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中國的傳統校服

中國的傳統校服

發布時間:2022-09-24 06:44:12

㈠ 將校服誤當成制服,為何我國的校服款式一直被大家吐槽

剛才去網上搜索了一下「中國校服」,結果映入眼簾的都是清一色的丑字。果然中國的傳統校服被自己人黑了個體無完膚,,當然大家吐槽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中國校服需要改進,這是大家一致認同的想法。其實從80後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一直在說了,但直到現在,很多地區的校服還是上面那樣,一點進步都沒有。

不管是防止孩子的攀比心理還是防止學生早戀,這都不是我們把校服做的這么難看的借口。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無論如何都會有上述兩種心理,這是教育界的權威人士都應該清楚明白的道理,所以我們的校服文化還是應該加緊解決,多向發達國家看齊





㈡ 你覺得中國校服有什麼特點

中國校服的特點著裝統一,多以運動服為主。

首先中國學生校服多數以運動服為主,少數的貴族或私立學校已更新為西式制服。受毒校服事件的影響,很多學校正在不斷改進校服的款式和質量。其次中國學生校服是學校的主流色彩,中國的學生校服設計不僅要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還要符合學生們的要求。所以中國學生校服沒有過分華麗和繁瑣的裝飾物比較簡簡潔統一。

其次中國學生校服是學校的主流色彩,中國的學生校服設計不僅要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還要符合學生們的要求。所以中國學生校服沒有過分華麗和繁瑣的裝飾物比較簡簡潔統一。設計時充分考慮校服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對於一些冬季校服比較薄的學校,可在校服內增加毛衣等保暖衣物。部分學校還有春秋季校服,其厚度介於夏季校服與冬季校服之間,增加學生的選擇餘地。對於不同季節的校服,除特定場合外,學校一般允許學生自由搭配。這樣不僅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加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同學之間的攀比現象,減輕同學的經濟負擔。

㈢ 中國校服進化史,深圳喜提「第一美」網友:長見識了,你覺得那個好看

校服,承載著每個年代的穿衣文化,只要是上過學的小朋友,對校服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雖然,人們常常吐槽校服的種種不好,但是偶爾也會懷念起那些穿校服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校服的進化史!

㈣ 校服的種類有多少

各省市「校服」類型盤點,運動風是其中一種,看看你喜歡哪個類型

第一種類型:常見「運動風」

我們國家常見的主流校服類型,就是運動風,基本上全國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這個類型的。基本上以藍白、黑白為主要的色系,可能也有一些學校會出現紅色、黃色、綠色這種比較繽紛的顏色。

款式主要就是上衣是拉鏈的,褲子為松緊的,可能會有一些條紋做簡單的裝飾和點綴。不過這類校服也是被學生們吐槽最多的,很多學生覺得很不好看。

等到學生們畢業之後,可能也很難有機會再次穿校服了,所以這個時期是很美好也是很難忘的回憶。並且,一些學校並不是需要學生每天都要穿校服的,偶爾也有可以不穿校服的時候。

㈤ 中國校服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校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近代學堂,當時校方已開始發給學生統一的衣服、帽子、靴子,並從傳統服裝漸變為西式制服。1920年後,中國各地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校服,如北京大學明文規定必須穿長袍。之後標准校服演變為男生著中山裝,女生穿陰丹士林旗袍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

菁菁校園,無處不張揚著春潮熱力;年輕的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青春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近百年來,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承載著我們每個人少年時代幾乎全部的歡笑和淚水,在我們記憶里灼灼生輝。

㈥ 中國式的校服,為何大多都是以運動款為主

校服是學生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我們中國的校服基本都是以運動風、休閑風為主,但是西方國家的校服基本都是制服、水手服類型的。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01、運動款的不分男女都可以穿著。

西方的校服是有男女之分的,比如說男性是西裝襯衫,女性是水手服制服等等;但是在中國,基本男女的款式都是一樣的。購買的時候只需要填寫自己需要的尺碼就可以。因為運動風的衣服本來就不分男女,只要寬松,穿著舒服就好了。而且校服也不會故意去弄一些花里胡哨的顏色,基本校服顏色都是以紅藍為主,是學生都可以接受的顏色。

校服的選擇是根據每種學校不同的理念來選擇的。但是我國的校服基本都是偏向於運動風,雖然有時候覺得不太好看,但其實還是挺方便的。

㈦ 中國校服的校服款式

中國大陸的小學、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以運動服為校服,顏色常以藍色、黑色和紅色居多,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黃色。夏天的校服通常是短袖襯衫,有些學校的女生夏季校服是裙子。多數則為男女統一的褲子。許多中學有規定每日必須穿著校服,小學則不做此要求,有些鄉下學校定為星期一升國旗的時候必須穿校服,少先隊員必須佩戴紅領巾。對於一些冬季校服比較薄的學校,可在校服內增加毛衣等保暖衣物。部分學校還有春秋季校服,其厚度介於夏季校服與冬季校服之間,增加學生的選擇餘地。對於不同季節的校服,除特定場合外,學校一般允許學生自由搭配。這樣不僅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加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同學之間的攀比現象,減輕同學的經濟負擔。
婉約范兒
翻看一些對比圖片,日本女學生的校服也與此相似。小西裝配超短百褶裙,黑色中腿襪搭配皮鞋,青春、動感,俏麗的形象讓人眼前一亮。其實日本校服的百褶裙也到膝蓋,但是女生為了看起來時尚漂亮,會故意把裙子提高,在腰部多卷幾層,從而露出美腿,冬天時,女生會穿較厚的襪子和圍巾保暖。
旗袍范兒中國的校服也體現著時代的特點,旗袍是滿族獨特的民族傳統服飾。1940年,香港培道中學女生已經使用改良後的白色旗袍作為校服,領口到腰身的貼合裁剪讓學生看起來亭亭玉立,純凈的白色使得她們在青春年紀凸顯出幾許書卷氣息。值得一提的是,培道中學的這款傳統旗袍校服一直沿用至今。
現代中國大部分地區,普通運動式校服的基本特點:
價格便宜,樣式式單一,穿上去鬆鬆垮垮,春秋兩季基本男女無別,通常是春秋冬三季通用一套、夏季另外一套,只有少數學校才區分春秋裝和冬裝。
改良漢元素校服
近年來隨著漢服運動的發展,漢族人開始拾起自己的傳統服飾——漢服,於是出現了不少關於用漢元素時裝作為校服的設計。漢服校服在不改變傳統漢服形制上做了一些改良,譬如將褶裙改短,袖子改窄等。改良後的漢服作為校服,不僅能展現出濃濃的中國特色,也能使孩子們減少對校服的抵觸,更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㈧ 中國校服有什麼特點

首先中國學生校服多數以運動服為主,少數的貴族或私立學校已更新為西式制服。受毒校服事件的影響,很多學校正在不斷改進校服的款式和質量。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已經將校服的款式更新為西式或日韓風格的校服。
其次中國學生校服是學校的主流色彩,中國的學生校服設計不僅要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還要符合學生們的要求。所以中國學生校服沒有過分華麗和繁瑣的裝飾物比較簡簡潔統一。設計時充分考慮校服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最後中國學生校服除節假日基本上是天天穿,在周一星期日不僅要穿校服,少先隊員還要佩戴紅領巾。力求達到統一。塑造的是整個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㈨ 中國校服是源自中山裝嘛

辛亥革命雖然沒能把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成功解救出來,卻大開大闔地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舊時代衣著制約。新文化運動的春潮更是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顯出空前的天真、輕松和愉悅。

各式校服


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園內得寵


三十年代出現的旗袍款校服,逐漸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為流行的十年


民國時候漂亮的校服


四十年代:延續了三十年代的服裝風格


五十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國之初,全國人民自動穿起藍色、灰色的幹部服、列寧裝、棉大衣。長衫馬褂至此基本退出歷史舞台。58年以前,風氣還是比較寬松的,大學女生還會穿著彩色呢子大衣,楊沫的《青春之歌》講的就是這段時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舊軍裝:接二連三的「運動」抹煞了錦綉河山的絢麗色彩,稍微鮮艷、新穎的衣服都受到了壓制,看看這時期的學生吧,草綠色的舊軍裝就是他們最主要的色彩。(但這可不算校服,這段時期「校服」這個詞從我們國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現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服飾終於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在80年代後期, 「校服」這個字眼,也逐漸重回我們的視線。一開始比較散亂,校服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個學校一個樣,沒什麼統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加粗要考的)



中國的校服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


看完有沒有感覺到絕望呢?什麼時候的都好看,就你上學的時候運動服統一天下(手動狗頭保命)但是國家有人似乎發現了這個問題要校服改革


近日,民革中央就目前各省份對校服的管理方式不同、效果迥異,有地方出現「劣質校服」、「丑校服」問題,建議改進校服美感和舒適度。


發揮校服的與人與審美能力、


答案來自:」中國校服的唯美進化史「網頁鏈接

㈩ 中國校服發展史:從先秦到民國,看校服的變遷

一直以來,中國式校服因面料經濟實用,耐磨耐操,辨識度高,

從視覺上縮小了貧富差距,在樣式上消除了男女隔閡。

不少學生深感校服設計師的良苦用心,

把穿上校服後那種接地氣又不入俗流,極具考驗顏值的氣質,

比喻成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食材——

不過幸好,隨著韓流的影響,

時尚 學院風款式的校服也已經逐漸在中國流行起來。

男孩和女孩的制服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變,

例如女孩一般是打領結搭配襯衫和格子裙,男孩則穿西裝打領帶。

但其實如果要追溯中國校服的 歷史 ,那就要從先秦時期說起。

《詩經》一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就概括了先秦時期的學院制服的風格。

當時的學院制服強調合身和舒適,對鞋、帽、冠也有相應的要求。

而這種服飾一直沿用到隋、唐、宋,成為學生專用的制服。

1920年代,真正的制服款式的出現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國五千年來的舊思想,

新文化運動的意識激發了年輕一代對自由和美麗的渴望。

因此,真正的中國第一代校服就此誕生。

當時的女生校服最有特色,採用中西合璧的風格,

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外加一雙黑色牛津底鞋和白色絲襪,

也被稱為 「中山裝」

到了民國時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讓中國女性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曲線。

作為最初是滿族服飾的旗袍,

因能更好地勾勒出女性的身體曲線而受當時女性追崇,

逐漸在校園里流行起來。

而當時男性的校服是中山裝的改良版,

以黑白為主,剪裁精巧,頗具陽剛之氣,塑造謙遜紳士,

這是當時男性的標配。

到了50年代,受列寧主義的影響的,

全中國主要穿藍灰色制服、列寧大衣或棉大衣。

這一時期沒有特定的校服款式。

男生女生一般都穿白襯衣加藍色褲子或裙子,看起來很整潔。

60、70年代,軍裝校服開始興起。

到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學生校服也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改變。

在那個年代,樸素、干凈、純粹的少先隊隊服,

象徵著那個年代的人們有著最朴實的夢和一個全新的開始。

1990年代,主打舒適和運動風的超大號校服成了全國學校的標配。

然鵝,卻被評為以丑冠絕全球的「麻布袋」...

2002年,深圳教育局正式對校服的顏色、款式進行統一,

黑藍白相間的深圳校服的主要特色。

2015年,深圳的中學校服還被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永久收藏。

深圳校服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的展覽介紹里寫著:

自此,深圳校服正式出圈,火到海外。

連著名奢侈品牌prada,

都跟深圳校服撞衫這樣兼顧 時尚 與優惠的校服。

更重要的是,深圳校服還成為海外華裔最愛的搭配單品。

作為一個90後,雖然對那時的校服款式充滿槽點,

但它確實也承載著我記憶里學生時代的歡樂。

時至今日,你還記得曾經穿過的校服是什麼樣的嗎?

與中國的傳統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學校制服叫什麼意思 瀏覽:74
kz55童裝 瀏覽:43
洛陽米喜迪童裝專賣在哪裡 瀏覽:178
女裝道具哪裡買 瀏覽:347
穿校服唱歌的男生 瀏覽:582
七十五歲的退休老師穿上旗袍 瀏覽:281
童裝正品一手貨源 瀏覽:210
一看到男孩子穿格子襯衫就沖動哇 瀏覽:1
普及下高仿古馳皮帶與專櫃差多少 瀏覽:355
帶鐵環和別針的帽子 瀏覽:554
圖案酒紅色襯衫 瀏覽:760
怎樣挑選適合的羽絨服 瀏覽:66
太原外語科技實驗中學校服 瀏覽:165
校服上印奮進是哪個學校 瀏覽:378
六一兒童節童裝夏季 瀏覽:53
童裝搭配與陳列 瀏覽:808
嫩黃色西裝配什麼顏色的褲子好看 瀏覽:615
怎樣才能把衣塞裙子里 瀏覽:168
樂比悠悠童裝 瀏覽:747
男士羊衫冬季搭配圖片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