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二戰義大利憲兵制服

二戰義大利憲兵制服

發布時間:2022-09-11 20:43:46

㈠ 關於義大利憲兵

義大利准軍事部隊
25.25萬人。其中:憲兵11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個憲兵總司令部,下轄本土憲兵、機動與特種憲兵等。本土憲兵編為5個師,18個大團,94個大隊,1個訓練旅。機動與特種憲兵編有1個師、2個旅、1個騎兵團、1個特種作戰大隊、13個機動營,1個空降營,以及若干海、空憲兵支隊。裝備有各型裝甲輸送車171輛,其中「菲亞特」6616型40輛、VCO型裝甲車40輛、M-133型91輛;直升機91架,其中「阿古斯塔」A-109型24架、AB一205型4架、AB-206型39架、AB-412型24架。公安警察 7.9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1個機動分隊,裝備裝甲輸送車40輛,P-68型飛機5架,直升機41架,其中有A-109型12架,AB-206型20架,AB-212型9架。財政警察 6.35萬人(屬財政部)。編有14個區,20個團,128個大隊。裝備有P-166-DL3型飛機5架,直升機80架,近岸巡邏艇3艘,其他艦艇300餘艘。港口控制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受海軍領導。裝備有近岸巡邏艇12艘,其他艦艇130餘艘,直升機4架。

㈡ 二戰中有哪些經典的特種作戰例子呢

1943年7月的墨索里尼徹底頹了,盟軍在西西里島強勢登陸,這次以哈士奇命名的不靠譜行動證明了一個如鐵的事實,意呆利人更不靠譜。7月16日大胖子(丘吉爾)和死瘸子(羅斯福)在廣播里得意洋洋的要求老墨投降,對於投降這件事老墨是拒絕的,不能你讓我投我就投,我得試試.....胖子和瘸子不和他廢話,直接讓飛機把羅馬給轟了一通。無論反抗資本主義鐵拳的老墨恢復了愛情小說家的憂郁,躲進家裡自愛自憐不出來。

他逃避現實無所謂,意呆利老百姓受不了,盟軍的飛機成天在頭上晃盪,自己唯一靠譜點的空軍元帥還被海軍給炸死掉,憑什麼你捅婁子我遭罪?找不到老墨的民眾紛紛流傳他因為亂搞得了梅毒。老墨的心情是悲憤的,看看我的腦袋,我曾經是有頭發的,和東邊那個光頭不一樣!他的悲憤沒有維持多久,因為他被國王解除了職務,關押起來。

就這樣,二戰中最扯的營救行動完成,一國被囚禁的前領袖逃出生天,德國突擊隊無一死亡,只有10人受傷,還是滑翔機著陸時摔的。斯科爾茲內由此名聲大噪,贏得了「全歐洲最危險的男人」這個無比中二的綽號。只是這次行動的順利掩蓋了他的逗逼本質,在未來刺殺艾森豪威爾的「獅鷲行動」徹底爆發....

㈢ 二戰時義大利最精銳的部隊是什麼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
「閃電」師(Folgore)緣起
義大利傘兵部隊的前身是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大力支持發展起來的利比YA空中部隊。1938年3月,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巴爾博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本尼托堡(CastelBenito)機場設立了一所跳傘學校。他的理念是建立一支由義大利人為骨乾的利比亞人空中部隊,這支營級規模的部隊由金質軍事勇敢獎章獲得者GoffredoTonini空軍中校指揮。

由於此時空降作戰對全世界的軍人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許多東西都要這些空降部隊的先驅者們從頭做起。除去克服訓練的重重困難外,他們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解決當地土著柏柏爾人對飛機的恐懼,甚至在後來還上演過用刺刀趕著柏柏爾人上飛機的鬧劇。

ProsperoFreri中尉來到了跳傘學校,在這里他使用自己發明的「薩爾瓦多」(Salvator)D/37型降落傘對義大利軍官進行傘降培訓——這些軍官即將成為這支新部隊的核心。所有的事情都在迅速開展進行中,而一旦那些Ascari(義大利語,指義大利殖民地的土著兵)克服了對飛機和傘降的恐懼後,他們表現得極為優異。但不幸的是,義大利人使用的S/81型飛機並不適合傘降,這也導致了這個營在訓練場上損失慘重:在訓練中共有15人死亡,72人受傷——對一個營級部隊來說,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前期作戰
除去2個利國傘兵營外,所有的義大利傘兵都是在Tarquinia跳傘學校接受訓練的。1940年,大量來自義大利三軍的人員組成了第2傘兵營,由Benzi中校指揮。在1941年初又組建了第3傘兵營,指揮官是PignatellidiCerchiara少校。緊隨其後組建的是由BechiLuserna少校指揮的第4傘兵營。1941年4月1日,這些部隊一起組成了第1傘兵團,團長是RiccardoBignami上校。

1941年4月,在德軍奪取克里特島之前,第1傘兵團受領了奪取希臘凱法利尼亞(Cefalonia,與義大利隔奧特朗托海峽相望)島的任務。這個任務後層層下達到2營,最後確定由該營下屬的3個連中的2個連完成,由Zanninovish少校指揮。1940年4月30日,在加拉蒂那(Galatina)機場,2營乘坐SM-82型飛機起飛,在該島Argostoli平原上進行了成功的傘降,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島上希臘駐軍1個營和約400名JC的武裝。第二天,傘兵乘坐徵用的希臘漁船在附近的Zante與Itaca登陸,從而避免了這兩個島被德軍佔領。

1941年5月5日,步兵部隊替換下了2營,意軍的第一次戰斗傘降以成功告終。此後,組建更多的傘兵營逐漸提上日程,在1941年夏和1942年春之間,共組建了7個傘兵營(其中1個營是傘降爆破營)。1941年8月10日,一個傘降炮兵營又宣告成立。現在組建一個空降師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1941年9月1日,傘兵師正式成立,下轄第1傘兵團(2、3、4營)和第2傘兵團(5、6、7營)、第8傘降爆破營(VIIIbattaglioneguastatori-paracatisti,guastatori是相當於攻擊工兵的部隊,使用炸葯、火焰噴射器等攻堅利器,為步兵打開進攻通道。這個屬於精銳部隊,二戰時所有的guastatori團/營全部由義大利人組成)和炮兵集群。很明顯,不是所有單位都可以立即投入作戰,但情況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次年3月,第3傘兵團(9、10、11營)正式加入該師,6月在師建制內又成立了炮兵團,下轄3個炮兵營(每營由2個各4門47炮的連組成,共24門)。

但這個傘兵師和一般的師差異很大:它的建制偏輕,支援問題較小,因此沒有繁瑣的後勤體系。炮兵團只裝備47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
毫米炮,用來執行反坦克任務,但不適合進行常規的曲射火力支援。而且機槍與迫擊炮裝備數量很少,在火力方面唯一的優勢是裝備了貝雷塔M38沖鋒槍作為一般個人武器(M38沖鋒槍做工精良,在43年8月義大利停戰前僅裝備義大利非洲**PAI、皇家憲兵Carabinieri和傘兵部隊等精銳部隊,一般陸軍部隊極少裝備)。但這樣的裝備情況也是與它的作戰任務相適應的:傘降並對一個關鍵目標進行奇襲、設立防禦陣地並在有限的時間段內進行防禦、最後與常規部隊會師。但這些美妙的理論「閃電」師一次也未能實踐,戰爭的旋渦無情地把它卷到了其它的方向。

傘兵師的師長最初是FrancescoSapienza將軍,隨後他被EnricoFrattini將軍接替。1942年5月之前,該師在托斯卡納和拉齊奧軍區進行基礎訓練,隨後前往南部的普里亞軍區接收進一步的訓練。這些訓練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代號為「C3」的奪取馬爾他島作戰。
弗格爾師參加的第一次戰斗是1942年8月的阿拉姆-哈勒法之戰。在六天的戰斗中軸心國損失了大量的坦克,脆弱的補給線也被沙漠空軍切斷。隆美爾只得轉入守勢,固守自己的陣地。
英國人驚訝地發現,他們所面對的這支義大利部隊作戰頑強,其戰術水平也遠非其它義大利部隊可比。弗格爾師在鞏固陣地的同時,還積極展開一些小規模的偷襲,滲透入英軍的防線,從敵人那裡獲取飲用水,食物和武器。該師的反坦克武器極少,他們就用繳獲的英軍反坦克炮武裝起來。在一次夜間防禦戰中,義大利傘兵甚至還俘獲了第6紐西蘭旅旅長Clifton准將和他的指揮部
。(Clifton准將曾試圖逃跑,但又被捕獲。在被送到義大利本土的戰俘營後,他終於逃跑成功,抵達了瑞士。)
在整部北非爭奪戰史中,弗格爾師在阿拉曼一役中寫下了史詩般的一頁。
9月30日,沙漠之鼠的皇家女王裝甲團的一個戰斗群向弗格爾師第9營發起進攻。義大利傘兵堅守陣地,用反坦克炮擊退了英軍的進攻。
10月23日,遠處地平線上沙塵滾滾,第七裝甲師的坦克大舉殺來,阿拉曼會戰開始。按照蒙哥馬利的「捷步」作戰計劃,沙漠之鼠企圖在此處一舉突破意軍陣地。弗格爾師約3000人的部隊將面對超過10000人的英軍部隊。弗格爾師在雷場後的陣地上深挖戰壕,他們能得到帕維亞步兵師(Pavia)和艾里特裝甲師(Ariete)炮兵的支援。
弗格爾師防守防線南端一段長達14公里的防線。在防線的北翼防區由第187團負責,該團把第4傘兵營布置在前沿。第2和第9傘兵營在主陣地。(第10營由於在九月間的戰斗中損失較大,已經合並給第9營。)第185炮兵團的三個47mm反坦克炮排負責支援。此外,他們還可以得到友鄰-德軍Hubner傘兵戰斗群(隸屬拉姆克傘兵旅)的支援。

㈣ 義大利電視劇《憲兵隊的故事》

瑪努埃拉·阿庫里
亞平寧半島的一抹香氣 阿庫里曾在央視播出的義大利電視劇《憲兵隊的故事》中,飾演憲兵隊的頭號「偵察員」,以性感著稱的阿庫里中規中矩地穿上了制服。但藍色制服仍舊難掩其身上的萬種風情。於是便有人說,阿庫里是亞平寧這座半島上最為濃烈的一抹香氣。 圈裡的年輕老兵 今年29歲的瑪努埃拉·阿庫里是典型的義大利漂亮女孩,也是近年來涌現出來的義大利優秀女演員之一。阿庫里出生在羅馬南部的拉蒂納。14歲開始,阿庫里就立志成為明星,為了能躋身影視界,年輕的阿庫里參加了一系列的選美活動,並有幸多次拍攝廣告照片。其實阿庫里1995年就開始參與影視劇拍攝了,到現在算來,也是個有10年演出經驗的「老兵」了。16歲那年,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是義大利影片《畢業生》,隨後又出演了眾多影視作品,直到主演了電視劇《憲兵隊的故事》之後,阿庫里才算在影視界混出了點名氣。劇中寶拉這個機智勇敢、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憲兵形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庫里還把她的事業重心放在了T型台上,她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為了義大利當下的首席模特,這除了受惠於她1.74米的高挑個頭,還要歸功於她之前積累的表演經驗。不僅如此,阿庫里憑借她的美貌和人氣還吸引了無數廣告商的注意,是目前義大利著名的廣告明星之一。 專泡體壇名將 其實在義大利,人們關注阿庫里的並非是她女強人的形象,而是她與多位體壇名將的戀情。她的第一個男友就是義大利足壇素有「羅馬王子」之稱的托蒂,但是阿庫里卻對這段戀情輕描淡寫。 這段戀情在媒體熱烈的炒作下無疾而終後,2003年,義大利足壇巨星弗朗西斯科·科科再度陷入阿庫里的情網。那年夏天,阿庫里和科科在西班牙海灘擁吻的情景成為當時亞平寧半島最火熱的愛情故事。 2004年,阿庫里重返銀幕後,科科對阿庫里在娛樂圈的交往甚是妒忌。科科時常猜疑阿庫里紅杏出牆,而阿庫里也最終無法忍受科科的脾氣,從而導致二人分手。曾幾何時,科科與阿庫里在世人眼中是對羨煞旁人的一對。科科此前曾表示:「與阿庫里的相識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的戀愛。」如今這段經典的愛情語錄,卻只余淡淡哀思。 接著又傳出阿庫里和一位高爾夫球紳士戀上了。去年1月8日,在阿庫里28歲生日的宴會上,人們又驚奇地發現,這位美艷無比的魅力女子手挽著的並不是「球星」,而是一名「劍俠」——雅典奧運會男子佩劍個人冠軍阿爾多·蒙塔諾。這位長相英俊,身材魁梧的奧運會冠軍如今是阿庫里的最新「護花使者」。看來這抹亞平寧濃香勢必將在戀愛中永遠芬芳。

照片:http://football.china.com/zh_cn/siemens/player/11021185/20050113/12062907.html

你說的是她嗎?

㈤ 希望大家可以給我介紹下二戰德國戰地憲兵的著裝。

戰地憲兵的制服的德文正式制式名為DienstanzugfürFelgendarmerie。基本為陸軍標准制服式樣〔M36、M43或M44式制服等,空軍戰地憲兵則身著本兵種的標准制服〕,加以特殊的標記區別。
所有兵種的戰地憲兵部隊士兵和中尉以下軍官制服的左臂上方均綉有「警察鷹徽」臂章〔Polizeiadler〕,圖案為一圈橢圓形的橡樹束環繞著一隻踩在N粹黨徽上的警察式樣老鷹。軍官和士兵的臂章式樣一樣,但是前者是以銀線綉在田野灰色底布上,而後者是以橘紅色線綉在田野灰色底布上,並且N粹黨徽由黑色線綉成。
戰地憲兵在左袖袖口還配有一條寬為三厘米的褐色袖標,中間以白色機織羊毛線綉有歌特字體「Felgendarmerie」字樣。而軍官的袖標是以銀白色線綉字。
憲兵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標志應該算是脖子上的金屬掛牌〔Ringkragen〕了,這也是德軍官兵把他們稱為「鏈狗」的來由。每一個憲兵在值勤時規定都必須佩帶該掛牌,以表示自己「執法者」的特殊身份。掛牌由輕質金屬壓制而成,背部縫有一塊鐵灰色布料,以減少磨損,掛鏈由42塊金屬鏈構成,掛牌本身和掛鏈表面均鍍有暗色的馬特銀,兩段的圓釘和鷹徽塗有發光漆。下方的卷軸塗有暗灰色漆,「Feldgendarmerie」字樣則同樣塗有夜光漆。
一名裝備齊全的陸軍憲兵,身著摩托車駕駛員防水大衣〔SchutzmantelfürKraftRadfahrer〕、胸前掛有憲兵掛牌、毒氣面具盒和急救包、腰間兩側挎有沖鋒槍子彈夾和地圖包,配備MP40沖鋒槍。在駕駛摩托車時,為了方便活動,憲兵們通常會將防水大衣的下擺紐扣沿小腿扣緊。


黨衛軍戰地憲兵平時身著黨衛軍野戰部隊的正規制服,和陸軍不同的是最初袖子上沒有戰地憲兵的鷹徽臂章。而是佩帶原來的黨衛軍式樣鷹徽,從一九四四年開始,隨著大量的前秩序警察〔Ordnungspolizei
——即正規制服警察〕加入黨衛軍,黨衛軍憲兵部隊開始佩帶專有的警察鷹徽臂章,和陸軍式樣不同的是——老鷹圖案是以銀線綉在一塊鑽石形的布塊上。此外在最開始時,黨衛軍野戰憲兵均帶著為陸軍式樣的褐色袖標,但是從一九四二年八月一日後開始統一佩帶黨衛軍專有的銀灰-黑色袖標,中間以銀色羊毛線分別綉有北歐古字體「SS」和正體「Feldgendarmerie」字樣。最初該袖標是規定佩帶在黨衛軍各師或團名稱袖標下,而從一九四三年八月開始,同時佩帶兩條袖標的作法被禁止。

㈥ 二戰時德軍軍官的黑色,深灰色,淺灰色軍服各代表什麼

德軍的傳統軍服就是灰色,灰色色系在城市戰中比較容易隱蔽。黑色一般是黨衛軍,黨衛隊,武裝黨衛軍,深灰色和淺灰色一般都是國防軍,具體要看軍種和季節了,多數我們見到的那種,你去模型店裡看,有一種特有的灰色油漆,叫德軍灰……大多是那個顏色的

㈦ 二戰德國的軍裝顏色的區分

德國空軍上士飛行員,穿34型空軍常服(中藍),佩禮服用勛帶。右臂佩所屬航空團袖章,帶「盧格」手槍。右胸佩:一級功勛劍十字勛章;左胸佩:一級鐵十字勛章、優異飛行獎章;紐扣佩:二級鐵十字勛章

德國海軍山地部隊上尉。戴40型便帽,鑲有金邊表示軍官(陸軍尉、校官為銀,海軍全為金),左側佩金屬制「雪絨花」。右胸鷹徽亦為金屬制。注意肩章紐扣為金色,鑲海軍藍色邊。帶大型海軍望遠鏡。

德國ssvt警察後備軍。列兵肩章上一條粗銀杠表示他是候補軍士。穿少見的35型夏季開襟野戰服,普通警察士兵領章。背毛瑟98k步槍。佩:步兵突擊章、銅制戰傷勛章、工兵突擊章。

恐怖的代名詞- 德國保安警察(sicherheits polizei簡稱sipo),隸屬黨衛隊,主要工作是迫害猶太人及槍殺被占區「多餘人口」,理由是「沒有多餘口糧」。
這是保安警察軍士長(警察雖然隸屬ss,但擁有與陸軍對等的軍銜)的標准像:戰前制式陸軍禮服(鐵灰),袖口褐色帶2顆鋁扣;禮服領章鑲在兵種色底上,扣子擠在皮帶上方也是一大特徵,官用馬褲及馬靴為違規穿著。佩「盧格」手槍。

德國陸軍風紀警察(憲兵)軍士長,典型的橡膠制防水摩托風衣、防風護目鏡。配30型防毒面具盒、mp40沖鋒槍、35型地圖包
作為特殊兵種,憲兵制服擁有介於陸軍和警察之間的特性:陸軍43型野戰服;臂章與警察相同,但警察士兵為毒綠色,憲兵士兵為橙色、校尉官為銀色金屬制、將官為金色。袖章佩在左臂(與ss相同位置),而陸軍都是在右臂。憲兵士兵領章樣式與陸軍相同。佩:二級戰功勛章、德意志國家體育銅質獎章(ii型)——1937年9月1日制定,戰後被禁止佩戴。國防軍沒有這種獎章

戰德國海軍的制服基本上沿用1848年普魯士海軍根據英國海軍制服設計的樣式。
水兵褲的來歷:世界各國海軍艦上軍人的褲子與其他兵種不同,其樣式接近女式,褲腳大褲腿細,前面沒有開口。這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發生的一個小故事:當時英國海軍一艘戰列艦侵入北美一港口,有一名水兵開小差下艦到岸上女友家過夜。半夜北美民兵襲擊英軍,該水兵匆忙回艦,卻錯穿了女友的工作褲。當夜戰艦被擊沉,他跳海後把褲子抖開充氣,再抓緊褲腳和褲腰作成一個氣囊,靠這個氣囊漂浮了一夜後獲救,全艦只有他一人生還。由於這次戰例,英國海軍決定發放大褲腳的新式水兵褲,他國海軍紛紛效仿,形成今天的水兵褲

40型鋼盔,塗成砂黃色但已開始掉漆。長靴為帆布制,綁腿為40年8月8日制式,戰爭前期多為補給部隊用。持毛瑟98k步槍、長柄手榴彈,戴防風護目鏡。右腕袖章為橘紅、白雙邊黑底,內寫「afrika corps」,這是在北非服役2個月以上得到。剛入伍時袖章為銀邊黃底,字樣「afrika」,文字兩邊各有一棵椰子樹圖案。左臂佩二等兵臂章,底色為褐色;左胸衣袋佩步兵突擊章(1939年9月20日制定,最初發給步兵、山地兵,後也發給機械化部隊所屬步兵),步兵突擊章有金、銀2種,這里是銀質。

帶有31型水壺和傘兵專用防毒面具包。戴40型便帽、穿i型空軍傘降靴

㈧ 二戰青年團 黑色制服

轉自《人人網》
二戰德軍黨衛軍制服 全『轉』來源: 王曉剛.的日誌
最初的制服。除了帽子黑色外,基本上沿用沖鋒隊的褐衫。領子的黑白花邊表明是軍士,臂章的黑邊條說明了穿著者的性質M32型執勤服是希姆萊親自設計的為了區分SS和SA關系的產品,該制服使SS有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別名「黑衫隊」領章上的2指代日耳曼尼亞團冬季大衣,在寒冷氣候和地帶配發M43軍服三級集團首領白制服,較少見,限於元首衛隊中的勤務人員穿著 最初的褐色大衣,在三十年代以前穿著SS少尉工作服。戰爭後期配發。近戰突擊章、1914年一級鐵十字勛章、步兵突擊章和銅質戰傷章SS下士工作服。佩二級鐵十字勛標,袖標是希特勒旗隊特有的標志,前襟的大口袋為後來所加SS上士制服。一級鐵十字勛章、步兵突擊章和銅質戰傷章海外志願師北歐師M40常服。粉紅色的肩章邊表明是裝甲步兵,在NORDLAND的袖標上有丹麥十字旗的標志二級下士迷彩服,佩SS小組長軍銜冬季迷彩服,經過俄國那次可怕的冬天後,SS陸續配發了有毛皮里防寒服SS旅隊長常服,1942年肩章由前期的SS特有編花改為陸軍將官相同的金色大肩章骷髏師一名憲兵M43軍服,橘紅色的肩章邊沿和左袖條是SS憲兵的標志第一裝甲師下士坦克服,武裝SS專用的40型,和陸軍40型的樣式不同,SS的下襟短粗而且衣褶基本沒有傾斜度 炮兵綠野灰工作服,下士軍銜皮大衣,供特別行動隊(滅絕營)穿,有時也作為憲兵的裝備 M1930式少校大衣,一般在戰前穿著,後來僅見於閱兵場合 M-44制服 橡葉迷彩罩衫 M43熱帶制服,在南歐、義大利一帶常用 山地部隊兩面穿防風甲克,國防軍也穿著 迷彩夾克SS冬季防寒服,毛皮里,附頭套 裝甲工作服,棉麻混紡面料 青年師皮衣,原為潛艇部隊所用 可兩面穿的防寒迷彩服正面,腰間有調節松緊的繩M42迷彩罩衫最初的黨衛隊黑色帽,配合褐衫使用,外形類似沖鋒隊的圓頂帽,骷髏標志是借用19世紀皇家警衛隊的標志M1930式軍官大蓋帽,改革後的鷹徽和骷髏標志,配合黑制服使用M1930式士官大蓋帽,皮風帶,仍然是早期的鷹徽和骷髏標志SSVT黑色操練帽,用一戰士兵帽改制而成,早期鷹徽和骷髏標志 SSVT黑色便帽,薄毛料,夏季用1937式大蓋帽,SS軍官的標准軍帽 SS高級將官大蓋帽,配白色夏季制服 義大利黨衛隊士官帽,鷹徽為義大利SS用,納粹鷹和法西斯標志的結合體武裝黨衛隊戰斗帽,為大蓋帽的變形,去掉風帶和帽挺圈 M1943山地帽,佩SS山地師的花標志 1943式山地帽,後配發給全體SS成員義大利迷彩為配合迷彩服使用的作戰帽,僅限幾個WAFFEN-SS師使用砂黃色熱帶作戰帽,鷹徽為土黃色裝甲乘員的黑色坦克帽WAFFEN-SS警察師便帽,警察鷹徽,SS中綠色是警察師的識別色SS海外志願部隊克羅埃西亞穆斯林綠色氈帽SS克羅埃西亞穆斯林部隊紅色帽,頂有流蘇,祈禱時戴冬季棉帽,由於數量較少,一般配發給高級軍官穿戴

㈨ 義大利擁有兩套警察體系

警察是維持社會秩序和治安的武裝力量。各國的警察,雖然著裝各異,但執行的任務卻相差無幾。在西歐各國的街頭一般很少見到警察,但義大利卻是個例外。在義大利的很多城市,警察甚至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國家警察負責大要案件(如殺人案件、黑手黨、有組織的犯罪團伙等)的偵破,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由國家警察和憲兵負責。國家警察在每個省會設一個警察局。

第二個就是憲兵,也稱軍事警察,滿馬路上都可以看到,他們有點像我們的武警,但權力很大。憲兵是義大利四大武裝力量之一,執行軍事防衛、軍事警察、公共安全和法律警察的功能和緊急事態介入。

㈩ 二戰西歐的軍銜制度和分類

1933年——1945年間德國軍銜的沿革
1933年的德國帝國國防軍(當時德軍的正式名稱)軍銜按軍種區分為陸軍、海軍二類,按等級劃分為:元帥、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級下士、二級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級,各軍種基本相同,元帥分別稱為陸軍元帥、海軍元帥,海軍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於這時德國的「一戰戰敗國」身份未變,還受到《凡爾賽和約》和法、英、美等「一戰戰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各種制約,其軍官軍銜也「深受其害」:1、陸軍元帥、海軍元帥設而未授,任現職的僅有一戰時晉升陸軍元帥軍銜的總統興登堡,從1918年至1935年期間未晉升、授予過一位元帥;2、雖然設有大將軍銜,但除「帝國國防部部長兼帝國國防軍總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這個軍銜;3、各級軍官的晉升期限顯著增長,大名鼎鼎的隆美爾、古德里安都曾扛著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餘年……
1934年興登堡總統病勢沉重,國會決定由希特勒代行總統職權。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搶班奪權」,同時開始實施他野心勃勃的擴軍計劃,與此同時對武裝力量的各種規章制度(包括軍銜制度)也開始進行「納粹化的、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鑒於黨衛隊在1934年6月30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績,我將其升格為納粹黨內的一個獨立組織……我批准黨衛隊建立武裝部隊; 9月間,成立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等團級部隊; 10月,整合黨衛隊銜級為:領袖——黨衛隊帝國領袖;高級長官——黨衛隊總指揮、黨衛隊地區總隊長;上級長官——旅隊長、區隊長、旗隊長;中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大隊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初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黨衛隊三級突擊隊中隊長;高級士官——黨衛隊突擊隊小隊長、黨衛隊一級小隊長、黨衛隊二級小隊長;初級士官——黨衛隊三級小隊長、黨衛隊三級小隊副;正式隊員——黨衛隊組長、黨衛隊突擊隊隊員、黨衛隊隊員;預備隊員——黨衛隊候補隊員、黨衛隊學員,共8等21級。
同年8月,希特勒自稱「德國元首」(全稱:德意志第三帝國領袖、政府總理兼國防軍最高司令[後改稱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納粹黨全國領袖,1941年12月起兼陸軍總司令),其不同場合稱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時稱為「元首」,涉及到軍務時稱「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涉及政務時稱「元首兼帝國總理」。考慮到它是整個二戰時期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的正式官稱,本文將其列為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稱號」;
1935年,3月1日,正式組建空軍司令部;3月16日,帝國國防軍改稱國防軍;在空軍中設立「飛行勤務軍銜」;在海軍中恢復了一戰時曾設立的「海軍准將」軍銜;設立「總參勤務軍銜」,這種軍銜授予經過嚴格選拔和專門培訓(如在軍事學院接受過總參業務訓練)、在帝國戰爭部或國防軍局及以後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工作的、從事參謀勤務的校官、尉官(在各軍種總司令部工作的參謀軍官不授予這種軍銜);第一次調整士兵軍銜:陸軍取消一等兵軍銜,將二等兵軍銜區分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滿6年」兩級,增設上等列兵軍銜,同時對軍銜標志進行修訂;海軍增設一級上等水兵、海岸勤務一級上等兵等軍銜;空軍取消上等兵軍銜;
1936年,在陸軍將官中增設「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高於大將半格,低於陸軍元帥半格,計劃授予擔任國防軍總參謀長、集團軍群總司令、陸軍參謀長等高級職務的大將。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的第二帝國期間就曾設過此銜,大名鼎鼎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領有此銜,直到1898年去世才被追晉為陸軍元帥;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德國國防軍改稱德國武裝部隊,並正式將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等武裝力量納入「德國武裝部隊」編制;第二次調整士兵軍銜:增設各軍種的一級上士軍銜;海軍增設一級中士(海軍一級中士、海岸勤務一級中士、海軍步兵一級中士)和一級上等兵軍銜(一級上等水兵、海岸勤務一級上等兵、海軍步兵一級上等兵等)軍銜;
1939年,正式建立黨衛隊野戰部隊(或稱黨衛軍、武裝黨衛隊、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 黨衛隊第一裝甲師(簡稱「元首師」)、「帝國師」黨衛隊第二裝甲師、「骷髏師」黨衛隊第三裝甲師、「警察師」黨衛隊第四裝甲擲彈兵師(摩步師),開始設置並使用黨衛隊野戰部隊軍銜稱號和標志,如黨衛軍准將(區隊長)等;
1940年,取消「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在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內設立國防軍憲兵司令部和憲兵司令官職務,將憲兵軍銜提高到憲兵少將(海軍、空軍憲兵最高軍銜仍為上校)——這也是陸軍中將、少將軍銜中唯一帶兵種稱號的;
1941年,4月3日更換陸軍元帥的識別標志——帽徽、帽飾帶、領章、肩章;
1942年,黨衛隊調整高級長官銜級,增設黨衛隊最高指揮(黨衛軍大將)級別,並修訂了旗隊長以上長官的銜級領章標志;第三次調整士兵軍銜:陸軍取消上等兵軍銜,原上等兵大部晉升二級下士,二級下士以上擇優晉升,同時再次修訂士兵軍銜標志;將憲兵士官、軍士、兵的軍銜變更為「憲兵警長」、「憲兵警士」 ;
1943年,武裝黨衛隊中增設一等兵軍銜,但在黨衛隊其他機關、部隊中未設立相應的銜級,在黨衛隊銜級表上也未列出相應稱號;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調整士兵軍銜:增設空軍上等兵軍銜;將陸軍憲兵部隊擴編為第一、第二、第三憲兵總隊,分別由一名憲兵少將任總隊司令,撤銷原設的國防軍憲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職務;在海軍、空軍中增設海軍憲兵少將、空軍憲兵少將軍銜

到1945年戰敗前,德國武裝部隊的軍銜區分為陸軍、空軍、海軍、武裝黨衛隊和憲兵,黨衛隊銜級單獨設置。其中陸軍軍銜中另設總參勤務軍銜,在海軍中又分為海上部隊軍銜、海岸部隊軍銜。同時軍政官、技術官、女軍人另設有專門的級別(軍銜)稱謂。為便於讀者對各種軍銜、銜稱作橫向比較,筆者在每一稱號後均附編號,以「元首」為始,其他類推。
一、陸軍軍銜:
最高統帥——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1);
元帥——陸軍元帥(3);
將官——大將(4)、兵種上將(5)(分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裝甲擲彈兵[摩步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8種)、中將(6)、少將(7);
校官——上校(9)、中校(10)、少校(11);
尉官——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士官——一級上士(15)、二級上士(16)、中士(18);
軍士——一級下士(19)、二級下士(20);
兵——二等兵(服役6年以上)(23)、二等兵(服役不滿6年)(24)、三等兵(25)、上等列兵(26)、列兵(27)。
以上共8等22級。(另有一說:1944年增設大尉軍銜,未證實。)
總參勤務軍官軍銜設:總參勤務上校(9)、總參勤務中校(10)、總參勤務少校(11)、總參勤務上尉(12)等2等4級。總參勤務軍官的待遇、晉升等方面均優於同級別的軍官。據當時德國將軍的回憶,一個總參勤務上校可以監督、參與集團軍群級部隊的作戰指揮,頗有點「欽差」的味道。著名的「七二零狼穴爆炸案」的主謀施陶芬貝格,在任後備軍參謀長時就被改授總參勤務上校軍銜。
二、空軍軍銜:
元帥——帝國元帥(2)、空軍元帥(3);
將官——空軍大將(4)、兵種上將(5)(分航空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技術兵、航空通信兵、空軍等6種,其中「空軍上將」只授予非空軍出身而從其他軍種、部隊或地方調入的人員)、空軍中將(6)、空軍少將(7);
校官——空軍上校(9)、空軍中校(10)、空軍少校(11);
尉官——空軍上尉(12)、空軍中尉(13)、空軍少尉(14);
士官——空軍一級上士(15)、空軍二級上士(16)、空軍中士(18);
軍士——空軍一級下士(19)、空軍二級下士(20)、空軍上等兵(22);
兵——空軍一等兵(23)、空軍二等兵(24)、空軍三等兵(25)、空軍列兵(27)。
以上共7等22級。飛行勤務軍銜設飛行勤務上校至飛行勤務二級下士,共4等11級。
三、海軍海上軍銜:
元帥——海軍元帥(3);
將官——海軍大將(4)、海軍上將(5)、海軍中將(6)、海軍少將(7)、海軍准將(8);
校官——海軍上校(9)、海軍中校(10)、海軍少校(11);
尉官——海軍上尉(12)、海軍中尉(13)、海軍少尉(14);
士官——海軍一級上士(15)、海軍二級上士(16)、海軍一級中士(17)、海軍二級中士(18);
軍士——海軍一級下士(19)、海軍二級下士(20)、一級上等水兵(21)、二級上等水兵(22);
水兵——一等水兵(23)、二等水兵(24)、三等水兵(25)、新水兵(27)。
以上共7等24級。
四、海軍海岸軍銜:
將官——海岸少將(7);
校官——海岸上校(9)、海岸中校(10)、海岸少校(11);
尉官——海岸上尉(12)、海岸中尉(13)、海岸少尉(14);
士官——海岸一級上士(15)、海岸二級上士(16)、海岸一級中士(17)、海岸二級中士(18);
軍士——海岸一級下士(19)、海岸二級下士(20)、海岸一級上等兵(21)、海岸二級上等兵(22);
兵——海岸一等兵(23)、海岸二等兵(24)、海岸三等兵(25)、海岸列兵(27)。
以上共6等19級。
五、武裝黨衛隊軍銜:
將官——黨衛軍大將(4)、黨衛軍上將(5)、黨衛軍中將(6)、黨衛軍少將(7);
校官——黨衛軍准將8)、黨衛軍上校(9)、黨衛軍中校(10)、黨衛軍少校(11);
尉官——黨衛軍上尉(12)、黨衛軍中尉(13)、黨衛軍少尉(14);
士官——黨衛軍一級上士(15)、黨衛軍二級上士(16)、黨衛軍中士(18);
軍士——黨衛軍一級下士(19)、黨衛軍二級下士(20);
兵——黨衛軍一等兵(23)、黨衛軍二等兵(24)、三等兵(25)、黨衛軍上等列兵(26)、黨衛軍列兵(27)。
以上共6等21級。
六、憲兵軍銜:
將官——憲兵少將(7);
校官——憲兵上校(9)、憲兵中校 (10)、憲兵少校(11);
尉官——憲兵上尉(1 2)、憲兵中尉(13)、憲兵少尉(14);
警長——憲兵高級警長(15)、憲兵一級警長(16)、憲兵二級警長(18)、憲兵三級警長(19) 、憲兵候補警長(20);
警士——憲兵一級警士(23)、憲兵二級警士(24)、憲兵三級警士(25)。
以上共5等16級,海軍、空軍的憲兵軍銜與陸軍相同,在軍銜稱號前冠以「海軍」、「空軍」。武裝黨衛隊憲兵軍官的軍銜多出「黨衛軍憲兵准將(黨衛隊區隊長,8)」一級,憲兵士兵的軍銜稱號與普通武裝黨衛隊士兵相同,但冠以「憲兵」。
七、黨衛隊銜級:
領袖——黨衛隊帝國領袖(3);
高級長官——黨衛隊最高指揮(4)、黨衛隊總指揮(5)、黨衛隊地區總隊長(6);
上級長官——黨衛隊旅隊長(7)、黨衛隊區隊長(8)、黨衛隊旗隊長(9);
中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大隊長(10)、黨衛隊二級突擊隊大隊長(11);
初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12)、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13)、黨衛隊三級突擊隊中隊長(14);
高級士官——黨衛隊突擊隊小隊長(15)、黨衛隊一級小隊長(16)、黨衛隊二級小隊長(18);
初級士官——黨衛隊三級小隊長(19)、黨衛隊三級小隊副(20);
正式隊員——黨衛隊組長(24)、黨衛隊突擊隊隊員(25)、黨衛隊隊員(26);
預備隊員——黨衛隊候補隊員(27)、黨衛隊學員(28)。
以上共9等22級。
八、軍政官專指軍隊中在後方單位、各級司令部、機關、院校中從事工程、技術、教育、新聞、通信、軍醫、獸醫、軍械、軍需、軍法、行政等勤務的軍人(野戰部隊中的此類勤務由軍官、技術官、士官擔負),其級別分:
特級軍政官——特級軍政官(7);
高級軍政官——一級軍政官(9)、二級軍政官(10)、三級軍政官(11);
中級軍政官——四級軍政官(12)、五級軍政官(13)、六級軍政官(14);
初級軍政官——七級軍政官(15)、八級軍政官(16)、九級軍政官(18,在海軍中相當於17)、十級軍政官(海軍單設,相當於18);
候補軍政官——候補軍政官(20)。
以上共5等12級。
九、技術官是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技能、未接受過軍內外正規專業技術培訓的士官、軍士,其級別、職務僅在本單位有效。技術官的服役年齡戰前規定為不超過35歲,開戰後放鬆了規定,這也是我們經常在有關二戰的影視、歷史資料中看到「德軍輩子兵」的原因之一。在陸軍中分為:
上級技術官——正營級技術官(11)、副營級技術官(12)、正連級技術官(13)、副連級技術官(14);
下級技術官——正排級技術官(15)、副排級技術官(16)、正班級技術官(18)、副班級技術官(19);
候補技術官——候補技術官(20)。
以上共3等9級。
十、女軍人在當時的德國武裝部隊中數量不多,主要從事後勤輔助性工作。戰爭初期,她們著軍便服,只佩帶帽徽、軍種胸標和兵種色帶。到1943年前後,開始給女軍人授予軍銜、配帶軍銜標志,並利用德語的詞性變化專門使用「女性軍銜稱號」。在德國空軍中為女軍人設有如下軍銜稱謂:女空軍少校(11)、女空軍上尉(12)、女空軍中尉(13)、女空軍少尉(14);女空軍中士(18)、女空軍一級下士(19)、女空軍二級下士(20)、女空軍一等兵(23)、女空軍二等兵(24)、女空軍三等兵(25)等。(在黨衛隊系統中倒是一直實行「男女平等」——因為按照希姆萊之流的觀點:入選黨衛隊的人都是日耳曼民族的「精英」!早在1933年就為女隊員設計了女性服裝,並授予黨衛隊銜級、佩帶黨衛隊銜級標志,但稱謂上仍使用「詞性變化」,如黨衛隊女三級小隊長等——筆者注。)
二、納粹德國警察警銜的沿革

按照普魯士——德意志的傳統,警察是國家(以至於王國、公國、州)武裝力量的當然組成部分。以窮兵黷武著稱的納粹德國當然不能例外,當時的德國警察擁有完整而復雜的既有別於軍銜、軍服但又有幾分相似的警銜、警服。
1933年,納粹剛掌權時的德國警察警銜區分為:
高級警官——警察總監(相當於少將)、一級警監(相當於上校)、二級警監(相當於中校)、三級警監(相當於少校);
初級警官——警督長(相當於上尉)、一級警督(相當於中尉)、二級警督(相當於少尉)、三級警督(軍銜中無相當級別);
警長——一級警長(相當於中士)、二級警長(相當於一級下士)、三級警長(相當於二級下士);
警士——警士(相當於三等兵)、候補警士(相當於列兵)。
1935年,經戈林、希姆萊批准,更改德國警察的警銜,將高級警官的警銜改為與軍隊的將校相似,增加了警長、警士的等級,同時設立了專業技術警察警銜。此時一般警察的警銜為:
高級警官——帝國警察總監(相當於中將,由希姆萊兼任)、警察少將;
上級警官——警察上校、警察中校、警察少校;
初級警官——警督長、一級警督、二級警督、候補警督;
警長——高級警長(相當於上士)、一級警長(相當於中士)、二級警長(相當於一級下士)、候補警長(相當於二級下士);
警士——一級警士(相當於二等兵)、二級警士(相當於三等兵)、候補警士(相當於列兵)。
1942年,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和納粹黨高層斗爭的結果,德國警察完全並入黨衛隊序列,警銜作了較大調整,主要是警官警銜改與軍官軍銜完全相同,警察將官領章改與黨衛隊將官相似,同時設立了作為戰爭預備隊使用的「野戰警察」,警察在戰區執勤也改著灰綠色野戰服。
警察將官——警察大將(4)、警察上將(5)、警察中將(6)、警察少將(7);
警察校官——警察上校(9)、警察中校(10) 、警察少校(11);
警察尉官——警察上尉(12)、警察中尉(13) 、警察少尉(14);
警長——警督(候補警官,15)、一級警長(16)、二級警長(18)、三級警長(19) 、候補警長(20);
警士——一級警士(23)、二級警士(24)、三級警士(25)、候補警士(27)。
以上區分為2類(警官、警長警士)5等19級,到戰爭結束再未變化。
德國秘密警察(即「蓋世太保」、SD)原來隸屬於警察序列,不穿警服,1934年被劃入黨衛隊建制,全體人員授予黨衛隊銜級,但外勤人員仍不穿黨衛隊制服。保安警察(類似於我國治安警、巡警、防暴警察、著裝刑警的綜合體)更於1942年將領章改與黨衛隊相同,只是以領章底版顏色區

http://www.sdzhan.com/
在這個網站可以看到你要的資料

與二戰義大利憲兵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彩馬男裝店鋪分布地圖 瀏覽:642
男士牛仔褲穿什麼上衣好看圖片 瀏覽:345
穿校服戴紅領巾校牌 瀏覽:550
大碼男裝法犀卡棉服 瀏覽:662
做十幾年童裝今年想把鞋子一起做 瀏覽:870
米老鼠衛衣品牌叫什麼 瀏覽:142
新式城管協管帽子哪裡買 瀏覽:180
手套及線怎麼穿 瀏覽:694
北京校服手繪 瀏覽:2
怎樣畫旗袍鈕扣的畫 瀏覽:259
最後被保安制服 瀏覽:334
獅跑正時皮帶漲緊輪安裝 瀏覽:10
西裝褲子口袋裡怎麼還有小口袋 瀏覽:597
美女來月經了褲子上搞笑視頻 瀏覽:792
泉州哪裡有賣羽絨服 瀏覽:748
夜店男裝長褲 瀏覽:679
大衣配什麼鞋子好看 瀏覽:593
解開警察局長皮帶 瀏覽:29
粉紅色連帽衛衣配什麼褲子 瀏覽:86
褲子有點緊就長痘痘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