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服選用管理辦法
校服選用管理辦法如下:
1、發揮家委會作用,強化學校責任。建立由分管德育校長牽頭、德育處、總務處組成的校服管理工作小組,對校服質量監控負責,設立校服專管員負責具體發放、補定事宜。
3、做好學生校服「雙送檢」工作。學校接收校服時,嚴格查驗生產企業名稱標識、面輔料成分標識、洗滌標識、規格型號標識、校名標標識等是否齊全,是否有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本批次產品質量檢驗合格報告,是否與樣衣標准一致、外包裝及貨品有無破損等。校服生產企業未能出具校服質量檢驗報告的,學校拒收。
B. 我想生產校服要經過什麼部門審批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學校校風建設和教育行風建設,切實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按照以人為本、教育需要、成本服務、的原則,根據《清鎮市中小學校校服管理暫行辦法》(清教字[2006]150號)文件精神。對進一步規范我市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
全市各中小學校應從有利於加強學校管理,有利於學生教育,有利於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原則出發,結合各校實際,對本校學生是否統一著裝以及學生著裝管理進行自主決策。各校應加強對學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學生著裝應符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學校校服的訂購工作應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按照市場規則和規定程序進行。
二、訂購校服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1、訂購校服需經學校教職工大會民主討論後,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再向教育局遞交定購校服申請書;
2、經教育局批准後,學校發放競標通知書,邀請三家以上有資質的校服生產企業到學校參與競標,並提供校服式樣及面料,教育局紀委全過程參與監督;
3、學校與中標企業簽定訂購合同,明確校服的生產數量、使用面料、服裝款式、訂購價格、售後服務等事項以及各自承擔的責任。學校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報教育局紀委備案。
三、學校校服管理要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校服款式、校服價格等重大事項應向社會公示。逐步建立校服管理工作的社會監督機制,在操作過程中須接受市政府采購辦或教育局紀委的監督,可聘請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為監督員,參與企業招投標、質量價格監督、款式展示會等工作;物價、質量技術監督、服裝行業管理等有關部門及新聞媒體對校服管理進行監督。
四、實行校服訂購責任追究制
學校校服的訂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因違反《合同法》及有關政策規定、違反操作程序先斬後奏或瞞報、擅自提高校服收費標准等行為造成不良後果,影響教育形象的,視情節輕重,追究學校校長及當事人的黨紀政紀責任。
五、本實施意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C. 生產校服資質,向什麼部門審批
1、校服只是服裝中的一個細分種類,和常規服裝並無差別,又不屬於特種行業,是不存在生產許可證這種要求的。只有生產危化品、壓力容器等特種行業,才會設置注冊公司時候的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校服是這種普通常規行業沒有這樣前置條件。相關校服廠家的資質涉及市場監管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纖維局等。
2、只要是依法成立,遵守相關的服裝生產法律法規、質檢標准、ISO、中小學生校服要求即可。
3、校服質量的好壞在於第一步在於生產廠家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材料的好壞決定,其次就是采購環節,校方和家委會根據注冊資金、成立時間、企業質檢報告、各種資質證書、特別是各地纖維局提供的官方質檢報告來判斷。
D. 學校校服自查報告
學校校服自查報告範文
一轉眼,時光飛逝如電,工作已經告一段落,轉眼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有得有失,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份自查報告了。來參考自己需要的自查報告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學校校服自查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服作為學生的日常服裝,體現學校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的精神面貌,是學校流動的文化。而學生校服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校服的配備管理工作,保證校服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我校認真、嚴謹、規范地開展校服訂購和管理,現將我校近年來校服配備管理工作小結匯報如下:
近年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區教育局後產辦對學校校服采購配備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也非常的嚴謹和規范,他們經常召開專題的會議,布置工作,研討問題,有的'則是以會代訓,加強相關的知識宣傳和培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學校的校服管理工作都是在他們的具體指導下開展的。
(一)建立健全專門的校服管理組織機構。
根據市、區有關校服管理的文件精神和規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翠屏區教育局作為我校學生校服管理的上級主管部門,為了把上級部門有關校服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和規定落實好,落實到位,必須建立專門的學校領導小組,明確具體管理部門,做到歸口管理,責任明確。為此,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總務處作為學生校服的具體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校服配發和調換等日常工作。
(二)規范校服采購、配備程序,確保校服質量。
完備科學的工作程序是保障校服質量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堅持校服配備的「七步走」工作程序:
首先是和家長委員代表協商學生是否配備校服,這是配備校服的前提。
第二是在家長委員會代表和學校意見一致後,學校根據每年情況修訂學生校服著裝(穿著)制度,做到上學時統一著裝,重大活動或集會時,必須穿校服。
第三是嚴格規范做好校服的招標相關工作,選擇一個保障體系健全、產品質量優良、社會信譽好的企業定購校服。
第四是學校發致「校服自願認購表」,將和學生家長委員會協商,告知每一位學生家長,本著自願的原則進行配備。學生家長可通過「校服自願認購表」的回執(學生校服配備的意見和建議欄)向學校詳細反映校服配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可向學校提出問題整改的可行性意見和建議。
第五是根據「校服自願認購表」的回執確定配備學生校服的人數後,上報後產辦進行統一招投標,嚴格做到學生自願和非營利的原則,據實收取費用,不加收其它任何費用。
第六是對校服進行抽樣檢測和檢測結果的公示。
第七是抽樣檢測合格後分發校服和進行尺碼大小的調整。
(三)充分發揮學生和家長委員會在校服配備中的監督、保障作用 。
學校成立學生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的職責是全面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不但可以到課堂進行聽課,參加學校有關會議,可以對學校教育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生和家長全面參與校服的采購配備工作,對校服樣式、材料、價格的決定起著重要作用。如校服樣式的決定,在校內進行試穿和展示,在徵求學生的意見後再作決定,校服樣式完全由學生說了算(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需求)。
(四)加強宣傳工作,提高全體師生質量安全意識,建立群眾監督機制。
學校經常利用宣傳櫥窗、廣播等形式加強對校服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師生鑒別真假優劣的能力,增強質量安全意識和和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問題立即向學校匯報,或向有關部門舉報,建立師生監督群防機制,確保校服質量,確保安全使用校服。
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幼兒園校服采購的管理,確保中小學生幼兒校服質量安全,切實維護學生和家長的利益,2015年6月29日至7月2日,由xx縣紀委牽頭,xx市教體局和縣教體文廣局相關同志配合對我縣學校近兩年校服采購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現就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規范校服采購,加強校服采購監管。
縣教育體育和文化廣電局根據宜賓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校服管理的通知》(x教發20135號)文件精神和我縣實際,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校服管理的通知》,就校服采購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堅持自願同意原則;
2、實行申報監管制度;
3、規范校服采購行為: 原則上實行價格限制;實行競爭性談判或詢價等方式采購;加強采購監督;
4、嚴格驗收;
5、實行產品召回更換制度;
6、實行供應企業黑名單制度;
7、建立校服供應商准入制度;
8、嚴格追責問責。
二、校服采購大部分合法合規。
此次檢查的61所法人學校中,有16所學校進行了校服采購,合計采購校服15691套。其中高中階段采購了2629套,初中階段采購了8610套,小學階段采購了4442套。學校采購手續基本完善,合規合法,具體表現在:
1、所有采購了校服的學校均堅持了學生及家長自願購買原則,並都簽署了「學生自願認購單」,部分貧困生供貨企業免費贈送。沒有學校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校服現象。
2、嚴格執行申報監管制度,所有采購學校均填寫了《xx縣學生校服采購申報監管表》,經上級部門批准備案後再組織采購。
3、實行價格限制。全縣校服小學生夏裝每套價格控制在80元左右,春秋裝每套價格控制在100元左右;中學生夏裝每套價格控制在90元左右,春秋裝每套價格控制在120元左右。
4、絕大部分學校在采購時採取了詢價采購或者競爭性談判方式。
5、驗收嚴格。絕大部分學校在采購時與供貨商簽訂了采購合同,校服供貨商也按照要求提供本批次校服原輔材料的纖維檢測報告。
6、實行了產品召回更換制度。學校為學生組織校服采購時堅持了索取正式的票證,要求供應企業實行產品召回制度。凡發現校服出現質量、安全等問題,供應企業必須無條件召回,更換合格產品。
三、校服采購過程中仍存在不足
1、怕麻煩,不願采購校服。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認為校服是一種民族精神和學校文化的體現,是一個學校整體精神面貌和集體榮譽感的外在體現之一,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團體精神風貌的一種表現,學校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校服采購。但是很多學校校長為了減少麻煩,規避采購風險,不願承擔責任,未組織校服采購。
2、少部分學校未嚴格執行競爭性談判或詢價采購。多數學校選擇三家及以上的企業進行競爭性談判或詢價采購,少部分學校采與1—2家企業協商的方式。
3、有少部分學校在采購時沒有與供貨商簽定采購合同,與供貨商已簽定的采購合同中缺少對學生權益保護條款。在驗收時大部分學校只要求供貨商提供本批次校服原輔材料的纖維檢測報告。並未主動與縣質量監督部門聯系,接受質量監督部門的質量監督。
;E. 一個中學采購校服(1000件),具體有什麼流程
國企招標流程簡介,你自己參考:
1、招標公告:在單位范圍內公告采購內容(內容中要明確你的商務條件,比如供貨周期、商品品質等等),截止多久前,請有意合作單位把標書交到采購部門。每一個知情人員都有推薦的權利。
2、收標書,標書要密封,信封口加蓋應標單位公章。如果你是采購衣服,那麼就要把樣品裝好封口。
3、揭標:我們這是由需求部門、采購部門、財務部、監察室(原則上禁止更高一層的領導參與),一起當面揭表,拆開樣品。原則上價低者得,但實際上需求部門說話有很大分量。比如:他就覺得某一個廠家的衣服好看或者質量好,盡管價格貴點,因為最後反正是家長付錢。如果你是采購部門的話,如果想主導揭標過程,建議採取「評委打分方式」,讓學生男女各穿一件,也不要告訴評委是哪個廠家的,大家都有打分權。最後把分收上來,這樣就可以把需求部門的話語權攤薄。當然如果校長在,那就不好辦了,他一句話說這個好看,不管有心還是無心,那基本上就算定了(當然可以邀請兩個家長代表一起來評,可以制衡校長,校長同志到時候就不好開腔了,畢竟最終消費者是家長)。
4、選擇一家作為中標單位,選擇一家備選。跟中標單位,洽談商務條件,即他是否能按時保質供貨,如不能怎麼賠付。如果第一家不成,馬上聯系第二家進行談判。
5、確定好之後,就可以簽合同了,並約定付款方式。
6、最後公示采購內容,邀請監督(這個可有可無,看你處理的角度了)。
F. 學校文化經費申請報告
金沙縣民族中學(原金沙縣石場中學)是2015年4月升格並更名的一所縣直完全中學,也是全縣唯一的一所民族中學,現有教師75人,學生1100人,佔地50餘畝。學校位於金沙縣石場苗族彝族鄉,所處的金沙西部地區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這里匯聚了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白族等少數民族,且少數民族約佔全鄉總人口的28%。
由於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教育基礎較差,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封閉的社會環境,制約了民族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發展十分緩慢,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嚴重製約著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和兩個文明建設。近年來,我國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深處貴州西北邊陲的金沙縣民族中學,也必將擔負起全縣民族教育的重任。如何振興祖國的民族文化,如何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素質,這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自建校以來,我校就計劃開展系統的民族文化教育,發展民族體育、民族藝術,挖掘地域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納入學校教育規劃當中,積極促使民族文化進校園,舉辦民族體育藝術活動,主要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採取措施將我縣優秀的民族體育、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服飾等引進校園、引入課堂和課外活動。
1、民族體育:分為競賽和表演兩類項目。競賽項目為高腳競速、押枷(大象拔河)、陀螺、蹴球等。表演項目為打篾雞蛋、踢毽、打雞公架、跳皮筋、丟飛機板等。要加強對人才的培訓,修建基礎性訓練設施,從培養學生的愛好入手,逐步打造學生民族體育隊伍,專門培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為弘揚民族體育,備戰全國民-運會奠定人才基礎。
2、民族音樂:主要為苗族山歌、威風鑼鼓、民俗鼓樂、民族器樂等為代表的`民族傳統音樂。
3、民族舞蹈:主要為苗族蘆笙舞、仡佬竹竿舞、土家族擺手舞,同時大力開發其他形式的民族舞蹈。
4、民族服飾:把傳統元素與現代因子結合起來,設計既有時代氣息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服,參加重大活動時,全校師生均應著民族服裝。
二、大力普及民族知識,編印《金沙民中民族知識讀本》,列入學校德育課教學內容。
三、以民族文化進校園為契機,全面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構建新的校園文化體系。
基本目標是以優美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藝術情趣,濃厚的學習氛圍,科學的人文精神,優良的學風校風,帶動和促進催人奮進的學校精神、科學進步的價值觀和導向正確的輿-論
氛圍,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創造條件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一是抓好硬體建設,如電腦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校園廣播站、校園網路系統等;二是抓好具有濃厚特色的校風校紀;三是抓好晨讀、出操、值日、用餐、聽課、作業、課外活動、班級黑板報、文明宿舍等,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個性化;四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一些文藝、體育、科技、學科興趣小組形式的活動,使興趣活動文化大眾化;五是抓好升旗儀式及國旗下講話、資源回收、愛心助學、推優入黨入團、校園文學社、黨團校學習等活動形式,使常規活動出新意。
以上想法如能實現,必然會使金沙民中的硬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民族文化傳統教育發生跨越式的大發展,也必然會對全縣的民族文化教育起到示範作用,有利於全縣民族事業和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縣域經濟文化的科學發展。但是,由於學校辦學起點低,經費不足,嚴重製約了學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開展。為此,特具此報告,希上級部門撥給相關項目經費為謝。
金沙縣民族中學
2015年6月12日
學校文化經費申請報告 [篇2]
縣教育局:
王截流鄉三橋小學是我鄉一所布局調整後保留的完小,有著四十多年辦學歷史,多年來,為上級學校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在當地有著良好口碑。但是,學校目前狀況不容樂觀:硬體設施嚴重不足,校園美化綠化相當滯後,辦公條件特差,桌椅破爛不堪,校園整體環境亟待整治,這些因素嚴重阻礙了學校進一步發展,但學校自身資金短缺。為了能給孩子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特請求縣教育局能為我校解決部分校園文化建設資金,以解燃眉之需。
專此報告。
王截流鄉三橋小學
2015年7月22日
學校文化經費申請報告 [篇3]
貢山縣人民政府:
我校為改善育人環境,提升學校品位,同時作為60周年縣慶場地,屆時,將迎來四方來客,作為貢山縣唯一的完全中學,貢山一中就是貢山縣的窗口,而校園文化建設又是學校的窗口,因此學校急需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派人規劃、測算、設計,了解相關市場,具體建設如下:
1、學校二門口至球場路段上方牆面文化建設需30萬;
2、食堂、教學區、生活區牆體文化建設需30萬;
3、教室及宿舍的文化建設需40萬。
以上各項資金共計:100萬元,由於學校經費困難,無力解決。因此懇請貢山縣人民政府為我校解決校園文化建設資金100萬,望批准為謝!
特此請示!
貢山一中 2016年1月15日
G. 校服管理自查報告
校服管理自查報告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既存在亮點,也存在不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自查報告了。你還在為寫自查報告而苦惱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校服管理自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幼兒園校服采購的管理,確保中小學生幼兒校服質量安全,切實維護學生和家長的利益,2015年6月29日至7月2日,由xx縣紀委牽頭,xx市教體局和縣教體文廣局相關同志配合對我縣學校近兩年校服采購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現就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規范校服采購,加強校服采購監管。
縣教育體育和文化廣電局根據宜賓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校服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和我縣實際,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校服管理的通知》,就校服采購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堅持自願同意原則;
2、實行申報監管制度;
3、規范校服采購行為: 原則上實行價格限制;實行競爭性談判或詢價等方式采購;加強采購監督;
4、嚴格驗收;
5、實行產品召回更換制度;
6、實行供應企業黑名單制度;
7、建立校服供應商准入制度;
8、嚴格追責問責。
二、校服采購大部分合法合規。
此次檢查的61所法人學校中,有16所學校進行了校服采購,合計采購校服15691套。其中高中階段采購了2629套,初中階段采購了8610套,小學階段采購了4442套。學校采購手續基本完善,合規合法,具體表現在:
1、所有采購了校服的學校均堅持了學生及家長自願購買原則,並都簽署了「學生自願認購單」,部分貧困生供貨
企業免費贈送。沒有學校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校服現象。
2、嚴格執行申報監管制度,所有采購學校均填寫了《xx縣學生校服采購申報監管表》,經上級部門批准備案後再組織采購。
3、實行價格限制。全縣校服小學生夏裝每套價格控制在80元左右,春秋裝每套價格控制在100元左右;中學生夏裝每套價格控制在90元左右,春秋裝每套價格控制在120元左右。
4、 絕大部分學校在采購時採取了詢價采購或者競爭性談判方式。
5、驗收嚴格。絕大部分學校在采購時與供貨商簽訂了采購合同,校服供貨商也按照要求提供本批次校服原輔材料的纖維檢測報告。
6、 實行了產品召回更換制度。學校為學生組織校服采購時堅持了索取正式的票證,要求供應企業實行產品召回制度。凡發現校服出現質量、安全等問題,供應企業必須無條件召回,更換合格產品。
三、校服采購過程中仍存在不足
1、 怕麻煩,不願采購校服。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認為校服是一種民族精神和學校文化的體現,是一個學校整體精神面貌和集體榮譽感的外在體現之一,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團體精神風貌的一種表現,學校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校服采購。但是很多學校校長為了減少麻煩,規避采購風險,不願承擔責任,未組織校服采購。
2、少部分學校未嚴格執行競爭性談判或詢價采購。多數學校選擇三家及以上的企業進行競爭性談判或詢價采購,少部分學校采與1—2家企業協商的方式。
3、有少部分學校在采購時沒有與供貨商簽定采購合同,與供貨商已簽定的采購合同中缺少對學生權益保護條款。在驗收時大部分學校只要求供貨商提供本批次校服原輔材料的纖維檢測報告。並未主動與縣質量監督部門聯系,接受質量監督部門的質量監督。
校服作為學生的日常服裝,體現學校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的精神面貌,是學校流動的文化。而學生校服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校服的配備管理工作,保證校服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我校認真、嚴謹、規范地開展校服訂購和管理,現將我校近年來校服配備管理工作小結匯報如下:
近年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區教育局後產辦對學校校服采購配備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也非常的嚴謹和規范,他們經常召開專題的會議,布置工作,研討問題,有的則是以會代訓,加強相關的知識宣傳和培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學校的校服管理工作都是在他們的具體指導下開展的。
(一)建立健全專門的校服管理組織機構。根據市、區有關校服管理的文件精神和規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翠屏區教育局作為我校學生校服管理的上級主管部門,為了把上級部門有關校服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和規定落實好,落實到位,必須建立專門的學校領導小組,明確具體管理部門,做到歸口管理,責任明確。為此,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總務處作為學生校服的具體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校服配發和調換等日常工作。
(二)規范校服采購、配備程序,確保校服質量。完備科學的工作程序是保障校服質量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堅持校服配備的「七步走」工作程序:
首先是和家長委員代表協商學生是否配備校服,這是配備校服的前提。
第二是在家長委員會代表和學校意見一致後,學校根據每年情況修訂學生校服著裝(穿著)制度,做到上學時統一著裝,重大活動或集會時,必須穿校服。
第三是嚴格規范做好校服的招標相關工作,選擇一個保障體系健全、產品質量優良、社會信譽好的企業定購校服。
第四是學校發致「校服自願認購表」,將和學生家長委員會協商,告知每一位學生家長,本著自願的原則進行配備。學生家長可通過「校服自願認購表」的回執(學生校服配備的意見和建議欄)向學校詳細反映校服配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可向學校提出問題整改的可行性意見和建議。
第五是根據「校服自願認購表」的回執確定配備學生校服的人數後,上報後產辦進行統一招投標,嚴格做到學生自願和非營利的原則,據實收取費用,不加收其它任何費用。
第六是對校服進行抽樣檢測和檢測結果的公示。
第七是抽樣檢測合格後分發校服和進行尺碼大小的調整。
(三)充分發揮學生和家長委員會在校服配備中的監督、保障作用。學校成立學生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的職責是全面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不但可以到課堂進行聽課,參加學校有關會議,可以對學校教育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生和家長全面參與校服的采購配備工作,對校服樣式、材料、價格的決定起著重要作用。如校服樣式的決定,在校內進行試穿和展示,在徵求學生的意見後再作決定,校服樣式完全由學生說了算(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需求)。
(四)加強宣傳工作,提高全體師生質量安全意識,建立群眾監督機制。學校經常利用宣傳櫥窗、廣播等形式加強對校服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師生鑒別真假優劣的能力,增強質量安全意識和和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問題立即向學校匯報,或向有關部門舉報,建立師生監督群防機制,確保校服質量,確保安全使用校服。
;H. 學校強制學生買校服違反了哪一部法律的那一條
違反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中的第二條規定。
《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第二條規定如下:
1、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起組織和引導作用,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功能,切實做好校服征訂意願搜集工作,充分體現學生自願購買校服的原則。
2、采購單位要加強校服采購公示,向學生和家長公示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采購流程、采購價格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8)采購校服報告申請擴展閱讀:
校服購買主要有三種模式:
1、完全進入市場流通,學校和家長共同確定樣式後,由家長到校服門店購買,校服廠家和銷售商接受市場監督。
2、由政府出資,通過政府采購方式購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招投標工作即可。採用上述兩種模式的地區較少,只有個別省進行了試點。
3、由采購單位直接面向生產企業采購,各地普遍採用此種模式。
I. 小學校服選用管理辦法
小學校服選用管理辦法如下(常州市武進區漕橋小學)為例:
1、學校集體決策:每年秋季開學前,將校服采購納入「三重一大」事項,在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決策。按照校服著裝規范和管理要求,合理確定選用需求(包括款式、套數、件數、價格區間等),制定工作方案,啟動徵集校服采購意向。
2、徵集采購意向:按照自願原則,發放告家長書廣泛徵求家長意見,確定是否選用校服(確定選用校服應徵得2/3以上家長同意)。學校原有校服款式獲多數認可的,可繼續沿用,保持校服款式相對穩定。
5、確定供貨企業:由第三方招標公司對已報名的有意向供貨企業進行資格性及資料符合性審查,並做好深度調研,核實企業質量保障能力、售後服務水平、社會信譽度。嚴格執行招標程序,由評委按照「質優價宜」「少數服從多數」等原則綜合打分投票確定供貨企業。
6、公示采購結果:招標結束後,學校對擬確定的校服供貨企業、校服款式、質量標准及檢測項目、采購價格、采購流程、服務年限、售後服務和意見反饋渠道等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個工作日。公示期間無異議,或相關反映問題得到有效處理,方可簽訂合同。
7、簽訂采購合同:由學校與供貨企業、第三方招標公司簽訂采購合同,不得委託家長委員會簽訂校服采購合同,不得委託家長委員會代收取校服費用。合同一年一簽,供應期內考核合格後,再簽訂下一年度合同。供應期滿或合同終止需重新組織招標。
8、校服檢查驗收:校服發放前,按照合同約定,採取隨機抽樣方式進行驗收。由校服供應企業提供本批次校服相關檢測報告。
9、售後服務監督:采購結束後,及時公示質檢報告和售後服務相關事項,督促供貨企業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做好售後服務。定期組織開展校服滿意度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作為後續采購的依據。按照5%的比例為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校服。
10、資料存檔備案:采購結束後,將采購各環節相關資料(如會議紀要、檢測報告、投訴處理、視頻、照片等)存檔備查。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采購合同及招標材料,主動接受相關部門監管。
J. 服裝采購限價備案表概況怎麼寫
服裝采購限價備案表概況:校服作為學生的日常服裝,體現學校的校園文化和學生的精神面貌,是學校流動的文化。而學生校服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校服的配備管理工作,保證校服的產品質量和安全,學校認真、嚴謹、規范地開展校服訂購和管理,現將學校近年來校服配備管理工作小結匯報如下。根據相關公開信息顯示。
1、建立健全專門的校服管理組織機構。根據市、區有關校服管理的文件精神和規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翠屏區教育局作為我校學生校服管理的上級主管部門,為了把上級部門有關校服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和規定落實好,落實到位,建立專門的學校領導小組,明確具體管理部門,做到歸口管理,責任明確。為此,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總務處作為學生校服的具體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校服配發和調換等日常工作。
2、規范校服采購、配備程序,確保校服質量。完備科學的工作程序是保障校服質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