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結婚穿旗袍
結婚穿旗袍如何搭配?
一、色彩:
玫瑰紅:適合年紀較輕的新娘,因為本身皮膚的膚質很好,襯以玫瑰紅色,可以使新娘顯得青春俏麗。深紅色: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白色:適合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而又收入頗豐的新娘,局部可以滾紅色的邊,或大面積鑲銀光亮片,會顯得非常的雍容華貴。黃色與橘黃色:也是不因循守舊的新娘可考慮使用的顏色。
二、款式:
旗袍的款式與新娘的身材身材瘦小的新娘從嚴格意義上說不適合穿旗袍。身材粗大型適合穿x型旗袍,這種款式可以對過於豐滿的臀部起到遮掩效果。性格活潑好動型新娘也適合穿X型,這樣新娘的站立行坐可以更自如一些。般人都認定,盡顯玲瓏身材的旗袍,只屬高個女人的專利。當然不是這樣了!新派旗袍由長變短,例如及膝旗袍,就算是最個子矮小的新娘子,一樣可以穿出古典美。身材勻稱腿型較好的新娘穿上兩邊開岔的旗袍更能顯出形體的優勢。另一個新派旗袍的重要元素,是七彩鮮艷的顏色,代表喜氣洋洋,尤其適合膚色黝黑的新娘子,令她們看上去更加醒目,艷光四射。
三、旗袍的領口與新娘的臉型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新娘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新娘適合穿無領的。四、旗袍的面料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春夏秋季節結婚應考慮用清薄的料子比如真絲,顏色也不要太凝重;冬天舉辦婚禮最好選用織錦緞,這種面料可以襯托婚禮的豪華。
⑵ 人妻原來這么有魅力,程莉莎穿上旗袍撩到你了嗎
旗袍作為我們國家歷史悠久的傳統服裝,我想大家都很了解這件衣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秦二漢時代。我現在正在擦旗袍。在這期間我們各個時代的設計師們都盡心盡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現在旗袍的美麗和時代感共存著。是一點點積累了時間的藝術遺產。在人們的眼裡,旗袍的優點顯而易見。可以清楚地描繪出身體曲線。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主題風格。現在一起調查旗袍的特徵吧。程莉莎這種女人真耐看,古風造型太柔情,韻味十足令人感動,不得不說人妻原來就這么有魅力,程莉莎穿旗袍真便宜好身材一點也沒藏起來。
這樣的組合比較簡單,有很大的選擇空間。但是,組合性會變小。基本上選擇衣服的話,就沒有什麼搭配的空間了。特徵鮮明,主題明確,色彩單一,色彩艷麗,和諧。那個本身渾然一體。如果你喜歡這種風格就好了。制服表現了女性多方面的魅力。旗袍經常單獨穿,如果想和普通的不一樣的話,應該從這個想法出發。可以穿其他以旗袍為主題的次要服裝。當然如果是小面積的東西,顏色相近的組合也沒關系。搭配性豐富,簡單。如果是有魅力有氣質的女性的話,我相信這些穿法的知識比較基礎簡單。如果你想成為這樣的女性,你需要的東西可能會比這個多。所以,在組合的道路上學問是無窮無盡的。在學習的路上也要有自己的審美意識,最後祝小姐們最後找到自己衣服的風格。
⑶ 結婚不穿婚紗穿旗袍可以嗎該選什麼樣的呢
旗袍的色彩要比白色的婚紗濃烈一些,艷麗一些,深圳婚紗照旗袍怎麼選擇提醒所以妝面的打造上也可以較濃艷,以暖色為主,唇色多是妖艷的中國紅,眼妝多採用丹鳳眼的畫法,搭配彎彎的柳葉眉凸顯出中國式的復古韻味。大紅色:適合年齡稍大的新娘,因為大紅色可以顯出新娘的穩重大方。玫瑰紅:適合年紀較輕的新娘,因為本身皮膚的膚質很好,襯以玫瑰紅色,可以使新娘顯得青春俏麗。深紅色: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白色:適合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而又收入頗豐的新娘,局部可以滾紅色的邊,或大面積鑲銀光亮片,會顯得非常的雍容華貴。黃色與橘黃色:也是不因循守舊的新娘可考慮使用的顏色。
⑷ 我同學結婚,我想穿旗袍去參加她的婚禮,可以嗎 哪的好
那得看看你的朋友的婚禮大概是什麼檔次的,比較高檔次的穿旗袍不錯,但是一般的婚禮的話是很鬧的人很雜的,穿旗袍會帶來很多麻煩,要顯身材其實有別的衣服可以選擇啊~
⑸ 穿旗袍女人的故事
離開重慶的時候,我對蔣姐姐說:「這件紅色的旗袍我真想結婚的時候穿,如果下次我們再來時它還在這里,我一定把它帶走。」就這樣,我對自己立了一個與山城的重逢之約,這個約定緣起旗袍,這是一段與穿旗袍的女人有關的故事。
早在三年前,重慶就在我的畢業旅行計劃里,無奈種種原因,始終未能成行,漸漸地,它就成為我心裡的一個念想。三月初,我辭掉了上海的工作,厭倦了在大城市的物質消費和漂泊不定,開始尋找一種更自在的生活方式。
一想到要重新換城市、找工作,心裡也難免急躁,但我知道有些事情急不來,所以這次索性給自己放個長假,或許很多平日里想不通的事情在旅途中就豁然開朗了,於是重慶終於再次成為我的目的地。這趟旅程,既是探索,也是了願。
我出行一向以簡便為主,但是這次,無論衣食住行,我都格外用心,或許是相信用心的付出會換來意外的收獲。在網上連續看了很多間民宿,那些裝飾清新的小房間都很漂亮,但我還是覺得少了些感覺,直到無意中發現了Airbnb上的「百年旗袍」,那個藏在裡面的古床令我一見傾心,這就是我費盡心思想要尋找的感覺吧!
「百年旗袍」是間旗袍工作室,經主人翻修之後騰出了幾間小屋,成為一間特色民宿,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我和男友在外旅行多住民宿,但是剛到「百年旗袍」的時候還是被特殊的回家儀式驚奇到了。大門口掛著銅質的鈴鐺,輕輕向下一拉,便發出清脆的鈴聲。不一會兒,一位年輕女子小張姑娘應聲過來開門,引導我們上了半層樓,到了樓梯間的平台處便分別遞給我和男友每人一隻鼓槌,我們突然間不明所以,小張解釋說這是回家的儀式,讓我們一起敲鑼擊鼓。
鑼鼓音未落,只見一身著旗袍的女子出現在另半層樓梯之上,體態優雅卻不冷漠,隨著我迎上的目光慢慢走下台階,笑語迎接我們:「寶貝們,歡迎回家!」,她讓我們叫她蔣姐姐,隨即張開雙臂,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迷的暈了頭,恍惚間看到了每次在機場等我的母親。
蔣姐姐和助理小張一路帶著我們進入內堂,來到預定的房間。房間無門,用屏風作為隔斷;一進來我的目光便再也離不開眼前的古床。
古床由外向內共設有三層開闊的憑欄,使原本的古樸更顯深邃,彷彿最裡面的空間充滿了神秘感,讓人忍不住入內探索,帶著驚奇又懷著敬畏。每一層憑欄上都裝飾著精緻的浮雕,圖案到如今仍清晰可見,用手輕觸,更是能真實的感受古老工藝的精湛。我除去鞋子,小心翼翼地走上古床,心想著很多年前,又是什麼樣的女孩誰在上面。隨著腳步的更迭,木質的古床悠悠地發出一兩聲「吱吱」聲,就好像它的生命正慢慢地被激活,它想與我訴說它的百年故事。
床上鋪的是老式的棉被褥,白色的底邊上逢著大紅色的綢子,我輕輕地坐在床邊,想起到多年前姥姥房間里的縫紉機。
待我回過神來,從無盡的驚喜和回憶中走下古床,才開始認真審視房間里的其他角落。古床左邊是同樣材質的老式梳妝台,正中央是一面已經有些模糊的鏡子;檯面上有一把手持式的古鏡,花紋精美;還擺放了一個古人睡的瓷器枕頭。房間進門的右手邊是木質的古桌椅;屏風上則掛滿了顏色、質地各不相同的旗袍。從里到外,每一件傢具、每一樣擺設都彰顯了百年旗袍的古典韻味之美。
從房間出來,便是寬敞的大廳。正前方的桌上平鋪著書法作品,上前細看還有佛經經文。蔣姐姐介紹說,這里有書法、繪畫、古琴、插花、扎染,只要想學都可以體驗。靠近樓梯的房間是旗袍的縫制室,三兩女子正在裡面做工,蔣姐姐說若是我感興趣,也可學習自己縫制一件獨一無二的旗袍。而旗袍作為這間工作室的靈魂,更是無處不在,牆面上、屏風上,凡所見處,皆有旗袍的身影。
即使退回幾百年前,想在世間尋到一位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樣樣精通的女子,也屬不易。但如今竟真讓我結識到如此女子,真是又一次感受到世間之奇,旅行之妙!這如此女子,便是始終旗袍不離身的蔣姐姐。
入住的第一天晚上,我洗漱好在床邊看書,男友風風火火地跑過來,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地對我說:「蔣姐姐的旗袍工藝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呢!」第二天一早,我起身細看工作室里的照片才發現,不僅如此,蔣姐姐本人也是了不得,琴棋書畫各個領域都獲過獎。
琴·棋
工作室里有兩張古琴,從早到晚,琴音繞梁。蔣姐姐說之前也有上海來的客人,本來只想住三天,後來迷上了古琴,就索性住了一個月。
和蔣姐姐聊天時,說到古代才女講求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中棋便是指圍棋。男朋友說他看到蔣姐姐圍棋獲獎的照片,蔣姐姐便問他是否有興趣下上一局。我知道男朋友並不精通於此,便隨口說:「他不行」,雖是無心,蔣姐姐立刻糾正我:「不能說男朋友不行,要說他還在學習」。蔣姐姐不僅是棋藝超高,更是深知說話的藝術。
書·畫
如此文雅的旗袍工作室自然少不了書畫作品,一開始我也並未留意,直到有天聊天,男朋友提到自己喜歡畫手繪明信片,蔣姐姐便說她也偶爾寫字畫畫,我們才知道許多旗袍上的花鳥竹石的圖案都是蔣姐姐親自設計,不免暗自稱絕。
花·茶
我們房間的隔壁有個開闊式的內間,桌上茶具齊全,每當有客人造訪,蔣姐姐便邀人在此飲茶。有日蔣姐姐正與人飲茶,我們剛好從房間出來,她便叫我們一同品茶。蔣姐姐嫻熟地溫杯、高沖、低泡、分茶,飲畢客人提到這里的花開得好,蔣姐姐說:「知道我這里的花為什麼開得這么好?因為我都在以茶養花。」
蔣姐姐的百年旗袍在山城很有名氣,我們住的幾天里不停地有人拜訪。有次正和蔣姐姐飲茶,就有兩位老主顧前來試旗袍,蔣姐姐稱其中一位是「將軍夫人」,她說這是位為旗袍而執著的女人。
「將軍夫人」看到一件金絲盤花旗袍,穿上身就不脫了。蔣姐姐說這件旗袍所有的花紋都是一針一線盤上去的,足足用了小半年的功夫,價值也不菲,足足萬元以上,而且是為其他客人定做,勸「將軍夫人」再看看其它,結果「將軍夫人」並不理會,「不管什麼價錢,不管是否有人預定,我穿旗袍只看是否合身,其它的我不管。」
我自知旗袍之美,但未遇見「百年旗袍」之前從未想過如今仍有女子為旗袍如此痴迷。「將軍夫人」如是,蔣姐姐一家更是如此。
「百年旗袍的創始人是我的外婆」,蔣姐姐帶著我和客人們看玻璃桌下封存的照片,邊指著照片邊向我們介紹說:「老人家很長壽,足有105歲。」「第二代傳人是我媽媽王主任,第三代是我,現在第四代是小張。這里沒有老闆,只有師徒。」
客人好奇為什麼叫王主任,蔣姐姐又一次解釋道:「因為她喜歡當官,但是做董事長又坐不住,最後索性安上一個後勤部主任的官銜,她就負責和客人胡侃。」
自從知道王主任是個官迷之後,我就越發覺得這個滿頭白發、整日穿旗袍的「老太太」可愛。她走起路來有些蹣跚,但是步伐又很輕快的樣子;她的普通話不是太好,耳朵也不很靈便,卻極愛與人聊天,有時候她問我的話我聽不很明白,有時候我答她的話她也聽不很清楚,但就是這樣一問一答,對話竟能持續下去。後來看蔣姐姐的朋友圈,在德國客人面前,王主任也是滔滔不絕,真是個厲害角色!
我們跟隨著蔣姐姐的步伐,聽她繼續說:「從我的外婆,到王主任,再到我,我們是一年365天,日日不離旗袍。」沒錯,無論是王主任,還是蔣姐姐,甚至是旗袍工作室里的其他姑娘,我住的幾日里,從未見她們穿過旗袍以外的衣服。旗袍是她們的事業,是她們的生活,也是她們生命中的核心。
蔣姐姐說旗袍也分不同的款式,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風格。有的旗袍身緊、開叉大,本是想要凸顯身材,卻反將身上的缺點暴露無遺。真正的旗袍一定能體現出女人的古典美,一個女人穿著旗袍靜靜地坐在那兒,你就能看出她讀過的書、走過的地方,她的文化修養、志趣品格,她們做的是這樣的旗袍。從布料的選擇到裁剪的手藝,從盤扣的藝術到刺綉的點睛,每個步驟都精益求精,濃縮著她們骨子裡對旗袍的熱愛和這份手藝的傳承。
飲茶時,我和蔣姐姐聊到旅行,自然地就說到民宿。我抱怨說,現在的許多民宿,都變成高檔小區里的密碼鎖公寓,一個房東經營著十幾間,房間有專門的清潔阿姨負責打掃,入住全憑密碼,從頭到尾都見不到房東本人,更不必說有什麼旅行故事的交流。
蔣姐姐也感嘆確實如此,很多事情經過商業化的發展就變了味兒了。她說她這里的旗袍從便宜到貴,甚至上至幾十萬都有,開這間民宿並不為賺錢。
說罷,蔣姐姐帶我們來到一面牆邊,她說上面都是客人留的言,有義大利客人的「Grazie」,有法國的客人的「Merci」,有日本客人的「ありがとう」。這里已經接待過超過130個國家的客人,每有人來,她便向客人介紹旗袍,介紹中國的琴棋書畫,她說她們有義務弘揚民族的文化,原來這才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正經事」。
我和男友聽著蔣姐姐訴說著她這一家幾代人對旗袍的追求,有些如痴如醉。正說著話,助理小張拿來了幾個繩結和布包,蔣姐姐一邊說著,邊拿起針線縫了起來。我們也緩過神來,向蔣姐姐建議道:「我們在上海見到許多房東組織線下的體驗活動,包括定期的房東聚會,您也可以參考這種形式,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了解這里。」蔣姐姐還真的很感興趣,立刻找出紙筆,將我們零碎的建議一一記下。她說其實不光是她再向客人宣揚中國的傳統,她也在每個客人身上學到很多,在不斷接觸新的思維方式。
很多民宿都會打著「回家的感覺」的旗號,可是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回家呢?
年輕人喜歡熱鬧,在青年旅舍遇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成一桌,喝酒談天或是結伴而行,這樣的旅途隨性,但不是「回家」的感覺;在明亮寬敞的房間里,享受著一應俱全的家電設施,拉開窗簾,面朝大海,這樣的旅途自在,但不是「回家」的感覺。
回家是什麼樣的生活?回家是未進門前,父母早已站在門口盼你歸來;回家是每天早上媽媽叫你起床;回家是有時候幫你煮好飯,盛到碗里、端到桌上,後來生怕涼了,便備好材料,囑咐你起身以後自己煮熱乎的;回家是每當有親戚造訪,便叫你到身邊,跟長輩打招呼介紹自己。
在「百年旗袍」,有敲鑼打鼓的回家儀式;有蔣姐姐每天叫我們起床;有蔣姐姐下好的面,也有天早上專門准備了重慶的特色早餐——火鍋,讓我們自己煮;不論是店裡入住的其他客人,還是專門拜訪的客人,每有人來,只要我們在,蔣姐姐便叫我們出來,一起打招呼,介紹自己,好像從未把我們當成賓客,而是作為這個家的一份子。
這,才是回家。
後來有一天,另外的客人過來入住,樓下又響起了鑼鼓聲,我便問蔣姐姐,怎麼會想到這樣一個特殊的回家儀式?蔣姐姐說:「這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啊!」我才意識到,現在的年輕人,忙著學習西式文化,知道感恩節要吃火雞、聖誕節要互送禮物,我們不斷地讓自己融入到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中,卻對很多本民族的傳統和習俗視而不見,這些可貴的東西正在慢慢流失。我慶幸來到「百年旗袍」,不僅是體驗到回家的溫馨,也是一次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回歸。
和蔣姐姐一家人的緣分始於旗袍,臨走前,蔣姐姐便邀我試兩套旗袍,拍幾張照留念。
我身材瘦小,平時已經很難買到合身的衣服,但蔣姐姐說能找到和我身材的旗袍,我耐不過她的熱情和堅持,終於答應試試,她就真的找到了一件。這是一件真絲旗袍,質地輕盈,拿在手裡甚至感受不到它的份量,穿上身更是毫無負擔。蔣姐姐拉著我到大廳中間的老藤椅前,又專門幫我找了一雙合腳的小碼高跟鞋,向我示範要如何坐才優雅。
坐之前要先站直,手從背部慢慢滑向臀部,撫平身後的衣襟,這樣坐下來旗袍不會起褶皺;左手要輕輕地搭在椅子的扶手,右手再緩緩地蓋在左手上;我坐在椅子上有些不知所措,蔣姐姐便蹲下來,讓我的眼睛順著她手指的方向,自然地向下看。經過蔣姐姐的訓練,我開始慢慢找到那種自然的儀態之美。
我受了鼓勵,似乎對旗袍著了迷,蔣姐姐便又開始幫我尋其它合身的旗袍,終於目光鎖定在一件大紅色的盤扣旗袍上。這件旗袍穿著較為復雜,內里是底襯,外面的鏤空旗袍要將盤扣從領口一路繫到底才算穿好。穿旗袍本身就是在鍛煉女人的耐心,不急不躁便是一種風度。
我的面相並不柔美,平日甚少穿裙裝,但是著上這件紅色旗袍,不自覺地走路也放慢腳步,說話也變得輕聲細語。從屏風里出來,蔣姐姐大呼一個美字,我聽了心裡飄飄然,愛美之心作祟,再加上男朋友慫恿,借著工作室里的油紙傘、留聲機和古床、古琴又拍了許多照片。
穿上旗袍,女人就變得有女人味了。
蔣姐姐說,其實不只是人挑旗袍,旗袍也在挑人。這件旗袍,非你莫屬。但我似乎並不想就這樣把故事結束,我對蔣姐姐說:「這件紅色的旗袍我真想結婚的時候穿,如果下次我們再來時它還在這里,我一定把它帶走。」
最後的最後,再引用嫣然小姐在介紹百年旗袍的時候的一段話:
有人說:
人活著就是一塊布
它最終被做成了什麼樣子
靠的是剪裁手藝
其實人也一樣
你想活成什麼樣子
全憑自己的用心剪裁
在「百年旗袍」,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也希望正在路上的你,可以用心剪裁,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⑹ 年輪II 紅嫁衣
初冬的早晨五點,天蒙蒙亮,晨霧彌漫,李志能背著一隻草籃,駝著背去街上的茶館喝茶。出村子步行大約三里路就是楊橋老街,老街的橋西墩有家小茶館,面向四方廣場,是各種信息匯聚的中心,茶館凌晨四點多就開門營業,趕早場的茶客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到茶館喝一壺茶,聽七古八經的閑聊,有時順便買點便宜的小魚小蝦改善伙食。李志能五十多歲,體弱多病,習慣早睡早起,也成了茶館早場的常客,他喜歡茶館那種熱騰騰鬧哄哄的氣氛,聽聽別人的牢騷,解解自己的苦悶。
他生有一兒一女,兒子李福來已經二十九歲了,至今沒有成親,他和老婆曾托過七大姑八大姨介紹對象,皆未成功,也曾有位姑娘和兒子走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終究因為姑娘不肯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而作罷。兒子是孝子,怨不得他。也曾動過用女兒換親的念頭,也因兒子反對而泡湯,如今女兒已經出嫁,兒子的婚事卻拖了下來。
他家只有兩間茅草屋,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是一台縫紉機,那還是用嫁女兒的禮錢給兒子買的。兒子學了兩年裁縫,滿師後因為沒有縫紉機,只能跟著師傅做,也正因為這樣,特別得到師傅的歡心,全身本事都傳給了他,如今在楊橋這一帶鄉村,兒子成了有點名氣的小裁縫,這點讓他有些欣慰。他憂心的是兒子的婚事,每次介紹人帶著女方家人來相親,看到村子裡成片的瓦房,只有他家是茅屋,來人就皺眉頭了,再了解到他家老婆患風濕性關節炎,無法下地幹活,他患有吸血蟲肝炎,慢性支氣管炎,常年吃葯,來人當即就拒絕了,家裡兩個老人都是病秧子,誰家姑娘肯跳進這個窮坑呢?
茶館很簡陋,當街一個老虎灶,裡面四張八仙桌,他看到鄰村的蔣平福坐在最裡面那張桌子上,忙走過去和他打招呼,放下自己隨身帶的茶壺坐了下來。蔣來福把同桌的另外兩位茶客介紹給他認識,一位叫吳大用,另一位叫杭世新,相互點點頭,他們便繼續聊起剛才被打斷的話題。杭世新說:「稻子豐收,吃是不愁了,用錢還是缺啊,現在也沒有什麼生財之路,也只有養兩頭豬,養幾只兔子,買醬油的錢,還得從雞屁股里挖。」
吳大用說:「我家養的那頭老母豬,這窩生了二十一頭小豬,頭炮都長到二十斤了,兩頭落次也有七八斤了,再養幾天就可以出售了,一家人過年新衣服不愁了。」
蔣來福:「一窩這么多?你老婆不要忙壞了。」
吳大用:「忙是忙,收入比養肉豬高,養得好的話,母豬一年可生兩窩,每窩小豬可收入三百來元,積累幾年就可以為兒子造房子了,沒有房子,拿什麼娶兒媳婦?」
李志能輕輕地嘆了口氣:「養女兒吃蘋果,養兒子要吃六果了,為了兒子的婚事,我是早也愁,晚也愁,都快愁死了。」
蔣來福立即說:「志能,你也不要愁死,像你兒子這樣有手藝的小夥子,總會有不貪財只貪人的姑娘看中他的,不用愁找不到對象。」
吳大用忙問是怎麼回事?得知李家的情況後說:「我們村上倒是有個姑娘蠻合適,26歲了還沒對象,長得漂亮,也能幹,就是腦子有點小問題,要不,我來牽牽線?」
「腦子有問題?神經病的姑娘可不能要。」
「也不是神經病,就是有點偏執。她父親成分有點高,母親是落魄戶的小姐, 聽她母親說,前幾年夏天,她把結婚時的那件紅嫁衣拿出來曬伏時被女兒看見了,非得試穿一下,那是一件旗袍,她穿上後對著鏡子前照後照,不肯脫下來,就像入魔瘴了。這位姑娘平時喜歡臭美,不是在辮子上翻花樣,就是在鞋面上綉蟲子,曾談過一個對象,男方聽到她說出嫁時要穿旗袍,嚇壞了,說她腦子有問題,從此一傳十,十傳百,名聲就壞了,沒人再敢介紹了。」
杭世新說:「穿旗袍,虧她說得出口,那種妖怪一樣的衣服,下擺開叉露到大腿,正經人家的女兒能穿得出來?」
「快成老姑娘了,真是腦子有病。」
「她父母親不急?」蔣來福問。
「急也沒用,她主意大著吶,又是家裡的小女兒,誰也做不了她的主。」
李志能喝了一口茶,想到兒子過了年就三十歲了,婚事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咬了咬牙說:「大用,你幫著牽牽線,只要姑娘腦子沒問題,身體健康,能幹農活,性格軸一點沒關系,出嫁時穿一天旗袍也沒什麼?」
「你家兒子是裁縫,說不定能接受這樣的姑娘,做媒是積德的好事,古話說,人的一生中做成三對夫妻,死後就可赦免生前孽債。這樣好了,來福你做男方媒人,我做女方媒人,下個月我賣了小豬,剪了布,就請你兒子到我家來做新衣服,那時安排姑娘和你兒子見面,如果兩個人投緣,明年夏天就可以辦喜事,如果沒緣分,那就沒辦法了,我可不會像媒婆那樣兩邊騙人。」
蔣來福:「我就做做現成媒人,志能你也別急,有塊饅頭搭塊糕,說不定你家兒子的緣分就在這個姑娘身上。」
二
入冬以後,裁縫忙開了,嫁女兒、娶媳婦的人家排著隊請他們上門幹活。李福來不僅手藝好,而且上工早,歇工晚,縫制又快,所以很受歡迎,輪到吳大用家上工已到了元旦。
李福來挑的裁縫擔子,一頭是縫紉機,另一頭是木箱子,一大早踏著結凍的小路朝吳大用家走去,冬天的田野顯得空曠,北風無所遮擋地掃過光禿禿的樹枝,發出呼嘯的聲音,刀削似的冷風吹到他臉上,他一點兒也不覺得冷,心裡像籠了一盆炭火,冒著熱氣。他腳步輕快地走著,扁擔有節奏地上下跳動,右手穩穩地扶著縫紉機,左手隨著腳步擺動,今天的他穿著半成新的藍呢中山裝,黑色薄棉褲,黑色的棉鞋,看起來修長又穩重。頭發是幾天前去街上理的七分頭,筆直的鼻子,一雙星星朗目,配上兩條劍眉,略顯厚實的嘴唇,顯得踏實可靠。
吳大用家是個四代人住一起的大家庭,大門間已經搭好了春台,上面放著一疊布料,李福來大致估算一下,起碼要做五天。老婆婆的大襟棉襖可以配同色一字紐,小孩子長得快,可以做得寬大一些,女主人的罩衫要合身,配蝴蝶紐,男主人的黑呢中山裝比較吃功夫,最好立體裁剪,年輕夫婦的衣服款式要尊重他們的意見。他給大人小孩量完尺寸,問過女主人已經把棉布縮過水,就忙著把布鋪平,手腳麻利地在布上畫線裁剪。
吳大用的老婆配合他打下手,做些縫盤紐,定棉花,鎖紐扣,邊針縫褲腳等的輔助活。李福來在布料上設計套裁,邊邊角角的碎布利用起來做口袋、貼邊或者盤紐。棉襖里子裁好後,鋪上棉花,吩咐女主人定棉花。耳邊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問:」要定幾行?他抬頭一看,愣住了,心跳頓時加速,原來身邊不知何時多了一位姑娘。只見她皮膚白皙水嫩,眼睛顧盼有神,一頭烏黑的頭發編了兩條辮子,辮梢扎了兩個蝴蝶結,是用紅色的塑料帶紮成,身上穿著合身的醬紫色棉襖,套著兩只護袖。
他疑惑地問:「你是……」姑娘沒有羞澀,大方地回應:「我就是吳美華。」見他還愣愣地看著她,說:「喂,看夠了沒有?問你話呢?定幾行?」他這才反應過來,紅著臉,用粉劃著線說:「前胸四行就可以了,後背可以略疏一些,衣袖的棉花也要定一下。」
「你做裁縫幾年啦?」
「十年了,十八歲跟著師傅當學徒,滿師後又跟著師傅做了七年,直到有了自己的縫紉機,才開始自己單獨做,單干也有三年了。」
「會做旗袍嗎?」
「我師傅做的旗袍很好,現在沒人穿,所以也有很多年沒做了。我沒做過旗袍,不過,只要我看到實樣,或者圖紙,相信做得出來。」
「真的?」她抬起頭,看他拿著尺子,在布料上認真地畫線,裁剪,修長的手指輕盈靈活,簡直比女人的手還要靈巧,不由得心想,這個男人會欣賞旗袍的魅力嗎?
她照著他劃的線,拿著針線低頭縫起來,「你覺得旗袍漂亮嗎?」
「漂亮是漂亮,在鄉下不實用。」
「出嫁的那天,新娘子又不用幹活,要什麼實用,有漂亮就夠啦!」
「是啊!新娘子的時候不漂亮,什麼時候才漂亮呢?當然要穿最漂亮的衣服,老輩人結婚時都穿禮服,現在是新社會不流行了,不過,也不是不可以穿嘛。」
「你真的這樣想?」她直視著他的眼睛問。
他也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你那麼漂亮,穿著旗袍出嫁,肯定是最漂亮的新娘子。」
她的眼睛一亮,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就會說好聽話哄人。」
他抓著她的手說:「我說的是真心話。」
她想把手抽出來,他卻緊緊地抓住不放,她的臉越來越紅,眼睛也不敢看他,這時突然聽到吳大用老婆的笑聲,「哈哈哈,緣分說到就到了,」她用力一掙,低頭快步走了出去。
他目送她離去,對著她的背說:「我明天就叫媒人去你家提親。」
三
婚禮定在五一節,李志能的身體越來越差,去茶館喝茶都要走不動了,原定在國慶節的婚事只能提前到五一,而五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李家本來就窮,這下子只能更簡單了。
女方沒要彩禮,李福來帶著吳美華上街扯了幾尺紅綢緞,仿照岳母的舊旗袍,為她量身裁剪,手工縫制,經過試穿、修改,再試穿、再修改,前前後後用了半個月時間,修改了五次才定型。美華在衣服上綉上幾朵梅花,從右胸斜著向左下延伸,直到腿部。完成後的這件紅嫁衣就像一件藝術品,既熱烈又高雅,既美艷又莊重,配一條輕柔的白色真絲當披紗,穿上後像仙女下凡,美輪美奐。
結婚那天,李福來帶著媒人和幾個表兄弟搖著船去接新娘,船靠岸兩個媒人各拎一隻方盤上岸去,男方媒人拎的是喜糖和紅包,女方媒人拎的是喜蛋和鞭炮。鞭炮一響,村裡的人都出來看新娘子,迎親的人吃完甜湯雞蛋後,開始搬嫁妝上船。兩條被子放在兩張靠背凳子上,用紅帶子綁好;兩只木桶里上只是米,一隻是麥;搖桶里放著碗、盤、湯匙;拗手桶里放著新娘子給婆家人做的鞋子;少不了還有一隻子孫桶。
吳美華走在送親的隊伍中上船,顯得光彩奪目,無數道視線集中到她的身上,就像舞台上的追光燈,追著她的身影。她身上穿著紅旗袍,腿上穿了一雙母親過去穿過的玻璃絲長筒襪,腳上一雙紅皮鞋,兩條辮子改成了腦後發髻,邊上插了一朵月季花,額前劉海用火鉗略微燙過,有點彎曲,眼睛更是含情脈脈。姑娘、媳婦們都要看呆了,在看慣了花布衫、藍布衫的年代,她成了異類,有人驚嘆她美麗,有人笑罵她狐狸精。老古板們嘆氣,說她傷風敗俗,年輕男人們眼睛看直了,恨不得把眼珠子伸過去看個仔細。小河邊的人越聚越多,議論聲嗡嗡嗡嗡不絕於耳。
迎親船到了李家莊,鞭炮響起,看新娘子的劇本又上演了一次,不同的是村子裡的年輕人擠到李家的茅草屋裡來了,吳美華坐在新房的床上,膽大的姑娘用手去摸她的玻璃絲襪,從來沒看到過這樣的襪子;好奇的小媳婦問她,衣服是上海買的吧;調皮的小夥子近距離端詳她,問她可以抱一抱嗎?村裡人議論最多的還是這件紅嫁衣,年紀大的人認為這是奇裝異服,穿在身上前凸後翹,不成體統,年輕人覺得這件衣服很好地襯托出了新娘子的美麗和勇敢,也有妒忌的人說穿這種衣服的人,人品好不到哪兒去,只有找不到老婆的李福來才會娶。
四
吳美華穿了一天的新嫁衣,被她收到了箱子里。嫁過來第二天,就換上了藍布衫開始下田幹活,楊橋豬市那天,又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和李福來一起去買回一頭母豬。每天收工回家的路上,她會順路就割一籃青草給豬吃。她和李福來說:「咱們窮不怕,只要兩個人起早摸黑地干,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的。過了夏忙,你抽時間帶爸爸去醫院看醫生,才五十多歲的人,借錢也要幫他看,不能就這樣病下去。」
六月,正是做黃梅的時節,早上五點鍾,隊長就吹響了下田的哨子,女人們去拔秧,男人去攤田。吳美華拿了一張秧凳,和女人們一起去拔秧,她第一個下田拔秧,左右手聯動,雙手秧合起來用稻草繞三圈,一端塞進預留的扣子里,另一端一抽,就紮好了一把秧苗。走在後面婦女隊長,看她這樣雙手拔秧法,覺得很新奇,站在她身後看,又拿起秧把檢查,發現也有秧門,忙招呼大家來學。女人們聽到喊聲,都圍過來看,有樣學樣地學著這個樣子拔,果然快了很多,由此贏得了女人們的認可。
整個農忙幹活,不管是割麥、鋤地、挑擔、拔秧、蒔秧,都是幹得又快又好,也得到了隊長的稱贊。工間歇息時,幾個種田老把式,坐在田更上抽煙袋,議論起了村子裡的新媳婦。
有人說:「結婚時看到李福來的漂亮媳婦,還以為是個花瓶,中看不中用,想不到那麼會幹活,福來真是福氣來了。」
「雖然能幹,還是太漂亮了,也不知道是福來,還是氣來?」
「她娘家成分高,幹活只能賣力,幹得又快又好也正常。」
「志能這個老病鬼,因窮得福,找到這樣能乾的兒媳婦,這下可以放心了,成份高點怕什麼?到了李家就是李家的人。」
七月農忙結束,養豬員老李病了,膽結石住院,隊長看到吳美華家裡養了母豬,便安排她接替老李為集體養豬。
生產隊的豬舍有十隻豬圈,八隻圈裡各養兩頭豬,有兩只圈各養一頭母豬,每頓餵食都要上百斤飼料,那麼多豬食需要飼養員去地里收割採集,回到豬舍鍘成小段,用大鍋煮熟,一天喂兩頓,還得清理豬舍,勞動強度相當大,人人都把這當是苦差事,吳美華卻答應了。
吳美華接手幾天之後,隊長來豬舍,看到室內被她整理得乾乾凈凈,豬身上也洗刷得清清爽爽,臭味也淡了很多。他笑著說:「豬舍又不住人,沒必要搞得那麼干凈,多累?」
吳美華說:「圈裡不沖干凈就要出蚊子,蚊子叮咬豬難受,小豬還容易生病,所以我每天沖干凈後,還要點燃乾草驅蚊,讓豬好好長肉。」
隊長笑著點點頭,「今年隊里分紅,過年分肉就指望你啦。」
五
農村的男娶女嫁大都選在冬季,每當村子裡有婚事,人家就會想起吳美華穿的紅嫁衣,自從知道這件旗袍出自李福來之手,他的制衣的名氣就更響了。原先他要挑著縫紉機到人家去上工,工錢按天數計收,現在不同了,拿著布料到他家來量體裁衣的人越來越多,天天在家趕工都要來不及,計費也改成做一件衣服收幾元錢。村裡的姑娘都願意到他家來做嫁衣,有些姑娘還提出要借吳美華的旗袍當嫁衣,吳美華總是笑著說:「我不是不肯,只是一輩子只做一次新娘,一定要做一件自己喜歡的新嫁衣,做最漂亮的新娘。」
夫裁妻縫,手工鎖紐扣,收褲邊,綉花,每一件都力求精益求精。夫妻倆天天做工到半夜,過年時更是忙活,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收入多了起來。公公婆婆的精神好了,又經過大醫院的正規治療,身體得到了極大地改善,老兩口在人前誇吳美華是旺夫命,村裡人也羨慕李家娶到了好兒媳。
前村有個女裁縫叫王亞仙,自己的客戶被李福來搶走,心生怨恨,就向大隊舉報吳美華,說她有小資產階級情調,打扮得女特務似的。人們把她抓到台上,讓她穿著紅嫁衣,頸脖上掛上兩只破鞋,站在寒冬臘月的風口裡瑟瑟發抖,凍得手腳都僵了,話都出不出來,李福來把軍大衣披在她身上,把她背回了家。結果生了一場大病,她心氣高,受不了這場污辱,幾次想自殺,由於公婆看得緊,沒成功,後來發現自己懷孕了,才算活了下來。
村裡人朴實,沒有因為吳美華受辱而歧視她,大姑娘、小媳婦還是喜歡到他家來做衣服,夫妻倆怕再遭禍,只能婉言拒絕。那件紅嫁衣差點被吳美華剪掉,被李福來搶過去藏了起來,他說:「這是我倆結婚的見證,沒有金戒指,不能連嫁衣都毀了。」
婚後第二年的秋天,吳美華生下了女兒,取名雪梅,寓意傲霜鬥雪的意思。由於吳美華始終夾著尾巴做人,一家子總算平平安安,十幾年後,公公婆婆因病去世,女兒初中畢業長成了大姑娘,跟著父親學裁縫。
農村實行分田到戶以後,城市有了個體戶時,李福來想去街上開店,吳美華怕遭禍,堅決不同意。為了改變吳美華的顧慮,雪梅建議,一家人去上海看看,逛了第一百貨公司,他們親眼看到南京路上人們的穿衣打扮,體會到時代的變化,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回家後以李福來的名字登記,在春暖花開的三月,在街上布店的對門,開了家福來制衣店。樓下是店面,樓上是工廠,雪梅在樓下接待顧客,量體裁衣,吳美華夫妻在樓上製作。
梅雨季節過後,進入了伏天,吳美華把箱子、櫃子里的衣服被子拿出來曬太陽,雪梅發現了那件紅嫁衣,衣服雖然有些褪色,可是綉在上面的梅花依然鮮艷,她拿在手裡左看右看,愛不釋手,走到房間換上這件旗袍,照著鏡子前顧後盼,覺得漂亮,簡直就像為她量身定製的。她興奮地走到吳美華身邊說:「媽,這件衣服哪來的?」吳美華看著女兒的樣子,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撫摸著光滑柔軟的衣服說:「那是我的紅嫁衣」。
雪梅說:「媽,這么漂亮的衣服壓在箱底太可惜了,這樣好的手藝不用也可惜。現在附近的幾家制衣店,都是做普通衣服,式樣都差不多,要在競爭中取勝,就得有自己的特色,這件旗袍就是特色,我們專做各式旗袍,生意肯定興隆。」
吳美華點點頭說:「旗袍最能體現女子的美麗,當年有很多新娘子想借這件旗袍,我都不肯,現在思想解放了,不要說是旗袍,就是無袖無領露背露肚臍的服裝穿出來也沒人管了。」
如今雪梅旗袍成了當地的有名的品牌,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
[文字家園「年輪徵文大賽專題」]
⑺ 第一次見面穿了旗袍對方會怎麼想
自信點,你既然這么穿了,說明你自己首先品評過自己了,是覺得不錯才穿出來的。衣服只是外在,談吐更重要。在說了,聽說過男人不喜歡穿著暴露的女孩,每聽說不喜歡古典的女孩呀,不用太擔心,順其自然吧,以你的工作來說品味應該不錯的。
⑻ 結婚可以穿旗袍嗎我100斤穿著好看嗎
結婚當天,你一定是最美最好看的!
結婚穿旗袍象徵著喜慶和傳統,意義重大!
結婚穿旗袍代表喜慶與傳統,較受老年人的歡迎,適合傳統婚禮的氛圍。穿旗袍結婚時妝容不能過重,會給人以俗氣的感覺。除了可以穿著旗袍,還可以穿秀禾服,製作工藝復雜,造型美觀獨特,並且寓意良好,適合婚禮的喜慶氛圍。
1. 結婚穿旗袍象徵著喜慶與傳統,旗袍是民國時期開始盛行的服飾,結婚時穿著紅色的旗袍給人以即傳統有喜慶的感覺,比穿著舶來品婚紗更受老年人的喜愛與歡迎。
2. 結婚穿旗袍注意妝容不能過重,切忌濃妝艷抹,會給人以俗氣的感覺,穿旗袍時最好選擇清新淡雅的妝容。結婚時穿著的旗袍最好選擇真絲面料,垂感好,料子較為高級,冬天穿著不易起靜電。
3. 結婚時除了可以穿著傳統服飾旗袍外,還可以穿著秀禾服,其服飾製作方法復雜,上方多綉有鴛鴦、龍鳳等喜慶圖案,造型隆重並且美觀獨特,適合結婚時穿著,給人以古典美和造型美。
這些吸引著不少新人的眼球,就如旗袍來說,它帶給新人一種古典的美,讓人移不開眼。下面一起來看看新娘怎樣選擇旗袍吧!
現在很多新娘都喜歡古典的東西,比如說旗袍,張曼玉演繹旗袍風情讓不少的新娘為之著迷。那麼新娘怎樣選擇旗袍才合自己的身材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新娘怎樣選擇旗袍
當然可以穿旗袍了,結婚時自己體型胖,沒有買到合適的旗袍,現在想想有些後悔了!這一輩子就這一次機會可以正大光明的穿旗袍,卻錯過了。
你才100斤,身材真的好棒呀!中國女性特別適合穿旗袍,不穿的話實在可惜了你的身材呀!窈窕淑女,一身得體美麗大方的旗袍,盤個大方的頭發,踩個小跟鞋,到時候你絕對是全場的焦點!
肯定可以穿旗袍嘍,而且你100斤的體重,你結婚的時候一定是是最好看的新娘。
可以的,現在也有很多實體商店賣旗袍,你可以到實體店試試先!結婚穿旗袍的氛圍比較傳統和喜慶!
旗袍當然是可以穿的,結婚穿什麼衣服,並沒有嚴格要求,可以和家人還有你老公商量一下。
如果是隆重的結婚儀式,敬酒的時候可以穿旗袍,但是舉行儀式的時候,婚紗還是有必要穿的,但這些都是可以商量。
現在是冬季,選擇適合這個季節穿的服裝,保暖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最近結婚的一個朋友,我給他推薦的是穿紅色,印大囍字加絨衛衣。我說動他們的幾個理由:貼合主題,穿著舒適,保暖方便,又很有特色,經濟實惠,也可收藏。
希望我能幫助你,希望我給朋友的建議,也能讓你有所啟發。
穿旗袍結婚的話是可以的,按照你說的,你只有100斤穿旗袍沒有問題,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身高,然後選擇起跑的長或者短,但是穿旗袍的話,必須穿高跟鞋,這樣穿出的旗袍的話,就顯得比較有氣質。
可以穿旗袍呀
100斤身材很好耶,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結婚是自己的人生重要大事,只要覺得搭配合理,給人一種穩重自信漂亮的感覺即可。
旗袍有很多種,選擇端重就好。旗袍穿的好看,很有韻味的!
祝你新婚快樂,白頭偕老。
可以穿,但先看體型適合嗎?其次叉開的不要太大,不是我保守,而是婚禮面對的是兩家人的親朋好友,太放開會丟自己的臉面
⑼ 結婚當天想穿旗袍,該怎麼選擇和搭配
玫瑰紅:適合年紀較輕的新娘,因為本身皮膚的膚質很好,襯以玫瑰紅色,可以使新娘顯得青春俏麗。深紅色: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白色:適合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而又收入頗豐的新娘,局部可以滾紅色的邊,或大面積鑲銀光亮片,會顯得非常的雍容華貴。黃色與橘黃色:也是不因循守舊的新娘可考慮使用的顏色。二、旗袍的款式與新娘的身材身材瘦小的新娘從嚴格意義上說不適合穿旗袍。身材粗大型適合穿x型旗袍,這種款式可以對過於豐滿的臀部起到遮掩效果。性格活潑好動型新娘也適合穿X型,這樣新娘的站立行坐可以更自如一些。般人都認定,盡顯玲瓏身材的旗袍,只屬高個女人的專利。當然不是這樣了!新派旗袍由長變短,例如及膝旗袍,就算是最個子矮小的新娘子,一樣可以穿出古典美。身材勻稱腿型較好的新娘穿上兩邊開岔的旗袍更能顯出形體的優勢。另一個新派旗袍的重要元素,是七彩鮮艷的顏色,代表喜氣洋洋,尤其適合膚色黝黑的新娘子,令她們看上去更加醒目,艷光四射。三、旗袍的領口與新娘的臉型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新娘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新娘適合穿無領的。四、旗袍的面料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春夏秋季節結婚應考慮用清薄的料子比如真絲,顏色也不要太凝重;冬天舉辦婚禮最好選用織錦緞,這種面料可以襯托婚禮的豪華。
⑽ 女生相親可以穿旗袍嗎
身材好的女生,相親時可以穿旗袍。
穿旗袍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美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