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侯馬旗袍唐裝

侯馬旗袍唐裝

發布時間:2024-01-07 19:45:05

『壹』 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漢服和唐裝的區別是什麼

唐裝和旗袍都是漢服,它們都是漢服的一種,是經過了時代的演變,慢慢改良而來的。而漢服和唐裝是由很大區別的,像是兩個歷史不同、概念不同、文化也有所不同,這兩種服飾雖然都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瑰寶,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唐裝和旗袍,還有漢服和唐裝的區別:

唐裝是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泛指唐制漢服,它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唐裝的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裝的代表代表服飾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其中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比較寬松;襦、襖有窄袖和長袖兩種而唐裝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它是一種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傳承。

『貳』 中國服飾百年變遷

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百年不過是其中短暫的瞬間。

但20世紀卻由於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均發生巨大變化,使服裝也隨之出現頻繁的變化。

20世紀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蓮靴、長袍馬褂逐漸被西裝西帽、錦緞連衣裙所取代。

與此同時,在上海還掀起了「旗袍花邊運動」,滾緞帶、鑲蕾絲、綴珠片的旗袍風行一時。

但這種富麗開放的氣息卻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而終止。

在戰亂和動盪的年月里,人們對服裝的需求被降低到以國產土布為代表的「節儉實用為最好」。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基本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百廢待興。

人們的思想也很單純,就是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藍、灰、黑」是當時人們穿衣的「主旋律」。

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1978年。此後,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大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和連衣裙開始流行於市民的生活中。

進入新世紀,著裝已逐漸成為人們展示自我的一種方式。同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中國特色的唐裝旗袍開始走向世界,中國服裝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圖為「飛虎隊隊員」龍啟明(左)小時候和哥哥、父親穿著長袍馬褂的合影(20世紀20年代末攝)。

圖為1929年,一個鐵路職員家庭的7個子女合影。照片後排左立者王惠蘭時年15歲。

她身著淺色長棉袍,發辮盤於兩耳側,簪花,是那時少女時興的裝束。

圖為民國時期穿套裙的婦女。與20世紀初相比,上裝的短袖設計是一種進步。

圖為身著中山裝的機關幹部參加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斗英雄代表大會(1951年10月攝)。

圖為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的女工在試穿「布拉吉」(1957年2月整理)。

圖為1979年3月19日,由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率領的法國時裝表演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服裝表演。

台上衣著的多姿多彩與台下的一片「灰、黑、藍」形成鮮明對比。

圖為1986年,北京街頭幾位穿著裙裝的姑娘在聊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街上流行紅裙子》讓紅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

圖為廣西田林縣平洋瑤寨的瑤族青年穿上西裝(1986年9月攝)。

圖為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雖然時有寒意,但愛美的姑娘們還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褲、寬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裝。

圖為1989年,顧客在北京隆福大廈的蒙妮莎時裝自選部里選購服裝。
北京蒙妮莎時裝有限公司當時製作的服裝以先進的剪裁、製作工藝、多款式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圖為大連1991年流行的風韻獨具的超短裙(1991年9攝)。

圖為1991年,體現瀟灑、奔放風格的大色塊絨線編織外衣備受女青年的青睞。

它成為當時春秋時節姑娘們穿著的主旋律。

圖為1992年,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文化衫。文化衫在20世紀90年代曾流行一時。

圖為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服裝企業參加了展出。

世界服裝設計界的3位巨匠——義大利的瓦倫蒂諾、費雷和法國的皮爾·卡丹都攜帶精品參展,並舉辦專場時裝表演。
這是模特在一場時裝表演上展示用彈性纖維面料製成的泳裝。

圖為1993年,北京一家服裝公司舉辦Lee Cooper牛仔服展示活動,展出一件褲長2.2米的牛仔褲,令觀者瞠目。
20世紀90年代初,Lee Cooper作為第一個歐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陸,給中國服裝市場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圖為2002年2月12日,一對身著唐裝的父女走在灑滿初春陽光的上海街頭。
2001年,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上,與會領導人身著唐裝的集體亮相,使唐裝成為新世紀初的時尚關鍵詞。

2008年10月19日,在豐台區大紅門新世紀服裝商貿城內,演員在表演主題為《年代》的行為藝術。

『叄』 喜媽媽婚禮現場適合什麼服裝

喜媽媽婚禮現場適合的服裝有旗袍、唐裝、套裙。

1、旗袍

套裙是服裝名稱,常用稱作「女性套裙」、職業套裙、西裝套裙。通常套裙是西裝套裙的簡稱。 套裙中的超短裙,裙長應以不短於膝蓋以上15厘米為限。

喜媽媽倖存服裝注意事項

1、婚禮是喜慶的,在婚禮上總是能看見五顏六色的色彩,那麼媽媽婚宴裝就不適合選擇過於花哨的衣裳,如果喜歡鮮艷艷麗的服裝,那麼可以加一件素色的外衣,這樣均衡一下,顏色更不會那麼雜。

2、既然是自己女兒的婚禮,那麼婚禮上穿著的服裝也要清爽干凈,而一些容易起褶皺的禮服並不適合婚,會讓人覺得不夠檔次,在婚禮上也要久坐,相信久坐的禮服的樣子也是不那麼美觀的,所以避免選擇褶皺的面料。

3、一般來說婚禮上旗袍是媽媽最多的選擇,不僅凸顯女性的東方美,而且將母親優雅大氣的氣質很好的展現出來。選好服裝之後不要忘記讓婚禮跟妝給媽媽化一個精緻的妝容,讓媽媽與自己一起美美的。

『肆』 旗袍和唐裝是漢族的服飾嗎

不屬於漢族但也不屬於滿族屬於中華民族。。其實旗人的馬褂原先是無領式的有也是用的假領而且滿人也沒有所謂的旗袍滿人的叫女式長袍。清中期到清末漢人在旗裝馬褂等服飾的基礎上裝上明朝服飾明立領中的立領元素經過多次改良才有的產物(而明立領的前身則是漢服深衣中的深交領其實也是一種立領)。滿人的服飾原本是沒有立領的,唐裝、旗袍這種立領起源弧形高領,旗裝、馬褂等服飾到了清中期特徵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漢人在圓領旗裝、馬褂等服飾的基礎上變為一寸多高的立領這種領子源於明朝服飾明立領,這種領子在清末被漢族新興的弧形高領(弧形立領)代替,從而形成了旗袍,這種弧形領子即後世俗稱的旗袍領的鼻祖。滿族服飾雖也是布扣但不是布紐他們的紐子是用的珠紐。而且皇家的用珍珠做紐子,平民老百姓用的是類似於佛珠哪種紐子,而旗袍唐裝用的是布紐。清後期漢人將自己穿的馬褂旗裝長袍等服飾恢復漢族紐子的同時又與滿族布扣融合就形成了這種滿不滿漢不漢的布紐盤扣 。民國時期孫中山為了驅逐韃虜,不能讓中華民族重蹈覆轍不準中國人穿民族服飾,為了中華民族(五族)走向共和所以實行斷發易服,當時只有5個民族屬於中國也就是過去稱的五族,也就是滿漢藏蒙回現在這5個民族除了蒙古族都已經演變了很多民族。當年孫中山為了五族走向共和,決定讓5個民族統一穿一樣的服飾因為漢服只能代表漢族所以讓5個民族穿一樣的服飾代表中國5個民族走向共和,也就是現在的中山裝旗袍唐裝等等改良的立領服飾,後來少數民族將自己民族特色比如滾邊花色加入唐裝里,不同民族滾邊圖案就不一樣,。。馬褂旗裝歷史,清朝前期是沒有立領的,清朝中期加了立領也就形成了後來的唐裝和旗袍,現在蒙古服飾和各大少數民族服飾也出現了立領,民國時期讓全國人民不準穿滿族服飾,統統穿旗袍唐裝,所以後來中國大部分民族都是立領服飾。。五族裡的漢:包括現在的漢族,以及西南、華南的少數民族如苗族、白族、壯族等。過去一般都把西南的少數民族當作漢人的分支。
五族裡的藏:包括現在的藏族、門巴族、珞巴族。這幾個民族其實生活習慣和語言都差不多的。

五族裡的滿:解放前的滿族定義比現在大得多,除了現在的滿族以外還有東北的錫伯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日本佔領東北的時候,這些民族的人戶口都算作滿族。

蒙:基本上和現在沒變化

回:包括現在的回族,以及西北地區所有信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保安族等。都被孫中山斷發易服化了。解放後這些民族都演變成了多個民族...
朝鮮族、俄羅斯族這些外來民族舊時一般都被當作僑民,有中國國籍的叫做「歸化族」(歸化就是入籍的意思,這個詞韓國、日本現在還在用,你加入日本國籍就叫「歸化」),除了日本佔領東北建立偽滿洲國的時候,把朝鮮族算做「滿洲國人」(反正都是日本人的地盤)

後來出現56個民族無非是一些人想謀求點優待而已。。。

『伍』 馬褂和唐裝,漢服、唐裝、長袍馬褂、旗袍的區別

說起中國的傳統服飾,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上都可以看到的。但是會出現一件事,就是影視作品上的服裝也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明朝人穿的衣服和清朝人穿的衣服嚴重不一樣,不僅衣服不一樣,而且發行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在看這些東西的時候一般腦子里會有幾個字,就是關於我們古人的服裝問題,漢服、唐裝、長袍馬褂、旗袍等等。那麼這些東西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首先看一下漢服。看漢服這個詞語就知道和一個朝代有關,就漢朝。漢服中的漢其實是指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當時漢朝在和匈奴對抗的過程中漸漸出現了漢人、漢服的說法。說白了就是漢服就是但是匈奴人認為漢人穿的衣服。不過這種衣服並不是從漢朝開始的,而是從皇帝開始的。漢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至於具體衣服的形式,我們在下圖可以看到。

再看一下唐裝。唐裝說白了是漢服的一種,就是唐朝改良之後的漢服。我們知道唐朝人以肥為美,而且李唐王室有鮮卑族人的血統,非常的開放。在當時的漢服裡面,唐朝人也進行了改造,這樣可以更好地適用當時的社會。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松,也有夾衣或棉衣。

繼續看一下長袍馬褂。北洋政府頒布《服制案》的時候將長袍和馬褂列為男性禮服之一。說白了這是禮服。不過長袍馬褂和中國之前的漢服、唐裝完全不一樣。長袍馬褂完全是滿族人的民族服裝。在清朝入關之後強制漢人進行剃發易服,改穿滿人的服裝,留漢人的發行。經過清朝近三百年的統治,漢人也漸漸接受滿人的服裝和發行。

最後看一下旗袍。旗袍在民國的影視作品上經常能看大,尤其是旗袍的底部開的很高。不過這是民國版本的旗袍。旗袍主要是起源於滿族人的袍服,就是清宮劇裡面的那些娘娘和穿的那種。最後被溥儀的皇後婉容改良的一下,變得更加修身,能夠體現女性的身材。漸漸地流傳開了。

看了上面這些東西之後,大家是不是對漢服、唐裝、長袍馬褂、旗袍有了簡單的認識。

『陸』 旗袍和唐裝真的是滿族的民族服飾嗎求高手解答!

旗袍是女性服飾之一,源於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不屬於漢服(即華夏衣冠)體系

唐裝是中國服飾,但是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和款式。
一是指以清朝中期的馬褂改良而來的服飾特徵是立領。清中期到清末漢人在旗裝馬褂等服飾的基礎上裝上漢服中的立領元素經過多次改良才有的產物。滿人的服飾原本是沒有立領的,唐裝、旗袍這種立領起源弧形高領(弧形立領),漢人在圓領旗裝、馬褂等服飾的基礎上變為一寸多高的立領,這種領子在清末被漢族新興的弧形高領(弧形立領)代替,從而形成了旗袍、唐裝等服飾,這種弧形領子即後世俗稱的旗袍領的鼻祖。

『柒』 小鳳仙、旗袍、裙褂、唐裝的區別

一、產生時間不同。

1、唐裝是唐朝時期產生的。

2、裙褂是明朝時期產生的。

3、旗袍是民國時期產生的。

4、小鳳仙是旗袍的一種,也是民國產生的。

二、款式不同。

1、唐裝的款式,為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代表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

2、裙褂是對襟立領馬面裙款式的衣服。

3、旗袍的款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等。

4、小鳳仙也是旗袍的一種。

(7)侯馬旗袍唐裝擴展閱讀:

清代旗袍

在濃厚的清朝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代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裝是滿族綿延至今的民族服飾。

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下擺不開衩,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

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

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裝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與侯馬旗袍唐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范冰冰穿睡衣套裝材質 瀏覽:559
最便宜太陽帽子批發價 瀏覽:514
怎樣做電熱手套 瀏覽:482
品牌旗袍尾貨批發市場 瀏覽:126
一二線品牌的童裝都有哪些品牌 瀏覽:820
黑色襯衣搭配哪個衣好看嗎 瀏覽:608
深色褲子是不是很容易粘 瀏覽:405
在淘寶批發女裝實體店買 瀏覽:800
童裝店貨架哪裡有賣 瀏覽:477
寬松背帶褲要戴什麼帽子好看 瀏覽:755
西寧哪個商場童裝 瀏覽:724
廣東東莞大朗羊衫批發市場 瀏覽:913
淺色牛仔褲配什麼西裝 瀏覽:904
襯衫前後片如何拼接 瀏覽:924
制服墮天使全集mp4 瀏覽:757
流蘇褲子配什麼上衣 瀏覽:848
想開童裝店沒有經驗怎麼辦 瀏覽:21
女遮臉帽子多少錢一頂 瀏覽:139
2013秋冬女裝保暖t恤 瀏覽:38
羊衫哪個牌子好便宜 瀏覽:885