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東西是千年文化
摘要 琴: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
㈡ 讓很多女性鍾愛的旗袍,有沒有可以日常能穿的款式呢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旗袍協會,我們這里也有。旗袍協會研究旗袍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變化,組織各種表演和比賽活動,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團體中,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眾所周知,服飾是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梁實秋先生有一句名言:「衣裳是文化中很燦爛的一部分。」又有一句專說旗袍的:「現在所謂旗袍,實際上只是大坎肩,因為兩臂已經齊根劃去。」旗袍作為國際公認的中國女性的代表服裝,的確蘊藏著豐富的東方文化的內涵。或許是受文藝作品影響較深,我對旗袍特別欣賞。我把它稱之為:屬於女人的詩。
上世紀30年代以後,旗袍經過改良,打破清教徒風格,變得愈來愈美妙。在我年輕的時候,讀魯迅、茅盾、巴金、郁達夫、蕭紅、張愛玲、張恨水等作家的小說,其中許多女主人公的衣裳都是旗袍。讀書著迷了,腦子里常常幻化出小說人物的萬種風情。那些穿織錦旗袍的女人,往往在斜襟的盤鈕上扣一塊薄薄的絲絹子,或者插一朵白玉蘭,倚欄而笑,婷婷玉立,滿眼是秋波盈盈流轉,說不盡的優雅風韻。像那個時代的著名歌星周璇、著名影星阮玲玉,她們穿旗袍的照片,現在看起來還是那麼動人心弦。
㈢ 對《茉莉花開》影片主題的理解
影片講述的是不同年代的女性生活,每一個女性都因血緣和親情的關系聯系起來,但又有各自不同的時代特色。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以下是我對這部影片的理解,有點抽象。
茉——華麗的涅磐
奢華的霓裳遮不住這般風情萬種,裙擺下的雀躍張揚出一個年代的繁華,本是一場令人艷羨的愛情,一次看似錯誤的執著終結了絕代名伶的風華,釀就了凄美,也開始了命運的輪回。
莉——絕望的幸福
紅色的烙印似乎註定了悲情的世襲,熱火朝天的潮流中鑄造的愛情也多了幾分激昂。一個特殊的字眼揭開了上一輩的詛咒,凄涼的背影一路祭奠曾經的誓言,留下一雙稚嫩的眼睛,透著天真的惶恐。
花——固執的平凡
新生的愛情簡單青澀,充斥著無知的揮霍和痴情的思念,學生時代的純真到最後只剩褪色的相片和無法挽留的軀殼。倔強的內心找到了真正的歸屬,那就是釋然地望著往日的身影,流出的一滴淚。
㈣ 著一身水袖長衫是哪首歌曲的歌詞
歌曲《夢茉莉》,具體歌詞是「著一身,著一身水袖青衫」。
《夢茉莉》歌曲演唱:王喆,詞:尹相濤,曲:孟文豪,編曲:孟文豪,語種:國語,流派:Pop。
王喆,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電視台青歌賽獲獎者; 代表作:《今夜草原有雨》、《貴妃醉酒》、《牡丹亭》、《醉了千古愛》、《夢茉莉》。
歌詞:
舞一面,舞一面桃花扇
掩不住佳人風情萬千
著一身,著一身水袖青衫
遮不住思念夢里纏綿
水中月鏡花緣
擋不住痴人魂繞夢牽
織一縷相思紅線
尋不見君心風中依戀
我一夢千年
醒來已是茉莉的容顏
輕嘆悲歡歌一闋
笑前世恩怨,紅塵如煙
水中月鏡花緣
擋不住痴人魂繞夢牽
織一縷相思紅線
尋不見君心風中依戀
我一夢千年
醒來已是茉莉的花仙
輕嘆聚散歌一闋
願情深意長,如夢似幻
如夢似幻
舞一面,舞一面桃花扇
掩不住佳人風情萬千
著一身,著一身水袖青衫
遮不住思念夢里纏綿
水中月鏡花緣
擋不住痴人魂繞夢牽
織一縷相思紅線
尋不見君心風中依戀
我一夢千年
醒來已是茉莉的容顏
輕嘆悲歡歌一闋
笑前世恩怨,紅塵如煙
水中月鏡花緣
擋不住痴人魂繞夢牽
織一縷相思紅線
尋不見君心風中依戀
我一夢千年
醒來已是茉莉的花仙
輕嘆聚散歌一闋
願情深意長,如夢似幻
如夢似幻
以上內容參考QQ音樂-夢茉莉
㈤ 旗袍走秀節目名稱
珠澳女職工旗袍秀節目有:
1、水控集團隊《上善若水之九品女人》
2、女中代表隊《在水一方》
3、斗門偉創力隊《在珠海,遇見最美的自己》
4、珠海美蓓亞隊《冰菊物語》
5、珠海南航隊《相遇》
6、香洲香韻隊《湖畔香韻》
7、市衛生健康隊《梅蘭竹菊》
8、高新鳳凰模特隊《油紙傘》
9、高新金山花樣年華隊《面紗之下》
10、橫琴澳門楓葉隊《太湖美》
11、平沙鎮總工會隊《中國茶》
12、審計巾幗芳華隊《宮上黃鶴樓》
13、金灣灣之韻隊《茉莉花》
歷史文化
民國文化女性的名字,總伴隨著她們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吳健雄、吳貽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張愛玲、林徽因、蕭紅和丁玲等。
珍貴文化遺產——蘇州評彈的女演員的服裝也依然是旗袍,其它傳統說唱藝術如大鼓和評書等也多以旗袍為女演員傳統服裝。
歷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華裔小姐,亞洲小姐和廣州西關小姐選舉中,她們期間或最後必定會穿旗袍。
以旗袍為賣點的電視劇和電影則不斷出現,比如著名的《花樣年華》等。
2015年5月16日,由中國旗袍會發起、全球420個分會響應的旗袍秀在全球范圍內展開,15萬華人身著典雅的旗袍,挑戰人數最多的旗袍秀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㈥ 旗袍的意義和象徵是什麼
1、旗袍文化內涵是中國女性解放的象徵
旗袍文化內涵不僅僅是傳統象徵,還是中國女性解放的象徵。中國的古代婦女服飾,基本都是保守為主,在辛亥革命運動之後,上海掀起了女權運動浪潮,當時上海的女學生們無不年輕、時尚,是旗袍文化內涵傳播流行的先驅者。以至社會各行各業、都市名媛、時尚人物紛紛效仿女學生們的打扮。
近代旗袍是中國女性服飾禁錮解放後的產物,隨著「五四」運動推向高潮,隨著旗袍的不斷創新,旗袍徹底擺脫了過去的老面孔,改變了中國女性長期以來束胸寬袍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美和曲線美充分展示出來,把歷來飽受封建時代壓制的女性臵於服飾藝術的浪尖上,同時非常明確地提出對於禁慾主義的一種反抗,旗袍文化內涵的變革為女性解放立了汗馬功勞。
2、旗袍文化內涵是世界對於「中國風」的詮釋
旗袍文化內涵是世界對於「中國風」的詮釋之一,一件旗袍往往包含了多種中國風元素。近年來中國風深深影響著國際時裝界,旗袍文化內涵受到了眾多大咖設計師們的青睞,大膽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時代創新精神,注入了時代的血液,賦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種嶄新的觀念,抒發著一種嶄新的情懷,展現了旗袍文化內涵。
舉個例子,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作為下一屆舉辦國,要表演一個節目。中方代表團派出的是14名中國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紅底白色大牡丹花為圖案的傳統花色,用傳統的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共同演奏了中國樂曲《茉莉花》,富含濃郁的「中國味道」,把「中國風」吹向全世界,旗袍文化內涵那獨到的韻味,全世界眼睛一亮,為之驚嘆、羨慕。
3、旗袍文化內涵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象徵
旗袍文化內涵不同於中國其他的傳統文化,旗袍文化內涵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果。近代旗袍不是過去的滿族旗袍,近代在變革之後其實吸取了很多西方特色,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特有的中國旗袍文化內涵。如果對清代傳統旗袍與近代改良旗袍進行比較,會發現在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下,由於人們的信仰和審美情趣的不同,旗袍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審美風格。
要說滿族旗袍和近代旗袍的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線條的表現以及款式的不同。滿族旗袍受儒家等級、中庸、求同思想的影響,清代傳統旗袍以繁縟富贍、溫柔敦厚、程式單一為美。而近代的旗袍文化內涵,是在西方平等、人本、自由思潮的影響下,近代改良旗袍以自然簡單、形體曲線、自由多樣為美。
4、旗袍文化內涵是民族精神與特色的象徵
旗袍文化內涵是民族精神與特色的象徵,即使現代旗袍已經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元素。但是旗袍文化內涵的骨子依舊是傳統的,卻又是變化無窮的。旗袍憑借著自身所存在的獨特精神文化內涵,在中國乃至世界服裝壇上享有一席之地。雖然今天的旗袍遠不如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之廣、影響之深,但旗袍文化內涵再一次蘇醒了,並且作為中國的一種象徵走向世界,這在傳統文化迅速流逝的現代顯得是那麼難能可貴!
旗袍文化內涵的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載體,沉澱著不同的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意識觀念等文明要素。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典型代表,它的產生和發展,都深深紮根於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展現了中國傳統的民族藝術和民族精華,具有中國濃郁的民族風格。
5、旗袍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復興的象徵
旗袍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復興的象徵,之所以說是復興,是因為旗袍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某段敏感時期沉寂過,在最近幾年,國家大力倡導宣傳傳統文化,旗袍文化內涵開始復甦。旗袍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隨著傳統文化重新被重視,旗袍也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旗袍文化內涵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
延續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旗袍,即使經過了歲月長河的幾番洗禮,但是幾經演變卻依然保持著濃郁的中國風情,頑強的生命力絕非其他傳統服裝可比。毫無疑問,旗袍文化內涵的流傳還將繼續,也許在將來的某個時期它會再度創造美麗的奇跡。
㈦ 漢服古風大部分人不認可,所以它的興起真的有必要嗎
在漢服圈看了漢服的套裝,非常漂亮,來看茉莉花了,確實,漢服作為中國傳統服裝,一直處於無可替代的位置,所謂聰明的君子,玉木臨風正是這樣,漢服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溫文的典雅,儀表瀟灑,漢服作為古老祖先留下的一種漢文化,圈內經常有人提出漢服的復興觀點或推廣漢服的復興活動,茉莉花是不可能全體國民都復古的,雖然社會還需要發展,但是漢服也可以作為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場所來穿,例如,在一些結婚儀式上:以前中國人喜歡西式婚禮,西式婚禮都是白色婚紗,象徵著彼此之間的純潔、忠貞的愛情,這幾年來,很多人都能舉行中西婚禮。
旗袍:最體現女性纖細的天鵝頭,把肩膀的短袖包起來剪裁,有規律,有含蓄,上半身收腰,下半身修腳,總是強調女性的凹凸,有完美的身材,大氣,端正,獨特的特色,再跳躍,穿上旗袍後,都會慢慢平靜下來,昂首挺胸,充滿自信、嬌艷和誘惑,在茉莉花看來,旗袍無論是漢服還是中國傳統服裝中的一種,我們都是一樣接受的,確實旗袍有隻有我們東方女性才能穿的味道,這也是我們的文化之一。
㈧ 徐連國的《畫你》 歌詞
畫你
作詞:綠柳
作曲:徐連國
演唱:徐連國
我很想很想畫你
我卻不能畫出你的美麗
大眼睛 小酒窩 旗袍上綉茉莉
天上的仙女也會嫉妒你
你的一顰一笑都在我心裡
為何不能把你融進我的硯筆,
攤開了宣紙 勾勒著你身影
墨色里留下深深嘆息
我該如何擦去心中失落痕跡
我又該如何塗抹這無奈憂郁
多情惹無情 誰解其中意
微墨擁端硯 心隨畫中去
我該如何擦去心中失落痕跡
我又該如何塗抹這無奈憂郁
將畫軸捲起 空望著陳跡
落葉舞低 跌了墨筆
我很想很想畫你
我卻不能畫出你的美麗
大眼睛 小酒窩 旗袍上綉茉莉
天上的仙女也會嫉妒你
你的一顰一笑都在我心裡
為何不能把你融進我的硯筆,
攤開了宣紙 勾勒著你身影
墨色里留下深深嘆息
我該如何擦去心中失落痕跡
我又該如何塗抹這無奈憂郁
多情惹無情 誰解其中意
微墨擁端硯 心隨畫中去
我該如何擦去心中失落痕跡
我又該如何塗抹這無奈憂郁
將畫軸捲起 空望著陳跡
落葉舞低 跌了墨筆
將畫軸捲起 空望著陳跡
落葉舞低 跌了墨筆
落葉舞低 跌了墨筆
http://music..com/song/14873140
㈨ 作文素材 旗袍
【旗袍文化概說】 旗袍是民國的旗人之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級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但是並非漢族的民族服裝,這是一直存在的一個誤區。
旗袍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間一道絢麗的彩虹。願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憧憬、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旗袍文化故事】 辛亥革命後,時裝流行的中心由蘇州、揚州轉至上海。上海是婦女尋求解放的前沿陣地,掀起了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大方,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美和健康美。當時上海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化身,她們年輕、時尚,是旗袍流行的先驅者以至社會各行各業、都市名媛、時尚人物紛紛效仿女學生打扮。當時學生女裝流行上衣下裙式,上衣有衫、襖、背心,樣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領、袖、襟、擺多鑲嵌滾花邊或刺綉紋樣,衣擺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隨著「五四」運動推向高潮,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開展,進一步喚醒人們對美的渴望,提出自由、進步、民主的口號。與此同時,上海服飾首當其沖,走在時代前列,追求服飾的新潮時髦、改良與解放,成為當時的風氣。領子忽高忽矮,腰身裁剪合貼,無袖短袖,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面孔,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寬袍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美和曲線美充分展示出來,把歷來飽受封建時代壓制的女性置於服飾藝術的浪尖上,同時非常明確地提出對於禁慾主義的一種反抗,為女性解放立了汗馬功勞。
1956年,據說蘇聯的某領導人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我們國家提出口號「人人穿花衣裳」,於是旗袍便一顯身手,但此時的旗袍不妖也不媚,不柔也不剛,增添了一種樸素、自然、健康的內涵,強調實用、大方的原則。爾後服裝設計師對中國的旗袍一直不斷地進行改良,使這種民族服裝既具有東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時裝的流行趨勢,具有優雅、賢淑氣質的旗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得到了國際的公認。
近年來,我們的旗袍深受國際時裝界的青睞,無袖、收腰、高開衩、超短、低胸、裸背等各種形式變化無窮。珠片、亮片、閃光、刺綉、緄邊、織物印花、扎染等工藝裝飾大放異彩,顏色濃烈、亮麗、跳躍、濃重、柔和、不對稱,大膽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時代創新精神,注入了時代的血液,賦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種嶄新的觀念,抒發著一種嶄新的情懷,展現了東方神韻之美。中國模特小姐選秀比賽,一般都有旗袍禮服表演。歌星影星,也紛紛穿上旗袍秀一秀美腿和窈窕的身段,美女鞏俐連續幾年穿著旗袍式的禮服出席國際影展,襯托出豐滿的身姿;劉嘉玲也在旗袍中演繹國際名牌大腕的豪華風韻;章子儀在穿膩肚兜之後,也開始做冷艷的旗袍造型;萬人迷陳好穿旗袍風情萬種,女人味十足;趙雅之把旗袍穿到極致;趙薇扎著兩根大辮子演繹清純的女學生,一大批明星竟相爭奇斗妍,來一場旗袍pk秀。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作為下一屆舉辦國,要表演一個節目。中方代表團派出的是——l4名中國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紅底白色大牡丹花為圖案的傳統花色,用傳統的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共同演奏了中國樂曲《茉莉花》——濃郁的「中國味道」,把「中國風」吹向全世界,東方的魅力顯示她獨到的韻味,全世界眼睛~亮,為之驚嘆、羨慕。
在2008年奧運會上,我們的禮儀小姐身著五色傳統禮服,既有時代氣息,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實在是相得益彰,絕美無比。你看粉紅色系列的「粉寶花」,用傳統盤金綉工藝製作的寶相花圖案腰飾,分割出完美的人體比例。清新淡雅的「玉脂白」系列,彩綉腰封和玉佩的設計,是中國玉文化的反映又是對傳統旗袍設計的一次創新。綠色與牙白色絲綢面料的完美搭配,突出了中國女性內斂、含蓄的氣質。自然和諧的「國槐綠」系列,洋溢著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和鬱郁蔥蔥的環境,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望及堅守「綠色奧運」的決心。立體銀線綉制的吉祥牡丹與捲曲花紋,更顯女性娜多姿、柔美曲線的身段和東方女性的恬靜氣質。溫潤典雅的「藍牡丹」系列,中式的立領配以西式的肩部設計盡現中國女性落落大方的高貴氣質。圖案選用江山海牙紋、牡丹花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吉祥紋樣,蘊含了濃郁的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情還有典雅端莊的「青花瓷」系列,一看就知道設計理念取材於世界聞名的中國青花瓷器。白底藍花,傳統亂針綉形象逼真地再現了青花瓷的暈染效果。「這不僅是奧運精神的風采,更是中國傳統服飾走向世界得到肯定的展示。
旗袍不僅深受國人青睞,現在旗袍已經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是中國旗袍與歐洲晚禮服聯姻的產物。
【旗袍文化思考】
一、旗袍文化具有豐富的審美內涵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一)旗袍的婉約美
旗袍穿在女性身上,體現婀娜多姿的身段,加上袍裙包裹在身上,步子邁不大,只能小碎步走,配上優雅的手勢,扭動的腰肢,款款的前行,女性的柔美就表露無遺。就象水蛇舞動,柳枝飄過,古典婦女的婉約、清麗、內斂,實在精闢。外柔內剛也好,外剛內柔亦罷,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柔這一字是女人的專利,怎麼著也要在骨子裡透出那麼一絲絲的柔,才為之精品。而旗袍實在是女性用來表現女人味的絕佳武器,或清純或嬌俏,或古典或性感,或大家風范或小鳥依人,或時代感十足或柔情似水,總之,旗袍的美有目共睹,令人叫絕。
(二)旗袍的曲線美
著旗袍要求女性凹凸有致,該凸則凸,該凹則凹,太胖與太瘦都不適合穿旗袍,它特別適合東方女子的身材。因為東方女子身材嬌小,比起歐美婦女肥臀粗腰,要玲瓏精緻得多。水桶腰、肥屁股,斷然穿不出旗袍的風韻來的。看過外國女子穿旗袍,或是肩膀過寬顯膀,或是手臂太粗顯壯,又或是腿太長顯得突兀,總之不盡完美,感覺不到旗袍特有的美感。《苟子·君道篇》日「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漢人喜歡細腰曲折如此可見。嬌細婀娜的女性,窈窕淑女,長期以來一直成為男權社會的審美傾向。直到唐代轉而喜歡豐腴滿滿,「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煙」。而旗袍含有此兩種遺風,使得女子更加窈窕搶眼、曲線玲瓏。旗袍的特點是上緊下松,這樣的設計正好顯現了東方女人的體態美,又巧妙地掩飾了東方女子體型上的不足。高而緊的立領,突出了中國女子精緻的面龐,纖細的脖頸。而腰身處貼身的線條恰好隱藏了東方人稍窄的肩膀又突出了東方女人特有的圓潤。
(三)旗袍的含蓄美
旗袍的高衩,伴隨著輕盈的步履,搖曳生姿,若隱若現,有時露出女性優美的大腿,有時又象裹了一層綢緞,飄飄渺渺,通過未知使人產生各種奇妙的想像,東方的含蓄、內斂發揮得極致,處處顯得精緻、典雅、溫柔、飄逸,越發顯得神秘與高貴。旗袍看似密實,包裹著本應包裹的,但它又是最性感的,不經意地展現了所有能展示的。蜻蜒形的盤扣,像一把把小鎖,鎖住了身體上的幾處禁區,彷彿在莊重地告知異性:這里是禁區,但卻又明明白白地顯示著它獨特的韻致,無時不透露出女子身體的楚楚動人。
二、旗袍的穿著要領
旗袍穿著既要光鮮亮眼,又要得體大方。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從頭談起。
首先脖子要細長,高立領襯長脖子,有一種娉婷的美感。其次肩膀要園溜,寬肩闊背穿旗袍會顯得雄壯、偉岸,有了陽剛卻缺少柔美,這是旗袍的大忌。胸部大小要合適,太凸與太平都不適宜,骨感是穿不出旗袍的味道來的。再次,腰身要細,腰身太粗的人穿旗袍不美觀,小肚腩厚脂肪是會影響旗袍的視覺美的。臀部要稍豐滿,略微有點翹才顯得女性的曲線美。還有,身高個頭要適中,1.60~1.70米最合適。過高過矮都會破壞旗袍的整體美及風韻。
三、時尚與古典並存
旗袍美是一種高貴而典雅的美,它以其流動的旋律、詩情的畫意與濃郁的柔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嫵媚、溫柔、清麗、婉轉的性情與氣質。這種美是由旗袍文化內涵品味所決定的,她對穿著的要求是那麼苛刻,這不僅表現在對身體的要求上,同時也表現在對穿著的內涵及氣質表現上,而且旗袍的出現還對背景環境、氣氛的要求特別講究,也由此限制了普及大眾化。但不管怎樣,旗袍還是中國女人的最愛。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問一道絢麗的彩虹。旗袍不僅深受國人青睞,現在旗袍已經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是中國旗袍與歐洲晚禮服聯姻的產物。
當今社會,女性在事業、工作上與男性平分秋色,共同承擔經濟建設的重任,女強人不乏其人,由於女性自身的身段優勢,現代女性除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之外,還應具備良好的形象與氣質,其中服飾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俗話說「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人靠衣裝,美靠靚妝」。女性服飾除了上班著職業裝、正裝之外,在正式場合、晚宴、舉行盛大活動時,還可著旗袍展示其迷人的風采。特別是禮儀小姐,身著旗袍款款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以其獨特的東方魅力吸引無數的目光。
旗袍在中國已有百來年歷史,一直被視為中華民族服飾的典型代表,如今改良後的旗袍更是走向世界,成為時尚的領軍人物和東方璀璨的明珠。總之,旗袍的美是一種距離的美,是一種靜止的不凡的美,是一種高貴的神秘的美。做為女性,不妨在時尚的衣櫃中准備一兩件旗袍,偶爾秀一秀你那典雅的風韻,那可是另一種獨特的女人韻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