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廣東做旗袍布料

廣東做旗袍布料

發布時間:2022-09-15 22:53:15

旗袍面料有哪些 做旗袍用什麼面料好

一般都是真絲,絲綢這塊,旗袍的話,講究舒適和美感。

② 旗袍一般使用什麼布料

真絲的不錯,可以很好的體現女人的曲線,並且比較透氣,看上去華貴有質感.
至於顏色跟花樣要根據你的膚色氣質跟性格來決定.
膚色白的話什麼顏色均可,膚色偏暗則選擇淡雅些的顏色跟花色.
淡色底版,細碎的小花紋的旗袍看起來會比較清純
深色底版配暗色的花紋看起來則比較神秘
不對稱的大花圖案看起來比較顯氣質.
那種豎條紋的可以拉長身形,並且看起來比較知性.
旗袍面料的選擇:旗袍選料是很廣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選擇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色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貢緞、提花布等薄型織品;自製的短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春秋季可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這些織品雖然吸濕性、透氣性差,但其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
旗袍緊扣高領,顯得莊重雅緻,但要看體態而選。脖子細長的人,用緊而高的領子;會突出脖子的欠缺,領矮些、寬些,才能彌補這個不足,旗袍下擺的開衩,要跟身高成正比,身材修長,開極大些,走起路來風度翩翩,煞是好看,開衩小了,便裹腿難行。矮個短腿,擺衩要開的小些,才能諧調適當。

③ 做旗袍用什麼布料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現代旗袍是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3)廣東做旗袍布料擴展閱讀: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

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的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

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較少,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④ 廣東特有植物染料古法印染布料,上過CCTV紀錄片,染出來酒紅色的!

天工開物》記載的植物染色法

草木染,即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布料上色的方法。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紅色類的茜草、紅花、蘇木;黃色類的鬱金、藎草、梔子、姜金和槐米;青色類的用藍草製成的靛藍,黑色類的皂斗和烏桕等等,它們經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術,可變化出無窮無盡的色彩。

明末宋應星《天工開物》「彰施第三」對草木染色工藝法記載很詳盡:

「大紅色(其質紅花餅一味,用烏梅水煎出。又用鹼水澄數次,或稻稿灰代鹼,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則鮮甚。染房討便宜者,先染蘆木打腳。凡紅花最忌沉、麝,袍服與衣香共收,旬月之間其色即毀。凡紅花染帛之後,若欲退轉,但浸濕所染帛,以鹼水、稻灰水滴上數十點,其紅一毫收轉,仍還原質。所收之水藏於綠豆粉內,放出染紅,半滴不耗。染家以為秘訣,不以告人。)、蓮紅、桃紅色、銀紅、水紅色(以上質亦紅花餅一味,淺深分兩加減而成。是四色皆非黃繭絲所可為,必用白絲方現。)、木紅色(用蘇木煎水,入明礬、五倍子。)、紫色(蘇木為地,青礬尚之。)、赭黃色(制未詳。)、鵝黃色(黃櫱煎水染,靛水蓋上。)、金黃色(蘆木煎水染,復用麻稿灰淋,鹼水漂。)、茶褐色(蓮子殼煎水染,復用青礬水蓋。)、大紅官綠色(槐花煎水染,藍淀蓋,淺深皆用明礬。)、豆綠色(黃櫱水染,靛水蓋。今用小葉莧藍煎水蓋者,名草豆綠,色甚鮮。)、油綠色(槐花薄染,青礬蓋。)、天青色(入靛缸淺染,蘇木水蓋。)、蒲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蘇木水深蓋。)、蛋青色(黃櫱水染,然後入靛缸。)、翠藍、天藍(二色俱靛水分深淺。)、玄色(靛水染深青,蘆木、楊梅皮等分煎水蓋。又一法,將藍芽葉水浸,然後下青礬、五倍子同浸,令布帛易朽。)、月白草色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莧藍煎水,半生半熟染。)、象牙色(蘆木煎水薄染,或用黃土。)、藕褐色(蘇木水薄染,入蓮子殼,青礬水薄蓋。)。附:染包頭青色(此黑不出藍靛,用栗殼或蓮子殼煎煮一日,漉起,然後入鐵砂、皂礬鍋內,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初尚蕪湖千百年矣。以其漿碾成青光,邊方外國皆貴重之。人情久則生厭。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布染成深青,不復漿碾,吹乾,用膠水參豆漿水一過。先蓄好靛,名曰標缸。入內薄染即起,紅焰之色隱然。此布一時重用。)。」

書中記錄了二十六種顏色染色:

1、做大紅色染劑的原料只有紅花餅,染前要先用烏梅水煎煮紅花餅,再用鹼水漂清幾次,可用稻草灰水代替鹼水,功效是—樣的。多澄幾次之後,顏色就會變得非常鮮艷。有些染坊為了省時省錢,會把准備染的布先用蘆木水染成黃色打底。紅花最怕遇到沉香和麝香,如果把紅色的衣服與這些熏衣的香料放在一起收藏,一兩個月內就會褪色。用紅花浸染過的絲綢,如果想讓紅色褪掉,只需把絲綢浸濕,上面滴幾十滴鹼水或稻草灰水,就能把紅色完全褪去,恢復絲綢原來的本色。把漂出來那些紅色的水用綠豆粉吸附之後收藏,再用於為其他布料染紅色,顏色一點也不會改變。染坊把這個方法作為一種秘方收藏,輕易不肯外傳。

2、3、4、5、要想染蓮紅、桃紅、銀紅、水紅等色,所用的原料也是紅花餅,顏色的深淺根據紅花餅的分量來決定。但是要注意,黃色的繭絲沒有辦法染成這四種顏色,只有用白絲才可以。

6、染木紅色,要用蘇木煮水,配上明礬、五倍子方可染成。

7、染紫色的方法是,先用蘇木煮水染成底色,再配上靑礬作為使顏色容易附著的媒染劑。染赭黃色的方法不詳。

8、鵝黃色要先用煮黃櫱水染出底色,再用藍靛水套染。

9、染金黃色要先用蘆木煮水染色,然後用麻稈灰水淋過,最後放鹼水漂洗。

10、染茶褐色則是先用蓮子殼煮水染,再以靑礬水作媒染劑染成。

11、染大紅官綠色要先用槐樹花煮水染底色,再使用藍靛色套染,最後用明礬來調整顏色深淺。

12、染豆綠色先用黃櫱煮水染,再用藍靛水套染。現在還有一種用小葉莧藍煮水套染的顏色,名叫萆豆綠色,非常鮮艷。

13、染油綠色要先用槐花水稍微染一下,再使用靑礬水作媒染劑。

14、染天青色是先把布料放入靛缸中稍染變成淺藍色,之後再用蘇木水染。

15、染葡萄靑色要先把布料放入靛缸中染成深藍色,再用濃一點的蘇木水染成深色。

16、蛋靑色要先用黃櫱水染,之後放入靛缸中再染。

17、18、翠藍和天藍這兩種顏色都是用藍靛水染成的,只是顏色深淺不同而已。

19、玄色,是先用藍靛水染成深青色,再放數量相同的的黃蘆木、楊梅皮煮水染。20、另一種方法是先浸在煮過蓼藍嫩葉的水裡染,然後再放進靑礬、五倍子一起浸染。但用這種方法浸染,布和絲綢就會變得容易腐爛。

21、22、月白、草白兩種顏色,都是只用藍靛水稍微染一下就好。現在的方法是用莧藍煮水,煮到半熟時浸染。

23、象牙色是用黃蘆木煮氷稍微染一下,或者用黃土染。

24、藕褐色是先在蘇木水中稍微染一下,再用蓮子殼、靑礬水稍微染一下。

25、另附:染包頭巾所用的深黑色,不是在藍靛缸里染成的,而是把栗子殼或蓮子殼在水中煮一天,撈出殼後剩下的水再加入鐵砂和皂礬,在鍋里再煮一晚,就染出深黑色了。

26、另附:毛青布的染色法。

青布最開始是在安徽蕪湖流行起來的,現在已經有上千年歷史了。由於這種布經過漿碾後發出青色的光,故而邊遠地區和外國都把它作為貴重布料。但是人們用得久了又想變換新的品種,所以近代出現了毛青布,製作的方法是選用淞江出產的好布,先染成深青色,不再漿碾。吹乾之後在摻膠水的豆漿水裡過一次水,再放到裝著最上等藍靛染料、稱為「標缸」的水缸內,稍微染一下迅速取出,藍色的布上就會些許泛些紅光。這種布曾一度廣受歡迎。






補充說明:

古代使用過的植物染材種類很多,單是文獻記載就有數十種,常見的染料有:
1、紅花:同時含有紅、黃兩種色素,其中紅色素較具染色價值,《齊民要術》曾對民間提制紅花染料的工藝作了詳細描述。
2、蘇木:又名蘇枋,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海島有蘇枋國,其地產此木,故名。」屬豆科常綠喬木植物,在雲南、兩廣、台灣等均有生長,並且早在西晉年間,就已廣泛使用。蘇木所染出來的紅色與紅花色相相近。
3、藍草:應用最早、使用最多,《詩經》中就有「終朝采藍,不盈一擔」的詩句,說明春秋時人們確曾採集藍草用於染色。而台灣早期一襲青衫,用的就是藍草染色。
4、鬱金:是我國最早帶有香味的布料染色材料,《本草綱目》記載:「鬱金生蜀地及西域,染色是用其莖。染婦人衣鮮明,惟不耐日炙,微有鬱金之氣」。
5、紫草:可做紫色染料,與椿木灰等含鋁較多的媒染劑作用可得紫紅色。李時珍說:「紫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
除上述植物外,古代還以茜草、槐樹(槐蕾)、板藍根、五倍子等植物作染色材料。

⑤ 廣州哪裡訂做旗袍比較好啊 要可以穿上街的那種 不是很誇張的禮服

廣州市越秀區雍唐服裝店
地址:廣州市沿江東路429號海印布料總匯B150號
電話:020-34783034
小嬌嬌唐裝店
地址:廣州海珠區海印布料市場二期布藝總匯E132鋪
以上兩家店,有旗袍成衣,也可以訂做,又是在布料市場,所以更方便你旗袍面料的選擇。建議你去瞧瞧,不知這個回答滿意不滿意。

⑥ 各位朋友,在東莞哪裡有做旗袍的布料

虎門黃河時裝城,三樓有一家唐裝店,全部是做旗袍生意的

⑦ 做旗袍需要多少布料

最重要看你做什麼款式。如果是無袖的或者一點點袖子,且門襟等都是假的(就是直接一塊布,安假扣子,不做款式的話)那麼就是1m,而且你比較高,所以做起來布料會比較緊張。
簡單款式還是購買到1.5m,復雜款式購買2m的布料會輕松很多。

⑧ 旗袍一般使用什麼布料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

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

(8)廣東做旗袍布料擴展閱讀 :

旗袍樣式繁多。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具有適應現代生活的機能性。

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⑨ 旗袍生產或運營所需的材料

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
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現代旗袍是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的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較少,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⑩ 廣東佛山哪裡有做旗袍的

龍鳳甜心旗袍店 86174413 禪城區汾江南路16號103號 廣東佛山豪加制衣廠26111588順德區容桂文德路 http://www.sd-haojia.cn

與廣東做旗袍布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裙子上的油點怎麼洗掉 瀏覽:870
日本學校制服叫什麼意思 瀏覽:74
kz55童裝 瀏覽:43
洛陽米喜迪童裝專賣在哪裡 瀏覽:178
女裝道具哪裡買 瀏覽:347
穿校服唱歌的男生 瀏覽:582
七十五歲的退休老師穿上旗袍 瀏覽:281
童裝正品一手貨源 瀏覽:210
一看到男孩子穿格子襯衫就沖動哇 瀏覽:1
普及下高仿古馳皮帶與專櫃差多少 瀏覽:355
帶鐵環和別針的帽子 瀏覽:554
圖案酒紅色襯衫 瀏覽:760
怎樣挑選適合的羽絨服 瀏覽:66
太原外語科技實驗中學校服 瀏覽:165
校服上印奮進是哪個學校 瀏覽:378
六一兒童節童裝夏季 瀏覽:53
童裝搭配與陳列 瀏覽:808
嫩黃色西裝配什麼顏色的褲子好看 瀏覽:615
怎樣才能把衣塞裙子里 瀏覽:168
樂比悠悠童裝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