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平市延平轄區2019年秋季初中招生方案和學區劃分
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文件精神,經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研究決定,秋季延平轄區初中招生繼續實行免試就近劃片入學,其中城區初中按劃片范圍招收新生,農村初中按鄉鎮施教區招生。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為目標,維護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和辦學行為,嚴肅招生紀律,確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平穩有序進行。
二、基本原則
1.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堅持免試、就近劃片入學,保障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2.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兩個為主」原則,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包括符合條件的外來經商投資興業人員子女)。
3.認真執行省教育廳有關規范辦學行為的文件精神,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嚴格控制班生規模。
4.根據市教育局關於市屬一級達標高中部分統招指標實行定向招生的相關規定,學生在片區內初中校入學並就讀至畢業(滿3年),且片內生資格保持不變的,省一級達標高中錄取時可享受定向生資格。
5.嚴格遵照《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嚴格規范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招生管理的通知》(閩教基〔2014〕45號)文件要求,片內生招生結束後剩餘學位採用電腦派位方式,實行「陽光招生」。
三、招生學校、條件及時間
(一)城區電腦派位初中招生
1.具體學校
南平劍津中學、南平三中(不含九峰校區,下同)、南平四中等3所學校。
2.片內生招生
七年級招收至報名規定時間結束當日,具有本施教區戶籍、房產關系滿3年的小學畢業生。根據「住、戶一致」原則,對各片區的小學畢業生進行資格確認。凡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可隨帶相關有效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到所屬片區學校報名:
(1)小學畢業生的法定監護人(父或母)是戶主和戶籍所在地址的住房產權所有人(即戶籍證和房產證兩證統一)。報名時須隨帶戶口簿、房產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2)小學畢業生和法定監護人戶口均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且父母雙方確無住房,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長期共同生活(即戶籍所在地址的住房產權所有人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戶主也可為監護人)。報名時須隨帶戶口簿、房產證、父母雙方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3)小學畢業生和法定監護人在該片區有戶籍(小學畢業生出生申報戶籍即在該處且從未變動,與戶主為直系親屬關系)且是長期住戶,但法定監護人無住房產權。報名時須隨帶戶籍證、父母雙方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4)小學畢業生法定監護人均喪失監護能力或無法履行監護人職責,必須與委託或指定監護人共同生活,應提供經公證的委託書等有效法律文書。
(5)依據有關政策,屬於以下五種情況的小學畢業生需要跨施教區入學的,需在6月25日前向申請就讀初中所屬教育局提交文件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駐延現役軍人子女;‚凡符合南教基〔2008〕3號文件規定的客商及客商企業外聘「雙高」人員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親生子女;ƒ符合南政〔2006〕綜124號文件精神,在延興辦企業的台商子女;④符合南政〔2010〕91號文件第11條規定的體育特長生;⑤符合南政辦〔2015〕35號文件規定的高層次人才適齡子女。
3.剩餘學位招生
以上3所初中片內生招生結束後有學位余額的,視具體情況依次優先招收符合下列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入學:
(1)本施教區戶口、房產齊全且「住、戶一致」但年限不滿3年的小學畢業生;
(2)具有本施教區戶籍滿3年且與戶主為直系親屬關系的小學畢業生,或具有本施教區全產權房產滿3年(起逐年遞增直至滿5年)且與產權所有人為法定監護人的小學畢業生。
招收以上兩類小學畢業生時,在哪一批次上學位余額少於報名人數,就針對哪一批次小學畢業生實行電腦派位入學。兩個批次招生後仍有學位余額,則剩餘學位再面向一定區域和條件的小學畢業生進行電腦派位,派位辦法詳見《延平城區義務教育階段部分中小學招生剩餘學位電腦派位方案》。
4.其它證件要求
新生入學報名時須提供小學六年級時的體檢報告單。與產權所有人(或戶主)關系不明時,視具體情況向學校提供下列有效證件:出生證、結婚證、離婚證、領養證、護照、公證書、法律文書等。
5.招生時間安排
(1)6月5—25日,網上報名。南平劍津中學、南平三中、南平四中等3所學校片內生(含「兩證」齊全年限不滿3年和「一證」滿3年的小學畢業生)家長持學生卡登錄南平市延平區教育網( http://www.npypjy.com/ ),點擊右上角「義務教育招生報名服務平台」報名。學生卡5月下旬通過城區小學六年級統一發放,學生家長也可帶戶口簿自行到延平區招生辦大廳內(區實小大門旁邊)領取。
(2)7月25—26日,家長隨帶戶口簿、房產證和父母身份證等原件及復印件到戶口所屬施教片區學校進行資格確認(含「兩證」齊全年限不滿3年和「一證」滿3年的小學畢業生)。
(3)7月27—29日,區教育局組織對片內生及「兩證」齊全年限不滿3年和「一證」滿3年的小學畢業生進行資格審核。
(4)7月30日,3所電腦派位初中公布剩餘學位名額。
(5)7月31日—8月3日,剩餘學位電腦派位網上報名。學生持卡登錄南平市延平區教育網( http://www.npypjy.com/ ),點擊右上角「義務教育招生報名服務平台」報名,未領卡學生可帶戶口簿到延平區招生辦大廳內(區實小大門旁邊)領取。
(6)8月4—5日,家長隨帶相關有效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到報名學校進行資格審核確認。
(7)8月7日上午電腦派位,派位結果名單隨即公示。
(8)8月10日,區教育局組織證件復審。
(9)8月27日,學校統一公布新生名單。
(二)城區其他初中招生
1.具體學校
南平三中九峰校區、南平五中、南平市水東學校、南平市新光學校、南平市建溪學校、南平市水南學校等6所學校。
南平市水東學校、南平市新光學校、南平市建溪學校、南平市水南學校等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在保證片內學生入讀的前提下,非本片區在讀六年級學生完成學業後可直接升入本校七年級就讀,但不享受定向生資格。
2.片內生招生
初中一年級招收至報名規定時間結束當日,具有本施教區戶籍、房產關系的小學畢業生。凡符合以下情況之一的可隨帶相關有效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到所屬片區學校報名:
(1)本施教區戶口、房產齊全且「住、戶一致」的小學畢業生,報名時隨帶戶口簿、房產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2)小學畢業生和法定監護人戶口均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且父母雙方確無住房,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長期共同生活(即戶籍所在地址的住房產權所有人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戶主也可為監護人)。報名時隨帶戶口簿、房產證、父母雙方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3)戶籍或法定監護人的房產在本片區的城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報名時隨帶戶口簿、房產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4)具有本施教區戶籍且與戶主為直系親屬關系的小學畢業生,報名時須隨帶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5)根據南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促進延平轄區內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南政辦〔2014〕77號),具有本施教區全產權房且產權所有人為法定監護人的小學畢業生(購買新建商品房的憑購房合同和發票)。七年級入學時具有城區戶籍的新生才能享受定向生資格。
(6)小學畢業生法定監護人均喪失監護能力或無法履行監護人職責,必須與委託或指定監護人共同生活,應提供經公證的委託書等有效法律文書。
3.剩餘學位招生
上述6所初中剩餘學位面向區外戶籍的進城務工人員和延平區農村戶籍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招生,具體辦法詳見本方案中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
4.其它證件要求
新生入學報名時須提供小學六年級時的體檢報告單。與產權所有人(或戶主)關系不明時,還應視具體情況向學校提供下列有效證件:出生證、結婚證、離婚證、領養證、護照、公證書、法律文書等。
5.招生時間安排
(1)6月5—25日,網上報名。上述6所學校片內生(含交納社保滿3年及以上的片外生)家長持學生卡網登錄南平市延平區教育網( http://www.npypjy.com/ ),點擊右上角「義務教育招生報名服務平台」報名。學生卡5月下旬通過原就讀的城區小學統一發放,學生家長也可帶戶口簿自行到延平區招生辦大廳內(區實小大門旁邊)領取。
(2)8月10—11日,上述6所初中片內生家長隨帶相關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到戶口所屬施教片區學校進行資格確認(含交納社保滿3年及以上的片外生持社保證明、戶口簿同時到學校資格確認)。
(3)8月12—13日,區教育局組織證件審核。
(4)8月15日,公布剩餘學位名額。
(5)8月16—18日,剩餘學位面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網上報名。學生持卡登錄南平市延平區教育網( http://www.npypjy.com/ ),點擊右上角「義務教育招生報名服務平台」報名,未領卡學生可帶戶口簿到延平區實驗小學大門右側服務點領取)。
(6)8月19—20日,片外生家長隨帶相關證件到填報第一志願學校進行資格確認。
(7)8月21日,區教育局組織資格審核。
(8)8月25日,片外生電腦派位錄取。地點:勝利小學。
(9)8月27日,公布新生名單。
(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
延平區外戶籍的進城務工人員和延平區農村戶籍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應屆小學畢業生,持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有效務工證明、暫住證或租房合同、戶口簿(以上材料需提供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六年級時的體檢報告單等,通過三種途徑參加城區初中報名錄取:
一是進城務工1年及以上並符合電腦派位條件的可報名參加城區部分電腦派位學校的派位(具體詳見《延平城區義務教育階段部分中小學招生剩餘學位電腦派位方案》)。
二是交納社保達3年及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應屆小學畢業生,可直接到城區其他有學位余額的初中報名(具體時間詳見本方案的「城區其他初中招生」),學校將依批次招收或派位錄取。
三是通過網上報名參加城區其他有剩餘學位初中的電腦派位。城區其他初中剩餘學位8月15日在南平市延平區教育網( http://www.npypjy.com/ )上統一公布;8月16-18日,家長可登錄「義務教育招生報名服務平台」報名,並根據意願依次選擇學校排序(有剩餘學位學校必須全部選);8月19-20日,家長隨帶相關證件到填報第一志願的學校進行資格確認;8月25日,電腦派位系統依據家長所填報的志願依次自動派位錄取,派位結果在各校張榜公布或以簡訊方式通知家長。
(四)殘疾少年入學(特教學校招生)
學校要積極做好殘疾少年入學的調查摸底和宣傳動員工作,依據《殘疾人教育條例》和《關於進一步做好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通知》(閩教基〔2008〕10號),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妥善安排殘疾少年到施教區學校隨班就讀,或動員其到延平區開智學校(地址:東教路13號,聯系電話:6138196)和南平市盲聾啞學校(地址:建甌市城區打錫巷149號,聯系電話3833566)入學,任何學校不得拒收施教區內符合隨班就讀條件的殘疾少年入學。
(五)農村初中招生
農村初中按鄉鎮招生,小學畢業生8月30-31日隨帶戶口簿、六年級時的體檢報告單到施教區所屬學校報名注冊。
四、城區初中招生區域
1.南平劍津中學
(1)江濱中路221號(市規劃大樓)至461號(區政府大樓)。
(2)解放路單號13號以上(航管站)。
(3)朝陽路雙號(市印刷廠、延平區林委一側)。
(4)八一路雙號88號至334號;八一路單號229號至459號。
(5)劍津路1號至8號。
(6)鼓樓街、勝利街、黃山嶺、光榮嶺、慈陰(蔭)巷、北門嶺、人民路、府前路、府後路、前進巷、紫芝巷、紫芝二巷(弄)、四鶴巷、大同里(嶺)、紫雲崗、公營巷、新華路、天河巷。
2.南平三中
(1)江濱中路219號以下。
(2)朝陽路單號。
(3)八一路雙號86號以下;八一路單號87號以下。
(4)楊真路單號63號以下。
(5)中山路、中山支路、健康嶺、楊西嶺、先鋒嶺、西門嶺(橋)、西門一嶺、西門二嶺、西門三嶺、里丹嶺(巷)、楊真中路、楊中路、楊中支路、環城南路、馬坑路、馬坑支路、晝錦坊、四賢街、中學嶺、江濱南路、上洋村、西溪路、官沙田、沙溪口、新建路、新建巷、新建二路、新建三路、江濱路221號。
3.南平四中
(1)八一路單號89號至227號。
(2)楊真路雙號;楊真路單號65號以上。
(3)環城中路單號125號以下、雙號114號以下。
(4)文體路、進步路、三元路(巷)、三元二路、天台路、三官堂、楊真一路、楊真二路。
4.南平市第五中學
⑴江濱中路463號以上。
⑵解放路雙號(靠郵電局一側)。
⑶解放路單號11號以下(靠延平稅務局一側)。
⑷八一路雙號336號(機電公司)以上;八一路單號461號(一夜嶺交界)以上。
⑸環城中路單號127號以上,雙號116號以上。
⑹劍津路9號以上。
⑺一夜嶺、金山路、建設巷(路)、建設一巷、建設二巷、團結巷、東山路、梅峰路、超驤路、自強嶺、中和嶺、後所嶺、綠竹嶺、天官嶺、獅子嶺、晏公嶺、祠堂巷、大縣嶺、寶武營、康樂里、玉屏路、閩江路、閩江支路、雙溪路、武夷路、玉(豫)樟嶺。
5.南平市水東學校
水東街、塔下村、大官路、東溪路、興達路(里)、十里庵、紅星村、馬站、工業路、洋丹村、建東路、興業里、育才里、象山嶺、金鳳路、大洲島。
6.南平三中九峰校區(原南平七中)
水南街(里、嶺)、九峰路、橫排路、東坑嶺、馬公峽、東嶺路、東坑路(村)、嶺下橋、玉地村、八仙村、嶺炳洋、際頭村、羅源村、上地村、後廠、南福路。
7.南平市水南學校
後谷路、後谷一路、後谷二路、長富路、尤坑路、尤坑村、後谷村、沙門路。
8.南平市新光學校
(1)江濱北路1號至205號。
(2)環城北路(93號除外);建溪路9號至19號。
(3)東教路、菜園里、五里亭、官廳後、黃嶺路、黃林路、黃墩路(嶺、村)、大作、馬林、教場嶺、牛奶山、排壠巷。
9.南平市建溪學校
建溪路69號至81號、環城北路93號、安豐、筠竹村、江濱北路206號以上。
五、工作要求
招生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家長及社會十分關注。各校要深刻領會招生文件精神,認真宣傳解讀招生政策,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動員所在片區生源按時入學,鞏固提高「對縣督導」成果。
本方案由南平市教育局和延平區教育局負責解釋。
;
『貳』 延平區那裡有賣孕婦裝的店
南平市延平區馬坑支路與馬坑路交匯處附近西北
『叄』 延平區大學城有幾所大學
南平延平區大學城共有4所大學,名單分別為武夷學院、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閩北職業技術學院、武夷山職業學院,其中武夷學院是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延平區,南平市下轄主城區之一,地理位置處於南平市南部,延平區是南平市老城區,外地人說南平第一時間想到的其實還是延平區。2021年延平區完成經濟總量約438億元,2021年延平區常住人口約46萬人,經濟總量在南平各區縣中排名第一。
『肆』 南平市為什麼叫延平區
因為南平原來有一延州府,歷史南平叫延州,現在因為建陽地區改南平地區,故現在南平下設一個區,就叫延平區。延平區(古屬延平府南平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匯合處。介於北緯26°15'-26°52',東經117°50'-118°40'之間。總面積2659.7平方千米。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依山傍海」態勢,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地跨閩江、晉江、九龍江、汀江四大水系,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伍』 南平為什麼改名延平
1949年5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南平,設南平專區。1956年析縣城等地設南平市,1958年裁縣入市。
1971年後曾屬建陽地區、南平地區。1995年撤南平地區設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析侯官縣北鄉置南平縣,東晉太元四年(公元379年)改建安郡延平縣。南朝劉宋泰始年間(公元465─471年)復名南平縣。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建州延平軍,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又改為劍州。五代閩國時曾改延平鎮、永平鎮、龍津縣、鐔州。
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復改為延平軍,旋改劍州劍浦縣。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屬南劍州,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右丞相文天祥於此設都督府。
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屬南劍路,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復稱延平府南平縣。明清屬延平府,民國初屬建安道。
地理介紹:
南平延平區地處閩江上游兩大支流建溪沙溪交匯處,四周山巒起伏,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地勢險要,且為一重要的水陸碼頭。
早年福建交通不便,福州出省必經閩江逆流至延平府,而延平府亦為福州最為重要的門戶。由江西入閩,延平府若陷則福州順江可至,必不可守,故而有古語「鐵打延平府,紙糊福州城」。
水口水電站建立後,延平區成為庫區,三江水位上漲,實際成為一人工湖,稱延平湖。
市區多山,早年僅有一條沿江的主要街道,即今日的濱江路(舊名中山路),故而福州話中稱又南平為「南平街」,後應興建南平軍分區方開拓另一條平行街道,名八一路。
老市區在建溪、沙溪之間,近年來已在建溪、閩江幹流之間的玉屏山及沙溪、閩江幹流之間的九峰山腳下興建若干新區,城區面積急劇擴展。江南新區(八仙、夏道)也在積極建設中。
以上內容參考公元379年,南平也曾改名叫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