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類的衣服能貼身穿嗎
可以。
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三歲以下的不行。據了解,新國標將嬰幼兒及兒童紡織製品的安全技術要求分為A、B、C三類,其中,嬰幼兒紡織製品應滿足A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製品應至少滿足B類要求,間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製品應至少滿足C類要求。
介紹
標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建議,家長在購買嬰兒用品時,不僅要注意顏色和款式是否美觀可愛,還要注意產品安全。購買嬰幼兒服裝等產品時,應選擇標簽上標注「GB31701嬰幼兒用品」字樣的產品。
購買童裝等產品時,要看標簽上是標注「GB31701B」還是「GB31701C」。如果買童裝等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要看有沒有「GB31701B」這個詞。
要注意產品的款式,盡量買繩子越少越短的衣服。對於嬰兒和7歲以下的兒童,我們必須購買頭部和頸部沒有繩索的產品。同時也要注意拉鏈、紐扣等配件是否有鋒利的尖端和邊緣,紐扣和小飾物是否牢固。
❷ 一歲的寶寶能穿B類的衣服嗎
您好,a類的內衣標准嚴於b類,一般的a類適合0-3歲而b類不適合,三歲以後的才可以穿b類的內衣,這個你需要明白的。
❸ 衣服質量等級怎麼看衣服安全類別B類好嗎
我們買衣服之後會剪下上面的標簽,你知道上面有很多信息很重要嗎?比如「一等品」、「A類」、「嬰幼兒用品」等,我們從上可以了解不少衣服質量安全級別信息,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❹ 兒童服裝上的標注的B,類是什麼意思
B類指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B類所要達到的標準是可以和身體直接接觸的,它主要是人在使用的時候,有大部分的面積和人體有著直接的接觸,像經常穿的小背心、襪子、打底褲、秋褲、內衣等等都要符合可以和人體直接接觸的B類等級。
(4)旗袍b類1歲擴展閱讀:
衣服里層大都加有標簽,上面提示了不同數字、字母和符號。專家介紹,在國內,偏瘦體型一般用Y表示,A、B、C分別表示正常、偏胖和胖。上裝的具體規格尺寸標注為:165/88A,指的是適合身高為165厘米、胸圍為88厘米、體型為A的人穿著。
同時,衣服內標簽的使用說明還有其他信息,比如水盆帶浪線為基本水洗符號,插入一隻手錶示可以手洗。熨斗圖形表示熨燙,上面打叉代表不可熨燙,還要注意內標簽上的安全級別標注。
❺ 都說0~3歲的寶寶要穿A類服裝,這個A類B類要怎麼看啊
一般嬰幼兒的服飾標牌上會標明是否是A類服飾的。
A類 是指3歲以下的嬰幼兒服裝產品的安全標准,B類與C類是指兒童或成人的安全標准,A類是要求最高,是可以全完接觸皮膚的產品。B類型是可以直接皮膚類的產品,C類是不可直接皮膚的產品,一般此標准都是用在外套類型的服裝。
❻ 服裝A類和B類的區別,貼身衣服必須是A類嗎
新國標中,服裝可分為A、B、C三個安全級別,明確只有A類產品可供嬰幼兒穿著。
因為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A級最嚴,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而B類則是≤75mg/公斤,C類為≤300mg/公斤,都是成倍的增加。
A類是能讓3周歲以內嬰幼兒穿的;
B類是能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如果你發現內衣上標著C類或者標著「合格品」,則不要購買。
貼身衣服不是必須是A類的,B類也可以,但是嬰幼兒最好是選擇A類。
不合格的服裝會有以下隱患:
甲醛
當殘留的甲醛未被處理干凈,製成服裝後,會在穿著過程中逐漸釋放出來,與人體汗液結合或水解產生游離甲醛,對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膚產生強烈的刺激,引起頭暈、呼吸道炎症和皮膚炎症,嚴重的會導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PH
關於PH值不合格,容易對兒童皮膚產生刺激,進而引發皮膚疾病。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產企業在染色整理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大量酸鹼性物質,又沒有採取合理的中和處理工藝。如果服裝PH值偏高或偏低,將直接破壞人體皮膚的平衡機理,減弱皮膚抵禦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瘙癢、紅腫等反應,甚至引發刺激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
(6)旗袍b類1歲擴展閱讀
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從2005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他相關標准等技術文件中對紡織產品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不符合本技術要求的,應以本技術規范為准。
產品分類
4.1產品分為3類:
A類:嬰幼兒用品;
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技術要求
5.1紡織產品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見表1
5.2嬰幼兒用品應符合A類產品的技術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應符合B類產品的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應符合C類產品的技術要求。
5.3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其他產品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所符合的安全技術要求類別。
註:一般適於身高80cm及以下嬰幼兒使用的產品可作為嬰幼兒用品。
❼ 一歲半能穿b類衣服嗎
一歲半的時候應該是不可以穿B類的衣服,因為這樣的話不好看,給人的感覺也不好。
❽ 一歲的寶寶能穿B類的衣服嗎
服裝可分為A、B、C三個安全級別,只有A類產品可供嬰幼兒穿著. A類是能讓3周歲以內嬰幼兒穿的; B類是能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❾ 服裝標簽上的B類、C類是什麼意思
A類的衣服一般是可以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織品,一般都是嬰幼兒使用的紡織產品,在身高在1米一下的小孩都會使用A類的紡織產品,一般主要包括嬰幼兒使用的睡衣、手套、口罩、尿布、襪子、帽子等等,還有就是寶寶睡覺用的床上用品。
B類所要達到的標准也應該是可以和身體直接接觸的,它主要是人在使用的時候,有大部分的面積和人體有著直接的接觸,像我們現在經常穿的小背心、襪子、、打底褲、秋褲、內衣等等都要符合可以和人體直接接觸的B類等級。
C類則是代表不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比如我們的外套,我們穿著的時候一般會在裡面搭配一個內搭,這種衣服的等級就屬於C類,一般不可以或者只允許一小部分和皮膚直接接觸,像我們的窗簾、毛衣、床罩、外套、等的衣服材料或者紡織布料大多屬於C類。
(9)旗袍b類1歲擴展閱讀
在購買衣服的時候,細心觀察下,衣服里層大都加有標簽,上面提示了不同數字、字母和符號。專家介紹,在國內,偏瘦體型一般用Y表示,A、B、C分別表示正常、偏胖和胖。上裝的具體規格尺寸標注為:165/88A,指的是適合身高為165厘米、胸圍為88厘米、體型為A的人穿著。
同時,衣服內標簽的使用說明還有其他信息,比如水盆帶浪線為基本水洗符號,插入一隻手錶示可以手洗。熨斗圖形表示熨燙,上面打叉代表不可熨燙,還要注意內標簽上的安全級別標注。
A類是能讓2周歲以內嬰幼兒穿的;B類是能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如果你發現內衣上標著C類或者標著「合格品」,則不要購買。
❿ 嬰兒b類衣物安全嗎
童裝標准
只有A級可供嬰幼兒穿
自2012年8月1日起,由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起草的修改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10)全面強制實施。與2003年公布的舊版標准相比,新國標中「嬰幼兒服裝」的范圍擴大了。首先是「嬰幼兒服裝」適用的年齡范圍從2周歲擴大到3周歲,而適用的身高尺碼范圍則從原先的80厘米提高到100厘米。
另外,新的國標還規定,產品標識牌上應標注產品執行標准,並按GB18401要求標明產品執行的安全技術類別。也就是說,嬰幼兒服裝必須標註上「嬰幼兒用品」「A類」「GB18401-2010」等字樣,同時還要標注產品規格(即身高、胸圍、腰圍等信息)。對不符合新標準的紡織產品,將被實行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
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郭文松向記者介紹,按照新國標,服裝可分為A、B、C三個安全級別,明確只有A類產品可供嬰幼兒穿著;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B類產品的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C類產品技術要求。但後二者如果是嬰幼兒服裝的話,也必須達到A類產品的技術要求。
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A級最嚴,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而B類則是≤75mg/公斤,C類為≤300mg/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