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上海領旗袍

上海領旗袍

發布時間:2022-12-23 21:42:03

A. 上海哪裡有定做旗袍比較好的。。。。

長樂路很多哦。。但是貌似價格都不便宜。。
上海科技館二號線的裁縫街有一家,自己做了覺得不錯,需要的可以推薦給你。

B. 在上海哪裡能買到旗袍呀請給具體地址

逛過了上海所有的旗袍店,個人覺得還是長樂路205號麗古龍旗袍店的旗袍最地道,最漂亮.面料質量相當好,不論是真絲的還是純棉的,都做過了加厚處理,旗袍不太容易皺,而且,店裡旗袍的面料都是店主特製,不是直接在外面買來一塊面料加工成旗袍,而且旗袍一律不用拉鏈,全部是手工打的扣子相連,立體感超強.
其他店裡的面料幾乎雷同,大多都是拉鏈,有的整件旗袍一粒扣子都沒有,完全沒有了旗袍應有的工藝,也使旗袍使去了許多嫵媚.

C. 在上海哪裡能買到旗袍呀請給具體地址

老上海旗袍店

消費:1800元—5000元左右(旗袍);1000元—2500元左右(男士中裝);1600元—3000元左右(女中式短裝)

「試旗袍試上癮?」沒錯,面對眼前的每一件旗袍,我們的「淘寶精靈」吳鑰都想拿來比一比,試一試。這家店雖然名為「老上海」,但裡面的旗袍一點兒也不「老」。在旗袍街上轉個來回會發現,在八九爿店中最新潮、最時尚的非它一家。

在這家店裡,很難找到那些在傳統旗袍店裡撐場面的大紅大綠,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米色、藏青色等素雅的色彩;款式上,則擯棄了長及腳踝的旗袍,保留的是適合年輕人穿著的、膝蓋以上的短式旗袍;旗袍上的圖案更以宋代書畫的「以意為先」為審美原則,不求富貴,但求意境、風雅。比如,有些旗袍遠看呈一色,只有近看時才會發現上面原來綉著精緻的圖紋。

這些符合年輕人、時尚人心意的旗袍自然不是出自一位「老法師」之手。「老上海」的設計師是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高材生,除了具有深厚的國畫功底,對旗袍時尚化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拿面料來說,這家店除了會使用上世紀30年代的織錦緞外,在中裝或手袋上也運用了一些皮革,獨到創意可見一斑。但是,別就此將它歸入「西洋化」之列,這些旗袍的做工還是完全遵循傳統,剪裁精準、細節考究,旗袍上的圖案可都是出自蘇州綉娘之手哦!

購買TIPS:「老上海」十分體恤顧客的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更換店中的旗袍,讓那些經常光顧的老顧客有新的選擇。

推薦二:瀚藝旗袍店

消費:800元—1500元左右(傳統旗袍);2800元—10000元左右(綉花旗袍)

這位滿頭白發的老師傅叫諸宏生,今年88歲,是上海旗袍界的「老法師」,當然也是瀚藝的「鎮店之寶」,每個慕名之客幾乎都是沖著諸老先生的大名而來。

瀚藝是一家傳統旗袍店,主要做傳統旗袍和綉花旗袍兩大類。因為手藝出色,經常得到名人、明星和外國友人的青睞。說到該店的「星路」還真夠震撼,除了曾經在電影《花樣年華》中觸電,前不久還被作為禮物饋贈給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洛蒂。

如今,諸老先生已經不再親自做旗袍了,但他依然堅持為每位顧客量尺寸。可別小看這環節,其中的講究繁復得很,如果一件旗袍要做得貼身且修身,關鍵就在於這一步驟,怠慢不得。

購買TIPS:瀚藝的旗袍都是出自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師傅之手,出品的旗袍清一色都是精綉而成,所以如果想要定做,必須提前一周以上。

推薦三:辛妮旗袍店

消費:580元—1800元左右(旗袍,手繪花旗袍1800元以上);30元(小拎包);120元(手繪花拎包)

「辛妮」是以該店老闆的名字命名的,除了生意人身份之外,老闆也是服裝設計師,退休前在某歌劇舞劇院擔任高級服裝設計師。如果湊巧,說不定還能在店裡遇到這位時髦的老闆。

該店在長樂路上已是第9個年頭了,雖然生意不如前,但這里的手繪花旗袍仍然博得許多客人的喜愛。店裡的阿姨告訴我們,手繪花旗袍講求色彩純正、畫工細膩以及構圖創新三方面,有時候甚至會採用真實的梧桐樹葉子等植物,作為繪畫的原型仔細研究上面的每條經脈,以達到逼真、靈動的視覺效果。

購買TIPS:辛妮旗袍店除了賣現成的旗袍、定做旗袍外,還設有來料加工的服務,也就是自帶面料做旗袍,價格一般在500元左右(非手繪花旗袍)。

D. 旗袍,屬於上海的風情

用一個詞來代表老上海的美麗,非旗袍莫屬。

在聲色犬馬的百樂門里,鶯歌燕舞,緩緩走來的是一個個穿著旗袍風情萬種的交際名媛。

旗袍,在獨特的老上海弄堂中,石庫門里,似乎此物是因上海而生的。是那個時代上海女人的一個標志。

一想到老上海,腦海里就出現民國時期的老電影中,穿著旗袍搖曳生姿的美人,那是屬於上海才有的獨特韻味。

上海是有旗袍情結的,旗袍脫胎於清朝的旗裝,成長於上海。

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上海服裝界吸收了西方的流行元素,改進了旗裝,將東方女性的柔美體驗的淋漓盡致。而 旗袍是專門為東方女性量身定做的,穿在西方女人身上就少了那種特有的韻味。

東方女人穿旗袍的獨特魅力反而是源於自身的缺點,東方女人腰長,臀位較低。而旗袍恰好突出的恰恰是人體的腰肢和臀部的曲線,所以腰長穿旗袍最是好看

旗袍的魅力在上海灘發揚光大,曾經每一個上海女人都以擁有一件旗袍為榮。

發型:復古的盤發和簡單的麻花辮。

老上海的學生,穿著旗袍大部分編著兩條簡單的麻花辮,青春年少,又清純可愛。

復古的盤發非常適合旗袍,搖曳生姿的女子,風情緩緩。越是有故事、有閱歷的女人,穿著旗袍越是萬般美麗,鬢角邊的捲曲增添了嫵媚風情,讓人慾罷不能。

內衣:無痕內衣。

旗袍是貼身的服裝,曲線盡顯,所以一定有選擇無痕內衣。不然露出內衣的痕跡,美麗就大打折扣。所以,選擇一套合身的內衣很重要。

絲襪:黑色或肉色的絲襪。

一直覺得絲襪的誕生,是為旗袍而准備的,穿上絲襪和旗袍最搭。

鞋:穿絲絨或緞面的鞋子。

鞋的顏色不能太花銷,選素色為佳。

配色:全身的配色。

這里的配色不僅僅是旗袍的顏色,對頭發的顏色,妝容的色彩、鞋子的顏色,隨時攜帶的包包顏色等等,都是有講究的,恰到好處才是最美的旗裝。

最重要的要求:身材。

標准旗袍身材:脖子要修長,這樣領口顯得好看;溜肩穿旗袍好看,虎背熊腰不適合;胸部要適中、要剛剛好,過大過小都不好;腰要細,臀部要豐滿,看起來曲線優美;身高要剛好,160~170厘米的身高最合適。

由於旗袍貼合身材,所以對身材的要求較高。要想擁有一件完全吻合自己的旗袍,可以量身定做一套屬於自己的旗袍,穿出屬於自己的萬種風情。

穿上旗袍的女子,猶如一朵艷麗的女人花,在歲月里風情萬種的綻放著,我都能感覺到流年的暗香,歲月的靜好。

我想世間沒有女子會拒絕旗袍,除非你不熱愛美麗。那種美,足以睥睨眾生。

E. 旗袍的歷史文化

一、旗袍發展的歷史

清朝男人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 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發展的過程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1)旗袍之源~~「棗」(Zao三聲)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但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2)民國之初旗袍開始了悄然過渡和發展。
民國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都在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3)民國初期20年代出現的倒大袖與新樣式。
民國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民國的30~4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旗袍也有過燦爛的一瞬間,那是因為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化。
(5)在中國的60年中葉~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場浩劫,也是旗袍經歷的災難期。
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輝煌難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F. 中國旗袍歷史時間及創始人

中國旗袍歷史時間及創始人
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

G. 上海十大旗袍品牌店,上海最好的旗袍店在哪兒

在我印象中上海四大旗袍店
1.
上海香綉羽,上海陸家浜路239號113店

2.
茂盛龍旗袍
上海長樂路219號
3.
瑞蚨祥
,上海世紀大道2002號亞太盛匯南廣場b-1層
4.
花旗禮服,上海世紀大道2002號亞太盛匯南廣場k360

H. 上海哪裡買結婚穿的旗袍 多少

上海城隍廟旗袍以及婚紗都有,最低價位是一二百元到高幾乎可以不封頂,什麼價位都有,八百到一千元可以買到非常好的旗袍了。還有上海的茂名路有很多小店專賣旗袍的也非常有名氣,值得去逛逛比較一下(也可以量身定製)。蘇州也有價錢也更便宜點。註:如果有誰說南京路有的話你可千萬不要去,那地方是賣老外的,東西貴不說選擇也不多而且質量也不是最好。

I. 上海哪家專業點的定製旗袍店

第一:麗古龍

上海知名高端旗袍定製店,給李小璐,胡靜,陳數等明星定製過旗袍。那一店的繁華和細細密密的手工縫線,無一不展示了旗袍的另樣美麗。

主要特點:旗袍可以完全打開,復古的手工盤扣緊密地連著全身,長長的各色包邊從領圈起就完整地包裹著整件旗袍,怎麼看怎麼精緻!

J. 誰知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間上海流行服裝的特點就是夜上海時期.積分不多,急求.

旗袍:海派時尚的典型 近代上海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普遍穿著旗袍。旗袍最早是滿族旗人婦女所穿的長袍,其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所用材料以絲綢為主,袍上綉滿花紋,三百年來沒有改變。二十年代前期,穿旗袍的上海女性很少。從二十年代起,旗袍開始在上海婦女中普及,並逐漸傳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還沒有從清末旗裝中脫胎出來,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影響,旗袍的式樣明顯變化,如縮短長度、收緊腰身等等。上海旗袍的變化則集中反映了海派時尚的演進。 發展到三十年代,旗袍款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取西服特點,使之成為一種中西合璧的服裝,且不斷創新,不斷變化。主宰其變化者即上海的服裝界。旗袍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之日,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轉而又流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無法再低之時,索性穿起無領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又流行短袖,短至露肘甚至無袖。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走起路來衣邊掃地;後來又改為短式,短至膝蓋,甚至將大腿露出。旗袍的造型結構受西方服飾影響越來越大,並越來越講究裝飾。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近代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三十年代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說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典型代表。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風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從上海風靡全國各地。 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會名門閨秀追趕時髦、享受奢華的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她們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騎馬、跳舞、打高爾夫球,這也就要求服裝更美觀、合身。加上三十年代歐美流行收腰就更體現出女性美,這就註定旗袍會變得更修長而緊身,並有高叉,從而符合30年代精緻玲瓏、開放活潑的理想形象。 三十年代旗袍的款式有兩個特點:「中西合璧,變化多端」。當時愛美女性旗袍穿著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領和袖採用西式服裝做法。如西式翻領、荷葉袖、開叉袖、還有下擺綴荷葉邊,或綴不對稱蕾絲等誇張的樣子,但這僅是一些明星和貴婦的社交禮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將旗袍和西式服裝搭配起來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絨線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圍巾,或戴上珍珠項鏈顯得大方而別致。 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趨向於簡便。四十年代前期,受抗日戰爭的影響,旗袍以簡單實用為尚,面料也不講究。四十年代後期,旗袍造型注重強調人體曲線,暴露程度更大,旗袍擺線從小腿上部移至膝蓋處,有變短的趨勢。 當時修長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燙發、透明絲襪、高跟皮鞋、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都是最時尚的裝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強調。後來,還出現一種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從而使旗袍更合體、更實用。旗袍,成為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國服"了。 除了服裝之外,近代上海婦女所用的首飾,也很有特色。一些時髦的婦女,頸間多掛有項鏈,項墜被製作成為心形小匣,內貯玉照;耳際則懸掛著耳環、耳墜。由於在當時不尚穿耳,耳環多採用活動夾之;手指上大多戴有戒指;手腕上套著手鐲或手錶;胸前則佩有別針。外出是,一般還拎著小巧玲瓏的提兜和製作精美的絹傘。 將上海的流行旗袍與西方同期時尚相比,我們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現象。旗袍的整體風格變化與西方女裝的流行時尚幾乎完全吻合,只是依舊保持了中式和傳統的外形,這是在西方文明影響下中西服飾合壁的產物。 可以說,如果沒有近代上海的開埠,沒有西學東漸,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無所謂"海派旗袍"了。

與上海領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頓紀德校服價格 瀏覽:431
批量做睡衣價格 瀏覽:638
好的蠶絲睡衣品牌 瀏覽:280
穿校服彈吉他等等小姐姐 瀏覽:231
美國空軍用什麼手套 瀏覽:396
釣魚手套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瀏覽:894
兒童冬季帽子這樣織才好看 瀏覽:11
新鄉批發童裝在那 瀏覽:499
淘寶女裝怎麼找品牌 瀏覽:252
棕色鞋男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91
瑜伽和塑身衣哪個塑形更好 瀏覽:879
褲子售後如何處理 瀏覽:295
品牌嬰幼兒夏裝品牌及商品 瀏覽:148
輔警夏裝制服 瀏覽:13
怎樣平面拍放褲子拍好看圖片 瀏覽:61
起亞獅跑正時皮帶跑偏是怎麼回事 瀏覽:106
怎樣才能練好旗袍秀 瀏覽:792
布景女裝加盟費一般多少錢 瀏覽:890
純棉的褲子耐磨嗎 瀏覽:933
新螺螄灣帽子在哪個區賣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