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花樣年華旗袍服裝

花樣年華旗袍服裝

發布時間:2022-09-20 10:24:58

『壹』 誰知道張曼玉在《花樣年華》里一共換了多少旗袍

約有26套,全由銅鑼灣朗光時裝的梁朗光師傅所制的。此片美術設計張叔平首先帶著一件旗袍給梁師傅修改,然後就開始了合作關系,張叔平帶來的草圖越來越多。其中有些是梁師傅刻意裁製而成的,也有些是由張叔平從外地買來的舊花裙改造而來的。梁師傅在30年前已在香港開業,屬於老字型大小人馬,王家衛導演代師傅宣布憑《花樣年華》票尾光顧朗光時裝做旗袍可獲折扣優惠。

艷麗別致旗袍的下落?

身為女主角的張曼玉自言不知道這批漂亮旗袍的去向,並公開向導演追討,原來王導演曾應允她會留一至兩套供她作留念之用

『貳』 張曼玉在哪一部電影中共有二十三套旗袍造型

張曼玉在電影《花樣年華》中共有二十三套旗袍造型。《花樣年華》以其獨特的電影語言和敘述模式,以及帶有王家衛獨特標記的風格特色,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旗袍是影片里鏡頭轉換與時間流逝的證據。


《花樣年華》這是屬於王家衛童年的回憶,這是屬於王家衛風格鋪張的最好的年代,最好的地點,最擅長描寫的情感!

『叄』 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件旗袍分別代表著女主人公什麼

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件旗袍分別代表著女主人公不同的心情,或者快樂、或者憂郁、或者期望、或者絕望。

張曼玉在片中一共換了23件旗袍,這些旗袍有很大講究,質料和花式都是絕版,在影片中暗含著許多象徵意義,與蘇麗珍的情緒變化緊密關聯,旗袍的更換也使得戲中時間的流程更為清楚。

這23套旗袍顏色不同,款式略有差別,每一個旗袍換上的時候,都代表著這個人物當時的一種心情,不同旗袍映射出蘇麗珍的不同心境,或者快樂、或者憂郁、或者期望、或者絕望,種種的這種心態,都通過旗袍來展示出來了。

比如她幾次提著飯盒打飯的鏡頭中,都是一身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出軌,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隱喻了兩人之間萌發的愛情和激情。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

影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該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隨後,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肆』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一共穿了幾套旗袍

湯唯在《色,戒》里前前後後共換了27件旗袍,打破當年《花樣年華》中張曼玉換23件旗袍的紀錄。

『伍』 電影《花樣年華》中,女主角蘇麗珍的多套旗袍有什麼作用

在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主人公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面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里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里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陸』 花樣年華中張曼女的各種旗袍裝盡顯優雅,還有哪個女明星的旗袍裝魅力無限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確實將旗袍的優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充分感受到了這種款式衣服的魅力。而在其他女星的旗袍穿搭之中,留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宋軼、倪妮、趙麗穎。這三位的旗袍裝扮都十分不錯,各有各的特點。

三、趙麗穎

趙麗穎本身長相甜美,而她在劇中的穿著旗袍亮相也十分的耐看,不僅有小女生的可愛活潑之感,還帶著一絲俏皮的女人味,讓人十分的沉醉。而且本身她所穿著的旗袍大多都是淺色系,與宋軼和倪妮所穿搭的深色系不同,淺色系更適合走甜美風和少女風的女性。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如果覺得我說的不錯請給我點個贊吧。

『柒』 電影《花樣年華》里的旗袍在哪裡定製的

為鞏俐縫制銀色旗袍的梁朗光師傅,從業長達50年,曾為電影《花樣年華》、《2046》製作了幾十套旗袍,亦因此與鞏俐、張曼玉、章子怡等一線女星結緣。
梁師傅位於香港銅鑼灣的工作室「朗光時裝」,八十多歲的他如今還在堅持做旗袍,但已有收山之心。這一輩子與旗袍為伴,梁師傅把貢獻給電影的得意之作拍了照片做成集錦。記者一抵達工作室,他就取出寶貝冊子,放在工作台上,邊翻邊聊起往事。
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換了26套旗袍,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情:憂郁悲傷雍容大度……一場完美旗袍秀令人眩目。梁師傅向南都記者透露,當時製作的旗袍可不止這26套,有30多套呢,「花了很長時間,一點一點地做了有一年。做著,拍著,又繼續做。」那時,該片的美術指導張叔平找到梁師傅,牽系了師傅與電影以及這些女明星的緣分。

『捌』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旗袍有什麼作用

《花樣年華》是一部由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電影,劇中她們兩個因為對方的配偶分別出軌,她們兩個因為調查她們配偶出軌的事情相識,最終因為一系列事情,彼此吸引但最後沒有走在一起的錯愛故事。


『玖』 《花樣年華》,其實是張曼玉的旗袍秀

關於花樣年華

昏黃的色調,慵懶的配樂,撩人心弦的慢動作,將我們一點點地帶入影片之中,好像不多時,你就成了周慕雲,我便是蘇麗珍。滂沱的大雨下,昏暗的路燈,雨水打濕了你的頭發,有些凌亂,卻又多了一絲動人嬌媚。彼此相視一笑,而後四目迅速躲閃,看向別處,只要不是對方的眼眸就行,免得場面尷尬。

沒有喧鬧的浮躁,沒有泡沫文化的縮影,只有哀婉卻唯美地唱著一首老歌:花樣年華。

蘇麗珍、周慕雲的生活本沒有過多交集,卻在各自的丈夫妻子雙雙出軌之後,同為天涯淪落人的他們開始頻繁接觸,訴說苦悶與心中的悲涼。作為旁觀者,本以為他們會為了解恨報復,也會各自出軌,但最終因為男的不夠勇敢,女的矜持顧慮,這場深藏在心中羞於告知他人的愛戀無疾而終。

那句「如果我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最終也沒有說給對方聽。又或許他們都知道,卻都沒有足夠的勇氣跨出那一步,最終這段情,只能偷偷地由周慕雲在柬埔寨的吳哥窟,對著一個石洞傾訴出來,再塞上雜草,封住全部的秘密。

這部影片,看完之後的感覺是,慵懶,緩慢,沒有太多文字,講述了香港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大部分情節還是以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和梁朝偉飾演的周慕雲兩人似有似無,朦朦朧朧的感情變化為主線。他們的情感,就如同導演王家衛鏡頭下的那一縷縷藍色煙霧,氤氳不清又消散不去。

關於王家衛

「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王家衛。」

很多人說王家衛導演的影片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善於使用支離破碎的畫面來掩飾電影中所要表現的真實內在,所以看王家衛的電影,不單是觀賞他獨特的畫面處理方式,還得透過零散斷斷續續的畫面和情節把握其中蘊藏的深意和主題。

王家衛的電影,我看得並不多,但只這一部花樣年華,卻讓我深度懷疑:這樣一個身材魁梧高大的硬漢形象,時常帶著一副黑洞般的墨鏡,給人深不可測印象的男人,如何拍出如此安靜如此溫情似水的文藝片?著實納悶不解了很久。可回過神來想想,我們不能總是以貌視人,真正了解一個人,還是要走進TA的內心並和TA的靈魂對話。

王家衛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導演,至少個人看來,是非常值得我欣賞的一位香港導演。更何況跟他合作的演員都是張國榮、張震、梁朝偉、張曼玉、林青霞這樣的大腕兒名角兒。

關於旗袍

回過頭來,再聊聊《花樣年華》這部片子,劇中張曼玉飾演的女主角王麗珍,每一個鏡頭下的她都身穿不同顏色,不同剪裁,不同花色的旗袍,婀娜多姿,裊裊婷婷,一動一靜,一言一行,曼妙的身姿彷彿就在眼前擺動。

相對於蘇麗珍和周慕雲那讓人無法猜透的情感,最讓我著迷的還是蘇麗珍身上那一件件美麗耀眼的旗袍。身穿各式旗袍的蘇麗珍,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溫柔,每一件旗袍好像都代表了她的不同心情。

好像鏡頭也無比寵愛蘇麗珍這個人物,很多次畫面切換到蘇麗珍的時候,焦點都會聚集在她的旗袍上,旗袍的衣襟,旗袍的下擺,旗袍的袖口。讓即使身處服飾千奇百怪的時代的我,有種立馬買件旗袍來穿的沖動。

大致數了一下,影片中,張曼玉總共有二十幾身旗袍,每一件都華美卻不失風雅,屏幕後的人喜歡卻觸碰不到,更別談有幸穿上一套,當然了,要是沒有張曼玉那樣的身段,那些旗袍也會立刻黯然失色。

說到旗袍,不得不提起,一位旗袍的真愛粉兒--- 張愛玲 。張愛玲在民國名媛圈中是出了名的愛美愛穿旗袍,甚至可以用「痴迷」二字來形容也不為過。她幼時看見母親站在鏡子前在綠襖上別翡翠胸針,變口出誓言:「 八歲我要梳愛司頭,十歲我要穿高跟鞋,十六歲我可以吃粽子湯圓,吃一切難於消化的東西。 」想來,張愛玲小姐在幼年時期,早就萌生了一顆愛美的心。

對於旗袍,張愛玲偏愛鮮明的對照,承重的黑與輕盈的白,清冷與明麗,簡約的現代線條與傳統花紋,皆是她的心頭好。她為自己設計的許多旗袍亦是如此,愈激烈愈著迷。在香港念書之時,她就將獎學金全部拿出買衣料做衣服,並且樂此不疲。她還獨創了很多穿法,譬如說在旗袍外邊罩件短襖,在旗袍外穿上清裝大襖,別有一番風情。

張愛玲曾說:「 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是袖珍戲劇 。」張氏小說中旗袍亦是出鏡率最高的道具。

《半生緣》中曼楨穿過 「一件淺粉色的旗袍,袖口壓著極窄的一道黑白辮子花邊」;曼璐出場時「穿著一件蘋果綠軟長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有腰際有一個黑隱隱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時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

《封鎖》中電車上,人如其衣、平淡如水的吳翠遠:

「穿著一件白洋紗旗袍,滾一道窄窄的藍邊---深藍與白,很有點質朴的風味。」

《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對嬌蕊的衣飾描寫是這樣的:

她穿著一件曳地的長袍,是最鮮辣的潮濕的綠色,沾著什麼就染綠了。她略略移動了一步,彷彿她剛才所佔有的空氣便留著個綠跡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兩邊迸開一寸半的裂縫,用綠緞帶十字交叉一路絡了起來,露出裡面深粉色的襯裙,那過分刺眼的色調是使人看久了要患色盲症的,也只有她能若無其事地穿著這樣的衣服。

想我為何如此喜愛著民國這個年代,或許是因為沒有設身處地經歷過,或許是那個年代的人,事,物,情都太另人著迷,如不能親眼所見,便只好通過影片和文字聊以慰藉了。

『拾』 《花樣年華》電影里張曼玉到底換了多少套旗袍,這里有

與花樣年華旗袍服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學校制服叫什麼意思 瀏覽:74
kz55童裝 瀏覽:43
洛陽米喜迪童裝專賣在哪裡 瀏覽:178
女裝道具哪裡買 瀏覽:347
穿校服唱歌的男生 瀏覽:582
七十五歲的退休老師穿上旗袍 瀏覽:281
童裝正品一手貨源 瀏覽:210
一看到男孩子穿格子襯衫就沖動哇 瀏覽:1
普及下高仿古馳皮帶與專櫃差多少 瀏覽:355
帶鐵環和別針的帽子 瀏覽:554
圖案酒紅色襯衫 瀏覽:760
怎樣挑選適合的羽絨服 瀏覽:66
太原外語科技實驗中學校服 瀏覽:165
校服上印奮進是哪個學校 瀏覽:378
六一兒童節童裝夏季 瀏覽:53
童裝搭配與陳列 瀏覽:808
嫩黃色西裝配什麼顏色的褲子好看 瀏覽:615
怎樣才能把衣塞裙子里 瀏覽:168
樂比悠悠童裝 瀏覽:747
男士羊衫冬季搭配圖片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