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校服丑嗎
說學校為了回扣或者節省成本的,不排除有學校這么干,這樣做,反而魚和熊掌兼得,既不讓學生張揚青春,又可以省下做好質量好看的校服錢了。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即使用不高於那種寬大運動服的成本,也能做出漂亮的校服。換句話說,漂亮的校服的成本不一定比丑的校服高,而校方一樣可以偷工減料拿黑心回扣。本質上說,這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不是成本問題。不信,你到中國的有錢人的私立學校去看看,那裡的校服絕不會比發達國家差。
② 如何看待在學校穿漢服被老師們說成奇裝異服
大家都穿校服的時候,一個人穿漢服,那就是奇裝異服。
中心觀點2:穿奇裝異服也不一定會影響學生將來出人頭地 。
中心論點3:(我理解的)復興漢服文化,主要是復興華夏「衣冠制度」,比如最近比較熱門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比較重要的「形制」(即「服裝款式制度」,畢竟款決定衣服的分類,通過形制判斷可以決定某衣服和漢服文化有沒有關系),但除此之外還有「服裝階級制度」、「服裝禮儀習俗」、「服飾穿著習慣」、「服裝花紋配色規定」,有些有待復興,有些需要舍棄,有些等待發展。
中心論點4:漢服的確美,而且(至少在我眼裡)有些形制放到現代依舊很先進,其美觀性與實用性也有不亞於現代服飾的。欣賞漢服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多人一起欣賞漢服有利於聯絡同袍情誼。
中心論點5:漢服是中華文化,但只是一部分。中華還有很多文化,「海納百川」是中華文化,「尊師重教」也是中華文化,「因地制宜」也是中華文化,「進退有度」也是中華文化,就連「裹小腳」也是中華文化。
中心論點6:普通學生能為漢服文化或者說大了為中華文化所做的事情通常比較有限。比較常見的是做文化推廣。通常方式是:動之以情(比如多穿穿漢服讓人欣賞漢服之美,多背背詩讓人欣賞詩詞之美),曉之以理(拿出文物和正規書籍進行科普)。文化發掘、文化鑒定、文化改良等工作,需要更深的功夫。
看到有答主說提問人可能有一點點抑鬱傾向,我老師的話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社會其他人說的話正確率則可能更低。祖國的花朵不應該成為任何學派斗爭、利益斗爭的犧牲品。就算韓國人把漢服搶走了,你做不了什麼,但你是我們祖國的後備軍,你是未來文化的創造者,你現在辦不了很多事情,不要自責,一定要保護好你自己——偉大祖國的後備軍。
講點生活小故事:
在我們學校,別說漢服,就算穿朝鮮服,只要你的服裝不影響別人(比如你裙擺壓到別人了,比如你上體育課穿裙子行動遲緩影響課程進度了,比如你頭飾太大擋住別人視線了),老師都不會說你。
我們之前的歷史老師說有人讓她管管美術學院那兩個留長發的,她拒絕了。她的意思是,大家都不留長發的時候毛主席留長發也不影響他未來當主席,學生只要愛學習、尊敬老師,特立獨行不是問題。
我們學校的藏族學生周五會一起跳鍋庄(我不太了解這個文化,所以可能會打錯字),雖然有音樂學院的同學覺得這分明是非常現代化甚至有點西華的音樂(也就是說,這一文化或許有點變味,並沒有保存完整),但這個「儀式」仍然為藏族學生聯絡感情作出了貢獻,讓他們在遙遠的北京能有家的感覺。
民族理論課的老師說,不能要求某個民族一定讓你所想像的方式生活。人都有現代化的權利。對於少數民族而言現代化不是漢化,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而言現代化也不是西化,是以更好的方式生活。
聽說有某個回族同學追到了系花(哪個系的就不說了),然後也聽說這個回族同學之後偶爾也會出現在非清真的餐廳(是否用餐未知)。有些事情,也許需要取捨。
雖然我們學校上大多數文化課穿民族服裝都沒有問題,但大多數體育課必須穿運動褲,選體育舞蹈課必須穿練功服,有些學院的實驗課需要穿實驗服(我沒這個課,不知道是不是叫這個)。
③ 中國校服漂亮嗎好看嗎
中國校服的丑似乎已經成為了一項中國特色,不論男女一律穿著「面口袋」運動服在操場上做廣播體操,已經成為一代人學生時代的集體記憶。
永遠的運動款,色調單一,沒有個性,寬松肥大,還總是「大一號」,甚至有論調說「中國校服毀掉了中國人的青春」。
其實歷史上中國也有漂亮的校服,民國時期女學生掐著腰線的襖裙裝,為女子提供了另一種特別的美感,清新古韻,令人沉迷。
當校服遇上「旗袍款」、「假領子」,當「大一號」的下單難題碰到高寬容性的A廓形,文化與時尚經久愈濃的氣息、設計與創意巧妙用心的結合,為新時代校服注入了海派文化內涵。
不久前,來自東華大學的設計師,主辦了一場「海派時尚校服發布會」,128套帶有鮮明海派時尚和文化印記的校服亮相,刷新了人們對中國校服的刻板印象。
設計師選取旗袍、立領、假領子等海派時尚符號元素,並融入迪考藝術、節約型設計的綜合特徵。
帶有明顯的海派人文氣息,民國學子的既視感,簡潔乾爽,精神亮眼。
在舒適和實用的基礎上,還能穿出時尚感和設計感,穿出一個學校的精氣神來。
過去的校服連裙裝都沒有,毫無美感可言,以古城灰、科創藍和人文紅為主色調,本土化的時尚感。
清新的旗袍裝,簡潔的設計改良,不再是傳統校服的「大一號」,這么好看的校服,我想回學校了!
四川自貢的80後姑娘楊蓓,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非常痴情。
為設計製作「國民校服」,乾脆辭去大學老師的職位,在蘇州開了家裁縫鋪。
她的設計理念參考漢服、褙子等,面料採用竹節麻、錦緞等,成本與普通校服差不多。
由她設計的「國民校服」系列一經推出,便受到了許多學生、家長以及老師的點贊,孩子穿上後精氣神十足,家長贊不絕口。
近些年很多小學、初中都開始模仿日本、韓國的校服,楊蓓認為,一味地模仿外國的風格,放棄中國自己的服飾特色,實在是不應該。
校服不僅是一種校園服飾文化,還展現著青少年的精神面貌。
楊蓓設計的「國民校服」已經開始在一些外國語學校流行起來,她的一雙兒女就是「國民校服」的代言人。
可愛的兒女每天穿著媽媽親手設計的「國民校服」上學,經常會引來別的學生羨慕的目光。
通過服裝的設計,來傳遞中國服飾文化,作為優秀文化的一部分,校服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值得傳承與發揚。
不說了,你們先看看,我回學校了!
④ 為什麼我們學校的校服男女都一樣,是在是太難看了。為什麼不能像日本,韓國,英國那樣。。。
同感,女裙褲和男中褲都一樣,女的穿起來怪怪的,男的簡直就是穿裙子~~~
⑤ 為什麼中國學校學生的校服不能和韓國或是日本的一樣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中國是工人階級的,所以校服像工人的工作服
日韓是資產階級的,所以校服像貴族的服裝。
⑥ 韓國學生為什麼表示想穿中國校服
一直以來,很多同學都抱怨中國的校服不好看,之前還有媒體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51.2%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校服是真的丑,曾經微博上還發起過一個話題:「中國校服真的丑嗎?」
有網友吐槽說:「中國校服其實就是運動服,松垮邋遢的正好適合運動穿,毫無美感可言好嘛。」還有網友表示,這松垮的校服簡直毀童年,毀三觀,甚至是傷害同學們的自信心啊尤其是女生,感覺各種羨慕韓國這種美美的校服。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⑦ 外國人如何評價中國校服
中國的校服一直都被大眾們批評,審美有問題,不夠時尚,沒有西方或者鄰國校服好看,有的甚至說,中國的校服應該最丑的校服了!
那麼中國的校服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用事實說話,中國日報曾刊登過一份調查,高達44.6%的人認為「中國校服最美」:不過,也有45.1%的人表示,「合適」比時尚更重要。
從這則調查中,我們能夠知道,一般的人並沒有覺得自家校服很醜,在生長發育的時候,適合比時尚更重要。
不管是韓國電視劇還是日本的動漫,青春期的西裝、小短裙,時尚、帥氣、漂亮,男生的顏值瞬間增加好幾度,女孩更加的靚麗迷人,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
有著時尚感著稱的韓國,是否和我們印象中一樣呢?
調查顯示,韓國的孩子們卻在羨慕我們中國的娃兒,覺得我們的校服非常舒適。韓國相當一部分的孩子也非常喜歡中國校服,覺得小時候穿過類似的校服,很舒服,運動起來也很方便。
從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知道,好看的衣服未必就適合運動,還有小短裙,北京的大冬天,這是要凍死的節奏吧。
各位小學生,致我們「難看」卻非常實用的校服,感謝它的存在,讓我們更健康。
⑧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慣用的答案是,杜絕攀比和早戀。大概是覺得眾人都穿上千篇一律、絕不合體的校服,哪怕在人群中多看你一千眼,也記不清你的容顏。
我讀初中那會兒,學校甚至對男女生的發行有嚴格要求,男生必須板寸,女生短發不過耳。老師們諄諄教誨:把一門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不要花那些歪心思去臭美。
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更美好的自我形象有了要求,對異性也有了本心的好奇。為了避免這一群小羊走上迷途,牧羊人選擇了集體圈養,砍斷所有出路,一了百了干凈利落。
以攔腰折斷取代循循善誘的校園教育,與耍流氓何異?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校服,真是一個純潔的字眼。不由得令人想起那年17歲的初戀......
換個校服就能預防早戀未免太想當然了。相反,這種做法,不能正確展現男女成長中性別特點的衣服,不利於青春期少年樹立正確健康的性別意識,也不利於性別自信的建立,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能坦然面對。
學生們並沒有生機勃勃的活力。
同時,應試教育的改革也應該加速,如果學生只是考試的工具,教育機構與學校不注重個人的內在發展,即使校服再好看,卻也顯示不了任何的朝氣與校服該有的風采。
-End-
⑨ 受韓國劇迷關注的國產劇你都追過哪幾部
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的文化輸出也比較好了,很多韓國的人也喜歡看我國的電視劇了。我們知道他們最喜歡看的就是我國的《步步驚心》,而且還翻拍了這部電視劇。還有我國的校園青春劇在他們國家也很受歡迎,比如說《最好的我們》,還有《你好舊時光》等。
一、《步步驚心》甚至被韓國翻拍。《步步驚心》這部劇想必大家都知道的,韓國拿到版權,然後在他們的國家翻拍了這部電視劇,但是他們國家的韓國劇迷也紛紛表示,翻拍的不如我國拍得好。這也可以看出《步步驚心》是深受韓國人喜愛的一個電視劇,這部電視劇我也是追過的。
綜上,都是受韓國劇迷關注的國產劇,也都是我追過的幾部劇。對此,您認為還有哪些國產劇受韓國劇迷關注呢?可以在評論區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⑩ 中國的校服太難看了,為什麼不換成日本或者台灣的校服樣式。
日本的我只在電視上見過,台灣中學生穿的幾乎和我們現在城市中學生一樣,鬆鬆垮垮的運動裝,你大概認為私立學校就是標准校服樣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