏的觀劇訴求,和《民國奇探》一樣,《旗袍美探》也是有主線情節的,同時以單元案件形式推進劇情,其中涵蓋了毒品疑雲,貴婦迷蹤,啼血夜歌和穿睡衣的女人等15個懸疑色彩濃烈的案件。

與懷化旗袍協會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裙子裙第幾聲 瀏覽:297
廣漢大牌女裝 瀏覽:185
最潮流女裝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710
我夢見霞姐穿裙子了 瀏覽:11
裙子配大衣穿什麼鞋子 瀏覽:988
怎樣去牛仔褲上血漬 瀏覽:351
嬰兒衣怎樣挖袖 瀏覽:888
中山八路童裝批發市場拿貨 瀏覽:402
冬季穿裙子如何配襪子 瀏覽:967
真漂亮的小貓風格裙子 瀏覽:658
中袖男襯衫品牌及商品 瀏覽:383
義大利品牌環保包潮牌 瀏覽:5
睡衣鳴人怎麼獲得 瀏覽:889
圍巾雨傘英文怎麼說 瀏覽:162
炫舞格紋短褲搭配的女裝是什麼 瀏覽:884
女裝批發市場營業員 瀏覽:945
秋季校服小了怎麼辦 瀏覽:146
舞蹈表演裙子白色型號規格 瀏覽:912
石家莊外貿批發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533
童裝店和女裝店哪個市場大些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