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莆田市有幾個旗袍協會

莆田市有幾個旗袍協會

發布時間:2023-05-12 12:42:56

『壹』 請問旗袍協會是個什麼組織

1、2018年2月,中國旗袍會被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列入非法社會組織。民政部公布一批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中國旗袍會在名單中。
2、第一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3、中國美麗鄉村散茄研究中心、全國美麗鄉村商業項目管理辦公室、雄安貴陽新區基金會、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中國園林協會、中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中國建設裝飾行業協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組織委員會、中國愛心基金會、中國水利水電研究協會、國防教育宣傳活動組委會(已取締)、中國旅遊非遺文創藝術聯合會、全國名人書畫藝術聯合會、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戰略發展聯盟、中國非遺備案中心、中國非遺培訓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中國中沖拿察醫葯學會、中華中醫傳承發展聯合會、華夏中醫葯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中敏神醫葯期刊學會、中國民間中醫協會、中華中醫葯衛生學會、中國民族中草葯研究會、養生產業協會等。
更多關於旗袍協會是個什麼組織,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3885e161599866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貳』 莆田哪裡有租演出服

我知道有一家(莆田晶舞風演出服)他們有禮服 西裝 合唱服 軍裝 古裝 旗袍 舞蹈服等等.這家是我找到演出服裝款式最齊全的一家 有你想要的七仙女服裝 還有好多其他類型的 在筱塘北街往莆田學院宿舍樓方向中天華苑小區2樓 希望能幫到你

『叄』 福建莆田特產有什麼

1、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歷史悠久,其源可溯至宋代,是我國最早的快餐食品之一。它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其成品條細如絲,潔白透明,勻韌不碎,質地優良。它有興化細米粉、銀絲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條米粉等。吃法方便,膾炙人口,沖泡炒煮均可,老少皆宜,對感冒、盲腸炎,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是饋贈佳品。深為海外僑胞所喜愛。名聞遐邇。2009年1月,《荔城區興化米粉》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興化米粉是莆田傳統特產。據《興化烹調》記載:一是相傳在北宋熙寧年間,興褲運化府主簿黎畛在協助錢四娘修築木蘭陂時,日夜奔波,無暇照顧病中0,為盡其孝心,特派人從老家廣東潘羅縣瀆月村取來加工米粉工具,請來師傅,到莆田渠橋洋尾村加工米粉給其母食用。後來不少人開始學習加工米粉,俗稱洋尾村有九十九礁,足見其加工米粉規模,但手工操作工藝落後,所加工的米粉比較粗糙。
2、度尾文旦柚
文旦柚是度胡老梁尾的名優珍果。在清末,由度尾潭邊的坑尾自然村吳金棟祖父栽培一株優質柚,後用高壓法育苗傳鄰村。1949年,度尾的文旦柚產量已達到2500公斤。由於文旦柚具有單性結實的特性,果實無籽脆甜。1984年11月,時任國家主席的-在福建視察時,品嘗之後為它命名度尾無籽蜜柚。1980年時全縣種植面積總共只有198畝,產量也只有八噸。1983年,經福建省科委鑒評,認定為優良柚類品種,同時被國家農業部,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研究所確認為是柚類中的佳品。1992年,全縣文旦柚種植面積達2481畝,年產量1050噸,龍華、大濟、賴店、榜頭等也相繼引種。目前,度尾文旦柚的種植面積已達5萬多畝,初具規模。度尾文旦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福建省仙游縣度尾鎮和大濟鎮等2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3、興化桂圓
龍眼,荔枝摘過,龍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稱桂圓。據《神農草木經》記載:龍眼名‘益智’,出南海山谷。三國初年(220—226年),魏文帝曾下昭群臣曰:南方之珍若龍眼、荔枝……出自九真、交趾。九真、交趾即今的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等地。1988年福建省果樹研究所對應用花粉形態結構上異同的試驗,證實了海南島的野生龍眼在其系統發育位置系是原始型的,為龍眼原生在我國南方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龍眼屬無患子科。常綠喬木。偶數羽狀復葉,小葉4—6對,長橢圓形,全緣、革質,光滑無毛。圓錐花序,花小,黃色,有雄花與兩性花。春末復初開花,八月實成,形圓如彈,殼淡黃或褐色。肌肉白,透明而有漿,較荔枝為薄,純甜無酸,纖維少,果味絕佳。性喜溫濕,壽命最長可達四百餘年。用播種、嫁接、壓條及扦插等繁殖。樹冠繁茂,木質堅固耐久,可作傢具、造船、雕刻等材料;根干可提栲膠。果供生食,亦可加工成干製品或罐頭食品。
4、莆田紅毛菜
紅毛菜是藻類中口味最好的菜餚,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成分,而且味道鮮甜,有較高的食用和葯用價值。紅毛菜的蛋白質、各種氨基酸含量非常高,而且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照文獻報道的EPA(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縮寫,是魚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最高的天然藻類食品——產於日本宮城縣的紅藻,莆田南日島紅毛菜的EPA含量是日本紅藻的120%以上,是至今文獻記載的藻類中EPA含量最高的天然水產品。莆田地處閩中沿海,海水中營養鹽豐富,尤其是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較為充足,為紅毛菜生長發育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是全國紅毛菜人工育苗的創始地和紅毛菜人工養殖的主產地。莆田紅毛菜歷經60餘年的技術創新與養殖發展,地域特色明顯,產品遠銷台灣地區和東南亞等國,深受廣大華僑華人的喜愛。在今年剛剛評出的莆田市首屆十大海鮮珍品中,紅毛菜榜上有名。
5、南日紫菜
南日紫菜莆田市秀嶼區南日鮑協會莆田依含頃山傍海,物產豐富,其中以南日島的海貨鮮味最具盛名。南日島是我省第一大島,擁有海鮮生長的黃金條件:亞熱帶海洋氣候,空氣中富含負離子,四面環海,洋流湍急,水質清澈。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下生長的紫菜、海帶、鮑魚等海產品,比近海的營養更豐富,口感更嫩滑,因而暢銷海內外,廣受好評。南日紫菜是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我省唯一出鏡的美食。
6、南日鮑魚
地域范圍南日鮑魚是南日海域特產,採用南日島自己培育的苗種,因其生長水質清新、氣候適宜,味道鮮美獨特,色彩鮮明。特定品質南日鮑魚體肥殼厚,鮑肉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為東西方筵席上的海珍上品,鮑肉有利腸、滋陰、壯腎之療效,鮑殼又稱石決明有明目、降血壓之功能。近年來,還研究從鮑中提取Ⅲ素,它對抑制腫瘤有明顯的效果。因此,鮑的經濟價值很高。文化典故以前當地野生的鮑魚只有幾個。1998年,村民魏九富卻從大連引進了5萬多個鮑魚苗要在南日島養殖,引起不小的轟動。魏九富帶頭進了鮑魚苗,一養就成功了。原來,鮑魚適合生長的水溫是攝氏10~28度,南日島的海域水溫合適;除此之外,這里水流急,沒有工業污染,各項指標都非常適合養鮑魚。
7、南日海帶
南日海帶莆田市秀嶼區南日鮑協會莆田依山傍海,物產豐富,其中以南日島的海貨鮮味最具盛名。南日島是我省第一大島,擁有海鮮生長的黃金條件:亞熱帶海洋氣候,空氣中富含負離子,四面環海,洋流湍急,水質清澈。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下生長的紫菜、海帶、鮑魚等海產品,比近海的營養更豐富,口感更嫩滑,因而暢銷海內外,廣受好評。南日紫菜是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我省唯一出鏡的美食。
8、莆田龍眼
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為特點。
9、莆田荔枝
福建種植荔枝,始於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風,一時稱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聞天下,而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為最。清代乾隆年間莆田人廖必琦這樣贊美家鄉的荔枝:誰把芳名掛齒牙,方紅陳紫總堪垮,林間玉醞滋甘露,塵外仙羅散彩霞。厚味由來高兩粵,異香此際壓三巴,莆中尤是閩中最,烏石山前有幾家。此外,在荔鄉莆田,據廖必琦記載,在他祖先庄園里曾發現奇特的品種,肉呈綠色而味甘。廖又詠詩贊曰:有宋芳名何可當,吾家荔枝自成庄,君謨此日如增譜,記取新詩入錦囊。詩中嘆惜蔡襄(字君謨)當時作《荔枝譜》時沒有記載這個品種。荔枝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能活數百甚至上千年,福建各地至今還保存不少歷盡滄桑的古荔枝,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莆田城內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依然年年結果,核小肉厚,蒂實皆香。
10、莆田枇杷
城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霜期極短,冰雪罕見,濕潤多雨,終年溫和,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成為南國有名的花果之鄉。境內盛產枇杷、龍眼、荔枝、橄欖、楊梅、余甘等名優水果,其中枇杷、龍眼、荔枝稱為莆田三大名果。全區現有果樹種植面積18萬畝,占莆田市果樹種植總面積的40%,果品年產量達35000噸以上。當然,在城廂水果中,最出名的是枇杷和龍眼。莆田枇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關於請求界定莆田枇杷地理標志產品產地保護范圍的函》(莆政函〔2007〕143號)提出的范圍為准,為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_蘆鎮、新縣鎮、庄邊鎮、白沙鎮、江口鎮、梧塘鎮、國歡鎮,荔城區西天尾鎮、新度鎮、拱辰街道辦事處;城廂區常太鎮、華亭鎮、鳳凰山街道辦事處、龍橋街道辦事處、霞林街道辦事處,仙游縣楓亭鎮、郊尾鎮、蓋尾鎮、榜頭鎮、園庄鎮、賴店鎮、大濟鎮、龍華鎮。
更多關於福建莆田特產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55a74161573193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肆』 世界旗袍協會會長名單

截止到2022年12月7日,蔣海英、朱映麗、唐慧英等。
根據查詢世界旗袍協會官網得知,蔣海英女士當選首任會長、朱映麗女士擔任執行會長、唐慧英女士和林麗霞女士出任名譽會長。
協會是指由個人、單個組織為達到某種目標,通過簽署協議,自願組成的團體或組織。

『伍』 旗袍協會是個什麼組織

1、2018年2月,中國旗袍會被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列入非法社會組織。民政部公布一批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中國旗袍會在名單中。
2、第一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3、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全國美麗鄉村商業項目管理辦公室、雄安貴陽新區基金會、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中國園林協會、中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中國建設裝飾行業協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組織委員會、中國愛心基金會、中國水利水電研究協會、國防教育宣傳活動組委會(已取締)、中國旅遊非遺文創藝術聯合會、全國名人書畫藝術聯合會、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戰略發展聯盟、中國非遺備案中心、中國非遺培訓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中國中醫葯學會、中華中醫傳承發展聯合會、華夏中醫葯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中醫葯期刊學會、中國民間中醫協會、中華中醫葯衛生學會、中國民族中草葯研究會、養生產業協會等。
更多關於旗袍協會是個什麼組織,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3885e161599866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陸』 莆田哪裡有賣旗袍的

筱塘市場門口有賣,白色的.
大唐有賣。
東百好象也有``沒注意看過..
東大路萬家惠超市對面有一家專門賣旗袍的哦。。。(舊的莆一中那條路)。。

『柒』 莆田哪裡有租售婚紗/禮服/演出服

莆田市梅園路中段「國色天香店」是首選,唐裝、旗袍、婚紗、禮服、演出服等都很齊全,包括各種新娘裝及各種茶樓、酒店、公司的工作服也有定製。這家店是莆田首家唐裝店,信譽不錯!老闆也很和氣。

『捌』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學的校內社團

文學社簡介
「高敗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缺失校園文學的文學是不完整的文學。正是校園文學的存在與閃爍,使得我們的文學顯得更加健全而且因此具有了潛質。莆田十中校園文學的發展是在悄然狀態下的姿勢里穩步走來的。如今,她已經燦然綻放,如同瀲灧水影里的清麗之花鋪滿了我們的視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當代文學已經復甦,「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朦朧詩」接二連三;高校里的文學社、詩社隨處可見,《中國校園文學》早把文學美麗的紫光射向中學生那閃著青春光澤的筆尖。1989年的3月,乍暖還寒,春寒料峭,但是泛青的柳條開始爆出嫩黃的苞芽。當時,幾位非常傾注熱情且熱衷於文學社指導的老師點亮了校園文學潔凈的天幕——莆田十中《笏音》文學社應時而生了。它的誕生標志著十中校園文學的嫩綠枝體開始萌櫱。《笏音》文學社20年來堅持不懈地吟唱不已,盡管起初只是自己動手刻寫油印的講義式刊物,但重要的是一期期絕基地破土而出,一期期地直掛雲帆;2003年11月,《笏音》更名為《晨翔》,取意「沐晨風翱翔奮進」。盡管在校只三年的學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但100多期的《笏音》和《晨翔》依舊是結成文學甜果的最初枝條,而文學社也自然成為校園文學教育發展的重要平台。文學社擎舉大語文教育觀的旗幟,實踐「新寫作」思想,展示富有個性化、實驗化、創作化的作品。積極參與文學活動的莘莘學子,都能夠保持自己對生活的原始感受,用粗朴的語言與銳利的思維敘述一個高中生當下的生存狀況,照穿了粘附在生活這窗口的脆弱而朦朧的糊紙,直窺生命的本質和現實的困境。學校有有近100篇作品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比賽等省級和全國級的比賽中獲獎。無論是《笏音》,《晨翔》,還是《晨風快報》,或刊或報,或素或麗,圖文並茂,雖然只是一款款內部刊印的讀物,沒有正式刊號,都是師生們業余編輯、設計、校對,但與正式出版發行的刊物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有著別樣的風情、別樣的內涵、別樣的豐姿,滲透又散發著師生們那種固守精神家園異常執著的不懈追求。
回望曲折發展的文學道路,對於校園文學教育的蓬勃發展我們應該感到欣喜不已。校園文學活動從蹣跚起步發展至今,值得用濃墨重彩記載的有四個事件。一是1995年《笏音》文學社社員陳麗凡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讀書活動競賽,獲得莆田市賽區高中組特等獎,且晉京參加授獎大會。其參賽作品《志當存高遠》獲得徵文類特等獎,入選《中學生獲獎作文選》。二是2001年6月《笏音》文學社組織社員參加第三屆「海峽·冰心」杯全國青少年寫作大賽——「閩台一家親·海峽同心圓」徵文活動,因參賽作品和獲獎作品較多而榮獲組織獎。三是2002年2月,我校余志勇老師指導的《笏音》文學社社員黃燕萍同學在第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奪得全國高中組二等獎。這是我市第一位、福建省第二位獲並念謹此殊榮的選手。四是《晨風翱翔》的結集出版。2003年9月,作為「莆田市校園文學叢書」之一的莆田十中卷《晨風翱翔》(14.8萬字),集中展示了學校在校園文學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構成了菁菁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繁榮我市校園文學起到了應有的作用。縱觀步入新世紀的莆田十中校園文學教育發展狀況,其態勢特點有三:其一,相關人群巨大。在校學生幾乎都閱讀校園文學作品,有大概500名的小作者經常參與了寫作,許多教師在指導閱讀,也有許多教師在指導創作;其二,發表作品豐碩。不計學生在學校內部刊物上刊發的習作,單是在各種網站上上傳的佳作,在各級各類徵文比賽中獲獎的作品,在學習報刊上刊登的作文,以及在有關正式出版的文學刊物發表的文章,累計發表量達到幾百篇;其三,產生影響不小。在省內特別是莆田市教育界和文學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從校園文學活動中先後走出了如朱金興、蔡忠平、王鴻、許俊雄等頗有名氣的省作協會員,也誕生了「校園詩人」陳桂廉等文學新星。20多年間在校痴迷文學的校園寫家直至畢業後繼續握筆創作的作者為數不少。
毋庸置疑,校園文學的如此歷練,離不開學校先進管理理念的明媚陽光,也離不開重視閱讀寫作的濃郁空氣,更離不開散發文化底蘊的深厚土壤。學校積極創造各種條件,以促使校園文學教育活動的蓬勃發展。
——以雄厚的師資力量為保證。莆田十中的寫作教學起步早,指導高手多,寫作隊伍龐大。輔導學生獲獎或發表的作品超過50篇的指導老師就有黃賢純、陳偉海、余志勇等多人。莆田十中的語文教師每年都寫有大量的「下水作文」並屢見報端,寫作人數迅速增加,也有教師加入了市作家協會,標志著我校校園文學活動擁有了發展的根基。
——以課題的深入研究為依託。莆田十中國家級立項課題《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於2005年2月正式立項,該課題是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歷經學校不懈的努力,學校已基本上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從翔實的課題材料中看,該課題通過大量而有效的研究與實驗工作,在教師論文發表和獲獎、教師教學案例、下水作品發表和獲獎、寫作教學教案、寫作教學展示、語文實踐活動、學生作品發表和獲獎、文學社團建設等諸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以多彩的文學活動為載體。文學社團組織的采風活動、名人作家學者詩人的介入、徵文比賽的開展、參加各種小作家夏令營、名著導讀的實施、課本劇的表演、多種作文教學模式的建立、高層次的研討活動、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構建學生習作的發表平台等等,催化了校園文學這棵綠樹的枝繁葉茂,根深蒂固。
有如此多的優越條件,我們就有理由相信:莆田第十中學的校園文學必定將進入更加璀璨的碩果豐收期!
芳名碑簡介
菁菁吾校發軔於清康熙年間海濱書院,歷盡滄桑,薪火傳延,其間承蒙四方賢達及歷屆校友慷慨捐助,鼎力匡扶,而今鍾靈毓秀,桃李芳菲,備受矚目。諸君興教掖學之浩浩義舉,一如壺山巍巍,蘭水湯湯,必將鐫入史冊。茲謹矗碑勒石,永志芳名,旌表其功,彰顯其德,以勖後人弘文勵教,篤志勤學。
歲次已丑年孟秋立
92屆校友、廣東三奇集團 ;蘇其遠 ;捐贈叄拾伍萬元;
79屆校友、莆田市大唐房地產有限公司 ;鄭雄 ;捐贈壹拾伍萬元;
85屆校友、海南國丹葯業有限公司 ;李金圓 ;捐贈壹拾伍萬元;
63屆校友、莆田宏龍木業有限公司 ;吳金良 ;捐贈壹拾萬元;
87屆校友、遼寧東方醫療有限公司 ;陳春森 ;捐贈壹拾萬元;
87屆校友、莆田市雙龍鞋業有限公司 ;陳志雄 捐贈伍萬元;
北京海峽西岸商貿有限公司 ;康文騰 捐贈伍萬元;
86屆校友、雪津集團 ;朱少雄 捐贈叄萬叄仟元;
81屆校友 ;笏石鎮溫東村 ;陳文勇 ;捐贈叄萬貳仟元;
79屆高中校友會 捐贈貳萬玖仟元
77屆校友、笏石鎮壩津村 ;占春華 ;捐贈貳萬陸仟元
90屆校友、華閩進出口有限公司 ;陳輝明 捐贈壹萬伍仟元;
73屆校友、笏石鎮壩津村 ;黃文貴 捐贈壹萬叄仟元;
62屆校友、大慶市市委 ;蘇玉添 ;捐贈壹萬元;
莆田市藍天電腦網路有限公司 ;張亞珍 捐贈壹萬元;
85屆校友、河北唐山中西醫結合醫院 ;陳智平 ;捐贈壹萬元
莆田市中暉房地產開發公司 ;陳國棋 ;捐贈壹萬元
艾力艾(福建)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捐贈壹萬元
86屆高中校友會 ;捐贈壹萬元
73屆校友、笏石鎮西徐村 ;林風華 捐贈陸仟元;
86屆校友、南方醫科大學 ;黃文華 捐贈伍仟元;
莆田笏石永興加油站 ;吳國榮 ;捐贈伍仟元;
87屆校友、秀嶼工商銀行 ;黃志明 捐贈伍仟元;
87屆校友 ;海南現代醫療集團 ;游金國 ;捐贈伍仟元;
87屆校友 ;廈門聯邦進出口有限公司 ;林建民 ;捐贈伍仟元;
87屆校友 ;笏石鎮頂社村 ;翁志雄 捐贈伍仟元;
81屆高中校友會 ;捐贈伍仟元
87屆初三⑴班同學會 捐贈伍仟元
體育場館簡介
走進在位於莆田十中校園內的體育館看到,經過一年多的施工,裝扮一新的主體樓館已全面竣工並移交莆田十中投入使用,成為全市裝飾豪華、功能齊全、環境舒適的體育場館之一。福建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的摔跤和柔道比賽項目將在本場館舉行,體育館工程造價約1200萬元,總佔地面積約15畝,總建築面積2591.5㎡,是一座可容納1140人的綜合型體育館。整體平面布置主要包括體育館及室外運動區、雕塑展示區、館前廣場區、停車場四個區域。體育館內青年志願者們正滿懷激情地為比賽場地清潔衛生,確保比賽、觀看環境清新整潔,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各位體育健兒的到來。轄區道路兩旁廣告牌設置、彩條懸掛工作也基本完成,轄區內處處呈現出忙碌的身影。據悉,第十四屆省運動會摔跤比賽項目將於9月16-17日開賽,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已陸續前來報到,秀嶼區優美的環境和熱情周到地服務,讓來賓們倍感溫馨。

『玖』 福建莆田獨特的民風民俗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春扒殲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此如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扒沖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撥亂反正,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隨著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事業的不斷發展,福建一些傳統民俗得到恢復,同時形成一些新風尚。在生產方面,自落實農業生產責任制後,農民自覺學習新技術,普遍使用農葯、化肥、農膜、農機具和優良品種,改變過去那種單一的生產結構,實行多種經營,積極發展商品經濟,出現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種養專業戶。鄉鎮企業興起,改變了幾千年來農村的經濟結構,深刻地影響著廣大農民的生活;在生活習俗方面,逐漸改變服飾單一的狀況,款式、花樣千姿百態,青年人更加講究穿著打扮,美容店在城鎮隨處可見。飲食追求多樣化,風味小吃得到恢復,軟飲料和西式食品進入尋常百姓家。逐漸富裕起來的城鄉居民講究住房舒適、寬敞,城鎮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鄉村也建起水泥樓房。家用電器在城鎮已經普及,在廣大農村也漸漸多起來,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婚姻和生育的觀念發生根本變化,「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只生一個好」、「男女都一樣」等新觀念已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計劃生育成為新風尚。城市基本上廢除土葬,普遍推行火葬,葬俗也日趨簡朴。傳統節日得到恢復,節慶活動的內容愈加豐富多彩,有些節日還舉辦商品展覽會、物資交流會、經貿洽談會,卡拉OK、舞會、電話拜年、喜慶電報、饋贈鮮花等新時尚滲透到傳統節日中;在宗教信仰方面,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得到確認,被破壞或禁廢的寺廟迅速恢復開放,修葺一新,宗教活動逐漸納入正常軌道。與此同時,封建迷信活動也死灰復燃,在個別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勢。另外,曾被破除的陳規陋習諸如婚喪喜慶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變相買賣婚姻等在一些地方有所抬頭。總之,陳規陋習的徹底破除,社會主義新風尚的真正形成,尚待時日。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民俗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一般的內容與形式,對絕大多數社會成員來說,具有無形的約束力,即所謂「約定俗成」。但在具體的民俗活動中,在操作上並非整齊劃一的,有著一定的可塑性,一般可繁可簡,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可能進行取捨選擇。福建民俗繁簡程度的差別相當大,一般說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各種儀禮比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繁縟,達官貴人、富豪之家比貧窮之家講究排場。以婚喪喜慶為例:自唐至清,「六禮」作為基本的婚姻禮俗普遍為百姓所接受,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差別很大,達官貴人、富豪之家嚴格遵循「六禮」,儀禮繁瑣。而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

與莆田市有幾個旗袍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天沒帽子的羽絨服 瀏覽:611
雪紡亮片襯衫圖片 瀏覽:851
紅孩兒童裝特點及適合年齡 瀏覽:216
43歲徐靜蕾穿校服似18歲少女 瀏覽:545
牛仔女裝外套批發價格 瀏覽:443
藍色上衣配灰色褲子好看 瀏覽:963
今年的秋季女裝新款圖片 瀏覽:429
如何成為女裝紅人館 瀏覽:237
蒙口羽絨服如何鑒定真假鑒別 瀏覽:862
和平精英歡趣樂園t恤怎麼獲得 瀏覽:340
男士衣品牌排行榜 瀏覽:639
淘寶女裝店推廣標題怎麼寫 瀏覽:795
高清穿裙子女人圖片 瀏覽:131
寶寶穿護肚子的褲子會不會緊 瀏覽:440
怎樣織小孩衣花樣圖解視頻 瀏覽:98
sopa藝術高中校服 瀏覽:931
黃裙子搭什麼顏色包包 瀏覽:13
綿陽定做旗袍 瀏覽:976
那件藍色的夾克衫多少錢英語 瀏覽:499
衛衣上面穿哪些外套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