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校服定製的話就是一般在學校統一給定製的,可以找一些網上一些好看的校服的樣式看看人家能不能按照這個樣式來做,然後只要量大小尺碼就可以
望採納,謝謝
㈡ 校服的製作流程
校服生產的大概流程是:選料→版型設計→製版→裁剪→縫紉→質檢→成品。生產線上重在把好每一關,面料的安全性,版型的精緻性,裁剪的收縮量,縫紉的技術量等。
㈢ 一匹布正好可以給15名四年級學生各做一套校服,或者正好給20名一年級同學做一套校服,製作校服的過程
親,只是一種解法,看能否幫到你設四年級餘下a人、一年級各餘下b人,且a小於12,b小於20 四年級一人用布1/12,所以餘下人用布1/12*a,同樣道理。一年級餘下人用布1/20*b則a/12+b/20=1a=12-3b/5b必為5的倍數1、當b=5,則a=92、當b=10,則a=63、當b=15,則a=3
㈣ 安全生產案例
化妝品業
1\ SK-Ⅱ漏掉了最重要的「大猩猩」
SK-Ⅱ的點兒挺背,被檢查出含有有害物質,引起國人緊張,上海甚至出現打砸寶潔上海分公司的過激舉動(SK-Ⅱ隸屬於寶潔),一些鄰國的SK-Ⅱ也紛紛被撤櫃。
有人把SK-Ⅱ的這場中國風波歸結於它的傲慢和偏見,認為它「完全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對媒體也是態度強硬。
此話頗有理,但如果我們僅僅糾纏於這些表象,就很難辨清寶潔真正的命門。寶潔(SK-Ⅱ)傲慢不假,不過它因去年在江西的一場訴訟遭受首次信任危機後,已經在積極改變自己的這種形象了,此次寶潔對危機的反應就很迅速,並且不再用各種數據為自己辯解,而是採取退貨等形式化解消費者的怨氣。
因此,如果還說公關不力確實有些冤枉寶潔。但令人費解的是,為何只有SK-Ⅱ引發了廣泛的反對浪潮?畢竟迪奧、雅詩蘭黛等眾多高檔化妝品隨後也被查出了同樣問題。
讓我們先梳理一下SK-Ⅱ風波中寶潔所採取的處理方式,這有利於我們發現其中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危機管理教科書中的法則:要求相關人員迅速研究這一問題——問題是否屬實?若是,情況有多嚴重?我們能否迅速、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能否自行解決,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
這是傳統型領導慣於採取的方式,過度關注運營層面的問題,保守且安全,不過也許用在當下,這恰恰是錯誤的方法。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更需要警覺型的領導來處理此事。他們既留心解決眼前的短期問題,也會關注出現這些問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他們還會對所採取行動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充分考慮。比如會考慮到消費者是更理性些還是更情緒化些;如果退貨中出現糾紛,會有哪些後果;媒體及互聯網的發展,會不會將地方問題迅速地拔高為舉國關注的大事件等等。
沃頓營銷學教授保羅·蘇梅克爾說:「警覺型領導者一直都在尋找那些無法用現有手段解決的問題所發出的信號。他們從思想上和企業層面上創建出了一個平台,來檢視什麼問題被他們忽視了……」
有這樣一個經典的試驗:在籃球場上,試驗者得到指令,要求他們數清籃球的傳遞次數。由於他們的精力集中在了計算籃球的反彈和傳球次數這樣的簡單任務上,視野被極大地限制了,因此居然沒有注意到有一隻大猩猩堂而皇之地穿過了籃球場。
這就是發生在SK-Ⅱ身上的問題:在這場針對有害物質超標的指控中,淹沒在一堆技術、法律和公關事務中的SK-Ⅱ偏偏漏掉了那隻更重要的「大猩猩」。
2\SK-Ⅱ化妝品含有特氟龍
中廣網 2005-06-15 15:27:32
核心提示
本報連續兩天對SK-Ⅱ的報道見報後,
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社會各界人士對此事紛紛表示關注。消費者認為此事只是冰山一角,化妝品業還有很多黑幕沒有揭開。同時,此事再一次引發了明星廣告的危機。寶潔公司應該向消費者道歉,應該將消費者手中的問題化妝品無條件召回,只是更換宣傳冊是不夠的;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向寶潔公司要求一加一賠償。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寶潔公司沒有任何錶態,還在愚弄消費者,消費者應該聯合起來,抵制寶潔公司的產品,同時,消費者也應該通過法律途徑向寶潔公司討還公道。
欺騙消費者不行
中廣網3月22日消息 在昨日的新聞熱線中,多名讀者認為寶潔公司在欺騙消費者,再次表達了起訴廣州寶潔的想法。鄭州民間打假鬥士葛銳昨日給本報打來電話稱,化妝品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一直處於弱勢。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廠家應該給消費者退貨,並承擔賠償責任。這些商家在國外遇到類似訴訟將面臨高額賠償,不敢弄虛作假。在中國由於法律上的漏洞,商家經常漠視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葛銳表示,他目前也在調查取證,如果時機恰當的話,准備在鄭州起訴寶潔公司。
自稱在一家媒體工作的徐女士在熱線中說:「化妝品廣告越說越懸,虛假的太多了,加上一些媒體的揭露,我幾乎對這個行業失去了信任。我現在選購化妝品非常迷茫,只求它們不會有過敏等副作用!」 一位姓王的小姐認為,化妝品行業是一個利潤相當高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透明度不高的行業,所謂的高價格也不過是替廠家出廣告費,誰知道裡面的科技含量真正有多少。王小姐說:「現在的產品介紹讓人摸不著頭腦,總是說含有什麼什麼補水因子、果酸精華、玻尿酸。因子是什麼呢,這些酸又是什麼呢?不少化妝品對其含有的成分往往不寫全,只用『等』字來省事。」王小姐希望有關部門加大打擊虛假廣告力度,規范廣告用詞,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一位姓周的女士認為,買化妝品存在三個誤區:一是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就越好;二是崇洋媚外心理;三是求美心切,下意識地拿廣告中的說法與自己的實際狀況對號入座。一位姓王的先生建議,國家有關條例法規應進一步完善,商檢、工商、質檢等部門則應把好第一道關,保護消費者的「面子」。
SK-Ⅱ含有「特氟龍」
昨日,本報連線此事的發生地南昌消費者的訴訟代理人唐偉先生,獲悉了此事的一些最新進展。
據唐偉介紹,他們撕去了這款產品瓶身上貼著的不幹膠中文說明,發現瓶身原本印有產品成分的日文說明,但覆蓋其上的中文說明並沒有按原樣對產品成分進行翻譯標示。經譯,日文標示的產品成分表明,這款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的成分包括氫氧化鈉、聚四氟乙烯、安息香酸鈉等化學材料,其中氫氧化鈉俗稱「燒鹼」,而聚四氟乙烯俗稱「特氟龍」、「特富龍」,是用於電飯煲不粘鍋製造的常見化學材料。唐偉認為,在生產直接塗抹於人體臉部肌膚的化妝品中,使用含有腐蝕性的化學材料是不合適的。而不在產品包裝上用中文予以相關成分警示,則違犯了我國《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中文說明不予以成分標示則侵犯了中國消費者的知情權。
生產商到底是誰
不過,唐偉對這件事還有一個疑惑之處,SK-Ⅱ產品的生產商到底是誰?唐偉告訴記者,呂萍原想將生產商列為本案的被告,但她翻遍了產品標志也沒有找到生產商。將不幹膠蓋住的日文翻譯後,呂萍才發現了生產商。但讓呂萍困惑的是,居然出現兩個或是三個生產商,一個是「25g美國製造」(生產商不明),一個註明的是馬克斯.發克斯(音譯)股份公司(地址不明),另一個是P&G股份公司。至於馬克斯.發克斯股份公司「是不是生產商,它和P&G股份公司是什麼關系,呂萍搞不清楚。 唐偉表示,現在被告是經銷商浩霖公司,如果確定產品的生產商是寶潔(日本)公司,他們也將把其告上法庭。也就是說,如果此事能最終查清的話,將引發連環訴訟,很可能是涉外訴訟。
唐偉自稱是干個體的,所以不會因此事感到有壓力。他認為自己為中國消費者討個知情權,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同時能讓消費者明白這裡面的黑幕,「我心足矣」。
明星廣告莫唬人
唐偉對於明星廣告的感觸很深,他在發給記者的電子郵件中稱:自3月7日SK-Ⅱ燒鹼和虛假廣告事件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劉嘉玲在此事件中是該負部分法律責任,還僅僅是受道義上的譴責,值得社會各界關注。SK-Ⅱ事件應該引發社會公眾(中國消費者)在消費中如何理性看待明星的廣告效應,明星們也應該從社會公德的層面去以自己的良知善待消費者。即便劉嘉玲代言寶潔公司廣告時,不知道SK-Ⅱ燒鹼和其他化學成分,也應該非常明確和明白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怎麼可能在連續使用28天後,細紋及皺紋明顯減少47%,肌膚年輕12年?許多中國消費者都是先看了劉嘉玲所做的代言廣告和廣告宣傳冊才動心去買的,因此劉嘉玲除了應該在受到良心和道德譴責的同時,也要承擔部分法律責任。
河南明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青昌認為, 對於明星在廣告代言中的法律責任,在法律界也存在著爭論。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名人雖然參與了廣告的製作過程,但並非廣告製作者,故無需為廣告製作者的過錯承擔責任。劉青昌同時指出,雖然目前對名人在虛假廣告中所起的作用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但名人應該為不實廣告承擔一定的責任。 更多的法律界人士表示,明星的一言一行應該對公眾負責,在現有法律尚未對其發布假廣告作出處罰的情況下,他們應該對消費者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標注中文成分 刻不容緩
昨日上午,在河南省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門嘉麗說:「SK—Ⅱ緊膚抗皺精華乳中含有腐蝕性很強的氫氧化鈉成分,卻沒有中文標注,讓人深感不安。」 她說,日本規定,為防止某些人過敏,98種物質必須在標簽上註明。而在我國,除了育發、染發等9種特殊用途化妝品需提供成分和安全性評價外,其他普通用途化妝品,如美白、潤膚等產品,並沒有嚴格規定。換句話說,這些產品的組成成分和使用效果如何,消費者只能聽憑廠家的宣傳。消費者能不能看懂復雜的化學成分是一回事,而標不標原料成分則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某種成分會導致某種類型的消費者過敏或不適,標志成分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李科長說,國家技術監督局2002年3月公布的《關於嚴厲懲處經銷偽劣商品責任者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經銷下列商品經指出仍不改正的,即可視為經銷偽劣商品行為:1.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廠家的;2.對限時使用的商品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3.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未標明的;4.高檔耐用消費品無中文說明的。國家、省、市多家質監部門十分重視化妝品中文標志的問題,一些不規范的商業行為正在逐步得到治理。
他認為,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對於這種對皮膚有傷害的成分,廠家應給予警示。
相關鏈接:
SK-Ⅱ部分產品已降價
昨日下午,記者從一家網站上看到,SK-Ⅱ部分產品已經降價。在這家SK-Ⅱ專業網站上,SK-Ⅱ所有的產品都打了七折,例如SK-Ⅱ 護膚精華露市場價680元,打七折價為536元。SK-Ⅱ 重點凈白精華,市場價為980元,七折價為635元。從這個信息來看,寶潔公司想利用降價來保住市場。
另據消費者報料稱,SK-Ⅱ在北美洋人店裡不賣,只有在唐人街,中國城找得到。她在網上遇到過一個在一家國際知名化妝品公司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的專家,她不肯透露在哪家公司工作。她說SK-Ⅱ在美國沒通過FDA(美國食品與葯物檢驗局,化妝品和護膚品也歸他們管)的成分標准,所以不能在美國正規銷售,SK-Ⅱ主銷亞洲市場。
http://www.cnr.cn/wcm/caijing/cppp/t20050322_167721.html
服裝業
1\
廣東學生校服質量超1成不合格 珠海合格率僅50%
2008-09-19 來源:南方網-南方日報
廣東省學生校服質量抽查出結果 超一成校服質量差名單曝光
昨天(9月18日,下同)廣東省質監局公布的廣東省學生校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顯示,有一成多的校服質量不合格,產品質量合格率為88.8%(2007年抽查學生校服產品批次合格率為52.2%)。
按校服所供學校所在地統計,此次抽查深圳、韶關、清遠、揭陽、東莞、江門、陽江、肇慶、梅州、潮州、雲浮等市的產品批次合格率均為100%。廣州市的產品合格率為95.2%;珠海市的產品合格率最低,僅為50%;佛山、河源、湛江等地的產品質量水平也較低,合格率分別為68.42%、70%和72.73%。
含毒校服:
在此次抽查中,連平縣鯤鵬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校服檢出聯苯胺。聯苯胺曾是染料工業的重要中間體,如果經常穿著含有聯苯胺的衣服,可引起惡心、嘔吐,損害肝和腎臟。由於聯苯胺的毒性很強,目前服裝行業已改用其他無毒或低毒的中間體。
此外,有18個批次的產品pH值項目不合格,占不合格項目的90%。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皮膚的表面平衡,引起皮膚過敏或誘發感染。
pH值不合格校服:
因pH值不合格被評為質量較差的產品有:深圳市思貝特服飾用品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生產的「青葉子」中學生春夏運動套裝、福建省惠安明盛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明盛」針織學生服、惠州市興教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針織學生服、和平縣港麗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陽明二小」針織學生服、佛山市華材實業發展公司生產的「名上名」學生校服、佛山市三水富萊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萊」運動服、佛山市南海區騰健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騰健服飾」學生校服夏裝、佛山市南海富莉雅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莉雅」學生校服夏裝、佛山市南海區平洲奇裁服裝廠生產的「奇裁服裝」夏季針織運動褲、深圳市志天緣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志天緣服飾」冬裝制服、廉江市通利達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套裝、汕頭經濟特區利園校服創作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廈中學冬運動服上衣、汕頭市服裝日用製品廠生產的針織學生服、湛江市坡頭區官渡中學勤儉服裝廠生產的「三向牌」學生冬校服、雷州市教育校服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向」夏服、佛山市三水恆利達針織有限公司生產的「HENGLIDA」冬季針織運動衫、惠安縣華榮時裝廠廣州經營部生產的「華榮服飾」夏季針織學生套服、深圳市偉奇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貝克斯托」針織運動休閑服。 (記者/ 陳清浩 通訊員/粵質宣)
玩具業
1\ 西安機械玩具四成易傷人(2008-06-13)
近日,陝西省西安市質監局公布的兒童玩具抽查結果顯示,西安市場銷售的兒童玩具合格率為73.6%。其中機械玩具合格率只有60%。
這次抽查涉及機械玩具20個批次,12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60%;毛絨、布制玩具18個批次,16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88.9%。
機械玩具的不合格項目為使用說明和塑料外殼跌落強度。使用說明不合格主要表現為安全警示說明內容字體字幅不達標、缺少對小零件易引起窒息的安全警示等。此外,個別玩具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再生塑料做外殼或外殼做得非常薄,導致玩具跌落時外殼易破裂,暴露出裡面的驅動機構,並產生銳利的塑料邊緣、尖角,存在軋傷或割傷兒童的安全隱患。
毛絨、布制玩具不合格項目為不可拆卸小零件,說明企業采購的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或生產工藝技術控制不到位,使不可拆卸小零件承受拉力達不到標准要求,易導致小零件脫落,造成兒童誤食等安全隱患。
相關鏈接:
上海抽查:童車產品合格率為84.6%
6月5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童車產品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查13批次童車產品,涉及兒童自行車、兒童推車、嬰兒學步車、電動童車、其他玩具車輛等5個品種,經檢驗判定合格的有11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4.6%。
此次抽查中除兒童自行車外的8批次童車產品選取可接觸表面積最大的材料做鉛、鉻兩種元素檢測,經檢測,均符合標準的要求。這說明生產企業加強了對產品重金屬含量的控制;兒童推車、電動童車、其他玩具車輛等3個品種的童車產品,除了標識上存在問題(如未說明維護保養的方法、未標注置物籃承載重量)外,未發現有安全性能方面的質量問題。但兒童自行車和嬰兒學步車各有1批次產品發現物理機械性能質量問題,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此次產品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已要求各區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次抽查中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進行處理,限期整改。對有關企業的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廣大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㈤ 校服質量什麼標准
標准規定學生校服在安全性方面,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含量應達到《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B類要求;燃燒性能、附件銳利性、服裝繩帶和殘留金屬針等應符合《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
標准規定要與現行服裝同類標準的一等品要求相當,特別是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起毛起球、色差、布面疵點、對稱部位互差等消費者關注的產品質量指標,較一般服裝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指標達到優等品水平。
為保證學生校服的舒適性,標准中特別增加了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棉纖維含量標稱值不低於35%的規定,不允許在衣領處縫制任何標簽等提升舒適度的細節要求。
㈥ 校服尺寸有什麼標准嗎
每個廠家都會有自己的選碼表。同桌的你要同時參考身高體重選。如果偏胖就只能安體重選
㈦ 孩子不愛穿校服怎麼辦
校服何時才能讓學生愛穿?
「這校服就象是袍子,褲腳堆了一落」、「洗了兩水就看不到原來的顏色」、「冬夏就一身,讓我們怎麼穿」,這是不少家長和中小學生對校服的抱怨。校服作為一種制式服裝,長期以來卻缺乏有力的行業監管,成為孩子不愛穿、家長有抱怨以及學校和企業間的自主行為,那麼,什麼樣的校服才能皆大歡喜呢?
沒有規矩出問題
2005年1月,中小學校服製作引起了青海省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一份《關於加強管理中小學校服製作的建議》的提案在政協青海省九屆三次會議上備受關注。
這個提案指出,近年來中小學普遍給學生製作校服,有些學校還規定開學後周一至周五學生必須穿校服上課,此舉為規范學生行為,防止學生的攀比心理,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和開展集體活動是很有益處的,但目前中小學校服從設計、製作、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
提出提案的青海省政協委員劉海玲介紹,目前國家教育部門沒有製作校服的行業標准。各校的校服在衣料、款式、顏色、型號上雜亂無章,大部分校服衣料還選用尼龍、錦綸、絛蓋棉等現已不再用做服裝面料的材料,在製作過程中存在用二胺調工業油漆印製校服和圖案,用具有嚴重污染的「化學漿」掛漿等現象,衣服原料和配料都有甲醛超標的問題,嚴重威脅著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用這種材料製作的校服,穿在身上,夏天不吸汗,冬天不保暖。有些學校嚴格要求周一至周五穿校服到校,而這些材料容易臟又不好洗,往往造成學生衣冠不整,精神面貌不振。
提案建議,教育行政部門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盡快制訂中小學生校服製作標准,嚴格限定製作材料、款式和標準的規范;生產製作校服廠家應具有相關資質,具備有一定設計能力的,有嚴格檢測、驗收標准。同時教育行政部門應制訂中小學生校服製作、購買和穿著等方面的管理規定,在製作和購買過程中應有工商、質量檢測、監督部門參與,家長作為學生的監護人理應有知情權和表決權,嚴格限制偽劣材料和化工原料在校服製作中採用。
根據政協委員的提案和實際調查,青海省纖維局立即著手為中小學生校服立起了「規矩」。2005年10月1日,一份在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和紡織品、服裝使用標准基礎上誕生的《青海省學生服地方標准》出台並頒布實施。
青海省纖維檢驗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制定的《青海省學生服地方標准》,對中小學生校服從型號、里料、輔料、縫紉線均做了明確規定,對校服的功能和等級劃分、內在和外觀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對校服的用料安全和成分立了「規矩」,規定夏季校服面料成分應含有不少於50%的棉纖維,直接接觸皮膚的機織、針織面料每千克甲醛含量不得高於75毫克……
沒有規矩,出問題,有了規矩,問題似乎就應該解決了,可事情並不是這樣簡單……
有了規矩遭冷遇
5月23日,為規范中小學生校服製作,青海省纖維檢驗局技術人員對青海省西寧市部分教育部門負責人、中小學老師和服裝生產企業主就國家有關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和新制定實施的《青海省學生服地方標准》開展培訓,然而只有稀稀拉拉的20多人前來參加,個別人還在培訓中旁若無人地打手機。似乎中小學生的校服是個沒影的小事,犯不著興師動眾地制定標准、搞培訓。
出現「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情況,記者了解到,這與《青海省學生服地方標准》中部分內容不具備強制性關。在這一標准中,除了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異味、染色牢度等學生校服的材質安全標準是強制性的,此外關於衣服表面起球、褲襠等主要部位接縫強力,以及水洗尺寸變化率(俗稱「縮水」)都是推薦標准,這意味著生產服裝的企業還是采購的學校都可以不參照執行。
在學生校服「規矩」遭冷遇的背後,還隱藏者著更重要的原因。
據有關媒體報道,浙江省永康市前倉鎮及周邊地區是國內最大的校服生產集散地,一套校服用料2米左右,成本是13.6元,加上其他費用,出廠價20元左右,但學校賣給學生時,少則40-50元,多則70-80元。校服的製作不但為假冒偽劣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而且「校服進校,紅包開路」已成為廣大家長關注的焦點。
一位曾在服裝加工企業工作過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當為孩子的校服給學校交高出成本數倍的錢時,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們夫妻兩人都是靠打工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百八十塊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個小數字,而且往往花了這么多錢,買回來的校服孩子也不喜歡,穿起來顯不出個精神頭。
一位教育界人士說,現在中小學製作校服和購買現在也沒有統一的管理體制,學生和家長的知情權和表決權得不到尊重,這是校服有了「規矩」卻遭冷遇的主要原因。
據記者了解,西寧市現有中小學校930多所,中小學生近30萬人,除了個別地方有中小學生校服采購管理機構外,大多是學校和企業雙方的自主行為。
有服裝生產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果大家都能按照「規矩」辦事,有實力、講信譽的企業不怕沒錢賺,畢竟中小學生校服是個需求量龐大的市場。
青海省纖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價錢適宜,能夠嚴格執行技術標准,中小學生校服功能性可以得到得到更好的體現,可以有明顯的夏、冬、春秋區分,而且安全性能、外觀型號都有保證,在這個基礎上,輔之以美觀大方的款式設計,「皆大歡喜」的校服是不難做到的。
正如建築工程招投標一樣,中小學生校服製作、采購不能游離於學生、家長和監管部門的視線之外,校服不僅是穿在學生身上的衣服,更代表著學校的形象,關系著學生的健康和精神面貌,與「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家長肩上的負擔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