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服是怎樣製作的?校服生產工藝流程,校服生產基本工藝流程包括校服面料、輔料進廠檢驗、裁剪、LOGO製作、縫制、鎖眼釘扣、整燙、校服成衣檢驗(校服檢驗除了正常檢驗外,還需發市纖維所進行各項指標檢測,檢測合格方可包裝入庫發貨)、包裝入庫等八個工序。
㈡ 校服的製作流程
校服生產的大概流程是:選料→版型設計→製版→裁剪→縫紉→質檢→成品。生產線上重在把好每一關,面料的安全性,版型的精緻性,裁剪的收縮量,縫紉的技術量等。
㈢ 小學生校服怎麼設計
1、小孩子的校服,盡量以陽光,活力為主。
2、顏色可以鮮艷一點的。
3、可以有可愛一點的標簽。
4、男生的可以是褲子,女生的可以是裙子。
㈣ 定製一件校服去哪裡可以定製
直接去各種大型口碑比較好的購物平台直接找到定製校服的賣家。
定製一件校服的話,可以選擇去網上的購物平台去定製,比如在一個比較有名的購物平台上面就可以定製校服,並且在上面的商家一般是允許只有一件這樣子的訂單量的,然後他會給你到相關的一些圖案或者自己設計圖案然後直接給他。
然後在後台的聊天窗口裡面進行協商,直接下單支付貨款就能夠達到定製一件校服這樣子的一個內容,而且定製這樣子的一件校服的話,也要進行貨比三家這樣子的一個流程,就是在購物平台上面也是有很多的商家的。
自己要根據商家的口碑好平台就是收貨量來決定自己是否選這個商家,所以說定製一件校服就可以到購物平台上面去進行定製。
㈤ 選校服的注意事項
查標識、看面料。
首先要查看其標識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各項內容是否清晰明確。在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中對標識有明確要求:每個包裝單元應附使用說明,至少包含下列內容——服裝型號及配飾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產品名稱,本標准編號,安全技術類別,製造商名稱和地址。其中,每件校服上都應有包括前三項內容的耐久性標簽,一般放在側縫處,後幾項內容應採用吊牌、資料或包裝袋等形式提供。
其次要看校服面料。家長可以通過校服面料成分含量來判斷優劣。GB/T 31888-2015中要求,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特別是夏季校服),其含棉量需達到35%以上。
提醒:
如果所選購校服的含棉量低於35%,請謹慎選購。
如果校服無標識或標識不全,產品的吊牌、耐久性標簽與外包裝標注的內容不一致,包裝粗糙、印刷模糊不清,這樣的產品可能是不合格產品,請謹慎選購。
查外觀、看做工。
GB/T 31888標准分別從色差、布面疵點、接縫強力、接縫處紗線滑移、繩帶附件等方面對校服外觀質量及縫制質量作出了明確要求。家長可從以下方面觀察:
(1)查看校服表面有無明顯疵點、色差;
(2)查看縫線是否有脫縫、漏縫、歪斜現象;
(3)輕拉側縫處,查看是否存在縫線斷裂現象;
(4)關注繩帶的存在形式和伸出的長度,未固定或伸出長度過長的繩帶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提醒:
請謹慎選購有繩帶或繩圈的校服產品,以免孩子們玩耍時被勾掛住,造成勒傷、絆倒、窒息等危險。
聞氣味、看質地。
購買的校服開袋後,應撫摸校服質地,輕輕嗅聞產品是否有異味,如有霉味、汽油或煤油味、魚腥味或芳香烴味,則說明產品存在質量問題。
提醒:
建議校服在穿著前先進行洗滌,去除織物在製作加工過程中的殘留物,以防對皮膚造成刺激,引起不良反應。
二
我們為校服質量提供把關服務
一直以來,青島質檢院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堅持「科學、公正、服務、進取」的質量方針,按照國家相關「雙送檢」制度的要求,承擔著青島市校服的「雙送檢」檢測工作,嚴格依據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等標准進行檢驗檢測,嚴把校服質量關,不斷推動校服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為祖國的未來保駕護航。
名詞解釋:
「雙送檢」制度是根據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實施的《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校服應當經具有法定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廠檢驗合格後,方可向使用單位供貨。校服使用單位應當驗明並留存校服出廠的檢驗報告,確認產品標識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同時,為了防止個別生產企業將送檢之外的校服以次充好,校服使用單位應當委託具有法定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對校服進行二次檢驗。
「雙送檢」制度就像是給校服質量加上了「雙保險」。家長通過查看校服的兩份檢驗報告,能清楚地了解校服的質量情況。採取「雙送檢」制度,是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保障校服質量和安全的有力手段,從而進一步減少校服質量安全隱患問題。
㈥ 一匹布正好可以12名四年級學生各做一套校服,或者正好給20名一年級學生各做一套校服。製作校服的過程
親,這要有多種答案的,我想需要討論吧,
設四年級餘下a人、一年級各餘下b人,且a小於12,b小於20
四年級一人用布1/12,所以餘下人用布1/12*a,同樣道理。一年級餘下人用布1/20*b
則a/12+b/20=1
a=12-3b/5
b必為5的倍數
1、當b=5,則a=9
2、當b=10,則a=6
3、當b=15,則a=3
㈦ 對新一輪的新校服有什麼建議
其實這些學生校服在生產過程,學生校服的布料表面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布料碎沫、縫紉機車油污、灰塵等等都會沾附在服裝面料上面。新校服在製作和印染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會沾上臟東西,所以新校服必須洗滌後再使用。
新買的校服應根據洗滌標識充分洗滌後再使用。因為通過水洗可以洗去產品上大部分的浮色、臟物和織物中殘留的游離甲醛。同時,通過洗滌,可以改善產品的pH值超標情況,更好地保護人體皮膚。
大家知道作為衣物,不可避免要使用甲醛。甲醛俗稱福爾馬林,是一種消毒、防腐、收斂 劑。在紡織品和衣料中添加了微量的甲醛,由於含量很少,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但是極少數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引起過敏性皮炎。另外,衣物在製作過程中會沾染許多灰塵和 病菌,衣料和顏色中含有各種化學成分,這些都是致病、致敏原。
專家提醒大家新衣物買來後不要直接穿用,特別是內衣,清水漂洗後在通風的地方晾乾,一 方面可以清除衣物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的灰塵,同時可以使衣料裡面所含的甲醛等盡可能揮發 避免發生過敏。如果發生過敏情況,不要自己買葯用,要及時到醫院做過敏原檢查,對症治療。
所以,小編建議新發放的學生校服,家長在領到後首次穿著之前最好是先清洗一下後再給孩子穿。特別夏季的學生校服,由於會緊貼著皮膚,所以新發放的夏季學生校服訂做在首次穿著前更是要先清洗過後再穿。其實不光是學生校服,其實包括很多我們平時購買的時裝,也要做到首次穿著之前先清洗,這樣既衛生又安全。
㈧ 怎樣設計校服
1/4
發揮校服的審美導向功能
校服的款式、風格是直觀、具象的視覺元素,校服設計者在校服上體現出正向、積極的美學元素將會對學生形成審美標准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會流行文化中的負面內容對校園帶來影響的現狀中,校服設計者可以尊重學生追求美、探索美的需求,用具有符合學生身份的美學設計、彰顯經典美學元素的款式外觀對學生進行吸引和引導,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美學規律、形成審美標准,進而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2/4
配合學校的校園文化主題
在各級各類學校紛紛開始注意學校形象和品牌建設的今天,校服設計中必然要考慮學校定位、辦學理念、歷史沿革等文化背景,並將其體現在校服的整體風格中,使校服成為校園文化工程中的一部分。例如選用與學校硬體設施風格契合的顏色、在胸前加入經過設計的校徽校訓、適合學校定位的領結絲巾等裝飾細節等,讓學生在穿著校服的過程中,牢記學校的精神傳承、提醒自己的學生身份,讓校服成為對外展示學校形象、同時對內塑造精神品格的重要工具。
3/4
傳承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無論是華夏文明中的服飾美學和禮儀文化,還是各民族傳承千年的經典服飾元素,都是需要新一代學子了解並傳承的珍貴財富。而在國家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文化自信和中華復興成為重點內容,我們的校服設計中必然要體現出傳統服飾美學的元素和理念,這樣才能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對傳統文化的魅力產生興趣並進而傳承下去。例如莘茂設計師就發掘出了傳統服飾工藝中的刺綉、雲錦、結繩、圖騰紋樣等經典元素應用於部分校服產品中,經過現代設計理念提煉和現代服裝工業技術配合,傳統美學在學生身上重新煥發
4/4
小編認為,重新發掘校服美育功能與文化傳承功能才是打造未來中國校服的必由之路。加入盤扣、流蘇等傳統服飾元素的「國粹經典」和「民族精粹」校服作品。
㈨ 校服定製有哪些流程
1、校服定做廠家與客戶雙方達成協商,確定校服的款式、面料和輔料等信息。然後根據客戶的要求購買定製所需物品;
2、打板師根據客戶確定的校服定做款式製作出成品衣服樣板,發給客戶進行確認,確定沒有問題後就可以安排下一步。
3、布匹在裁剪之前,裁縫師需要先松布,然後再拉布裁成衣服配片(衣服的各個板塊)。然後每種配片標記好,分發給車位員工進行縫紉。
4、車間工作人員縫紉好後還要經過壓邊,綉花,印花、打扣等一系列流程,成品校服基本上就生產出來了。
5、最後經過熨燙之後,打好包裝裝箱就可以聯系物流公司安排發貨,再聯系客戶方收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